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李白生平简介
教学重点
熟悉李白生平事迹
教学难点
结合李白各个时期的作品加深对李白的了解
教学内容
李白生平:
李白的诗学地位:
第二节:李白诗学研究之醉态诗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讲授作为诗学思维方式的醉态狂幻
教学难点
体会李白情绪巅峰体验中的精神自由
教学内容赏析《将进酒》
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涩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神,写尽人生。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这么喝着,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他有理由爱酒,因为他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他不能没有酒,因为只有在酒中,才有他涌动的生命。花间独酌,他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客中对饮,但见那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行路艰难,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临行饯别,会有愁来饮酒二千石开怀。更有那奔腾不息的《将进酒》,挥洒着李白的诗酒大自在。
第三节:李白诗学研究之时空错综的诗兴哲学
教习重点
通过诗作了解体会李白以生命体验历史的形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渴慕,以及鄙弃黑暗尘世,蔑视权贵的凛然傲志。
教学内容李白的求仙诗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苍然五情热。
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
第四节:李白诗学研究之言体诗的心理机制
教学重点
李白代妇立言的才子道
教学难点
了解感悟弃妇情结与文人的生存境遇
教学内容
李白诗作中反映妇女生活的深广程及其卓越艺术成就是空前的。如《乌夜啼》《捣衣篇》《北风行》将征人之妇思念、期望、痛苦之情作了充分展示,其中包含了诗人对拓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同情。《长干行》《江夏行》塑造了两个商人妇的形象,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其中《长干行》有浓郁生活气息,艺术上极有特色。还介绍了《玉阶怨》《长相思》等表现宫女哀怨、贵族妇女离愁别情等诗,说明李白对妇女有广泛的同情。还分析了李白妇女题材诗写得好的原因:一是借鉴了民歌中相关手法;二是他自己一生漂浮,对相思别离有极深体验。
第五节:李白诗学研究之山水诗学雄奇清隽的双重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李白的诗歌从山水审美独立到山水审美通融。
教学难点
感悟诗人山水灵化的生命感觉,体会诗人魂系山水的精神诗史。
教学内容
一、大自然山水是适合人们憩息游赏的对象和环境。
二、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
第六节:李白诗学研究之明月意象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诗人明月意象的本质与历程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玩月雅兴与体味自然的意趣,了解诗人的纯美追求与隐喻的味外味。
教学内容
一、历代民间流传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运用自然的口语,能思人之所思,言人之所不能言,借月而抒发思乡之情的雄奇千古的绝唱。
二、李白的著名七言古风《把酒问月》,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问月诗篇。三、另一首五言古风《月下独酌》开篇,先把月亮拟人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后又清醒地认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最后归结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与庄子的《逍遥游》意境相似,企望自己能飞升,与月亮相伴,一起遨游在无垠的天际。全诗由热闹氛围的渲染,转入凄凉孤单心境的淡化消解,抒发了诗人旷达超脱的情怀。
第七节:李白诗学研究之语言弹性与文化密度
教学重点
体会李白诗句中的运动感与弹性的组合,了解诗中典故。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从印象感悟到理论思辩的过程。
教学内容
《行路难》及其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八节:李白诗作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李白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李白诗作在我国文学上的重要位置
教学内容
李白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征服了朝野上下,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其对后世的影响则更为巨大,这主要表现其人格魅力和诗歌艺术成就两方面。
一、李白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文人。二、在诗歌的艺术成就方面,他那气挟风雷的诗作,使后世无数诗人为之倾倒。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出手(五):设计杜甫”,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节:杜甫简介(一课时)
一、导入
二、杜甫简介:
三、风格赏析:
1.沉郁风格2.咏古、用事3.顿挫风格4.其他
沉郁顿挫是杜甫的主要风格,但不是他的唯一风格。例如《客至》便全篇洋溢着喜气。兴致高潮时怎么样?作者呼邻翁对饮。此诗突出表现了杜甫交友无谄无骄的厚道,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昧取胜。
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课时)
一、诗学上的地位。在他的诗中,真实地反映着唐代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大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而被称为诗史。
二、题材选择:在杜甫的作品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占有很大的数量。特别可贵的是: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加尖锐。
三、总体评价: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
第三节:《望岳》赏析(一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第四节《春望》赏析(一课时)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三、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第五节:《石壕吏》赏析(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一、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二、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
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三、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四、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五、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第六节:《旅夜书怀》赏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缓慢、低沉的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3、艺术特色。A、寓情于景B、直抒胸臆。
四、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五、对比拓展
对比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
李白杜甫
渡远荆门外,细草微风岸,
来从楚国游。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星垂平野阔,
江入大荒流。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飘飘何所以,
万里送行舟。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第七节《咏怀古迹》鉴赏(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怨恨)
四、赏析诗歌
【点拨之一】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点拨之二】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点拨之三】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效果如何?
