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为政以德》学案语文版

师:(由复习旧课导入,背诵相关内容)
(点评:知识的累积需要有一个反复,而“知新”也离不开“温故”,尤其是文言文教学)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7-12章,读的时候有个要求,注意下面的字词解释,但是尽量不要看译文。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我们请6位同学分读7-12章。
生:(6位同学分读7-12章)
师:请同学门注意黑板上这几个字的读音:盍、偃。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这六章
生:(齐读这六章)
(点评:很难设想:读尚且不会,却能很好地理解、感受、背诵。文言文是有语言距离的,更需要反复诵读。孙老师强调“读”,这是抓住了“本”。)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这六章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
(点评:是第七章的)
师:第7章中“季氏富于周公”中的“于”是什么意思?
生:是“比”的意思。
师:“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的“益”是什么意思?
生:更加
师:是“更加”吗?
生:应该是“增加”。
师:对,这里应该翻译为“增加”,还有两个字也特别需要注意,一个是“徒”,还有个是“攻”,可以查看课文注解。
(点评:落实重点词语,便于学生把握。)
师:那么这一章孔子重点论述的是什么?
生:反对统治者去搜刮百姓,还有就是要做到爱民。
师:很好,孔子反对横征暴敛并且把矛头指向助纣为虐的冉有。那么“非吾徒也”这句话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主语,冉有。
(点评:按章分析,便于中、下程度的学生接受,这是教师看对象来设计的。但批评冉有,只是出于“爱民”吗?)
师:好,我们继续看第8章
“哀公问于有若曰”中这个“于”是什么意思?
生:向
师:下面我们来看黑板上的两个句子: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如之何”,它可以翻译成:怎么办;第二个“如之何”加上“其”,其是加强反问语气,构成一个反问句。翻译成:怎么能。
师:另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生:“君与孰不足”,宾语前置句。
师:对的。是宾语前置,翻译成:百姓足,对你而言,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点评:抓住典型句子,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便于学生领会、掌握。应该肯定两位学生讲的都对。)
师: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第八章它阐述的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统治者不能从百姓那里获取太多。
师:讲得很好,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他是想对国君说先让百姓富有起来,自己才能富有,如果一味的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话,即使你富有了,百姓还是贫穷的,这个国家还是落后的。
师:恩,很好。那么这里其实就涉及了孔子为政的经济思想,对百姓应该轻赋税,就像我们两位同学所讲的不能够过度搜刮百姓,要爱民。(点评:让学生讲,不是教师不用讲了,教师还要总结的,只是语言要简洁,内容要提高。孙老师这一点处理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九章。
师: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对谁而言?
生:对君主而言
师:对,为政者应该怎么做?
生:身正
师:身正有什么作用?
生:不令而行
师:这一章就是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除了我们上节课提到的统治者要做到敬事,爱人,节用,还有一个要求是身正,身正就可以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身不正呢,则“虽令不从”。下面我们来看第十章。第十章要注意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里的“风”,这里的“草”应该怎么解释?
生:名作状
师:怎么翻译
生:像风一样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具体怎样来区分名作动还是名作状?
生:名作状,翻译就是把君子道德比做像风一样,把小人的道德比做像草一样。
师:是不是看到“像”就是名作状呢?
生:那也不一定。
师: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
生:君子之德
师:那谓语呢?我们判断到底是名作状还是名做动主要是要看它有没有修饰中心语(谓语动词),我们来回忆一下,《鸿门宴》当中有这么一句话“翼蔽沛公”。
生: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翼”修饰“蔽”,名词作状语。
师:那这里有没有修饰动词呢?
生:没有
师:所以说这里应该理解成名词作动词,翻译成“好比风,好比草”。(点评:通过联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这比直接告诉效果要好得多。)那么在这一章当中孔子所要表达的是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君主应该以德治国,小人在道德面前是不值一提的。
师:是不值一提吗?小人在道德的感染下会像草一样“必偃”,那么这里其实强调统治者身正以后所能达到的效果,强调了德的无所不能的作用。(点评:这里,教师似乎有些急了点吧?)继续往下看第十一章。
师:首先来看下这里的两个句子,一个是“临之以庄”
生:以庄临之,状语后置
师:用庄重的态度来对待百姓,还有一个“举善而教不能”,这个“善”怎么解释?
