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2.2.1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对数与对数函数》,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学案14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对数:
(1)一般地,如果,那么实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记为________,其中叫做对数的_______,叫做________.
(2)以10为底的对数记为________,以为底的对数记为_______.
(3),.
2.对数的运算性质:
(1)如果,那么,
.
(2)对数的换底公式:.
3.对数函数: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____________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
4.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10a1
图
象
性
质定义域:___________
值域:_____________
过点(1,0),即当x=1时,y=0
x∈(0,1)时_________
x∈(1,+∞)时________x∈(0,1)时_________
x∈(1,+∞)时________
在___________上是增函数在__________上是减函数
【自我检测】
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2.化简:.
3.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对数的换底公式计算:.
5.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_.
6.对于任意的,若函数,则与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
(2)比较与的大小为___________.
(3)如果函数,那么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4)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_____.
【例2】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例3】已知函数满足.
(1)求的解析式;
(2)判断的奇偶性;
(3)解不等式.
课堂小结
三、课后作业
1..
2.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
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4.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5.设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6.设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7.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8.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9.已知.
(1)求的定义域;
(2)判断的奇偶性并予以证明;
(3)求使的的取值范围.
10.对于函数,回答下列问题:
(1)若的定义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的值域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函数在内有意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四、纠错分析
错题卡题号错题原因分析
学案14对数与对数函数
一、课前准备:
【自主梳理】
1.对数
(1)以为底的的对数,,底数,真数.
(2),.
(3)0,1.
2.对数的运算性质
(1),,.
(2).
3.对数函数
,.
4.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a10a1
图
象
性
质定义域:(0,+∞)
值域:R
过点(1,0),即当x=1时,y=0
x∈(0,1)时y<0
x∈(1,+∞)时y>0x∈(0,1)时y>0
x∈(1,+∞)时y<0
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自我检测】
1.2.3.
4.5.奇函数6..
二、课堂活动:
【例1】填空题:
(1)3.
(2).
(3)0.
(4)奇函数.
【例2】解:由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0,1).
因为,所以,当时,,函数的值域为;当时,,函数的值域为.
【例3】解:(1),所以.
(2)定义域(-3,3)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所以为奇函数.
(3),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三、课后作业
1.2.
2..
3..
4..
5..
6..
7..
8..
9.解:(1)由得,函数的定义域为(-1,1);
(2)因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
(3)
当时,解得;当时,解得.
10.解:(1)由题可知的解集是,所以,解得
(2)由题可知取得大于0的一切实数,所以,解得
(3)由题可知在上恒成立,令
解得或解得,综上.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2.1.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
【学习目标】:
理解函数图象的概念,掌握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并能利用图象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的定义:
2.函数的概念涉及到哪几个要素?
3.我们已学过函数的图象,并能作出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函数图象的例子,如课本P25的例子。
二、新课讲授:
1、函数图象的概念:
练习: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0,1,2,3,4});
(3),(.(4)
思考: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则集合与
相等吗?又设,则中元素个数怎样?
三、典例欣赏
例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值域,并指出最值及取最值时相应的x的值
(1);(2),;(3).
变题:(1)(2)为正实数
例2.试画出f(x)=x2+1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比较f(-2)、f(1)、f(3)的大小;
(2)若0x1x2,试比较的大小。
变题:在(2)中,
(1)如果把“0x1x2”改为“x1x20”,那么哪个大?
(2)如果把“0x1x2”改为“|x1||x2|”,那么哪个大?
例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归纳:
1.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2.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3.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4.函数的图象是由函数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练习: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3)y=(4)y=,
【反思小结】:
【针对训练】:班级姓名学号
1.已知函数,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2.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则
3.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函数的图象必经过点
4.试写出一个函数使其定义域分别为下列集合
1){x|x2,xR}2)(0,+)
3)4)[-1,3]
5.试写出一个函数使其值域分别为下列集合
1)R2)
3)(-,0)(0,+)4)
6.若函数的值域是[3,10],则函数的值域是,函数的值域是,函数的值域是。
7.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值域:
(1)(2)y=|x2+2x-3|
(3)(4)y=
【拓展提高】
8.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9.方程在[-1,1]上有实根,求k的范围。
10.m是什么实数时,方程|x2-4x+3|=m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解。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记住对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把握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预习内容
1、对数函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像和性质
研究函数和的图象;
请同学们完成x,y对应值表,并用描点法分别画出函数和的图象:
X
…1…
…0…
…0…
观察发现:认真观察函数y=log2x的图象填写下表:(表一)
图象特征代数表述
图象位于y轴的________.定义域为:
图象向上、向下呈_________趋势.值域为:
图象自左向右呈___________趋势.函数在(0,+∞)上是:
观察发现:认真观察函数的图象填写下表:(表二)
图象特征代数表述
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像和性质:(表三)
0a1a1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规律.
2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学习过程
探究点一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解析:直接利用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求解,而不能先化简.
解: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极其求法.
探究点二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2)
(3)loga5.1,loga5.9(a>0,且a≠1).
(1)____;
(2)____;
(3)若,则m____n;
(4)若,则m____n.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函数f(x)=lg()是(奇、偶)函数。
2.已知函数f(x)=log0.5(-x2+4x+5),则f(3)与f(4)的大小关系为。
3.已知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95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