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生物上册2.3.2《细菌》教案(济南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2.3.2《细菌》教案(济南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节细菌
教学目标:
1.学会实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2.学会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
3.知道细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细菌生命活动的特点。(重点)
4.增强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的能力。
5.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6.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使其认识到讲究卫生、维护人体健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及结论,了解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探究方法,能阐述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为学习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奠定了基础。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讨论交流活动获取知识做好了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资料、图片、视频、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细菌的发现、发布、形态结构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及时间安
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课件展示情境图片)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见过这些现象:你生病拉肚子,医生告诉你要注意饮食卫生,吃饭前妈妈总是让你先洗洗手,吃剩的饭菜存放久了就会腐败变质,这些都与什么生物有关系呢?
那么细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细菌的世界,了解未知的奥秘。
出示课题:细菌生1:巴斯德的实验告诉我们,肉汤腐败变质是细菌引起的。
生1:这些都与细菌有关系
学生观看图片,通过教师的讲述对图片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快速直接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细菌并不陌生,其实自己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
15分钟知识点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阅读下面小资料来认识一下细菌:从小资料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大约1000个细菌排成一行才有1毫米长;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科学数据显示,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一克指甲污垢里可藏有38亿个细菌,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种细菌。
过渡:细菌那么小,我们用肉眼能看到吗?要想观察到它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行。
演示实验:观察细菌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110页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并讨论完成下列内容:
(1)小组内共同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物像?

(3)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能直接扳动物镜?

2.请2位同学到前面演示操作步骤,要求其他同学仔细观看,指出其不足之处。

3.用电子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投射出显微镜下的物像,(或提前做好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细菌的形态如何?

4.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指导学生更清晰的观察放大倍数更大的细菌:细菌有几种形态?
总结:细菌的形态有三种,及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5.课件展示:几种细菌不同的形态图,让学生区别分类归纳。
过渡:虽然细菌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6.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图2.3-6,结合相关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细菌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2)细菌的细胞基本结构有哪些?
(3)有的细菌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分别是什么?这些特殊的结构对细菌有哪些作用?
精讲: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都有遗传物质。有的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7.指导学生比较植物、动物细胞
和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列表比较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成



核线

体叶绿体

植物细胞有有有有有有有
动物细胞无有有有有有无
细菌细胞有有有有无无无

想一想: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从结构上看,哪种细胞更低等?
精讲:细菌细胞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属于原核生物,而动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因此,细菌比动植物低等的多。
过渡:细菌的结构如此简单,个体又那么微小,它们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又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认真阅读资料,从中提炼信息。

生1:细菌十分微小。
生2:分布很广。
生3:细菌的种类繁多。
生4:我们要经常洗手、讲究卫生才能减少身体上细菌的数量。

小组内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讨论其他问题,尝试回答:

生1:低倍镜视野大,容易找到物像,而高倍镜视野小,不容易找到物像。
生2:直接扳动物镜易导致镜头松动而损毁显微镜。

两名学生代表到前面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是否规范。并思考问题。
全体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尝试描述细菌的形态。
生: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继续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更清晰的认识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的细菌。

迅速判断、并抢答。

认真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文,回答:
生1:细菌是单细胞的
生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和遗传物质。
生3: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对细菌的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生4:有的有鞭毛,能使细菌运动。

回顾植物、动物的细胞结构

比较细菌细胞与植物、动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主要特征。

比较后回答: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线粒体、叶绿体。

认真听教师精讲,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添加这个小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提取一下有关细菌的知识,对细菌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数字,体会细菌体积之小、数量之大、分布之广、与人体关系之密切。

通过复习,对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熟练掌握,进一步学会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操作方法,循序渐进。
教材在此处第一次安排高倍镜的使用,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设计这两个讨论题,能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以后使用高倍镜观察物像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自操作,锻炼了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并让学生对细菌的形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对刚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巩固。

设计这3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图时有一定的目的性,降低难度,起到“导”的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动植物的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分析它们与细菌细胞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同时让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

