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扁鹊见蔡桓公》学案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立有间()腠理()寡人()桓侯()()
骨髓()遂死()火齐()
2、解释句中加点的文言词。
立有间间:
不治将益深益:
桓侯不应应:
桓侯故使人问之故:
臣是以无请也是以:
使人索扁鹊索: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②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③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4、文学常识填空。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是___国时代的思想家______,他是先秦___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5、《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叙了名医扁鹊前后几次见蔡桓公的情况?
〖点击思维〗
1、注意“间”此处不读一声;“齐”是通假字,此处不要读成了“qí”。
2、“是以”含义较特殊,此处是“因此”的意思,需重点识记。
3、第一句注意“疾”“腠理”“恐”的意思;第二句注意“还走”的翻译形式;第三句“索”要翻译准确。
4、你知道吗?本文节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我们熟悉他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
5、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规律方法】
〖理清结构〗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蔡桓公哲理
病立有间疾在腠里寡人无疾不
情时居十日病在肌肤不应、不悦可
发间居十日病在肠胃不应、不悦讳
展为居十日病在骨髓故使人问之疾
为序居五日逃秦遂死忌
线医
〖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极简练而又善于传情达意。古人对疾病的轻重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轻病叫“疾”,重病叫“病”。所以第一次见面时,说“君有疾在腠理”,而不说“君有病在腠理”;而第二、三次见面时,就把“疾”换作“病”,因为病已经加重了。为表现扁鹊谦逊,在第一次见面时说“不治将恐深”,传达出委婉的口气。而第二、三次就把“恐”字换为“益”,说“不治将益深”,表现扁鹊对蔡桓公疾病恶化的肯定程度。第二次见面时扁鹊劝桓侯治病,作者写桓侯的态度是“又不悦”,一个“又”字既写出他这次的心理状态,又写出第一次见面时的心理状态,很不高兴的情绪有增无减。后来,他体痛“使人索扁鹊”,这个“索”字表现他急迫的心情和蛮横态度,他认为自己的病还可以医治呢。
〖把握重点〗
对比,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利用对比刻画人物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把扁鹊的善意规劝与蔡桓公的讳疾忌医进行对比,揭示讳疾忌医者的可悲可鄙。扁鹊一见蔡桓公,“立有间”、“君有疾在腠理”写扁鹊细心观察,准确诊断出蔡桓公的病情,并用和缓的语气规劝。而桓侯一句“寡人无疾”,态度固执、自信,对医生的规劝极其反感。二见、三见蔡桓公,扁鹊用“在肌肤”,“在肠胃”指出桓侯病情加重,在规劝中含有警告语气。而桓侯“不应”,“又不悦”,对医生的态度冷冰冰,讳疾忌医的神态跃然纸上。四见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这个动作描写,间接写出桓公病情严重,达到不可救药的程度。至此桓侯仍未觉醒,对扁鹊“还走”不解。最后,扁鹊“已逃秦矣”,桓侯“体痛”,临死才“索扁鹊”,已无济于事了。这是讳疾忌医的结果。扁鹊的高明医术、耐心规劝和桓公的愚昧固执、不可救药,形成鲜明对比,使故事寓意更明确。
〖攻克难点〗
准确顺畅的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是本课的难点,请看下面的参考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作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质询疑点〗
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他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
扁鹊“还走”的原因,是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于不可救药。桓侯本是可以得救的。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都是可以治的,但桓侯用“不应”、“不悦”,拒绝医生分析病情。这突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本性。文章写扁鹊“还走”,结构上使故事情节起波澜,自然引出后边的答话,突出重点,同时表明扁鹊医术高超,远远就看出蔡桓公已经不可救药了。扁鹊医术那么高明,但当桓侯病情恶化时,他逃到秦国去了,这是不是说明他不负责任呢?不是。扁鹊对桓侯病情的三次忠告,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医生已尽忠尽责。为避免遭迫害,他采取了果断行动,可见其精明。同时从侧面写出蔡桓公蛮横、残暴。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26课《扁鹊见蔡桓公》课堂导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6扁鹊见蔡桓公九年级语文上册《扁鹊见蔡桓公》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
一、文学常识
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作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郑人买履”等。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火齐之所及也 齐—剂 一种清火治肠胃的汤剂
汤熨之所及也汤—烫 用热水焐
扁鹊见桓侯而还走还—旋掉转
2.古今异义:
故:特意,故意。/索:寻找,线索。/属:管、掌管,属于。/疾:小病,疾病 /请:询问 邀请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成语:
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
防微杜渐: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三、人物形象
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
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四、道理启示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启示:1、如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2、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3、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4、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知著,及早加以提防;5、不能凭经验办事(不带有色眼镜看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课后思考题一、二
六、拓展: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301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