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
(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发展、改革与积极作用;
(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4)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2)通过多媒体资料,再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3)利用图表及图片资料比较隋唐科举制与北宋科举制的异同,以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
(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变法的前提(开始)和具体措施。
本节可以看成是变法的整个过程,“起用王安石”,可以看作是前提或开始,而后边三目就是变法的主要措施。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第一目“起用王安石”后,可直接提问问题过渡到下一部分变法的主要措施。学生可分三组分别整理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项内容,每组简单回答后教师适当做出总结,并就一些问题展开提问、讨论、补充资料、拓展延伸。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你从王安石的这首诗中得到哪些启发?
生1:农民命运悲惨。
生2:宋朝“积弱”局面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师:对,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
三个要点:
(1)统治集团危机四伏: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2)宋仁宗拒纳《言事书》:面对统治集团的危机,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
(3)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1068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过渡:宋仁宗对王安石的《言事书》不感冒,那么是什么力量打动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呢?
2、王安石的变法设想:《言事书》的变法主张及设想
《言事书》(《万言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
(2)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
(3)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
(4)当今不能泛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5)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
(6)当前朝政的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3、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更为全面的改革。
(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宋仁宗时,陕西百姓缺少粮、钱,转运使李参让他们自己估计当年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官称“青苗钱”。王安石、吕惠卿等据此经验,制定青苗法。它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
②农田水利法: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
③募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八月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颁行。此法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是针对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
⑥均输法:主要内容有: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斟酌某时某地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这就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建议:教师在讲述这些措施时不必补充新材料,教材已作了详细、明确的介绍。可按教材介绍的六项具体内容讲解,也可绘制表格,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措施触犯了贵族大地主的利益,为后面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作好铺垫。
列表归纳:
措施内容作用
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免役法
(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增力政府收入。
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保甲法:熙宁三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其主要内容是乡村住户,不论主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及节省军费。
②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③将兵法: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④设军器监: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从此,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建议:保马法、军器监都是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资料讲解。
列表归纳:
措施内容作用
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费开支。
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减少了政府支出
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
3、取士之法:
(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造舆论。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即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采取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另设“明法科”。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②整顿太学,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
实行“太学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人才。
③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王安石的用人观: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颇有见地,他发了不少高论来阐述自己“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
“教之”,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为此王安石力主兴办太学、州县学等各级学校,同时,王安石还设置武学、律学与医学,培养国家急需的专门人才。
“养之”,即优待和栽培人才。王安石认为对人才应当利、礼、法共用,“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饶之以财”就是“高薪养廉”,给官吏们优厚的工资待遇,使他们衣食无忧,从而远离腐败贪污。“约之以礼”就是用“礼”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官员廉洁自律的能力,从内部做到拒腐防变。“裁之以法”就是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则应严厉惩治。
“取之”,即发现、选拔人才。王安石坚决反对北宋旧有恩荫制度和科举制度,而是极力推崇古代的荐举制度。在荐举人才时,并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而是要征求众人意见,并且,还要用实践效果来检验人才是否能当大任。
“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人之才德为唯一标准。并且,王安石强调用人要“久于其职”,忌讳频繁的迁调。
王安石理想中的人才是德才兼备,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理想与现实剥离开来了。为了变法的顺利进行,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举荐了不少人才,让他们加入到变法大军中来,其中确实不乏年轻有为者。尽管王安石再三强调选用人才要德才兼备,切忌让那些“巧言令色”之徒得势,可是他的队伍里还是掺进了不少投机钻营道德败坏之徒,这些人或者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他们只不过凭借极力吹捧新法以取得王安石的赏识从而进入到变法大军中来,结果使得王安石两次罢相,最终变法失败。(关于用人失误,将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去分析)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变法。商鞅变法之际,诸国并立,一国国君若能大行革新即可图强并打倒敌国,可谓变法成则国存、变法败则国亡,大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之势。而王安石时代,北宋实行了高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改革仅为挽救时弊、富国强兵,其迫切性大大不如战国,况全国吏治败坏、积重难返,保守势力又过于顽强,终于落得失败的结局。
设计问题: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教学小结: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以便进一步理解北宋中期改革的目的和改革的重大成就。
庆历新政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北宋统治积贫、积弱危机所进行的较全面的改革:通过理财方面的措施,发展经济,增加国家收入,实现富国愿望,以解决积贫问题;通过军事方面的措施,增强军队战斗力,对内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对外可抵御辽、西夏的进攻,还可节省军费开支,实现强国愿望,解决积弱问题;而教育方面的措施,则是要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使变法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这样,北宋统治者试图通过较全面的改革,挽救统治危机,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提示: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措施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为了实现富国的目的,王安石采取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富国之法初步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2、分析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提示: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强兵之法初步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学习延伸:
(略)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第11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1、课前导学
(一)、起用王安石
原因:①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和的关系,发展生产。
措施:,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政府的收入增加;,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按民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三)强兵之法
目的:;
措施:,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官马由农户保养;,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2、课堂识真
1.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2.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3.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否定了科举制度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
4.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下列措施中体现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进行管理的是()
