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解体。本节内容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后的今天,借鉴和吸取苏联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简述两政策的内容,归纳其特点,理解其作用。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比较能力;阅读列宁的《论粮食税》《大国崛起》等历史文献,学习运用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具备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基本知识;学生有实际参与课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问题探究法,表格分析法,图表分析法


(1)学生课前准备
①辩论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活动方式: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正方:利大于弊;反方:弊大于利。
②《面对面》虚拟现场访谈: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之研究
研究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效果之比较
研究方法:采访、上网、查阅书籍等
研究步骤:分配任务收集资料筛选、汇总资料成果形式:列表比较
(2)教师准备资料,多媒体,并准备表格和图片

(多媒体展示)
相聚有尽时,情谊无绝期
胡锦涛普京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胡锦涛普京出席"中国国家展"开幕式
师: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生:两国互办“国家年”。中俄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通过时事热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设计应让学生感觉有趣,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许多中国人都感言:真正对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俄罗斯民族,有人曾用“刻骨铭心”来表达他们对俄罗斯的前身——苏联的印象。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从托尔斯泰的小说到普希金的诗歌,俄罗斯的影子不仅渗透到一些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还深入了不少中国人的灵魂。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历程。


第一课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危
一、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师: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著,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史重任。那么,他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的呢?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又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探究活动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材料一: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即使在苏维埃政权管辖的地区,反革命恐怖和破坏活动也十分猖獗,8月30日,恐怖分子刺杀了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乌里茨基。同一天在莫斯科又谋刺列宁,列宁身受重伤。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材料三: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师: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
生:(1)国内武装叛乱和外国干涉军的联合进攻(2)3/4国土被敌人所占(3)经济情况极为糟糕。总之: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多个学生归纳)
(学法指导:(1)初读材料,对材料初步了解(2)精读材料,带问题读,获取重要信息。并要求在材料中划出关键字句。(3)组织答案,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方法,培养探究能力,讲究“论丛史出,史论结合”)
师: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危难时刻,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列宁实行了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究活动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师:完成表格填空,识记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情景探究:
师:情景描绘:1920年,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土豆和小麦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设置情景,激发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引发学生追问“为什么”?得出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师:那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有请双方各派1号选手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①实施余粮收集制,不仅保证了红军、工人和城市居民获得最低限度的粮食需求,而且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定形势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联盟;②企业国有化,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③实物配给制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需要;④劳动义务制不仅发展了生产,而且使剥削阶级在劳动中得到了改造。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提供了保证。我方认为:利大于弊!(掌声)
反方:我方认为:弊大于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措施,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从理论上看,这些措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军事行政的手段,急于超越阶段直接实行共产主义,实行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来组织生产和分配,违背了经济规律,简直是大跃进!(惊叹)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从实践上看,实行余粮收集制,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我是那时的农民,我就不干活了。(学生大笑)企业国有化致使不少企业减产或破产;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影响了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正常供应。所以,它的实施虽然暂时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还使苏俄在1920年底到1921年初发生了全国范围的严重的政治危机。(掌声)
师:下面进入自由辩论阶段。(略)(辩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允许发挥个人见解。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让学生自己探究。通过探究问题,学生思维形成新的生长点。叶澜提出“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师:(小结)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战时”表明它只能在非常时期实施,但是苏俄的一些领导人却企图借此直接进入共产主义,实质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凭借行政的手段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生产关系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发展实际,因此注定失败。(评价事物,一分为二)
十月革命四年后,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下生存下来,并刚刚平息了国内叛乱的苏维埃政权,遭遇了一场自下而上,突如其来的风暴。
这张图片,它所反映的内容正是那场席卷全国的风暴。(设置悬念,诱导学生思考)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土地
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师:上述材料表明,苏俄双面临怎样的新危机?
生:农民不满,水兵叛乱,政治危机。
师:结合课本知识,它是因为什么而引发的?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生:经济危机:(1)国家经济遭到破坏,濒临崩溃(2)工农业产量下降,生活必需品缺少
(3)遭遇旱灾、能源匮乏(4)粮食、原料、能源缺乏

