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确存在着神秘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而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教学内容虽不难,但较抽象,通过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从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二、学生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他们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来表现他们的活力。如果能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控制的,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能力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模拟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大胆思考和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图片,阐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通过模拟随机受精活动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五、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是“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设计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猜测验证法、综合归纳法、科学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活动材料。学生:调查不同范围的人口性别比例。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思想
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重温家喻户晓的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
仔细观赏小品,从中获取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信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现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引导学生交流从小品中获取到的信息。
交流信息:
他们为何一连三胎生的都是女孩?
他们再生一个,一定能生出男孩吗?
人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生男生女?
在后代中男女孩出现机会是怎样的?
学生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了矛盾也就是出现了问题,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假设和猜想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想。
对学生的猜想进行鼓励。
对女主人公正怀的第四胎的胎儿的性别进行猜想。
学生代表统计猜想情况:
认为可能是女孩的人数:___人
认为可能是男孩的人数:____人
都有可能的人数是____人
使学生意识到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的动力。
调查汇总
引导学生展示课前调查的不同范围的男女性别比例。
鼓励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展示不同年代全中国男女的人口比例。
统计数据的学生公布统计结果:
班级____级部___全校____
牟平区____ 烟台市
山东省____ 全国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导入课题
通过学生的猜想和调查导出课题。
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心进入新课,产生求知的动力。
探究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呈现出人的男女染色体的真实图片。
再展示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对照图片,与学生归纳总结。
展示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学生的推测。
观察,比较
讨论所示图片中传递的信息,
发现问题并进行小组内交流。
作出假设:人的性别决定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进行推测探究,观察思考自己的推测。
得出结论: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
体决定的。
通过层层设疑,个个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捕获信息的能力,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总结:
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写出自己体内体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男:22对+XY女:22对+XX
男:22条+X(或Y)女:22条+X
情景展示
展示人的受精过程视频资料
观看并思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能进行大胆地假设。
产生问题
引导学生交流获取的信息和产生的疑问
交流从中捕获到的信息
提出自己的疑问: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如何?
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猜想
作出假设:二者结合的机会均等
验证假设
(趣味游戏)
模拟人的受精过程
公布游戏的规则:
四个人一组,组长负责记录,汇总;每个同学摸取三次代表精、卵的纸片。
巡视并参与学生游戏。
当场对全班学生的游戏结果进行汇总。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结果,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结果,并进行总结。
各小组依据规则分组进行游戏。
组长汇报游戏的结果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各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
小组交流结果:
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同;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让学生明确到: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仅凭空想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验证课前对女主人公所怀有的胎儿性别做出的猜想。
交流自己原来做出的猜想,
并进行分析其合理性。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遗传图解,
让学生试着讲解图解。
完成课本上的遗传图解。
分析、思考、巩固
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案例分析
展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
结果。
观察、讨论、分析
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
展示海南省的人口性别比例数据,引导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讨论、分析、交流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交流本节课自己在知知识方面有何收获?在活动中有何体会呢?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知识保持的强度。
知识迁移
与升华
引导学生分析《超》小品
中的医学鉴定的做法。
讨论、分析、交流
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
播放《超》中的一段视频
资料,让学生思考,讨论
观看、思考、讨论、交流自
己的观点
课后探究
展示几组双胞胎图片
观看、思考,课后去探究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别遗传》课堂实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情景创设
师:(组织教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面我们重温一部家喻户晓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请同学认真观看,边看边注意思考,看看谁能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的问题。
生:观看小品,思考。
师:大家都禁不住笑了。那幽默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观看完这段小品你能提出哪些疑问呢?
[发现并提出问题]
生:积极地参与,并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如他们为何一连三胎生的都是女孩?合理吗?他们再生一个,一定能生出男孩吗?人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生男生女?在后代中男女孩出现机会是怎样的?女主人公肚子里的胎儿是男孩还是女孩?……
[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探讨。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他们即将出生的第四胎是男还是女?我们猜测一下,认为是男孩子的举手,女孩子的举手,不能确定的举手。女性:_____人;男性______人;两种情况都有的____人。
师:你们的猜测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将亲自探究。这部小品代表的仅是一个家庭的情况,如果统计众多家庭又会如何呢?
[调查汇总]
师:课前我让同学做了统计,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
范围
男性(人)
女性(人)
班级
29
30
级部
240
223
学校
1934
1876
范围
男女比例
滨洲市
105.78
100
山东省
101.96
100
全国
106.30
100
师:展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
总人口
男
女
比例
北京
1382万
721万
661万
109:100
上海
1674万
861万
813万
106:100
天津
1001万
510万
491万
104:100
重庆
3090万
1605万
1485万
108:100
全国
12.65亿
6.54亿
6.12亿
107:100
生:师:我们可以看出所有这些都接近于1:1。
他们的比例为何会接近于1:1呢?生男生女的奥秘在哪里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探讨,共同来揭开生男生女这神秘的面纱。
二、授课
师:展示资料: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用一根带毛囊的头发鉴定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维护了公平竞赛的原则。对这段资料你有何疑问产生?
