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
1.变化的表现:衣、食、住、习俗
(1)衣:①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②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青睐。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式裙子。
(2)食:1)传统饮食——中餐:南方饮食:米饭、海鲜;北方饮食:面食、肉类;满汉全席;中餐的八大菜系。2)变化——西餐: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的出现
(3)住:特点:传统民居和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的出现
(4)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和婚丧礼俗①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②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食
简单
丰富“菜篮子工程”
衣
朴素
五彩缤纷,款式色彩多样
住
拥挤
追求舒适:1995“安居工程”
习俗
节约风尚兴盛
休闲娱乐多样
原因
人民当家作主,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
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四、影响我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因素:新中国处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的进行;党和政府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从吃、穿、住等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考点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铁路和公路
轮船运输: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垄断了中国的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铁路交通:清末: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进展缓慢;新中国: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公路交通: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筑路技术也传入;民国时期,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汽车制造厂、公路网、公路大桥、城市环线、轨道交通等)
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1949年有52条民航线;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三、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3:大众传媒的发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中国丛刊》《万国公报》;
(2)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办报刊。
2.发展
(1)在近代,报刊成为维新派、革命派和新知识分子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
(2)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还出现《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的各种报刊;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诞生①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电影;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向成熟;④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进步影片;A、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B、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4年);C、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发展①建国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以前;
2.电视
(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普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普及。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互联网的兴起和影响
兴起: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影响:称为“第四媒介”,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五谷”在商周时已有种植;当时的牲畜可供食用、拉车和祭祀;商朝青铜器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身、车篷的装饰;夏朝的交通工具种类很多,有车、船、橇等;商朝以贝作货币;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春秋战国时,人们能用曲酿酒;《诗经国风》中的许多民俗民情诗,对我们了解春秋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参考价值。
2.秦汉:有统一的度量衡、货币、车轨与文字(小篆——隶书);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一种牧草)、胡豆、胡麻(亚麻)、胡瓜(黄瓜或青瓜)、胡桃(核桃是其一种)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大宛马)、骆驼等源源东来;中原的丝织品、铸铁术、井渠法传到西域;东汉的画像石与画像砖,其画面题材包括生产、风俗、出行、建筑陈设等;楚歌、楚舞在汉代风行一时;汉武帝以后,西域的琵琶、笳、箜篌等乐器传入中原。
3.南北朝:南方主食稻米,常见的有稻米饭、麦饭和粟饭等;北方盛行面食;蜀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已会炸油饼,胡饼成为内地人喜食之物;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木底鞋)和芒屩(草鞋);北方多兴穿靴。
4.隋唐:隋唐时在交通要道上开设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唐代市场的摊位和交易时间都有严格限制;隋朝时,人们喜穿戎装;唐朝时中原人喜穿胡服和靴子,妇女盛行穿男装;胡饼是当时的主食;当时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尼泊尔)的菠菜等;中原人从高昌学到酿造上乘葡萄酒的方法;隋唐时,贵族高官的住宅占地大,设施全,老百姓的房屋大多小而简陋;隋唐时使用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已逐步代替古老的席地而坐的习惯,后世的床、桌、椅、凳等重要家具,在唐末已基本形成;隋唐两代,人们出门喜欢骑马、骑驴;唐代流行一种和轿子类似的肩舆;隋唐时,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文娱活动;隋唐时季节性节日很多,特别热闹的是正月十五的灯节。
5.宋元:宋代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城市居民广泛用煤作燃料;南宋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受地点和营业时间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政府在一些大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词、宋话本、元曲的兴起,其社会原因都是适应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6.明清: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和经济作物烟草,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军入关后,在全国推广男人剃去前额头留长辫子;清代,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一般上衣下裙,后来满汉妇女相互效仿。
(二)中国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半殖半封开始及形成时期:洋务运动中,开始创办新式学堂,开始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必修课;政府重要文件开始用电报拍发;中国近代第一份报纸《申报》在1872年创刊于上海。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除喜欢穿西服外,男的喜欢穿中山装(一种正面有四个口袋的上衣),女的喜欢穿旗袍。家庭观念由旧式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开始向男女平等、男女同权转变;婚姻观念由旧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自由恋爱、婚姻自由自主。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低价收购甚至无代价征发农产品,造成农村普遍粮荒,饿殍遍地;在上海,日本三年间配给居民的粮食,尚不足一年的食用;北平居民吃的是配给的豆饼、树皮、草根等制成的“混合面”。
4.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除上述南京临时政府提倡的习俗及服饰变化外,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吃西餐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西餐传入中国源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牛奶、汽水、啤酒、咖啡、饼干、面包、味精等西洋或东洋的食品,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奔驰着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事业有所发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缓慢发展;始于清朝末年,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逐步成为民间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住宅建设方面,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富商和大官僚,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西式“洋楼”。
5.社会主义新中国:从1949年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由于“左倾”错误等原因,造成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市场物资供应紧张。“文革”开始以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从主要方面和长远影响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结束了生活物资短缺、凭票证供应的历史;服装方面,男的以西服和夹克衫为主,女的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服装;饮食方面,更加多样化,主食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暖棚等技术,人们可以随时买到反季节蔬菜;在茶和啤酒之外,中国人对果汁、可乐、咖啡有了更多的热情;远距交通一般都选择铁路、高速公路或飞机;市内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出租车外,摩托或私人轿车的比例在增加;但目前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通信方面,除传统的信件、电话、电报外,人们更多地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人们的住房及配套设施也在逐步改善;利用假日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在风俗方面,使用火葬、禁放鞭炮等新风丧正在推广。
