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率 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习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5题。
点拨:
(1)400×0.25×0.35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数,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数;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习。
简便计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 或
0.125×8.8=0.125×(8+0.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从而使运算简便
2、认识并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几种简算形式
3、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
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在篇子上,学生集体练习)
(1)0.3+1.4+0.7+0.6
(2)1.25脳52脳0.8
(3)5-1.42-0.58
(4)36脳2.5
(5)8.3脳8+8脳4.2
订正口算.(请学生叙述是怎样计算的)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使用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其使用方法
二、判断下列各题能否进行简算
(1)0.35+0.65脳0.3+0.7
(2)6.3+3.7梅0.25脳4
(3)10.5脳4.2脳5.8脳10.5
(4)3.14-1.25+0.75
(5)3.28脳2.7+7.3脳3.82
小结:在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前,既要注意数字特征又要注意符号特征
三、计算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在篇子上,学生进行练习)
(1)3.46脳5.4+4.6脳3.46
(2)0.48+0.25脳1.22脳4
(3)18.65-3.4脳2-9.6梅3
(4)3.7脳6.3+2.7脳3.7
师:(1)请学生在篇子上完成下列练习.
(2)(通过直投)请学生叙述计算方法.
(3)请学生讨论总结这几道题的简算特点.
小结:简算有多种使用情况,审题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四、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1)0.7脳0.3梅0.7脳0.3
A.原式=(0.7脳0.3)梅(0.7脳0.3)=1
B.原式=0.21梅0.7脳0.3=0.3脳0.3=0.09
C.原式=0.7梅0.7脳0.3脳0.3=1脳0.3脳0.3=0.09
(2)7.6脳2.7+7.2脳(11-3.4)
A.原式=20.52+7.2脳7.6=20.52+54.72=75.24
B.原式=7.6脳2.7+7.2脳7.6=7.6脳(2.7+7.2)=7.6脳9.9
=7.6脳10-7.6脳0.1=76-0.76=75.24
(3)4.8脳5.2+7.3脳4.8
A.原式=4.8脳(5.2+7.3)=4.8脳1.25=(8脳12.5)脳0.6=100脳0.6=60
B.原式=4.8脳(5.2+7.3)=4.8脳1.25=(4+0.8)脳12.5
=4脳12.5+0.8脳12.5=50+10=60
五、下面各题能否进行简算:(学生讨论研究)
(1)36脳0.42+6.4脳4.2
(2)7.5脳45+2.5脳17
板书:创造性简算
六、小结
师:(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七、板书设计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四则运算。
过 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做题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 学难点: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集体校对。
做口算练习第一页上的1。
二、情境引入
学习有关奥运的知识。
(出示贺年卡)谈话:这是老师在假期收到的贺年卡,你认识它吗?(福娃)
说说有关“福娃”的知识
三、四则运算练习
1. 提问:
你想了解更多奥运知识吗?
正确计算结果就有答案了!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1.没有括号的计算题。
出示:
2630-867+133
581-31×18
做完自觉复习
2.有括号的计算题。
(158+125)×2
196÷(712-698)
456÷19×83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3.小结计算顺序并练习。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齐读奥运知识
2.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3.你们还想了解吗?
