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2.知道空气不是单一物质组成的,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学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学习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一只空杯里有物质吗?如果有是什么?

2、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空气是单一物质组成的吗?

3.你有办法获得空气吗?

【新知导学】:阅读第13页完成下面导学
1、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空气里的,生成了固体,致使瓶内
气体减少而压强降低,导致烧杯内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且约占容积的。
2.你有办法证明空杯里有物质吗?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利用固体红磷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减小。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填“大于”“等于”“小于”)消耗掉的气体体积。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气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在导管口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③把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继续燃烧产生浓厚的
,放出热量。
④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4.实验问题思考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5.实验结论:。
(三)拓展视野:阅读P14完成下列问题
国科学家和国化学家分别制得了氧气。
国化学家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空气成分:
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测定,说明空气是、、、水
蒸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提示: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不是固定不变的。
2.问题讨论,展示提升
对“思考与交流”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
(1)该实验为什么不宜用蜡烛代替红磷?通常对该实验的反应物选择有什么要求?

(2)你认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步骤有哪些?

(3)该实验有时测得氧气的体积远小于(或大于)空气体积的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偏小的原因:

偏大的原因: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B.5:4C.4:1D.5:1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4.
5.
【课后训练】
1.
2.如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和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大气中都含有氮气和氩气
C.地球和火星大气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大气中组成完全相同
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能否用蜡烛代替红磷?说出理由。
4.某同学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成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该实验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4)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不足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主要是(填写序号,可能是多选)。
A.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可能是没夹紧弹簧夹,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C.可能是装置漏气;D.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5)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有:

相关知识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学案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
【学习目标】1.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描写物质性质的方法;
3.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性质与变化的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判断(关键词)。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判断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还可由哪些经验上的方法进行判断?

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蜡烛燃烧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您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新知导学】: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料,,而体现这一性质时,他们都会因燃烧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变化,说明这些燃料都具有性,该性质是煤、石油、天然气的性质。
2、衣服洗净之后都要凉干。其中的水份会蒸发而就成水蒸汽,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该变化是变化,体现水受热易蒸发。是水的性质。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活动一、(1).物理性质
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
1.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至少说5点)

2.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鉴别的依据(方法、操作、现象、结论)。
(1)食盐和白糖尝味道取样尝味道咸的是食盐,甜的是白糖;
您将食盐和白糖鉴别开来的方法是:;
(2)蒸馏水和酒精;
(3)铁片和锌片;
(4)铜片和铝片;
(5)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
(6)二氧化碳和氮气;
(7)石膏和碳酸氢铵;
(8)塑料和陶瓷。
(一)化学研究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活动二、
1、大量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持续加热的反应、光合作用、电解水等通常是吸热反应
燃烧,缓慢氧化等通常是放热反应
2、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不同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是能转变成能;
煤、石油的燃烧是能转变成能和能,
干电池放电时是能转变成能,
电池充电时是能转变成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能转变成能。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怎样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怎样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语言叙述上,性质常用哪些词语描述?

3.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4.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例如,轮胎爆炸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火药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融化,水结成冰
B.酒精挥发,块状胆矾研碎成粉末
C.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变混浊,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
D.电灯发光,煤燃烧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食盐呈白色B.食盐易溶于水
C.铁易生锈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3、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分解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作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3)
4、下列描述: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⑦二氧化碳不可燃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
【课后训练】
1、碳酸钠(Na2CO3)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当它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结合着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是Na2CO310H2O,它暴露在干燥的空气里易风化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最后变成粉末。在以上的材料中,你能知道碳酸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锈B.硫磺是淡黄色固体
C.石墨耐高温,熔点高D.水在4℃密度最大为1g/mL
4.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在天然物质中,金刚石的硬度最大.B.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
C.酒精能够燃烧.D.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5.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6.“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充分体现金这种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小B.密度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7.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家庭食用的白糖是白色固体,有甜味,加热能熔化。(属于)
把白糖放在锅里加热,白糖熔化为液体。(属于)用熔化的白糖做拔丝地瓜。(属于)如果把白糖加热至高温,白糖会燃烧,说明白糖具有可燃性。(属于)白糖燃烧变成气体和炭黑。(属于)
8、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并嗅其气味。结果记录为,
这些属于物质的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化学研究些什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实验现象,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
3.能正确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
【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加热后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哪些现象?

