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人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一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人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清正义与邪恶。

2、探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分析作者对词语的妙用,从而了解作者语言特色。

3、概括人物形象,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1.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并学习刘和珍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在钓鱼岛局势紧张的今天,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意识,和高博大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句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朗读、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启发点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六、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归纳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

课前检查(2分钟):

1、检查导学案预习情况。

2、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

一、互动式导语(3分钟):

1、出示幻灯1:鲁迅的画像

2、第一组的同学展示预习效果:请补充有关鲁迅的一些文学常识。(目的是让学生展示预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幻灯1中的《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朗读《自题小像》,再让学生一起朗读,重点强调“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句,以期掀起爱国激情的一个小高潮,由此进入新课。

4、展示课题:出示幻灯2

二、展示本文的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三、整体感知(10分钟)

1、第二组的同学展示预习效果: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展示幻灯4、5进行补充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用双色笔做好问题记录,为下节学习内容做好准备。

3、学生自由朗读。

4、分组比赛朗读,要求整齐,声音洪亮,不错字不添字,不读破句,教师评出优劣。

5、第三组同学展示预习效果: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其他同学做好补充准备。

四、研习课文(20分钟)

分组合作讨论、展示、评价

1、教师出示幻灯片6:各组讨论课题

四组:整理出本文的结构图,并为每一小节拟写一个小标题。

五组:贯穿全文的情感是什么?

六组:用表格的形式归纳作者笔下所涉及的人物,有几类,作者的感情态度各是什么?

七组:刘和珍之所以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写的?

八组:找出认为难以理解的句子,先在组上讨论,如果讨论没有结果,再交给班上讨论解决。

九组:归纳作者在本文记叙级人物描写时所运用的一些手法技巧。

一组、二组、三组:请你写一副挽联送给我们不幸遇难的刘和珍君。

(教师巡视,注意课堂纪律,或参与学生讨论,或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启发和点拨)

2、课堂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和其他同学都可以适当做出补充,并对展示做出评价,

五、教师总结(5分钟)

教师对课堂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归纳式或明确性的总结,并出示相应的幻灯片若干7-20。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相关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品味鉴赏文段,学习在记叙中融入记叙、议论、抒情三位一体的叙事手法;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意识,和高博大的爱国情操。

一、品味鉴赏(10分钟)

出示幻灯21-23:刘和珍君画像游行画面

1、集体朗读课文第五节

2、各组分别讨论:

A、运用圈点勾画,找出你认为运用得最恰当的字词,并加以赏析。

B、作者是如何记叙的,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C、请你用第一人称以故事的形式改写本节内容。(至少200字)

并比较人称变换的优劣。

3、教师巡视,做一个忠实的旁观者。

4、各组学情展示,教师对各组展示评出优劣,并评出展示最佳的同学,给予表扬。

5、教师总结:

本文的第五节,叙述刘和珍、杨德群的死难和张静淑的重伤,就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抒情因素和议论色彩。“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这是议论。穿插在叙事之中不仅天衣无缝,而且使文章力量陡增。“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更是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加上正面感叹和反语讽刺形成对比,文章的深厚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态度,便表达得更酣畅淋漓了。jAb88.COM

二、把握作者在文中渗透的感情(10分钟)

1、学生合作探究,各小组抢答并展示。

教师提醒学生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把作者的情感落实到句子及词语上。

2、教师出示幻灯24明确

三、拓展延伸(20分钟)

1、出示幻灯片25-30(有关钓鱼岛的游行示威图片)

2、出示资料:韩国慰安妇在日本使馆前停止抗议,为地震海啸遇难者守夜。

韩国慰安妇在日本使馆前停止抗议为地震遇难者守夜

2011年04月01日13:48

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31日报道,在过去20年间,一些曾在二战中被日军当作慰安妇的韩国女性,每周都要到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抗议。但是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过后,她们停止了抗议,转而为日本遇难者守夜,以示对日本遇难者的悼念和对灾民的支持。

报道称,在过去20年间的每个星期三,这些曾被日军当作营妓的女性就会聚集在日本驻首尔大使馆外面,谴责日军对她们犯下的罪行,几乎从不间断。但是在日本遭地震和海啸袭击后的第一个星期三,这些女性停止了抗议,转而为日本遇难者守夜,并将装有现金的信封投入捐款箱中。据当地媒体报道,这是这些女性20年来第二次停止抗议。前一次是在1995年,当时日本神户发生大地震,导致6000多人遇难。

这些韩国女性称,她们为遇难者和灾民祈祷是为了向日本民众展示同情之意,她们将区别看待日本民众与66年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军。这些慰安妇年龄都很大,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少。

据悉,二战期间,亚洲大约有20万女性沦为日军慰安妇,其中多数为韩国人或中国人。1992年,大约200名韩国“慰安妇”发起行动,要向日本寻求正义和赔偿。(李金良)

相关专题: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

3、合作讨论:在钓鱼岛被日本窃夺的今天,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国激情?

