88教案网

第九单元能源基地建设——以山西能源基地为例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九单元能源基地建设——以山西能源基地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九单元能源基地建设——以山西能源基地为例

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工业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能源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从能源的产销分布来看,我国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的基本格局。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能源丰富的地方,建立大型能源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山西省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已经成为黄土高原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基地。

一网上课堂

(一)本讲主要内容及考试要点:本讲包括第九单元两节

本单元共分2课。第1课主要讲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地理背景,了解山西具有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位置适中的优势;第2课主要讲述山西的优势资源——能源资源的建设。

1.通过地理背景的分析,比较分析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因素和重要意义,及遇到的问题。

2.理解能源基地建设调整工业结构是改变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的原因和途径,摸索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如何进行生态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指导

1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

9、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

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1.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煤炭资源是突出的优势资源:

山西。大同——动力煤(煤都);阳泉、晋城——无烟煤;平朔——露天煤矿

陕西。神府

内蒙古。东胜、准格尔

煤层气——清洁

2.综合矿产多,综合开发效益大

3.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便于地方小型开采;建立全国性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

良好的开采条件(优势)

煤层厚,煤层稳定,埋藏浅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适中的位置(意义)

临接工业发达地区和大城市`

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有我国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建设逐步西移的前沿阵地。

9、2能源基地的建设

在全国的地位

开发程度高、规模大、技术领先:煤炭基地

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条件优越:煤炭、水源

不利:晋东南——通道狭窄(加强交通建设);

晋北(大同一带)和晋中(太原一带):水源紧缺(引水工程建设)

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原因: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经济落后

关键:优化结构,延长生产链

趋势:以煤为主过渡到以二次能源(电)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冶金和化工)为主——煤炭、电力、有色冶金、煤化工多元化发展。

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

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模式:工程及生物措施,复垦

经济效益: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的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3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从丰富的矿产资源、良好的煤炭资源的开采条件和适中的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山西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以及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是要结合山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山西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能源资源丰富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但是产业结构的单一、生产链的简短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9.1能源基地建设和水上保持的地理背景

一、黄土高原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尤其能源优势。课文首先讲述能源基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从介绍背景的角度考虑,课文在介绍矿产资源时不只局限于最具特色和优势的能源资源,而是内容更宽泛些,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以及能源矿产。

课文从二个方面说明矿产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1.以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

2.除了煤炭外,还提到了一种新能源——煤层气。可解决周围城市的居民和工业用气,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主要矿产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

4.综合开发效益大

二、课文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基地矿产资源开发不仅对其本身的发展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全国的发展有意义,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地区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课文从两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从矿产资源本身价值看,说明了良好的开采条件;二是从适中的区位看,课文主要从这一地区与我国东部和西部的联系,说明“承东启西”的含义。大部分与国家能源基地重合,也恰恰是国家能源基地的核心部分。

9.2能源基地的建设

一、能源基地的建设在全国的地位:第一,能源工业其条件和技术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在国内有它的流向;第二,基地作为能源工业——火电有优越条件;第三;接着分析制约能源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交通不畅和水资源短缺,正在实施“挖煤、引水、发电、修路”四个重点发展战略。

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能源基地的建设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内部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以及区域的外部环境,能源基地内部工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加工转化能力,较快改变其经济落后的局面。为体现这些新的变化,课文安排了“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一段。

为了更好他说明基地的工业结构,课文围绕“生产结构模式正在由以煤为主过渡到以二次能源(电)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如冶金和化工)为主”来展开,延长生产连。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工业基地的建设为什么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挖煤上,而要使支柱产业多元化就可以了。

三、生态环境保护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人们在开矿的同时,是如何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课文中举了两个不同工矿区生态环境模式的例子。

4重点难点:

