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6.2 变化中的三角形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2 变化中的三角形,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6.2变化中的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
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
准备活动:
课前复习:
(1)如果△ABC的底边长为a,高为h,那么面积S△ABC=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那么面积S梯形=____________.
(3)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面积S圆柱=___________;圆锥底面的半径为r,高为h,面积S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探索:
如图所示,△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C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__厘米2.
在这里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中面积是怎样随着高变化而变化的.重点理解上面的题目中第2小问的意思.
做一做:
1、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2)如果圆锥的高为h(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3)当高由1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厘米3变化到_______厘米3.
2、如图所示,圆锥的高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r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3)当底面半径由1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_厘米3变化到_________厘米3.
两个做一做中,可以先用课件展示这个变化过程给学生看,让他们小组内交流从、而得到答案,再独立完成第2小题.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点评.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x,则:
(1)若设长方形的面积S,则面积S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
(2)若用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则周长C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
(3)当x增加一倍时,长方形的面积S是如何变化的?周长C又是如何变化的?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4)当x为何值时,长方形会变成一条线段?
小结: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找出与自变量相应的因变量的数值.
作业:
课本P170习题6.2:1、2.
教学后记:
学生基本上能准确的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单个自变量的数值可以找到相应的因变量的值.但是对于自变量由一个数变化到另一个值时,找随之而变化的因变量的值,有部分学生感到难以理解.

延伸阅读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课案(学生用)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会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
2.数学思考
通过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数学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探索过程,丰富我们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情感态度
(1)在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我们主动探索、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培养我们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能熟练运用.
2.教学难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复杂图形中通过作辅助线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课前延伸

各人准备一张三角形纸片,记作△ABC,分别取AB、AC边中点D、E,用直尺分别测量DE、BC的长,比较DE、BC的大小关系,并猜想DE、BC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还能借助量角器测量有关角的大小,并猜想出DE、BC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课内探究

一.上面猜想进行理论证明.
已知:D、E分别平分AB、AC,
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归纳.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义: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三.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中线区别: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符号语言: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D、E分别平分AB、AC,若BC=10cm,则DE=______;
若DE=cm,则BC=______.

2.已知中,,且cm,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的周长是_________cm.
3.如图,内有一点P,EF是的中位线,MN是的中位线,
求证:四边形MNFE是平行四边形.

4.判断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连接所形成四边形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已知:E、F、G、H分别为四边形ABCD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5.实际应用:
想知道一池塘边缘宽度AB,且AB不可直接测量,怎么办?
提醒:池塘旁取一点C,C与A、B之间可以直接到达.

五.当场训练反馈:
1.如图,任意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分别为E、F、G、H,若对角线AC、BD的长都为10cm,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A.40cmB.20cmC.10cmD.5cm

2.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中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课后提升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它的三条中线组成的第二个三角形周长为_________,
第二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又组成第三个三角形,其周长为_________,以此类推,
第2010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2.如图,已知△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F、G分别是BO、CO的中点,
试猜想EF、DG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三角形的中位线的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所要探究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直观与抽象的结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探索新颖独特的证明方法和思路,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这一过程,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渗透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不仅指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而且为证明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倍分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接受新知识的意识较强,对于本章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内容掌握较好,但知识迁移能力较差,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不够灵活。因此,本节课着眼于基础,注重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首先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结论,然后借助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进行探索和证明。在此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同时重点渗透转化、类比、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劣势得以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和有关应用。
2.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2)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够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推理、猜想、论证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多种证明。
(五)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对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引入采用发现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索、猜测等自主探究的方法先获得结论再去证明。在此过程中,注重对证明思路的启发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而对于定理的证明过程,则运用多媒体演示。
(六)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三角形纸片、剪刀、常用画图工具。
学具:三角形纸片、剪刀、刻度尺、量角器。
二、教学过程
1.一道趣题——课堂因你而和谐
问题: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这四个全等三角形能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板书)
(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变得较为和谐,课堂也鲜活起来了。)
学生想出了这样的方法:顺次连接三角形每两边的中点,看上去就得到了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如图中,将ADE绕E点沿顺(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可得平行四边形ADFE。
问题:你有办法验证吗?
2.一种实验——课堂因你而生动
学生的验证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方法如下:
生1:沿DE、DF、EF将画在纸上的ABC剪开,看四个三角形能否重合。
生2:分别测量四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判断是否可利用“SSS”来判定三角形全等。
生3:分别测量四个三角形对应的边及角,判断是否可用“SAS、ASA或AAS”判定全等。
引导:上述同学都采用了实验法,存在误差,那么如何利用推理论证的方法验证呢?
3.一种探索——课堂因你而鲜活
师:把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板书)
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有怎样的关系呢?在前面图1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呢?
(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之间开始互相讨论,积极发言)
学生的结果如下:DEBC,DFAC,EFAB,AE=EC,BF=FC,BD=AD,
ADEDBFEFCDEF,DE=BC,DF=AC,EF=AB……
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板书)
师:如何证明这个猜想的命题呢?
生:先将文字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然后证明。
已知:DE是ABC的中位线,求证:DE//BC、DE=BC。
学生思考后教师启发: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以利用“三线八角”的有关内容进行转化,而要证明一条线段的长等于另一条线段长度的一半,可采用将较短的线段延长一倍,或者截取较长线段的一半等方法进行转化归纳。
(学生积极讨论,得出几种常用方法,大致思路如下)
生1:延长DE到F使EF=DE,连接CF
由ADECFE(SAS)
得ADFC从而BDFC
所以,四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
得DFBC
可得DEBC(板书)
生2:将ADE绕E点沿顺(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得点A与点C重合,
即ADECFE,
可得BDCF,
得平行四边形DBCF
得DFBC可得DEBC
生3:延长DE到F使DE=EF,连接AF、CF、CD,可得ADCF
得DBCF
得DFBC
可得DEBC
生4:利用ADEABC且相似比为1:2

