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册《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设计思想:

1、设计主线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由课本的彩图呈现或由教师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装置,首先应与绪论课的内容联系,明确所发生的现象是植物应激性的表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动画媒体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求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一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验。”(可利用动画课件,分为两部分对达尔文实验的进行介绍,从而实现引导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的第一部分结果,你认为产生向光运动的部位在植物体的什么位置?”“――在胚芽鞘的尖端。”学生会很自然地得出这个结论。

“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结果,你是否能够知道胚芽鞘的尖端是受了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的刺激才产生影响的?它的影响方向大概是朝向哪个方向?”“――胚芽鞘的尖端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才发生影响的。”但要得出“它的影响作用方向是从胚芽鞘的尖端朝向下方。”这个结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胚芽鞘尖端之所以产生向光运动是因为在胚芽尖端的下方发生了弯曲。至此,就可以介绍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假说――尖端产生了某种向下的影响。

科学方法训练:

要落实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训练,既要把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介绍贯穿在生物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之中,还要注意及时为学生总结前人进行工作的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1880年到1934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为揭开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们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在达尔文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他对胚芽鞘进行了什么样的处理?”“――切除了一部分胚芽鞘的尖端。”“这就是达尔文使用的实验方法――切除的方法。”“在切除了这部分胚芽鞘尖端的同时,是否只观察被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呢?”“――是将切除了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和没有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对比观察。”“这就是开展实验必须设置的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利用胚芽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操作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利用动画课件介绍温特的实验)“从温特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向光性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一种物质致使胚芽尖端产生了向光运动”。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的物质,并确定它就是吲哚乙酸。”这就真正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

科学方法训练:

“温特的实验不仅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产生向光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某种物质致使胚芽鞘的尖端弯向光源生长,而且在实验方法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切除之后又设法把假设存在的物质添加回植物体,然后进行对比观察。这成为后来的植物学家对激素进行研究常用的‘切除-添加’的实验方法。”

第三课时

科学方法训练:

学生了解了研究植物体激素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展开思维的翅膀,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成为可能。

(1)“根据温特的实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而不能向上运输?”通过这样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2)“要想知道在植物体内,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之外,还有哪些部位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细胞进行检测?”经此一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转入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分布的教学活动。

(3)“在能够从植物体中分离提取出生长素之后,要想知道:‘除了能使植物产生向光运动之外,生长素对于植物的器官还有什么作用?’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试验?”通过这一提问,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顺利地转入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活动。

对难点的破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陈述:当科学家们能够分离、提取生长素后,利用生长素做进一步的实验就成为可能。

引导分析:从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三种生长素难点变化曲线图

师生讨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添加的生长素浓度加大,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并不总是随之加大。而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以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就使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促进或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否对植物体的所有器官都是相同的呢?”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根、芽、茎所需要的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对它们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浓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这个浓度值对根和芽都是起抑制生长作用的,而对茎来说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创设问题情景:把一粒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水平放置,持续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蚕豆的胚芽会向上生长、胚根会向下生长。分析在胚芽、胚根转弯的那一部分,生长素浓度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动画片段

进一步的讨论分析:茎的背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而根的向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根和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都表现出了应激性的现象,但生长素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总结提高:无论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是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都存在着促进或抑制某种植物生命活动两个方面的过程。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共同调节着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扩展阅读

高二生物教案:《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激素调节》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 细胞分泌胰岛素,它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 和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它能促进 分解,促进 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 。可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表现为相互 ,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3、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动员全身细胞共同御寒的是 和 ,如甲状腺分泌的 在其中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 机制。

4、激素调节的特点

不同激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是 、 、 。

三、反馈巩固

【基础检测】

1.下列各组腺体分泌的物质均能够直接排放到血浆中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含量

3.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极少

B.各种内分泌腺通过专门的管道将激素分泌后送入血液

C.各种激素可随血液流遍全身

D.激素一旦发生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能力提升】

4.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5.某少女身高2米,仍在不停地生长,医生建议她( )

A、切除部分甲状腺 B、切除部分垂体 C、切除部分胰岛 D、摘除一个卵巢

7.下列四种疾病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

A、脚气病 B、坏血病 C、糖尿病 D、血尿

8.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激素叫 , 是合成这种物质的重要原料。、若饮食中缺碘,容易导致 。