33×(225÷15)
944÷(105-89)
1210÷(89+21)
2112÷(16×3)
134×16÷67
1300×(700÷10)
组织学生集体校对答案。
学生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做完自觉复习
交流自己检查的方法。
齐读奥运知识
将答案填入书本第一页,全班一起朗读有关奥运知识。
四、课堂总结
归纳:四则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先乘除后加减,小括号最优先
2630-867+133 33×(225÷15)
581-31×18 944÷(105-89)
(158+125)×2 1210÷(89+21)
196÷(712-698) 2112÷(16×3)
456÷19×83 134×16÷67
1300×(700÷10)
反思与重建
经过一个寒假,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下降,速度较慢,必须通过强化训练得到改善。期间要重视学生的书写和计算习惯的培养,注重草稿与验算。
作业布置
基础练习(A套、B套)
A套:P5的递等式计算
B套 :补充计算
每日一题
在 6+36÷3-2×4-1=47
这 个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语】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20×0.2=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篇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级运算,后做第()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2、课本第39页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十第1、4题。
篇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
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小明今天运气就非常的好,赶上了文具店庆周年降价促销的活动,价格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大约16分钟)
1、自主探索,尝试练习
使学生明白:虽然,文具的单价发生了变化,但是解题思路没有变,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如果用分步计算的要鼓励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再列出它的综合算式。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题思路的一致性,括号在综合算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一次性用综合算式解答的同学要加以及时的表扬。
2、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算式,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设计意图: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解决整数作条件的问题,再解决小数作条件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对所列出的整数算式和小数算式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大约10分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我设计了四道闯关练习题。
第一关、我会算。
368+32×5-88 15×(107-35+18)
30× [480÷(24-8)] 530+12×25 ÷60
通过练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第二关、我会解决。
让学生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大约4分钟)
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则混合运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 42+6(12-4)
(2) 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 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总结和“练一练”,练习五第4—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过去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四则运算。
提问: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种运算?(板书: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统称为四则运算)
追问: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
说明: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板书:法、减法——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板书:乘法、除法——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有几种情况,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
3.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顷序。
(1)请同学们看第21页上面的三组题。
提问:第一组两道题的运算有什么特点?
说明:第1题只有加法和减法,都是第一级运算,我们说它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提问:第2题是不是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为什么?(乘法、除法都是第二级运算)
指出: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即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所以这两题都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要从左往右算?
指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板书:要从左往右算)
(2)提问:第二组两道题各含有几级运算?(板书:含有两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道含有两级运算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就是先算哪一级运算再算哪一级运算?(板书: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提问:第三组两道题有什么特点?(板书:有括号)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后一题。
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1题小括号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括号里有两级运算也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提问:有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板书: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小结。 -
提问:根据刚才三组题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请同学们把课本上总结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自己默读一遍。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口答后两题的计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6题。 ·
提问:这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数和运算符号排列顺序都相同,但是因为括号不一样,所以运算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做练习五第7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买椅子的张数,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校对。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5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括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感悟、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数学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括号先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括号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背颂乘法口诀
(2)同桌互相说说说计算顺序
(一)引入
1、口算
36-36÷9= 29+2×3= 100-41+6= 42÷2+40=
(36-36)÷9= (29+2)×3= 100-(41+6)= 42÷(2+40)=
(1)校对(2)发现什么?
生:上下两题的数一样,但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生:下面的题目添了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生:······
(3)小结:
①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有括号的要先算。
2、揭示课题:括号先算
(二)探究
1、出示: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1)审题
(2)怎样列式?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①48-15=33(千克) 先算出什么?(剩下草料的千克数)
33÷3=11(千克) 再算出什么?(每匹小白马吃到草料的千克数)
出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说明解题思路。
②(48-15)÷3
=33÷3
=11(千克)
③学生可能出现48-15÷3
引导思考:为什么要添小括号?
生:因为要先算出剩下的草料,所以要添括号。
生:如果不填括号,就要先算15÷3,就不对了。
生:······
小结:要算出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先要算出了剩下草料的千克数,48-15是要先算的,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2、试一试
草地上原来有3匹小白马,又来了5匹小白马,如果有48千克的草料平均分给它们,每匹小白马能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①独立练习。鼓励用综合算式列式。
②校对讲评。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出一共有几匹小白马,再算每匹小白马吃到的草料数。
48÷(3+5)
=48÷8
=6(千克)
答:每匹小白马吃到6千克草料。
小结: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它能改变运算顺序,太重要了。
3、选择
(1)三1班做了42件玩具,送给托儿所16件,剩下的平均分给2个幼儿班,每班分到多少件?正确的列式是( )
A、(42-16)÷2 B、42-16÷2
(2)一本连环画看了45页,还有25页没有看。一本童话集的页数是一本连环画的3倍。这本童话集有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 )
A、45+25×3 B、(45+25)×3
手势表示,说说道理。
4、练一练:
(1)一本故事书106页,小李看了50页后,平均每天看8页。还要几天看完?
(2)水果店运来80筐水果,里面有55筐是桔子。其余的是香蕉。桔子比香蕉多多少筐?
☆ 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果。有硬糖180粒,软糖120粒,平均分给3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粒?
