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设计
1、找春天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
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3、笋芽儿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认读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由朗读略知笋芽儿是在春天生长的。
4、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挂图、预习到田间、山间看竹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竹林图,让学生讲竹林的美。
2、师:谁知道竹子是怎样长成的?
3、让学生联系生活讲讲竹笋的样子及生长过程。
二、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三、再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笋芽儿在时候醒来。
2、笋芽儿脱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讲解要点)
2、小组测读
3、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组词
3、分析字形
4、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测读生字
2、朗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请读懂的同学讲讲读懂的内容。
3、师点拨
4、再自由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钻出地面,长成了竹笋,再长成。
三、学习重点段
1、师引导:笋芽儿在地底下时看到的是什么?
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是什么?
2、师引导:大家喜欢读哪一段?
3、齐读第6段,完成练习。
笋芽儿()钻出了地面
()
看到了()明亮美丽
()
4、这个世界真美啊!指导朗读。
5、自由读第7段后组成小组进行表演。
6、齐读:要求读出笋芽儿成长的快乐、自豪。
四、朗读第1—5段,完成练习
笋芽儿在()时候醒来,和呼唤笋牙儿,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
五、课后小结;
4、小鹿的玫瑰花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
果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
3、出示实物玫瑰花,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花?
4、对,是玫瑰花,看“玫瑰”两字是怎么写的,注意,读音是“méiguī”。
5、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
2、画好了同桌之间相互认读。
3、(引出生字)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读这些字词。
①“骨”是多音字,“花骨朵”中“骨”读“gū”(出示实物花骨朵)。
②创设情境:找出文中含“惋惜”一词的句子,在什么情况我们会“惋惜”呢?
③动作表示:“瘸、拐”,“一瘸一拐”是什么样的动作?
4、字词都认识了,我们把生字顺序打乱认读,看谁读得好。
5、给这些生字组词,越多越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朗读交流)
3、同学们讨论很激烈,谁说说文中写了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回答。(指名回答)
4、师范课,同学们思考:小鹿的玫瑰花为什没白栽?(生边听边思考)
四、指导写字:1、分析识记
2、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感读课文
1、春天到了小鹿在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这些玫瑰给小鹿带来了什么呢?自由读1、2自然段。(三十二个花骨朵)
2、他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
3、就让我们齐读1、2自然段,和小鹿共同分享这份亮兴的心情吧。
生:齐读1、2自然段。
4、花骨朵一天天长大,而小鹿……
(师范读,生听)
5、小鹿躺在床上时心情怎样呢?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读相关的语句,师板书:焦急
6、小鹿下床后,一朵玫瑰花也没看到,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体现他心情的句子。
生读相关句子。板书书:失望
7、鹿弟弟怎么说的?大家带着惋惜的语气齐齐第4自然段。
8、读得真棒!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呢?读5—8自然段。
9、为什么没白栽?
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10、这时小鹿怎么说的?鹿弟弟又是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高兴)
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1、(出示句子)对此朗读,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①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②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①哥哥没有看到玫瑰花。②玫瑰花为别人带来了欢乐……)
12、小朋友们对课文理解非常深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情。(指导朗读)
13、分角色朗读
14、你们的朗读使老师也想参加,我们一起合作好不好?
1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二、情感拓展
1、同学们能否像小鹿一样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呢?
(生谈打算)
2、假如说小鹿种的不是玫瑰而是迎春花或别的花,黄莺和微风还会这样说吗?如果不是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生交流、讨论)
三、本课小结:
现在老师知道了小鹿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是因为种的玫瑰为别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鹿一样,用双手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那时你将会比别人更加快乐和幸福。
四、作业布置:
语文园地一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启发学生观察和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2、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口头表达,顺序清晰,生动具休。
四、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2、自我展示
五、教学类型:练习课。
六、教学准备:收集与春天有关的信息材料。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内当家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带同这们到语文园地里去玩,大家准备好了吗?
2、好,我们开始玩了,今天看哪位同学玩得最棒?
二、我的发现,观察发现。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之间有联系吗?扇子、剪刀、雨伞、飞机、银杏叶、蜻蜓、蘑菇、燕子。
2、我们看看学习伙伴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是剪刀。
(你能把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完吗?)
换一种方法说可以吗?(我发现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能用这样的说法说说其他的东西吗?
我发现银杏叶像
我发现蜻蜓像
我发现雨伞像
(也可以反过来说)
4、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大胆想像、自由表达)。
如:河水像一面镜子。
三、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1)读读下面的字、词,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生字都是用学过的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字。)
(2)认一认:你能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如:我记住了“材”,我是根据词语“木材”来记住它是木字旁的。
(3)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
如:西(西瓜)牺(牺牲)
2、读读背背
(1)介绍:这是四幅描写春天的对联。
(2)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范读,生生互读。
(4)说说你最喜欢哪幅对联?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听。
3、我会说
(1)读读横线后边的词语,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
(2)说说自己想搭配的词语,和其它同学评一评。
(3)课文中还有这样的短语吗?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增强表达
1、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进入情景。板书春天在哪里。
2、教师启发:从歌词里,你知道春天花在哪里吗?指名回答。
3、教师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录像片断;春天有多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回味一下在春天里的快乐。
4、鼓励学生细细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情由、感受、启发他们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从景物、人物、动物、事物等各个方面的描述(板书:春天里的发现)。
5、组织学生谈话,各自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训练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尽量多说,说得与众不同最好。(板书:春天的畅想)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评。
二、展示平台
1、以春天为题,教师组织学生赞美春天。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练习写话。
(2)喜欢积累诗句对联的同学,抄写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对联。
(3)喜欢画画的描绘春天的图画。
2、组织展示成果。
(1)请写作抽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2)抄写诗句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佳词美句。
(3)请绘画的同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三、宽带网络,拓展学习
1、老师导入: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春天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布置相关作业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有关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交流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①描写春天的古诗②歌唱春天歌曲
九、课后小结:
5、泉水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朗读课文,从泉水的话中,感叹自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习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泉水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图像,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
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又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儿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2、板书课题:泉水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了吗?
