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专项复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专项复习》,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部分《分子与细胞》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二、试题巩固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在果蝇细胞中,由G、C、U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2个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则X、Y、Z分别是()

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B、6;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后期

C、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D、3;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后期

2、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CHON氨基羧基

多肽E201348625332

多肽F182294555461

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选项ABCD

多肽E1993405851

多肽F1812815349

3、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4、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5、下列关于细胞物质或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核酸;②蛋白质;③染色体(质);④液泡;⑤叶绿体;⑥线粒体;⑦核膜;⑧核糖体;⑨细胞壁

A、①②③⑧在乳酸菌、酵母菌、噬菌体内都存在

B、①②⑧⑨在支原体、烟草细胞内都存在

C、衣藻、蓝藻的细胞中都存在①②④⑤⑧⑨

D、①~⑤在衣藻体内都存在,⑥~⑨在酵母菌体内都存在

6、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是合成某些专供运输到细胞外面的分泌蛋白,下列哪种物质是由这种核糖体合成的()

A、血红蛋白B、有氧呼吸酶

C、胃蛋白酶D、性激素

7、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可以通过代谢产生极少量的一氧化氮分子。一氧化氮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它在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中能够激活某种酶,将三磷酸鸟苷(GTP)转化为环状一磷酸鸟苷(cGMP),使得平滑肌细胞舒张,有扩张血管作用,请分析一氧化氮进入平滑肌细胞的方式和GTP含有高能磷酸键的个数分别为()

A、自由扩散2B、自由扩散3

C、主动运输2D、主动运输3

8、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不正常配子)。上述两个初级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

A、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9、关于蓝藻和蛔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O2,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O2

B、蓝藻是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含有线粒体,蛔虫是厌氧型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

C、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D、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B、高尔基体、线粒体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发生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产生基因重组

11、水稻根细胞的下列细胞器中,含嘌呤量最多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细胞核

12、右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⑴―⑸是对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描述:

⑴①―⑥都有膜结构

⑵①的主要功能是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⑶该细胞需要的ATP主要由④提供

⑷③④⑤都可产生水

⑸⑥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对水的吸收

以上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A、⑴⑵⑶B、⑵⑶⑷

C、⑵⑷⑸D、⑶⑷⑸

13、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B、518C、517D、617

14、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

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

15、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醛固酮、甲状腺激素、性激素B、纤维素、生长素、生长激素

C、干扰素、淀粉酶、胰岛素D、脂肪、胆固醇、磷脂

16、(’10山东)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7、(’10新课标)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18、(’10重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19、(’10山东)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20、(’10宁夏)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海澡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1、(’11新课标)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

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

吡罗红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

22、(’11山东)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23、(’11新课标)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4、(’11全国卷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SARS病毒⑥噬菌体⑦支原体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③④⑥是原核生物,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⑦没有细胞壁

B、从新陈代谢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生殖方式看,①②③④能进行分裂生殖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可作分解者,③④可作生产者

26、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猪链球菌通常进行二分裂

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 

D、组成猪链球菌遗传物质的核苷酸有8种

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这些物质或结构在植物细胞内存在着

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体

28、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A、C,属于减数分裂的是B、D、E

B、A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

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B、C、E

D、染色体与前一时期比,暂时加倍的细胞有A、D

29、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实线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将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则对应图中虚线所示曲线(注入神经纤维中24Na的总量为2.2)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二、简答题:

1、(’10江苏)右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⑵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填序号)。

⑶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填序号)。

2、(’11福建)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

①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Ⅲ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吡罗红甲基绿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⑴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实验序号)。

⑵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

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

⑶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表示时期(注明分裂方式、具体的时期)。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⑵丁图表示时期(注明分裂方式、具体的时期)。该图下一时期细胞内的主要特点是。

⑶甲、乙、丙、丁四图中,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的有。

4、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⑴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

⑵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

⑶若是肝细胞膜,进食4小时后,C代表的激素将会增多,促进物质E转化为物质F,F最可能是。

⑷若是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该状态的维持有赖于图中a和d过程,则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