①独立练习。鼓励用综合算式列式。
②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针对学生错误具体评析 。
☆题可能出现的情况:
a、(180+120)÷30 b、180÷30=6(粒) c、180÷30+180÷30
=300÷30 120÷30=4(粒) =6+4
=10(粒) 6+4=10(粒) =10(粒)
讲评:
①每种方法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②b和c的想法是一样的。
(三)综合练习
夺星擂台赛。每做对一题得到相应的星数。
一☆:递等式计算
497÷(26-19) (248+56)÷8
二☆☆:列式计算
1、张老师拿来32朵花,拿去其中的8朵,剩下的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
三☆☆☆: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算式成立
1、28+72÷5=20
2、6×12-10=2×4+4
3、64÷2×4=80-53+19
(四)总结,交流这节课的学习体会。
检测练习:
1、递等式计算 345÷(27÷9)
2、邮递员一天送了140封信,其中20封是挂号信,其余的是平信。这位邮递员送的平信是挂号信的多少倍?
板书: 括号先算
有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①剩下多少千克草料?48-15=33(千克)求剩下用减法。
②每匹马吃到几千克?33÷3=11(千克)平均分用除法。
(48-15)÷3
=33÷3
=11(千克)
课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8—1l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人
1.提问:能说一说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吗?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四则混合运算有几种运算顺序?
指出: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揭示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来做一些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板书课题)希望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做练习五第8题。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的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要把前两步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什么只把加法括在括号里?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练习五第9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哪几道题在计算时可以用简便方法?
指出:先求两积(两商或一积一商)再求和(或差)的算式里,求
两积(两差或一积一商)可以同时计算、脱式,使计算简便。
3.做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第一组题。
提问:这三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算j顷序又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出示第10题第二组题。
请同桌相互说一说这3小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这3小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
(3)小结:在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看清题目,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教学思考题
让学生看思考题。
出示3○3○3○3=1。
提问:要使结果是l,如果用加法,哪两个数相加得l?讲解怎样填可以变成1和0相加。如(3÷3)+(3—3)=1。
如果用减法,可以用1减什么数得1?讲解可以这样填:(3÷3一(3—3)=l或3一[3一(3÷3)]=l。
哪两个数相乘得l?怎样填可变成1x17(板书)
如果变成相同的数相除,得数是几?讲解可以这样填:(3+3)÷(3+3)=1,(3十3—3)÷3=1,(3x 3)÷(3x3)=1或(3÷3)÷(3÷3)=1。
说明:数学有许多奇妙的知识,下面几题都可以根据得数分析该怎样填,每题都有很多不同的填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9、11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10题第二组,思考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
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
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
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42+55=97(元)
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
生:可以写成:6×7+55
生:还可以写成:55+6×7
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小组讨论)
生:第一个对。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
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试试身手。
81-17×4
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81-17×4
=81-68
=13
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59页试一试。
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
答案:1、536、12、20+3×56×8-183、28岁
四、达标反馈
1、24×3+19(注意运算顺序)
2、森林医生。(改正错误)
16+40×8
=56×8
=448
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1、912、16+40×83、2元
=16+320
=336
五、课堂小结
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列式计算。
3个7再加28是多少?
71减去6个8是多少?
2、我来算一算。
65-8×8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答案:1、49、232、1、453、37页4、92块
板书设计:
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分步:7×6=42(元)42+55=97(元)
综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学生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知道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3.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4.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5.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给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学会判断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和 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谈话导入)
今天有多位老师来听同学们上课, 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 (鼓掌) 刚 才同学们的鼓掌很不整齐, 下面同学们按照|× ××|的节奏再来一次, (学生有节奏的鼓掌) ,这一次为什么拍得这么整齐呢?(学生发言) 如果像这样一直拍下去,可以拍多少次呢?(无数次)那我们刚才 是不是拍了无数次?(不是)可以怎么说?(有限次)无数次也可以怎 么说?(无限次)
2.电脑出示图形:找规律,猜图形。
学生观察:以上两组图形后面的省略 号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说出后面 还有图形)你能猜到 下面是什么样的图形?怎么想出来的?(因为它们不断 地重复出现)那么这两幅图中有多少组这样的图 形呢 ?(无数组) 板书: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过渡句:像上面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 中有、图形中有,在我们的 数学中同样也有,下面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找。
二、循环小数
1.示例 7、例 8 第 1、2组计算例 7,3、两组计算例 8。2第 4 比比看谁先计算出来。(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这两题时终除不尽)。老师问:除不尽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学生发言)电脑出示例7、例8计算过程,讨论:余数重复出现了几,商又重复出现了几?继续除下去又会怎样?(同桌讨论后发言)
2.电脑出示: 2÷9=0.222…… 5÷12=0.41666…… 9÷5 5=0.16363……
3.学生说说省略号表示什么?
