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个3减3个3等于2个3》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个3减3个3等于2个3》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个3减3个3等于2个3》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感知5个3减3个3等于2个3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已有的经验,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思维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5个3减3个3等于2个3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认识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5个3减3个3等于多少呢?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1、青苹果比红苹果多几个?

学生练习 青苹果:5×3=15(个) 红苹果:3×3=9(个)

青苹果比红苹果多:15-9=6(个)

2、还可以怎样计算?

青苹果:5个3 红苹果:3个3

青苹果比红苹果多:5个3减去3个3等于2个3

5×3-3×3=2×3=6

3、探究一练习(课内练习一)

(1)青苹果比红苹果多几个?

(学生练习) 青苹果:4×6=24(个) 红苹果:3×6=18(个)

青苹果比红苹果多:24-18=6(个)

(2)还可以怎样看?

青苹果:4个6 红苹果:3个6

青苹果比红苹果多:4个6减去3个6等于1个6

4×6-3×6=1×6=6

探究二

1、书本P77--2

123456789108倍816246倍612182倍246

一个数的8倍减去这个数的6倍就是这个数的( )倍

8×( )-6×( )=2×( )

2、探究二练习(课内练习二)

蓝色△比红色△多几个?

( )个4减去( )个4等于( )个4

( )×4-( )×4=( )×4=( )

3、探究二练习(课内练习三)

8×4- 6×4=( )×( )=( )

( )×6-8×( )= 2×6 =( )

( )×9-6×( )=( )×( )=18

( )×( )-( )×( )=( )×( )

4、探究二练习(课内练习四)

7×3-5×3=( )×3=( )

7×3+3×3=( )×3=( )

5×8+3×8=( )× 8=( )

10×8-3×8=( )× 8=( )

8×7-6×7=( )× 7=( )

8×2+6×7=( )+( )=( )

三、拓展练习

1、用这2箱轮胎去装配3辆小轿车,够吗?

这样想:2箱轮胎有2个8,3辆小轿车需要轮胎4个3,比一比够吗?

2×8-3×4

=4×4-3×4 够了,还多出4个轮胎

=1×4

=4(个)

还可以这样算:

2×8-3×4

=2×8-6×2

=2×2

=4

2、那么,剩下的轮胎还可以装多少辆小轿车呢?还剩下4个轮胎,就可以再装一辆小轿车。

课堂小结

5个3减3个3等于2个3,是因为每一份都是3。只要每份相同,可以合在一起算就方便多了。这样的简便算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课后习题

练习册第54页、第55页

扩展阅读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编3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3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3的乘除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3的表内乘除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3 = 15÷5= 3×6+2 =

3×4 = 24÷8= 5+10×3 =

6×5 = ( )÷7=3 4÷2+8 =

3×10= 45÷( )=5 10+80÷8=

2、填空:

(1)3的5倍是几?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是3的几倍?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探究:

1、感知--形成(在数射线上感知)

(1)观察:每次跳几格? 揭示课题

(2)写:画弧线、写几个几、写数

(3)读:几个几、数、几个几是几

(4)想:写乘法算式

(5)观察:算式的特点: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1,积大3。

(6)编:3的乘法口诀(哪些已经学过了?编写时要注意什么?)

(7)读:3的乘法口诀(1分钟即时记忆)

2、运用--提高(在计算中提高)

(1)抢答: 3×5= 3×0= 8×3= 9×3= 3×6=

(2)视算:看口诀写算式

三七二十一 三九(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笔算:P49/4 (第1、2列)

3、看图说话

每束花里有3朵郁金香,买( )束花,里面一共有几朵郁金香?

三、练习提高

思考--拓展(在应用中建构)

1、二(1)班有24人参加环保活动,每组3人,可分几组?

(1)怎样想?

(2)怎样列式计算?

2、窝外有3只小鸡,窝里的小鸡只数是窝外的3倍,窝里有几只小鸡?

(1)有哪两个量?

(2)哪句是关键句?

(3)读一读、怎样想?

(4)列式

3、49/4 3、4列

4、看图列式:

(1)怎样看?

(2)怎样想?

(3)怎样算?

拓展:

老师和17位小朋友去乘碰碰杯,每3人坐一个杯,要坐几个杯?

四、总结归纳: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检测练习:

基础练习。

编口诀。

3×3=( ) 3×6=( ) 3 ×9=( ) 7×3=(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把口诀填完整。

一三( ) ( )得六 ( )十二 三八( )

口算。

0×3= 3÷3= 3×3+0=

2×3= 15÷3= 5×3-3=

12=( )×3 24÷3= 3×2+4=

21=( )×3 9÷3= 3×7+5=

巩固练习。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 因为3×▲=15,所以35÷▲=7……………………………( )

② 1+2×3=9 …………………………………………………( )

③ 9-9÷3=0 …………………………………………………( )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① 三个星期一共有( )天。

A.21 B.24 C.27

② ★★ ★★ ★★ 左图用下面哪个算式来表示?( )

A.2+3 B.3×2 C.3+1

应用。

①草地上有一群小朋友在野餐,每3人一组,7组一共有几人?

②小胖买了18块巧克力,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块?

③暑假里,小丁丁每天做3道数学题,小丁丁2个星期做了多少道数学题?

