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毛泽东词二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今天我们来学习毛主席的两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板书)
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橘舸遒遏
三、研习全文
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
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
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练习: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击行啸翔游鸣走排藏
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
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
四、结合《沁园春雪》,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词知识。
与学生同背《沁园春雪》,并出示此词全文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五、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初步了解作者作品特点:气冲斗牛,胸容天下。
练习:阅读以下两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作品。
咏蛙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人静夜寂叫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
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六、小结、作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座的各位若能从本首词中悟得一些,并能给你们的生活一点帮助,那将是一大幸事。请仔细诵读本词,并能熟练背诵。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二历史《汉代儒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和太学建立的基本史实;
知道董仲舒儒学的主要思想和评价,实质,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文言史料解读,加深理性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道路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主张及评价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过程和原因
2、了解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分析法;教师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回忆上节课内容
孔子说:我克己复礼;
孟子说:我民贵君轻;
荀子说:我君舟民水;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杀了
墨子说:别打了
教师总结提问: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不同的阶级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出现不同的治国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治国思想有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依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
教师总结过渡: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儒家因其过于理想化不受统治者重视,那么在下一个历史时期治国思想和儒家思想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来学习第二节《汉代儒学》
2、梳理主干知识,夯实基础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一些儒生借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概况:
(1)秦始皇采用李斯建议,除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全部书籍都要焚毁
(2)焚书后,秦始皇将违犯禁令的460余人坑杀于咸阳
3、评价:
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4、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总结过渡: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发展遭到重大打击,那么到了汉朝儒学的不利局面有没有得到改变呢?
(学生回答: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
二、罢黜百家
1、背景:汉武帝时代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1)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了皇权,也限制皇帝的残暴行为
(2)主张大一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但导致中华民族
封闭,守旧,缺乏创新能力
(3)提出“三纲五常”,稳定社会秩序,但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4)发挥仁政思想,主张轻徭薄赋,限制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3、董仲舒儒学的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特点:儒学体系为主,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外儒内法,带有神学倾向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4、评价:
(1)积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2)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教师总结过渡:董仲舒博采百家之长,对儒学进行改造,更适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所以得到皇帝的认同。汉武帝在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任用儒士参与国政,在教育上有没有措施提高儒学的地位呢?
(学生回答:有,设立太学)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
①中央: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地方: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的影响:
①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对社会风气: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于文化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③对统治基础:使少数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教师总结:太学的设置使儒家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3、深化考点,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焚书坑儒”通过高考题进行检测,让学生讲答案写纸上并回答。
2015年重庆文综,21题
材料、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摘自梅鼎祚编《两汉文纪》
根据材料,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
答案:要求: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
原因: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表现:焚书坑儒
4、考点深化直击高考
对本节课重要考点“董仲舒儒学”通过高考选择题进行检测,让学生回答并解释每个选项,教师进行补充。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B
2014年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显然是主张牺牲民来满足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仁爱”与D项中“德治”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5、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先秦儒学与董仲舒儒学的区别联系
答案: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1、思想内涵:
先秦——儒家思想
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
2、与统治者关系:
先秦——强调民本,批判时政
董仲舒——神化皇权,维护统治
3、地位:
先秦——理想化,不受重视
董仲舒——适应需要,成为正统
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联系:仁政,民本思想继承
六、课堂小结:让学生通过板书总结
七、生成问题:1、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对比
2、董仲舒儒学现在应该吸取的精华和摒弃的糟粕?
学生讨论,给出答案,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儒学思想及治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1、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教案wbrwbrwbrwbr作者:邹美娟春秋:儒学产生
2、战国:儒学发展
3、秦朝:儒学重创——法家思想
4、汉初:儒学复苏——黄老之学
5、汉武帝:儒学正统——新儒学
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3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考试说明学习要求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2.从政治集权、传统文化等方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
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主要代表:道家老庄;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
(1)老子主张——①唯心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③朴素辩证法:世界万物在不停地运动,有无等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主张——世界万物是相对。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说明:上面各派人物的思想尽管考试说明中没有,但作为常识也应该了解。
3、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解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家的形成
1、春秋――孔子
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主张和贡献:
①核心是“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思想: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部分
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③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④伦理观:性相近。
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思考:“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
问:对比孔子的思想,孔韩在目的上相同点是什么?在方式途径上有何不同?