2.教材P1-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

二、思考与交流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等基础自然科学。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

1.蜡烛燃烧实验
阅读教材P11“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蜡烛一般是由和制成。刚点燃时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燃一分钟后的现象是;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以观察到白瓷板;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思考:
(1)火焰上压白瓷板后出现黑烟的原因是什么?

(2)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除了黑烟,还有什么?请设计出实验证明。

(3)吹灭火焰后出现的白烟是什么?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4)“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灰”中含有哪些物质?

2.物理变化
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
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等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但有上述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例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是。(填序号)
A.汽油挥发;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
D.钢铁生锈;E.樟脑丸逐渐消失;F.烧制陶器;
G.汽油去油污;H.植物的光合作用;L.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变化体现性质。
1.物理性质
物质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都属于。
金刚石硬度大,加工成钻石很困难,这是金刚石的性质;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态氧中燃烧是金刚石的性质。
例题:
1.水是大家熟悉的物质请你说出水的物理性质(至少说5点)

2.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所利用的具体性质
(1)厨房中食盐和白糖;
(2)蒸馏水和酒精;
(3)铁片和锌片;
(4)铜片和铝片;
(5)澄清石灰水和自来水。
三、总结与反思
1.2.怎样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语言叙述上,性质常用哪些词语描述?
3.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
4.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例如,轮胎爆炸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火药爆炸属于___________变化。四、达标检测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花生霉变C.瓷碗破碎D.火药爆炸
2.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胆矾呈蓝色B.食盐易溶于水
C.铁易生锈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
五、课后训练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产生光和热
C.有气体或沉淀生成D.有其他物质生成
3.成语被誉不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落井下石
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被曝光事件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制成“假奶粉”
5.“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充分体现金这种金属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小B.密度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6.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家庭食用的白糖是白色固体,有甜味,加热能熔化。(属于)
把白糖放在锅里加热,白糖熔化为液体。(属于)用熔化的白糖做拔丝地瓜。(属于)如果把白糖加热至高温,白糖会燃烧,说明白糖具有可燃性。(属于)白糖燃烧变成气体和炭黑。(属于)
六、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学案(沪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学案(沪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学会对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3.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过程】
【明确学习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碳酸氢铵分解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空气中含、、、、水蒸气等物质,其中
氧气约占、氮气约占。
3.请将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化学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新知导学】:
1.铜可用来制导线,说明铜具有哪些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可用来干什么?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二、(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是由物质组成,如、
、水都是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糖水、煤、石油都是混合物。

活动一、(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
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1.从宏观看,物质是由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组成的,如氧气由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由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和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
四种元素组成。
2.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说明了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元素。
3.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
4.从微观看,任何物质都由构成的,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组成与结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根据教材P16图1-22、1-23,推测金刚石与石墨的有关性质:
材料你推测的有关性质
金刚石
石墨
你推测的依据什么?。
活动二、(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1.历史上几项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短线连结起来。
左栏右栏
导电塑料居里夫妇
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门捷列夫
发表元素周期表拉瓦锡
研究炸药改进了引爆装置中国
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三位科学家
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诺贝尔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用“性质”和“用途”填空。
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
2、从化学角度分析“点石成金”的可能性。
四、自检、反馈与提升
【课堂作业】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晶体。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时变成黑色粉末,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上述对高锰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
3.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是因为各种物质所含有的化学能的多少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举出一个从环境吸收能量而发生化学变化的例子

(2)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变化中的过程中,石蜡的化学能转变为能和能。
(3)已知生石灰极易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熟石灰。如图所示,向装置的小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一会儿,发现U形管里的水面出现左低右高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课后训练】
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放热,下列放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木炭燃烧放热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D.苹果腐烂发热
2.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海水C.葡萄酒D.岩石
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⑴在以下叙述中:①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③水结成冰;④水能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用编号填空)
6.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变化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它能使水、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
氧气,该变化过程能将能转化成能。
7.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是①;②。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2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端处最先变黑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一定生成了和。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变化,蜡烛燃烧为变
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将发生的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达出来:。
8.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⑴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是()
A.没有明显变化B.膨胀变大
C.膨胀后又瘪下去D.比原来更瘪了
⑵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A.左高或低B.或高左低
C.左右水位不变D.水全部进入到锥形形瓶中
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
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
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69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