通过引导学生列表比较,自然而然的发现细菌的突出特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处给学生介绍真核生物比原核生物更高等,帮助学生建构结构越复杂的生物越高等的生物学观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二)
10分钟知识点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11页有关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它是如何获取有机物的?
(2)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称为什么?
(3)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对氧气的需求相同吗?
总结:可见大多数细菌是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我们把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异养有分为腐生和寄生。
点拨: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我们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
2.课件播放(细菌的繁殖过程和芽孢的形成视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1)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2)细菌繁殖的速度如何?
(3)当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是如何度过的?
点拨: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和前面学过的孢子不同。芽孢是一种休眠体,可以生存十几年,当环境适宜时,休眠体就会重新萌发成细菌。
算一算: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假设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如果继续计算下去,48小时后呢?
过渡:细菌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几乎无处不在。尤其看了电视剧《731》以后对细菌更深恶痛绝。你认为细菌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1: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获得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
生2:有些细菌是直接从其他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我们称之为寄生。
生3:不同的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有些细菌需要氧气才能生活,有的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也有的有氧无氧都可以进行。

带着问题仔细观看视频,并尝试回答。
生1:细菌是通过分裂生殖的。
生2:在条件适宜时,细菌每隔20—30分钟就分裂一次,分裂的速度特别快。
生3:当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内部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动手算一算,看看结果如何。
生:细菌繁殖的速度真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归纳能力。

通过总结和精讲,拓展自养和异养的概念,好氧菌和厌氧菌的分类,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些名词,因此有必要拓展。

细菌的分裂生殖和芽孢的形成是难点,比较抽象,此处利用一段视频动态的展示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正确区别芽孢和孢子,理解生物能适应环境的观点。

亲自动手算,对巨大的数字感到惊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三)
8分钟知识点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指导学生阅读图2.3-8、2.3-9、2.3-10,讨论下列问题:
(1)细菌对人类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2)细菌对人类有害表现在何处?请举例说明。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细菌有哪些方面的利用?
总结:细菌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但它的作用远远大于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学生讨论交流细菌与人的关系
生1.有害如肠炎、肺炎
生2.有利如细菌使枯草落叶分解、乳酸菌制酸奶
生3.用细菌处理污水、制沼气、生物杀虫剂等。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辩证的看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既有益又有害,但是只要人们正确的利用细菌,仍然会造福人类的。

归纳总结
拓展应用
5分钟1.引导学生反思:本节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2.列表比较细菌与病毒在结构上的异同点,想一想,哪种生物更高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细


病毒无无无有无
细菌有有有有无

3.拓展应用:
(1)我们应怎样保存食物才能防止腐败变质?
(2)医学上的消毒是以能否杀死芽孢为标准的,这是为什么?积极参与归纳、总结。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记忆口诀:
细菌形态球杆螺,
基本结构壁质膜,
特殊结构也需记,
鞭毛芽孢与荚膜;
生殖方式是分裂,
营养方式多异养,
吸取营养有差别,
腐生寄生要分清;
谈菌色变不应有,
益多弊少要分明。小结本节知识,使学生通过练习活动,完成知识技能的巩固。建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网络。jAB88.COM

利用口诀的形式朗朗上口,增强记忆,提高效果。

课堂达标
检测
4分钟A类:
1.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里缺少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2.关于细菌的论述错误的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个体
C.都对人有害
D.一般不含叶绿素
3.细菌进行生殖时的方式通常是()
A.孢子生殖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4.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酸奶是利用那种细菌制作的()
A.醋酸杆菌
B.乳酸菌
C.大肠杆菌
D.肺炎球菌
B类:
走进生活
1.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联系本节课学过的知识,这样做会对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2.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手术时还要戴消毒手套和口罩,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纠正.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做题规范性。当堂落实目标。

设置A、B两类习题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目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关注人体健康引入课题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的优点是1、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如让学生到前面自己动手边做演示实验边讲解实验步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操作认真细致,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菌形态结构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对下一步开展细菌营养方式的研究也十分有利。2、在学生学习研讨过程中,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养成个人卫生、维护身体健康的必要性。3、学生自主学习中运用图片、资料,使知识更加直观化,更加生动。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演示实验时只是小组回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低倍对光观察,找到物象后换高倍镜时,很多学生都不能亲自操作。