师:对于这段资料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何用根一根头发就能鉴定出人的性别?依据是什么呢?
生:依据的是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所具有的形态差异。
师:它们不同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人的染色体组成。
(一)探究人类染色体的组成
师:呈现出人的男女染色体真实图
这是你体细胞核里染色体的真实排列图。科学家为了观察研究方便将其逐个整理,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得到这二幅图形。
生:各小组对它们进行观察并交流从中获得的信息。
师:引导小组交流。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数了体细胞中一共有染色体23对,基本上都能找到与其相同的另一条,它们可以配对。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观察到从第一对到第二十二对的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基本相似,这二幅图形是一样的。
小组发言:我们小组认为它们与人的性别无关,这样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小组发言:我们观察到,最后一对染色体二幅图不同,我们认为它与人的性别有关,称它为性染色体。
师:发现了性染色体的存在,为了区分它们,就要给他们各自取个代号,对吧?那么,这一对性染色体你们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X染色体较大像字母X,Y染色体较小,上端像V字,下面还有小尾巴,整体看像字母Y)
师:那么女性的那二条是如何来命名的呢?
生:女性的体细胞中一对是一样的,与男性中那条较大的染色体相似,称为X染色体。
师:观察男女的这一对性染色体,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是否是那一条小的,Y染色体?
小组发言:男女性染色体中有三条是相似的,只有一条小的不同,所以我们推测到它们与男性性别有关,大的与女性性别有关。
师:你的推测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了,完全合理。科学家又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到了2003年,美国的大卫、佩奇教授,完成了对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决定睾丸的形成的基因。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基因测序的完成,进一步确定了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师:现在你知道自己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我们体细胞中有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只有一对。)
现在请同学写出自己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女:22对+XX,男:22对+XY
师:了解了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人的生殖过程中,父母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那么受精卵里的染色体是多少呢?
(生:如果一对夫妇的体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那他们的孩子体内会不会变成46对呢?)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它的染色体会不会加倍呢?)
([二)探究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师:请同学们看这一组图片。注意它给你们传递的信息有哪些?
体细胞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要发生什么变化呢?
生:成对的染色体要发生分离,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
师:鼓励学生。展示一对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图解。让学生完成图解。
师:肯定学生的答案。
生:完成图解。试着总结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过程。(在人的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使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卵融合成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3对,其中每对染色体中,有一半是来自父亲,有一半是来自母亲。这样亲代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就通过染色体传递给了后代。也保证了亲代与后代之间的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师:指导学生写出自己体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女:22条+X男:22条+X或22条+Y
小组长总结:在女人的两次月经之间,会产生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它只有一种;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排出上亿个精子,从性染色体来看,它们会有二种且数量是相同的。
生:这二种精子在受精时,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各是多少?
师:播放视频资料。
生:谈论自己观看的收获。如:在人的受精过程中,只有一个幸运的精子能与卵细胞结合。
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这里可以贮存较多的养料)
人的性别在何时已经决定了?(性别在受精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什么情况下会生出女孩或男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吗?
师:给予鼓励。同学们观看得很仔细。在人的受精过程中,只有一个幸运的精子能与卵细胞结合。这个幸运的精子是哪种呢?什么情况下会生出女孩或男孩?
(三)探究人类性别的决定
师:什么情况下会生出女孩或男孩?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吗?
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小组作出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我们游戏的主题是:模拟人的受精过程
游戏的规则:
1.母方信封中有红色的圆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父方信封中有红色的方片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蓝色的方片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二种精子的数量是相等的分散也是均匀的。
2.四人一组,分别从父、母双方信封中摸取一纸片,将它们放在一起,看看是哪种情况,并进行记录,然后再放进各自的信封中,重新摸取。每组至少摸取10次。
3.最后汇总小组内产生的男、女数量。
4.小组内先对游戏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师:给出记录的例子,并准备对全班所”生”的男女进行汇总:
让已经汇总完的小组进行汇报,用电脑汇总。
注意:我们的前提是父方信封中的两种精子数量是等同的,分散也应该是均匀的,每次摸完后一定要放回去。母方的卵细胞只有一种,你们可以摸取一个放在外面,不用重新摸取。
参与小组游戏。哪组先汇总完,哪组先汇报。
师对小组进行调查: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们小组在什么情况下能产生女孩?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男孩?
男、女产生的关键是看什么的?
哪位同学是摸取精子的同学?你是否是想摸哪一种就能摸到呢?你呢?
你有没有刻意去摸取哪一种?
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能不能人为控制?