Ⅱ.新课标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食品,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当时,吃穿都是中国自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百姓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中国各地饮食具有地方特色,如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随着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越来越多,西方建筑样式更多地出现在中国,一些官员或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铁路与公路: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区而异。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以步行为主。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和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技术进行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2)水运和航空: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工具的变迁: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官商通用。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0.0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报刊业走向繁荣: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纷纷创办。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影片,如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和电影《风云儿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1958年,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最初只在京、沪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机,电视节日也比较单调。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取代。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各电视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接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世界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来):机织布代替手纺布;蒸汽轮船代替帆船;坐火车旅行日渐普遍。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可以用上电灯,看电影,打电话,拍电报,坐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轮船或飞机出门旅行,用化学工业方法合成的塑料、染料、人造纤维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新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肥的大量使用和高产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小型家电,如照相机、电视机、洗衣机等,进入万户千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Ⅱ.新课标版:
1.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发电机、电动机先后问世,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和广为流行的娱乐形式。有人称之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电视节日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二.规律小结
1.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主要包含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及社会风俗的变化。
2.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在主要方面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
3.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因一果”),即与特定时期的政治前提、经济状况、政府政策、民族外交关系、经济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有必然联系。
4.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潮流的演化。可以说它是时代潮流的一个“风向标”。
5.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后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6.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7.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三.热点冷点
1.近两年来(2007—2008年)各省市高考题中,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日益升温,2008年起全国文综考纲明确把“社会生活”列入新增考纲要求,这是2009年考纲必须重视的热点。
2.应注意分析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多种因素的联系。
3.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杆,应注意它与经济基础、科技水平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联系。
四.高考题例
01.(2007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02.(2007海南历史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03.(2007广东历史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04.(2007广东历史24)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05.(2007天津文综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06.(2007天津文综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07.(2007天津文综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命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08.(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B组5)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
A.“衣,依也B.“衣,隐也”
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
09.(2008江苏历史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0.(2008宁夏文综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11.(2008宁夏文综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12.(2008天津文综16)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2009年四川文综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4.(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31)(1分)被喻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的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楼以圆楼为主,也有一些是方楼
②在古代同一幢土楼里居住着不同宗族的人
③圆筒状的土楼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和合
④土楼体现了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建筑风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09年上海历史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16.(2009年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7.(2009年安徽文综15)下列图片(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18.(2009上海文综10)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9.(2009年广东历史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2009广东理科基础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
2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22.(2009上海文综11)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
A.1500~1600年期间B.1765~1830年期间
C.1870~1900年期间D.1945~1970年期间
23.(2009海南历史15)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24.(2009年江苏历史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25.(2009年四川文综37题第(3)小题)
材料四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C从唐政府的商业活动的限制性规定出发思考。
02.D从诗中对清末报纸社会作用的评述思考。
03.B从西餐传入中国的源于通商口岸的开放思考。
04.DABC三项均有表述失误之处,结合二战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思考。
05.B新物种的引进源于对外开放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06.C服饰及生活习惯的西洋化实际上是一种崇洋现象。
07.C重要政治人物率先改变生活习惯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某项社会习俗的进步。
08.D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按照“服饰装饰功能”标准去选择。
09.A结合题中时间及材料所述观点思考。
10.B慈禧太后这种出行方式本质上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