4、各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出现的一些偏激的言行,并对学生的展示做出相应的评价。

5、教师总结:

人类总是喜欢站在对立面来看待自己的同伴甚至“敌人”,有了这种对立面,一切的仁爱,一切的怜悯,一切的爱都将荡然无存。我们都意识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根本保证。而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更要和谐相处,大家亲如兄弟。正像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说的:“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愿我们携起手来,亲如兄弟;愿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人类美好的明天!

三、课堂总结

对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学习展示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四、课堂检测(以资料形式下发,及时检测,即时讲评)

精选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
2.理解文中精辟的语句,尤其是精警的议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层次,把握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章法,品味语言,训练诵读,积淀语感。
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三、德育渗透目标
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
【重点、难点】
《记念刘和珍君》具有政治性、战斗性和抒情性特点,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有些语言精辟却难懂,文中的思想厚重却不容易把握。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就成为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强化诵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之妙,以诵读促进感悟、鉴赏。
2.本文语言精警,富有思想含量,感情充沛,如歌如诗,光从语言上说,本文也是鲁迅作品中甚至是现代文学中难得的名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要反复地读,鼓励学生背诵下来。结合全文和段落的语境揣摩有些语句,也可以让学生仿写。
【学生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诵读、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将课文读两遍;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3.认真阅读注释;
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同学中讨论。
二、背景
结合注释①介绍“三一八”惨案及刘和珍。
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
四、分析人物形象
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五、把握总体思路
全文共七节,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节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节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始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节)。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落笔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在爱国力量方面,提到了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在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节)。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而且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节)。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六、理解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七、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深切感悟。