师: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如果你是列宁,你将怎么办?(神入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神入”(Empathy)一词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意思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像。)
生:(略)(讨论异常投入,各抒己见,讨论后一致认为要取消余粮收集制,首先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要对农民做让步,要允许农民能够个体地经营自己的经济。)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师:你们的选择也是伟大领袖列宁当时的选择。(学生大笑)当问题表现在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那碗粥。你吃饱了那你就会去唱歌,如果你肚子里没食,那你只有沉默。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因为战争后,要发展经济,没有其他的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内容,组织学生填表。
背景
内容农业
工业
流通
分配
评价
虚拟现场:(《面对面》,分别让两位学生模拟主持人和列宁,访谈时间:1921年)
主持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恰恰就体现了这一原则。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政策呢?
列宁:它损害了农民利益。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主持人:我们好不容易打退了外国武装干涉,把外国资本家赶走了,那么现在胜利之后呢,您又同意外国资本家回到俄国,来经营一些项目,这难道不是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吗?
列宁:这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涉及商业、减税、允许小型企业存在,这一切都是试图使经济复活。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它没有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探究活动三——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材料一、1913年—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1911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
种植业(%)10064107107
畜牧业(%)10072121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94.7
牛(万头)6.0605.2506.210102.5
猪(万头)2.0901.7502.180104.3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大国崛起》解说词
师:材料一中1913——1925年农业生产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师:根据材料二,苏俄由“半死的人”到能“拄着拐杖走动”,靠的是什么?
生:新经济政策。
师:试从背景、目的、内容、效果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进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请各小组选派代表阐述。(让学生动起来)
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师:通过对比,归纳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客观评价新经济政策?
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教师补充:刚才同学是从实践上来阐述的,那么从理论上讲,它也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师: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影响和启示?
生: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探究活动四——新经济政策的借鉴作用
师: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有何相同点?(从背景、内容、作用方面分析,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苏)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
内容:①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苏)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中)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教师补充: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国崛起》
冬天是莫斯科最具风情的季节。1924年1月21日,漫天的风雪席卷着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这一天的莫斯科城没有风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哀。
就在这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万名工人、农民、士兵排着长队,来向他们的领袖告别。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苏联人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兄长,一位和蔼的领袖,一个根据实践要求为俄罗斯谋划未来的舵手。
来自西伯利亚的狂风怒吼着,如同随风飞舞的雪花,每个吊唁者的脸上都充满了失落和彷徨,苏维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完成这段未竟的旅途?(设置悬念,为下节课铺垫)


一、危难时刻显身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⑴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武装干涉⑵地主和资产阶级反扑,发动叛乱
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政策国有、高度集中管理
流通领域取消商品贸易分配体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
评价积极:适应战争、保障供应、巩固政权局限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要一碗粥、还是要理论政治危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内容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国营企业由高度集中管理到多种经营
商业商品买卖、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评价调动积极性、走出困境、为工业化打下基础巩固政权
四、敢问路在何方,路漫漫其修远兮

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借鉴作用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被称作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三次大调整,分析三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

精选阅读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目标: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教具: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世界上哪些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何时何地诞生的?

学生回忆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二、新授过程

指导学生看本专题的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了解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看第一节的“课前提示”明确本节的主要知识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资料卡片: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指导学生看史料,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请结合教材相关部分举例说明。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面对如此形势,苏俄人民采取什么措施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军事上: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经济上: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

(1)实行余粮收集制

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国家无法提供工业品,卢布又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所以它的推行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推行工业国有化,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

(3)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指导学生回忆评价事物的一般方法,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1)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2)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练习(投影)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学习思考: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提示:在这段话中,列宁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苏俄政权渡过严重危机方面发挥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办法。说明列宁已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教师总结:从列宁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打败外来干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到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并引发了政治危机。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看教材的第二部分,思考: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国内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状况,苏俄领导人又是怎样认为的?

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但未取消,反而强化了。这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史料链接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并组织起“临时革命委员会”,发布的《告喀琅施塔得要塞和市民群众书》中声称:执政的共产党完全脱离群众,没有力量把群众从全面崩溃的现状中拯救出来,只有靠全体工人的努力和决心,才能给祖国提供面包和燃料,才能让人们穿上衣服和皮靴,才能使共和国摆脱困境。——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是如何做的?