⑸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作材料,先让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然后经过处理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5、下图是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标号):

⑴此图表示(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判断的依据是

⑵若该细胞为骨髓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则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是

⑶若此细胞为甲状腺细胞,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其吸收碘是通过

方式。

⑷若此细胞为造血干细胞,决定其分裂方向的细胞器是[]。

⑸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对应图中不存在的结构是(名称)。

⑹若该细胞能分泌抗体,则此细胞为 细胞;试写出抗体的分泌过程。

延伸阅读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分子与细胞专项复习”,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一部分《分子与细胞》

专题二新陈代谢、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一、考点核心整合

1、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理解时应把握:①所有的活细胞均能产生;②酶只有催化作用;③其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及需要适宜的条件。

ATP和ADP可相互转化,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DP合成ATP时所需能量,对于人和动物而言来自于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而言,则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高中教材中常出现的酶及其作用:

⑴各种水解酶;如淀粉酶、蛋白酶、DNA酶等;

⑵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

⑶解旋酶:在DNA复制过程中,使DNA分子解旋形成DNA单链的酶(破坏氢键);

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并能在特定的切点将之切割,露出特定的黏性末端。常在基因工程中处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⑸DNA连结酶:能将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黏性末端连结起来的酶,使相邻的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⑹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⑺溶菌酶:广泛存在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在医药上它是一种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⑻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1酶和CX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⑼果胶酶: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⑽DNA聚合酶:能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结成脱氧核苷酸链。

2、ATP

ATP全称为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可表示为A—P~P~P。其中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表示高能磷酸键。

ATP可与ADP发生相互转化:(注意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来源与去向)

其中①表示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③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④表示腺嘌呤。

★典型题型——选择题类型

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理解和读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看清坐标曲线图,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时间和生成物的量,曲线表示在不同的温度下,生成我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没有表示出酶量的变化,因此不能得到结论D。答案为D。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编号①②③④⑤⑥

2mL3%淀粉溶液+++———

2mL3%蔗糖溶液———+++

1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反应温度(℃)406080406080

2mL斐林试剂++++++

砖红色深浅﹡++++++———

注:“+”表示有;“—”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低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解析:对实验过程的研究时需注意:研究某一问题时只允许存在一个变量。因此,在判断问题时,需注意变量的确定。若①②③为一组,其变量为温度,可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若②⑤为一组,其变量为酶的种类,可研究酶的专一性。答案为B。

★典型题型——简答题类型

题型1——有关影响酶特性因素的综合题型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⑴比较并解释装置B和D的结果。

⑵解释以下两种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①将装置A中混合物加温至40℃。

②将装置F中混合物冷却至40℃。

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请指出调控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原则。

⑷为什么酶和乳汁混合之前要在同一水浴环境中保温15min后实验结果才更为准确呢?。

⑸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3、渗透装置的构成与水分的流动

⑴典型的渗透装置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⑵渗透作用的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⑶只有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⑷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意义:

①可判断细胞的死活:只有活细胞才有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②测定细胞液的浓度:

③反映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小。

★典型题型——选择题类型

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A、液泡B、线粒体、液泡C、线粒体D、细胞膜、液泡膜

★典型题型——简答题类型

题型2——有关植物水盐方面(无土栽培)的综合题型

将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的某观赏花卉幼苗分成两组,分别置于0℃和16℃条件下进行培养,然后测定其根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理,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结果表明,16℃时根吸收水分增加主要是增强引起的。

⑵当向营养液中通入充足的空气时,根吸收镁和铵的量增加,说明根吸收矿质元素与

密切相关,其主要吸收方式是。

⑶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根吸收矿质元素与吸收水分是。

⑷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快速、大量繁殖此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取该植物的花芽并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花芽的生长状况如下表所示:

A组花芽B组花芽C组花芽D组花芽E组花芽

吲哚乙酸03ppm3ppm0.03ppm0

细胞分裂素00.2ppm0.002ppm1.0ppm0.2ppm

花芽

生长状况组织切块形成

愈伤组织愈伤组织

分化出根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枝稍生长

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脱分化的花芽是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能诱导新的花芽形成的条件是。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芽和根形成的关键是。在生产实践中,欲快速、大量获得此植物的花芽,可选用组的培养基进行扩大生产。

4、植物的光合作用

⑴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发生,而呼吸作用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⑵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生产应用上的分析

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生产上的应用

光光照强度: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温度温度直接影响暗反应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速率,温度过高影响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影响二氧化碳的供应,进而影响暗反应,从而影响光合速率1、适时播种

2、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

3、植物“午休”现象的原因之一

CO2

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是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室栽培时,适当提高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矿质

元素N是各种酶以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P也是NADP+和ATP的重要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K对光合产物的运输和转化起促进作用合理施肥

水水分是光合作用原料,缺水光合速率下降合理灌溉

⑶叶绿体与线粒体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能吸收CO2,释放O2;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能吸收O2,释放CO2。

在植物细胞内存在着这样一种原则(优先原则):即线粒体所释放出的CO2优先被叶绿体吸收利用。

CO2的吸收量: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除从线粒体中获得的CO2外,还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的CO2量。

4、有氧呼吸

⑴有氧呼吸过程三阶段的比较

阶段

比较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

反应物C6H12O6(葡萄糖)C3H6O3(丙酮酸)+H2O[H]+O2

生成物C3H4O3+[H]CO2+[H]H2O

形成ATP数量少量(2个)少量(2个)大量(34个)

与氧的关系无关无关必需氧

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点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始终在细胞质基质

条件需分子氧、酶不需分子氧、需酶

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

能量大量(合成38个ATP)少量(合成2个ATP)

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⑶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联系与区别

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区别场所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代谢类型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条件光、色素、酶氧气、酶

物质变化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变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的有机物中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转移到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实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机物和氧气;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所利用。

⑷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方法一:实验处理及分析

装置甲:有氧条件——有CO2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装置乙:无氧条件——有C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和C2H5OH(重铬酸钾检验)产生

方法二:利用如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

装置甲装置乙

1向左移动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2不移动向右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

3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5、代谢类型的异同点

代谢类型相同点不同点

自养型和

异养型都能把外界物质合成为自身物质,并储存能量能否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需氧型和

厌氧型都能不断分解自身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

★典型题型——选择题类型

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解析: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但其底物分解仍属于氧化反应;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无氧呼吸太强会导致水果烂掉,增加损失;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答案为B。

下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②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⑥

解析:此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CO2的吸收量(即用CO2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量)a点以前和h点以后由于无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点和h点之间由于有光照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b点和g点则表示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ce段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减少,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fg段是由于光照强度下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答案为D。

右图是小麦幼苗细胞内的某些物质变化示意图,下列对图示的解释正确的是()

A、d代表有氧呼吸生成大量ATP的阶段

B、b的变化是在叶绿体的基粒上完成

C、c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D、a的代谢过程还应有C3化合物的产生,无H2O的产生

解析:该图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b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答案为A。

★典型题型——简答题类型

题型3——有关光合作用的综合题型

如图所示,是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甲图中B点表示。处于A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⑵光照强度为a时,不同温度情况下的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

⑶乙图中曲线CD段说明。Ⅰ曲线所代表的植物对CO2利用的特点是,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2的物质是。

⑷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

的供应。

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⑴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为600lx时,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umol/(m2.s),当光照强度(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a、b、c、d)点最为理想。

⑵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最适合该器官储藏的氧浓度是;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倍。

⑶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03.753.50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为什么?