小组长总结:通过游戏,我们知道──数量相等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师:利用电脑当场统计各组的情况,并公布。由于我们小组所产生出的孩子只有10个,再来看看全班同学所生出男女数量,接近于1:1。(一旦出现不是均等的,可以解释本实验属于统计概率实验,次数越多越能接近实际,那是正常的现象,由于我们统计的数量是很少的,全班累计不足一百,)
组长得出结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我们前面的假设是合理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再回头来验证一下,前面的猜想是否合理呢?
[验证猜想]:你猜测的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师:呈现思考题:小品里女主人公体内的胎儿是男是女?他们一连三胎都是女孩,正常吗?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组长总结:在前面小品资料中,呈现的婴儿是男还是女取决于是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两种精子的数量是等同的,与卵细胞的结合也是随机的,所以生男生女都有可能,机会是均等的。
师: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并不奇怪,由于我们统计的数量很少,就和我们一个小组内的结果一样。
接下来,我们用图解来分析这一自然规律,请同学完成提纲中的图解。
请一位同学到电脑上完成图解。
组长讲解: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同的精子,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中则含有XX染色体,它就能发育为女性;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中则含有XY染色体,它就能发育为男性。后代中的男女比例是1:1。
师:引导学生回应前面的调查,比例也是接近1:1,说明我们今天的实验数据是合理的。
师:展示调查表,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4:100或107:100范围内。可是我在查资料时,却发现有的地区很不正常。
[案例分析]
师:呈现出资料: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海南省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35.64比100个,居全国最高水平。
师: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这已经成为海南社会一大“顽症”。这可能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正常吗?为什么?
生:海南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在部分城镇和农村,至今还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有的家庭因为没生男孩,导致夫妻反目、家庭破裂。因此,有的人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是男孩就生下来,是女孩就打掉。
生:这种做法不对。如果人们单纯追求男孩或女孩,将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师:大家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全面,我很欣赏你们,也很支持你们的看法。如果你将来结婚了,还会一味追求生男孩吗?
生:表达与交流自己的见解。
三、课堂小结
师:回顾这一节课,你在知识方面有何收获?在活动中你有何体会呢?
生:交流,谈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知识迁移与升华
师设计生活指导栏目:请看下面的资料:
录像小品,出现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他们的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生:男性能产生二种精子,它们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只有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结合了才能发育成男性,而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能发育成女性。
生:后代中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是夫妇二人决定的,不是哪一个人能决定的。
师:怎么来看待婆婆对媳妇的态度?
生:请人们不要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现在法律提倡男女平等。
生: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要有正确的生育观,倡导新风尚。
师:你将来结婚后生了女孩,如果你妈妈对你媳妇的态度不好,你会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很欣赏你们。
五、课后进一步探究
师:展示几组双胞胎,这是我们初三级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吧?我们班有没有?站起来大家看一看.哦是龙凤胎呀?课外去查一查有关资料,看看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它们有何特点?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最后我们一起祝愿:我们的家庭幸福美满,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八年级下册《人的性别遗传》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别遗传的特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
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概念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学生讨论热烈,做出推测。
观察比较得出: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较大。
练习写出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进行统计,得出实验数据,算出男女比例,是1:1。
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很荒谬,不可行。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编一个老太太要去泰山为儿媳妇烧香拴一个孙子来的故事。要学生分析烧香拜佛是否能决定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实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它是可以遗传。从而引出课题。(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哪些异同,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所以这一对染色体应该与性别有关,把它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引导学生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板书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那人产生的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并对错误的实验方法进行纠正。
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受精卵的种类及比例;说明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明确人的性别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请学生展示课前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特征: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板书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新课标第一网
由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
这样你是否能判断了前面的老奶奶为了得到孙子而烧香拜佛可行吗?况且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启发学生分析我国男性略多于女性的社会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两个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教师:你能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吗?性染色体之外的都叫常染色体。
学生:练习写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教师:(板书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教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学生:练习写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教师:教师巡视检查,有错的进行纠正。
学生: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教师: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行了,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可以简化为用X、Y来表示。男性可以产生哪几种精子?
学生:两种,含有X的和含有Y的。
教师:那卵细胞呢?
学生:只有含X的一种。
教师:那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每两个同学一组,一组的同学有两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装着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另一个信封中装着分别含有X和Y的两种精子,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请同学们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精子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精子,另一个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并依此判断出男女,同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组合成的男女人数,再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并计算出男女的比例。
学生:接近1:1。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画出遗传图解,说明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性别比例接近1:1。(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人的性别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学生: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教师:说得很好,前面提到的那个烧香的老奶奶能改变胎儿的性别吗?
学生:肯定不能。
教师:生男生女是妈妈决定的吗?
学生:不是,它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教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和从理论上分析都得出男女的比例接近1:1了,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课前的调查。
学生: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大家会发现,一个小组里男女的比例可能不是1:1,但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同学中男生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1:1了,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就越接近1:1。
教师: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但我们国家现在男性略多于女性,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这还需要我们加强宣传,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性别歧视,以保证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
教学反思: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活动得出结论,教学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8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