能源基地建设(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

二.网上训练

(一)、选择题

1.全国探明的储量在1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田中,在山西的有

A.6个B.8个C.10个D.12个

2.山西年产煤7000万吨以上的大煤田是

A.大同煤田B.阳泉煤矿

C.平朔煤矿D.晋城煤矿

3.关于山西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铁、铅土资源的储量大,质量好

B.晋北大同是我国煤矿、铅土矿和铁矿的集中产区

C.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综合开发效益大

D.各主要矿产资源地质稳定,埋藏浅,可露天开采

4.关于山西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带,自古有中原之称

B.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太行山以西,故称山西

C.山西地处东、西部的结合部位,离海较远,故属于西部地区

D.山西东部是山东,西部是陕西,北有内蒙古,南有河南省

5.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

A.准噶尔煤矿B.神府一东胜煤矿

B.阳泉、晋城煤矿D.平朔煤矿

6.在能源基地建设中,各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晋东南重点工程是引水

B.晋中地区重点工程是修路

C.晋北地区的重点工程是引水

D.晋南地区应重点架设超高压输电线

7.在能源基地的工业结构调整中,正确的措施是

A.突出和加强电力建设

B.突出有色金属中的铜工业

C.突出原煤开采和外运

D.突出高速公路的建设

8.在能源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不大

B.生态建设中只要采用工程措施即可

C.用生物方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惟一措施

D.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即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9.拥有设备最先进的全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

A.平朔B.阳泉C.晋城D.大同

10.下列有关本区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探明的储量在100亿吨以上的特大煤田均分布在这里

B.大同是我国的“煤都”,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

C.阳泉和晋城是我国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

D.山西能源丰富,其他矿产分布广泛

11.山西的主导产业是

A.能源工业B.钢铁工业C.高技术工业D。纺织工业

12.有关能源基地的经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生产结构以二次能源(电)和高能耗原材料的工业为主

B.在化学工业投资中,石油化工的投资比例较大

C.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

D.有色冶金投资现已超过了黑色冶金的投资

13.黄土高原西部沙区露天采煤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想图示是

A.农业经营一复垦一采矿一回填一筑坝B.筑坝一采矿一回填一复垦一农业经营

C.采矿一回填一复垦一农业经营一筑坝D.筑坝一采矿一复垦一农业经营一回填

14.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就目前来看,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开发的难度要大于西北地区

B.山西能源基地和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从区位条件看,都有承东启西的优势

C.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加剧,将直接导致位于其东部南方丘陵区的生态恶化

D.西南地区和黄土高原区都具备大规模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良好条件

15.关于山西能源外运,对应正确的是

A.输电:大同——北京2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

B.输电:侯村——神头——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

C.运煤:大秦铁路:大同——北京——天津——秦皇岛

D.运煤:太原——石家庄——郑州——上海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注出A、B、C、D、F名称省区的简称。其中属于黄土高原范围的省区主要有———、———、———等。(写出省区简称)。

(2)从河流的流向,可以推知黄土高原的总地势是———高,———低。

(3)黄土高原由自然因素形成的自然灾害有———等多种类型。

(4)要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运转,建设黄土高原能源基地,要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在晋东南地区主要是————;在晋北和晋中地区主要是—————————。

(5)万家寨———工程是目前山西省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图中不难看出万家寨可为———、———和———三个煤矿提供水源。

(6)黄土高原改善经济工业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变输———为输———,即在大型煤矿附近建立———厂,称为“———”。

2.读下图回答

(1)图中矿产地名称:A————、B————、C———、D———。其中,动力煤在———地,无烟煤在———地。

(2)露天煤矿在———地,煤、铝土矿、铁矿集中区在———地。

(3)在图中画出晋煤东运的北中南三条铁路干线。三条铁路的名称分别是北一一—线,中———线,南———线。

(4)标出属于西部地带的省区。标出万家寨引水工程位置,标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省。

(5)简要说明山西能源基地资源的特点和区位优势条件,由此分析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A2.A3.B4.B5.D6.C7.A8.D9.A10.D11.A12.B13.B14.BD15.B