生:优秀的人才,形作名。
师:下面“忠以劝”的“以”相当于“而”,做连词。“劝”是劝勉的意思,那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一章,又表达的怎么样的思想呢?
生:要使百姓尽忠的话君主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幼小慈爱。
师:这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这些素质外,这里为政者还应该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另外还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朋友慈爱,并且推举贤才教育能力差的人,所以这才是一个为政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点评:这一段语言有些乱了。)下面我们来看最后一章。
师: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这句话我们怎么翻译呢?
生: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师:什么句式?
生:倒装句
师:主谓的倒装,这里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羿善射”,还有一个是“骜荡舟”“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引用这4个典故,意在说明什么?
生:武力跟权术对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家。
师:这里的“羿”跟“骜”代表是武力和权术,用武力跟权术来治理国家并不能真正达到德治的那种效果。那么这里表达了孔子对武力和权术的什么态度呢?
生:鄙视武力和权术。
师:孔子是鄙视武力和权术的,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何以伐为?”在这里也提到“焉用杀”,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生:以德治国。
师:好,在战国中期,有一个儒家学者叫赵良,引用了《尚书》当中这么一句话“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凭借以德治国的国家昌盛,凭借武力、权术的国家必亡。他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原来赵良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攻击、反对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我们来看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很恰当的,所以说儒家的后世学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师:那么我们课文讲到这里可能同学们会有疑问,昨天我们有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在文章中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就是说君子可以用他的崇高的道德去感化小人,让那些小人折服。但是他自己的作为却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比如他对冉有的态度。师:在第九章中,孔子的弟子冉有助纣为虐时,孔子对他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生:鼓动他的学生“群起而攻之可矣”
师:那不是和自己的主张相矛盾了吗,孔子不是主张以德服人吗?
生:是的
师:那么这样一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小组讨论一下。(点评:我记得学生讨论时教师在巡回指导,这有越俎代庖之嫌了。)
(讨论后学生回答)
生:冉有的这些话语让孔子觉得他是属于那种屡教不改的人,再说前面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也提到了孔子对冉有的态度:求,无乃尔是过与?所以孔子认为对冉有再也不用那种道德感化的方法了,应该去声讨他。
师:那么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这说明孔子认为的道德并不是无上的。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点?
生:说明这里的道德的作用也是有缺陷的。
师:恩,很有道理。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认为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孔子的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没有得到落实和实现,所以,当全社会都没有用德来得以感化时,冉有自然也得不到感化。
师:你说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那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历史环境?
生:国家分裂,战火四起的年代。
生:“春秋无义战”时期。
师:对。孔子的学说和治国主张当时有没有被鲁国的统治者采纳?
生:没有。
师:对,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带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去说服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来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当然,最后他也失败了。这些又说明什么?
生:说明孔子在现实中碰壁了。
师:很好,孔子的德治理想,不仅没有让他的弟子冉有象草遇到风那样“必偃”,而且在现实中也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四处碰壁。(点评:我觉得这个递进关系颠倒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道德至上,道德万能的思想能真正实现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肯定孔子的哪些思想呢?
m.jaB88.CoM

扩展阅读

《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一.充分预习
自读三遍。集体朗读,正音正字。告知本课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论语选读》1-4课是政治专题,本课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课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
生: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课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
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孟子离娄上》)
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窃以为欠妥。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李泽厚辨之甚明。《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前所学《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亦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李泽厚讲(2.1)章亦误,钭东星先生认为:北辰居其所是喻君以崇高道德居位凝聚四方,非至尊不动,可以无为。)
示例:(韩)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门下掾自刭。
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师:夫子二千五百年前的教言“为政以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是“为政以德”。
比较“政”、“刑”、“德”、“礼”,明确其区别。
政,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刑,刑罚;礼,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德,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外在之道我得之而凝于身,是人身所具有的诸多善性美行,简译为道德。作个比喻:一个老师觉得应该准时上下班,是德;学校规定教师要准时上下班,是政;对不准时上下班的老师罚款十元,是刑。礼是法的补充,和法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德为道德,是人身上所具有的合于道的品德,不是行政管理手段。(可证“运用道德”翻译之误)所以“为政以德”应理解为统治者用、凭借自己的道德、个人魅力来治理国家。(此统治者非仅指国君皇帝,泛指各级各单位部门的领导。此德也非指当今狭义的道德,而是合于道的所有道德。)
师:那么,作为统治者,该具备哪些道德?