题型4——有关呼吸作用的综合题型

如图表示大气中O2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的影响,其中A曲线代表CO2释放量,B曲线代表O2的消耗量,请据图回答:

⑴M点产生的CO2较多,主要是通过释放。

⑵M点到N点CO2释放量减少的原因是

⑶贮藏水果时O2浓度应调节到图中点,原因是

⑷R点的生物学意义是。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⑴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

⑵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

装置Ⅱ装置Ⅲ

1①②不移动只进行有氧呼吸

2③不移动④只进行无氧呼吸

3⑤⑥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③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遗传与变异、进化专项复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遗传与变异、进化专项复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部分《遗传与进化》
专题三遗传与变异、进化

二、试题巩固
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能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2、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l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A、Ⅱ—4、Ⅱ—5、Ⅲ一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3、人类21三体综合症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若女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后可以生育,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
A、0B、1/4C、1/2D、1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5、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
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
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
7、(’10江苏)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檀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去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8、(’10上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人体占30%,aa基因型人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B、55%和42.5%
C、45%和42.5%D、45%和32.5%
9、(’10全国卷Ⅰ)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10、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全部正确B、只有一个正确
C、有两个正确D、全都不对
11、下列3图分别表示:①人体反射弧构成及兴奋传导方向②蛙的生殖发育周期③胃蛋白酶的活性与PH值的关系,其中正确的图是()
A、①B、②C、①②D、②③
12、(’11安徽)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13、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那么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A、25%B、50%C、75%D、100%
14、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B、2∶1C、1∶2 D、1∶1
15、(’11广东)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16、(’11安徽)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17、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18、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②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9、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B、3/4C、3/16D、1/4
20、(’11海南)关于RNA得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21、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
22、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一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
二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
三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23、(’11上海)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4、(’10新课标)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
25、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26、(’10全国卷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B、1:2C、2:1D、3:1
27、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a—质粒RNA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D、d—外源基因
28、(’10福建)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敬交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二、简答题
1、(’11全国卷1)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
⑴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⑵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⑶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或,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或。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2、下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及有关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甲是倍体生物,乙是倍体生物。
⑵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如果由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养成的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⑶图乙所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交配,其F1代最多有种表现型。

3、(’10全国卷Ⅰ)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⑴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⑵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⑶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4、(’10全国新课标)
某种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⑴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⑵写出实验1(紫×白)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⑶为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色植物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5、遗传工程技术正使医药行业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比如90年代诞生的动物乳腺反应器技术就是一个生动例子,其基本原理并不复杂。举例来说: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合成的一种含量很少的蛋白质,但它又是人体某些疾病的特效药,如果直接从人体血液中提取,不仅费用昂贵,而且产量很少。几年前科学家将人体内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简称胰岛素基因)成功地导人了一奶牛体内,从而稳定地从其乳汁中获得了大量的胰岛素。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⑴遗传工程的理论基础是法则,可用公式
表示。
⑵胰岛素基因在人体内和奶牛体内能控制合成同样的蛋白质,说明人体细胞与奶牛细胞在翻译时所用的是完全相同的。
⑶胰岛素基因与奶牛的其他基因相比主要差别在于。这也反映出不同生物DNA分子具有性。
⑷胰岛素是奶牛乳腺细胞的上合成的,它分泌进入乳汁,则主要与
有关。(细胞器)
⑸若只有一个胰岛素基因成功地导人奶牛细胞并定位于一条常染色体,则此奶牛将胰岛素基因传给交配所生后代的几率是,该数据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定律。
⑹由⑸可知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很难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所以该奶牛最理想的繁殖方式是用技术繁殖,该技术繁殖出的奶牛的后代中雄牛将占%。

6、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若两个正常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请分析回答:
⑴该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⑵如果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女人结婚,而这个女人的弟弟有此病,但其父母均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中患此病的女孩的概率为。
⑶若⑵中婚配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是有病的,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
⑷若⑵中婚配所生的前两个孩子是有病的,预计他们生的下一个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

7、下图为6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⑵B常用的方法为。
⑶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
⑷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其作用的原理

⑸由G到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和。
⑹K过程的实现首先要,之后要加
等试剂诱导融合。

