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函数与方程(1)
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零点的概念,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在函数的零点两侧函数值乘积小于0”这一结论的实质,并运用其解决有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3.通过函数零点内容的学习,分析解决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有关问题,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
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的培养与应用.
教学方法:
在相对熟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尝试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在第3.2.1节中,我们利用对数求出了方程0.84x=0.5的近似解;
2.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能求出方程0.84x=0.5的近似解吗?
二、学生活动
1.如图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试根据图象填空:
(1)k0,b0;
(2)方程kx+b=0的解是;
(3)不等式kx+b<0的解集;
2.如果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3,0)和(1,0),且开口方向向下,试画出图象,并根据图象填空:
(1)方程ax2+bx+c=0的解是;
(2)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
ax2+bx+c<0的解集为.
三、建构数学
1.函数y=f(x)零点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之间关系:
△=b2-4ac△>0△=0△<0
ax2+bx+c=0的根
y=ax2+bx+c的图象
y=ax2+bx+c的零点
3.函数零点存在的条件:函数y=f(x)在区间[a,b]上不间断,且f(a)f(b)<0,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零点.
四、数学运用
例1函数y=f(x)(x[-5,3])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x)的零点及不等式f(x)>0与f(x)<0的解集.
例2求证:二次函数y=2x2+3x-7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例3判断函数f(x)=x2-2x-1在区间(2,3)上是否存在零点?
例4求证:函数f(x)=x3+x2+1在区间(-2,-1)上存在零点.
练习:(1)函数f(x)=2x2-5x+2的零点是_______.
(2)若函数f(x)=x2-2ax+a没有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3)二次函数y=2x2+px+15的一个零点是-3,则另一个零点是;
(4)已知函数f(x)=x3-3x+3在R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且该零点在区间[t,t+1]上,则实数t=_____.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函数零点的概念、求法.
2.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即转化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六、作业
课本P97-习题2,5.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指数函数(1)教案苏教版必修1》,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3.1.2指数函数(1)
教学目标:
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理解对a的限定以及自变量的取值可推广至实数范围),会作指数函数的图象;
2.能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几个基本性质,并通过由指数函数的图像归纳其性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
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本第59页的细胞分裂问题和第64页的古莲子中的14C的衰变问题.
二、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64页内容;
(2)动手画函数的图象.
三、数学建构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它的定义域是R,值域为(0,+).
练习:
(1)观察并指出函数y=x2与函数y=2x有什么区别?
(2)指出函数y=23x,y=2x+3,y=32x,y=4x,y=ax(a>0,且a≠1)中哪些是指数函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要强调a>0,且a≠1?a≠1自然将所有的正数分为两部分
(0,1)和(1,+),这两个区间对函数的性质会有什么影响呢?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在同一坐标系画出的图象,观察并总结函数y=ax(a>0,且a≠1)的性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性质
(2)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同一坐标系画出y=10x,,,等函数的图象,进一步验证函数y=ax(a>0,且a≠1)的性质,并探讨函数y=ax与y=ax(a>0,且a≠1)之间的关系.
四、数学应用
(一)例题:
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2)(3)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1)(2)(3)
3.已知函数f(x)=,g(x)=(a>0且a≠1),若f(x)>g(x),求x的取值范围.
(二)练习:
(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①y=23x;②y=3x1;③y=x3;
④y=-3x;⑤y=(-3)x;⑥y=x;⑦y=3x2;⑧y=xx;⑨y=(2a-1)x(a>,且a≠1).
(2)若函数y=(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它的单调性为.
课后思考题:求函数的值域,并判断其奇偶性和单调性.
五、小结
1.指数函数的定义(研究了对a的限定以及定义域和值域).
2.指数函数的图象.
3.指数函数的性质:
(1)定点:(0,1);
(2)单调性:a>1,单调增;0<a<1,单调减.
六、作业
课本P70习题3.1(2)5,7.
