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复习学案冀教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复习学案冀教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复习学案冀教版

一、原文

乘车穿过了郭塔尔得山洞,便走入瑞士东南的特精省,这是意大利人种的瑞士,一切风物也是南欧的了。最惹人注意的,房屋在山北都是灰色,忽然变为耀目的粉白色─—但白色里处处透露着衰老腐旧,反不及北方的灰色那样新鲜。

特精省的南端是罗迦诺城,临着一座爪形的湖,这座湖由意大利和瑞士两国分领。若是坐在汽船上,绕湖一周,左边一站是意大利的,右边一站是瑞士的,虽然居民都说着意大利话,可是一边热狂于法西斯主义,一边是自由和平,百余年不知干戈,对比起来,煞是有趣。

我在湖边的一个小村落里住过一个晚夏的八月。

脚刚踏上轻松的土地,举目一望两旁的浓绿,便深深嗅到浓郁的故乡气味。不只是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就是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也在这里重逢了:中午是无边无际的蝉声,夜晚窗外时常有悉悉索索的声音,那是蝎子在墙缝里出没,更有成群成队的壁虎,灰色的,绿色的,在壁上和草间爬来爬去,有时清早起来,露水未(xi),草地上常有大的壁虎,身长逾尺,绿得透明,像是碧玉一般,湖山寂静,它一动也不动,你可以轻轻地在它身旁赏玩许久,不提防有一个大的蝗虫跳出,它也飞箭般跟着窜入草的深处。

植物方面呢,也多是故乡所有的。西瓜、蜜桃,这些暑中的鲜品,都非常肥美;更有那大芭蕉叶子,成荫地伸出矮矮的墙头。只是暗绿色,瘦而长,火焰形的遍柏,三三两两地被移种在别墅里,或是白色的圣母堂旁,给我们一些异乡之感。

这可以说是在故乡一样的乡间,

我们背山临水,租下一所小楼。房东是这村里唯一的富户,唯一的“世界人”。据说祖父曾经到非洲去经商,赚下了一些财宝,死后供给儿孙们享用,所以这一家人也无所事事,天冷了到巴黎去过冬,只有夏天才回到家乡;但在家乡也忘不了都市的繁华,晚饭后每每放开收音机,收来都市的音乐,搅得四邻不得清静。

除此以外,远远近近却是异常清静。不但听不到瑞士以外的国家是怎样磨掌擦拳,勾心斗角;就是瑞士以内的事,也好像与他们无干。你若问一个本地人,“你是意大利人吗?”他自然回答你一个“不是”。─—再往下问,“你是瑞士人吗?”─—那么他便瞪着惊愕的大眼望着你,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我是物精省人”。不必和他们谈什么罗马、伦敦,就是本国内的日内瓦,瞿里许,在他们看来也是极辽远的地方,虽说乘车几小时便到。

可是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里过过生活的人,骤然来到这里,对于这些疏散无事的“特精省人”,总有一些缺乏信任。──我们在外边飘流无定,无论到什么地方,第一个去处便是邮局,看看有没有转来的信件,或是把新的通信处留在邮局里,但当我行装甫卸,在当地邮局办了一番交涉后,走出来,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走进邮局,空旷旷的屋里,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问我话,我不懂;我用几句临时速成的意大利话向她说,她不懂。后来似乎彼此会意,我在一个纸条上写好了通讯处,交给她,她接过来,点头笑一笑,放在抽屉里,便无事了。一瞥间我望见那抽屉里乱七八糟,甚至还放着一些针线。我很不放心,但事情已经办完了最后一阶段。紧接着只有推门出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这集中的“一体”正是那女孩的哥哥。这位哥哥本来就事务繁重,午饭后又要午睡,睡醒了还要在酒店里喝红酒,所以把邮务员和信差的职务都交给他的妹妹,他自己则悠悠自得,处在局长的地位。