8、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
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③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9、(’10全国卷Ⅱ)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条带1代表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⑵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际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的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⑶仅根据图乙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其原因是。

10、(’10福建)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矮化蠕桃矮化园桃


乔化蟠桃×矮化园桃
410042


乔化蟠桃×乔化园桃
3013014

⑴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⑵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⑶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⑷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11、(’11新课标)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生物科学与社会专项复习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知识梳理生物科学与社会专项复习”,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五部分《生物科学与社会》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⑴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⑵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⑶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⑴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⑵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⑴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⑵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⑶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⑴原理:DNA双链复制
⑵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⑴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⑵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⑶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3、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探针与mRNA杂交。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3、基因治疗: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
(四)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⑴蛋白质工程崛起的缘由: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⑵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又称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设计中的困难:如何推测非编码区以及内含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二、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⑴过程:
⑵用途: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A、植物繁殖
微型繁殖:可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作物脱毒: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来除去病毒(因为植物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或没有)
人工种子: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优点:完全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受季节的限制;方便储藏和运输
B、作物新品种培育
单倍体育种:
a过程:植株(AaBb)通过减数分裂得到花粉(AB、Ab、aB、ab四种类型);对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对其幼苗时期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得到了正常的纯合二倍体植株(AABB、AAbb、aaBB、aabb四种类型)。
b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突变体利用:在组织培养中会出现突变体,通过从有用的突变体中选育出新品种(如筛选抗病、抗盐、含高蛋白的突变体)
d细胞产物的生产:通过能够产生对人们有利的产物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从而让它们能够产生大量的细胞产物。
⑶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
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⑴过程:
⑵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⑶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培养
⑴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⑵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⑶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⑷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36.5℃+0.5℃;pH:7.2~7.4。
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⑸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
⑴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
⑵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
⑶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是:
高产奶牛(提供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同时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二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显微操作)(注:为什么要用卵细胞?它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操作简便;细胞质不会抑制细胞核全能性的表达);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重组胚胎;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牛体内;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基因相同的犊牛。
⑷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
⑸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
3、动物细胞融合
⑴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⑵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等。
⑶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
⑷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细胞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
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
融合前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纤维素酶、果胶酶)注射特定抗原,免疫处理正常小鼠
诱导手段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灭活的仙台病毒)
诱导过程第一步: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
第二步:原生质体融合(物、化法)
第三步:杂种细胞的筛选和培养
第四步:杂种植株的诱导与鉴定正常小鼠免疫处理
动物细胞的融合(物、化、生法)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培养
专一抗体检验阳性细胞培养
单克隆抗体的提纯
用途和意义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大大扩展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应用:白菜——甘蓝等杂种植株⑴制备单克隆抗体
⑵诊断、治疗、预防疾病,例如“生物导弹”治疗癌症
4、单克隆抗体
⑴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对免疫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目的使小鼠产生了效应B细胞);提取B淋巴细胞;同时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骨髓瘤细胞并提取;促使它们细胞融合(注:融合的结果是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如有2个B淋巴细胞融合的细胞等,所以要进行筛选);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特点是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然后对它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够分泌所需抗体的杂种细胞);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入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可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⑶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⑷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
⑸单克隆抗体的作用: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
三、胚胎工程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一)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1、精子的发生:补充,精原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变形过程中,细胞核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在尾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直至脱落。(线粒体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