拓展练习。

6×3÷3= 3×2+3×3= 0×3÷1= 12÷3×2=

15÷3×4= 10×3-5×3= 4×3+6×3= 9×3-3×3=

作业布置:练一练31页

板书设计

3的乘除法

1个3 1×3=3 一三得三 3×1=3

2个3 2×3=6 二三得六 3×2=6

3个3 3×3=9 三三得九 3×3=9

……

9个3 9×3=27 三九二十七 3×9=27

10个3

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页,3、6、9的乘法关系。

教学目标:

1、复习3、6、9的乘法,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探究和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3、6、9之间的关系:2个9=3个6=6个3

教学难点:会用3、6、9之间的关系来推理解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同桌互相对口令说说3、6、9的乘法口诀。

2、 我们已经学习了2、4、8乘法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运用类似的方法继续来研究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

[通过同桌之间互对口令的形式复习3、6、9的乘法口诀以及学生对于2、4、8乘法之间关系的掌握,为探究3、6、9乘法之间的关系做了有效铺垫]

二、探究:

1. 小兔欢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学习材料,(点击)我们书上也有,一起把书翻到5 4页

1)出示计算条片墙

师:看,这是用计算条片筑的墙,观察后小组讨论: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桌互相说说 )

2)通过探究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条9格条片=3条6格条片=6条3格条片。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乘法算式如何表示?

2×9=3×6=6×3 (板书)

[首先通过出示不同颜色的计算条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3、6、9乘法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学生熟悉的数射线上进一步验证]

2、小朋友们真聪明,请看看第二题,你能看懂吗?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1)师:小兔欢欢提出了什么要求?你们小组是怎么理解的?

大家理解的都不错。在数射线上做3的乘法,1×3积是3,把所得的积 在表中用“√”标出,2×3积是6,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依次类推,然后做6的乘法,1×6积是6 ,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9的乘法也是一样1×9积是9,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

2)请大家继续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并把所得的积在表中用“√”标出。(点击)

3)小朋友刚才大家在数射线上做3、6、9的乘法,又在表格里分别把3、6、9乘法的积“√”了出来,那么3、6、9乘法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比一比那组发现的多?

3.汇报:

方案1、积之间的关系:(表格)

生:3、6、9的乘法都在18这里打勾。

发 现了吗?谁还有补充?

(这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 案2:积之间的关系:(弧线)

生:红、兰、黄三种颜色的弧线都在18、36这里碰头了。

发现了吗?谁还有补充?为什么会在18、36这里碰头呢?谁有进一步发现?

生:

①它们的积都是18、36。

②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方案3:生:2个9=3个6=6个3

谁还有补充?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没有进一步的发现?

生:18是3、6、9的乘法中出现的相同的积。

为什么它们有相同的积18呢?

小结:看来3、6、9乘法之间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刚才我们找到了18和36是3、6、9的乘法相同的积,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还会是几呢?

[这一题是尝试从直观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利用学生喜欢猜想的特点,让他们大胆地猜测,再去验证,进一步了解了3、6、9乘法之间的关系]

问:你们想得真好,那么3、6、9的乘法相同的积有多少个呢?

[这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高,但是可以给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找到了2个9是18就是2×9=18,3个6是18就是3×6=18,还有6个3是18就是6×3=18,36也是这样。这些算式积都是18(36),因数却都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因数是怎 么变化,引起积的不变。18、36任意一组算式为例开展四人小组讨论。

18=2×9 36=4×9

18=3×6 36=6×6

18=6×3 36=12×3

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汇报。

小结:看来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不变。

三、练习:

欢欢表扬我们学得很认真,让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做闯关游戏,你们想玩吗?

1. 第一关:

30=( )×6=( )×3 问:你是怎么想的?

54=( )×9= ( )×3问:你是怎么想的?

( )×9=( )×3 问:可以怎么填?你是怎么想的?(因为9÷3=3所以几×3=几)

如果老师在这里填( 6 )×9=( 12 )×3行吗?为什么?可以怎么改?

欢欢表扬我们,第一关顺利过 关。(点击)

2. 第二关:

欢欢要求我们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闯第二关小组合作完成

72=9×( )=3×( )=6×( )

问:你是怎么想的?

你们真聪明,小兔欢欢要我们再接再厉来闯第三关。(点击)

3、第三关:

利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还能帮我们算一些从来没学过的题,比如我们现在知道了12×6与24×3的积都是72。

小兔欢欢给我们设计了第三关的 题,18×3=( )×( )=( ) ,你能用3、6、9乘法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吗?请大家合作完成。

祝贺大家顺利过关。(点击)

四、课堂总结:

我想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3、6、9乘法一定 有了更深的了解。

板书:

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

2个9=3个6=6个3

18=2×9=3×6=6×3

4个9=6个6=12个3

36=4×9=6×6=12×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课(3)》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课(3)》数学教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探究研讨

1、出示计算题。

58-36+27 84-27+16 4+27-16

93+23+94 69-(39-23) 99+(25-24)

2、学生独立试做(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

4、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3)》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均分(3)》数学教案

第3课时 平均分(3)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较大数的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出示例图,把12枝铅笔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小组交流讨论,得出不同的分法。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

谈话:今天是兔子妈妈的生日,为了祝贺妈妈的生日,小白兔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数一数共有几朵啊?(出示12朵花)

小白兔拿来了一些花瓶,(出示一些花瓶)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该怎么插呢?