(二)、综合题

1.(1)晋陕内蒙古宁冀;晋陕内蒙古宁

(2)西北东南

(3)水旱灾害、地震、滑坡、沙尘暴、泥石流

(4)加强交通建设引水工程建设

(5)引水太原大同朔州

(6)煤电火力发电坑口电厂

2.(1)大同阳泉晋城神府;AC和B

(2)EA

(3)大秦石太太焦——焦石

(4)陕、甘、宁晋北河南

(5)丰富。煤炭储量产量产质均居全国第一;开采条件好(埋藏浅,煤层厚、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位置适中(距工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不远,交通比较方便,为全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煤和电力)。

长期以来过于依赖原煤生产和输出.使经济结构表现为单一性.不利于本区经济的发展。

相关推荐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3.1《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一、能源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等.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一次能源: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而且要考虑和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1)——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10大煤种
(3),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4),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大同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阳泉和晋城
面临的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1982年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的步伐)
1、—目的: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目的: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等线。
3、——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措施: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经济的核心部门是——煤炭工业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①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最大的引水工程-------(引黄入晋)
作用:缓解了、、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②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保护与治理:
(1):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废渣
废渣煤矸石——
煤泥——
废气
废水

答案:

一、能源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常规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一次能源: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1)分布范围广——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2)煤种齐全——10大煤种
(3)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4)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
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大同
大同煤田:优质动力煤河东煤田——优质主焦煤
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平朔最大的无烟煤产地——阳泉和晋城
面临的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低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1982年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的步伐)
1、扩大煤炭开采量—目的:满足全国对煤炭的需求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目的: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大同-秦皇岛线神木-黄骅港线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措施: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十分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煤炭工业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碳、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①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
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引黄入晋)
作用: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3、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生态问题②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
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4、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废渣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做好销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废水采取沉淀的办法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过程与方法

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

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轰轰烈烈的纪念抗战阅兵已经过去两周了,在观看阅兵的过程中,同学们看到很多首次亮相的先进的重型武器而感到激动和自豪,发自内心的因国家强大而自豪,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驱动着这些战车前进的能?对,是能源。不仅在军事上需要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也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下面看看同学们的记性如何,还记得多少能源资源的知识。

从学生关心的大事和身边的事情入手。

学生回答

1、按性质分类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2、按利用状况分类:⑴常规能源: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⑵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检阅学生对旧知识的认识程度。

小结

煤炭在世界能能源消费结构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

引入新课

图示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分析出分布最集中的是山西省。

说明以山西为案例的原因。

学习主题Ⅰ:资源开发条件

阅读分析

P40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阅读P40页

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板书系统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媒种齐全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

方法指导

⑴探明储量2700亿吨,按2007年开采规模可开采430年。⑵40%的地下有煤田分布。⑶全国10大媒种,山西都有分布。⑷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媒,河东煤田是优质住焦煤)⑸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此外煤田中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用数据和事实验证

过渡

从资源状况分析,山西省的煤田资源条件是非常优越的,但它大规模开采,有没有足够的市场呢?

板书

2、市场广阔

提问

⑴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量量和生产量比较如何?

生: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缺口大。

⑵我国能源需求继续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生:继续增加;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⑶阅读图3.2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思考2个问题。

生:①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我国其它能源比世界能源比重小;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几乎没有。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并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使山西省的煤炭具有广阔的市场,必然加速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消费状况

注意标准煤的解释

注意这种消费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过渡

山西省位置如何?怎么把开采出来的煤炭运算到消费市场呢?

引导学生认识山西的位置和交通

阅读分析

阅读山西省位置图。找出临近山西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通过的主要铁路。

生:临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沈阳、武汉等工业中心和大城市,输煤和输电距离较近;通过的重要铁路有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神黄线。

转折

山西省煤炭资源从资源分布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分析都是十分优越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到P41阅读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五大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费量少,③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①②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

③④说明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能源效率低下,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

⑤如何保障能源安全,而我国是少数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

引导学生认识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80年代以后,重点建设了山西能源基地,我们接着看看山西省的措施和成就。

引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板书

二、能源基地建设

读图

图3.3山西省原煤生产分析第一个成就

1、通过柱的高低判断各年总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000万吨到2007年的6.3亿吨,增加了60多倍,大致是稳步增长的,这也说明了我国能源需求的稳步增长,同时输出的煤炭和出口的煤炭都是很多的