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孔重德仁,韩重刑罚。
2、战国――孟荀――贡献(作用或地位):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
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省刑罚,薄税敛。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实例: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
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来源:学科网仁义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毛泽东词二首备课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词二首备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词语补注
(1)湘江:源出广西灵川东海洋山西麓,流贯湖南东部,经长沙北去,于湘阴芦林潭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
(2)橘子洲:简称橘洲,通称水陆洲,俗名下洲,是长沙西湘江中一个狭长的洲。南北大约十一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宋代祝穆《方舆胜览》说,洲上多产美橘,故名。
(3)万山:指长沙市湘江西岸连绵起伏的岳麓山和湘江两岸的其他一些山。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和同学们到这一带游览。山上有很多枫树。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类,晋代张华《答何劭》:“洪钓陶万类,大块禀群生。”指天地间的一切生灵。这里如同说万物,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霜天,下霜的天气,这里指深秋。竞,竞争、竞赛。自由:不受拘束,自在适意。
(5)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6)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争流:三国魏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载晋顾恺这赞会稽山川之美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7)鹰击长空:谓雄鹰展翅捕击长天,迅猛矫健。鹰击: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四《天部》一四《霜》引《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汉书》卷二七《五行志》:“故立秋而鹰隼击。”皆谓博杀凡鸟。
(8)翔: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以上二句,可参看《诗大雅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三国魏曹植《情诗》:“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
(9)峥嵘岁月: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岁峥嵘而愁幕。”宋陆游《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听》诗:“岁月惊峥嵘。”皆为感叹流年之辞,毛泽东同志转用以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峥嵘,本形容山势高峻,引申由有特殊义。
2.关于词的起源
(1)关于词的起源,历代争议纷纭。从探源的理论视角上来看,大致有“形体说”“风格说”“音乐说”三种。所谓“形体说”,即抓住词以长短句式为主的形体特征,去前代的杂言歌辞与韵文形式中寻求,从而得出词最早源于《诗经》、古乐府的观点;所谓“风格说”即从词婉约、绮靡的所谓“本色”风格方面入手,到前代的歌辞与诗歌中寻觅相同或相近风格的作品来作为它的起源,从而得出词与六朝宫体诗或乐府诗有直接渊源关系的看法;所谓“音乐说”,即从词与音乐的关系上进行考察,而分别得出源于古歌、古乐府和唐代近体诗等不同结论。从起源的时间确立上来看,则有远古、先秦、汉魏六朝、隋唐等多种时态。尽管诸说之中不无合理可取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都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
词最先是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歌辞而出现的,属于音乐文学的形式范畴。歌辞是以音乐为载体,与歌唱相伴而行的,只要有音乐和歌唱的地方,就会有歌辞产生。人类自发声言语之时起,便开始了质朴而真率的歌唱,其歌唱既是歌辞也是诗,而且与舞蹈融为一体。从这个最基本的原理上讲,词的起源也就是歌辞的起源,也就是艺术的起源。但是,歌、诗、乐、舞的混沌状态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已被打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歌辞形式,不同的歌辞形式所依凭的音乐载体有不同的性质,不同时代的歌辞与音乐曲调的配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因此,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讲,词乃是在隋唐之际配合隋唐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歌辞形式。
(节选自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见《文史知识》1999年第3期)
(2)词调与词题
词调描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如本词的词牌是《沁园春》,其他常见的如《菩萨蛮》《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像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因此从北宋起,就有人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表明题意。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乍看“水调歌头”不知何意,不像我们写作文时要写春天,题目就是《春》,于是苏东坡在词牌下有一个小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是词人的弟弟,看了这个标题,我们就知道词人写的是什么了。所以词牌与词题是不同的。词题起一个补充作用。
(3)词体
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来说,是这样分为三类:
小令:58个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悬殊是很大的。每一首词有分段,词中称为: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
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四段,尤其四叠极少见。
二、课文赏析
1.《沁园春长沙》赏析
姚丰俊