三.探究研讨
师:以下十章皆讲述统治者该具备的道德。找出每章的关键词或归纳。
(见板书)
可分为两方面:安人,正己。
(一)安人。(以“庶、富、教”为纲讨论)
朗读第三章,翻译。讲解: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治国三步曲,反映着孔子的治国理念。
学生阅读“安人”部分的章节,联系现实讨论:为什么要“庶”?为什么要“富老百姓”?怎样“富老百姓”?为什么要“教”?
1.为什么要“庶”?
要点:人是劳力和兵力,可以增加财富和土地,可以保家卫国(可穿插讲16.1章。反对征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用武力征伐的是法家。)老子“小国寡民”。毛泽东“人多力量大”,鼓励生产,但当代为什么又计划生育?――――都是为了“富民”。

《为政以德》教案1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政以德》教案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政以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
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①指示代词:这于斯三者何先逝者如斯夫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相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
劝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左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史记商君列传》)
时按时:使民以时学而时习之《论语》
就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之以政道千乘之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愚不可及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
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设计意图: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设计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
教学建议:
《论语》不算难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时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
在字、词的落实方面,可依据教学建议,抓重点。对名句与成语要予以特别重视,要使学生能背诵和运用。

《知其不可而为之》导学案语文版选修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导学案语文版选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导学案语文版选修
一、基本要求
1.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5.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长沮()怃然()食之()击磬()夫执舆()
硁硁()荷蓧()()耦而耕()弑()耰()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趋而辟之⑸使子路反见之
⑵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⑶植其杖而芸⑺今之从政者殆而
⑷见其二子焉
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
⑴孔子沐浴而朝⑷杀鸡为黍而食之
⑵子路从而后⑸见其二子焉
⑶止子路宿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
⑴来者犹可追⑶子路从而后
⑵道之不行,已知之矣⑷遇丈人
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具体类型,并翻译句子。
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句式翻译
⑵子路行以告句式翻译
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句式翻译
⑷鸟兽不可与同群句式翻译
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句式翻译
⑸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式翻译
⑹子路宿于石门句式翻译
⑺而谁以易之句式翻译
⑻莫己知也句式翻译
⑼末之难矣句式翻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过⑵以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以吾从大夫之后
无乃尔是过与子路行,以告
⑶鄙⑷见
鄙哉,硁硁乎 子见夫子乎 
蜀之鄙有二僧见其二子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使子路反见之
⑸殆⑹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沐浴而朝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子路拱而立
思而不学则殆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⑺于⑻之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君子之仕也
子路宿于石门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之三子告
青,取之于蓝
⑼使子路问津焉往者不可谏陈成子弑简公
7.成语解释
知其不可而为之: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8.背诵自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已而!已而!!”
子路曰:“不仕无义。 ,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 ,而乱大伦。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三、思考探究
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2.(18.5中)“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3.阅读18.7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幼之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⑵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14.39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⑵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5.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节选)
鲍鹏山
痴人有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孔子属于前者,而他的很多徒子徒孙,如宋明之际的理学家们,就属于后者了,新儒家们当更是等而下之。因情而痴的孔子常常沉湎在过去的怀想之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逝者如斯夫!”这时,他就是一位抒情者,抒得很动情,很感人。在一个抽象的、冷酷的、沉闷的老子之后,出现一个一往情深、感怀万端的孔子,使我们再次感受到—种温软,一种熨帖,这实在是让我们大大舒了—口气,历史终于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一些可怕的心理能量在孔子的歌哭、幽默、感喟中被释放了。
孔子使一些无序的暴力变成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与企望,他使天下英雄入于他的彀中,并带着这些社会精英致力于建构新的理想。当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时,混乱就不再是一无是处,相反,倒往往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生机无穷的魅力。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但它不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吗?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当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往往自己驾车——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