第二课时
一、揣摩关键语句,探究疑难问题。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进行点拨。
1.开头“中华民国”有什么意味?
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惨案发生时,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3.“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从背部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而是卑劣的屠杀。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4.“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太平”如何理解?
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5.作者在第一、二节里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说“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怎样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作者在文中还反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说不出话来”,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一段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第二段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三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惨案流血、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
[第二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
[第四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第五节]“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者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第七节]“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
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和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说”是真。
6.“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怎样理解?
“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的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7.怎样理解“真的猛士”?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鲁迅写作此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那么“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本来说“猛士”足已表达作者的意思,再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怎样理解?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就是反对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9.“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如何理解?
第五节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理解正确才能与下文连贯,不然就不连贯。如果把八国联军误解为1900年的八国联军,那么事过26年,怎么“居然昂起头来”呢?
10.“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如何理解?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11.“苟活者”指什么人?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者”是作者自指。在第一部分,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部分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首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
12.作者为什么以纪念刘和珍作为写作切人点,来纪念“三一八”惨案?
这一切人点选得好。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二、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资料】
一、“惊心动魄的伟大”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对句中“惊心动魄的伟大”陈述对象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句中“这”所指代的对象。
“这”究竟指代什么?我们知道,“这”在该句中充任主语,但要了解这个主语的确切含义,还必须看它所指代的对象,这个对象只能是与该句紧密相连的那一句。可是,与“这”相连的却是介宾短语,而介宾短语一般是不能充当主语的,因此,“这”的指代不明,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
由于这个介宾短语的定语是个内容较为复杂的主谓短语,所以有人根据这个主谓短语的中心词“女子”“转辗”,对“惊心动魄的伟大”持“正语”看法,有人依据这个主谓短语的补语“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持“反语”意见,还有人将前二者合起来理解,取“双关语”说。三种意见尽管在思想内容上都是正确的,但在语法结构上均未能令人信服地指出“这”所指代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不愿推敲这个介宾结构使用是否妥当。笔者认为,应该删去“当”“的时候”,使“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这”所指代的对象就明确了。删去“当”“的时候”之后,句意不难理解:“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惊心动魄”,指她们的行为、精神震撼人心,用以修饰“伟大”的程度;“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个介宾结构作“转辗”的补语,补语补充、突出了刘和珍等勇毅行为和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反动派镇压革命青年的罪行,同时还给予帝国主义顺手一击。总观这个主谓短语,赞颂是主要的,因此,“惊心动魄的伟大”当是正语。
(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l0期)
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我认为:一,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做两个事件的对比去看待;二,这对偏正词组在思想内容上表达的是鲁迅对“三一八”惨案制造者的一种本质性认识,因而我们只有透过历史的表面才能正确体会作者的原意,而囿于表面的历史则只能作一些没有根据的猜测。
具体地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是的,1926年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八国联军的确未曾直接拿着屠刀参与3月18日的大屠杀,不过这一互文在这里的意思也并非是无视事实强说外国帝国主义者直接地参加了这一屠杀,它其实是说:“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互相勾结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
这样理解鲁迅的意思,根据有三。
1.这样理解完全符合历史事实。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人民结队前往执政府请愿,其目的与反政府显然无关,而是为了反对日本等帝国主义者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可是,请愿群众却在执政府门前遭到段祺瑞政府的残酷屠杀。可见,段棋瑞政府的这一行动满足的是日本等帝国主义者的意愿,也就是说,“三一八”惨案的制造是“中国军人”的行动,更是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意志,所以“三一八”惨案在实质上便成为外国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的结果。
2.这样理解有鲁迅的另一篇文章作旁证。就在鲁迅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之后的第五天,他又写了《如此“讨赤”》的杂文。在这篇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京津间许多次大小战争,战死了不知多少人,为‘讨赤’也;执政府前开排枪,打死请愿者四十七,伤百余,通缉‘率领暴徒’之徐谦等人五,为‘讨赤’也。”(按:京津间的战争指1926年春夏间,受日本帝国主义指使的奉军同冯玉祥国民军在京津间的战争。当时奉军称自己对国民军的进攻为“讨赤”)在这段话中,鲁迅通过奉军和段祺瑞政府两方同称“讨赤”这一共性,将代表日本帝国主义意志的奉军的行为和动机同段祺瑞执政府3月18日的行为和动机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三一八”惨案中,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的合谋性质。
3.这样理解于上下文意不仅可通,而且十分绵密。本文开篇所引《记念刘和珍君》中的那段话,如果依照这样来理解的话,叹号以上的长句言“三一八”惨案中的被害者,叹号以下的句子说“三一八”惨案中的刽子手,它们构成一个具体场面中的正反对比内容,一方面赞扬了被害者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伟大,一方面痛斥了刽子手屠杀赤手女子的卑鄙渺小。其文思清晰谨严,其语意勾连有致。
那么,在《记念刘和珍君》里,鲁迅为什么要采用互文见义的形式来表述“三一八”惨案中的刽子手呢?我们知道,互文的特点是形分义合,即它看似两个相对独立的词组或句子,但理解和解释时,又必须将两者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否则便难以理解。在“三一八”惨案中,外国帝国主义者与段祺瑞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恰如这形分义合的互文。从表面上看来,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段祺瑞政府也正是这样为自己辩解的。但是,从实质上看,如果不将段祺瑞政府的屠杀同外国帝国主义者联系起来,如果不把“三一八”惨案作为“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互相勾结合谋的结果来认识,那么惨案的发生也就难以理解了。或许正由于此吧,鲁迅才选用了互文的形式。互文在这里不仅收到了语隐识真、言简意丰之效,而且形神妙合,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最巧妙的统一。