相关推荐

七年级生物上册2.3.3《真菌》教案(济南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2.3.3《真菌》教案(济南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三节真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真菌的细胞结构。
2、说出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
4、通过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5、通过小组探究、汇报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往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与同学相互交流,在观察青霉、黑根霉和蘑菇时,要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来观察,并结合青霉、黑根霉和蘑菇的形态结构图,具体了解各自的特征,从个体到共性进行分析比较,并与细菌的细胞结构比较,从而深刻全面地认识真菌的细胞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酵母菌培养液、发霉的橘子和面包、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助学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3分钟)
1、疑问:你知道馒头是怎样做的吗?
馒头若储存不当会发霉、长毛,馒头变质是哪些生物造成的?
2、疑问:你能说出这些生物的名称吗?它们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揭示课题:第三节真菌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2万种,我国大约有4万种。
由老师引导,产生疑问。

蘑菇、银耳、木耳、金针菇
真菌
通过生活中的真菌实物展示,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
(6分钟)


[过渡]:酵母菌、霉菌是常见的真菌。真菌的细胞结构怎样,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一、分组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提出实验要求:
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对照课本,检查实验材料器具。
2、仔细阅读实验步骤。
3、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正确使用显微镜、放大镜)。
并回答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画一个酵母菌的形态图。
(2)观察柑橘上的青霉、面包上的黑根霉的形态和颜色。
(3)比较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个别指导)

根据实验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
检查实验器材,
阅读实验步骤,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

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小组间分工、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一)
(8分钟)据学生反馈情况,各小组相互补充,然后教师作适当点拨:
1、出示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请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与细菌细胞的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2、出示蘑菇结构图,认识各部分名称。
3、出示表格,比较青霉和黑根霉的区别。(见附件2)
通过观察比较,青霉和黑根霉的共同点是什么?

4、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如霉菌)学生完成后反馈以上问题。

认识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名称。
真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看图,说出蘑菇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填写表格。
都是丝状真菌。
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细胞个体,霉菌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直立的菌丝顶端有孢子囊。

结构决定功能,每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是了解这种生物的基础,点拨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的重视。
利用表格,使学生容易回答问题,而且二者的特点清晰、明了。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
(8分钟)
[过渡]: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它们靠什么生存?它们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二、真菌的生命活动
请阅读116-117页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真菌的营养方式有几种?

2、酵母菌和霉菌的生存条件一样吗?影响真菌生活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温度、湿度、空气、营养物质)

3、真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补充:酵母菌出芽生殖)
有菌盖打开和菌盖未打开的蘑菇,你买哪一种?
(点拨:菌盖未打开的蘑菇营养价值较高)
三、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认识一些真菌,与细菌、病毒一样,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也有两面性。你知道哪些真菌可为人类利用,哪些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举例回答。
反馈:(1)可以被食用的有哪些?
(补充: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物。经常食用食用菌,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增强肌体免疫力的功效。)
(2)珍贵的药材有哪些?
(补充:冬虫夏草和茯苓也是药用真菌)
(3)生产生活中常用哪些?
(4)真菌对人类会造成哪些危害?
(补充:足癣也是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病是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提示:辨别毒蘑菇可行的办法是专业人员根据蘑菇形态特征的分类进行鉴定,甚至借助显微镜才能辨别清楚,普通人一般难以辨认。对于野蘑菇中毒的预防,主要是不随意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蘑菇)
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
营腐生生活和营寄生生活。
酵母菌有氧、无氧均可,霉菌需氧。

有的单细胞真菌分裂生殖,霉菌等菌丝断裂片段形成新个体,多数真菌依靠孢子繁殖。

阅读课文,据生活经验举例回答。

食用:木耳、银耳、平菇、香菇等。

灵芝、猴头菌、等。

酵母菌和曲霉用于酿酒、造醋等酿造业;利用青霉制造青霉素;利用真菌防治农林害虫。

使食物、纺织品等发霉变质;使人患病(手癣、足癣);有些蘑菇有毒。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可以不讲,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可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教师及时补充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知道真菌有两面性,我们要辩证看待:利用真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预防真菌对人类不利的一面。