11.D从公历(“新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中国传统节日)可得出结论。
12.C②项始于三国时期;③项胡瓜、胡桃始于西汉,甘薯是明代从国外传入。
13.D题中文字“庖厨”和图画都与饮食有关。
14.B②错在“不同宗族”,④错在“江南水乡”。
15.C日本本土文化如和服、茶室、歌舞伎等;西方文化如西服、咖啡、西洋歌剧等。
16.A理解“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含义。
17.B只有B项剪掉辫子才有反清革命色彩。
18.B理解“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是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9.CC项拖辫子、说之乎者也不属于满清封建风尚。
20.C从题中“鞠躬”、“打恭”等关键词判断。
21.B工人离不开钟表,是因为工厂纪律严格、不能迟到早退。
22.C识记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时间。
23.C从妇女裤装和短裙利于参加劳动角度思考。
24.答案要点:
(1)(从婚姻不自由到自由)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变化引起家庭关系变化、应从制度、团体、法律等层面分析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从历史演变和社会规矩角度考察,另外婚姻自由是相对的)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25.答案要点:
(3)(从经济基础和阶级差别分析根源;从“福利国家”政策的目的看作用、用辩证观点分析条件和难题)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
(4)(有理有据,即可给分,答案灵活)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
五.新题预测
01.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A
A.吃葡萄、喝肉羹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D.抽卷烟、烤甘薯
02.东汉以来,许多新的词句在社会上的使用日益频繁。如:报应、造孽、来生、浮屠等。这反映了A
A.佛教日渐流行B.道教传播广泛
C.“仁”的思想影响越来越深入D.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
03.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C
A.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
04.《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D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绵纺织技术的推广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05.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B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06.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B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
07.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不可能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B
A.打电话、发电报使远距离联系更加便捷B.照相机、洗衣机走进了千家万户
C.远洋轮船和飞机成为更时髦的交通工具D.发电机、电动机是工业必备设备
08.右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D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09.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C
A.太平天国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
10.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B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C
①聚族而居②小农经济的基地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客家嗣龙屋客家椭圆楼城堡闸楼东西合鉴式围楼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2.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C
A.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
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
C.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
D.取消粮食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13.“6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应了B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
③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④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有一位旅行者,早晨5点钟从新加坡机场打电话给北京家人,要求给他准备午餐。此事说明世界变小了。下列选项中,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因素有A
①汽车、飞机的创制②电话、电报的发明
③互联网的诞生④新航路开辟⑤电冰箱、洗衣机、避雷针诞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5.电视具有覆盖厨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B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场面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③访问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④放映改编自拜论《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下列哪一个事件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B
A.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B.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政策辩论
C.贝多芬的音乐演奏会D.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试飞
17.“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7分)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单调的列宁装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的时尚服装
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5分)
参考答案:
(1)变化(分两个层次赋分):第一层次: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分,若答具体表现“穿旗袍”“剪辫子”“禁缠足”等亦可。)第二层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3分)。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任2点,2分)。
(2)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任2点,2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1分),人民生活富足(1分),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资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废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6分)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3分)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每点1分,共6分)
(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3分)
(3)都把剪辫这一陋俗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地移风易俗。(4分)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服饰社会习俗
表现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
男装:女装: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男装:女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原因
特点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诞生:
铁路建设,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铁路事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
,世界。
机车制造:
交通工具的进步,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
公路事业,,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电报20世纪初,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
目的,无线电报则供。
187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架设电报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通讯工具的进步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设立电话公司。
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
1.影响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有何影响?2.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的生活有何影响?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1.近代以来报刊业的发展
表现:(1)近代三次办报高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间
相联系的政治事件
代表性的报刊
宣传的思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等政论性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的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
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功能和作用:中国第一部影片:
表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2.影视业的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电视
,电视逐渐普及。
功能:
表现:
3.互联网的兴起功能:
影响:
1.材料一在20世纪初期,广东的青年男女年龄达到16—20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完全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包办式婚姻,“一夫多妻”公开、合法,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时值清末,也有大户人家女儿在外私订终身甚至私自同居。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只好同意择日回乡举行婚礼。不过,这种婚礼没有鸣锣开道,没有仪仗队,更没有媒人带路,成了半新半旧、半中半洋的婚礼。
材料二1926年,广州市政委员孙科签发《广州市政厅布告(第八号)》提出:“禁止市民婚丧沿用帝制时代旗、锣、伞、扇、高脚等遗形物。”1929年,更修正婚姻仪式,废除所有俗例,结婚喜酌改为茶会。此时,广东的婚姻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的依据,同时双方还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城市婚礼多在礼堂进行,出现了主婚人、证婚人,给新婚夫妇颁发结婚证书。
材料三1982年12月,251对新人在广州市旧体育馆举行第一个集体婚礼,由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证婚。举行仪式后,新人们分三批前往北京、南京、西安等地旅游。广州不少新人还时兴在结婚当天,大张旗鼓地开着婚礼车队到带有寓意吉祥、兆头好的道路如吉祥路、长寿路盘福路等处巡游,并将婚礼的全过程拍摄制作成DVD留念。单身贵族也日益增多,城市青年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推迟婚期,网恋、闪恋、隐婚等各种婚姻形式也开始出现。
——以上材料均由2006年2月出版的《二十世纪广东婚俗大观》整理而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广东婚俗的特点及其原因。
(2)由材料二可看出婚俗变化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是什么?如何推动?
(3)材料三体现了婚俗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2.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午夜剧
1:30怀旧影院场
2:30夜读心灵
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早知天下
8:00体育直播间
8:20做客中央台
8:40财经在线
11:10法治中国
12:35体彩时间
12:40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城乡纪实
20:30天天福彩
20:35小喇叭
22:30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
0:10生活资讯
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流行经典
9:30娱乐周报
12:00天天体彩
20:30天天福彩
20:35体育沙龙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参考答案:
1.(1)特点:仍然传统,但也出现了自由恋爱与半中半洋的婚礼。原因:传统是因为处于旧王朝统治时期,封建礼俗根深蒂固;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受海外及西方自由思想影响,但还不成气候。
(2)力量:地方政府干预婚俗。推动: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婚姻注册许可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
(3)广东人的婚礼仪式越来越多样化;说明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个人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
(4)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习俗民风的移易,迎娶婚嫁的主题也产生着新的变化;广东百年婚俗由传统向现代时尚转变,虽有反复(如“文革”期间),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2分)异彩纷呈的嫁娶风俗包含着广东风情,丰富着岭南文化。
2.(1)材料一:文革时期。(1分)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1分)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分)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1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需答出任意1点依据,均可1分)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2分)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1分)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2分)②原因:改革开放。(1分)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过近代报刊、电影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应该掌握近代中国在新潮的冲击下服饰、饮食、建筑、社会习俗、报刊电影发展的史实,认识近代以来人们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从而得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和外国文化影响的产物的结论。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断发易服
1.服饰变革
(1)变化的表现
①民间的服饰变革: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间效仿之风兴起,和
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②清朝晚期官服、军服的改革:民间服饰变革推动官定服饰制度变革,清政府被迫对传统的军服改革。
③民国时期: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中西合璧的和出现。
(2)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服饰传入的影响。
②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③政府政策的调整。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1)剪辫
①清政府: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法令;
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2)不缠足运动
①清政府的努力: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多次下令。
②维新派的推动:在西方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了并不断推广,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3)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完成时间较晚。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二、报刊与电影—大众传媒
1.读报刊
①世纪初,出现近代报刊。
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报刊用大量篇幅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报纸成为抢手货。民众开始有。
③1872年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④清末四大小说期刊:。
⑤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⑥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内容。
2.看电影: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
①电影传入中国。
②《》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③《》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④《》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⑤电影院的普及: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有10万人之多。
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地传播信息,促进了科学事业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三、移风易俗
1.日常礼仪的革新
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和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等文明精神。
2.婚姻风俗的变革
①婚姻风俗的革新:和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发展不平衡,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及,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3.丧葬礼仪的变革: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瞩目。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及影响
特征:①发展不均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②中国近代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化色彩,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影响: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色彩。
2.19世纪中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
①“竞尚洋装”,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②“断发”和不缠足,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洁轻松,更利于现代生活的节奏;
③读报刊与看电影,以丰富和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④礼仪的革新,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积极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例1.(20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材料中所示西洋风味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1842年《南京条约》“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可得出。
答案B
例2.(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毛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是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化进程中,一些中国人不健康的心态和社会现象。准确理解打油诗的内容,是对当时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由此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例3.(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
答案C.从民谣辫子灭,跪拜礼灭可以看出这是辛亥革命之后才有的风俗。