两天后,那少女果然背着一个大信袋,在我们门前出现了,递给我几封初次转来的信。我接到这些信,真是高兴!这是前日交涉并没有误会的证明,但是她笑着不肯走,殷勤地问我:“Francobo11o?”我知道这字是邮票的意思,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问我。正犹疑间,她从信袋里取出一个硬纸夹子,里边都是邮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邮票是在她身边带着,问我买邮票不买。我想,这真是方便:邮票既可送上门来,那末新写完的信也可以直接交给她了,落得不出门。但我对于她还是莫大信任,邮票固然可以在门前买,可是待发的信还是不肯直接交给她。

我们时常乘公共汽车到罗迦诺城去,沿站都有大小邮包送上来。一次,车子在一个站上停住了,石上坐着一位年老的邮差(这恐怕也是这站上邮局里“三位”集中的“一体”吧),把刚从邮筒里取出的信件一封封地在太阳底下盖邮戳。车到了,他也不慌;下车的人下完了,他也不慌;上车的人上完了他仍然不慌,开车的人耐着性儿等他,一直等到他不慌不忙,把邮戳盖完,把信件包好,放在车上,─—才将喇叭一按,加速驶去;回头看,那老邮夫却坐在那块路石上,我望着他,他望着我们的车,直到车拐了弯,两不相见。

像这样的松缓随便,在我们过惯都市生活的人看来,有些看不下去,但同时又觉得也实在亲切可爱。每个大都市的人口动辄号称几百万,可是比起全人类来,究竟是极少的少数;至于过着像这里的生活的人们,无论甚么地方,还是占人类的大多数。我们到底怎样才对呢,是要使那大多数的人跟我们一样紧张起来才对,还是叫我们这极少的少数去学一学他们的松缓?

那少女几乎天天送我们的邮件来,一封也没有遗失,日子久了我再想起我刚来到时对于信件的那种疑神疑鬼的心,未免太小家气了。─—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地变得小家子气。─—有一天,她的哥哥送信来了。我真是惊异!穿着制服,戴着制帽,皮靴橐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这样严肃整齐过。我把信握在手里,不由自主地问:“令妹呢?”他的回答是,家里生了一个小牛。

不久,小牛的诞生传遍了左邻右舍,我们都被邀请去参观小牛。我们在牛棚外看见一畦硕大的番茄,于是我们摘了一篮,付了一些代价,带回家来。从此这一家不但供我们番茄,还时常送来其他的菜蔬和作果酱的苹果。

瑞士的肉类是出名贵的,我们一日三餐,只以菜蔬为主。可是面包常起恐慌。附近没有面包房,每天早晨由一个少年骑着车挨户送,有时却得不到。我们一向是现钱交易,怎么也想不出不送的理由。有一次我们在湖边候船,看见那少年正在码头上放跳板,同他谈起来,才知道清早送面包是他的“兼差”,他的正当职业是在船码头上放跳板。我问他,为什么时常忘记给我们送面包呢;他仿佛在叙说与他无干的旁人的事,所举出的理由也似乎很正大,那是因为我们住房的台阶太高。我听着有些忿忿,同住的某夫人到底乖巧,示意给他,往后不会让他白登高台阶的。─—经过这番谈话后,彼此的交情似乎深了一些;第二天,面包按时送到了,某夫人也不失信,送他一枝香烟作为登台阶的报酬。他满意接受了。果然,此后每日一枝香烟,面包也天天送到。

想不到,住房的台阶高也会这样影响到吃饭问题。然而并不止于送面包一件事。我们的厨房是用煤油炉子烧饭,零买不如整购,到邻村唯一的杂货店里订下一桶煤油,说妥立刻就送来。我们回来后,却空等了一个下午,第二天又去催问,说是昨天店里没有闲人,今天下午一定送到;于是我们回去等着,又等到了黄昏,仍然不见送来。气忿有什么用呢,只好在次日清晨再忍着气去问,店里老板的回答是:

“已经送去了。”

“我们却没有见到。”

于是大家把昨日送煤油的小厮唤来。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的台阶太高,我把煤油交给他们的邻居了。”

回去到邻家一盘问,那桶油放在苹果树下,等它的主人,已经等了一夜。

在这些人们中间住不上几天,大家便熟识了,自己也不知不觉把皮鞋脱去,换上家乡的布鞋,把领带抛开,换上反领的衬衫,时表也用不着,锁在箱子里,自有那日出日落给我们正确的时间─—人、动物、植物,好像站在一个行列上,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这样,湖山才露出它们的雄壮。一片湖水,四围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层出不穷地在变幻。有时远远驶来一只汽船,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象不发生一点关系。