【点拨之四】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点拨之五】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点拨之六】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小结】显而易见,这两句与上两句前后呼应,交叉衔接。正因为元帝省识春风面,才有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的悲剧;正因为昭君空归月夜魂,才有其独留青冢向黄昏的凄凉。总之,对昭君悲剧的根源做了明确揭示。
五、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六、归纳寓意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出手(三):王维与孟浩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一节:田园诗歌产生的背景(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背景。
(二)、教学内容:
时代背景:
1、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2、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
3、介绍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第二节王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王维的生平、创作。
教学内容:
1、生平:
2、创作及风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介绍并鉴赏王维的重点诗歌。
体味王维诗歌的风格。
教学内容: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赏析:
(2)《使至塞上》以及赏析:
(3)《山居秋暝》以及赏析:
(4)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
比较赏析。
第三节:孟浩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孟浩然的生平、创作及风格。
教学内容:
生平:
2、创作及风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介绍并鉴赏孟浩然的重点诗歌。
2、体味孟浩然的诗风。
(二)教学内容:
(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以及赏析:
(2)《夏日南亭怀辛大》以及赏析:
(3)《春晓》以及赏析:
(4)《宿建德江》以及赏析:
(5)《耶溪泛舟》以及赏析:
王维和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异同(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其他诗人的概况。
2、了解盛唐山水田园诗风的形成原因。
3、对王孟二人诗风的异同有所感悟。
(二)教学内容:
1、盛唐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和孟浩然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影响很大。崔兴宗称王维为当代诗匠(《酬王维》诗序),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当时,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
2、盛唐山水田园诗风形成的原因: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
在王、孟等人的隐逸心态里,有一种脱情志于俗谛桎梏的义蕴;其心无滞碍、天机清妙的精神境界,比前人单纯心系归隐的山林歌咏要高一个层次。这也使他们向往的隐逸,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苟全性命的避世隐居,具有更为丰富和新鲜的思想文化蕴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契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3、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异同:
阔大新奇,涉笔成趣,孟不如王;高旷清幽,句句堪传,王不如孟。王维的《桃源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风格各样的作品,孟浩然多半是来不了的,反而他最负盛名的辋川诗,倒未必在孟浩然之上。
4、诗歌朗诵,体味诗歌中的情感
1.中国专家型教师标准。中国对专家型教师标准或特征的研究虽然不少,但没有形成有影响的权威见解或观点。有人把专家型教师称为学者型教师,提出青年教师的发展分为适应、分化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其中成熟阶段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其标准是:不仅实现了先进的理论与科学的实践的融合,而且推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念,形成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有人认为,专家型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即掌握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强调科研素质是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区别所在;有人指出,专家型教师不仅要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等方面教学艺术高超、教学效果显著,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教学理论。并被社会公认;还有人提出,专家型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具有积极进取、勤奋好学的思想;具有勤于思考、求异创新的思维;具有教研结合、成果丰硕的行为,他们不仅教学成绩突出,而且科研成果丰硕。
2.美国专家型教师标准。美国在专家型教师标准或特征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斯藤伯格、波林纳、司德菲等人的观点。斯滕伯格把专家型教师称为有教学专长的教师,他在其他领域有关专家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专家型教师的特征有:(1)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这些知识包括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与具体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法知识以及教学得以发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知识。(2)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明显只需要较少的努力。秩序化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将注意集中于教学领域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在接触问题时,他们具有计划性且善于自我觉察,时机不成熟时,他们不会提前进行尝试。(3)富有洞察力。他们能够鉴定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他们能够通过注意,找出相似性及运用类推来重新建构手边问题的表征。他们能够对教学问题取得新颖而恰当的解答。
波林纳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专家系统思路的启发下,将教师职业发展分为新手、熟练新手、胜任型、业务精干型和专家型五个阶段。在他看来,专家型教师的标准是: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和判断是直觉的,不需要进行仔细地分析和思考,凭借经验使能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的解决不仅达到了快捷性、流畅性和灵活性的程度,而且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就可以处理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很少表现出反省思维,一只问题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才对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
