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下册7.3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7.3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7.3《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知道原子还可以由更小的质子和中子组成.
3.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二、导学流程
问题一: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分析:从摩擦起电的原因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组成的,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问题二: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怎样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了呢?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学生阅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原子核的结构.
(1)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了__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________.
(2)人们知道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原子是不显电性的,而组成原子的电子是带________电的,所以原子核肯定带正电;而中子是呈中性的不带电,所以质子肯定的是带________电的.
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是由不显电性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
2.再读课本P31图7-17和图7-18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①在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核的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
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结论]:
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
问题三: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问题四: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
分析:如果想找到更小的微粒,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发明探测工具,由放大镜到显微镜再到加速器,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活动二:阅读课本P33“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加速器在生产、生活以及探索微观世界奥秘中的重要应用.
应用有:

精选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知道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研究,感知微观世界的丰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学习重点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学习难点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学习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学习准备

石墨、金刚石分子模型;DNA分子模型;反映原子模型的课件;玻璃棒、纸屑、丝绸;阴极射线管;纸风车、水分子模型、塑料绳。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点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生:大致意思是说一根一尺长的短木棍,每天截取一半,分也分不完。

师:那么是不是像他们说得那样可以无休止的分下去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探索更小的微粒吧!(板书:探索更小的微粒)。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能不能再分呢?我们来看我国古代的这么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二、预习学案

预习本节内容,完成“导学填空

1、分子还能再分吗?

2、原子还能再分吗?

3、原子核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新课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阅读课本,完成导学中的填空

观察ppt课件中的图片,认识原子的结构模型

师:关于原子的内部情况在历史上也争论了较长时间,但经过实验证明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比较符合实际。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卢瑟福建立了什么模型?

(2)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3)原子核位于哪里?电子做什么运动?

二)科学家探索物质微粒的进展

通过自主学习、课件图片学习认识科学家探索微粒的过程。

1、阅读书上的内容,用框架图表示出原子的结构

生:能,它们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师:那么谁来说一说夸克的发现呢?

生: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猜想。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质子、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

→夸克质子中子

那么夸克可不可以再分呢?

三)摩擦起电的原因

图片解释,学生完成导学内容

四)加速器

这些工具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还会继续深入下去。

一、提出问题: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分子还能再分吗?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通过观察图片突破原子结构模型这个重点。

师:那么质子、中子能不能再分下去呢?如果能,它们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师:如果想找到更小的微粒,假如你是科学家,你会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册P141/6/8


七、作业布置

课题练习册P14页1-13题


八、板书设计

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

3.人类探索更小粒子的历程

1897年,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1919年,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1961年,盖尔曼——提出夸克的设想


九、学习反思

本节课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原子的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将这些眼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形象地用动画展示出来,直观现象。


十、教学反思

课堂主题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个别地方学生不易理解的,由教师指导完成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苏科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苏科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索更小的微粒》学案苏科版

探索更小的微粒
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由原子组成,知道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
2、通过摩擦起电等活动,了解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3、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想重点:知道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
难点:通过摩擦起电等活动,了解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小结构,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师:首先,我们来看几个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
生:分子中还有更小的微粒。
师:那么,分子是不是可以无休止地分下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探索更小的微粒。
二讲授新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我们喝的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让我们来结合这个水分子模型谈谈为什么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这里,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化学性质。你们认为什么是化学性质?
生: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师:同学们对化学性质这个名词比较陌生,其实我们平时看到或听说过的一些情况都与化学性质有关,如棉花可以燃烧,铁会生锈,火药会爆炸等,这些都是化学性质的范畴。如果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到一起就组成了氢气分子,将两个氧原子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氧气分子。将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二氧化碳分子。大家都知道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而水是容易燃烧还是不容易燃烧呢?
生:不易燃。
师:也就是说他们的化学性质不一样。所以说分子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时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从这几个分子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构成。
师:这是石墨分子模型,石墨是什么材料主要成分?这是金刚石分子模型,金刚石就是我们俗称的钻石,这是富勒烯分子模型,富勒烯是很好的超导材料。它们都是由一种原
子即碳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铅笔芯。
生:石墨分子成层状,金刚石分子成塔状,富勒烯分子像足球。
师:很好,它们原子的构成形式不一样,同时导致了某些性质也不一样,如石墨较柔软便于书写,金刚石很硬,能用来刻划玻璃。但这几种物质都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单质,构成它们的分子叫单质分子。
生:人们把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把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叫单质分子。
师:刚才我们提到的分子,哪些属于化合物分子?哪些属于单质分子?
生:水,二氧化碳分子,属于化合物分子。
师:大家再看这个分子模型,它是大家所熟知的DNA分子模型,它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生:不是。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
生:不是。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探索更小的微粒
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
夸克构成质子和中子。
摩擦起电:静电现象。教后感: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学案

第十章浮力
10.1浮力
执笔人:常华磊审核人:执教人:
课型:新授课时:编写时间:2015-2-14上课时间: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培养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
铝块、木块、乒乓球、烧杯(100ml)、塑料瓶、弹簧测力计、水槽、铁块。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
2、钢铁制造的轮船,是因为受到,浮在水面上。
3、在水中下沉的铝块,也受到浮力吗?
4、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
5、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5、阅读课本51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合作探究:
(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常见到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兵乓球压倒水里,放手之后等现象,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二)浮力的大小:
1、浮力及其方向
将塑料瓶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塑料瓶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
2、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
学生探究:用弹簧测力计测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铝块浸入水中,发现弹簧秤示数变小,
说明铝块受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所以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F浮=G-F
进一步得出结论: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将一去掉底的矿泉水瓶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去掉瓶盖,向瓶中加入水,可观察到乒乓球(会不会上浮),因为;将瓶盖盖好,再向瓶中加水,可观察到乒乓球(会不会上浮),此时乒乓球

受到力的作用。
分析:盖上瓶盖后,向瓶内加水,乒乓球在水中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不同,下表面所受的向上的压力上表面所受的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结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提示: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求浮力的方法:压力差法:F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四)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如图所示将铝块从空气中缓慢浸没到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我们会发现,随着铝头没入水中的体积的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说明浮力(填变大或变小),等完全没入水中后在向下没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吗?在向左或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吗?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深度(填有没有)关系。如果将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水换成煤油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我们会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在水中的。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巩固提升:
1.放在水中的木块正在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______。它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水球运动员在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水下的过程中,水球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
四、拓展延伸:
3.重力为7.6牛的圆柱体金属块,把它挂在弹簧秤下,在它渐渐地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6.6牛,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

4、如图梯形物体重为12牛,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牛,则梯形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它受到液体的压力的合力为牛,方向。若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4牛,则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为牛
课后小结: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影响因素是: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
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
(1)测量方法:“称重法”——F浮=G-F拉
(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排开液体的体积。b.排开液体的密度。
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228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