二、走近作者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字词

干戈(gē)晞(xī)提防(dī)惊愕(è)

骤然(zhòu)甫(fǔ)一瞥(piē)

四、课后练习

走出地平线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圃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圃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妁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钓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于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干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干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予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干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叶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干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

2、作者所说的“周遭的地平线”是怎样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A.地平线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视觉和心理的原因。

B.地平线原来并没有,是一种视觉效果,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C.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居高临下”,形成了地平线。

D.地平线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天和地这两个大圆自然重合的结果。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两次写儿时追赶地平线有什么用意。

4、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为什么说“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A.以地平线形成的“圈子”为喻,说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超越自我。

B.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后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境界。

C.这个“圈子”是不确定的,随着视野的延展,“圈子”会扩大,但它永远存在。

D.自己“周遭的地平线”是一个“圈子”,认识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线。

6、下边的诗句中哪两句可以用来揭示本文的主旨?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E.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

1、“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D

3、说明地平线是一种心理“视感”,是一个功与过的双面体,不断地超越它,就会有不断的进步。

4、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只不过站的高度不同,视点就不同,其目力所及也就不同。

5、C

6、BD

相关推荐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知识点总结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知识点总结

一、原文

乘车穿过了郭塔尔得山洞,便走入瑞士东南的特精省,这是意大利人种的瑞士,一切风物也是南欧的了。最惹人注意的,房屋在山北都是灰色,忽然变为耀目的粉白色─—但白色里处处透露着衰老腐旧,反不及北方的灰色那样新鲜。

特精省的南端是罗迦诺城,临着一座爪形的湖,这座湖由意大利和瑞士两国分领。若是坐在汽船上,绕湖一周,左边一站是意大利的,右边一站是瑞士的,虽然居民都说着意大利话,可是一边热狂于法西斯主义,一边是自由和平,百余年不知干戈,对比起来,煞是有趣。

我在湖边的一个小村落里住过一个晚夏的八月。

脚刚踏上轻松的土地,举目一望两旁的浓绿,便深深嗅到浓郁的故乡气味。不只是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就是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也在这里重逢了:中午是无边无际的蝉声,夜晚窗外时常有悉悉索索的声音,那是蝎子在墙缝里出没,更有成群成队的壁虎,灰色的,绿色的,在壁上和草间爬来爬去,有时清早起来,露水未(xi),草地上常有大的壁虎,身长逾尺,绿得透明,像是碧玉一般,湖山寂静,它一动也不动,你可以轻轻地在它身旁赏玩许久,不提防有一个大的蝗虫跳出,它也飞箭般跟着窜入草的深处。

植物方面呢,也多是故乡所有的。西瓜、蜜桃,这些暑中的鲜品,都非常肥美;更有那大芭蕉叶子,成荫地伸出矮矮的墙头。只是暗绿色,瘦而长,火焰形的遍柏,三三两两地被移种在别墅里,或是白色的圣母堂旁,给我们一些异乡之感。

这可以说是在故乡一样的乡间,

我们背山临水,租下一所小楼。房东是这村里唯一的富户,唯一的“世界人”。据说祖父曾经到非洲去经商,赚下了一些财宝,死后供给儿孙们享用,所以这一家人也无所事事,天冷了到巴黎去过冬,只有夏天才回到家乡;但在家乡也忘不了都市的繁华,晚饭后每每放开收音机,收来都市的音乐,搅得四邻不得清静。

除此以外,远远近近却是异常清静。不但听不到瑞士以外的国家是怎样磨掌擦拳,勾心斗角;就是瑞士以内的事,也好像与他们无干。你若问一个本地人,“你是意大利人吗?”他自然回答你一个“不是”。─—再往下问,“你是瑞士人吗?”─—那么他便瞪着惊愕的大眼望着你,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我是物精省人”。不必和他们谈什么罗马、伦敦,就是本国内的日内瓦,瞿里许,在他们看来也是极辽远的地方,虽说乘车几小时便到。