司德菲依据人文心理学派的自我实现理论建立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他将教师职业发展分为预备生涯、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和退出生涯五个阶段。他认为专家生涯阶段教师的标准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多方面的信息来源。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经营和时间管理,对学生报有高度的期望。在工作中能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同时,具有一种内在的透视力,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一举一动。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子昂与唐诗风骨”,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唐高宗显庆四年(659),他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从小养成了豪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青年时期,他折节读书,21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得中进士,释褐将仕郎。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到武则天的赏识,他被擢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漠南;后又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他被县令段简诬陷之狱,于久视元年(700)去世,年仅42岁。
作为在武后时期才登上诗坛而崭露头角的诗人,陈子昂与沈、宋等人同属于受重视的新进庶族士人,有着相同的被起用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然而,当馆阁诗人醉心于应制咏物、寻求诗律的新变时,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使他的诗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如武后时期重用酷吏,大开告密之门,朝臣中往往有因一言失慎而被杀害者,以至人人自危。陈子昂在《谏刑书》和《谏用刑书》里对此加以劝谏,认为滥杀无辜将酿成祸乱。他的《感遇》其四: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就是指斥这种现象的。《感遇》其十二: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则是用讽喻手法,表达对酷吏用诱鹿方式罗织冤狱的愤慨和忧虑。当然,他是从达则匡救于国的忠义立场进行创作的,被杜甫称之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陈子昂是个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其所得。其失则在于,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辩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如《感遇》其三十五: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此诗作于诗人第一次随军北征期间,亲临沙场,有感于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种兴寄方式,已突破了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局限,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虽在表现形式上带有受阮籍《咏怀》诗影响的痕迹,但没有兴寄无端的苦闷,而是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四杰开始的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情调,在陈子昂的这类兴寄之作里更显激越,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
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陈子昂再次从军。神功元年(697),他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军次渔阳。由于建议未被采纳而钳默下列,因登蓟北城楼,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种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前人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陈子昂较早地在创作中体认到这一点,并有十分明确的理论表述。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在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8《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8《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注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整体脉络。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课文
二、引入课文
听着歌儿,看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你有什么话儿想说吗?如果老师突然告诉你:21世纪,地球上将严重缺水,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你信吗?
有一环保小组的同学带着关于水的问题,专程采访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方博士。(出示课题,齐读)
三、自学讨论:
方博士是怎样回答同学们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
1、点击问号方博士是围绕什么问题来谈的?
2、阅读在线读读方博士的话,想想主要意思。
3、酷站漫游扩展阅读,联系实际,再想想方博士的话。
4、携手共享交流:有限的水资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四、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通过阅读和合作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多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向大伙儿汇报汇报,好吗?
解决的问题:
1、回忆本册口语交际的内容,想一想:请教时要注意些什么?作者做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2、关于淡水资源有限,方博士是怎样讲的?
你有什么想补充吗?
3、关于严重水污染,方博士又是怎样讲的?
能具体谈谈人们是怎样污染水资源的吗?
小结:刚才,我们围绕四个学习要求分析了方博士的第一次谈话,同学们不但理解了方博士的话,还补充了不少内容,明白了地球确实(缺水)。
五、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那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呢?请同学们参照刚才学习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独立自学。
2、交流:通过学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怎样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指导读:你能把方博士的讲话的意思转达大家,让大家也欣慰欣慰吗?