上阕揽景兴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起句“独立”二字劈空而来,视见其笔力的遒劲,而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地。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著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以下七句,词人凝时空于一“看”字,以视野所叹来写湘江的秋景,使得这七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前六句写远山、近水、飞鹰、游鱼,描绘出一幅缤纷绚烂的湘江秋景图。远眺岳麓山一带群峰,枫林美景尽收眼底,一个“红遍”,一个“尽染”,泼墨淋漓,气韵酣畅。流丹的枫叶,如染的层林,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作者从容写来,一振大方家数。然后即遗山光而专江色,“漫江碧透”与“万山红遍”交相辉映,一红一绿,色彩更为绚丽明艳。在明澈如镜的江面上,更有数不清的帆踪樯影,作者以“争流”二字,既有动感,又增盎然奋进之趣。
写景至此,可谓备矣。
但词人却未就此收住。仰望长空,俯察大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二句从《诗经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化来,自然贴切,全无斧凿之迹。“击”与“翔”全取动势,又为下句作了铺垫。至此,词人刷色已到尽处,这便自然有了“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高度精辟、凝炼的诗句,诗人浓墨重彩之用意也昭然于目。
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自然景观有明显的情绪性。宋玉《九辩》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对秋天这种萧瑟景象作了极力的渲染,“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他们所表现的这种“伤秋”“悲秋”的意绪,数千年来已成了文人创作的一种指定情绪。但毛泽东在此却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进一个新的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走笔至此,已近上阕歇处,作者笔锋陡转,由眼前景推及茫茫宇宙并化景为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煞拍二句,慷慨激昂的情绪喷涌而出,虽为问句,实际上是作者肯定回答。这一问,排空而下,没有万钧笔力难作此等豪迈慷慨之语。“谁主沉浮”就是谁掌握领导权。词人虽未作答,但关切之情却已昭然。
词至下阕,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以“曾”和“忆”来追忆。旧地重游,往事历历,怎不激起作者无限的感触!想当年,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曾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志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创立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深入工矿、农村,积极领导工农运动。那是怎样的岁月啊!“峥嵘岁月稠”正是昔日战斗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百侣”照应上阕的“独立”。下面七句,作者用一个“恰”字领起,这也是对昔日的战友和战斗生活的追忆。前四句状其风貌,那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正茂”“方遒”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后三句由人及事对这批革命青年又作了进一步地刻画。橘子洲头,爱晚亭下,他们指点江山,慷慨陈词,写出了一篇篇抨击黑暗制度,宣传革命真理的战斗篇章,他们以豪迈的气概,视军阀、官僚如粪土。作者在这里既是追忆往事,又是对上阙“谁主沉浮”问句作进一步地回答。正是这些有着“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概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他们代表着革命的新生力量,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最终必定战胜和代替一切腐朽势力而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接着,作者继续以饱满有力的笔调状写胸中奔腾激荡的诗情,“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高的湘江中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乃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声。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自豪的壮语!“中流击水”,并不仅仅写青年人玩水的兴致,此中活现出大风暴里海燕们的慷慨意气,英武精神。全词就此收住,言犹尽而意无穷。读罢,但觉尺幅之中浩瀚之气玩索不尽。
全词上阕主写景,但景中有情,那幅绚丽明艳的秋色图与作者昂扬激越的情调和乐观精神融为一体;下阕主写情而情中有景,那批壮志凌云、气盖山河的青年恰似搏击长空的雄鹰。而这一切又都是紧紧围绕“谁主沉浮”这根红线,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加以表现的。全篇格调雄浑,气象磅礴,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手笔之沉雄,足以显示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放的气概。
(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大连出版社1990版,有删节)
2.《采桑子重阳》赏析
公木
伟大领袖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于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天”就是自然,“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总之,诗句的意思是说:人生固易老,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像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但是,它不是格言,而是诗句。在这里,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所以,我们说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我们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征萧瑟,满怀岑寂。只有毛泽东此词,意趣横生,戛然独造。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古人也有于军中写重阳的,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是什么情调?厌战思家。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而在战地重阳,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只是故园的菊花,还未能免俗,了无新意。至于一般的骚人墨客,那就更不用说了。读过“战地黄花分外香”这类诗句,感染到诗中所洋溢的那种高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再回过头来,检阅古人的重阳诗词,无论陶潜的“露凄喧风息,气彻天象明”(《九日闲居》)、“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已酉岁九月九日》);无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论李白的“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九日》)、“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九日龙山饮》);无论杜甫的“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九日》)、“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无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无论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南乡子》);无论黄庭坚的“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南乡子》)……岂不是无一例外,完全可以“一览众山小”了吗?