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都铎王朝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中反对派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克伦威尔的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2、通过教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经过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总历程,理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原因,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3、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先进生产关系取代落后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尽管其间存在着曲折和反复,但是,历史前进的潮流不可逆转。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如果说人类社会从14、15世纪开始了向近代化迈进,那么17、18世纪的人类社会则是向其深度和广度方面发展,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世界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推动了欧洲一些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行,这一切在客观上为早期资本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均创造了条件。由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教法建议
1、让学生阅读前言,归纳17-18世纪的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用图示(教学过程中的图1)的方法简要介绍本单元的阶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处的地位。
2、如果时间允许,还可用“树状”结构简介历史上英国的建立及封建王朝的更替情况。
3、在教师讲述的同时,启发学生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经济、政治、宗教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概括出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革命的基本内涵。
4、“为什么英国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打着“宗教”旗号?”“为什么革命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呈现了多次反复?”“为什么革命的结果,建立以新贵族为主的资产阶级专政?”利用上述问题的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的特征。
5、利用课件或图示的方式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内涵,分阶段讲清革命的基本进程。并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克伦威尔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进入17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明显尖锐起来,成为当时英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农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时,冲破这些封建性限制便成为当务之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便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即为日后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保证。另外,在它的影响下,欧美的一些国家或通过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或通过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难点分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这是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英国清教运动的不断发展,其抨击英国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最终向英国的王权和国教会的专制统治发起了进攻。
教学设计示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宗教问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教学辅助课件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历史教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了解西周的的建立;2、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基础梳理】
一、西周的建立
建立时间、人物、地点
灭亡时间、人物
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制度
制度内容解析
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
内容:
(1)对象:、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权利:诸侯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在诸侯国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诸侯在封国内可再分封。
(形成森严的等级“天子———士”)
(3)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
(1)等级森严;(2)对象多样化,但以为主
影响:
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还没有达到中央集权的程度,秦始皇才开始);扩大统治区域。
破坏: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原因:诸侯权力很大并有很大的独立性;王室衰微;血缘疏远。如“楚王问鼎”)
制
目的:加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通过父系血缘的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特点:
(1)最大的特点是。(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2)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3)形成中华民族尊祖敬宗、认祖归宗的民俗(如清明节扫墓、如皋岸佛园),对传统美德的形成、以德治国战略的实现、甚至台湾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局限:强调家庭家族本位,过分重视人情,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不利于平等。
三、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2)等级森严(由分封制体现);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始皇开始才可以这么说)
【能力提升】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5分)
(2)结合图二,分析宗祠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你认为是否具有历史价值?为什么?(5分)
【检测反馈】
1、下图为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应是()
A.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C.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
D.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
2、中国各省的简称来源多种多样,浙江简称“浙”,来源是钱塘江的古称,那么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其来源是()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 C.春秋争霸 D.山川地形
3、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4、学习英语时,会发现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这反映的实质中国人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淡漠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强大
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地进行祭拜“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庭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家国一体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提升】
(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分)。
特点:等级森严;嫡长子继承制;父系血缘维系的政治等级制度;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3分,写出两点给3分)
(2)作用:凝聚宗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等(2分,写两点给2分)
有(1分)。
宗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的来源,利于研究建筑、社会生活等。(2分)
【检测反馈】
CBCCDB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二历史教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识记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分封制的内容及示意表;
②西周实行宗法制的内容。
(2)理解
①夏商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如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夏商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②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性质与作用。
(3)综合应用与拓展
①通过分析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②通过探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从而研究这些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③通过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性质与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两面性的观点。
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本课已经学习一遍,但由于当时文理没有分科,学生对历史学科并不重视,对知识掌握情况很不好,可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既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针对高考进行知识延伸。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一轮复习: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简介一轮复习,通过课件复习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
【讲授】一、夏——王位世袭制
多媒体课件出示资料
图1:大禹治水图 图2:戴冠冕的夏禹
根据图1、图2及教材本课引言,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哪一继承制度?这些变化对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据此引出夏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的产生
多媒体显示材料: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 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这就是所谓的“小康之世”。
据此分析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区别
公天下——家天下
设问: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讲授】二、商朝政治制度
教师讲解内外服制度的概念:
“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属于各附属国管辖。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重点讲解“外服”得出特点: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多媒体出示:
