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
王愿坚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法】
朗读品析法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当你看到这一题目时,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故事?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
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
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作者
相关知识: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2.作者链接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受到舆论赞扬。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
3.正音:
蔫(niān)巴酸涩(sè)抽噎(yē)背(bèi)阴
绽(zhàn)开火燎(liáo)愠(yùn)怒霎时(shà)
焦灼(zhu)飒飒(sà)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合作探究展示】
一、课文探究
(一)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有表情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1)理清本文记叙的线索;
(2)根据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线索: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
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
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
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
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二)主要人物及刻画方法: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们的评价如何?
2.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的形象的?略举一些例子说明。
(三)继续探讨人物:1、思考: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圈出来。
2、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1、“立时惊住”、“惶惑”;“不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2、亲自尝有毒野菜是全文的高潮。“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一点”“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吐掉了残渣”“还给杨光”,这些词语和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四)理解句意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五)自我发现:
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有较深层的含义,请说出你的理解。
(六)思考:
1.课文以“草”做题目,有什么含义?
2.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有什么含义?
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的含义“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二、拓展训练: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三、总结: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四、仿写训练:
找出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模仿这一段,写一段类似的描写。
【反馈检测】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焦灼(zhu嶾plain)踉跄(li刓plainngqi刓plainng)愠怒(y擻plainn)
B.酸涩(s圽plain)端详(du乗plainn)干裂(li圽plain)
C.撕掠(l圽plain)抽噎(yi圽plain)蔫巴(ni乗plainn)
D.缓慢(hu僜plainn)战役(y孿plain 警戒(ji圽plain)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选择释义。
⑴()中毒:①不偏不倚②受到,遭受③适于,合于④位置在两端之间
⑵()切勿食用:①表示禁止或劝阻②从事,致力③必须
⑶()温和:①平和,和缓②和睦,和谐③不分胜负④结束争执
4.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卫生员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截,逼得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
①啜泣②呜咽③抽噎④哭泣
5.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6.对本文中提到的“吃草”,你是如何看的?说说你的看法。
1.C2.B3.依次选:⑵⑴⑴4.③5.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人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6.成理成文即可
十晏子使楚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欣赏晏子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
3.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本文的文言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晏子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
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走进春秋时期一位个矮、国弱,在外交史上深受侮辱但能言善辩、不卑不亢的高智商外交家晏子的世界。
说说你知道的背景?晏子,名婴,齐国的外交家。当时,楚强齐弱,楚国在外交场合处处刁难齐国,在这种情况下晏婴是如何维护祖国的尊严呢?
2.注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⑴熟读
⑵对号入座的基础上留、译、调、增、删
⑶整理文言知识
【合作探究展示】
1.自己大声朗读,然后根据书下注释理解全文,最后看看下面的翻译哪些地方不准确?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学习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凭什么呢?”手下的人对楚王说:“因为他要来,我们就请人绑一个人从您面前走过。大王您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做了小偷。”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谁呀?”(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顽固地喜欢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其实味道不相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呀。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盗了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可以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能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段内容?
第一段:楚国国君密谋辱齐
第二段:晏子机智粉碎楚王阴谋
3.思考:
①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什么?
②晏子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正气浩然。那么,楚王是否是一个恃强凌弱的昏君呢?你怎么看待?为什么?
4.注意积累以下文言知识:
通假字
者曷为者也?曷:同“何”,什么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开玩笑
古今异义词
何坐其实味不同③寡人反取病焉
文言实词
习:诣:辞:视:
方:固:坐:徒:赐:
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齐人也
圣人非所与熙也
倒装句:(宾语前置)
何以也?以何也?用什么办法?
何为者也?为者何也?做什么的人?
何坐?坐何?犯了什么罪?
缚者曷为者也?缚者为曷者也?绑着的是什么人?
固定句式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表揣测反问,“莫非…吗?”或“难道…吗?”
5.补充一篇鉴赏文章:
一个智勇双全的外交家形象
《晏子使楚》中对晏子的描写,虽然只有一个动作(避席)和一段对话,但表现力强,寥寥数语,一个机智沉着、能言善辩、勇于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家形象跃然纸上。
一、面对挑衅,针锋相对。楚王策划阴谋在前,实施阴谋时更是露骨——“王视晏子曰”,一个“视”,写出了楚王目光的威逼和神态的轻狂。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晏子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尊严不可辱,他毅然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瞬间思考后,机智地“避席对曰”。“避席”这一动作固然是表示郑重,但如果仔细体会,还能悟出晏子此时特有的一种抗拒侮辱的严肃和正义;“对曰”紧随“避席”之后,不仅凸现晏子反应之敏捷,而且传达着一种毫不退缩、针锋相对的豪气。
二、巧设类比,尽显辩才。
晏子反击时,没有直接说“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一观点,而是先说人所共知的一个自然现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接着用一个设问句“所以然者何”作一停顿,加强迫问语气,逼出原因——“水土异也”。至此,晏子的反击已有了无可辩驳的前提条件,使结论的出现呈水到渠成之势。由此可见,正是晏子巧设类比的辩才使其在交锋中占尽先机。
三、戏中见庄,柔中寓刚。
晏子的反击由自然现象进至社会现象,将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相似”而“味不同”与齐民入楚变为“盗”相类比,由自然现象之因——“水土异”推出社会现象之因——“楚之水土”(国情民风)不如齐,“使民善盗”。晏子在得出这一使对方无言以对、深感难堪的结论时,用了“得无”这一较为委婉的语气,但读者分明从“戏”中读出了庄,从“柔”中读出了刚,就连晏子的对手楚王也只能自我解嘲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四、详笔铺垫,反衬晏婴。
楚王“欲辱”晏子,先设下计谋而后又导演,笔墨的确较为铺展,这种结构安排正是为主题服务的。楚王与“左右”共同设计了阴谋,时间、场合、人物、对话都预设得很周到,似乎志在必“辱”,可是就是这精心策划的挑衅被晏子一席逻辑严密的推理轻而易举地击得粉碎。其策划过程写得越详细,就越能让读者感到晏子将难以应对,哪里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样就能反衬出晏子的巧妙机智和能言善辩。另一处对照性描写——楚王的先“视”后“笑”,也是极妙的衬笔。由咄咄逼人、傲气凌人的“视”转为充满难堪和尴尬的“笑”,分明是一种无奈的自我解嘲,这不正说明晏子雄辩的威力吗?晏子“避席”时的郑重严肃、不畏强权与楚王的苦笑相比,一个智勇双全的外交家形象不就鲜明地站立在我们面前了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合作探究展示】
板书设计
【反馈检测】
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谓:
(3)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习辞:
(4)王曰:“何坐?”坐:
(5)吏二缚一人诣王缚:
(6)晏子避席对曰避席:
(7)圣人非所与熙也熙:
(8)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2.解释以下虚词意义用法。
(1)楚王闻之之:
(2)何以也以:
(3)缚者曷为者也曷:
(4)齐人固善盗乎固:
(5)人楚则盗则:
3.翻译以下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5.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八上老山界课件及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三老山界
陆定一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过程与方法
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教学法】
朗读、讨论、品味法
【课时】1课时
【预习导学】
1.导入新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2.作者链接
陆定一,1906年6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1925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读书时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任共青团南洋大学支部书记及上海法南区团委书记。同年秋调团中央宣传部工作,编辑《中国青年》。1927年4月下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5月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
3.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要突出文中关键词语,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声音响亮,内容周全(常规要求)教师可边引导学生叙述,边课件出示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行踪图。
【合作探究展示】
一、激趣设疑自探(10-15分钟)
1、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讨论明确:全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叙述翻山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5-1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纲:
⑴《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⑵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⑶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2、讨论明确
⑴时间顺序:“下午才动身——天色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直到宿营地”。
⑵“难”体现在:
①山路险峻,悬崖峭壁——走路难
②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睡觉难
③饥饿——吃饭难
④伤病员多,敌人追击——处境难
⑶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
1、研读首段:
⑴首段交代了些什么?【高度(三十里高)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⑵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⑶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2、仔细读第3、6段,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课文中写了:“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请你以一个红军宣传干部的身份向瑶民说明红军是什么。
3、学生勾画写红军翻山艰难的语句,完成填表。
困难情况战士的态度中心思想
走路难
睡觉难
吃饭难
处境难
4、揣摩景物描写
⑴找出最精彩的一段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⑶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寂静
⑷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⑸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
远、近、大、细;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⑹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5、研读尾段:抓住“第一座”、“小得很”细加体会。
6、学生议论:红军为何能战胜困难?(人民的军队,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等。)
四、激励评价,学用延展(8-10分钟)
1、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学生
带着以下问题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
(1).星夜登山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听觉),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半夜山腰露宿。“半夜里……睡不着。”写挨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勾画关键词:逼、刺入、更卷、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天上……几堆火没有熄”。观察方法:定点观察;写景顺序:由远及近,先写星星,次写山峰,再写四周的山。视线:仰视、平视、环视。形象描述:运用比喻。(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像巨人矗立;山谷像一口井)“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既是所见,也是所闻,由视觉到听觉,转入自然。“除此以外,……又睡着了。”所闻:以声写静谧,用比喻描写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又有乐观情趣。
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溢,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2、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______,通过对老山界____________的描写,对红军___________的描写,歌颂了红军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精神。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生怕:很怕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
(2)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红军用嘲笑的口吻讽刺敌人,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战斗能力的确信。)
(3)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笨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这“意志”指什么?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
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5)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4、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反馈检测】
(一)细读“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这一精彩片断,完成下列练习。
1.“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又是”改为“还有”行不行?为什么?对这句话有下面四种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A.声响有的来自极远的地方,有的来自极近的地方,有的是极洪大的,有的是极细切的。
B.有的声响既是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有的声响既是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C.有的声响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是由于地处山谷,环境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十分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
D.有的极远的声音,听起来仿佛就在近处;有的极洪大的声音,听起来仿佛又很细切。
2.①像春蚕在咀嚼桑叶,②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③像山泉在呜咽,④像波涛在澎湃。①与③调一个位置为什么不好?
(二)细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1.“望”与“看”的用法有没有区别?
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3.“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4.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了老山界山路的特点:________老山界山势的特点:________
5.这两段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
A.使人们对登山奇观留下深刻的印象。
B.使人们对行军队伍拉得很长留下深刻的印象。
C.使人们对红军不怕山高路险的革命豪情留下深刻的印象。
D.使人们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1.“又是”改为“还有”不行。“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比较正确的理解是C。A意味着有几种“可捉摸的声响”并存,B语焉不详,令人费解,D同样未能说清楚声响不可捉摸的原因,C的理解比较科学,说得也比较清楚明白。
2.①与③调一个位置不好。四个“像”其实可分为两组,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较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感受。如果①与③对调,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受。
(二)1.“望”,是向远处看。第一段话中,作者在山脚下,向上看用“望”;第二段话中,作者在“之”字拐的路上,向上、向下看用“看”。
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用一种赞赏的口吻,表达了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反映了红军在艰难征程中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
3.“一步一步”包含着一步就是一步,不可跨跳,每一步都很小心、艰难的意思。
4.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曲折。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陡峭。
5.C。A停留在对这两段话字面的理解,B的理解比A还要浅,D的理解架空而不切文章实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38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