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
【教学目标】
1.会通过类比的方法来理解和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2.熟练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将分式乘除法全部化归为分式乘法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想、归纳等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并熟练掌握这一法则.
4.通过化除为乘,体会化归的思想方法,尝试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难点: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尤其是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的运算,正确体会具体的运算过程和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下列运算:
23×45=2×43×557×29=5×27×9
23÷45=23×54=2×53×457÷29=57×92=5×97×2
问题1:上述运算我们熟悉吗?它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提问共同解决:分数的乘除运算,体现了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
问题2:能用文字表述这一法则吗?
学生往往能做但说不好,注意引导.内容为(屏幕显示):
分数乘法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
分数除法法则: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和被除数相乘.
问题3: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高为多少?
通过提问后,列式:Vabmn.
问题4: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通过提问后,列式:am÷bn.
完成问题3,4后,师追问:以上两类式子是什么运算?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制造矛盾冲突,利用“数、式通性”的类比思想引发学生发现“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1:分数的乘除为我们熟悉,那分式的乘除是怎样计算的?你能归纳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吗?
学生在观察、类比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交流,相互补充,得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教师利用大屏幕显示,把分数的运算法则中,“数”改为“式”即可.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和被除式相乘.
通过类比,得出:(1)分式乘除法与分数乘除法类似;
(2)“数”变为“式”后,其运算又有不同.
问题2:你能用字母表达式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用式子表示为:ba×dc=bdac;ba÷dc=ba×cd=bcad.
问题由情境而发,一个好的情境将推动学生思维触角的延伸,由数到式是一种飞跃,是进一步抽象的体现.瞄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问题引动学生猜测、归纳,进而获得新知,实现分数到分式的运算,开辟分式计算的领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1)4x3yy2x3;(2)ab32c2÷-5a2b24cd.
由学生试做,完成后同位交流,不能解决的课堂上集中解决.
注意:1.运算的步骤:(1)小题先乘后约分或先约分后乘;(2)小题先把除法化为乘法,再按乘法法则进行计算;2.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为分式的最简形式或整式.
2.计算:(1)a2-4a+4a2-2a+1a-1a4-4;(2)149-m2÷1m2-7m.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活动,加以指导.其步骤可归纳为:若是除法,先转换成乘法,再将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相乘后再约分,直至成为最简.题目按梯度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的逐层把握,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练习1,2就是根据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的.练习1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1)、(2)两个小题分别对应着分式的乘除,在熟悉法则的基础上,注意约分的无处不在;练习2的分式中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形式复杂了、内涵丰富了,需要因式分解的支持.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数学思想?
(1)分式的乘法、除法法则及运算技能;
(2)了解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思想——类比转化思想,由分数的乘除法类比到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除法可以化归为分式的乘法.通过反思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凌乱的知识、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反思是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养成这种好习惯,受益终生.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计算:(ab-b2)÷a2-b2a+b.
2.化简求值x2-6x+9x+1÷x2-9x2+x,其中x2=4.
3.给定下面一列分式:x3y,-x5y2,x7y3,-x9y4,…(其中x≠0).
(1)把任意一个分式除以前面一个分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试写出给定的那列分式中的第7个分式.
【板书设计】
分式的乘除
分式的乘法法则:
分式的除法法则:
练习1.
2.
【教学反思】
本节的核心就是熟练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故而,整堂课紧紧围绕分式的乘法运算来组织教学,重点突出.通过与分数乘除法运算的类比,使学生较易掌握本节内容.而难点则通过逐层推进、交流探讨、适时反思的形式实现突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运算顺序.
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运算的顺序进行混合运算,在应用的过程中,养成反思的习惯.
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3.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的能力及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及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会计算下列题目吗?
(1)4a4b215n3÷-8a2b235n;(2)x2+2xy+y2xy-y2x2-2xy+y2xy+y2;
(3)-38÷35×25;(4)
解:(1)原式=4a4b215n335n-8a2b2=4a4b235n15n3(-8a2b2)=-7a26n2.
(2)原式=(x+y)2y(x-y)(x-y)2y(x+y)=(x+y)2(x-y)2y(x-y)y(x+y)=x2-y2y2.
(3)原式=-38×53×25=-3×5×28×3×5=-14.
(4)原式=23×23×23×23=2×2×2×23×3×3×3=1681.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然后让学生尝试练习,完成后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
问题1:以上四个题目分别涉及什么运算?
(1)分式的除法运算;(2)分式的乘法运算;(3)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4)分数的乘方运算.
督促学生养成解题前仔细审题的习惯,为方法策略的选择提供判断的依据.
问题2:它们涉及的运算法则或运算顺序我们熟悉吗?说说看!
都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它们涉及的运算法则或运算顺序有:
(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abcd=acbd.
(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和
被除式相乘.ab÷dc=abcd=acbd.
(3)分数的乘方法则:根据乘方的意义转化为乘法,利用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4)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分式的乘法、除法,分数的乘除混合,分数的乘方等都是新知的认识基础,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一是唤起记忆,二是查缺补漏,疏通旧知向新知的通道,以确保学生已有经验与知识的正迁移的发生.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1:你会计算2x5x-3÷325x2-9x5x+3吗?试试看.