2、明确要求:

(1)出示条件: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提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样插这些花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请学生上教台示范插花。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8个苹果

A、提出要求: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

把它们每4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B、学生到黑板上动手分别操作分一分。

C、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4、“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例图,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5、小结: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一份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分的数量比较多时,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促使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法的不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最后全班交流,体验分法的多样化和结果的一致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2)》数学教案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5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2)

【教学内容】:书本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 ) 五五( ) 四五( )

二四( )三三( ) 二二( )

三四( ) 三五( )二五( )

四四( ) 一一( ) 一四( )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 ×5=10 ●× 5=25 ■×2=10 4×◎=20

1×5=□ △×5=15☆ ×5=20 ◇×◆ =25 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 表示5,那么 表示( ),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 2乘3得几?

b 3个4是多少?

c 5个3的积是多少?

d 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随练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数学教案

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二、教授新知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问:有几个2?(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想想:2×1=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

3个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

想一想:3×1=3×2=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数 4

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1×4=4,2×4=8,3×4=12,4×4=16

交流: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4×1=4×2=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教学试一试

1×1=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

板书: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27页“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信息收集。

2、图式。

3、数学建模:加与减。

教学重难点

数学建模:加与减

教学过 程:

一、创设情景,启发思考

1、引入(出示小猫捞鱼图)

师:猫妈妈准备请一些朋友到家中做客,它从鱼缸里捞了一些鱼出来,聪明的猫妈妈立刻想到了鱼缸里的鱼和桶里的鱼之 间存在着数学问题。那么,鱼缸里的鱼和桶里的鱼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数学数学问题呢?老师请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根据图意口头编应用题。你能编几种就编几种。

2、汇报交流:

A:鱼缸里有17条鱼,桶里有5条鱼,鱼缸中的 鱼比桶中多几条鱼?(问题还可以问:桶中的鱼比鱼缸中少几条?或鱼缸中的鱼与桶中的鱼相差几条?

师:哪些小朋友是这样编的?你们和小巧编的是一样的, 真不错!小朋友 ,老师根据你们编的这道应用题,画了线段图。

建立图式:

师:谁看懂了?谁愿意上台指着线段图说说图意?(多请几个)

师:再请大家将这道应用题与这幅线段图结合起来看,要求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几条我们可以怎么想呢?(多请几个)

建模汇报:鱼缸里的条数-桶 里的条数=鱼缸里比桶里多出的条数(出示)

算式:

17 - 5 = 12(条)

答:鱼缸中的鱼比桶中多12条鱼。

B:猫妈妈捞出了5条鱼后,现在鱼缸里还有17条鱼,原来鱼 缸里有几条鱼?

师:哪些小朋友是这样编的?你们和小胖编的是一样的,很好!大家想不想自己试着根据这道题画画线段图?

尝试画线段图汇报:

问:这题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建模汇报: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

算式:

5 + 17 =22(条)

答: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

C: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猫妈妈 捞出一些后还剩17条,捞出几条?

建模汇报: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

D:原来鱼缸里有22条鱼,猫妈妈捞出5条后,鱼缸里还有几条?

建模汇报:鱼缸里原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

二、巩固练习

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解答。

白兔和灰兔共50只

阿姨今年27岁

选择条件,补问题并解答。

A原来有19粒糖

B现在有9粒糖

C吃掉了10粒糖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1)》数学教案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4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1)

【教学内容】:书本第54、55页的例2、例3、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

2、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难点】:

1、是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1、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2、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2、3、4、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副球拍有2个球拍,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 1×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副球拍,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束有多少个气球?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束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束呢?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 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 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中,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54页、5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2.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 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3三个小伙伴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3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伙伴是如何发挥各自生理特长共同努力完成栽树任务的。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2.创设情景,在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3.分角色扮演小动物,表演法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课文2—5自然段:三个小伙伴在栽树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

教学难点:

按角色需要绘声绘色的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三个小伙伴是如何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启发学生置疑

1.师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自由提出想了解的问题。(板书课题:3.三个小伙伴)

2.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简要板书。

如:三个小伙伴分别是谁?他们干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教师出示课文朗读提示,学生根据提示朗读课文:(课件出示2)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3)

huǒbànwākēnɡyùnféibiānzúwéi

伙伴挖坑运肥料一边吸足围着

2.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重点指导:平舌音“足”,前鼻音“伴、边”,后鼻音“坑”,整体认读音节“运”。

出示:(课件出示4)

yějǐnyìnɡɡǒnɡduīshīpéitǒnɡjiāoshī

野猪紧紧硬嘴巴拱出一堆施肥培土水桶浇水湿湿的

自由练读第二行词语,同位轮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整体认读音节“野、湿、施、硬”,前鼻音“紧”后鼻音“拱、桶”。(课件出示5)

3.学习本课会写字

(1)(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伙、伴、坑、运、肥、边、足、围”。

(2)教师指导巧记生字的方法:

(课件出示7、8)①加一加:“亻”加“火”是“伙”,“亻”加“半”是“伴”。“月”加“巴”是“肥”,“土”加“亢”就是“坑”。

②换一换:“动”减“力”换上“辶”就是“运”。“伟”减掉“亻”换成“口”,就变成“围”。

(3)重点指导(课件出示9)

“伙、伴、坑、肥”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运、边”都是半包围结构,先写走之上面的部分,最后写走之,走之是三笔写成的。

四、初读课文,读通顺,整体感知。

1.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10: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大家看这个字“猪、鼠”是平舌鼻音,不要读成翘舌音;注意平舌音“栽”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11)出示长句子“小野猪/就用硬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注意:“嘴巴”的“巴”为轻声。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出示长句子:(课件出示12)“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大堆肥料。”注意:“皮口袋”的“袋”在这儿为轻声。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

④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词语“怎么”的“怎”是前鼻音,(课件出示13)注意读好长句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14)提出问题:三个小伙伴在栽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呢?

指明回答,相继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5)

遇到的困难谁来解决结果

没有锄头挖树坑小野猪用嘴巴拱出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小袋鼠用皮口袋运来一大堆肥料

没有水桶浇水小象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的湿湿的

六、互动交流,布置作业。

1.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课下请同学们熟读本课的课文,理解本课新词的意思。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你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写带有“辶”的字:()()()

写带有“亻”的字:()()()

2.除了袋鼠,还要哪些动物有袋子?