这位可敬可叹的老人,想凭自己个人的德行与魅力来聚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年轻人不容易经受得了各种诱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从未见过一个喜爱德行比得上喜爱美色的人。)“吾未见刚者”(我未见过刚强的人)“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未见过喜好仁厌恶不仁的人)“末闻好学者”(没听说过好学的人)。这些话不也把他的三千弟子甚至七十二贤者都包括在内了吗?要让这些弟子们“无欲则刚”、“好德如好色”都不可能,更何况别人?韩非就曾刻薄尖酸地揶揄孔子,说凭着孔子那么巨大的个人德行,不就只有七十子之徒跟随他么?而下等君主鲁哀公却能让一国人都服从他,孔子本人也不得不向鲁哀公臣服。所以,人是多么容易向权势屈服,而向慕仁义的人是多么少啊。孔子此时的处境,真是令人同情。
但他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更改主帅,匹夫却不能逼他改变志向)。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玷污?天下一团漆黑了,不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从适应黑暗而进于喜欢黑暗,为黑暗辩护,他们把这称为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并且得道似的沾沾自喜于在黑森林中占据了一棵枝丫,又转过头来嘲笑别人不知变通。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我很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很喜欢这个词所指称的那种性情与人格。敢于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
一位楚地的狂生曾经警告过孔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你过去糊涂就算了,以后你可改了吧!算了吧算了吧!现在追随政治危险得很啦!)但不能因为政治危险,就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听任他们受暴政的煎熬,置自己的伦理责任于不顾!“政者,正也”——政治,就是对暴政的矫正!就是正义!所以,孔子庄严宣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虽然他也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类的话;虽然他也称赞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并慨叹“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的聪明别人是比得上,他的糊涂别人就比不上了),大有郑板桥“由糊涂入聪明难,由聪明入糊涂尤难”的意味,但他对自己,却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史鱼一样,“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永远是如射出的箭一样,正道直行,永不回头。
自魏晋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就有了一种极古怪的现象,那就是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最受人敬仰的人格乃是那些在天下苦难面前卷而怀之、闭目养神的隐君子!他们的伦理关怀哪里去了?他们的道德痛苦哪里去了?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人道精神哪里去了?难道我们不应该要求知识分子有起码的价值关怀吗?但我们却偏偏认为他们是涵养最高、道德最纯洁的人!鲁迅禁不住对这些人怒形于色:泰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这种目不关注人间苦难,耳不听弱者呻吟的人物,不就是饭桶酒囊茶壶甚至权势的尿壶么!现在不少人飘飘然地要“告别鲁迅”,却又腻歪歪地对“茶壶”周作人大为钟情。这种人是难以让人生出敬意的。一个人让人尊敬是有条件的。在孔子那里,在他的学说之中,那种古典的崇高确实让我们这些聪明机灵的后来人愈显扁平而单薄。
《知其不可而为之》学案参考答案

一、基本要求
1.背诵l8.5章和l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
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其不可而为之。
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5.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长沮(jū)怃然(wǔ)食之(sì)击磬(qìng)夫执舆(fú)硁硁(kēng)荷蓧(hè)(diào)耦而耕(ǒu)弑(shì)耰(yōu)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通假字本字句子通假字本字
⑴趋而辟之辟避⑸使子路反见之反返
⑵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辟尔避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欤
⑶植其杖而芸芸耘⑺今之从政者殆而而尔
⑷见其二子焉见现
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活用类型句子活用类型
⑴孔子沐浴而朝名作动⑷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作使动
⑵子路从而后名作动⑸见其二子焉动词作使动
⑶止子路宿动词作使动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作使动
4.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
⑴来者犹可追未来的岁月来的人⑶子路从而后跟着……却然后,接着
⑵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不被推行不好,不允许⑷遇丈人老人妻子的父亲
5.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具体类型,并翻译句子。
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句式判断句翻译略
⑵子路行以告句式省略句翻译略
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句式省略句翻译略
⑷鸟兽不可与同群句式省略句翻译略
⑸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式宾语前置翻译略
⑹子路宿于石门句式状语后置翻译略
⑺而谁以易之句式宾语前置翻译略
⑻莫己知也句式宾语前置翻译略
⑼末之难矣句式宾语前置翻译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过⑵以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经过以吾从大夫之后因为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子路行,以告把
⑶鄙⑷见
鄙哉,硁硁乎偏狭,形容词子见夫子乎 见到,看见
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名词见其二子焉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形容词使子路反见之拜见
⑸殆⑹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孔子沐浴而朝表承接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子路拱而立表修饰
思而不学则殆精神困倦而无所得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你
⑺于⑻之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对,向君子之仕也助词,取独
子路宿于石门在陈恒弑其君,请讨之代词,他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之三子告到
青,取之于蓝从
⑼使子路问津焉渡口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陈成子弑简公杀。用于臣杀君、子杀父,下杀上
7.成语解释
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顽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8.略
三、思考探究
1.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2.(18.5中)“接舆”要表达什么意思?孔子想跟“接舆”说什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接舆要表达的意思: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人说麟、凤,有时候代表人中之君子,或者是天下绝对太平,时代有道的时候,就可见到走兽中的麒麟、飞禽中之凤凰,乱世的时候就看不见。现在楚狂是用凤来比孔子,讽刺孔子在天下无道之时都不隐去,这是德行衰败的表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劝孔子不要再做徒劳之事,应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言乱世已甚,不可复治。
“今之从政者殆而”——劝孔子不要乱世从政,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孔子会说什么?