(黄忠顺《〈记念刘和珍君〉一处疑难问题之我见》,载《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10期)
三、陶潜的四句诗
文中所引的四句诗是陶潜《挽歌》三首中第三首的最后四句,兹录第三首如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族、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
课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第二句后应为句号),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亦”,也,语气副词。“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这两句的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有人认为“亲戚”与“他人”悲哀的程度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对诗人的思念之情,“他人”有的可能比“亲戚”更甚。如“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两句就通过想像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生前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这虽是诗人单方面的想像,但这是以双方的感情、友谊为基础的,是合理的。在这首诗里,诗人不可能写到这些友人在他死后不久便将他忘却而“已经唱起歌来了”,也不可能写到与诗人无关的“别人”,否则,既与诗的主旨不合,也不合诗人的个性、品质及人生观。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族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按:“道”,有人训为“适”。无论“道”“适”,均不悖诗意),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
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许振兴《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l0期)
四、《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冯雪峰)
有好几个读者写信给我,谈到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华盖集续编》)中有几处不容易领会,现在照我的了解在这里解释一下。
(一)原文第2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真的猛士,应怎样了解?又,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照我的了解,真的猛土就是真的革命者的意思。这是泛指;有人以为系指在段祺瑞执政府前被杀害的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我们看原文却不是的。这样牺牲了的爱国青年固然也应该说是革命者,但作者在这一节话中并没有说到这一层意思。实际上,这些爱国者完全牺牲于反动政府的阴谋凶杀;他们当时只是为了援助外交徒手请愿而已。作者在全文中都并没有认为这就是革命的行动。——根据原文,“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就正是指的反动政府凶杀这种黑暗事实。因此,这句话就是说,真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样黑暗的现实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明白:真的革命者既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那么,他也就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他显然是最哀痛的。同时也只有真的革命者能够真正看到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这样,他也是最幸福的。这是和下文所说的庸人比较而说的,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一这里说的庸人,是平常人的意思。下文又说:“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正是作者感到非常沉痛的。
(二)原文第4节最后一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最后一句话什么意思?
当时是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时候,青年学生和市民为了援助政府外交而向政府请愿,政府反而加以屠杀;当时的反动文人(《现代评论》派等)还说青年自己去送死。——这种最黑暗的统治和最反动的言论,可以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使一切爱国者和人民将都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尽头,说什么话也没有用了,只有举行革命;一种是一些爱国者和人民的革命分子被摧残了之后,全民族都被黑暗统治着,留下的爱国者和人民都悲观失望,民族就沉默地走到灭亡。也就是说,可以有两种沉默,一种是暴风雨(革命)前的沉默,一种是走向灭亡的沉默。
这是作者最大愤怒的表现,也是革命的号召。在发生惨案当天作者所写的《无花的蔷薇之二》中的一些话,就可以说明这段话的意思,例如: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三)这篇文章以及前后几篇中,鲁迅先生都不以请愿为然,他是正确的吗?
照我了解,鲁迅先生是完全正确的,在原则精神上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完全一致的。像1926年3月18日那样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但请愿究竟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也不是彻底的爱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那样反动的政府去请愿,除表示出了群众的意向和力量,实际的效果是决不会有的。当时,我们的党就一方面领导着群众的一切爱国运动,一方面时刻向群众指出反动政府的实质,指出对反动政府不能存在幻想,同时更指出必须进行比请愿之类更彻底的爱国斗争,以教育群众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热烈参加和支持.那是不用说的;同时,他指出向反动政府请愿极少效果,这在提高群众的认识,鼓舞群众进一步走上彻底的爱国道路、革命道路上去,是完全正确的,是和共产党的战斗态度完全一致的。他在当时写的《空淡》一文中所说的像下面这样的话,就正是他的正确的战斗的态度的表现: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再者,鲁迅先生虽不以请愿为然,但对于请愿群众是始终同情和支持的,看同一文(《空谈》)中下面这两段话就最明白: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我只知道他们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
有些东西——我称之为什么呢,我想不出——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这些东西仿佛就承认了对徒手群众应该开枪,执政府前原是“死地”,死者就如自投罗网一般。群众领袖本没有和段祺瑞等辈心心相印,也未曾互相钩通,怎么能够料到这阴险的辣手。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豫想不到的。
这不仅说明鲁迅先生完全以最鲜明的态度站在群众的方面,而且像这些话以及当时发表的好几篇文章,这样及时地、最尖锐地揭露了人民敌人(包括反动文人如陈源等,他们诬蔑群众去送死,又诬蔑群众领导者,说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的凶毒和阴险,对于当时群众的斗争是最必要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文艺学习》1954年8期)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理解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2、揣摩重要语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深沉、含蓄的语言风格。
3、阅读方法指导,写作技巧分析及借鉴,积累写作素材。
二、难点、重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线索,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这篇课文,由于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和作家语言风格、关键文句的理解等原因。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见了《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结识了《藤野先生》。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三、生字、生词
噩耗è羽翼yì屠戮lù浸渍zì菲薄fěi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寥落:稀少。长歌当哭:用文章来代替哭泣。
深味:深深地体会。微薄:依稀、淡薄。
广有羽翼:到处有帮凶。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四、整体感知,把握线索
1、给课文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1)写作缘起,纪念死者。(2)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刘和珍概况。(4)刘和珍遇害。(5)刘和珍遇害经过。(6)“三一八惨案”教训。(7)惨案的意义。
2、合并归纳:第一部分(1、2)表明写作目的
第二部分(3-5)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
第三部分(6、7)总结教训和意义
3、讲读第一部分
思考:作者的笔触涉及哪几类人?作者对每一类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还有其他“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政府,“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
明确: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
思考:1、2小结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思考:第2节写了什么?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第1段共5个句子,第1句说明什么人是“真的猛士”。第2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3、4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第2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节思路流程应该定位为: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4、板书:三类人感情线索思路
爱国青年悲写作缘起
反动势力纪念主体