3.抄生字、新词各一行。

参考答案

1.辶字旁的字:运边过亻字旁的字:伙伴他

2.有袋类动物有:袋熊、袋狼、负鼠、考拉、公海马、海龙等等。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通过朗读感悟到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伙伴是如何发挥各自生理特长共同努力完成栽树任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和小野猪、小袋鼠、小象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过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大意有了初步了解,你都掌握了吗?你知道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到底是怎样克服植树的困难的吗?这节课我们来仔细看一看吧!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过渡:三个小伙伴做了一件什么事?(植树)你从哪儿知道的?(课件出示17:课文插图1)(课文插图上)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18: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课件运用动画效果着重展示第一自然段中的“一起”两个字)你能不能给它换个词,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却不变。(一同)刚才我们用找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方法,来理解了“一起”的意思,那你能不能用上“一起”来说句话?

(二)感情朗读,培养语感(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跟三个小伙伴一起去植树吧!

1看课件。(课件出示19:课文插图2)

指名读: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3.看课件,自主质疑: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呀?)

问题引领: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遇到哪些问题?他们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课件出示20)

4.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教师用课件展示自读要求

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1)

(1)用笔把他们遇到困难的句子画出来。

(2)用“—”画出它们遇到的困难

(3)用“~~”画出它们是怎样解决困难的。

(课件出示22)出示课件:依次点击三个困难:

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齐读三句话。思考:

这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植树遇到的各种困难。)

那这三个好伙伴在栽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呢,它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同桌两人合作学习,划出相关的句子来。后进行交流。

5.没想到栽树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你觉得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试着来读一读?先自己练习一下。

6.指名读。

7.尽管苦难重重,但是小伙伴们却齐心协力解决了困难。它们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画的句子来读一读。

(1)解决“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课件出示23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是谁帮大家解决了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板书:小野猪硬嘴巴拱)

你能不能来做个“拱”的动作?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小野猪来说难吗?你从哪里看出不难?(学生抓住“不要紧”和“一会儿”来谈)

②对啊,小野猪有个硬嘴巴。在大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小野猪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大家解决了困难,这点小困难对于小野猪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课件出示24)

那小野猪的话,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谁愿意来试试?

(2)解决“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课件出示25)(出示第三自然段)

①又是谁帮大家解决困难了?它是怎样解决的?(板书:小袋鼠皮口袋运)

②小袋鼠自告奋勇来帮助大家解决困难。(课件出示26)

(3)解决“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课件出示27)(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最后一个困难是谁解决的?怎样解决的?(板书:小象长鼻子吸)

小象用自己的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课件出示28)

②试着用读前两段的语气读读这一段。

8.三个小伙伴分别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了困难,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就把描写它的那个段落大声地读一读。

9.请三位同学带着头饰分角色来表演一下这三段话。

10.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小树终于栽好了,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从哪里看出他们很高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课件出示29)(最后一段)朗读指导:读出三个小伙伴高兴、激动的心情。

(学生抓住“小树栽好了!”、“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来谈。)

11.“小树栽好了!”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为什么用“!”?换成句号行不行?(不能换成句号,用感叹号表示他们非常高兴和激动的心情。)

那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读?谁来试试?能不能带领大家来读一读?

12.小朋友们,小树苗是谁栽好的?是小野猪吗?是小袋鼠吗?还是小象呢?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30)

(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团结起来才会成功。)

三、拓展积累: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小动物的故事,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现在,送给大家几句表示团结的佳句:(课件出示31)

1.团结起来力量大。

2.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4.人心齐,泰山移。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课下练习感情朗读课文两遍。

3.搜集关于团结的谚语。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关于团结的谚语有: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一人踏不倒地上草,众人能踩出阳关道。

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

【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硬嘴巴拱

小袋鼠皮口袋运

小象长鼻子吸

【课后反思】

1.老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再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对于本节课一些较为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也会继续沿用,并继续多在教材的钻研和课堂的调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地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图文结合,在读中理解课文,理解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的方法来感受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个小伙伴》(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你们还认识吗?老师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了,这些红色的字要读轻声。(出示词语:分行读,男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1.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三个小伙伴,它们分别是谁呢?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贴图: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你最喜欢哪个小伙伴,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

(交流相机贴卡片:硬硬的嘴巴皮口袋长长的鼻子)

2.(出示第一幅图)这三个小伙伴真可爱,我们一起瞧瞧它们去干什么呢?(小象肩上扛着小树,说明它们去栽树)

(指图)是呀,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小鸟在前面带路,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出示第一自然段: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这里的“一同”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为它换个词语吗?(一同)

师:你真会读书呀,谁再来读一读呢?

3.(出示最后一幅图)那栽树的结果是什么呢,再来看看这幅图,栽好了吗?(出示句子:小树栽好了!三个小伙伴很开心,手拉着手围着小树跳啊笑啊)

谁来读?

(出示两幅图)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树了。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两幅图,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有疑问的?(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啊?)

4.师:没有工具就去栽树,它们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那它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第5小节,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师:谁来说说它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点击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家读书都很认真、仔细。。

师:同学们,这些困难摆在三个小伙伴面前,它们着急吗?(分行指名读、齐读)(相机评价)

5.(1)师:那这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困难,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

师:是谁帮大家解决了困难,它是怎么解决的?(板书:拱)

师:你能不能做个拱的动作?我们来看看小野猪是怎么拱的?(出示:小野猪拱的视频)

师:解决这个困难,对于小野猪来说根本就不难。谁来读小野猪说的话?