我们撇开《论语》里这节看接下来一节。在长沮、桀溺的两位隐士和孔子的交锋跟这节的内容类似。两位隐士通过孔子弟子子路诘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薇子第十八》)天下都无道成这样了,谁能改变得了呢?孔子答:“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又何必改变它呢?在接下一节里,心直多勇的子路更是明确提出一个思想——不仕无义。“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也。”子路的意思是,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道义。孔子想要同接舆说的,想必也是这样的话。
我们应如何看待“接舆”这类隐者?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转型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同他们沟通交流,“欲与之言”。据记载,接舆是楚国的隐士,因为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表示坚决不与统治者合作。屈原《涉江》里“接舆髡首兮,桑扈蠃行”一句中提到的接舆就是他。另类的的佯狂与其说是对统治者的失望、厌恶和反抗,不如说是对自己心灵救世的责任感进行的挣扎与逃避。看到衰落,该怎么办呢?接舆是矛盾的。他首先想到要担负起拯救文化的道义和责任,这和孔子的思想作为也不谋而合。他认识到,旧文化衰落成这样,怕是已经无可挽回了:算了吧,算了吧,如今的政治混乱黑暗,推销文化礼仪出力不讨好,有着很大的危险,还是不干这营生,安安生生佯狂避世安全自在。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都忧国忧民,只是做法两样。
3.阅读18.7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长幼之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
“长幼之节”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⑵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4.阅读14.39章,回答下列问题
⑴“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深则厉,浅则揭”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荷蒉者”是在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达权变。
⑵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孔子认为挑筐人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
5.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请简述之。
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省考试院第一次例卷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词三首一教学案语文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词三首(一)

◎第4课 词三首一◎第5课 词三首二◎第6课 元曲五首◎第7课 诗五首
第4课词三首(一)

本课话题——成功与失败
一、从课本中积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是失败的。他生于深宫之中,即使一生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在他心头加了一抹失败的灰色。他忧伤而无奈,只能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失败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失败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他是词坛的成功者。
二、从自然中积累
蜘蛛织的网无数次地被风刮断,但它仍不倦地重新编织。鸟儿筑的巢往往会被人破坏,但他们并不就此放弃,继续编织自己的小巢。动物犹且如此,何况人乎?面对失败,我们一定要昂首挺胸继续往前走,闯过风雨,走向成功。
三、从历史中积累
要说遭受挫折和失败,有谁能和林肯相比?他失业过,他竞选州议员失败,办企业不到一年就倒闭,所欠的债务还了十七年,未婚妻不幸去世又使他一病不起;三年后,他恢复了元气,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又失败了;再一次竞选,他好不容易成功,任期满了,他争取连任,又是失败;为了谋生,他申请担任某部门的官员,但人家认为他不具备担当这个职务的资格和才能,于是又遭受挫折;几年后,他参加国会议员的竞选,结果又是失败……总之,在他大半生的重大的奋斗进取中,九次失败,只有两次成功,而第二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十六届总统。那屡次失败并不能使他的自信心动摇,而只是起到了开发潜能的作用。如果我们积极地把握住那面镜子,那么从林肯的身上我们就不难看出:正因为有了失败的经历他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机会去弥补,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去完善自己。从这一层面上说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是一种孕育在失败怀抱中的成功!