六、小小记者招待会
同学们虚心、礼貌,方博士热情、和蔼,关于水这个永恒的话题还在继续。课本上的同学七嘴八舌,老师也想请大家来开个小记者招待会,谈谈怎样保护水资源这一话题。
总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我想请一位同学代替方博士做最后的发言,谁愿意?(最后齐读)
七、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对照板书简要说说方博士所讲的几个问题。
八、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开展实际水资源调查,写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报告。
专家谈中考语文复习技巧
把握重点巧用方法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的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中考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中考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
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新教师向专家教师转化过程中,教学专长是其关键内容。现从专家教师的教学专长的知识观、技能观、成长观等方面来介绍其特点。
1.教学专长的知识观:(1)教学专长的知识分类。运用认知心理学中专长研究的方法到教学领域,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多种类型。如LSShulman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教材内容知识、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内容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有关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和他们的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等。(2)教学专长的知识内容。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包括:教材内容知识、学生和学习的知识、情境的知识等;程序性知识包括:一般教学法的知识、教学法内容知识、课程知识等。
2.教学专长的技能观:(1)教学专长的问题解决特征。教学专长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并具有其特点和规律,Berliner(1995)总结的特点有:教学专长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时间与经验;教学行为达到自动化水平;对课堂中的一些情境性因素能高度注意;能灵活、充分利用课堂情境的各种信息技能;有创造性的问题处理方式;能运用合理、一致、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解释模式;有审慎的问题解决方式。(2)专家教师与新教师教学技能的差异。教学计划方面:新教师的教学知识较少,更重要的是专家教师的知识的各个成分能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认知分析的过程来源于教材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了解学生、课的目的、自己的教学价值和信念等,并能将其整合起来对教学计划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教学方面: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关于学生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图式,能观察到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的细微之处。因此在解决课堂问题时,专家教师能根据其事件的内在原因进行反应,而新教师则注意一些表面特征;在教学之后的评价方面:专家教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目标达到的情况,其反思的内容与教学过程及教学计划相互作用。而新教师只注重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和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3)教学专长的技能内容。教学专长作为认知能力其特点有:图式内容的丰富,图式结构的精制、复杂、多重联系与易提取性是其获得的重要标志;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易被学生理解、操作与获得的知识。作为即席创作能力,其特点有: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突发事件;高效地解决课堂问题能力。
3.教学专长的成长观:(1)教学专长的成长过程。Dreyfus&Drefus(1986)根据教学专长的研究资料将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化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变化: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之间联系的形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联系的形成。遵循从知识到技能的原则;一般的教学原理的掌握、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一定教学情境、特定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原则;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混乱、教学活动的无序〉有意识地控制〉教学活动、教学技能的自动化。遵循从外显到内隐的原则。(2)教学专长形成的影响因素。Glatthorn(1995)认为,这些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即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包括自我评价、师德、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情境因素即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系统过程即特定的、有目的的影响教师成长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国教育:教师就是专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重点,是有关专家点评的问题。
我们希望在参与点评的专家组成上,能够更加多样化一些。话题自然扯到了请哪些专家参与点评的问题。
我强调说,除了请专家参与点评之外,必须再请一部分美国中小学优秀教师参与进来,因为,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从他们那里可能更能够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马格先生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向我质问道:难道中小学教师不是专家吗?对于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就是专家。我们说请专家,更多地就是要请他们。
原来是一个概念上的误会。在他说的专家里,自然就有中小学的老师们。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问题吗?在我们看来,专家往往并不在第一线的课堂里,在课堂里的教师也往往不是我们所说的专家。因为,在我们这个世俗的社会里,老师被视为基层工作者,而且,老师们通常也有些自卑地这样认为。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所从事的不过是小儿科,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解。
难怪千百年来,我们始终不能在校园里培养出自己的教育家,因为,我们压根儿就没这么想过,教师也压根儿不会有这样的追求,不敢有这样的理想。
真可怕!如果教育着我们下一代的教师都是一些不敢有什么追求,仅仅希望燃烧自己的人,那我们怎么培育我们的孩子有远大的抱负?