2、卵子的发生:在胎儿时期,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演变成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减一分裂在排卵前后完成,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准备受精;减二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
3、受精:精子获能(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卵子的准备(排出的卵子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二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受精阶段(卵子周围的结构由外到内: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
⑴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
⑵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⑶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精子外膜和卵黄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黄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注意:受精标志是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
4、胚胎发育:
⑴卵裂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数量增加,胚胎总体积不增加;
⑵桑椹胚:32个细胞左右的胚胎(之前所有细胞都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全能细胞);
⑶囊胚:细胞开始分化,其中个体较大的细胞叫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而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胚胎内部逐渐出现囊胚腔(注:囊胚的扩大会导致透明带的破裂,胚胎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孵化);
⑷原肠胚:内细胞团表层形成外胚层,下方细胞形成内胚层,由内胚层包围的囊腔叫原肠腔。(细胞分化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
(二)胚胎干细胞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
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3、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①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②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③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症、少年糖尿病等;④利用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新的组织细胞的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坏死或退化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⑤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定向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三)胚胎工程的应用
1、体外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
⑴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主要方法: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第二种方法:从刚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第三种方法是借助超声波探测仪、腹腔镜等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体外经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
⑵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⑶受精: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⑷胚胎的早期培养: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受精卵的发育能力。培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当胚胎发育到适宜的阶段时,可将其取出向受体移植或冷冻保存。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牛、羊一般要培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移植,小鼠、家兔等实验动物可在更早的阶段移植,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可在4个细胞阶段移植。)
2、胚胎移植
⑴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供体为优良品种,作为受体的雌性动物应为常见或存量大的品种。)
地位:如转基因、核移植,或体外受精等任何一项胚胎工程技术所生产的胚胎,都必须经过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后代,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⑵胚胎移植的意义: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⑶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⑷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同一物种。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
②配种或人工授精。
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配种或输精后第7天,用特制的冲卵装置,把供体母牛子宫内的胚胎冲洗出来(也叫冲卵)。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196℃的液氮中保存。
④对胚胎进行移植。
⑤移植后的检查。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3、胚胎分割
⑴概念: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2等份、4等份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
⑵意义: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属于无性繁殖。
⑶材料: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桑椹胚至囊胚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开始分化,但其全能性仍很高,也可用于胚胎分割。)
⑷操作过程: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⑴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⑵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⑶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2、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⑴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⑵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⑶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3、生物武器
⑴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⑵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⑶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污染面广、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危害时间长等。
⑷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五、生态工程
1、生态工程的原理(识记)
⑴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⑵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手段:生态工程)
⑶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如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考虑环境容纳量)
整体性原理(考虑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
系统性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系统整体性原理: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2、生态工程的实例(识记)
⑴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解决问题:在农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运用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⑵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解决问题:水土流失情况
运用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
⑶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解决问题: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运用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⑷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决问题:湿地的大面积缩小
湿地的功能: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等。
处理方法: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等使湿地得以恢复。
⑸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解决问题:由于采矿业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措施: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植被恢复等
⑹城市环境生态工程: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进行城市规划和合理布局;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考情分析
2007-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宁夏卷)考点分布与分值(选修3)
知识内容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试题分布分值试题分布分值试题分布分值试题分布分值试题分布分值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32-B13分3815分404分4015分
胚胎工程32-B2分4011分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态工程4015分