以上材料反映了:农民请愿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要求结束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普遍反对。列宁领导的俄共(布)果断地停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以摆脱困境,巩固政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二、三个目录,明确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目录是第三个目录实施的背景。

2、新经济政策的制定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党内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明确:什么是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农业、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统称为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指导学生看教材,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③工业方面,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在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④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探究:有的同学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有使资本主义政策得到发展、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的危险;有的同学说,只有经济命脉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受到控制,苏俄就可以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它反映了苏俄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生产者占优胜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但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巩固了工农联盟,保证了苏俄稳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师总结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即充分利用了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4、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指导学生回顾评价实物的方法

提示从进步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①进步性:a、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使苏俄的经济政治危机迅速消失,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开始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②局限性:新经济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又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讨论: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效果

(四)社会主义苏联的成立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莫斯科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巩固练习:(投影)

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B)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

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四、总结本课内容

苏俄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通过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有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利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通过一定程度地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五、布置作业

1、复习并掌握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练习

3、预习《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六、板书设计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物配给制。

普遍劳动义务制

固定的粮食税

租让制、租借制

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学生根据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专题导语部分,并结合目录说出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齐声朗读诗歌,然后说出反映的问题。

学生在教材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在教材中圈划出战时共产主义内容的要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余粮收集制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措施对农民的伤害。

教师提示学生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然后让他们结合政策内容分析。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然后让他们说出理由,最后老师总结,即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

指导学生先阅读材料,归纳出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问题联系知识点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带着问题看教材的相关部分,然后得出答案

学生在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让他们带着问题看投影史料。

指导学生回顾材料题解题的步骤,然后按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即结合材料能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入手。

引导学生明确目录之间的关系。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含义

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同时,再分析内容时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从而为后面比较进行铺垫。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就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几分钟的辩论,最后总结。

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方法进行入手,分析进步性时引导他们对当时国内形势的作用,回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说明对国外的影响。

教师提示学生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然后指导学生列表格比较两种政策的异同,最后投影表格,让他们填空。