一、作者简介
“白衣卿相”——柳三变
柳永(?-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皇帝,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死后靠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大家,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和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词作《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南宋杰出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李清照夫妇先后渡江南去,第三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作品:《漱玉词》。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醉花阴》《武陵春》等。
薄命君王,绝代才子——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具有非凡的艺术才华。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
作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
二、背景回放
《八声甘州》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首都歌楼伎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伎为伍,初入仕竟因谱写俗曲歌词,招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于是他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声声慢》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攻陷了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入据中原,从此半壁江山陷于敌手,国家形势非常危急。宋朝统治者束手无策,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相继南渡避难。期间,他们夫妇心血凝成的图书文物一部分在南下途中被盗,一部分被乱兵一把火烧毁殆尽,他们花费半生精力呕心沥血积攒的金石字画转瞬间荡然无存。更为不幸的是,南渡第三年丈夫赵明诚因患疟疾在南京去世,这年李清照46岁。这样一来,她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的重大打击,身心备受多重摧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虞美人》
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软禁在宋都汴京,面对春花秋月他触景伤情,回想起昔日南唐的宫廷生活,愁苦万分,写下了这首词。此词相传是李煜的绝笔,通过不堪回首的故国景物、情事与眼下生活的对比,抒发了李煜对囚居宋朝的屈辱生活的无比深长的忧愁和悲痛心情。
三、相关知识

词起源于隋,流行于宋。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的特点:
①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写上一段小序。
②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的。
③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④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⑤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婉约词派
婉约词派:词派之一,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其词作大多写愁情别绪及个人际遇,缺乏重大的社会意义,却讲究音律格调,辞藻、风格清婉绚丽,故称“婉约词派”。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羁旅(jī)(2)潇潇(xiāo) (3)苒苒(rǎn)
(4)渺邈(miǎo)(5)颙望(yóng)(6)凄惨(qī)
(7)乍暖(zhà)(8)堆积(duī)(9)憔悴(qiáocuì)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识相识shí博闻强识zhì(2)砌玉砌qì砌末qiè
2.语境辨析法
(3)朱可夫是苏军著名的将(jiàng)领,我们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jiāng)军,但朱可夫就没打过败仗。
(4)艺术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集群、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它的作用都是隐性的,而且是渐(jiàn)进的、逐渐(jiàn)的,按中国传统说法都是熏陶渐(jiān)染的,能够逐渐地提升你的审美品位。
二、词语解释
1.潇潇:形容比较急的雨声。
2.凄紧:指寒气逼人。
3.关河:泛指山河。关,关口,关塞。
4.残照:落日的余光。
5.苒苒:渐渐。
6.物华休:美丽的景物已不复存在。
7.渺邈:遥远。
8.淹留:久留。
9.颙望:因期盼而凝望。
10.争知:怎知。
11.憔悴损:枯萎、衰败到极点。
12.怎生得黑:怎么才能熬得到天黑啊?
13.次第:光景,情形。
14.朱颜:红颜,年轻红润的面容。
15.问君:设问之词,实则问自己。
三、名句默写
1.是处红衰翠减, 。惟有长江水,。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4.三杯两盏淡酒,。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这次第,!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7.,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答案:1.苒苒物华休 无语东流 2.天际识归舟3.凄凄惨惨戚戚 4.怎敌他、晚来风急 5.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 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雕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大意]
《八声甘州》
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它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声声慢》
这首词描写的是无与伦比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表现词人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
《虞美人》
这是李煜的绝笔词。词人以形象可感的愁情,起伏跌宕的笔法,在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之中表达了深深的故国之恋、切切的亡国之痛。

[理脉络]
八声甘州上片:望中所见 潇潇暮雨洗清秋下片:望中所思佳人游子羁旅之愁漂泊之恨心理描写借景抒情 

声声慢上片寻觅冷清凄惨悲戚淡酒怎敌晚来风急望雁飞过正是伤心孤寂凄苦下片黄花憔悴谁摘独自守着窗儿梧桐更兼细雨残败秋景愁
《八声甘州》
1.《八声甘州》一词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参考答案:描写景物: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下的城楼、长江水。
抒发情感:词人通过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了孤寂、伤感的情怀。思念家园又下不了回归的决心。千回百结,柔肠寸断。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答:
参考答案: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多少次看到天边驶回的船帆,误以为是“我”的归舟呢。明写妻思“我”,暗写“我”思妻,更显示思家之深,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声声慢》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参考答案: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1)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词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
(2)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虞美人》
5.《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它的作用。
答:
参考答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有三:①以有形的“水”喻抽象的无形的“愁”,使“愁”具体、形象、可感;②“一江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愁情之多、之深、之重;③江水东流喻愁情之长,写出了愁的连续不断,无穷无尽。
6.“春花秋月”本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指代一年中的良辰美景,但是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
答:
参考答案:春花秋月,这美好景物,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希望它结束。
《八声甘州》
1.炼字精妙,情景皆显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作者的羁旅之愁,漂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己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妆楼颙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己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
2.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
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交错相间,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出心潮的起伏不平。
《声声慢》
1.借景抒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这一句中作者由秋雁高飞而触发对亡夫和故乡的思念。北雁南飞一年又过,怎不引发南渡人的思乡之情?还有曾经托雁传书的事情,一切都杳无音信,雁叫声声心欲碎是这时的心情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用盛开的黄花无人共摘来反衬此时彻骨的孤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梧桐秋声,细雨煎愁这样的物象来表达感情,本就是孤独失意百无聊赖,而此时又有断魂的梧桐细雨相加,心情的确不是一个“愁”字所能表达出来的。
2.铺叙手法
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虞美人》
1.起伏跌宕的笔法
一开头就是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因其至今未了,故有此问。这是实景。接着是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词人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远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词人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他很想知道明月下的故国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由此自然过渡到下阕。一开始又是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是词人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把这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这样的愁情是何等真实而深沉啊!