可是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里过过生活的人,骤然来到这里,对于这些疏散无事的“特精省人”,总有一些缺乏信任。──我们在外边飘流无定,无论到什么地方,第一个去处便是邮局,看看有没有转来的信件,或是把新的通信处留在邮局里,但当我行装甫卸,在当地邮局办了一番交涉后,走出来,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走进邮局,空旷旷的屋里,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她问我话,我不懂;我用几句临时速成的意大利话向她说,她不懂。后来似乎彼此会意,我在一个纸条上写好了通讯处,交给她,她接过来,点头笑一笑,放在抽屉里,便无事了。一瞥间我望见那抽屉里乱七八糟,甚至还放着一些针线。我很不放心,但事情已经办完了最后一阶段。紧接着只有推门出去。

后来我才知道,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这集中的“一体”正是那女孩的哥哥。这位哥哥本来就事务繁重,午饭后又要午睡,睡醒了还要在酒店里喝红酒,所以把邮务员和信差的职务都交给他的妹妹,他自己则悠悠自得,处在局长的地位。

两天后,那少女果然背着一个大信袋,在我们门前出现了,递给我几封初次转来的信。我接到这些信,真是高兴!这是前日交涉并没有误会的证明,但是她笑着不肯走,殷勤地问我:“Francobo11o?”我知道这字是邮票的意思,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问我。正犹疑间,她从信袋里取出一个硬纸夹子,里边都是邮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邮票是在她身边带着,问我买邮票不买。我想,这真是方便:邮票既可送上门来,那末新写完的信也可以直接交给她了,落得不出门。但我对于她还是莫大信任,邮票固然可以在门前买,可是待发的信还是不肯直接交给她。

我们时常乘公共汽车到罗迦诺城去,沿站都有大小邮包送上来。一次,车子在一个站上停住了,石上坐着一位年老的邮差(这恐怕也是这站上邮局里“三位”集中的“一体”吧),把刚从邮筒里取出的信件一封封地在太阳底下盖邮戳。车到了,他也不慌;下车的人下完了,他也不慌;上车的人上完了他仍然不慌,开车的人耐着性儿等他,一直等到他不慌不忙,把邮戳盖完,把信件包好,放在车上,─—才将喇叭一按,加速驶去;回头看,那老邮夫却坐在那块路石上,我望着他,他望着我们的车,直到车拐了弯,两不相见。

像这样的松缓随便,在我们过惯都市生活的人看来,有些看不下去,但同时又觉得也实在亲切可爱。每个大都市的人口动辄号称几百万,可是比起全人类来,究竟是极少的少数;至于过着像这里的生活的人们,无论甚么地方,还是占人类的大多数。我们到底怎样才对呢,是要使那大多数的人跟我们一样紧张起来才对,还是叫我们这极少的少数去学一学他们的松缓?

那少女几乎天天送我们的邮件来,一封也没有遗失,日子久了我再想起我刚来到时对于信件的那种疑神疑鬼的心,未免太小家气了。─—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地变得小家子气。─—有一天,她的哥哥送信来了。我真是惊异!穿着制服,戴着制帽,皮靴橐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这样严肃整齐过。我把信握在手里,不由自主地问:“令妹呢?”他的回答是,家里生了一个小牛。

不久,小牛的诞生传遍了左邻右舍,我们都被邀请去参观小牛。我们在牛棚外看见一畦硕大的番茄,于是我们摘了一篮,付了一些代价,带回家来。从此这一家不但供我们番茄,还时常送来其他的菜蔬和作果酱的苹果。

瑞士的肉类是出名贵的,我们一日三餐,只以菜蔬为主。可是面包常起恐慌。附近没有面包房,每天早晨由一个少年骑着车挨户送,有时却得不到。我们一向是现钱交易,怎么也想不出不送的理由。有一次我们在湖边候船,看见那少年正在码头上放跳板,同他谈起来,才知道清早送面包是他的“兼差”,他的正当职业是在船码头上放跳板。我问他,为什么时常忘记给我们送面包呢;他仿佛在叙说与他无干的旁人的事,所举出的理由也似乎很正大,那是因为我们住房的台阶太高。我听着有些忿忿,同住的某夫人到底乖巧,示意给他,往后不会让他白登高台阶的。─—经过这番谈话后,彼此的交情似乎深了一些;第二天,面包按时送到了,某夫人也不失信,送他一枝香烟作为登台阶的报酬。他满意接受了。果然,此后每日一枝香烟,面包也天天送到。