了解苏联成立的概况。

完成投影练习,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解题方法。

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归纳出主要知识点

高二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0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复习纲要(特长班专用)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纲内容课标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基本分期如下: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起步。
(1)建国初期(1949~1952):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背景:①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巩固国防,需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③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④借鉴苏联经验。
▲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①核心:一化三改造。
②特点:革命(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
▲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
①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起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基础。→特点:一方面,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
②工业化建设——发展生产力
A.重点建设:a.行业: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b.区域:东北→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
B.主要成果: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A.目的:适应工业化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B.改造含义及实质: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C.过程:
D.结果:
a.1956年底基本完成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c.为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十年探索,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1956年秋):①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B.总任务:集中精力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经济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正确认识了国情,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未能坚持下去。
(2)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1956年):提出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①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国民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大跃进(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
①特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浮夸风、共产风。
②宣传语:“工业生产以钢为纲,农业生产以粮为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超英赶美平常事”,等等。
③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破坏,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5)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
①特征: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农民财产)。具体表现: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②宣传语:“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③评价:超越农村生产力的水平,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力,造成经济困难。
④教训:生产关系的改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6)调整与恢复:①指导方针: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效果:1960年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底经济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左”倾错误恶性膨胀,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3)调整: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被“四人帮”阻断。
4.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失误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2)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④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专断。
考点2: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2)1978年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3)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4)法制建设方针: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恢复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考点3: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从农村开始)
(1)原因:人民公社存在严重的弊端(管理集中,平均分配,农民缺少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2)举措:
①改变经营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特征:“包产到户”,统分结合。
▲实施:首先开始于安徽、四川,随后全国普遍推行。
▲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意义:促使我国农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③改革农村行政机构,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后全面展开)
(1)原因: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的鼓舞和推动。
(2)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内容(国有企业改革措施):①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意义: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企业活力,效益显著提高,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
考点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1)必要性:①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
2、过程
(1)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理论完善:①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范畴。
3.意义:(1)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考点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历史教训;借鉴亚洲四小龙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
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战略:引进来,走出去。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城市:1984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
(3)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5)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新世纪的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
5.对外开放的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6.对外开放的意义: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内容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2.建国后农村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1)土地改革(1950~1952):①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③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1953~1956):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1958年开始):①原因:领导人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②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①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②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3.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①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苏联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高速度,急于完成工业化。②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调整主。③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②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③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建立股份制现代企业。①原因:党中央在认清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②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结果: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4.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1)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1958年大跃进,1966年文革后,工业化进程受阻,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
(3)1978年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
(4)2002年十六大后,开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1.旧中国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A.大跃进B.改革开放C.工业化建设D.三大改造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3.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
B.中国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5.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6.在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一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箱,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当时人们这样做
A.表达了渴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愿望
B.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C.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体现
D.有利于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7.毛主席在《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从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8.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人民公社化②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大跃进④农业合作化
A.④③①②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9.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一结论的依据是这两次会议:①都是在“左”倾错误导致革命和建设失利的情况下召开的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实现了转折③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④都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70年代末
11.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2.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入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13.“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有:①建立人民公社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③发展乡镇企业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第19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第19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教案
一、教材分析
1.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或模式,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宏大、全新的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勾画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概的轮廓,而没有具体建设方案;列宁虽然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但也没有对建设社会主义提出比较系统的意见;斯大林中止了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即斯大林模式,历史证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很多的弊端和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单独建立章节,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加深对当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必然性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个大背景中去把握本节的内容。
2、本课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之处。
(1)、“一节课一个中心”的特点更为突出。以往教材,写这部分内容,往往比较笼统,很多是以一个时期作为范围,内容比较杂。本课的编写,始终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统领: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结束,4月,毛泽东撰写《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道路;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认识成果;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1961年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是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失误,1965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这个中心线索始终贯穿始终。我认为教学中应该高度关注这个特点。
(2)、引进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提法,补充了新内容
新提法: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道路;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原因: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理论准备;教材中还可以总结出:开展整风运动,反右扩大化,导致左的错误泛滥;落后现状压力下的急于求成、夸大主观作用;
新内容: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二、教学设计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的调整、四个现代化;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背景及八大召开的意义;
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具体史料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及其特征,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影响、教训及历史启示”的讨论辨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和不易,认识或体悟“国家的经济建设要结合具体国情,重视客观经济规律”。
2、重点难点的分析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包含八大召开的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等。八大召开是中共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时期的重要会议,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正确地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对后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要重点关注:第一,八大召开的背景(为何从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揭露了苏联社会存在的矛盾和斯大林的错误(主要表现:权力高度集中到中央;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农村政策错误等)。苏共二十大报告给毛泽东以很大震动,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毛泽东从1956年2月~4月做了大量系统的调查研究,在4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第二,八大的内容及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好讲清楚,重点讲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建设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错误(背景、影响)。这里要重点解决,1956年以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何没有沿着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和方向走下去,而是很快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的错误,使探索出现严重失误。这种失误出现的背景或原因比较复杂,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很难理解,因此作为难点。
3、新课的导入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问题比较宏大,学生认知有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回顾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是如何在俄国、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照搬苏联”。导入花的时间可能是3~5分钟。主要基于两点考虑:(1)、从学生已知已学知识出发,便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认知和建构。体现以学生为本。(2)、回顾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便于学生形成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史观,也为新课学习中设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做铺垫(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揭露了苏联社会存在的矛盾和斯大林的错误,触动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关于重点难点的处理。
关于重点,上面已经清楚说明。教学中适当补充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八大召开的背景(为何从1956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的内容及影响;
至于难点,由于教学时间安排的限制,不可能面面具到地详细分析。我的办法是: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整理归纳: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左”的错误的表现及其特征。通过学习整理使学生认识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导致1959~1961年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设计一个自由讨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出现“左”的错误的原因?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又培养学生学习整理历史知识和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入感知理解历史。
5、教学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材分析中已经突出,不再赘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35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