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元3构成物质的微粒(2)

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核外电子总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改变,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3.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4.根据表中信息完成表格内容

原子

种类原子核核外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

氢1111

碳666612

氧88816

钠11111211

铁26263056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变,仅变了;正是由于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变了,变成,然后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可见,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而不可分,这就是和的本质区别。

6.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实质。

相关推荐

2.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表格教案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一分子
一.教学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3.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子及分子的性质
三.教学程序
(一)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事实1
[观察与思考]
香水中分子的扩散
事实2
一切物质都是这样,如果能无限靠近它,看清它,就会发现它是由微粒构成的。
结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
1.分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
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
观察:产生大量白烟
问题: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产生白烟?
假设: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新物质
解释:
氯化铵的生成过程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
分子聚集构成物质
(三)分子有什么特性
【实验观察】
将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氨分子的运动
【实验结果】
不直接接触的两种溶液,也能发生反应,说明溶液中的分子可以不断运动到另一种溶液中,体现了分子不断运动的特性。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①分子很小
②分子不断运动
③分子间有间隔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典型例题】
1.观察下图,分析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液体难压缩呢?
二氧化碳分子在三种状态中的间隔比较
答案:固体、液体分子间隔小,而气体分子间隔大。
2.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2)分子间有间隔;(3)分子不断运动;(4)分子不断运动
【当堂练习】(答题时间:20分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时刻在作高速的圆周运动B.洁净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大自然刮风是空气中分子定向运动的结果D.分子无法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2.我们能够嗅到远处花香的事实,可以说明()
A.分子很大B.分子有质量
C.分子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3.氮气变为液态氮是因为()
A.分子大小变了B.分子质量变了
C.分子停止了运动D.分子间距离变了
4.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②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5.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间隔改变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本身发生改变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
6.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后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A.分子质量变小了B.分子间隙变小了
C.分子直径变小了D.分子体积变小了
7.下列事实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炒菜时在远处就闻到它的香味B.红墨水滴入水中会自行扩散
C.食盐是一种白色的固体D.空气可以压缩成液态空气
8.下列现象不是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贮存在柜子中的卫生球逐渐变小B.盛有氧气的钢瓶,瓶壁受到很大的压力
C.氧气无色D.红墨水溶入水中逐渐扩散
9.人们漫步在槐树林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这说明了()
A.分子是有质量的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
10.碘受热易升华,这是碘的重要的______________性质,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时,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而__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改变。
1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知识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铝长时间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C.医院里充满了药味和酒精味
D.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12.简答: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①晒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容易干燥
②将蔗糖放入水中,溶液有甜味
③蜡烛的燃烧与蜡烛的熔化
创新题
13.厨房里的抽油烟机使用不久后,储油盒里就积满了油,为什么?
14.秋天腌菜时,把萝卜放在盐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萝卜就会变咸,为什么?
【试题答案】
1.C2.C3.D4.B5.C6.B7.D8.C9.C
10.物理分子间隔分子本身
11.D
12.①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②分子不断运动
③燃烧:分子发生改变熔化:分子间隔改变,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13.油蒸气变成液态油
14.萝卜中的水分子渗出,盐的微粒渗入其中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的发展史
2、掌握原子的构成
3、掌握原子内部的相关等式
4、能运用相对原子质量,并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学习重难点】:知道原子的内部构成及等式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实质是怎样的过程?
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变成其他原子?
3.氯化钠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二、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汤姆生发现原子中的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交流讨论:
1、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____________。
电子带负电,但原子不显电性,说明什么?
2、阅读课本P68“交流与讨论”,你能解释下列相关问题吗?
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
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
②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③极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解释:①原子中有个坚硬质点,质点体积很小,质点外空间很大。