2、了解几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

板书

1、扩大煤炭开采量

转折

煤炭运输给山西带来沉重的交通压力,山西从“六五”时期开始想办法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板书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小结

现在的山西,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思考

为什么山西紧邻黄河,为何不发展水运?答:黄河水文特征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黄河在山西段奔流在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极不利于航运;黄河水量不大,且季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输比较困难。

读图分析

图3.4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分析为何“西煤东运”(不向西、北运)

北方内蒙古和西方陕西本身有丰富煤炭资源。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不足,所以三条铁路干线都是“西煤东运”,一头连接大型煤田一头连接的是港口: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日铁路。到了港口,一部分通过廉价的海洋运输输送往能源不足的华南。

分析西煤东运的原因

转折

单纯输送煤炭,有一些弊端,如交通压力大,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费结构落后,故山西也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板书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分析

转换方式:①坑口电站输出电力②炼焦业输出焦炭

读图分析

图3.5山西能源的转换

图中焦炭和电力的都在稳步上升,所以80年代开始能源转换率也在稳步上升,但是2000年能源转换率有所下降,原因是2000年以后煤炭产量增幅大。

图3.6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读图可知,虽然煤炭的调出量始终多于电力的调出量,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反映了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能源输出结构水平的提高,必然提高山西省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活动

对于山西来说到底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输煤

输电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已知并存。

通过活动探讨问题

教学提纲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

二、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让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条例性的认识

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从容说课

人类处处离不开热能、光能和其他各种能源。没有能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难以想象了。由此可见,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能源的生产、供给增长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在大幅度增长。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这就需要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建立大型的能源基地,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以煤炭为主,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山西省煤炭开采条件良好,地理位置适中,在全国能源生产、销售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能源资源的开发首先就要了解我国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开发。其次,煤炭属非可再生能源资源,其数量的有限性及开发利用不当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而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关系到山西省乃至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的巨大作用。

了解区域能源资源状况是因地制宜开发区域能源资源的前提,区域能源资源的蕴藏量、品质、种类与其他矿产资源的组合状况、区位条件及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着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该基地建设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绩,真正促进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业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

与此同时,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着五大挑战:人均资源量少和消费量低,能源利用水平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利用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安全受到威胁。为此,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我国更需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道路。

山西省一方面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变单一产业结构为多元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农业、轻纺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多年实践,逐步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防治结合同时关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足以说明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真正实现了与时俱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本节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针对能源工业发展现状及能源需求实际,我国应大力加强能源工业的建设。为了因地制宜地建设能源基地,必须清楚地把握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从理论层面上论证其开发建设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投资建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个教学重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它是山西省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突破口,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它,有助于对它有个清楚认识。

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山西省能源基地是我们社会生产中的一个例子,我们要引导学生就事论事论得清,还要从点到面,逐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运用的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2.产业结构的调整。

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

附件1下载

附件2下载

附件3下载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一课时 资源开发条件与能源基地建设
目标定位
1.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2.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山西省能源基地开发的意义。3.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明确我国能源基地建设的途径。4.通过学习,认识能源生产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核心点一能源的分类和开发条件
1.能源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原则分类的方法也很多,同一种能源因分类方法不同,它的名称也不同,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分类方法:
(1)按照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能源分类
(2)按照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
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不断再生或者可以循环再现的能源,叫可更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反之,叫不可更新能源或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3)按照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改变分类
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叫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力、汽油、焦炭等。
(4)按照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类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叫常规能源。近若干年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叫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方法技巧
能源和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能源资源——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即天然能源。
2.资源开发条件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
(1)山西省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有利条件具体表现
储量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分布范
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开采条
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1)山西省的市场条件——市场广阔

