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新)1.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2课时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新)1.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2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题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共2课时
第1课时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用已经学过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来判定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斜边、直角边”公理,并能熟练地利用这个公理和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发现探索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于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因而它还具备一般三角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因为这是第一次涉及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从而体现由一般到特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斜边、直角边”公理的掌握
2、难点::“斜边、直角边”公理的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
(一)复习提问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几种?
2.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二)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方法——SAS、ASA、AAS、SSS.我们也知道“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这些结论适用于一般三角形.我们在三角形分类时,还学过了一些特殊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否会有一般三角形不适用的特殊方法呢?
我们知道,斜边和一对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ASA”或“AAS”判定它们全等,两对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根据“SAS”判定它们全等.
提问: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对直角边相等(边边角),这两个三角形是否能全等呢?
1.可作为预习内容
如图,在△ABC与△A'B'C'中,若AB=A'B',AC=△A'C',∠C=∠C'=Rt∠,这时Rt△ABC与Rt△A'B'C'是否全等?

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把Rt△ABC与Rt△A'B'C'拼合在一起(教具演示)如图3-44,因为∠ACB=∠A'C'B'=Rt∠,所以B、C(C')、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因此,△AB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于是利用“SSS”可证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B=∠B'.根据“AAS”公理可知,Rt△ABC≌Rt△A'B'C'.
3.两位同学比较一下,看看两人剪下的Rt△是否可以完全重合,从而引出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HL”公理.
(三)讲解新课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这是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个特殊的判定公理,其他判定公理同于任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
练习
1、具有下列条件的Rt△ABC与Rt△A'B'C'(其中∠C=∠C'=Rt∠)是否全等?如果全等在()里填写理由,如果不全等在()里打“×”.
(1)AC=A'C',∠A=∠A'()
(2)AC=A'C',BC=B'C'()
(3)∠A=∠A',∠B=∠B'()
(4)AB=A'B',∠B=∠B'()
(5)AC=A'C',AB=A'B'()
2、如图,已知∠ACB=∠BDA=Rt∠,若要使△ACB≌△BDA,还需要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就写几种).

理由:()()()()
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1-23,BD,CE分别是△ABC的高,且BE=CD.
求证:Rt△BEC≌Rt△CDB
练习
3、已知:如图3-47,在△ABC和△A'B'C'中,CD、C'D'分别是高,并且AC=A'C',CD=C'D',∠ACB=∠A'C'B'.
求证:△ABC≌△A'B'C'.
分析:要证明△ABC≌△A'B'C',还缺条件,或证出∠A=∠A',或∠B=∠B',或再证明边BC=B'C',观察图形,再看已知中还有哪些条件可以利用,容易发现高CD和C'D'可以利用,利用它可以证明△ACD≌△A'C'D'或△BCD≌△B'C'D'从而得到∠A=∠A'或∠B=∠B',BC=B'C'.找出书写顺序.
证明:(略).
例题2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
已知:
求作:
作法:(1)
(2)
(3)
则△ABC为所求作的直角三角形。
小结:由于直角三角形是特殊三角形,因而不仅可以应用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方法,还可以应用“斜边、直角边”公理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公理只能用于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不能用于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所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有五种:“SAS、ASA、AAS、SSS、LH”
(四)练习练习1、2.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使学生掌握“斜边、直角边”公理,并能熟练地利用这个公理和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发现探索法)
课后反思

相关知识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新)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I)共5课时教案


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共5课时
第1课时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重点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难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策略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两锐角互余;(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按要求画图:
(1)画∠MON,使∠MON=30°,
(2)在OM上任意取点P,过P作ON的垂线PK,垂足为K,量一量PO,PK的长度,PO,PK有什么关系?
(3)在OM上再取点Q,R,分别过Q,R作ON的垂线QD,RE,垂足分别为D,E,量一量QD,OQ,它们有什么关系?量一量RE,OR,它们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Rr△ABC中,∠A=30°,BC为什么会等于AB
分析:要判断BC=AB,可以考虑取AB的中点,如果如果BD=BC,那么BC=AB,由于∠A=30°,所以∠B=60°,
如果BD=BC,则△BDC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判断△BDC是等边三角形,你会判断吗?
由学生完成
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个定理的得出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先让学生交流,得出把△ABC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2上面定理的逆定理
上面问题中,把条件“∠A=30°”与结论“BC=AB”交换,结论还成立吗?
学生交流
方法(1)取AB的中点,连接CD,判断△B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从而
∠A=30°
(2)沿着AC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
(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度。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定理应用
例1、在△ABC中,△C=90°,∠B=15°,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交BC边于点D,BD=16cm,则AC的长为______