(相机评价:自信的小野猪、不怕困难的小野猪、勇敢的小野猪)

(2)师:谁能加上动作把这一小节再来读一读。

(3)师:他读的真好,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也加上动作把这一小节一起读一遍。

(4)师:现在我们知道小野猪是用它硬硬的嘴巴拱了一个树坑。(出示:(小野猪)用(硬硬的嘴巴)(拱出树坑)。)?

6.(1)师:坑挖好了,他们又遇上了什么困难?(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这个困难是谁帮我们解决的呢?(出示第三小节)(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叙述的部分、女生读小袋鼠说的话。)

(2)师:谁来读?那现在谁帮助我们解决了困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谁)用(什么)(干什么))。

(3)学生交流后(出示:(小袋鼠)用(大大的口袋)(运肥料)。)(板书:运)

(4)师:树坑有了,肥料有了,于是(课件出示,引读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7.(1)师:这下树该栽好了吧!(没有)为什么呢?(没有水桶浇水)是呀,还没有浇水呢,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又是谁解决了这个困难?

(2)师:我们一起读第5小节,(出示:第5小节)现在我们知道谁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困难的呢,你能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出示:(谁)用(什么)(干什么))。

(3)学生交流后(出示:(小象)用(长长的鼻子)(浇水)。)(板书:浇)

8.师: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也没有带,但它们还是齐心协力克服了许多困难,把小树栽好了。它们是怎么克服的呢?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个栽树的过程吧。(师引导背诵第二、三、五三小节。)

(点击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9.师: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可高兴了!(出示最后一幅图和课文第六自然段)请看看图,再读读课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生交流:手拉着手、又跳又笑)

师:它们这么开心,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相机板书:合作)

10.师:小朋友说的真好,正是因为小猪有硬硬的嘴巴,小袋鼠有大大的皮口袋,小象有长长的鼻子,才能把小树栽好了,这是它们团结合作的结果呀。(板书:合作)

三、小组合作表演

1.师: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需要我们合作才能做好,下面我们也来合作一下,表演这个故事。课前老师已经为大家分好小组,现在以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小朋友念叙述的部分,其余三个小朋友分别演三个小伙伴。

2.师:哪个小组愿意到台上来演一演?

3.师:同学们,它们演的好吗?来给他们点掌声,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出示: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齐读)。

【精彩片段】

《三个小伙伴》精彩片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三个小伙伴究竟是怎样种树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把书翻到6页,轻轻捧起语文书,微微往外斜,自己大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一直读到老师喊停。

2.检查生字词:

小朋友读得真认真,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你们了,可是课文中的词语宝宝,迫不及待想要见大家了。

1)出示第一组词语:伙伴肥料

指名读,齐读。

“伙伴”都是“亻”。“肥”是个生字,谁来说说怎么记?学生说,左边一个月,右边一个巴。

2)出示第二组词语:锄头(强调轻声)箩筐水桶

(指名2人读)

评价:头在这里是轻声,你读准了,真好。注意这里的头是轻声,你再来试一下

①(出示锄头图片)看,锄头是一种劳动工具,用铁做的,所以锄是——金字旁。一起读

②再看箩筐,这两个字都是竹字头,猜猜箩筐用是什么做的?(竹子做的)

“真聪明!”瞧,这就是箩筐,可以用来装许多东西,一起读。

③把这三个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3)这些工具分别有什么用呢?出示词语:

锄头挖树坑(学生说)

箩筐运肥料(直接出示)

水桶浇水(学生说)

①小组配合读词语,一个读左边的,另一个读右边的

②哪对同桌来试一试?评价:真好,读得真有节奏。哪一对也想来读③瞧,这样读词语多有趣,老师也想来读了,我们也来合作一下,老师读左边的,你们读右边的。

3.指导句子朗读

词语带入句子中,老师给你画好停顿,谁来挑战这三句?出示:

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谁来读这三句话?

预设1:你不仅把句子读准确了,还注意了停顿。

预设2:这三句话后面都是问号,谁能把问的语气读出来

预设3:你还注意了句子后面的问号,读出了问的语气呢。谁也来读?我们一起来读)

4.猜猜猜——读词猜动物游戏

看小朋友学得那么认真,我们来玩一个读词猜动物的游戏好吗?猜对了我请小朋友上黑板贴在小动物旁边。

出示:

硬硬的嘴巴板贴(巴,单独出现读第一声,躲在嘴后面要读轻声。)

皮口袋板贴

长长的鼻子板贴

5.长长的句子谁来挑战?

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

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

指名学生读第一句。

评价1: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老师听出你在有字后面停顿,对的。

看看下面两句,长得很像,停顿都是一样的,多有意思。

评2:句子停顿读出来了,连标点的停顿都读出来了。

男女生赛读,最后一句齐读。

6.看小朋友读得那么好,有一句特别长的句子跑出来,想把你们难倒,咱们去看看吧。

①出示: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谁来读?

预设评价1:哇,你真了不起,一下子读准了,连停顿都完全正确。

预设评价2:你能读准字音,但是句子停顿没有读出,老师来帮助你好吗?听听老师停在哪里?学生说老师读得怎么样?