可得DEBC
师:还有其它不同方法吗?
(学生面面相觑,学生5举手发言)4.一种创新——课堂因你而美丽
生5:过点D作DF//BC交AC于点F
则ADFABC
可得
又E是AC中点
可得
因此AE=AF
即E点与F点重合
所以DE//BC且DE=BC
(笔者事先只局限于思考利用平行四边形及三角形相似的性质解决问题,没想到学生的发言如此精彩,为整个课堂添加了不少亮色。)
师:很好,好极了!这种证法在数学中叫做同一法,连老师也没想到。太棒了,大家要向生5学习,用变化的、动态的、创新的观点来看问题,努力去寻找更好更简捷的方法。
5.一种思考——课堂因你而添彩
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中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容易得出如下事实:都是三角形内部与边的中点有关的线段.但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学生交流、探索、思考、验证)
6.一种照应——课堂因你而完整
问题:你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说明本节课开始提出的趣题的合理性吗?(学生争先恐后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7.一种应用——课堂因你而升华
做一做:任意一个四边形,将其四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所得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师生共同完成此题目的最常见解法。)
已知:四边形ABCD,点E、F、G、H
分别是四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连结AC
E、F分别是AB、B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AC且EF=AC,
同理可得:GHAC且GH=AC,
∴EFGH,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板书)
其它解法由学生口述完成。
8.一种引申——课堂因你而让人回味无穷
问题:如果将上例中的“任意四边形”改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结论又会怎么样呢?(学生作为作业完成。)
9.一句总结——课堂因你而彰显无穷魅力
学生总结本节内容: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另附作业)
三、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中位线
1.问题
2.三角形中位线定义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
4.做一做
5.练习
6.小结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如何将一个任意三角形分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这一问题为出发点,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为桥梁,探究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在本节课中,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探究过程,体会了证明的必要性和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在此过程中,笔者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强调转化、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恰当应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角形的边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三角形的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7.1.1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4.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客观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了解,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条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难点:
1.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2.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投影:图形见章前P68-69图.
教师叙述: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看条件许可,可以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如P68-69的图,到微小的分子结构,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代表说明三角形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2.板书:在黑板上老师画出以下几个图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图:区别三条线段是否存在首尾顺序相接所组成的.图(1)三条线段AC、CB、AB是否首尾顺序相接.(是)
(2)观察发现,以上的图,哪些是三角形?
(3)描述三角形的特点:
板书:“不在一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回答: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首尾顺次相接.
二、读一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第一部分至思考,一段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
(3)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4)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为________.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三边,AB可用边AB的所对的角C的小写字母c表示,AC可用b表示,BC可用a表示.
三、做一做
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
同学们在画图计算的过程中,展示议论,并指定回答以上问题:
(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有如下几条路线.
a.从B→C
b.从B→A→C
(2)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BC的长.
从B沿边BA到A,从A沿边C到C的路线长为BA+AC.
经过测量可以说BA+ACBC,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不一样的.
四、议一议
1.在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五、想一想
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按角分呢?
(1)三角形按边分类如下:
三角形不等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六、练一练
有三根木棒长分别为3cm、6cm和2cm,用这木棒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1)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关键在捡判定它们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符合即可的构成一个三角形,看不符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2)要让学生明确两条木棒长为3cm和6cm,要想用三根木棒合起来构成一个三角形,这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介于3cm和8cm之间,由于它的第三根木棒长只有2cm,所以不可能用这三条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导:∵3cm+6cm2cm
∴用3cm、6cm、2cm的木棒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错因: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里3+62,没错,可6-3不小于2,所以回答这类问题应先确定最大边,然后看小于最大量的两量之和是否大于最大值,大时就可构成,小时就无法构成.
七、忆一忆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边、角、顶点)
2.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三角形.
3.通过实践了解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
八、作业
1.课本P71练习1.2,P75练习7.11.2.
2.补充:如图,线段、相交于点,能否确定与的大小,并加以说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003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