想不到,住房的台阶高也会这样影响到吃饭问题。然而并不止于送面包一件事。我们的厨房是用煤油炉子烧饭,零买不如整购,到邻村唯一的杂货店里订下一桶煤油,说妥立刻就送来。我们回来后,却空等了一个下午,第二天又去催问,说是昨天店里没有闲人,今天下午一定送到;于是我们回去等着,又等到了黄昏,仍然不见送来。气忿有什么用呢,只好在次日清晨再忍着气去问,店里老板的回答是:

“已经送去了。”

“我们却没有见到。”

于是大家把昨日送煤油的小厮唤来。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的台阶太高,我把煤油交给他们的邻居了。”

回去到邻家一盘问,那桶油放在苹果树下,等它的主人,已经等了一夜。

在这些人们中间住不上几天,大家便熟识了,自己也不知不觉把皮鞋脱去,换上家乡的布鞋,把领带抛开,换上反领的衬衫,时表也用不着,锁在箱子里,自有那日出日落给我们正确的时间─—人、动物、植物,好像站在一个行列上,人人守着自己的既不能减损,也不能扩张的范围: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这样,湖山才露出它们的雄壮。一片湖水,四围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层出不穷地在变幻。有时远远驶来一只汽船,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象不发生一点关系。

二、走近作者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字词

干戈(gē)晞(xī)提防(dī)惊愕(è)

骤然(zhòu)甫(fǔ)一瞥(piē)

四、中心思想

本课主要描述了乡村景物(动物、植物)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亲切喜爱;还描述了乡村人事(人和生存方式----不习惯)。小牛事件,送面包事件,送煤油事件有表达了作者心态的变化,从入乡随俗到喜欢。总体就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人事的喜欢、留念和怀念。

五、课后练习

凝望红海滩

早听说在双台河的入海口处,每当海潮退去之后,会出现一片奇异的景观——红海滩,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我并没有去理会。印象的底版中,它似乎只是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吧。然而几年前,当我真的与红海滩晤面时才如梦方醒——湛蓝湛蓝的天幕之下,那片坦荡无垠的玫瑰红,红得那么娇艳,那么透,那么珠光闪烁。放眼望去,那红还无休止地向着天边和大海延伸着。这生命之血的红啊,红出一种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刹那间,说不清我的心是收缩了还是放开了,我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像是变成了海滩嫣红之中的一个点,又仿佛变得很大很大,大到张开双臂就可将茫茫的红海滩拥抱。

自从去了一次红海滩,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在耳畔滚动,它从遥远的天边注入我的灵魂深处——这是来自大自然的声息,是天籁之声,还是红海滩的呼唤?

我曾向海洋科研的专家咨询过红海滩的成因,那是在海滩上大面积生长的一种植物叫碱逢草,经过含有大量盐分的海水日复一日的浸泡,才逐渐变红的。在其他一些含碱量较大的地方,也零星生长有这种植物,只是没有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又没有海潮浸泡的机遇,才没有形成这样的景观。我也曾仔细地观察过这纤细的小草,它的根扎:得并不很深,但须根极多,密密麻麻地紧紧抓住海滩的泥土,这样,大海无论是惊涛拍岸还是轻柔的摩挲,它都会紧贴在那里,待海潮退去后,继续从容娴静地显露着它的殷红。我还知道了这种植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这碱蓬草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性命呢!

