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社会生活与化学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社会生活与化学”,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1社会生活与化学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生活与化学这一主题,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自主课堂】
1、请列举三种家里使用的塑料制品:。
2、请列举两种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⑴,
⑵,
3、为什么说生活离不开化学?
⑴⑵
⑶⑷
⑸⑹
4、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来
⑴⑵
⑶⑷
【大显身手】
一、基础过关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B物体C运动D实验
2.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能见到化工产品。下列物质不属于化工产品的是()
A煤炭B塑料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
3.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⑴造纸、⑵制火
药、⑶指南针、⑷印刷术中,属于化学领域的是()
A.⑴⑵B.⑶⑷C.⑴⑵⑶D.⑴⑵⑶⑷
4.下列与化学发明无关的是()
A两千多年前,人类首先发现并利用火B先秦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可以酿酒
C我国民间在1000多年就会制黑火药D早在1万年前,中国就可制瓷器
5.食品中常常加入一些化学试剂,使食品的保存期延长,色泽更美观,味道更诱人。食品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防腐剂B色素C香精D干燥剂
6.目前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水)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A有利于加强植物的呼吸作用B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
C有利于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D有利于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7.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是()
⑴活中的化学知识;⑵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⑶化学对社会的影响;⑷科学探究的方法
A.⑴⑵B.⑶⑷C.⑴⑵⑶D.⑴⑵⑶⑷
8.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
系统将造成损害,建议限制能导致人体摄入铝元素的各种应用。为此你不同意()
A建筑上不用铝合金制品B少用易拉罐装饮料C不用铝制品炊具D少吃含铝的食物(如油条)
9.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
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
10.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
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C让车内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D打开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11.下列不属于化学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A铝合金B塑料C化学纤维D合成橡胶[
12.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能源,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分子而得到氢所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
化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同步培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现象你知道它们的道理所在吗?
1.为什么煤气(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有难闻的气味?

2.为什么在做鱼时常常要加些酒?
3.一般人都不喝反复煮沸过的开水,你知道为什么吗?
4.人们经常喝纯净水,纯净水对健康很有好处吗/

延伸阅读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教学案
课型新授课题6.4密度与社会生活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
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编号6.4日期2012.8
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能解释有关现象。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景导入】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冬天室外盛水的缸为什么会“冻”破?
【合作探究】
任务一:阅读课本P21第一段,概括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1.分组讨论,每组分别发言。
2.提出不懂的知识点,师生共同解析
A
B
C
任务二:阅读《密度与温度》,回答
◇冰箱中的气球体积变,火炉边的气球体积变,可见物体有“”的性质。
1、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从而向运动
而周围温度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2、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3、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任务三:阅读《密度与物质鉴别》,回答
1、密度的应用:
(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公式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
2、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立方厘米,它是真金的吗?你能想出多种鉴别方法吗?
任务四: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我的收获】对照目标,说出你的收获。

【当堂达标】
1..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
C质量相同的物体,其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密度可能相同
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3.已知ρ铁ρ铜ρ铅,用铁、铜、铅制成的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4.一个铜块夏天比冬天时的密度。
5.体积为35cm3,质量为79g的空心铁球,若在中空部分装满水,则铁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找来一个空瓶子测得其质量是0.3kg,装满水时,测得其总质量是1.1kg,倒掉水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测得的总质量是1.18kg,求液体的密度。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
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习难点:
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具学具:
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思维启动
观看演示实验密度选种,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二)探究历程
1.密度与温度
观察实验
实验一:按课本图6.4-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得出结论:由于ρ=6.4wbrwbr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wbrwbr学案wbr序号:27,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_______。
认真阅读课本,你就能知道: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_____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_______,固体、液体影响较________。
(3)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2.密度与物质鉴别
【例题】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
二、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还有的疑惑是
三、当堂训练:
必做题
1.去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温度B.体积C.质量D.密度
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3.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kg/m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kg。
6.4wbrwbr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wbrwbr学案wbr序号:274.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4wbrwbr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wbrwbr学案wbr序号:276.4wbrwbr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wbrwbr学案wbr序号:27
选做题
5.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B(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是。
四、课堂作业
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五、我的反思

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的传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在教学中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教法、学法]应用自制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火车、轮船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提问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趋势?当学生能答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科学民主的趋势后,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3)讲授新课:
一、近代的交通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内容,而近代通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出现,建议将近代通讯调整到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一目。
2.充分运用书上媒体如导言图片引文剧照等培养学生通过上述媒体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在讲第一小目时,分析近代交通特别是铁路的修建对传统手工业,对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冲击作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1.连同近代通讯都是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才发生的。近代通讯,报业,出版业对传播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等新观念起了重要宣传作用,这时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维新派在宣传维新变法时创办了哪些刊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时期创办了哪些刊物,出版了哪些书籍。
2.请同学们做一下社会调查,解放前、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的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远距离主要通讯方式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以50家为一组,统计家庭电话的装机比率,移动电话占有比率,家庭网上通信比率,比较书信、电报、电话以及移动电话各具哪些特点和优势?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请分析变化的原因。
三.课后小结:中国铁路由最初仅有几十公里;近代的通讯手段最初全国只有有限的有线电报和有数的几十门电话,虽然现在看来数量很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显得微不足道,而且根本不能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但这些变化却表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正发生着重大的历史性变化,它顺应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代表了人类历史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四、练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五、作业:畅想考察:有的报纸上的广告太夸张了,那是不是说明它在欺骗读者呢?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2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