【教学目的】
1.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2.学习本文正反论证,用对比方法透辟地说明问题的写作技巧。掌握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设想】
1.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2.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单介绍作者、读讲课文第一、二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板书课题。2.解题:“说”是议论文的一种。“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说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pán)的,其实也是针砭时弊之作。
3.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4、教师范读。
5、读讲课文第1、2两段: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
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以上再从反面说。一正一反,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对“师”的看法:凡先闻道者
,都可以为师。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在结构上,既照应开头“传道”是“师”的首要职能,又为下段议论张本。(读讲至此,教师可带领学生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读后小结:这一段论述师的职能和从师的必要性,中心围绕一个“道”字。这和作者自命继承儒家道统有关。文中提出从师不论长少、贵贱,有他破除对长者、贵者的迷信的一面,也有为也自己“抗颜为师”(一本正经地做老师)申说理由的一面。
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
板书:(略)
说明如果不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板书:
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板书:
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注意:“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集体朗读本段一至三遍。)
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6.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并作好回讲课文第1、2段的准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读讲课文第3、4段,总结课文;结合“思考和练习”三——五题,讲实词“师”和虚词“之”、“者”的几种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1.检查复习:指名朗读、回讲课文第1、2段。
2.读讲课文第3、4段。
第3段,论述“圣人无常师”,从正面进一步阐明能者为师的道理。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这段引用历史事实,从“古之圣人”中举出孔子为例证加以申述。从孔子师郯子等人的事迹,推断出“是故弟子……术业有专攻”这个重要结论。这个观点,无疑是进步的。
第4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集体朗读。)
读后小结: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集体朗读全文一、二遍。
4.总结课文: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对于这些,应适当指出。
5.指导学生作“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参考答案见“课文总结”部分。
第二题参考答案见课文第二段的读讲内容。
第三题:讲结构助词“之”的几种用法,略作补充如下:
(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2)①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②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参考答案: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2、代词,代“知”的对象。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关系中,表明这里的主谓结构并不构成独立的句子,而只是句中的一个词组或分句。4、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5、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作“的”讲;后一个“之”是代词,代“童子”。6、结构助词,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表示宾语的前置。7、结构助词。“师道之不传”是句子的主语部分,用“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相当于一个词组。
第四题,补充例句如下:(1)“者”相当于“……的(人)”,如:①捕蛇者。说②乃使其从者衣褐。(2)“者”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第五题参考答案:1、师道,以道为师。“师”是意动词。2、“不耻相师”即不以相师为可耻。3、“尚羞之”即尚且以之为羞,认为这是羞耻的。4、“先国家之急”即以国家的危急作为自己先考虑的问题。“而后私仇”,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后面。5、“毒之”,即以之为毒。“你认为这件事应该怨恨吗?或“你怨恨这件事吗?”6、“怪之”即“以之为怪”,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前方 [苏教版必修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维目标】
1、了解摄影散文的一些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
2、进一步了解和探索人类的“精神家园”。
3、与文本直接对话,加以评点,了解人类的“精神家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入体验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
【教学重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弹琵琶的写法。
【教学流程及内容】
一、导入
要求学生仔细看课本上的图片,从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曹文轩作家也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写下了摄影散文《前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摄影的优势是视觉的直观性,散文的优势是可以自由联想,摄影散文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融为一个整体,《前方》就是这样一篇散文。
二、文本研读
文章从画面切入,但对画面本身并未作细致具体的描摹,而是直接展开联想,写感想,写感触,最后又回到画面上来,由此可看出文章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1.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几句话。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其中“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是核心观点。
2.关于“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作者分析了几点原因?
四点:出于古老的天性,外面世界的诱惑,出自无奈,理想的诱惑。
3.作者认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各抒己见,明确为11节开头的承上句中。
4.“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中的“实质”能否去掉?你是如何理解的?(讨论)
不能。路上并非都是苦旅,但从本质上讲他们同样是想达到目的地而不能达到,想实现理想而不能实现自己所有的理想,实质上还是一场苦旅。
5.作者认为“人的悲剧性实质”有哪些具体内容?
①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②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③人无法还家。
④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6.“家”如何理解?
双关既实指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义冢寄托与归宿。
7.文章引用了许多表现家园之思的古诗文,而本文作者强调的是“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并且奇怪的是本文竟然被收入“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那么如何理解离家与归家的关系呢?(分小组讨论)
三、交流、评价学生的评点
四、作业布置
任选一幅图片,写出自己的感想。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20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