庸人教训意义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其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
2、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并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明确:(l)生前爱看鲁迅文章;(2)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4)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6)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7)“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8)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祥和;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3、反复写“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的作用?
明确:表达悲愤之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二、课堂讨论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没有详写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详写惨案的本身,人物形象却可亲、可敬,关键是作者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作者运用哪些的手法写出人物的个性?
(l)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2)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3)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4)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5)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2、以第二部分为例,说明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何综合运用?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3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4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5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三、写作素材积累
1、警示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对偶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创新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第6段,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2、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板书:
 人物事件顺序方法
(1)生活中 时 细节
刘和珍 (2)学潮中
 
(3)惨案中 间肖像
追求进步、善良谦和、勇于反抗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讲读第7段,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
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一部分中“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相呼应。
二、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语言。
所谓关键语句,主要是指抒发作者悲愤情感和表达作者对死难意义理智思考的词语,在文中起着“点睛”的作用。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4、“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分析:抓关键词“尤”“出离”“浓黑的悲凉”“快意”“奉献”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人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意;三是警告反动派,血债是一定要用血偿还的。
5、“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
分析:抓关键词“已”“尤”,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更突出走狗文人“流言”的下劣无耻。“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关系的复句,既对反动派发出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激励。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分析:抓“依稀”“微茫”“更”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他们也将从烈士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地去斗争、前进!
三、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四、讲解课后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念刘和珍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赏析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的重点难点之后,让学生掌握文本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总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需从古典回到现代,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而鉴赏应该注意:1、掌握文章的思路,以“我”为主;2、把握作者所赋予的情感,因“实”出“虚”;3、深入品味语言,理解“情致”与“文”的联系。我们走近鲁迅,学习他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课题)
然而,鲁迅这个“朋友”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他创造的文学是“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且有独特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鲁迅,他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与尊重。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永远都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钢铁战士。毛泽东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要真正认识和理解鲁迅,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作品,逐渐地认识鲁迅。
二、写作背景
(以上说了那么多,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军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航使入天津大沽口,制造了大沽口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并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种种无理条件,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声讨日英美等国的罪行。
会后,到段政府前请愿。当游行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军警的排枪射击和大刀破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即在遇害者之列。4月1日,鲁迅写作了《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并以此文来深切哀掉刘和珍等遇难者,借此对“三一八”惨案进行评述。当然,还在《空谈》、《可惨与可笑》、《无花的蕃薇之二》等文章中也有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就在3月18日当天,鲁迅正在写作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下午得知惨案发生后,鲁迅愤慨地说:
①如此残虐险恶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是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哥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
②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最后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而在当前,世界局势不断地动荡,美日等发达国家借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时刻警醒、牢记历史。