9.胰腺既是 ,也是 。其中胰岛能分泌 ,当该激素分泌不足时会患 ,对患这种病的人可以用 的方法来治疗。

高一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植物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的现象;知道科学家研究认识生长素的过程;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理解植物向光生长的机理;通过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理解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投身科学实验的参与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有关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规律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知识,能够使学生能够从化合物、细胞的角度理解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原因,了解有关生长素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而成为本节的重点知识。
由于不同植物器官要求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植物产生“向地性”与产生“向光性”、“背地性”的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在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未能给予明确的区分,将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乱,而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
在介绍主干知识的同时,教材并没有把学生的眼光局限在知识本身,局限在对某一种激素的认识上,而是及时介绍了科学研究成果怎样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以及与植物产生向光性有关的生长抑制物和其他植物激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一种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提供的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呈现科学知识在教材中有四处。其中比较集中而完整地反映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有两处。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第一处,孟德尔研究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第二处。与孟德尔发现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相比较,对生长素的发现、认识过程历时较长,其中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求证(或检验)假设的过程也不很清晰。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特别给学生点明这条科学研究的线索,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并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尖向光生长的虽然是生活中常的现象,但学生有可能对此熟视无睹,并不深究其中的原因。以此作为研究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验证实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置上拓展思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虑如何实施好自己的实验方案。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法建议
一.导入新课:
1.方式一,以问题导入:
问题1:“当我们把一粒种子种在土壤中,各种条件合适、种子开始萌发。它的根和芽会朝向什么方向生长?”――根向下,芽向上、向光生长。
问题2:“为什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而芽总是向上、向光生长?”
陈述:对于植物的芽总是向光生长,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达尔文不仅观察到了这一现象,而且还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方式二,以观察活动引入:
陈述: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让我们看一看种子的方向对它萌发出的根和芽的生长方向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或课文中的彩图。
“植物的芽为什么总是朝向固定的方向――光源的方向生长呢?”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人――达尔文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研究。
二.主体知识的呈现方式:
对于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实可以采用动画媒体呈现的方式,使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教师可以呈现一个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一个实验的结论。这样逐步推进,给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会更加深入和透彻,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学生活动的组织:
1.演示实验的组织:
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4-5天请两三名同学预先将达尔文的实验用玉米种子(或其他在形态上有明显方向性、容易萌发的种子)重复出来。到上课时,由完成实验的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向全班进行介绍。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准备,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完成实验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锻炼。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安排这样的活动,也可以考虑让班级中的学生轮换,以保证能有较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实验方案设计活动的组织:
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设计并实施一个实验。教师首先要就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做一介绍。在实验处理上不仅要考虑设置对照组,还要考虑设置单因子变量以保证实验的信度。在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上,课本中用了玉米种子,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植物的种子。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明显的向性运动发生在植物的根和芽。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找到的既能长根又能长芽的材料还有什么?”当学生的思路打开以后,就可以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实验方案的设计活动了。
教师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考虑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所投入的成本、实验装置是否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项条件,以及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操作是否方便等。
因为观察到植物产生向性运动的时间会稍长一点,所以“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活动应在本章教学活动结束之前安排、实施并完成。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设计思想:
1、设计主线
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2、课时计划: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三课时完成。以教师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第一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问或呈现植物感性运动、向性运动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求证假说;第二阶段,由教师介绍达尔文的实验以及达尔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的假说。