2.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人物复杂的心绪
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隔句相承、反复对比的手法,将“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人世间“往事”的短暂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两相对比,将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曲折地传出。
3.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这首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读着它,令人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
考点对接诗歌中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者由秋雁高飞触发对亡夫和故乡的思念之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用盛开的黄花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孤独心情。这些词句通过景物描写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它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鉴赏诗歌中的情感的表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诗歌中景物形象的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考题印证]
(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②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③迟。
[注] 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题目: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词的上半阕选取的意象有“春风吹雨”“落花”“小池寒渌”“落日”,这些是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愁苦类意象。结合下阕作者的情感,以及小注中对“讳愁”的注解,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抒发的作用不难得出。答题步骤:首先答出感情基调,然后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技法汇总]
如何解答诗歌中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作用类题目
1.找景物,组合画面
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把这些景物组合成画面,分析画面的特点。
2.析景物特点,创设意境氛围
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性词语,分析景物的特征及特殊内涵,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把握意境的氛围特色。
3.掌握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3)为人物提供活动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4)创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5)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6)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7)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终于忍耐不住还是要写一写李煜,这一位在政治上极其失败、而在词坛上却享有最高地位的南唐后主。
我之所以敬佩李煜,是因为他在最悲痛的境况中还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光景。正是这种撕裂肺腑的痛,将他带入了更悲更深的人生境界。他的每一句词都好似可以穿透人心的箭,因为他不是仅仅在用他的学识和技巧写词,而是在用他的生命写词。我们读他的词的时候,也如同碰撞到了一颗鲜活跳动的心。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不幸意味着诗人将遭遇苦难,而苦难往往将人带入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索与探求之中。快乐总是肤浅的,而痛苦却是深切的。幸好李煜没有逃避,否则词坛上将会损失多少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说起“幸”字,也分从哪方面来考虑。从诗词的造诣上讲,李煜的确达到空前的境界。但若从人生的经历上讲,他所经历的变故与精神的落差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他到底是深蒙上帝眷顾的“宠儿”还是被造物主遗弃的“孤儿”呢?人生实在是充满了诸多的“无奈”。但是我们实在没有任何能力阻止这些“无奈”的发生。对于这些“无奈”事件,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有的人怨天尤人;有的人自怨自艾;有的人沮丧消沉。李煜在他的《相见欢》中吟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谁不期盼好花常开、好景常在呢?但是现实的风雨总是能惊醒人们虚幻的美丽梦境。“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李煜的眼中,人生的“恨事”正如江水东流一般简单而又自然。许多人难以接受现实的残酷,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怀着一颗愤恨不平的心埋怨命运的不公。其实即使他们找到了一万个使“无奈”事件发生的理由,也并不能使他们的愁苦减少一分,也不能使已经发生的现实有丝毫改变。最明智的决定就是平静地接受,并且明白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生活自然就多了几分坦然,少了几分无谓的抱怨和懊恼。
面对已逝的江山与昔日的繁华,我相信李煜也一定经历过极度的悲伤和挣扎。《浪淘沙令》中的“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和《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是他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读起来让人心酸。也许我们不必同情一位连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的昏庸君主,但正是因为李煜他太诚实地面对了亡国的失落、怅惘、悲痛和无奈,我真的不得不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的情感世界。这样的词就称得上是王国维所说的“不隔”吧!从他的词作所抒发的亡国悲恨中可以看出李煜的心并没有死。