(3)山西省的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煤炭基地、煤田、煤矿是不同的概念:煤矿是指生产煤炭的矿山,狭义指矿井或露天矿场;广义指完整独立的生产系统,经营管理上相对独立的煤炭生产单位。煤田是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且分布范围较广的产煤地。煤炭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内集中相当规模的煤炭资源量和煤炭生产量,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大量煤炭产品的地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煤炭基地包含煤田,煤田包含煤矿。
核心点二煤炭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1)扩大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增加产量,2002年,山西省煤炭产量达到4.8亿吨,煤输出量为2.78亿吨,占总产量的58.4%,其中出口煤炭约4300万吨,占总产量的9%。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思维拓展 煤层气
煤层气是一种由煤层生长并主要以吸附状态储集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在煤矿中俗称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洁净能源,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开发阶段。我国煤层气资源异常丰富,资源最高达到31.46万亿立方米。我国在山西省东南部发现了第一个大型煤层气田,总面积1200平方千米,总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山西省的煤层气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3。

类型1山西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我国的省,与其相邻的四个省区东面是省,西面是省,南面是省,北面是自治区。
(2)该省资源在全国占突出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3)根据图中字母写出相关的地理名称。
C为煤田,B为煤田,A属煤田。
答案 (1)山西 河北 陕西 河南 内蒙古 (2)煤炭 能源 (3)大同 沁水 霍西
解析 从图示行政区的轮廓图可以看出是山西省,四周的省区从西按逆时针依次是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素有“煤海”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山西省主要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沁水煤田、河东煤田和霍西煤田。
利用歌诀记忆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山西煤炭资源多,能源工业为支柱;促进经济大发展,调整布局是关键;基础设施先建设;能源供给足,改善生活提质量;资金有保障,城乡一体化,农村奔小康。采矿影响大,环境污染它来造,土地资源它来占。地面塌陷情况多,地下水漏失也出现。
变式练习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非可再生能源以 和为主。
(2)说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各能源基地名称:A 、B、C、D。
(3)图中字母a、b分别表示哪两条铁路?a,b。这两条铁路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1)煤炭 石油 (2)大同 朔州 晋城 西山
(3)大秦铁路 焦作—兖州—日照铁路 加强晋煤外运能力
解析 (1)非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矿物能源,图中地区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2)从图中识别出各矿产基地的名称,这主要来自记忆积累。(3)图中的两道铁路是运煤干线,北边的一条是大秦线,南边的一条是焦作—兖州—日照铁路。
类型2煤炭基地建设
 读“山西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是,为了加快该地煤炭资源的输出,已经修建了专门用于输出煤炭的铁路。
(2)图中所示输电线路主要向地区输送电力。
(3)侯村和神头的电能不直接往东输出而绕道A城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8年7月,国务院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构想,若实现未来5年产值翻番,能耗下降20%,对我国能源供求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同 大秦 (2)华北 (3)侯村和神头的东侧为太行山脉,交通不便 (4)使能源总消耗量特别是煤炭消费量相对减少,使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压力增大,供求出现相对“过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加工转换中的输出煤变为输出电力的问题,同时又结合山西周围地区的地形对交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影响。构建节约型社会使单位产值的能耗下降,使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特别是煤炭消费量相对减少。
与输煤相比,山西省向外省输电成本较低;同时输电能有效改善能源消费地的大气环境,减轻煤炭外运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但通过燃煤输电会造成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同时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输煤输电各有利弊,这两种方式在山西省一直并存。
变式练习2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2)题。
(1)上图反映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属于缓解交通压力措施的是()
①加强铁路运输建设 ②辅以公路建设 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④大力发展炼焦业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1)A (2)C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原煤生产逐年增加,应属于扩大煤炭开采量措施。(2)加强铁路运输建设,并辅以公路运输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及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都会缓解交通压力。炼焦业不断向外输出焦炭,质量上有所减轻,但空间上基本不变,所以并没有减轻
其对交通的压力。