第二课时:第一阶段,由教师提供有关验证达尔文假说的实验素材,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素材,引导学生得出对达尔文假说的验证实验结果,并总结对激素进行研究的具体实验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练习。
第三课时:提供素材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各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植物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有关生长素的知识。
3、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三个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科学研究与发现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着观察(包括实验观察)、根据观察过程中所发现问题进行的分析、根据分析提出的假说和对假说的求证活动。课文中所介绍的生长素发现历史中的三个实验,完整地再现了一个假说的提出和求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素材,也可以使它成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一个极好机会。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研究的成果只有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才能造福于人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要为社会生产服务,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也是在教学中应着重处理的一个重点。只有让学生对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有所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难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及其运用两重性分析问题。
“引起不同器官(茎尖、根尖)细胞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特点,就会在运用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实际问题时出现混乱,因此此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法突出地明确两点:第一:生长素对各种器官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第二: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语言陈述、由课本的彩图呈现或由教师呈现事先准备好的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装置,首先应与绪论课的内容联系,明确所发生的现象是植物应激性的表现。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动画媒体介绍发现生长素的一系列实验,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求证假说、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一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验。”(可利用动画课件,分为两部分对达尔文实验的进行介绍,从而实现引导学生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实验的第一部分结果,你认为产生向光运动的部位在植物体的什么位置?”“――在胚芽鞘的尖端。”学生会很自然地得出这个结论。
“根据实验的第二部分结果,你是否能够知道胚芽鞘的尖端是受了环境中的什么因素的刺激才产生影响的?它的影响方向大概是朝向哪个方向?”“――胚芽鞘的尖端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才发生影响的。”但要得出“它的影响作用方向是从胚芽鞘的尖端朝向下方。”这个结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胚芽鞘尖端之所以产生向光运动是因为在胚芽尖端的下方发生了弯曲。至此,就可以介绍达尔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的假说――尖端产生了某种向下的影响。
科学方法训练:
要落实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和训练,既要把对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的介绍贯穿在生物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之中,还要注意及时为学生总结前人进行工作的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1880年到1934年的几十年时间里,有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在为揭开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科学家们所使用的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在达尔文实验的第一部分中,他对胚芽鞘进行了什么样的处理?”“――切除了一部分胚芽鞘的尖端。”“这就是达尔文使用的实验方法――切除的方法。”“在切除了这部分胚芽鞘尖端的同时,是否只观察被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呢?”“――是将切除了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和没有切除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对比观察。”“这就是开展实验必须设置的对比实验的方法。”
第二课时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利用胚芽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的操作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利用动画课件介绍温特的实验)“从温特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向光性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一种物质致使胚芽尖端产生了向光运动”。
“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能使植物产生向光性的物质,并确定它就是吲哚乙酸。”这就真正从化学物质的角度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
科学方法训练:
“温特的实验不仅证实了达尔文关于植物产生向光运动原因的假说――确实存在某种物质致使胚芽鞘的尖端弯向光源生长,而且在实验方法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在切除之后又设法把假设存在的物质添加回植物体,然后进行对比观察。这成为后来的植物学家对激素进行研究常用的‘切除-添加’的实验方法。”
第三课时
科学方法训练:
学生了解了研究植物体激素的具体操作方法,才能展开思维的翅膀,使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成为可能。
(1)“根据温特的实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向下运输,而不能向上运输?”通过这样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2)“要想知道在植物体内,除了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之外,还有哪些部位的细胞能产生生长素?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细胞进行检测?”经此一问,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转入对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分布的教学活动。
(3)“在能够从植物体中分离提取出生长素之后,要想知道:‘除了能使植物产生向光运动之外,生长素对于植物的器官还有什么作用?’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试验?”通过这一提问,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顺利地转入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活动。
对难点的破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陈述:当科学家们能够分离、提取生长素后,利用生长素做进一步的实验就成为可能。
引导分析:从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我们能发现什么?三种生长素难点变化曲线图