三、分析文章
前面,我讲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正式看课文的内容,我们先来学习全文的第一二小节,请大家先看到第1小节的第1段。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文章开头就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是“中华民国十五年”,含有揭露的意味,这里强调这个重大历史时刻,对人心起到一种提示和警醒。而“二十五日”就是女师大为在段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鲁迅在这一天,却独自徘徊在礼堂外,表明了鲁迅无法承受烈士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在徘徊中沉思。遇到程君,问起为刘和珍写了点什么没有时,鲁迅还在沉思中,一下子就愣住了,只说“没有”,程君就“正告”鲁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因为她生前很爱看鲁迅的文章。从整体来看,这一段总写在北京女子师大追悼会上“我”被“正告”有必要为刘和珍写点东西的缘由。
(接下来,请大家看到第2段)
“这是我所知道的……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生活艰难的同时,刘和珍毅然预订《莽原》全年,指出刘和珍是一个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青年。“毅然”一词又体现出她的勇气和果断。后面,“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大抵却只能如此而已”,反复强调“却只能如此而已”,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表达出鲁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来悼念死者,深表歉意。
在这一段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安慰”一词的含义呢?请大家思考。
明确:如果存在“在天之灵”,则对遇难者和作者自身都可以得到安慰。
(我们了解了前两段的内容之后,请大家继续看到下一段)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这里,为什么无话可说呢?请思考。
明确:“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这“并非人间”说明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连呼吸都有困难,又怎能说出话?这里,暗含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愤怒与控诉,只能在“痛定之后”,以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里,作者对“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更加觉得悲哀并愤怒到了极点,他将“深味”悲凉,以“最大哀痛”作为“祭品”奉献给逝者,让哀痛“快意”于苦痛,说明作者对死者也哀痛到了极点。
这段中提到三个“非人间”,反复的强调这“非人间”,可以看出,鲁迅“已经出高愤怒”了,并含有对段政府有严历的控诉之意。
(上面,我们对第一节作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节,请大家齐读一遍这节的内容)这里,我们采取整体感知的方式来解读。
“真的猛士,敢于……敢于……”指出猛士敢于直面和正视反对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社会现实,“猛士”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作为“真的猛士”是不可以更不可能回避的,而这就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以“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感到“哀痛和幸福的人”。
接着指出,“庸人”随着时间的流驶,惨案仅使他们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却在“微漠的悲哀”中,“暂得偷生”,并且“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说明“庸人”太多。否则怎么能够“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呢?但是“庸人”也曾被惨案影响过,给他们留下的是“微漠的悲哀”,对他们麻木的灵魂只存在轻微的触动。鲁迅正是看到了“痛人”太多,提出了“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的疑问。
所以,鲁迅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就必须写点东西,以提醒太多的“庸人”不能忘记历史,忘记血债。因为鲁迅担心“庸人”麻木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历史。这就说明鲁迅正是看到多数“庸人”的愚弱之处,觉得“正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以此来疗救“庸人”麻木的精神世界,他就是这样一个负责任的人。
学生活动:(通过对这两节内容的分析,请大家思考如下问题)
鲁迅在这两部分的内容中,给我们明确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明确:这两节结构严整,并构成一个整体,为我们交待的写作的意图是提醒“庸人”们牢记历史,牢记血债。表达出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对反动统治者的厌恶和控诉,为全文奠定了深厚的抒情基础。
四、板书设计
正有为“遇难者”写点东西的必要
第2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的主体,理解重点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前两节,接下来,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后面几节,请同学们看到第三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在学习这里的内容之前呢,请大家先朗读一遍第二节要求背诵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到第三节第1段我们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段指出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鲁迅回忆刘和珍的身前事迹。对自己的学生,鲁迅先生奉献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并强调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认为自己是“苟话”的,这就表达了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良好品质,并把这次遇难者的事迹上升到历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下面一段叙述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和鲁迅认识刘和珍君的细节,特别提到像刘和珍这样追求进步的青年,在学校中,被杨荫榆、刘百昭等的残酷迫害。鲁迅在《空谈》一文中说:“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说明反动派迫害学生,是鲁迅根本预想不到的,在鲁迅看来,缘杨荫榆、刘百昭等人是不可能有“人气”的,所以,他对待反动派,则是“横眉冷对”,“千夫所指”。
“我平素想,……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三句话中,指出了刘和珍“不为势利所屈”,并猜想她“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是,鲁迅用“总该”一词,强调出乎意料。“她却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两次写到“微笑”与“态度温和”,这样,到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1、深入刻画刘和珍的性格和形象,与反动派的阴险毒辣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突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再次指出刘和珍人物形象:她是一个不为势利所屈,勇于反抗和斗争。“微笑”和“态度温和”则透出了她的善良与纯真,她的“虑及”说明她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里阐明出刘和珍的形象之后与反动派的险毒构成艺术上的反差,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批判。
总的来说,第三节叙述了刘和珍的生前事迹,并赞扬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对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的论调的反驳。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节,请大家齐读一下这一节的内容)
这节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逐渐展开,可分为四个层次:
得到噩耗→颇为怀疑→以尸骸为证,同时听到诬蔑→悲愤号召
以上明确了思路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内容。