A.租庸调制B.市易法C.青苗法D.两税法
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①背景②改革措施③性质④结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农田水利法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3、课后见功
9.阅读下列材料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⑴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
5、拓展空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⑵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⑶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第1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课前导学略
2、课堂识真
1-8BBABDABB3、课后见功
9.答案:
⑴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⑵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5、拓展空间
10.答案:
⑴粮食价格过低。
⑵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⑶商鞅:主张抑制商业的发展。原因:引导人民从事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确立封建制度。
王安石: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材分析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从这句引言内容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1:表明作者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生2: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师:说得很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到底他“忧”什么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宋真宗赵恒(998-1022),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在位期间,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在位41年。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仁宗无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但于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年),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20岁即位,在位18年(1067—1085),38岁时病死,葬于永裕陵。
1、阶级矛盾的激化:
(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
(3)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1)集中军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3)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4)负面影响:
①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③军费开支高涨。
空前强化的蝗专权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1)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2)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3)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新政背景:内忧外患
内忧: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
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
2、庆历新政:
(1)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2)主要内容:
①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②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
⑤.“减徭役”,重农桑: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3)失败原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政推行一年多就夭折。
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以吕夷简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吕夷简诬蔑韩、范的“朋党”之议,也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但是,如果以牺牲皇帝家天下的利益来实现富国强兵,专制帝王当然不能答应。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当时北宋的官僚,已经是暮气深沉的腐朽政治集团,真要实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得丢官。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
如庆历三年十月,由中书与枢密院共同选拔各路的转运使。范仲淹在提名时,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却说:“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面对这些言论,宋仁宗对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让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到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等罪名贬黜。已经颁行的磨勘(考绩)、荫子等新法也被宣布作废,“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参考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学习延伸:
(略)
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改革的酝酿
亚历山大二世积极推进改革,进程从秘密到公开,方案从多元到相对一致
为什么俄国最终会选择改革的方式变革社会
结合背景
探究改革的必然性
由“看图说文”引入课题
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一九法令”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下令废奴
法令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方面
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
归纳特点
分析内容
应用插图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
进步与局限
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但高额赎金,继续盘剥和奴役农奴是历史的局限性
列宁为什么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评价
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的养育
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不能消除革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
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角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改革的酝酿(前奏曲),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核心措施),法令颁布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综合评价)。学习时应结合背景知识,加深理解措施及其影响。
本课引言是由文字概述、要言引用、主要问题设计和重要概念四部分组成。突出了改革的迫切性和复杂性。
新课导入建议:
介绍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
“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那样消亡……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同时介绍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俄国杰出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之一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
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指出农奴制的存在是燃起反抗烈焰的根源;要求自由、反抗压迫的“钟声”传遍俄国大街小巷,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统治者已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改革势在必行。从而引入本课课题: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同时设问:为什么俄国波澜壮阔的斗争没有汇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彻底摧毁整个封建统治?为什么俄国最终出现了由掌握国家政权的地主阶级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一目“改革的酝酿”
1.为什么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2.改革的焦点问题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斗争。亚历山大二世下令成立的负责农奴制改革的组织“农民事务总委员会”,主要由一些高级官吏和大农奴主组成。这些官吏和地主贵族的代表分成好几个派别,有的反对分地给农民,有的主张只允许农民赎一小部分土地。农民不仅要求从农奴身份下解放出来,而且也要求把地主土地无代价地进行分配,并不断斗争。面对农民运动的强大压力,最后政府否决了解放农奴而不给土地的草案。
教学建议:以设问──小组讨论──释疑方式,理清各种改革方案的脉络与实质,重点分析、强调改革机构和负责代表的阶级性质,为理解改革内容的具体表现奠定基础。
采取“角色扮演”分别代表沙皇政府、农民、封建地主等不同派别。根据各自阶级、阶层利益之本提出辩论的各种方案。
第二目“二一九法令”
标志: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特点:包含众多的一系列文件(共17个);长时期、分阶段实施,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物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口和器物买卖和交换。但是,地主对农民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如,根据法令的规定,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地契约前,对地主还负有“临时义务”,继续受到地主的奴役和支配。
二、关于份地和农民因使用份地而须负担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份地分配情况视各地而异,分别由不同法令规定。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被地主强占的土地,即所谓“割地”,平均占改革前农民份地的18%;在有些地区则达到20~40%。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和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以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地的手续和实质。农民的宅旁园地可以赎取,向政府交纳约60卢布的法定赎金,六个月后即可获得所有权。赎地须得到地主的同意,赎金数以每年6%的年利率加以资本化后得出。如,每年代役租为12卢布,则赎金为200卢布。赎地时,农民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部分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这样,作为赎金基础的并不是实在的土地的价格,而是资本化的代役租。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几个村社组成乡,管理听命于地主贵族中产生的调停吏。这样,从前受个别地主支配的农民,现在相当程度是处于地方贵族控制下。村社中还建立了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完成各种义务。
教学建议:结合教材中两幅插图《“二一九法令”的原文》《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看图说文:依据画面,结合背景,思考、回答问题:
什么是“二一九法令”?该法令颁布前农奴和地主贵族的关系如何?你的依据何在?推测一下,解放农奴的有关法令的重点内容会是什么?实施它的本质是什么?你有怎样的结论?