结论: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和构成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活动二、探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阅读课本P69“拓展视野”
交流讨论:1、原子核内有什么?
2、你能解释原子核带电的原因吗?
3、结合下表,你能总结出的规律
原子质子中子电子
氢101
氢111
氢121
碳666
碳676
氧888
氮777
钠111211
(1);
(2);
(3)。
活动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性质
3.离子的形成及分类
a钠离子的形成过程b氯离子的形成过程

NaNa+ClCl-
上面第二个图和第四个图叫离子结构示意图
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NaCl)。
离子(失去电子,带电的离子。如Na+、Ca2+、Al3+)
离子
离子(得到电子,带电的离子。如Cl-、S2-)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物质。
由离子构成物质有: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
三、总结、反思、提升
1、反思: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中,其中钠离子带____电,氯离子带____电,那么氯化钠物质显电性吗?为什么?
2.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何关系?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又有何关系?
原子中:,离子中:,
3.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那么离子能重新形成原子吗?
4.以下几个结构示意图

ABCDEFGH
属于原子的是,属于离子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是,易失电子的是,易得电子的是
四、自检~反馈~巩固
【达标检测】
1、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中子数为37,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B.37C.88D.126
2、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填空:
(1)不显电性的是
(2)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3)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
(4)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构成。
(5)铁是由铁构成。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4、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5、下列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BCD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失去电子后,会形成阳离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7、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
B.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课后作业】
1、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2.一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含有n个质子,核外共有n+1个电子,则该粒子一定属于()
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
4.根据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微粒属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1)当n=8时是_____,(2)当n=10时是______,(3)当n=11时是_____。
5、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最外层电子层上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电子,生成离子。
6.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2)构成分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4)带负电荷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
(5)显中性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最小的微粒_______________-。
7、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试画出这种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下列三种实验现象。试根据原子核的结构对(2)、(3)所述现象作出解释。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
【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1.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色。
2.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_________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___
3.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
4.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
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
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
二、合作~研讨~点拨
活动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观察实验]高锰酸钾溶于水
[现象记录]①固体颗粒逐渐_____。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结论]物质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构成
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观察实验]见课本中p63的“观察与思考”
[现象记录]【实验1】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_____。
实验2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
[观察与思考]
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
再分别加入一颗大小相等的品红颗粒。
现象:
结论:微粒运动越快
[观察实验]见课本中p63的“活动与探究”。
[现象记录]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1说明了什么?实验2说明了什么?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
[阅读]P64完成下列填空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二氧化碳、氧气、水等由构成,铜、铁等金属及金刚石、稀有气体由构成,食盐由构成。
三、总结~反思~提升
1.活动一、活动二。
2.反思“预习交流”中的第4题,你能用微粒的观点来分析吗?
3.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解释“预习交流”中的第2、3题吗?
4.沙尘暴现象的存在能证明微粒具有运动的性质吗?海绵能够吸水的事实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吗?
5.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是多少?50ml酒精与50ml酒精呢?
6.学生观察“魔棒生烟”实验,结合“练习与实践”第5题,回答有关问题
7.从热水瓶中倒完开水,塞瓶塞时,瓶塞总是往上蹦,这是什么原因?
四、自检~反馈~巩固
【课堂反馈】1.为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小琴同学用高锰酸钾颗粒依次进行了下列三步实验操作。①研磨:从试剂瓶中取少量高锰酸钾颗粒放在研钵中研碎成粉末;②溶解:取少量粉末放在试管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③稀释:把试管中的溶液全部倒进盛有200mL水的烧杯中。其中哪些操作步骤中高锰酸钾不再分?()
A.全部B.只有①C.只有②D.只有③
2.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是()
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
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
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
3.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4.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
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__。
【课后作业】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
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
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
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这体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性质。
7、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打开盛有酒精的瓶盖,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因为构成酒精的微粒_____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白酒瓶一定要盖严瓶盖,否则酒的香味变淡,度数会降低,其原因__________。
9、用微粒观点解释:充满气体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明显缩小,而充满水的橡皮球加压时体积变化却不大
10、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防止食物腐败。
【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959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