原式=2x5x-325x2-93x5x+3=2x2(5x+3)(5x-3)3(5x+3)(5x-3)=2x23.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若发现共性问题,可通过集体交流补正,以澄清模糊认识.估计学生根据“数、式通性”的思想类比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上面的题目)会操作,但不排除有感到困惑的学生,要指导好这类学生,明确顺序、明确算法,集体达成共识:
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乘法运算,若没有其他指令(如括号等),则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问题2:若将前面中的分子、分母由数替换为字母,即,同学们会计算吗?若把指数“4”替换成“n”呢?
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乘方的法则,得=abababab=a4b4.
问题3:通过问题2的研究,你能归纳出分式乘方的法则吗?
分式乘方的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小试身手:
计算:(1);(2).
答案:(1)原式=(-2a2b)2(3c)2=4a4b29c2;
(2)原式=-(my2)3(3nx2)3=-m3y627n3x6
通过3个问题,搭建自主探索的脚手架,在旧知的巩固过程中自然地将新知融入,把运算规律揭示,平缓顺畅,不显突兀,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
(1)2x-64-4x+4x2÷(x+3)(x+3)(x-2)3-x;
(2)
2.计算:
(1)y2-4y+42y-61y+3÷12-6y9-y2;
(2);
(3).
通过练习1的第(1)小题提升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层次,第(2)小题就是教材中例5的第2小题,它是乘、除、乘方三者的混合,再次涉及运算的顺序问题,并融入了符号的变化,有较强的综合性.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题:教材第139页练习1,
教材第146页第3题
选做题:有这样一道题:“计算x2-2x+1x2-1÷x-1x2+x-x的值,其中x=2016”.甲同学把“x=2016”错抄成“x=2061”,但他的计算结果也正确,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分式的乘方
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用字母表示为:(ab)n=anbn(n为正整数)
【教学反思】
本设计的突出特点:
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教学中流行着一句话:“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本设计敢于践行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疑惑让学生辩、方法让学生找、法则让学生探,以练为主线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在获取基本运算技能的同时,锤炼了意志,锻炼了思维.
15.2.1分式的乘除(2)—乘除及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能应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2、体会转化思想在分式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3、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能解决与分式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应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应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计算:(1)(2)
(3)-8xy(4)
二、探究新知:
例1:计算:
例2:如图15.2-1,“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m(a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kg.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
三、课堂训练:
1、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①·=②a÷b×=a③÷=
④8a2b2÷(﹣)=﹣6a3b⑤(﹣)·(﹣)÷(ab)2=.
A.①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
2、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B.﹣C.﹣D.﹣b
3、化简÷(n-m)2·的结果是().
A.B.﹣C.﹣D.
4.计算:
(1)(2)
5、计算:
(1)÷(a2-2a);(2)(﹣3xy)÷·
(3)﹣÷·(4)(xy+y2)÷·
四、拓展提高
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
2.已知│3a-b+1│+(3a-1.5b)2=0.求÷[()·()]的值
3、已知,求的值.
七、课后反思:
(实际用课时)
15.2.3整数指数幂(1)
【学习目标】理解负指数幂的意义,正确熟练地运用负指数幂的性质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尤其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学习难点】认识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及幂运算法则的扩展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计算
(1)(2)(3)
2、填空
aman=(m,n是正整数);(am)n=(m,n是正整数)
(ab)n=(n是正整数);am÷an=(a≠0,m,n是正整数,m≥n);
()n=(n是正整数);a0=(a≠0).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42—144
1、计算(1)52÷55(2)
思路1:由约分得,52÷55=
=
思路2:由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am÷an=(a≠0,m,n是正整数,m>n)
猜想52÷55=
由上题思路1、思路2的计算结果,则有
52÷55=
一般地,规定:a-n=(a≠0,n是数),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n为任何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数.
练习:
(1)(2)(3)(4)
2、随着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推广到全体整数,前面提到的运算性质也推广到整数指数幂.
(1)想一想:在引入负整数指数和零指数后,aman=(m,n是正整数),这些情形能否推广到m,n是负整数的情形?
即
即
即
从上面的填空中你想到了什么?
结论:这条性质对于m、n是的情形仍然适用.
(2)继续举例探究:、、在整数指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3、例题:计算
⑴⑵⑶⑷
三、反思小结、观点提练:
1、幂的两个规定:(1)当a≠0时,(2)当n是正整数时,()
2、幂的三类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aman=(m,n是整数)
(2)同底数幂的除法:(为整数)
(3)幂的乘方:(m,n是整数)
积的乘方:(m,n是整数)
商的乘方:(m,n是整数)
四、课堂巩固:
1、30=3-2=(-3)0=(-3)-2=b0=b-2=(b0)
2、下列等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am÷an=am·a-n;(2)()n=anb-n.
3、计算:(1)(2)
(3)(-3ab-1)3⑷(2m2n-2)2·3m-3n3
(5)3a-2b·2ab-2(6)4xy2z÷(-2x-2yz-1)
五、拓展提高
1、已知3m=,()n=16,求mn的值.
2、若(x-3)0+2(3x-6)-2有意义,求x的取值范围.
六、课后反思:
(实际用课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02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