第三目“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分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列宁曾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为什么说“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一方面,专制统治下,任何胆敢对沙皇权利出言不逊者,都将遭到逮捕,随后将被处决或流放至西伯利亚监禁,民众生活依旧困苦;另一方面,各地地主都竭力要在改革方案中只反映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方案众多争论得不可开交。结果,农民革命斗争越来越高涨,用革命方式摧毁农奴制的威胁越来越大,形势逼迫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加速拟定一个能较全面代表统治者根本利益的方案。他惶恐不安的说:“今后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
(2)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教学建议:理解上述分析,结合教材插图《残败的俄国农村》和“看图说文”,并讨论解决的问题。同时,可以指导、设计一场主题辩论会: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哪一个更大?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改革的酝酿”一目的教学。
(1)可从介绍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以及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和赫尔岑于伦敦出版的《钟声》杂志的办刊宗旨引入本课课题;再结合引言要言、亚历山大二世的戎装照图解,突出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革命风云,探究改革的必然性;也说明改革也是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途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变革社会方式的选择,最终由国情决定。
(2)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组织学校小组,分别代表政府、农民、封建地主等不同派别。根据各自阶级、阶层利益之本提出辩论的各种方案。加深对法令出台背景的理解。
关于“二一九法令”一目的教学。
(1)可以通过特点归纳、内容分析、插图应用、列表比较等途径和手法,分析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法令内容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三个具体方面。
(2)运用阶级分析法,认识改革的本质内容。
什么是“二一九法令”?该法令颁布前农奴和地主贵族的关系如何?你的依据何在?推测一下,解放农奴的有关法令的重点内容会是什么?实施它的本质是什么?结合教材两幅插图画面,结合背景,看图说文。重点理解“二一九法令”的重点内容及其实施情况。试着体会一下你有怎样的结论?
关于“进步与局限”一目的教学。
(1)应用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加深对法令内容及其实施予以全面理解与评价,认识改革延缓了革命到来,但没有消除革命。大量农奴制残余的保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因此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2)寻访老师或专家或上网搜索,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的政治、文学、美术作者或作品有哪些?选择其中较经典的作品或革命导师格言,仔细体味,写份读后感,与同学相互交流、欣赏。
(3)为了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各种才能、提高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学习小组或班级之间可以联合举办一场“历史主题辩论会”,讨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哪一个更大?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改革的酝酿”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1)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的诗文(见前文“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部分)
(2)十二月党人的应和诗片段
“你们悲惨的工作不会这样消亡,
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烈焰……”
案例二在介绍“二一九法令”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1)教材插图《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2)材料:“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对农民说这种期望是没有根据的,一切劝导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念;农民根本不相信地主会对他们作出任何让步……怀疑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的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设问:农民是如何认识1861年改革的?他们的这种认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还是自己凭空的猜想?结合史实说明。
(参考答案:农民的怀疑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在改革前,亚历山大二世就保证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作到了。改革过程中,让农民高加赎买地主土地,实际上是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
案例三在介绍“进步与局限”一目时,可用实物投影、幻灯或计算机介绍几组图片或材料。
(1)教材插图《残败的俄国农村》。
(2)寻访老师或专家或上网搜索,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关的政治、文学、美术作者或作品有哪些?选择其中较经典的作品或革命导师格言,参与课堂交流,准备“历史主题辩论会”资料(略)。
四、问题解答
1.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农民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获得一份份地。
思路引领:亚历山大二世是沙皇政府的代表,改革是被形势所迫。
答案提示:亚历山大二世借助舆论和各个改革组织,积极推行变法。他于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法令规定: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A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B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时限安排上:规定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内容充分体现了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2.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进步性表现在:性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地位上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作用上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
局限性表现在: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体现改革的不彻底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呈现出掠夺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有很大的欺骗性。
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
思路引领: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答案提示:从背景上看: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长期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一)本课测评
(1)“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称“解放法令”。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大小由地主决定,要出赎金。
思路引领:改革方式是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
答案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二)学习延伸
材料见教材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答案提示:一、前者十分否定,后者充分肯定。
二、同意。因为封建残余严重存在;私有农民改革后生活状况仍然恶劣,引发新的频繁起义;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14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