②出示: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再请该生读,有进步,把掌声送给他。

③句子中的生字宝宝跑出来和大家见面了,是谁?“就”,谁来说说,你怎么记这个就?这个句子里还有一个字特别有意思,(拱)谁能用手代替小野猪的嘴巴做做拱的动作。(看老师来做做,小野猪的嘴巴可硬了,看,这一拱就拱出了一小块泥土)

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你要是愿意也可以加上动作。

7.那么多句子都考不倒你们呀!那老师给你们来两句最难的。

出示句子:

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大堆肥料。

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快和同桌一起练练,注意读正确,读出停顿,一个听一个读,读得不够好的可以帮助人家,待会请同桌一起来读。

交流朗读。

其他学生评价。

8.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老师请6位小朋友来读课文。老师看谁听得最仔细?

9.出示图: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它们——手拉着手。我们和同桌一起拉拉小手,庆祝三个小伙伴栽好树啦!小朋友我们做的动作就是“拉”。(谁来说怎么记拉?生:拉手要用手,拉与手有关,所以用提手旁,右边是立。)

还有一个生字跟它部首相同,就藏在课后生字表中,看谁先找到。——把,一看就知道它跟手有关。

10.多有意思的课文啊,请小朋友捧好书,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

说课案

3.三个小伙伴(说课案)

一、说教材

《三个小伙伴》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课文的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本文语言生动有趣,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班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基于以上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的具体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其中1、2两个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这一教学目标,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一)问答式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方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三)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齐读要整齐。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我准备采用三个层面的朗读训练,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首先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反馈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起拱”这两个字进行正音,引导他们读好后鼻音。对于“不一会儿,小松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大堆肥料。”和“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这两句长句,我将重点指导他们读好停顿。在初步读正确、流利读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选择各自喜欢读内容,美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这样选择性的朗读,再次走进文本,梳理文本。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最后的“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环节,通过分析字形、观察示范、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把“伙伴坑肥”这四个字在田字格里写端正、匀称。引导他们这些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重点指导“肥”字,第八笔叫竖折勾,注意它跟斜钩的区别。这个环节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当堂把书写完成。

下面就第二课时着重讲讲我地教学设计:本课时我将安排复习导入、精读课文、拓展延伸、识字写字这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从而达到课时目标。

(一)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先复习词语,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根据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呈现“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学习,也就进入本课时的第二环节。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第一自然段,讲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段是第二至五自然段,讲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三段是第六自然段,讲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下面我将依托文本对这三段进行教学预设。

1.教学第一自然段,我将采用读中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自读本段。

(2)讨论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三个小伙伴分别是谁?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小野猪小袋鼠小象))出示三个小伙伴图片,请学生找一找图中小伙伴的特点,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抓住“一同“来理解三个小伙伴要一起上山共同完成任务。并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2.教学第二段,我将结合帖图、做动作,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1)引导学生自读本段,讨论交流他们在栽树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挖树坑运肥料浇水

(2)再读读课文,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第一个困难的?指导读好“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读出他们遇到困难时焦急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抓住“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体会小野猪在集体遇到困难时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任务的精神。抓住词语“拱出了”体会小野猪以自己有“硬硬的嘴巴”的优势,为克服挖树坑这个困难所作出的努力。(板书:用硬嘴巴拱树坑)请同学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拱的动作。请学生再读读课文,还能体会到什么,抓住“不一会儿”感受小野猪拱土时的轻松,体会这个硬嘴巴比锄头还好用。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接着我将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三自然段。抓住“运来了”引导学生体会小袋鼠以自己有“皮口袋”的优势,为克服运肥料这一困难所作的贡献。(板书:用皮口袋运肥料)

(4)树坑挖好了,肥料运来了,水也浇好了。三个小伙伴就要栽树了。请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它们接下去该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导他们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小伙伴们是怎么种树的?通过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动作示范理解“培上泥土”就是盖上泥土,并通过朗读理解栽树的步骤。

(5)提出疑问“小树种好了,可它很口渴,想喝些水,这时,小伙伴们又发现了什么困难?”用同上的方法教学第五自然段,抓住“吸足了”引导体会小象用“长长的鼻子”这一优势,为克服浇水困难所作出的努力。(板书:用长鼻子吸足水浇树)想象理解“吸足了水”是要跑很长的一段路才来到河边,所以水要吸得多一点。

3.教学第三段,读中感悟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愉快的心情。

指导读好“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体会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愉快的心情。最后,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小组分角色演一演课文,以激发兴趣,增加语言积累。

(三)拓展延伸:

课末,我还设计了一个延伸问题“咱们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你想对它说什么?”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更进一步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四)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再读读生字,并会留七八分钟的时间指导剩余的生字“运边足围”这四个字的书写。然后通过观察、示范、巡回指导来把字在田字格里写端正、美观。

五、说板书

板书我将以贴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板书紧扣文章内容,突出了三个小伙伴各自的特长。

3三个小伙伴(栽树)

小野猪用硬嘴巴拱树坑

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

小象用长鼻子吸足水浇树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个小伙伴》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三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课文的两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本文语言生动有趣,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其实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作者介绍】

作者胡木仁简介

胡木仁:1940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从1982年开始,进行低幼文学创作,至今,已发千余篇(首),出版集子11个。其中《太阳的颜色》获第五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小兔开店》获新时期第二届优秀读物奖,《小镜子的秘密》获湖南小首届儿童文学大奖。1994年,由《中国少年文学家》编委会,授予“小朋友心中的作家”光荣称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关于团结的名言警句

1.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2.民齐者强。

3.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

4.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5.单丝不成线,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6.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7.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ǒbànshùkēngyùnlái

féiliàohébiānwéizhe

二、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

里+予=土+隹=

石+更=木+甬=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_________________。

2.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小野猪用硬硬的嘴巴拱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袋鼠用皮口袋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象用长长的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想一想,填一填。

三个小伙伴栽树时遇到了困难,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我想

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伙伴树坑运来肥料河边围着

二、野堆硬桶

三、1.又跳又唱2.示例: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山。

四、一个树坑一大堆肥料吸足河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五、示例:你们真棒!遇到困难时我也要像你们那样勇于想办法克服,不向困难低头。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2的乘法》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编写并熟记2的乘法口诀。

2.会用2的乘法口诀求积,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推算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师:我们又来到了游乐场,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碰碰车呢?你会怎样列式?