“居然”一词说明:一是对卫队开枪出乎意料;一是突出敌人如是凶残。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鲁迅是“颇为怀疑”的,不敢相信,也无法相信,事实则是以刘和珍自己的尸骸为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请诸位思考,我请同学来回答。
明确:鲁迅在《空谈》中说:“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但并非因为怕有三月十八日那样的惨杀。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我只知道他们(指反动派)麻木,没有良心,不足与言,而况是请愿,而况又是徒手,却没有料到有这么阴毒与凶残。……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是把敌人想得太好。请愿不以为然,事实则出乎意料,总是“梦想不到”。被骗去的四十七个青年的生命却震撼了鲁迅,使他不得不相信反动派的行为“下劣凶残”确为事实。第二段则直接点明反动派对爱国青年是纯粹的虐杀。
在第3、4段中,“政令”说她们是“暴徒”,“流言”又说她们“受人利用”。这纯粹是对刘和珍等青年的诬蔑,而刘和珍的“微笑”和“态度温和”则是对诬蔑的反驳。事实也说明,他们是“徒手请愿”。鲁迅说过“假如当局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表明了鲁迅对段执政府的虐杀、诬蔑等没有“天良”的行径深表痛恨和谴责。
第五段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其中,“无话可说”是因为什么呢?这里的“无话可说”和第一部分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了什么关系?表达效果是否相同?“缘由”一词又作何解?(请思考,然后作答)。
明确:这里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对敌人的暴力和无耻谰言使人震惊,愤怒得说不出话。这与前文中的“无话可说”与“还能有什么言语”形成对应,递进的关系。前文中的“无话可说是因为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和所住的并非人间”使鲁迅“艰于呼吸视听”,找不到更锋利的言语来控诉段政府的罪行却只能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以此来哀悼死难者。所以,“无话可说”。同样都表达了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
“缘由”一词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反动派的残酷镇压。
2、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这里暗含了既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最后,号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由此,鲁迅发出沉重的呐喊。
(讲究第四节,我们再看第五节)。
开头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为什么呢?
明确:因为内心的愤怒不得不说,不说就阐述不清反动派屠杀青年学生的惨象,自己只能把心中愤怒的话说出来,才能使内心的歉疚得以减轻。
接下来,“我没有亲见……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请大家参看注释。其中,“欣然”一词说明刘和珍是自愿前往请愿,并非“流言”所称的“受人利用”,这里即是对流言家强烈的驳斥与批判。鲁迅说:“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但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部分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遇害时的细节。其中,“背部中弹”说明学生不是在正面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又说明了是有军官指挥着进行杀害青年学生。“攒射”是排枪射击的佐证,手枪是指挥官才配得有,一般士兵扛的都是长枪。则更说明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备的。这就暗示“三一八”惨案是段执政府设下的“罗网”,这就深入揭露段政府的下劣与凶残,让事实真相更加地明晰。
然后,这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精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伟绩”和“武功”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总体上,这句话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时的从容和伟大,深刻地讽刺了中外杀人者的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和丑恶嘴险。而“中外的杀人者却居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说明了鲁迅对“中外杀人者”充满了极度的痛恨。
总体来讲,这三个节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前的事迹和遇害的详细经过,极度讽刺反动派的残虐与揭露他们的罪恶行径,高度赞扬了三个女子从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在遇难过程中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检查复习
(上次课我们说完了《记念刘和珍君》的第三、四、五小节,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回顾完上面的内容之后,我们来看第六节第1段)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布依旧太平……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形象地反映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
“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煤”作比喻,说明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方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是,鲁迅在《无花的蔷薇》中说:“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未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由此,在对血流过后的激励作用给予肯定,同时,指出“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的哀伤”,而对于“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的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并不赞成徒手的请愿,但他指出了死者流血的意义,想让人们在血的教训之下,改变战斗的方法,即是先保全自己,保存实力,要有韧性的战斗精神。强调“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这就指出了“流血”之后的影响是会不断扩大的。
下面,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的是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哀悼,“这也就够了”。徒手请愿是不值得提倡的,可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尽管影响不是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鲁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永垂不朽的思想感情。这就是纪念的最终目的所在。
(讲完了这个小节之后,我们来看文章的最后一节)
“我已经说过:……”这两段中,前一段“向来”,“不惮”,“最坏”等词再次出现,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同时,指出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的从容。后一段,特别肯定了中国女性对于革命的意义,就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助团结、敢于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毅然的民族性虽被压抑至数千年,但最终被唤醒,没有消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更将奋然而前行”。这段中,鲁迅看到了中国女性的民族性终于没有消亡而从中看到了希望,中国女性的从容将激励“猛士”奋然前行,鲁迅说过“三一八”惨案|“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一件事的开头”,说明了后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
最后,“我说不出话来”,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意。
(好,我们把全部内容讲完以后,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刘和珍的人物形象是什么?
2、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3、鲁迅在此文中涉及了哪三类人,对他们各持怎样的态度?
①反动势力(学者文人)
②爱国青年
③“庸人”
三、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写法。
