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及翻译

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原文翻译

落叶飘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风流儒雅堪当我的老师。怅望千秋往事洒下同情泪水,身世同样凄凉可惜生不同时。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最可叹楚王宫殿早荡然无存,驾船人还指点遗迹让人生疑。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m.JAB88.CoM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延伸阅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及翻译

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夜月一作:月夜环佩一作:环珮)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原文翻译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②掌握诗中所用技艺和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围绕中心分析细节材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析诗文:
(出生地:昭君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壑”:山谷,山沟。
“赴”:奔向,投向。
“荆门”:山名,位于湖北枝城市西北,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尚”:还有。
“明妃”:王昭君,西晋时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为明君、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诗人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依据下文并结合王昭君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放在赏析全诗后再解决)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
(昭君一生的悲剧)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释“连”“向”“青冢”“紫台”
“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恨赋》中的描写只侧重于明妃去时悲伤与相会无期、流落绝域的感慨。而杜甫的这两句诗,由“一去”(离别)到“独留”(死去),用时间的跨度来展示昭君一生的悲剧命运;由“紫台”(汉朝)到“朔漠”(胡地),用空间的跨度来表明昭君远离祖国故乡的痛苦。“连”和“向”将时间空间加以连接,强化了悲剧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再写不幸,兼写帝王昏庸)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1.释“省识”“春风面”“环珮”。
“省识”:注释纷纭,有读作shěng,作“减”“少”解;也有读者xǐng,作“辨识”解。作无论哪种读法和解法,这句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春风面”通感手法,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看法?
正是因为元帝的昏庸,才造成了昭君魂魄空回的悲剧,表达了诗人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深深同情,也表达了对昏庸元帝的讽刺。
3.诗人本人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珮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千载遗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释“作胡语”“论”
“作胡语”: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有《昭君怨》一首、《王明君》一首,鲍照作《王昭君》二十九首,梁简文帝作《明君词》十三首,梁范静妇沈氏作《昭君叹》二首,均是后人同情怀念昭君的作品。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论”:诉说。
二.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咏怀古迹》教学反思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教学反思”,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上课背景

1.《咏怀古迹》(其三)是典型的咏史诗。我查阅了初中教材,仅仅《潼关怀古》这一咏史诗歌选编人教材。仔细比较,《潼关怀古》和《咏怀古迹》(其三)的阅读方法还是有差异的。所以,真正对于咏史诗的认识了解,是从本节课开始。

2.高一学生学习诗歌的历史悠久,但真正独立地阅读诗歌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初中的诗歌较浅易,以老师解析为主。中考考的是课内诗歌,学生自主阅读赏析诗歌的意识较薄弱,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等特征,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学习必修三时学生刚进入唐诗的学习,他们对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的常识掌握了解不多,诸多原因,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二、我的设计前提

考虑到《咏怀古迹》(其三)理解难度不大,诗歌蕴含的情感也并不高深,所以,我在课堂尝试着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诗人的情感。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调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我设计的依据是:

①此前,我们学过《过秦论》,我曾给学生说过“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虽然对象是“国”而不是个体的“人”,但其道理是想通的。我们还曾做过“用典”的练习,王寂的《日暮倚杖水边》,其中“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诗人借屈原、白居易自况,表达对自我品性高洁却不幸被贬逐黜放的命运的愤愤愤不平。

②课前,学生已经学过《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歌,我对诗歌的阅读方法做了讲解。如诗歌“五读”法,即要注意读标题、读作者、读情词、读意象、读注释。我还情调诗歌是浓缩的艺术,要细品,还要借助于想象,进入诗境。

③录像课前一晚,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困难,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注释梳理诗意。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还需要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由表达自我思想的能力。

我所教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学生大多来自郊区或农村,自信不足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大多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用“词”而不是“句”。有些学生内心有想法,可是不敢表达。

2.对学生的认识不足

虽然老师传授了相关知识,可是,它是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本节课,我对学生估计不足,他们对于如何去赏析诗歌还很茫然,在学习诗歌的初级阶段,还需要老师的帮扶。

4.老师操之过急

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预设,但是,这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达成的。我对学生的评估过高,带来了学生思维的困惑。

四、我感觉满意的地方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从最初了解诗意到最后悟读入情,学生在思维和活动方面,呈现出“进步”的趋势。我没有刻意追求课堂外在的“流畅”“美”,把注意力放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

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怀古迹(其三)优秀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形容什么的吗?[美貌]知道都是在说谁么?[西施。杨玉环。貂禅。昭君]。不用说她们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给人带来好运么?[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自古红颜多薄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学过的《马嵬》中的杨贵妃不也是这样吗?还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剧是否也是这样的……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三、整体感知
1。朗读(1)学生单读----指出所读优缺点。
(2)教师范读。
(3)学生集体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
2。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明确】引出歌咏对象昭君。(板书)
3。(讨论)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另外,从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见她的形象: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说说这联主要讲了昭君的什么吗?)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诗解意》)。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板书)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书:民族偏见
思乡------怨恨
胡俗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7。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清。刘献廷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当时皇帝的昏庸糊涂,昭君一样的宫女的不幸。
8。“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板书)
9。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放琵琶曲,渲染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板书:首联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点拨启发】《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1、简介写作背景(为下文归纳寓意做准备。略)
2、讨论、归纳。
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书昭君----画图省识----汉元帝诗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异国--------有志难展----
借古伤今
七、拓展
到此咱们对昭君和诗人杜甫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附:(1)诗的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诗中重点词语理解。
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528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