生:3×2=6(人)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就想2+2+2=6(个)

2、师:玩碰碰车的6个小朋友每人可得到游乐场赠送的2只气球,他们共得到了几只气球?

生:6×2=12(只)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生:想2+2+2+2+2+2=12(只)

或者:6×2=2×6=6+6=12(只)

师:做乘法时想加法,但有没有更快的计算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的乘法。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师:今天,我们继续和小青蛙玩跳远的游戏。

看图说一说,小青蛙是怎样跳远的?

动画:小青蛙跳远

生:从0开始,跳了3次,每次跳2小格,表示有3个2。

师:用算式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生:3×2=6

师:小青蛙继续2格一跳,你能将小青蛙跳的情况照样子记录在数射线上吗?

学生在书上24页完成题1。

2、汇报

师:根据小青蛙跳远的情况,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1×2=2

2×2=4

3×2=6

4×2=8

5×2=10

6×2=12

7×2=14

8×2=16

9×2=18

师:观察这些乘法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小秘密呢?

生:第一因数的加倍就是积。

师:原来2的乘法就是一个数的加倍。

探究二:

1、师:为了使计算更快、更准确,我们还可以编乘法口诀。

1×2=2

师:口诀怎么编呢?参考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

生:一二得二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一二得二”这句口诀呢?

生:2×1=2

2、师:请同学们根据算式,编一编2的乘法口诀。(小组活动)

几个2 交换

1个2 1×2=2 一二得二 2×1=2

2个2 2×2=2 二二得四 2×2=4

3个2 3×2=6 二三得六 2×3=15

4个2 4×2=8 二四得八 2×4=20

5个2 5×2=10 二五一十 2×5=10

6个2 6×2=12 二六十二 2×6=12

7个2 7×2=14 二七十四 2×7=14

8个2 8×2=16 二八十六 2×8=16

9个2 9×2=18 二九十八 2×9=18

师:为了读起来顺口,我们把比较小的因数放在前面读。依据乘法口诀对应两道乘法算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读口诀, 再用你喜欢的方法熟记口诀。

(2)老师和你对口令。

(3)你和同桌对口令。

练习二

师:

(1)下列两个乘法算式是用哪些乘法口诀来计算?

3×2=6(人)

6×2=12(只)

生:二三得六

二六十二

师:通过今天2的乘法的学习,我们又一次证实了除了用连加算式求积,用乘法口诀求积更快、更准确。

师: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是一对形影不离好朋友。

(2)根据乘法口诀,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二九十八

二二得四

练习三

师:先独立算一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星号题。

* 0×2= 0=( )×2 0×2+2=

6×2= 10=( )×2 2×2+1=

7×2= 18=( )×2 3×2-5=

2×4= * 20=10×( ) 2×8-3=

师:0×2=,你是怎么考虑的?

师:20=10× 怎么考虑?

生:可以想已经学过的10的乘法,2个10是20,2×10=20,它的交换题是10×2,所以横线上填2.

可以想9×2=18,再多一个2就是20,10个2是20。

练习四

师:学会了2的乘法口诀,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呢!

(1)2个樱桃一串, 8串樱桃共有几个?

问: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是怎样算的?

(题目告诉我们有8个2,可以用乘法计算。算式是8×2或者2×8。因为二八十六,所以8×2=16或者2×8=16。)

生:2×8=16(个)

答:一共有16个樱桃。

(2)小胖要买7个冰淇淋,每个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生:7×2=14(元)

答:一共需要14元。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3)汽车到站,有2人下车,上车的人数是下车的4倍,这一站共有多少人上车?

生:2×4=8(人)

答:一共有8人上车。

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要先想清楚用什么方法,并且解答要完整,也就是要写上单位名称和答句。

拓展练习

师: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学生独立完成。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

课堂小结

我们学会了编2的乘法口诀,知道了用乘法口诀计算,又快又准确。

2的乘法,其实就是与2相乘的另一个因数的加倍。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几倍》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 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4. 通过同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形式,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交流、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理解“几倍”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小胖他们去秋游了,看看他们去了哪?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量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回答出示三个问题: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长劲鹿的几倍?大象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

揭题: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数学问题--“几倍”。

2、 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同桌合作,用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

全班交流:

圈一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回答媒体演示)

摆一摆:你能上来摆给大家看吗?一边摆,一边说想法。

有没有小朋友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的呢?(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6÷2)

3、 理解算式的含义

(1)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要求小狮子的头数是大狮子的几倍,也就是要求6是2的几倍,或者说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算式6÷2来计算。

(2)6÷2等于几?(完整算式) 算式里的6、2、3分别表示什么?

(3)“倍”并不是一个单位名称,它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是后面不写单位。

4、 用除法算式解决求“几倍”的问题

同桌两人各选一题,先说算式,再说算式中各数字表示什么。

(1)交流问题2。这里是把什么看作了一份?老师再用圈一圈来验证。谁来说怎么圈?

(2)交流问题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 归纳总结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和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总结:其实刚才我们提的这三个问题,都是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练习

1、 老师统计了上海市9月的天气情况(晴天18天,多云9天,下雨3天)。

① 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几倍?