据报道,我国首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回答1~2题。
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①清洁无污染 ②投资成本低廉 ③总能量巨大可再生 ④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来开发,需要较强的技术条件和较大的资金投入,太阳能电站一般建在资金、技术实力较强且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太阳能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
3.下列有关煤矿、煤炭基地、煤田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基地包括煤田、煤矿,煤田、煤矿是同级的
B.煤田包含煤矿,但与煤炭基地是同级的
C.煤炭基地范围最大,煤矿次之,煤田最小
D.煤炭基地包含煤田,煤田包含煤矿
答案 D
解析 煤矿是指生产煤炭的矿山,狭义指矿井或露天矿场;广义指有完整独立的生产系统,经营管理上相对独立的煤炭生产单位。煤田是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且分布范围较广的产煤地。煤炭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内集中相当规模的煤炭资源量和煤炭生产量,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大量煤炭产品的地区。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煤炭基地包含煤田,煤田包含煤矿。
4.下列工程与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最密切的是()
A.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C.青藏铁路D.西电东送
答案 D
解析 山西的煤炭资源可以转化为火电对外输送,因此,西电东送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措施。
“煤”变“油”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质,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据悉,我国也已启动“煤”变“油”项目。据此完成5~6题。
5.硫、氮污染物质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D.重金属污染
答案 C
解析 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进入大气中,与水汽相结合,形成酸雨和酸雾。
6.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 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石油价格不稳定;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超过石油生产量;同时也是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7.读“山西省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形成①河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2)山西省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
(3)山西省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向外运输外,还主要通过
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4)山西省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省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
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省煤炭的开发给山西省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和流水堆积作用。
(2)华东和华南地区。
(3)煤炭转化为电能。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能源
消费地的环境。
(2)开矿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下水资源,部分地区会出现地面下陷;
(3)另外,当地煤炭发电还会导致大气污染。
解析 该题以山西省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为背景,考查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
越条件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①地为汾河谷地,是
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华东、华南能源资源短缺,但经济发达,是能源的主要需求
市场之一。
(3)晋煤外运除了原煤的运输外,还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可减轻交通运
输压力。山西省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能源地之一。
(4)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煤炭的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基础过关
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
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
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
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
2.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该图中能源①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B.法国C.中国D.英国
答案 1.B 2.D
解析 上述二题考查了世界能源利用、生产及消费不平衡的知识。第1题是通过图形的转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准确获取各种统计图表的数值内涵。世界能源利用的构成是煤炭所占比重在减少,各种新能源比重在增加,目前世界能源以石油为主,由此可确定B选项。第2题的解答在明确①代表石油的基础上,明确能源消费构成中,中国以煤居首位,法国以核电为首,英国因北海油田的开发以石油为首。
下图表示我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地区(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划分)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地区①中煤炭产量最大省区的简称是()
A.豫B.晋C.陕D.内蒙古
答案 B
解析 ①代表华北区,其中煤炭储量、产量最大的省区是山西省,其简称是晋。
4.六盘水煤矿、平朔煤矿、哈密煤矿的分布地区代号依次是()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①③②
答案 A
解析 ①—华北区,平朔煤矿;②—西南区,六盘水煤矿;③—西北区,哈密煤矿。
5.读“山西省能源转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图可知,山西省能源的加工转换主要方式:一是;二是。
(2)从经济效益看,山西省输好于输;从环境效益看,山西省输好于输。
(3)从能源转换率来看,变化特点是;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煤炭转换为电力 煤炭转换为焦炭 (2)电 煤
煤 电 (3)2000年前转换率稳步上升,2000年后开始下降
在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能源转换发展的速度,反映出2000年后煤炭开采量增幅大
解析 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从环境效益看,向外输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污染;从经济效益看,输电成本低。