2、学习把简洁的记叙、深刻的议论、强烈的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理解这种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深化文章主题所起的作用。
3、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去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
4、学习爱国青年英勇斗争、互相救助、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难度较大,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曲折回旋的语言不易理解。教学时宜适当向学生作一补充介绍。注意引导其充分预习,搞清疑难问题。
2、重点分析文章的感情发展线索,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
3、课前安排预习:①给课文各段概括大意;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4、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她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革命先烈们在不同的战场上谱写出了一曲曲英勇的壮歌。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鲁迅先生为了记念1925年3月18日在北京为抗击军阀黑暗统治而英勇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声讨反动统治者的一篇战斗檄文。
二、补充介绍“三一八”事件。(略)
三、检查预习,进行新课。
1、检查给各段概括的大意,然后归纳层次。
第三部分,指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所在。
2、文章的思路:
程君请求写文为警醒庸人写文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叙述得到噩耗时的惊愕(不相信)记叙刘和珍等人遇难的经过,控诉暴行总结烈士牺牲的教训对烈士死难意义的评价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感情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请求,引起作者对烈士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化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死难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3、讨论问题,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提问: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的请求写起?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无话可说”?
明确: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说明写文章是出自自愿。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出离”愤怒,艰于呼吸视听。
二、“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提醒庸人别忘烈士,唤醒麻木的国民。
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表达愤怒之情,想说而又无话可说。
五、“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不在”“就在”,揭露暴行。
七、“呜呼,我说不出话”——还有更多的话,或是太悲痛不能说;或是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环境险恶,不便说。
总之,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悲痛和对反动派凶残的愤恨之情贯串全篇,这是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二、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听写词语。
二、整体把握课文记叙刘和珍事迹的内容。
提问:课文记叙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可知道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课文对刘和珍的记载很简略,集中在一、三、五部分,写了三件事:
猛士
从这三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爱国爱民,爱憎分明,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在用语上也是颇有讲究的,如“毅然”“黯然”“欣然”。
三、讨论第一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文章写于4月1日,追悼会开于3月25日,相距不到一周,作者为何不写“几天前”“一周前”,而要不惮其繁地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女师大是尽人皆知的学校,刘和珍遇害之事也震动全国,为何作者还要详细地用“国立……追悼会”作为“那一天”的定语,致使文章开头一句的状语就花去了56字,这是否太罗嗦了?
明确:不罗嗦,而是大有深意的。:用“中华民国”“国立”,不仅表明态度庄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当局不但照旧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国立”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的头上,甚至公然把“执政府”门前当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之流凶残下劣到了何等程度。文章刚开头,用一个长状语,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讨论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和难句。
意图:主要是唤醒麻木的国民。
提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是什么意思?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的革命者,他们在黑现实面前能直接面对,绝不逃避,在敌人的屠杀面前,敢于正视而毫不退缩。这样,他们对敌人的罪行和人民的苦难,有最深切的感受,因此,他们是“哀痛者”——为国家的现状,为民族的前途哀痛。同时,坚定地投身于改革现实斗争中,不象“庸人”那样碌碌无为,,虚度终生,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又是“幸福者”。
五、讨论第三段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段写刘和珍,突出了她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提出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点。这样写既提出了刘和珍的无辜,从而控诉了段政府的残暴,又表现了作者与她只是在女师大事件结识的,往来很晚,(“直到……直到……待到……此后”),永别又很早,无论当初的女师大事件,还是现在的“三一八”,与她都无直接的接触,有力地驳斥了了“流言家”诬蔑作者是“后台”的谣言。
板书:始终微笑,态度温和———控诉敌人残暴
直到……直到……此后——驳斥“流言家”污蔑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讨论第四段的内容与练习。
1、指名朗读第四段。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说“我懂得……缘由了”。这个“缘由”是什么?
明确:就是第一句。
衰亡民族沉默缘由
提问:“沉默呵……灭亡”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表达作者对人民的鼓励与希望:别再沉默了,否则就要灭亡;
一是表达对统治者的警告:一味的高压,只会导致人民的反抗。
三、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问题。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烈士遇害记载那样详细?
明确:以铁的事实控诉反动政府杀害学生的暴行,并且是有组织的屠杀(有拿手枪的),是“虐杀”(“猛击两棍”)。
提问:“当……伟大呵”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指三个女子在枪弹中辗转;“伟大”是“伟大的场面”或“伟大的情景”的省略。这句是高度赞扬烈士的英勇。
四、讨论第六、七段。
提问:作者对学生请愿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有保留的,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来说明观点。但也给了高度的评价:
评价
对陶潜诗的理解:作者引陶潜诗的主要意思是说,用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五、布置做业

附录:
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侥(jiāoyáo高耸)。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萧。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489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