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单元 第二节 城市化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单元 第二节 城市化”,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二节城市化

巩固夯实基础

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含义:一般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成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进程

(1)18世纪中叶以前,低水平缓慢增长。

(2)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加速发展。

(3)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空前发展。

二、国家差异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三、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4)贫困人口增多及老年人问题;

(5)内城衰落。

扩展阅读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3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


第二节交通运输

巩固夯实基础

一、交通运输中的线

1.类型:铁路、公路、航道等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因素。

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铁路建设

(1)作用:促进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范围和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农、城乡的联系;进行文化科技交流、保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京九铁路

区位因素评价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紧张情况,缩短运距,节省运费和时间,活跃整个路网;

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穿越9个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我国最长的铁路;

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最大意义:激活全国的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4.公路建设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省道等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选线:平原区尽量少占好地;山区避开陡坡,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避开沼泽地等。

5.航道建设:内河航道网由天然水系航道和运河组成。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单元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及城市的区位


第二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提纲挈领

1.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

2.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及其进程。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5.城市的合理规划。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及城市的区位

巩固夯实基础

一、聚落的形成

1.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乡村:规模小,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

城市:规模大,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2.乡村聚落

(1)形成

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历史发展:由半固定的原始棚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逐渐稳定下来。

(2)村落形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河流较少,开阔、平坦的平原区--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分布;

②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区--呈带状分布。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1单元 第二节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节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巩固夯实基础

一、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区位条件

(1)高温多雨的气候。

(2)平坦的地形。

(3)劳动力丰富。

3.典型分布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

(1)区位优势

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地形以平原为主;③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④种植历史悠久。

(2)特点--"三低一高一大一小"

①规模: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二、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

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2.区位条件

(1)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2)植被:稀疏,不适于经营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典型分布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1)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②植被:草类茂盛;③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④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2)主要特征

①商品率高;②农场经营规模大;③科技水平高。

(3)促进措施

①科技--培育良种;②交通--改善交通条件;③改造自然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4单元 第一节 环境问题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4单元 第一节 环境问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四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提纲挈领

1.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2.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3.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环境问题

巩固夯实基础

一、人类与环境

1.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中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2.生态破坏: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源枯竭、森林减少、物种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和臭氧破坏等。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614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