例4.(2007上海历史)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案D。此题考查的视角很新,是大众语汇的变迁来反映历史。“吃洋教”,“吃洋火腿”都体现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例5.(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西汉]《札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解析:
本题立意是文明史观,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着重考查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思考角度应从现代化的角度入手,特别是第二问,分析家庭伦理观变化的原因时,需结合梁启超那个时代的背景,寻找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的具体因素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还要注意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即民族危机。第四问,则是凸现家庭观念的现实意义,通过设题引导考生认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本题还考查了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如果回答儒家伦理道德具体内容——忠孝及两者关系的可酌情给分,回答中国传统思想或宗法制度的不给分)。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2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例6.(2007山东文综)(10分)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妇观的哪些内容?(4分)
(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
解析:
(1)根据材料的叙述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2)20世纪初正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年代,包括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知识分子的思想在整个社会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新妇女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在这些先进思想指导下的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答案要点:
(1)破除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
(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近代人们的服饰发生重大变化。请回答1~3题。
1.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说明了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会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A.①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
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C.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
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3.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欧风美雨的影响②社会变革的推动③服饰质地的不同④服装款式的差异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4.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
C.在西餐馆就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5.下面是一段民国初年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锐首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得很快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7.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在什么时候以后
A.新文化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是
A.《难夫难妻》B.《歌女红牡丹》C.《舞台小姐妹》D.《渔光曲》
10.下列有关《申报》说法不正确的是
61558;A.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B.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
C.是近代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D.被誉为“中国的《纽约时报》
11.观察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B.原因是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12.观察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两个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D.最先废除缠足运动的城市是北京
13.《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记载:“梳一东洋头,披一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
C.近代西文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14.(2007海南历史卷)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1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肖,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民谣的出现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史实有关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ABC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宣发布示谕,痛斥下跪请安的礼俗:“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进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同年春,江苏巡抚陈夔龙也通令全省,在废除跪拜礼的同时,禁止在公札中使用“卑”字。此后,各省纷纷效法,废除跪拜请安礼风行全国。
材料二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进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到来,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
——————《大公报》1907年2月3日
请根据材料一提供的历史背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现象。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要求:①尽可能多方面分析原因。②分析原因时要有理有据。)(2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旌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
——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
2,4,6
——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着“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
——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提取有关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表层信息。(不得照抄原文)(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州近代社会生活的特点。(2分)
(3)试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
(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3分)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BACBBCADAC11-15.DDDDD
二、非选择题:
16.评分标准:
①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合理分析。
②根据材料提出两个合理分析。
③根据材料提出三个以上合理分析。
④启示方面的回答合情合理的。
下列现象供阅卷教师参考:(根据材料言之成理就可给分)(16分)
①尽管在制度上予以废除,但等级尊卑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心中仍根深蒂固。巡警见到大臣就自然如此。
②作为政府本身也持有很严重的尊卑观念,如军部大臣见有巡警给他下跪请安,他认为是理所应得,只是点头而已。
③废尊卑,求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尽管有军部某大臣、某巡警这样的人物,但作为广大旁观的群众,对这种现象是可笑的。
④废除跪拜请安礼的改革是从沿海省份开始做起的,《大公报》报道的事情发生在北京,可见当时京城的封建思想仍十分严重。
启示:思想变革的艰辛;思想变革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的变革与思想的更新不一定同步;等等。(9分)
17.解析:本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材料,考查了近代广州社会生活的变迁。(1)(2)问主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3)问可从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分析归纳。(4)问,注意答出三种获取材料的方式即可。
(1)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重视广告宣传;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出现了报刊、杂志。(任答六点计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开放与兼容(或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重商与务实。(2分,其他的合理表述也可酌情给分)
(3)①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岭南文化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易于接受外来文化;②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
④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⑤邻近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任答四点计4分)
(4)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调查访问等。(3分,答对3个就可以得3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63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