命运的打击没有使李煜的心消沉,身体的囚牢也并没有困住他那依然鲜活跳跃的心。在被囚困的日日夜夜,我想这位伟大的词人是在用他最真挚的情感体验人生。他所吟出的词句未经雕琢,自然天成,动人心魄。就连他的愁绪也竟可以表现得如此迷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评价李煜太软弱,但是处于这样失败的境地怎样表现才算坚强呢?难道一定要如项羽一样满腔愤懑地怒吼“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吗?不是的。李煜所怀的态度就是顺应和面对。在这样的心态中,他捕捉到了人心中那些难以言喻的微妙情感。所以,他的词可以在读者心灵的最深处产生共鸣,也给予人们至高的精神享受。说到底,真正幸运的可能是读者吧。[佳作赏析]
文章用简略的语句概括了李煜复杂的一生,充分表现出生活在逆境中的词人勇敢面对自己失败的情怀和坚强的性格特征。文章旁征博引,以大量的词人之词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
一、基础知识专练(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次第:光景,情形。②颙望:因期盼而凝望。
B.①是处:到处,处处。②残照:落日的余光。
C.①春花秋月:实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②朱颜:红颜,年轻红润的面容。
D.①将息:将养,休息。②戚戚:愁苦的样子。
解析:选C 春花秋月:既实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又借指一年中最美好的事物。
2.下列不属于《声声慢》中“愁”的含义的一项是()
A.故国之思 B.闺怨闲愁
C.亡夫之痛D.漂泊之愁
解析:选B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代表作,后期主要是国破家亡的伤痛,闺怨闲愁是她创作前期的词的基调。
3.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
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指早春时候,寒气还重,最难保养身体。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朱颜”在这里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
解析:选C “朱颜”在这里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4.名句默写。(6分)
(1)柳永《八声甘州》中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的句子是“,”。
(2)李清照《声声慢》中“ , ”两句从听觉角度写景,侧面烘托出主人公孤寂愁苦的心境。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比喻,写愁思浓厚的名句是“,”。
答案:(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2)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11分)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5.“夕阳闲淡秋光老”中“闲淡”的意思是什么?“离思满蘅皋”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形容什么的?(5分)
答:
参考答案:“闲淡”的意思是惨淡。“离思满蘅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离愁之多,无所不在。
6.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6分)
答:
参考答案:本词用霸陵桥景色——衰杨古柳、夕阳残照、《阳关》之曲等一系列物象和情景,传达了词人的悲秋与离愁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11分)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7.全词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6分)
答:
参考答案:全词描写的景物清新、澄澈、宁静、美好;展现了词人平静、愉悦、闲适的心境,但又有着一丝淡淡的伤感。
8.请简析“眠沙鸥鹭不回头”的妙处。(5分)
答: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不愿离去,而是说安歇在河岸上的鸥鹭不愿让游人抛下它们离去,表明词人(或“人们”)留恋这里的湖光山色,深深地沉醉其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11分)
浪淘沙令
李 煜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如何理解“春意阑珊”?(5分)
答:
参考答案:“春意阑珊”即春意将歇。表面指春意凋零,实际上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作者选用“阑珊”而不用“盎然”或“勃发”等,表明作者内心的苦闷,情绪灰黯,这同下句的“不耐五更寒”,协调地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意境。
10.这首词上、下阕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6分)
答:
参考答案:上阕运用倒叙手法,先写梦醒而后写梦中,先写景而后抒情:身陷异国,五更梦回,寒雨潺潺,罗衾似铁;忆及往日在位15年的帝王欢娱,与眼前对比,更显凄凉。下阕则宕开一笔,劝慰自己,“独自莫凭栏”,以免凭栏远眺故国江山,徒激起无限伤感;然而抚今追昔,“流水落花春去也”,个人的命运竟有霄壤之别!
三、语言表达专练(8分)
11.作为校园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宋词朗诵会即将举行。其中有一位选手的参赛节目是朗诵柳永的《雨霖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他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5分)
答:
参考答案: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无言相对,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一份最美好的情感,要永远珍重在心头。
12.根据文意揣摩画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3分)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那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
参考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仍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情 我喜欢疾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894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