材料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材料二:观察图片
提问: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
分析政治特点2、商王通过垄断神权 以强化王权
并综合以上信息的得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讲授】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一)分封制
1、根据材料分析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分封对象
材料一: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三: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顾炎武
材料四:分封示意图
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土地、人民
2、阅读教材找出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授土、受民”给诸侯,受封诸侯要向周王承担一些义务。
a、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b、义务:政:服从王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军:随从作战;经:交纳贡赋﹝述、守、贡、战、听﹞
3、分析材料分析分封制的评价
材料五: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六:分封示意图
材料七: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1)反映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反映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反映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根据消极影响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过渡:分封制解决了统治阶层权力分配的问题,但当统治者更替时,由于权力的争夺,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比如商王在传位中不确定传给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制定了宗法制
(二)宗法制:
1、根据教师上面的过渡并结合教材找出目的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根据教材及材料一:宗法制度示意图分析、讲解宗法制的内容及大宗、小宗的关系
1)内容: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
大宗、小宗关系:大宗与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从血缘上看是兄弟关系,从政治上看是从属关系,形成“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权结构。
3、根据材料分析宗法制对当时、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材料三: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第一卷
材料四:族谱、宗祠图片
材料五:中新社洪洞(2013年)10月1日电?素有“天下故乡,华人老家”之称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在“十一黄金周”首日迎来接待高峰。为满足广大移民后裔回老家祭祖的愿望,保护、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洪洞大槐树景区多次举办祭祖活动。期望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唤起华夏子孙,特别是槐乡后裔对故乡的眷恋,增强古槐后裔及全球华人的凝聚力。
(1)对西周:保证了(西周)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凝聚了宗族,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稳定了统治
(2)对后世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消极影响:?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唯上是从”的作风。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4、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
出示材料: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示意图
学生观察示意图的扩展过程,分析讨论它们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也是分封制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根据它们的关系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三)礼乐制度
多媒体显示材料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得出结论: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最后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①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④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教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课题
名称
必修1第1单元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共1课时
课型
综合解决课
课程
标准
考试说明
秦的统一、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
知识
情感
目标
2.1通过自主复习完全无误地归纳: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三公九卿制的权责分工、郡县制的内容和与中央的关系。
2.2通过教师出示材料提醒能准确理解:皇帝制度的特征
2.3通过材料提示和小组探究能用专业术语归纳: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评价
2.4通过小组探究能比较准确的比较并归纳:分封制和郡县制
2.5通过秦朝统一和“大一统”制度建立的过程,感受秦始皇的伟大气魄和创新精神
能力
方法
目标
1.达成基本三维目标,并进行内化处理,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2.养成良好的“课前-课堂-课后”三段复习训练方法和习惯,能复习巩固和反思提升。
3.通过老师帮助,学会并养成有效适合的解题技巧,追求成绩优效最大化。
4.学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有效的处理“课标-教材-资料”三者关系的方法。
重点难点
2.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特点、影响
2.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学习过程
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
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
【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回忆……)。从P5可见,周天子分封诸侯,统治了整个黄河流域,但随着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实际上成为诸侯割据局面。那么谁什么时候统一中国,并扩大为P8的版图?他又如何能掌控全国,有效统治中国呢?
【模块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知道】
问题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8文本和地图,独立归纳秦朝建立的时间、地位、疆域四至、统一原因、意义?
一、秦朝统一:
时间:221B.C.都城:咸阳地位:P8第一个……
疆域:东辽东西陇西、北长城南南海
原因: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人民渴望(嬴政才能、策略正确)
意义:结束割据混战、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和第一个…、
促进中华民族形成…
【模块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难点】
问题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阅读P9文本和图片,知道“皇帝”的来源,归纳皇帝制度的特征?
问题3:阅读教材P9文字、图片,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权责分工及特征,并能画出简单的“中央官制结构图”。
问题4:思考教材P10“学思之窗”,结合上题“中央官制结构图”,小组合作探究“评价秦朝中央管制——三公九卿制度”?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特征: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权责: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御史大夫(上传下达、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
特征:以皇权为中心;专制统治
评价: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升效率;②相互牵制、保证皇权;③朝议制度(知道)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创设情境】(2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感悟体会
【针对模块一】(5分钟)
教师呈现问题1;
学生阅读作答
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点评总结。
提醒学生阅读P10历史纵横,了解秦朝其他统一措施。
【针对模块二】(12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呈现问题1-2;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3
展示解答问题2-3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4
展示解答问题4
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
【模块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重难点】
【创设情境】西周疆域辽阔,于是周天子设置分封制大封诸侯以拱卫天子,然几百年后血缘关系淡薄而诸侯割据混战,周朝名存实亡。秦朝疆域更加空前广阔,秦始皇该如何维系稳定保证中央和皇帝的专制权力呢?
问题5: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兴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伤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本段中王绾和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
问题6:阅读教材P10文本,归纳秦朝郡县制的特征,并尝试建立秦朝皇帝-中央-地方的政权结构图?并评价郡县制?
三、郡县制
(1)特征: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⑵评价: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探究1:阅读材料“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点,并回答P11“本课测评”?
分封制
郡县制
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内容
被封者爵位和封地世袭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有俸禄无封地
影响
诸侯国独立性相当强,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
影响:P11奠定格局、历代沿袭
1.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2.郡县制与分封制:
①误以为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其实是对其的否定;
②误以为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其实应是郡县制的建立
【训练评价】
见《问题导读-训练评价单》
【针对模块三】(13分钟)
教师创设情境,
呈现问题5-6;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5
学生讨论解决问题6
学生展示解答问题5-6
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
教师设置探究问题(3分钟)
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教师总结提升
教师智慧型指导教学,精简点评总结。
教师点化误区,(2分钟)
学生吸收警醒
学生完成问题训练,
教师有效点评总结
教学
反思
1、本课情景创设,流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对学生评价应注从兴趣指数、行为指数、思维指数、达成指数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做智慧型的引导,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511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