知识整合
交流建构
(5分钟)[过渡]: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五种生物,其中四种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每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各有特点。
1、出示植物、动物、细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图,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特点。(见附件1)
2、病毒、细菌、真菌都是微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有明显的差异,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见附件3)仔细观察几种细胞结构图,说出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比较几种细胞的结构,使学生对每种生物进一步了解。
通过表格,对三种微生物进行比较,也是对前三节的简单小结。

课堂小结
(2分钟)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真菌,知道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繁殖方式,也知道哪些真菌可为我们所用,哪些真菌我们要远离或杜绝它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完成生物助学93页“自我感知”对本课内容回顾,查缺补漏,加深记忆。

课堂达标检测及课下作业(5分钟)课堂达标检测:
A类:青霉、曲霉和蘑菇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_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成形的_______;细胞内没有________,都要利用现成的_______,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它们都靠_____来繁殖后代。
B类:夏天,食品和衣服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引起的。
A.霉菌B.酵母菌
C.病毒D.细菌
C类:据左图回答问题:?左图是酵母菌的结构图,请写出图中标号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
课下作业:
到附近的市场、超市、或野外,调查我们本地有哪些真菌,哪些可以食用?记录它们的形态、颜色、生活环境、营养价值等,撰写调查报告。

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互相纠错、补充。

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同时规范学生答案,

课下调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延续到课下,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附件:1、细胞结构图
附件:2、

形态菌丝的颜色孢子囊的颜色孢子囊的着生部位和形状
青霉丝状无色青绿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扫帚状
黑根霉丝状无色黑色直立菌丝的顶端、