例2、如图在△ABC中,若∠BAC=120°,AB=AC,AD⊥AC于点A,BD=3,则BC=______.

2实际应用
例3、(P5)在A岛周围20海里水域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O处时,发现A岛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30海里,该轮船如果不改变航向,有触礁的危险吗?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六、作业布置: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课后反思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掌握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HL).
◆3、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HL”.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说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一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高裁剪,让同学们观察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二、合作学习:
(1)回顾: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已经有哪些方法?
(2)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何会全等,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一起利用画图,叠合方法探索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充分让学生想象。不限定方法。
教师归纳出方法后,要学生注意两点:1“HL”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
2应用“HL”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Rt△的条件
(3)教师引导、学生练习P47
三、应用新知,巩固概念
例题讲评
例:已知:P是∠AOB内一点,PD⊥OA,PE⊥OB,D,E分别是垂足,且PD=PE,则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请说明理由。
分析:引导猜想可能存在的Rt△;构造两个全等的Rt△;要说明P在∠AOB的平分线上,只要说明∠DOP=∠EOP
小结:角平分线的又一个性质:(判定一个点是否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方法)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四、学生练习,巩固提高
练一练:P481.2.P493
五、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1)本节内容学的是什么?你认为学习本节内容应注意些什么?
(2)学习本节内容你有哪些体会?
(3)你认为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
(4)你现在知道的有关角平分线的知识有哪些?
六、布置作业:

§13.2.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13.2.3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斜边是
3、如图,AB⊥BE于C,DE⊥BE于E,
(1)若∠A=∠D,AB=DE,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2)若∠A=∠D,BC=E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4)若AB=DE,BC=EF,AC=DF
则△ABC与△DEF(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Ⅱ.导入新课
(一)探索练习:(动手操作):
已知线段a,c(ac)和一个直角利用尺规作一个Rt△ABC,使∠C=∠,
AB=c,CB=a
1、按步骤作图:ac
①作∠MCN=∠=90°,
②在射线CM上截取线段CB=a,
③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④连结AB
2、与同桌重叠比较,是否重合?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斜边与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巩固练习:
1.如图,△ABC中,AB=AC,AD是高,
则△ADB与△ADC(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用简写法)
2.如图,CE⊥AB,DF⊥AB,垂足分别为E、F,
(1)若AC//DB,且AC=DB,则△ACE≌△BDF,
根据
(2)若AC//DB,且AE=BF,则△ACE≌△BDF,
根据
(3)若AE=BF,且CE=DF,则△ACE≌△BDF,
根据
(4)若AC=BD,AE=BF,CE=DF。则△ACE≌△BDF,
根据
(5)若AC=BD,CE=DF(或AE=BF),则△ACE≌△BDF,
根据
3、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有()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4、如图,B、E、F、C在同一直线上,AF⊥BC于F,DE⊥BC于E,
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理由:∵AF⊥BC,DE⊥BC(已知)
∴∠AFB=∠DEC=°(垂直的定义)
在Rt△和Rt△中
∴≌()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如图,广场上有两根旗杆,已知太阳光线AB与DE是平行的,经过测量这两根旗杆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是一样长的,那么这两根旗杆高度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提高练习:
1、判断题:
(1)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个锐角和锐角相邻的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一个锐角与一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6)两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7)一个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8)一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如图,∠D=∠C=90°,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D≌△BAC,并在
添加的条件后的()内写出判定全等的依据。
(1)()
(2)()
(3)()
(4)()
课时小结
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6.HL(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作业
1.课本习题13.2─10、12题.
课后作业:<<课堂感悟与探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02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