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jab88.cOM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分子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
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
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相关阅读

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2)

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核外电子总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改变,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3.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4.根据表中信息完成表格内容

原子

种类原子核核外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氢1111

碳666612

氧88816

钠11111211

铁26263056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变,仅变了;正是由于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变了,变成,然后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可见,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而不可分,这就是和的本质区别。

6.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实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的发展史
2、掌握原子的构成
3、掌握原子内部的相关等式
4、能运用相对原子质量,并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学习重难点】:知道原子的内部构成及等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实质是怎样的过程?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变成其他原子?
3.氯化钠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二、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汤姆生发现原子中的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交流讨论:
1、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____________。
电子带负电,但原子不显电性,说明什么?
2、阅读课本P68“交流与讨论”,你能解释下列相关问题吗?
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②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③极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解释:①原子中有个坚硬质点,质点体积很小,质点外空间很大。


结论: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和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活动二、探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阅读课本P69“拓展视野”
交流讨论:1、原子核内有什么?
2、你能解释原子核带电的原因吗?
3、结合下表,你能总结出的规律
原子质子中子电子
氢101
氢111
氢121
碳666
碳676
氧888
氮777
钠111211
(1);
(2);
(3)。
活动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3.离子的形成及分类
a钠离子的形成过程b氯离子的形成过程

NaNa+ClCl-
上面第二个图和第四个图叫离子结构示意图
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NaCl)。
离子(失去电子,带电的离子。如Na+、Ca2+、Al3+)
离子
离子(得到电子,带电的离子。如Cl-、S2-)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物质。
由离子构成物质有: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
三、总结、反思、提升
1、反思: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中,其中钠离子带____电,氯离子带____电,那么氯化钠物质显电性吗?为什么?
2.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何关系?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又有何关系?
原子中:,离子中:,
3.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那么离子能重新形成原子吗?
4.以下几个结构示意图

ABCDEFGH
属于原子的是,属于离子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是,易失电子的是,易得电子的是
四、自检~反馈~巩固
【达标检测】
1、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中子数为37,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B.37C.88D.126
2、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填空:
(1)不显电性的是
(2)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3)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
(4)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构成。
(5)铁是由铁构成。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4、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5、下列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BCD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失去电子后,会形成阳离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B.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课后作业】
1、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2.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
4.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微粒属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1)当n=8时是_____,(2)当n=10时是______,(3)当n=11时是_____。
5、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最外层电子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电子,生成离子。
6.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2)构成分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4)带负电荷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显中性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最小的微粒_______________-。
7、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试画出这种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下列三种实验现象。试根据原子核的结构对(2)、(3)所述现象作出解释。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确认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能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3.掌握分子与原子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分子、原子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肉眼能看到这些微粒吗?微粒有哪些性质?微粒种类有哪几种?
2.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①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②往杯里的水中放一块糖记录下水面的位置,过一会儿糖没了,水面的位置降低了。
3.书写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能燃烧具有______性,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_____性。水具有氢气、氧气的性质吗?
4.水的蒸发是液态水变为_____,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该变化过程中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改变了吗?
二、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认识分子
1.阅读P65
2.小组讨论、合作:利用所给模型,你能组成图3-10中的相关分子吗?
3.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氢气能燃烧,而水不能,是因为。通常氧气能助燃,液态氧气能不能助燃?,为什么?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一种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化学性质(变或不变)
物质组成的分子相同,物理性质相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活动二、认识原子
1.阅读P66、P67
2.小组合作:利用所给模型,将课本中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在小组内展示,并赋予解释。
3.交流展示:①说明各分子的构成,阐述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②你能用语言阐述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吗?
③这反应微观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什么?没有发生改变的是什么?
4.结论:分子是由构成;原子是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三、总结、反思、提升
1.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3题,你能说明分子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关系吗?

2.分子由原子构成,是否说明分子大原子小?是不是原子都要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3.水沸腾蒸发最终容器中的水没了,电解水最终容器中的水也没了,从微观角度分析他们一样吗?

4.用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混合物:请从不同角度比较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纯净物

别宏观: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微观:由构成;
典型:洁净的空气、糖水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由构成;
典型:冰水、二氧化碳
(提升)1.为什么空气是混合物?
2.观察下列方框中的图示指明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四、自检~反馈~巩固

四、自检~反馈~巩固
【课堂作业】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铝B、氯化钠C、水D、金刚石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锰酸钾B.河水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
3、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表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之间有空隙
4、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有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5、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氧原子B.碳原子C.氧分子D.二氧化碳分子
6.关于二氧化碳和干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
7、科学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课后作业】
1、令人信服的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工业上蒸发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固态碘受热形成碘蒸气
C.蔗糖放进水里不见了D.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
2、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3.下列物质中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水C.氧气D.铁
4、如图所示,2分子的甲反应生成2分子的乙与1分子丙,已知甲、乙、丙三者为不同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A.A2BB.A2C.A4B2D.AB2
5.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分子物质原子B.分子原子物质
C.原子分子物质D.原子物质分子
6、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7.下列图示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能表示构成水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8.若以“○”表示氧原子,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氧气组成的是()。
9.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个数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10、图A、图B中,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
①表示混合物的图是,
图A中表示的分子,其化学式是。
②在一定条件下,图A中表示的分子能转变为图B中表示的分子,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53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