附件:3
形态结构营养繁殖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
细菌
真菌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真菌的结构,还应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真菌及它们的生命活动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新课程倡导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本着这一理念,以“问题-任务-自学-探究”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节课注重探究性学习,将探究精神贯穿课的始终。
不足之处:
1.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有些遗忘,实验前或课前,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使用。
2.让学生自己将自己能找到的真菌带到课堂上来展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就为下面的观察与思考等教学活动打下基础,也为师生总结真菌的主要特征提供了条件,同时,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物和我们关系无比密切,由此增强了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
3.本节课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有毒野生菌的鉴别方法。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济南版)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身边的生物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他们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②生长发育③繁殖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
三.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3.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4.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5.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平面镜和凹面镜
6.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7.转换器:调换物镜。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的步骤P13-14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bq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6、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在生物界里,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病毒除外。
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分为滴.取浸盖染。
注意: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应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
②取材前要先漱口,是为了除去食物残渣;
③盖盖玻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应使盖玻片一侧接触液滴,缓
缓放平
④染色时应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洋葱表皮细胞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可以流动的与外界物资进行交换,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一.细胞的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即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2、细胞的分裂过程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二.细胞的分化:
1分化: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资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组织: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其中人体中数目最多的组织是结缔组织
4植物的四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2系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哺乳动物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4、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1.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2.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_光照__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3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②、种间关系:寄生(蛔虫,菟丝子)、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捕食关系(鳄鱼捕食)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如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和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仙人掌的叶退化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
2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3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和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绿色植物生活环境主要特征繁殖方式代表植物作用
藻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水中大多单细胞个体,无根茎叶分化,低等植物。水绵,海带,
紫菜,鹿角菜等绿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中90%的氧由藻类植物提供
蕨类植物阴暗潮湿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体形大,适应陆地能力强孢子繁殖卷柏、满江红等
食用(紫萁,蕨)药用(贯从,卷柏,凤尾蕨)满江红(饲料肥料)芒萁(强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水陆都有个体高大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繁殖银杏(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苏铁马尾松、水仙、银杉等等食用,药用,绿化美化环境等等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1大树为什么不会被太阳灼伤?植物的蒸腾作用
2什么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其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的影响。
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
4保卫细胞的形态、气孔在叶片上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气孔有两个半月型的保卫细胞组成,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的作用: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也可以有效的散热
6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成活率可采用:⑴去掉部分枝叶⑵傍晚或阴天移栽⑶植物体的根多带些湿土等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一、光和作用的产物
1、天竺葵的实验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
实验过程
⑴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为什么要把提前房贷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⑵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⑶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
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⑷染色:用碘液染色
⑸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细木条会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
1海尔蒙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质量的增加不是来源于土壤。
2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验证了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甲装置比乙装置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至标记处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气体使快熄灭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和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4、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6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P70-71
实验步骤234的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实验步骤2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热量,步骤3说明了萌发的黄豆种子消耗氧气,步骤4说明萌发的黄豆种子能产生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4、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农作物的田间松土和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贮存粮食水果时要降低呼吸作用。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联系
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
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
水光有机物、
氧气储存能量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有机物、
氧气有无光
皆可二氧化碳、
水释放能量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起着能量转化的作用。
2、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它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直接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1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三、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在水循环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
绿色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另一方面减缓陆地水径流,增加地下水含量,对维持水分平衡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一、环节动物:指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常见的有蚯蚓、沙蚕。
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根据环带
2、蚯蚓是如何运动的?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
3、蚯蚓是如何呼吸的?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4、蚯蚓体壁分泌的黏液有什么作用?保持体壁湿润,保证正常呼吸
5、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二、节肢动物
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常见的动物有蝗虫
2、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头、胸、腹
3、蝗虫为什么要蜕皮?
4外骨骼的作用?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5蝗虫气门的作用?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三、鱼类
1、鱼的体型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身体呈梭形,身体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是一种保护色。
2、鱼各种鱼鳍的作用?背鳍:保持竖直方向平衡;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控制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左右方向平衡的作用,胸鳍还有转换方向的作用,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相互协作。
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许多脊椎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5、侧线的作用?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6、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性,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是变温动物。
四、鸟类
1、家鸽的体型?流线型
2、家鸽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家鸽的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内部大多是中空的,这样的骨骼既轻便又牢固,有利于飞行。
3、家鸽的呼吸有什么特点?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什么是双重呼吸?
5、家鸽的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家鸽的口中没有牙齿,食物经咽、食管进入嗉囊暂时储存和软化,然后进入肌胃经研磨初步消化,最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没消化的在大肠内形成粪便,直肠很短经泄殖腔排出体外,有助于减轻家鸽自身的重量。
6、鸟类的主要特征?鸟类有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五、哺乳类
1、家兔的门齿臼齿个有什么特点?这与它的什么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其以植物为食相适应。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对维持体温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牙齿分化,食性复杂: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体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的基础
1、常见的而动物的运动方式?奔跑、飞翔、蠕动、爬行、游泳、跳跃等。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
3、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有几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活动的连接(关节),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4、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有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其表面上又覆有关节软骨。
5、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
二、运动的实现
1、屈肘时上臂肌肉是怎样变化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这样,上臂前面的肌肉缩短,后面的肌肉伸长,才能协调完成屈肘动作。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有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行为
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二、社会行为
1、什么是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具有这样的行为称为社会行为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密封、狼、猴、象、狒狒、斑马等他们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来传递信息。

第四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植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互助和斗争的关系;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并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他们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维持生物圈中尚未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影响植物的繁殖生息。
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动物为人类提供食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例如草履虫能净化污水;蚯蚓改良土壤等。
2、动物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发明了雷达,利用蚯蚓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物等。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
1、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
2、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资组成。
二、病毒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3、病毒的分类: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
2、有害方面: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状等。
2、结构:有一个细胞构成,细菌的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用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
二、细菌的生命活动
1、营养方式: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2、繁殖方式:分裂。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当环境变的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
三、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些细菌常给人们带来一些危害:结核杆菌使人患结核病。
2、大多数细菌是有益的,放线菌能产生一些抑制或杀死细菌等的抗生素。