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九日》)。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而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秋风劲”,使人联想到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春光”,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采桑子》一词,上下片的二三两句,词家常用叠句,如辛弃疾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如吕本中词:“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更多的则是不用叠句,其例甚繁,不遑列举。大约用叠句的,则与第二句断读;不用叠句的,则通读下来。这里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既断读却又连转,语势流宕,音节浏亮,风调韵致都极隽美,句法则为创格。于此等处,似不着力,却见出含英咀华的功夫。
(选自《毛泽东诗词鉴赏》长春出版社1994年9月版)
三、诗文荐读
1.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阅读提示:①寂寥:寂寞、凄凉。胜:超过。春朝(zhāo):春天。②排:推开,冲破。碧霄:碧蓝的天空。③自宋玉悲秋以来,历代骚人墨客几乎逢秋便悲。此诗作于朗州贬所,却以一鹤排云、直上晴空赞颂了爽朗明丽的秋天,寄托了诗人高旷、豪迈的胸怀。
2.沁园春
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控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阅读提示:本词写于嘉泰三年(1203),时作者流寓杭州,辛弃疾则在绍兴任浙东安抚使,慕刘过诗名,特邀他前往绍兴共事。刘过因故不及行,便效稼轩体以答。词作不仅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而且融古人诗句入对话之中,更有甚者,还起三位前代诗人而相与论辩。构思新奇,意趣横生。开篇三句,设想冒着风雨横渡钱塘奔赴绍兴以及到后大吃狂饮的情景,表示向往之至。“被香山居士”四句忽作逆折,说他被白居易、林逋、苏轼三人拉回,未能成行。接着,打破上下片分界,从“坡谓”以下,直到篇末,全由三人盛情邀客的争辩构成,纷纷拿出各自吟咏名胜的佳句以借代三处景点,请词人去游览。至于造访稼轩,且等天晴再去也未为晚。这种超越时空的大胆想像,纯以对话构筑全篇的构思方式,以及概括名句以为议论的行文特色,都充分体现了词人狂放不羁、俊逸洒脱的个性,同时也反映了他文思迅捷的才情。难怪稼轩“得之大喜,致馈数百千,竟邀之去,馆燕弥月。”
(岳柯《程史》)
四、鉴赏方略
“意象”及其解读
“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的“我”而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诗人张孝祥的话来概括,即“万象皆宾客”。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便是所谓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如秦观《满庭芳》中的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词中的“斜阳”“寒鸦”“流水”“孤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全部浸染了词人的哀伤和忧郁,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确切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
我们了解“意象”是为了鉴赏诗歌,学会审美。因此有必要熟悉“意象”的基本特点。
首先,意象往往有丰富的内涵。一个意象的内涵是否丰富,与这个意象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有关,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着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外国的云雀和夜莺,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不同事物在这一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众所周知,泪水被诗人抒写了几千年,而极少有人吟咏鼻涕;秋叶令无数墨客感叹,而垃圾却无人问津。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挖出诗意来的。有人说,一条林间小道比一个赌徒要有诗意。
朱红的抒情诗《恋》,围绕着“你”和“我”,塑造了一个个富有内涵的意象,生发出多少刻骨铭心的情意:我是旧帆,你就是港口的灯火。/我是优游的天鹅,你就是湖泊。/你是朱唇,我就是缠绵的热吻。/你是苦泪,我就是碎裂的心魄。……这些诗句,无异于柔情蜜意恋人的绵绵情话,无异于坚贞不移的海誓山盟。此诗虽然长达八节,推出数十个意象,仿佛仍未尽意。谁知,诗人却是卒章显志,最后一节诗意陡转:“你是我的主宰,我仰望的星座,/我是你幸福的奴仆呀,我的祖国!”原来,“你”并不是“我”的恋人,而是“我的祖国”。全诗意在倾吐对祖国的爱恋。其强大的感染力来自那遍布全诗的内涵丰富的意象。
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地浸染情思的意象。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意象必须反映诗的主题。因为具体到一首诗,诗人所表现的是某一特定的情思。选择意象就是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那种特定情思的意象。请读韦黎明的《给乙》:我们是黑夜相错而过的船/我们是白昼没有标记的帆/我们是同一次潮汐搁浅沙滩的贝壳/我们是同一次喷发中冷却的火成岩//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我们彼此多么相近/——可惜/为此已晚……
此诗中的“我们”,也许是一对未曾互相表白抱撼终生的男女。诗人推出四个富有情思的意象:“我们”是“船”;“我们”是“帆”,“我们”是“贝壳”;“我们”是“火成岩”。这四个意象都包含着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沉而痛切的遗憾:“我们彼此多么相近/——可惜/为此已晚……。”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排比句统摄着四个意象,不断地积聚情感。诗人让那感情的潮水一公分一公分地上涨,人们在堤坝外面看不真切,而只是从什么船呀帆呀的隐约感到情感澎湃。终于,潮水超出了警戒线,冲决了堤坝。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诗人的主旨原来如此。本该早就发现的,却直到“有一天”才“终于发现”。星转斗移,物是人非,诗人在篇末表达的惋惜之情显得格外强烈。
(参照刘福智《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见《语文知识》2000年第10期,文字稍有变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17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