小结:像这样的小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 。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学生说说什么叫循环小数,先同桌小声说说,然后发言)
4.电脑出示判断题:下面哪几个是循环小数,哪几个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
5.循 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1)介绍写法与读法,电脑演示;
(2)学生练习,写出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
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师生共同讨论两个数相除商的可能性,几种情况如下: (电脑演示)
除尽 两个数相除 除不尽
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有限小数 如:17÷16=1.0625 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无限小数 如:15÷7=2.142 857142857……
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四、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教师讲解并板书: 5.33……≈5.3(保留一位小数)
5.33……≈5.33(保留二位小数)
0. 24545……≈0.25(保留两位小 数)
0. 24545……≈0. 245(保留三位小数)
五、巩固练习:
1.第 66 页的“练 一练”(电脑显示);
先指出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再指出在无 限小数中哪些是循环小数。
0.6666 3.16 有限小数有: 0.1010010001…… 无限小数有: 1.5353…… 0.19292 3.14159…… 0.32727…… 4.2109109…… 循环小数有;
2. 第 68 页的第 7 题(电脑显示)。
用“四舍五入法”写出下表中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精确到个位 4.890 7.275 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千分位
用电脑课件引导学生练习。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算理
教学目的:
1、复习小数的组成和意义,为小数乘整数作准备。
2、通过具体情境,初步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重点让 学生理解将小数变成整数,进行计算,在得出积后再 还原倍数的方法。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得出小数乘整数的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请学生口答:
0.517=( )×0.1+( )×0.01+( )×0.001
0.909=( )×0.1+( )×0.01+( )×0.001
8个0.1与2个0.01组成小数( )
9个0.01与7个0.001组成小数( )
0.5=( )×0.1=( )×0.01=( )×0.001
10×0.1=( ) 10×0.01=( ) 100×0.001=( )
30.07÷10=□ 0.062×1000=□
3 .732×10=□ 37.32÷100=□
小结:小数的意义,为小数乘整数打下基础。
二、新授
1 、出示课件
创设了一幅小胖画的浦东景色的儿童画。
师:这幅儿童画是什么形状的?要求它的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
你能算出这幅儿童画的面积吗?
2、师提示:这里有3种方法,你能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得出结果的。(演示课件)
让学生分组各讨论一种算法。
小结:小胖是通过数的组成;
小巧是将单位变小,数字变大,使算式变成整数之间的乘法,再将积按小数点的移动将单位变大数字变小;
小亚是将其中的一个小数扩大成整数,在得出 积后再缩小相同的倍数。
3、试探练习
完成书本的8页试一试1、2,让学生选择任意一种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说明算理。
4、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用了其中一种方法得出了 结果,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哪种更实用,更方便?
得出结论,将其中的一个小数扩大倍数到整数,再从积里缩小相同的倍数最方便,它只改变一个数的大小,利用整数的计算法则继续计算,比较可操作。
三、练一练
1、口答:
①一个因数不变,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 )。
②0. 7×3表示( );3×0.7表示( )。
③计算2×4.8当把两个因数看作2×48时 ,积要( );为了使积不变,乘得的积应该( )。
2、完成第8页先估算,再计算
6×0.9 1.8×2 7×3.5
要求学生做在书上。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几种方法来解答小数乘一位整数的乘法?
五、作业
六、板书
小数乘 一位整数
1、数的组成
2、同时扩大两个因数,进行整数的乘法运算,再从积中缩小相同的倍数。
3、扩大小数的倍数,进行整数的乘法运算,再从积中缩小相同的倍数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76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