可是,在哥大,把教师当作专家的意识早已渗透到教育学院的每一个细胞中。到哥大教育学院的第一天,我就已经注意到,在学院主楼的走廊里,在杜威雕像的旁边,挂着六幅很大的照片,全是人物肖像。根据经验,我以为一定是学院的历任院长。不想,仔细一看照片旁边的介绍,却发现全是学院的校工们!照片旁边的文字说明,向人们介绍了那些热情、细心、团结而又充满活力的清扫工和守门人。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幅图片上正是我所住的教师公寓的门卫,一个墨西哥籍的小伙子。在他们看来,每一个岗位都可以创造奇迹,也理应受到尊重。
在哥大教育学院的学校宣传资料上,也处处洋溢着对小人物的尊重。资料上既有对他们的著名校友如911调查委员会主席的介绍,也有对小人物的描述。其中有一篇题为当机会敲门时的文章,就是向人们介绍80岁的校友鲁思德莱瑟女士珍视机会,退休后继续帮助家乡撰写剧院广告的故事,用她平淡的一生,向人们彰显其对幸福的理解。
这比起我们通常的做法来,的确有些独特!
因为要了解图书馆的情况,也因为学院把我学习和工作的地点安排在图书馆的五层,访学的第二天,图书馆的一位华人女士接待了我。她告诉我,现在学院只有两位大陆来的教授,是很不容易的。在教育学院,图书馆的工作同样重要,也要有相当的学术水平才能被聘任。
她十分自豪地告诉我,哥伦比亚大学总共有26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总藏书达570万册,居全美第六。各个图书馆均有其特色:新闻系图书馆,收集有20年来全部的《纽约时报》;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则收集了美国70年来的中小学教科书和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教材这里均有收藏。如果没有对这方面知识的深入研究,做好图书馆工作是不可能的。
我想起了一则报道,每一年度,英国都要组织学校厨师竞赛,胜出者被隆重任命为学校首席厨师。他们的活动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使众多学校厨师的杰出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这项活动的赞助商雀巢食品公司董事长戴维费尔德这样评价进入决赛的选手:从比赛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学校里有许许多多辛勤工作、忠于职守并且非常有才能的厨师,他们所做的一切让全国各地学校的餐饮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应该为他们所做的工作鼓掌喝彩。
说得太好了,他们做得也太好了!
是呀!教师就是专家,校工、厨师也可以成为专家,图书管理员更可能成为专家。当一个社会允许并鼓励每个阶层、每个行当的人都成为专家的时候,人们的潜能肯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培养和个性成长也就有了适宜的土壤。而尤为重要的是,也只有在这样的土壤里,我们才能塑造出个性张扬、从容追求的孩子,真正使他们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自己。
同时,只有当一个社会鼓励并支持无论在哪个阶层、在何种岗位工作的人都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才能有利于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有利于达成真正和谐的社会状态。
总之,任何时候,社会和教育都不应当让人失去希望和梦想!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专家指导:语文诗歌鉴赏回答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专家指导:语文诗歌鉴赏回答技巧
古诗鉴赏题,大体上可归纳出的回答模式如下: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因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高考专家揭秘高中语文记忆方法
1.机械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适用于记忆互不关联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点。对于语文来说,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作家作品常识、个别文体、语法、修辞概念等,在不易采用其他记忆方法时,常要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
2.理解记忆法
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如:“线”、“钱”、“浅”、“栈”,根据声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读音大致与“戈jian”相近,根据形旁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字意内容分别与“丝”、“金”、“水”、“木”等事物有关。又如,理解了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某一段的具体内容,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推动情节”的角度去考虑写景与写人之间的关系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的方式很多,可以进行横向的相关联想,例如,从一个作家可以联想到他所处的朝代、作品、出处、对这个作家的评价等;从一个朝代可以联想到与他同代的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等。还可以进行纵向的相关联想,例如,由一部作品可以联想到作品的文体、内容、主题、写作手法、名言警句等;由介词的功用联想到介宾短语的特点,进而联想到“介宾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的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等等。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把许多知识联系起来,贯穿成线,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我们在记忆知识时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地记住所学的相关知识。
4.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的方法应用的范围很广。例如:在修辞学习中可以把比喻与拟人及夸张做比较、把排比和对偶及反复做比较、把设问和反问做比较;在语法学习中可以把宾语前的定语与谓语后的补语做比较;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把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功用做比较……。比如,要记住叙述与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功用,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记忆,就会容易得多。
高考专家指导:语文复习及答题技巧
高考拿到考卷后,一定先通览全卷,这样做有利于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迅速“扫描”后可以先易后难,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多练阅读题熟悉设题形式