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一轮复习材料1——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基础扫描
(一)生物体具有个基本特征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和,前者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的携带者;后者在除病毒以外的生物中的基本单位是。
2、生物体都有作用,它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它是指细胞内.
3、生物体都有,它对外界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
4、生物体都有的现象
5、生物体都有和的特性
6、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环境
(二)生物学的发展史:共分个阶段
生物学阶段生物学阶段生物学阶段
阶段时间代表成果
描述性
生物学
阶段
1900年以前
①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的,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②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地阐明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实验性
生物学
阶段1900年—
1953年
孟德尔的重新发现

分子
生物学
阶段
1953年—
现在①(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
是遗传物质;②(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是20世纪生物科学最伟大的成就,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③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三)生物工程:又叫,是生物科学与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分为、、、四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是;和被称为上游处理技术,
和被称为下游处理技术。
(四)生物学的发展方向:微观方向发展到水平(如生物工程中的基因工程和酶工程)、宏观方向发展到水平(如生态农业)。
二、难点突破
1、生物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①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分别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结构方面的保证。
②新陈代谢是应激性、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基础。
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表现出生长、发育;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身体状况保持稳定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表现出衰老或重病
在细菌的生长曲线中,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时期是。
④应激性是适应性的基础;生长、发育是生殖的前提;通过生殖实现了遗传和变异。
2、概念区分
应激性:对刺激作出的反应,判断时一定要找到刺激(包括微生物、植物的应激性、动物的反射)
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判断时常常找不到刺激
遗传性:上、下代的相似性,对生物性状有决定作用
变异性:上、下代的差异性,下一代不同个体之间有差异。
稳定性:通过遗传,物种能保持稳定性
连续性:通过生殖,产生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多样性:强调种类很多
差异性:强调二者的彼此不同
特异性:强调某物与他物的不同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专一性:酶有特定的催化底物和所催化的反应(此外,载体对物质的运输、激素对靶器官的作用等,也有专一性)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植物的向光性、向重力性、背重力性、向水向肥性。是应激性的一种。
三、例题精选:
1、(2002年上海高考题):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证身体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环境B、新陈代谢C、应激性D、遗传变异
2、病毒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D、能产生后代
3、能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新陈代谢和细胞结构B、应激性和适应性C、遗传变异和生殖D、新陈代谢和生殖
4、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呈黄褐色,这种现象不能说明的是生物的()
A、应激性B、适应性C、变异性D、多样性
5、(1994年上海高考题)夏日,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
;。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基础扫描大量元素:含量大于:包括
1、生命活动的微量元素:含量小于:包括
物质基础:主要是和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组成化合物:如水中的H、O元素
(2)影响生命活动:缺,会使植物“花而不实”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6个
(2)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生物具有作用
(3)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没有一种生命特有的元素
(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5)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统一性:组成的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6)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性:组成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二、难点突破
1、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的关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首先要求是
必需元素,生命活动的非必需元素,不论其含量多少(大于或小于万分之一)、也不论其来自哪里(空气、水、土壤),都不能列入其中(生物体内的元素,可能是非必需元素: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其次,它们之间有交叉:如大量矿质元素;微量矿质元素。
2、上述概念是针对整个生物界来说的,对于某种特定的生物或生活环境,还可能有其他元素:海带、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要加入。
3、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脂肪、一般蛋白质、胰岛素、
肽聚糖、血红蛋白、核酸、磷脂、
叶绿素、青霉素、味精(不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酶或。
4、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
三、例题精选
1、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是指()
A、大量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B、生物体内可有可无的元素
C、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必不可少的元素D、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小于万分之一的元素
2、分子式为C63H140O85N12S2的物质,最可能是()
A、脂肪B、核糖核酸C、纤维素D、生物催化剂
3、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用缺少该元素的“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应该()
A、以土壤为基质盆栽,加上述营养液B、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
C、以沙土为基质,加上述营养液D、只用上述营养液,不用基质
4、(2000年上海高考题)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①淀粉②葡萄糖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
A、①④⑥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
5、(2000年广东省高考题)临床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估算某一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那么,被分解的这一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D、尿素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基础扫描
1、原生质:,
2、构成细胞无机物:和
的化合物有机物:、、、
3、水
(1)含量:在鲜细胞中,水的含量
(2)存在形式:和
(3)功能:自由水;结合水
(4)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细胞中的自由水较多,结合水较少,则细胞的代谢强度和生长状况较、抗寒性较;如果细胞中的自由水较少,结合水较多,则细胞的代谢强度和生长状况较、抗寒性较。
4、无机盐
(1)存在形式:多数为,少数为
(2)功能:①是某些复杂的的组成成分:缺Mg(叶绿素)则叶片发;缺Fe(血
红蛋白)会患缺铁性;缺Ca(CaCO3)则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小孩会患。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过低,会出现现象
③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这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如人的生理盐水为0.9%的NaCl水溶液
5、糖类
(1)组成元素:(2)分类:、、
(3)作用:①构成生物体的(如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或肽聚糖、糖被、荚膜、染色体中的脱氧核糖、核糖体中的核糖)②细胞的(蔗糖、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糖元是动物的储能物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86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