能力提升
读下图,回答6~7题。
6.甲图和乙图所示区域进行区域开发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B.都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
C.水能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建的企业有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西电东送北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经过乙图所示区域
C.①地和⑤地春季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天气和寒潮等,④山地以南地区受其影响较小
D.乙图中,②和③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地质构造相同
答案 6.A 7.C
解析 甲图为德国鲁尔区,乙图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煤炭资源都很丰富。②地是渭河平原,其地质构造是断层(地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和⑤地在春季时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沙尘暴和寒潮等;④以南地区因为受秦岭的阻挡,受此影响较小。
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读2000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8~9题。
地区水电火电核电占全国的比重
①1.5%20.5%17%
②3.3%11.7%10%
③14.2%34.6%12.2%30.7%
④35.1%20.9%87.8%24.3%
⑤29.6%5.8%9.9%
8.⑤地区为()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南地区
答案 D
解析 通过分析表格可知,⑤地的水电所占比重较大,应是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中南等地;但本地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较小,故可排除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南地区。
9.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核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 B
解析 ③④两地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较大且水电比重也较大,故它们应分别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华东、中南地区;这两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而当地的常规能源又较缺乏,因此两地都大力开发核电。
10.读材料和相关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阿拉伯联盟(简称阿盟),是为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最先由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7个阿拉伯国家发起,现共有22个成员国。联盟成员国自成立后陆续缔结了一些加强各方面合作的条约、协定,在维护本地区石油国权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处理阿拉伯国家间分歧和解决本地区国家间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①、②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B.阿拉伯海、红海
C.地中海、波斯湾D.阿拉伯海、地中海
(2)③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炎热干燥、荒漠广布D.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3)④国近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部门结构如何调整?这种调整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但社会需要的能源是多种多样的,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答案 (1)D (2)C
(3)④国为沙特阿拉伯,1985年至2005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产值结构不断优化。产值比例上升的有:建筑业、制造业、炼油业、农业、其他;产值比例下降的有:石油和天然气。上述变化的积极意义是该国单纯出口原油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
(4)①坚持以煤炭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清洁煤炭、完善煤变油、煤的液化和汽化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②大力开发水电,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③积极稳妥地开发核电;④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沼气等清洁能源;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方位、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⑥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改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解析 ①、②两国分别是伊朗和土耳其,伊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土耳其临地中海,③图所示国家是伊拉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国是沙特阿拉伯,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5年至2005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各部门产值比例上升的有:建筑业、制造业、炼油业、农业、其他,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值比例明显下降,说明沙特阿拉伯正在逐渐改变单一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石油价格在不断上涨,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应该立足于基本国情,在充分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的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其他清洁能源,对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方位、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对内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改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课时 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目标定位
1.了解山西以煤为中心的综合利用的措施及其后果。2.了解山西能源基地环境的保护措施及治理。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核心点一能源的综合利用
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的调整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4.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思维拓展 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
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加工工业都属于重工业部门,是按照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划分的。采掘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煤炭、金矿、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原料工业是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又称制造工业。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原料工业是介于采掘工业和制造工业之间的生产环节,既从采掘工业得到矿产原料,又为制造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动力等。由于原料工业产品笨重,运输量大,加工过程中损失重大,在区位选择上通常靠近采掘工业。
核心点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类型1能源的综合利用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等资源优势,围绕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产业链。
(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图中输出产品的工业部门是()
A.采掘工业B.原料工业C.加工工厂D.电子工业
答案 (1)铝土矿 铁矿 能源 煤—焦—化 (2)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3)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由题目和图中信息可知,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主要是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多样化,包括铝制品、电力、煤气、液化气、焦炭、化工产品、水泥等。山西的产业结构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这个结构建立在国家能源需求、地区资源优势和本省产业传统的基础之上,是山西省产业发展长期选择的结果。这种变化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变式练习1 能源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又是缺水的省份,为了保证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山西省建设了一系列的引水工程,其中最大的是万家寨引水工程。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万家寨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西省最大的引水工程 ②位于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的交界处 ③处于黄河的下游 ④缓解了太原、大同、晋城一带严重缺水的局面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①晋中地区 ②晋东南地区 ③晋北地区 ④晋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A (2)B
解析 (1)万家寨引水工程处于黄河中游河段,该工程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市严重缺水的局面。(2)山西省的降水量在400~600mm之间,降水量较少,属缺水的省份,特别是晋北地区(大同一带)和晋中地区(太原一带)。
类型2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为了保护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应大力发展(双项)()
A.轻纺工业B.旅游业C.炼铝业D.钢铁工业
答案 AB
解析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是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之一。
变式练习2 读“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都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地的煤矿资源埋藏浅、煤层厚
(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
(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解析 (1)黄土高原地区煤炭储量十分丰富,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2)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使地表沙尘增加,污染大气等。(3)“隔离护坝”具有防止矿区废弃物进入河道和防止洪水冲毁矿区的双重作用。(4)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