第三节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
1、形态: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
大多数真菌属于多细胞生物如霉菌、蘑菇。
2、结构: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液泡;霉菌等多细胞真菌由菌丝过程,其美国西部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真菌的生活
1、营养方式:异养有腐生和寄生两种类型。
2、繁殖方式: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三、真菌和人类的关系
1、许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平菇、香菇可以食用;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
2、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脚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第四节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1、绿色植物生活所需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资来自何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水、无机盐来自土壤。
2、各种生物生活所需的阳曲来自哪里?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细菌、真菌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的作用?细菌、真菌能促进生物圈的碳循环。土壤中的细节、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制造在利用来制作有机物。
二、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1、什么是固氮作用?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固氮作用。
2、什么是固氮微生物?这样的而微生物叫做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

第四章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的分类方法
1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2、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常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3、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二、生物的分类单位
1、根据生物的而不同特征,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2、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

七年级生物上册2.4.1《生物分类的方法》教案(济南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2.4.1《生物分类的方法》教案(济南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生物的分类方法,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
能力目标: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生物分类思想和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各种和分类方法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学生收集了生物分类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可将其分为和。
2、可以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包被,可分为和。
3、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
4、给植物的主要类群从低等到高等排顺序学生回答:
1、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2、种子植物、果皮、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3、根、茎、叶、花、种子和果实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通过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的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为生物的分类方法埋下伏笔。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走入超市或者是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在寻找目标商品时并不会觉得盲目,因为超市和书店的工作人员对众多的物品进行了归类摆放,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地球上约有35万种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而面对自然界的众多生物市,我们如何更好地研究它们呢?
学生回答:
学生通过图片,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感受生活中物品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感受到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学习
(10分钟)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鲁南书城的书全部堆放在一起,我们要是想去买本生物资料还好找吗?你们想不想学好生物,那么我们就来先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知识点一:生物分类的方法
:同学们,如果你要去超市买钢笔,你会去以下哪个区域买呢?

如果想要了解方文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你将从下列几本书中选择哪一种?能说一说理由吗?

点拨:方文蝶是一种蝴蝶,所以选择《蝴蝶》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例如你想去永安中学找你的好朋友,你是知道他的年级好找还是知道具体的班级好找?
1、生物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将归类。
2、对生物进行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
知识点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3、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一般把生物的、、等作为依据。
4、被子植物的分类中,主要依据是、
、、。
5、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比较它们的、
、。
6、对于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则需要根据其进行分类。

学生集体回答:
文具区

找一名学生回答:
蝴蝶,因为《蝴蝶》中的蝴蝶内容多,有利于查找。

学习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1、生物物种
2、分类、相似程度、类别
3、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心理特征
4、花、果实、种子
5内部结构、生理结构、外部形态
6、结构特征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知识点,锻炼学
的自学能力、观察、总结能力。

通过自学的形式完成书本上的知识,初步的学会生物分类的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整合,锻炼了学生的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
(12分钟)
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分类的重要性,下面大家根据各种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将图中的生物进行分类。(用多种方法)
知识点三:尝试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观察图2.4-1中的生物,比较它们的主要特征。

1、你将图中的生物分成了几类?主要依据是什么?
2、尝试将植物和动物在根据一定的特征再进一步分类。
点拨: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其他差异将这些生物一一分开。
3、你认为对生物进行分类应考虑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4、请你把图中的动物或植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点拨:有些同学把鱼、青蛙、海龟的顺序弄错了。动物和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尝试分类:请同学们按照一定的依据对下列生物进行分类

知识小结:对于众多的生物,分类时要通过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找出不同生物的相同之处和差异程度。首先根据某一特性把它们分开;然后,再将其中一类根据某一特征区分开…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生物全部区分。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1、学生回答: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依据是是否可以自由运动
学生回答:水生:鱼、藻类;陆生:银杏、向日葵、玉米、蕨类;空中生物:蝴蝶、鸟;水陆:海龟、青蛙。
(学生对海龟和青蛙是水生还是陆生有争议)