师生讨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添加的生长素浓度加大,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并不总是随之加大。而是当浓度超过一定值以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植物器官的生长速度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就使科学家们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进一步的分析:“那么,促进或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是否对植物体的所有器官都是相同的呢?”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根、芽、茎所需要的促进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对它们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浓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如:这个浓度值对根和芽都是起抑制生长作用的,而对茎来说则是起促进作用的。
创设问题情景:把一粒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水平放置,持续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蚕豆的胚芽会向上生长、胚根会向下生长。分析在胚芽、胚根转弯的那一部分,生长素浓度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动画片段
进一步的讨论分析:茎的背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而根的向地性是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近地一侧细胞的生长。根和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都表现出了应激性的现象,但生长素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总结提高:无论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还是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都存在着促进或抑制某种植物生命活动两个方面的过程。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共同调节着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通过对比观察提出了假设: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在光的刺激下对下面的部分产生了影响。
2.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确实存在某种物质。
3.郭葛分离并鉴定出了产生影响的物质:吲哚乙酸,即生长素。
二、生长素的合成与分布:
合成部位:生长旺盛的细胞、分生组织。
分布:1、向光一侧比背光一侧少
 2、在尖端产生,向下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例:顶端优势。
2、能促进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不同
四、生长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五、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
2、脱落酸
3、细胞分裂素
4、乙烯
扩展资料
巧用赤霉素
赤霉素是由造成水稻恶苗病的赤霉菌分泌的物质,它能引起水稻徒长。而如果在甜菜的幼苗期喷洒赤霉素,叶子生长加速,能够增产一倍左右;在大麻植株高50厘米时,每隔一周喷一次赤霉素,连续喷三次,植株可长高一倍左右,纤维增长,叶面积增大,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用乙烯催熟未成熟果实
乙烯在成熟的植物果实中含量较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已成熟的果实催熟未成熟的果实。如:在未成熟的柿子堆中放入一个成熟的果实(梨、苹果等),用塑料袋严密地包裹起来,搁置几天,就能将未成熟的柿子催熟。
植物激素的天然含量和人工合成
在农业生产中巧用植物激素,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掌握生产的主动权。但是,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含量非常低,很不容易大量得到。如:要得到一克生长素,至少要摘取1000万棵玉米幼茎的顶端部分来提取。要得到一克赤霉素,需要有10万公斤稻谷;要得到一克脱落酸,需要14000公斤的豌豆荚。而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不仅可以合成出在植物体内找到的各种激素,而且可以合成出植物激素的类似物,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措施哪一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A.果树修剪B.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
C.无籽番茄的培育D.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
解析:果树修剪的目的之一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实现产量的增加。这一措施于植物生长素有关;培育无籽番茄也需要使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壁发育;“用成熟的鸭梨催熟生柿子”,是利用鸭梨释放出的植物激素――乙烯促进生柿子成熟。“移栽花卉时常剪去部分叶片”,主要是因为在移栽的过程中会损伤植物的根,所以要通过“剪去部分叶片”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保证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答案:B。
例2给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说明了()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解析: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会发生受精作用,因此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与受精作用无关。无籽番茄没有种子,因此与种子无关。番茄雌蕊未授粉自然不会有种子。并不是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的发育。通常情况下,花未授粉就不会结果实。给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涂生长素而得到了无籽番茄,只能说明是所涂抹的生长素促使雌蕊的子房壁发育成了果皮。
答案:C。
例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B。
例4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
解析:保证扦插枝条成活的关键是扦插枝条迅速生根。因为生长素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因此,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下端会得到较多的生长素,生根会比较快。
答案:C。
例5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
解析:“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成直立状态”是茎背地性的表现。茎出现背地性是因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使茎近地的一侧生长比背地一侧生长快。
答案:B。
例6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到一半大一半小的歪西瓜。将这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按大小分成两半。发现较大的一半西瓜中是黑籽,而发育较差的较小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籽。产生歪瓜的原因是()
A.西瓜较小的一侧见不到阳光,造成西瓜较小的一半发育较差
B.西瓜较小的一侧从叶片得到的营养较少
C.由于瓜地中有较多的石头,使西瓜长得不圆
D.由于部分种子不发育,使西瓜较小的一侧得到的生长素较少而成歪瓜
解析: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而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于发育着的种子。在发育较差.较小的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籽,表明这半部分瓜的种子发育得比较差,种子为果实发育提供的生长素较少。因此而形成歪瓜。
答案:D。
习题精选
1.人类发现最早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
2.将燕麦幼苗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置于光源下,其生长状况及原因将是()
A.弯向光源,生长素分布不均
B.不再生长,顶端不再产生生长素
C.弯向光源,见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
D.直立生长,尖端产生生长素,但感受不到光刺激
3.果实发育所需要的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
A.顶芽B.胚芽C.种子D.子房
参考答案
1.A2.D3.C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生物教案:《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生物教案:植物激素调节