1.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铁—钢 ②煤—电—铝 ③煤—气—液 ④煤—焦—化 ⑤煤—电—钢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山西省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2.关于山西目前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仍单一
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答案 D
解析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渐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3.下列“三废”的治理措施中,属于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把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
B.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
D.沉淀净化废水
答案 C
解析 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为防治空气污染,一方面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另一方面,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4.山西安太堡煤矿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做法包括()
①最大限度地回采煤炭资源 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走采矿、运输、排弃、复垦一条龙的路子 ③积极开展“三废”综合利用 ④加强矿区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美化矿区环境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安太堡煤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制止破坏性开采,防止采富弃贫,努力提高回采率,开发过程中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全面对“三废”进行化害为利和无害化处理;绿化、美化矿区环境。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5~6题。
5.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B.煤C.天然气D.核能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可很容易看出煤的发电成本最低,但排放二氧化碳最多。
6.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A.生物能B.煤C.天然气D.潮汐能
答案 C
解析 天然气发电成本较低,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较少,相对于煤炭它又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
7.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显示投资比重大,体现了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应突出发展,其意义在
于:①;②;③。
(3)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明显向耗能大的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5)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并且工业逐步超过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答案 (1)能源工业 主导产业 
(2)电力 改善能源工业的结构 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 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
(3)有色冶金 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
(4)煤—焦—化 
(5)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多元结构 原料 采掘
解析 本题考查山西省的产业结构特点。(1)读图可知,能源生产所占比重大,充分体现了它的主导产业地位;(2)在煤和电当中,虽然煤的比重略大于电,但应看到电是后来者。重点发展电力主要是为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能源的输出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3)耗能大的工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山西省不仅铝土矿丰富而且电力充足。(4)D图所示的产业链是煤—焦—化。(5)投资比例说明,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正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发展,原料工业逐步超
过采掘工业。

基础过关
1.黄土高原西部露天开采煤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理想模式是()
A.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B.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C.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D.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答案 D
解析 开发初期以河道工程措施为主,建立“隔离护坝”,既可以保护河道,又可以保护矿区。采矿结束,随着排水场所和采空矿区回填的完成,要着手实施以生物措施为中心的复垦工作和农业经营。
2.山西省煤炭开发过程中的“三废”治理不包括()
A.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除尘B.复垦造林
C.废渣转移到外地D.沉淀净化废水
答案 C
解析 废渣填埋废矿坑,进行复垦,或其他方式再利用。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的某地区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经纬线可知此图的区域主要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大范围的地面沉降。
4.关于“神黄”铁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
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
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
D.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
答案 B
解析 山西、陕西煤炭资源丰富,“神黄”铁路是新修的煤炭外运路线,黄骅港是河北省的。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采掘业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矿产的开采。
(2)原料工业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煤炭 铁矿 铝土矿
(2)在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解析 山西省产业结构以煤炭开采业为主,同时山西省铁矿、铝土矿丰富。图中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类工业增加值是不同的,特别是原料工业的变化是“质”的变化。
能力提升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回答6~7题。
6.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答案 B
7.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答案 D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8~9题。
8.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A.交通和劳动力B.铁矿石和政府支持
C.水资源和广阔的市场D.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农业
9.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答案 8.C 9.A
解析 山西省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着其经济发展。鲁尔区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上,西欧工业发达,市场广阔,相比之下,山西经济比较落后,工业不发达,市场条件不如鲁尔区,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煤的生产数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兴产业,拓展交通、美化环境,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0.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 见下图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
(2)BDE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给材料、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1998年以后,酸雨频率较高,赤潮发生次数多,该地区海水污染严重。从图表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地表径流污染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11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