从此,我不再流连那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每有机会,便到海边,凝望那一望无际的玫瑰红。经人指点我还惊喜地发现,不仅仅在水陆边缘有这诱个的景观,乘船出海,在双台河口与渤海湾间的潮间带上,也有大面积的嫣红。在那苎不到尽头的嫣红之中,常有一条条纤细的小沟,泛着金鳞汩汩流淌,恰似少女俊美的两遭蛾眉,更烘托出整个脸部俊美的轮廓。这一望无际的空旷之中没有花香,没有鸟语,只有点缀其间的簇簇芦苇在秋风之中诉说着它们苍凉的妩媚,就连不时掠空飞过的鸥鸟也是静静的,不出声响。极远处的海面,有三三两两的帆影缓缓驶过。与红海滩对峙的是海浪,它们喷着泡沫,绽放着朵朵银花。这一切,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人间自然坦荡的情愫铺就而成,钟灵毓秀,风物绝顶。静静地站在它的面前,做作、矫揉、压力、限制和虚荣都会化为乌有,人变得更有生气与活力,人,更像一个人了。

感谢博大精深的大海。亿万斯年,大海创造了无数奇迹,就连人类也是从大海中走来的。大海是历史的化身,力量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面对碧沉沉的大海和横无际涯的红海滩,我陡生负疚之感。在烦躁的城市喧嚣和高楼林立的“人化自然”中,红海滩啊,你给人以千金难买的心灵抚慰!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在熙熙利来、攘攘利往的世界里,也会有人对它无所用心,他们对宁静之美、自然之美不屑一顾是因为他们早已丧失了精神家园,他们另有所“醉”,诚如郭小川在诗中写到的那些“财主”和“衙役”们,追风逐潮、追名逐利的黑心人是永远也不会具有这份自然坦荡的心境的。

由此,我想起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啊,在这个世界上,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境界,而所有的境界都是需要人用心灵去默默地体验,才得到的。

(选自《散文天地》,略有改动)

1.看到那坦荡无垠的玫瑰红,自己仿佛变得很小很小,像是变成了海滩那嫣红之中的一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

2.对红海滩能产生美感,并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的意义,最关键的是这个人的生活词典中被删去了两个词。请问是哪两个词?

3.“我不再流连到夕阳下的枫林,也疏淡了那西山的红叶”,这原因是什么?

4.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5.文章最后引用陶渊明的诗作结,有何作用?

6.概括本文的主题。

答案:

1.因为对红海滩的热爱和钟情。

2.“名”和“利”。

3.发现了红海滩的美,一种燃烧之美、青春之美、生命之美。

4.对比手法。对比一:“我”对红海滩的印象与“近于夕阳之中的枫林或经霜之后的西山红叶”的对比。对比二:对夕阳下的枫林不再流连,对西山红叶的渐渐疏淡,转而对一望无际的红海滩的赞美。对比三:红海滩给人们奉献的多,人们却无一点回报;有人对红海滩不屑一顾,有人从中发现了真善美。

5.告诉人们要想于烦恼喧嚣的尘世中做到心远,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对世事的认识,一种经过了多层思想之纱滤过后的结晶。

6.所有的自然只能是自然,它所产生的境界都需要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去体验。没有了人,一切都只能是原本的物质。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下册《近视的形成》学案冀教版

近视的形成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且前后知识联系非常紧密,是上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视觉形成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的成因。为了强化眼的卫生保健意识,在本节中单列一节课探究近视的形成,这对学生爱眼、护眼具有很好的导向意义。
学生分析
(1)近视眼在中学生中比较多,也是学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本节教学内容,学生会有较浓厚的兴趣。
(2如果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上节课的知识,本节课的内容就会感到很容易。
(2)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新的实际用资料。
设计理念
本课重视培养学生文字描述、数字表格、曲线图及语言表达方式的培养,并组织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视觉形成的知识,得出近视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一定的实验结论,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趣味化,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真正构建起“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终身学习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举例说明近视眼的成因、预防措施及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技能性目标:通过对近视形成原因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而且也需要有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养成善于与人合作、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各年龄段视力不良情况(或调查班级的近视率)的调查表、按照探究竟的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双凸透镜、一块白纸板、一枝蜡烛、火柴、一副近视镜、一副老花镜等(如分组进行则按组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出示调查结果:
各年龄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结果
年龄
视力不良
率(%)
年龄
视力不良
率(%)