2、依据体内有无脊柱,有脊柱:鱼、青蛙、海龟、鸟、熊猫。
无脊椎:蚯蚓、蝴蝶。
依据有无种子,有种子:玉米、向日葵、银杏。无种子:蕨、水藻。
3、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结构。
4、动物:蚯蚓、蝴蝶、鱼、青蛙、海龟、鸟、熊猫。
植物:水藻、蕨、银杏、玉米、向日葵。
尝试分类是否自由运动分为(动物、植物)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为有脊柱为:鱼、虎、家鸽;无脊柱为:蝗虫)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水生:鱼;陆生:虎;空中:家鸽)植物有无种子(有种子:油松、桃;无种子:海带、肾蕨)有无果皮(有果皮:桃;无果皮:油松)有无根(有根:肾绝;无根:海带)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生物的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进行延伸和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共同总结,这样就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具体的题目将知识点进一步的落实到位。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10分钟)
分类有很多方法。只要你们能确定出分类的依据,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小组合作:练一练
下面是一些生活日用品大家根据你对他们的认识进行分类。
发布:你是如何分类的?
1、展示你的分类成果。
2、说说你的分类方法和分类过程。
3、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试一试:尝试把下列植物①肾蕨②葫芦藓③卷柏④紫菜⑤莲花⑥水稻⑦草莓⑧银杏,进行分类,并填在恰当的位置。
(1)依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
水生植物;陆生植物。
(2)依据生殖过程是否产生种子可以分为:
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3)依据形态结构,可以把它们分为五大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小游戏:请你动手
请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书包里面的东西进行分类。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谁的收拾的最好最快!
每个小组拿出最好的,再进行评比,评出优胜者并展示书包。
争做妈妈小帮手
回家后请你对自己衣柜的衣服进行大致的分类,或者帮助妈妈整理厨房,给调味品分分类。希望你能给你的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知识小结:
我们常常会按照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它们进行分类一般依照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分类。希望大家利用分类的方法好好学习,也把它融入到生活中。练一练:分小组讨论
三组:按照作用分为服装类(上衣、鞋、手套)食品类(面包、牛奶、、饮料)玩具类(小熊)水果类(香蕉、苹果、橙子)厨具类(锅、刀、盘子)洗漱用品类(牙刷)日用品(簸箕、台灯、烟灰缸、打火机、双面胶、椅子、螺丝刀)
五组:按照材料分类为布料(衣服、鞋、手套)金属类(刀、锅、水杯、饮料、台灯)糖类(香蕉、苹果、橙子、面包、牛奶)塑料(打火机、双面胶、簸箕、牙刷)木头(烟灰缸)
试一试:(1)①④⑤、①②③⑥⑦⑧
(2)⑤⑥⑦⑧、①②
③④
(3)④、②、①③、⑧、⑥⑦

每个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按小组评出做好的,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在讲台上评出前三名。

学生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主动知识的学习知识并应用到生活当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当堂训练
巩固达标
(5分钟)
A类:
1、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生物,生物学家会依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
A、观察B、分类
C、实验D、解剖
2、根据哪一类特征可将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A、种子繁殖B、有无果皮包被
C、花的结构D、根茎叶
B类:
3、下列各组动物划分为一类比较科学的是()
A、蜜蜂、蜂鸟、蝙蝠
B、鲸、娃娃鱼、鲫鱼
C、青蛙、扬子鳄、龟
D、蝙蝠、鲸、猫
4、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为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C类:
5、依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可将动物分为哪两大类()
A、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D、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
6下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它的叶只有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它的生存受到威胁。
(2)D和F的不同是。
(3)对它们进行分类的时候,应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
(4)你能把以上植物所属的类群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1、B
2、B
3、A
4、B
5、A

6、(1)DEF、ABC、B、一
(2)D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3)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保持课堂安静,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自主学习,锻炼自学能力,独立解决学习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教学反思: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大量的采用由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锻炼了查找、收集资料的能力,收集资料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集体作用,培养了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设置疑问,展开讨论,于讨论中明晰知识,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培养了科学严谨性。知识点通过讲练结合,重点内容知识点拨,将知识点落实到位,能从书本获得的要由学生去自主获取,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其去伪存真,去粗留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在关键性问题上指引探究方向,控制教学进程,总结归纳知识,纠正探究过程中的偏差,而不是干涉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资料和信息往往只是停留在收集层面,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强,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对信息进行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同时,资料的收集要进行分工,不然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和造成资料的重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06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