② 多云的天数是下雨天数的几倍?(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自评:两题都对得☆,书写端正的得。

除了这两个问题,你还能再提一个类似的问题吗?怎么列式?

小结: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列出算式。

2、 老师还想带大家去面包房里找找关于几倍的数学问题。

出示: 蛋挞(6个) 草莓蛋糕(3个) 面包(9个)

20元/盒 15元/盒 5元/盒

① 看懂价格信息。

② 提一个求几倍的问题,并把算式写在学习单上。

③ 小组内交流。(出示交流要求)

④ 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不仅能根据相关的价格信息,找出价格之间的倍数关系,还能根据每种商品的数量,找出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⑤ 小组评价:说得正确、完整得☆,听得认真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倍》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几个几就是几的几倍,明确倍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会看图并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用乘法算式正确表示。

3、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4、初步体验数学简洁美。

2.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倍,理解和掌握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一份数的确定。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新授引入

1、 课前练习

师:填一填

(1)2+2+2+2+2 表示( )个( ) 乘法算式( )×( )

(2)8+8+8+8 表示( )个( ) 乘法算式( )×( )

生回答。

小结:5个2就是5×2、4个8就是4×8。

2、 情境引入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艘黄船,2艘绿船,3艘红船,一共有6艘船。

生:每艘船上都是3个人。

生:绿船的人数是黄船的加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倍”

(出示课题)

二、 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1、 师: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些小船。

(1)出示:黄色船

师:黄船有一艘,船上有3个小朋友,我们就可以将黄船上的人数看做1份。也就是有1个3,所以,黄船上的人数用算式表示成:1×3=3。

1个3也可以说成是3的1倍。3×1=3(人)。

(2)出示:绿色船

问:

①这里有几条船?每船几个人?

②每条船上的人数和黄船上的人数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绿船上的人数看成几份呢?是几个几?

生:看成两份,每份3人,2个3。

师:

①绿船的人数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3=6(人)

③一艘船上的人是1份,2艘船就是2份,也就是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的几倍?

生:2倍。

师:也可以说成3的2倍。算式也可表示成3×2=6(人)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2个3也可以说成是3的2倍。绿船上的人数:2×3=6(人)或者3×2=6(人)。

(3)出示红船

师:还有红色的小船。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样子,说说看,红船上的人数是几份,几个几是几的几倍呢?小组合作一起试一试。

汇报交流

强调:3个3和3的3倍的乘法算式都是3×3。

师: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汇报。

小胖总结:4个3就是3的4倍。

5个3就是3的5倍。

6个3就是3的6倍。

熊猫总结:几个3就是3的几倍。

师:那么你能说一说划船的总人数是几的几倍吗?

生:总共有6条船,每条船有3人。一共有6个3,划船的总人数是3的6倍。一共有18人在划船。

小结: 几个3就是3的几倍。

算式表示:几×3或者3× 几。(板书)注:上下对齐。

探究二:

师:请小朋友们独立完成书上19页的题2。

说说转杯中人数的倍数关系。

师:这里把什么看成一份?

生:一个转杯里的人数看成一份。一份有4人。

生汇报。

注:4的3倍,算式表示是:4×3=12人

师:从转杯车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几个4就是4的几倍。

几个4算式表示:几×4;

4的几倍算式表示:4×几。

两个乘法算式是可以互换的,并且结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探究三:

出示书上19的绳子。

师:这里有一根的绳子,小朋友们看,用250px的尺量一次。一共量了几次?

生:6次。

师:一次10厘米,一共6次。你能说清楚这里面的倍数关系吗?在数学书上填一填。

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

小结: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倍。首先要确定多少为1份,每1份有几个。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个几也就是几的几倍。

三、 练习与巩固

课内练习一

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三组练习题,看谁最快最正确。

生汇报。

课内练习二

师:小胖,小巧,小丁丁他们去超市买黄瓜。

黄瓜两根一捆出售。请你根据要求填空并和你的同桌说说。

学生讨论。

生汇报。

师:我们先把小丁丁买的黄瓜数看成一份,一份2根。

生:小胖:2的6倍。2×6=12(根)

小巧:2的5倍。2×5=10(根)

小亚:2的3倍。2×3=6(根)

师:把小亚买的黄瓜数量作为一份数,小胖买的数量就是小亚的?

生:两倍。小亚买了6根,小胖是他的2倍。6×2=12(根)

师小结:所以当我们计算倍数的时候,要看清楚,我们的一份数到底是几?一份数不同,产生的倍数也就不同了。

课内练习三

画一画

圆有6个,五角星是圆的2倍,圆是三角形的3倍。

学生独立操作。

学生汇报。

师:画三角形的时候,我们要怎么考虑呢?

生:要倒过来考虑。圆是三角形的3倍,圆有6个。我就想6是几的3倍?

师:对了,我们要搞清楚,这里的三角形变成了一份数,圆是它的3倍。我们得到这样的算式:三角形×3=6,所以三角形是2个。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个几还可以用一个数的几倍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倍,一定要搞清楚一份数是多少。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第11页、第12页

十几减5、4、3、2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

课题: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2+9=3+8=4+7=5+6=

3+9=4+8=5+7=6+6=

4+9=5+8=6+7=7+6=

5+9=6+8=7+7=8+6=

2.()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5+()=114+()=125+()=14

4+()=112+()=113+()=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11-2=9

12-3=9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十几减5、4、3、2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11-4=7→11-7=4……

11-3=8→11-8=3……

11-2=9→11-9=2……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口算,竞赛.

3.练习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4、5题(图片“练习四”、“练习五”).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5个3减3个3等于2个3》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76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