7
7.92
13
31.02

8
7.91
14
34.80

9
9.24
15
41.04

10
12.69
16
47.78

11
16.46
17
52.49

12
20.48
18
53.28

根据表格的数字,让学生画出视力不良率的变化曲线(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同学在纸上画)。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曲线的含义,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这样做虽然课本上没有要求,但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出问题: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启发学生理解课本中四个实验步骤的含义。
第一步完成后,启发学生理解本步骤的意义。
启发学生理解第二步和第三步说明了什么。
第四步说明了什么?
以上各步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一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不能只是忙于实验,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当实验完成后应认真组织学生总结。可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患近视眼的人,晶状体的曲度是变大,还是小?
如果晶状体的曲度正常,而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大,是否能看清物体?
近视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引导学生推论远视眼(老花眼)的矫正。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一个不良用眼习惯的情境画面,引发学生学生对近视眼成因的认识及生活中保护视力的常识。
(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完成实际用)

绘制各年龄不良视力的曲线图。
在绘图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

就曲线图,学生发表各种见解,深刻理解青少年随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率增高的事实,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参照探究竟中中的4步,逐步完成,并理解对每一步说明什么。
学生应认识到如果要使白纸(视网膜)成像清晰,白纸与凸透镜、凸透镜与物体间的距离及凸透镜的曲度,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视网膜与晶状体、晶状体与物体间的距离以及晶状体曲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关系。
学生经过实验,应明确晶状体曲度变大,会使物象移到视网膜前方。
学生看到物象恢复清晰,应认识到近视镜是凹透镜,通过近视镜的矫正,又恢复到原来的折射率。
认真讨论好这三个问题非常关键,它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对前面的实验已经理解,同时总结出什么是近视眼:
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折射的光线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应戴凹透镜(近视镜)矫正。
如果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清楚,应可以推断出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
学生根据画面谈认识。

七年级生物下册《脊髓的功能》学案冀教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年级生物下册《脊髓的功能》学案冀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下册《脊髓的功能》学案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人体低级神经中枢脊髓及高级神经中枢脑的结构和功能,探究了条件反射的形成。在“脊髓的功能”一课中,首先通过对脊蛙搔扒反射实验的材料分析,认识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又通过缩手反射使学生认识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在宏观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脊髓的结构。通过搔扒反射的材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对“为什么将经典实验——搔扒反射改为材料分析,而不进行分组实验”的解释,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在“脑的功能”一课中,通过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脑的各部分结构及大脑、小脑、脑干的主要生理功能。本节中脊髓和脑的有关知识较难理解和掌握,教材运用材料分析、实验、观察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脊髓是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它通过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与高级反射的神经中枢——脑相联系。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教材中通过分析材料,阐明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神经调节系统成为结构和机能上的整体。
本节中用1课时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异的创新思维将有帮助。
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又没有充足的动物学知识为基础。虽然他们知道人体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但人体是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是全新的、深奥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和体验的。因此,在学生学习“信息的处理”这一节的内容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在“脊髓的功能”一课中,对“搔扒反射”的资料分析,学生可能有一定困难。学生必须在掌握了反射弧的组成、神经中枢、神经冲动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分析。而要弄清脊髓在人体的位置,必须让他们亲眼观察,印象才深刻。学生对于“灰质”“白质”的组成、功能,特别是在脑和脊髓中的位置,理解起来很困难,要在掌握神经元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学生更易理解。非条件反射击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从定义上学生好掌握,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有一定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多举实例,通过分析实例掌握二者的本质区别。
在“条件反射的形成”一课中,学生不理解的就是人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条件反射,与动物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比如,动物和人都能对红绿信号灯发生反应,但有什么不同?教师可多通过实例来解除他们的疑惑。
在“脑的功能”一课中,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大脑皮层存在沟和回的意义,教师可用折纸打比方来直观表示。左右两大脑半球如何联系,大脑、小脑、脑干如何联系,脑与脊髓如何联系,都将是学生面临的问题。
设计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是要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三个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堂原本就是学生的,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脊髓的位置、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
(2)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原因。
(3)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
(4)描述脑的位置,识别大脑、小脑及脑干的位置。
(5)概述脑的各部位的主要功能。
技能性目标:
(1)模仿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缩手反射”等现象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验、调查,还需要推理和判断。
(3)通过对“搔扒反射”及“脑各部分功能”的资料分析,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性目标: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需3课时:第1课时:脊髓的功能。第2课时:条件反射的形成。第3课时:脑的功能。
一、脊髓的功能
教学准备
脊蛙搔扒反射实验图或实验录相,脊髓横切示意图或模型,或带有脊髓和脊神经的一段大型哺乳动物的脊柱,脊蛙反射的多媒体软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1、由“身边事”引入新课。2、请一、二位同学配合完成“针刺一缩手”反射实验,请被试同学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还是感到“刺痛”后才缩手的?3、介绍截瘫及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病症的表现(最好出示有关图片资料),提出对以上实例怎样解释呢?这与脊髓的功能有关。
探究竟
先请同学阅读小词典,待学生理解什么是搔扒反射后,引导学生分析(一)分析时最好对“实验为什么要去除脑”加以说明,同时提出“搔扒反射的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二)提出“损毁脊髓后不能出出搔扒反射的原因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说明脊髓有反射功能的事例吗?
实验:“缩手反射”
组织同学进行实验并交流实验后感受,提出为什么先缩手后感到疼痛?说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须将痛觉的产生有脑的参与对学生加以说明)也可联系已学过的膝跳反射,如膝跳反射完成之后,大脑也会感觉到小腿的跳起,大脑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刺激的呢?
利用课件展示膝跳反射或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脊髓的传导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婴儿尿床的原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学生对脊髓功能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来讲解脊髓的结构和脊神经。
知识链
出示准备好的带有脊髓和脊神经的一段大型哺乳动物脊柱让学生观察,如没有实物可利用模型、挂图、或多媒体软件辅助讲解。
脊髓结构:
先观察脊髓位置,再观察脊髓横切面,“灰质”和“白质”两概念首次出现。应列表加以比较(表中内容引导学生填写)