最后几天要想从头到尾把知识详细地过一遍似乎不大可能,我们可以根据高考卷面的知识结构有目的的做些工作。在卷面的结构中,阅读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值是37分,约占整个卷面分值的25%。因此对这部分知识,应该熟悉设题的形式,提高阅读效率。
诗歌赏析题部分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内容,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很多,要利用几天时间熟悉一些术语,区分一些概念,了解这部分的考点,懂得答题思路和技巧。
答病句题注意八个方面
语言表达部分中,病句是很多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考题,最后阶段中,最好找出以前的试卷,对病句题重新分析找错,看看自己在这个知识点中还有那些盲点。一般来说要注意一下八个方面:
(一)注意句中的介词或连词
(1)主客颠倒。如,3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2)缺少介词。如,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同”后应加“与”)
(3)误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如,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介词滥用,删掉句首的“由于”)
(4)介词多余。如,这次科考活动获取的资料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对”多余)
(5)介词混用。如,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在语感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关涉,“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或将短语移至主语前)
(6)和、对等介词造成歧义。如,美国对伊拉克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从语法角度看对有歧义)
(7)组合不当。如,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介词“在”与“……中”组合不当,“在”应改为“从”。)
(8)介词宾语不当。如,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分别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介词后一般应为名词性内容,而”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显然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所以必须补上名词宾语“的情况”)
(9)介词短语修饰限制不当。如,3月24日,对中国观众陌生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圣火。由此,她不仅和中国建立了特殊的关联,还注定写入北京奥运的历史。(“对中国观众陌生”表述不当)
(二)注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副词作为状语,有无语序不当(可按状语排列规则判断),特别注意是否与定语顺序互换;特别注意“不”“没有”等词的位置是否得当。
(三)注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如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
《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注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整体脉络。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课文
二、引入课文
听着歌儿,看着祖国的山山水水,你有什么话儿想说吗?如果老师突然告诉你:21世纪,地球上将严重缺水,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你信吗?
有一环保小组的同学带着关于水的问题,专程采访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方博士。(出示课题,齐读)
三、自学讨论:
方博士是怎样回答同学们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
1、点击问号方博士是围绕什么问题来谈的?
2、阅读在线读读方博士的话,想想主要意思。
3、酷站漫游扩展阅读,联系实际,再想想方博士的话。
4、携手共享交流:有限的水资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四、交流体会,深入理解:
通过阅读和合作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多多,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向大伙儿汇报汇报,好吗?
解决的问题:
1、回忆本册口语交际的内容,想一想:请教时要注意些什么?作者做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2、关于淡水资源有限,方博士是怎样讲的?
你有什么想补充吗?
3、关于严重水污染,方博士又是怎样讲的?
能具体谈谈人们是怎样污染水资源的吗?
小结:刚才,我们围绕四个学习要求分析了方博士的第一次谈话,同学们不但理解了方博士的话,还补充了不少内容,明白了地球确实(缺水)。
五、了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那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呢?请同学们参照刚才学习的方法,独立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独立自学。
2、交流:通过学习,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解决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怎样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指导读:你能把方博士的讲话的意思转达大家,让大家也欣慰欣慰吗?
六、小小记者招待会
同学们虚心、礼貌,方博士热情、和蔼,关于水这个永恒的话题还在继续。课本上的同学七嘴八舌,老师也想请大家来开个小记者招待会,谈谈怎样保护水资源这一话题。
总结: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我想请一位同学代替方博士做最后的发言,谁愿意?(最后齐读)
七、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对照板书简要说说方博士所讲的几个问题。
八、课外作业:
查找有关资料,开展实际水资源调查,写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报告。
《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唐诗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88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