1.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及两重性 2011山东卷T1、海南卷T13,2010海南卷T5等。

2.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2011浙江卷T30,2010江苏卷T23等。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重点]

科学家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达尔文

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到伸长区后,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科学家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詹森

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科学家 实验处理方法、现象 实验结论

温特

⑤与⑥对照说明: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且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2.生长素的运输 [难点]

(1)极性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

①原因: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②实验证据:云母片插入法。

经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素含量E>C=D>F。

3.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两重性 [易混点]

(1)表现: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实例:

①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植物敏感性高于单子叶植物(如图甲)。

②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芽、茎敏感性依次降低(如图乙)。

③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不同,一般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图乙),且在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相同。

1.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解析:生长素作用具两重性特点,植物之所以表现为顶端优势,就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地运往侧芽部位,从而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

答案:A

2.(2011?汕头一模)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

的芽和幼叶产生的

解析: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

答案:C

植物激素归纳

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对应生长调节剂 应用

生长素 幼根、幼芽及发育的种子 促进生长,促进果实发育 萘乙酸、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 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里 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长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分裂素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根尖) 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②延缓衰老 青鲜素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

乙烯 植物各部位,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利 促进果实成熟;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与脱落 矮壮素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1.植物激素的概念理解 [重点]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3)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组成,也不作为植物的营养物质。

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易混点)

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存在于同一植物体内,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多种激素协调作用的。

(1)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生长、果实发育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赤霉素还能解除种子休眠。

(2)乙烯和脱落酸在促进果实成熟、脱落等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3.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解析:脱落酸可保持种子休眠,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中脱落酸含量有所下降,赤霉素作用则与脱落酸相反,可解除种子休眠,促其萌发,故a曲线应代表赤霉素。

答案:A

4.(2011?江苏联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都生根

解析: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不能促进插条两端生根,因为2,4-D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只能促进形态学下端生根。

高二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二)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其他植物激素》教学设计(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体内其他植物激素;

2、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体内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共同探讨植物体内的其它激素;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

3、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价值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恶苗病介绍

出示图片:水稻正常秧苗与水稻恶苗病秧苗,进行对比引起思考

【讲授】一、赤霉素的发现

人们对赤霉素的发现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

1、水稻感染赤霉菌后,出现疯长的现象,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恶苗病—病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大大降低;

【提问】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推测恶苗病与什么有关?

2、水稻幼苗上喷洒赤霉菌培养基滤液后,发现,这些幼苗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症状。这个实验中,水稻没有感染赤霉菌却患了恶苗病,所以恶苗病并不是由赤霉菌直接造成的,但确实又与赤霉菌有关。

【提问】那由此,我们可以猜想水稻恶苗病是由什么造成的?

【讲授】二、认识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1.出示五大类激素的名称:

2.归纳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作用: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部位

生理作用.

赤霉素:主要______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 促进细胞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种子_______和果实_____

细胞分裂素:主要______ 正在进行______的部位

促进细胞________

脱落酸

___和萎蔫的叶片

将要_______和________含量多

①抑制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

③抑制__________

乙烯:植物体____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成熟的果实含量最多,促进果实________

在进行归纳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作用的过程中配以多种图片,以实例进行介绍

【测试】辨析训练

判断以下说法正确与否,并加以改正:

1.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

2.赤霉素抑制种子的萌发,脱落酸促进种子的萌发( )

3.赤霉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

4.植物体只有成熟的部位能产生乙烯( )

5.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植物体的幼根、幼芽、未成熟的种子( )

6. 植物激素控制着植物的生命活动( )

【活动】提出问题

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是由谁控制的?

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控制吗?

【归纳】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由基因组控制的,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是受基因控制

【活动】三、探究各种激素间的作用

设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所起的作用?

【归纳】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测试】多种激素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果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_浓度较高。

(2)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3)在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明显升高的激素是______。

(4)由上述各种激素变化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

过渡:

设问:

南方种植的香蕉运至北方上市出售,是选用成熟的运送还是选择未成熟的运送?

如果运送到北方还是未成熟该如何处理?

【讲授】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

设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利弊如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活动】

学生分两大组根据预习时搜集的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利弊进行评述

【归纳】

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利弊,必须综合考虑,恰当使用

课后习题

1.植物激素中,除哪一项外,都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类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和乙烯

2.下列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脱落酸 B.吲哚乙酸 C.乙烯 D.生长激素

3.对于一植物体,哪两种植物激素间的调节作用有增强效应 ( )

A.生长素和乙烯 B.生长素和赤霉素

C.乙烯和细胞分裂素 D.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

4.烟草的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在打顶后于伤口处施用

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B.赤霉素类似物

C.生长素类似物 D.乙烯生成物

5.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脱落酸

6.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多种激素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60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