位置
组成
功能

灰质
脊髓中央(蝶形)
神经元细胞体内有神经中枢
调节生理活动

白质
外周
神经纤维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让学生观察椎骨的椎间孔,然后讲脊神经如何自椎管内通过椎间孔穿出,并分布到全身各处去的。最后,要强调: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大家谈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借着“大家谈”里学生所举的一些说明脊髓功能的实例,教师提出“同学们所举这些实例有什么共同点?或进一步提示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从而讲解非条件反射,指明非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引导学生再多举一些非条件反射实例。
实际用
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实际用中所举一些实例,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总结全课: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分析、讨论、观察,研究了脊髓的功能和条件反射。除了我们课上讨论的脊髓功能的实例外,你还能通过查找资料,多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脊髓的功能吗?
同学配合演示“针刺一缩手”反射,认真体会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认真听取截瘫及脊髓灰质炎的介绍、思考出现这些病症的原因。

认真阅读小词典,理解什么叫搔扒反射。
分析“搔扒反射”资料一,小组讨论后说出搔扒反射反射弧的组成。

学生认真分析资料(二),小组热烈讨论后,回答破坏脊髓后不能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出现反射。从而得到结论:脊髓有反射功能。

排尿、排便等。

两人一组完成缩手反射实验,认真体会实验时的感受,被试同学谈缩手反射和感觉疼痛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小组认真讨论“为什么先缩手后感到疼痛”,从而得出结论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观察、思考。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婴儿大脑皮层没有发育完全,不能控制排便反射。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观察哺乳动物脊柱。观察脊髓横切面,仔细辩认灰质和白质。阅读书上知识链的内容,填写灰质和白质比较表,描述脊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仔细观察脊髓神经从椎间孔穿出并如何分布到全身的情况,明白脊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处,实现脊髓对这些部位的调节功能。
通过比较,强调脊髓是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因此脊髓有反射功能。而脊髓通过白质的神经纤维与脑相连将信息上传到脑,并结合书P90传导路径解释传导,说明脊髓有传导功能。

小组内激烈讨论,同学们争相发表意见。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些实例均是生来就在的,是先天性的,从而理解非条件反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举一些非条件反射实例。
如:飞蛾扑火、群蚁附膻、狗急跳墙、金蝉脱壳、晴蜒点水、老牛舐犊、狡兔三窟等。

仔细阅读教材上实际用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脊髓不受损伤。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66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