3、好,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4、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新朋友。
5、哪些新朋友已经认为了,不用老师介绍了?(交流识字情况)。
6、真行,只剩下:“缝、罐”两个不认识的朋友了,我们就一起和它们再认识一下。
7、识记:“缝”与“纟”相“逢”就是“缝”
“罐”:把“灌”的“氵”去掉,换成不要“工”的“缸”,就是“罐”。
8、抽认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2、读完了同桌相互交流。
3、泉水从什么地方出来?怎么出来的?
(石缝中冲出来的,启发学生体会“冲”)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默默课文,不要出声思考:我们跟着泉水,看看他到哪儿去?经过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四、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尝了冲出石缝的“泉水”,下面我们就和泉水一起到外走走。
2、开火车读读课文,大家评一评,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二、精读课文,感悟泉水。
1、我们知道了泉水从什么地方“冲出来的”,那么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2、读2-5自然段,并做记号。
3、谁告诉老师。板书:
水池姐姐来吧
平地杜鹃花照吧
果园果树喝吧
山谷画眉鸟唱吧
4、齐读2-5段,老师请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小姑娘杜鹃鸟、果树、画眉鸟,大家加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示范:怎么的动作表情)。
5、泉水流过了哪么多的地方,为别人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要没要报酬?你明白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出示下面的句子,学生品读。
(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照吧、照吧,我们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泉水怎么样,你喜欢它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7、点名朗读并评比。
8、哎呀!欢快的泉水跑下山去,它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在这个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些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经过农田,遇见稻谷)
9、泉水跑呀跑,在路上遇见了许多同伴,他们是怎么说的,怎样约定的呢?齐读6-7自然段。
10、读完了,说说看。
(你好,你好,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11、他们现在已经在一起了,为什么还要约定在大海里相见呢?(因为他们马上又要分开,所以约定在大海里相见)。
12、他们为什么又要分开呢?(因为他们又要各自为别人做好事。他们看别人有困难,就去帮助,所以分开了)。
13、泉水做这些好事乐意吗?(乐意)
14、再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喜欢的部分
1、你喜欢泉水吗?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指导、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2、出示P22“我会读”,看一看与泉水的小诗,分角色读一读。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认生字,能正确书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了解雷锋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学习雷镍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1、朗读、背诵、理解和领悟课文。
2、学习雷锋精神,将奉献旨内在心灵,外化行为。
四、教学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本文的生字卡片、雷锋的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趣,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吗?
2、雷锋叔叔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他上了学,当了解放军,并且多次立功,为人民贡献了他的辉的一生,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吗?
3、齐读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二、组织初读,读文识字
1、教师先范读课文,注意音韵节奏及感情,以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自读,现在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划出生字词语,试着认识。
3、教师组织小组全作,读完课文后,还是有生字不认识,那么就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解决。
三、检查指导、识字写字
1、教师巡视检查,帮助指导。
2、教师订正生字读音,并重点强调:“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平课中读céng,“泞”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不要读成四声。(板书)
3、教师指名抽读,然后全班齐读。
4、教师教写“滴、洒、泥、泞”四个字,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洒”、“泥”字左上的“”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板书)
5、教师重点训练:“迈、迷、迹、雷、需、昌”的写法。走之旁:(1)笔顺:先与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雨字头:(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构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冒”字上边的“日”要宽,下边的“目”要窄。(板书)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检查。
7、教师出示生字卡,以开火车方式学生读认,组词。
8、教师出示词语卡,解释词语意思。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并造句。板书重点词语:“锋利、曾经、泥泞、荆棘、晶莹、寻觅”。
四、本课小结:
五、作业练习
1、继续练习本课生字词语,会读会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巩固生字
1、学生复习字词,听写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并作出评价。
3、全班齐读课文,并作出评价。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提问:雷锋叔叔到过哪里?他在哪里做了什么好事?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2、教师指名回答,板书答案。
长长的小溪一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一背着年迈的大娘。
3、教师启发,指问回答:文中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和同桌以问答方式朗读出来。
4、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5、教师指导朗读最后一节并提问:诗歌的最后一节说我们终于找到了,找到谁了?是雷锋叔叔本人吗?最后一句话空间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回答)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拨:我们找到的其实是雷锋精神,是学雷锋做好事的人,虽然不是雷锋叔叔本人。但是,为了人们做好事,谁就是“活雷锋”。最后一句话其实是说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时需要我们的人。
三、点拨指导、积累背诵
1、出示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4)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热情,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
(把这些名言背诵下来,以此激励自己,提醒自己)
2、教师给时间背诵课文,可以背句子,背小节,最好能全文背诵。
四、课后小结: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学习生字组成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具有不甘为弱者,学会关心自己弱小的更需要帮助的人。
二、教学难点:会认会写生字,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中心“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教具类型:精读课。
五、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弱小
谁认识这个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
2、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课文中的小主人公萨沙才五岁,妈妈夸他是勇敢的孩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3、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钱,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
2、检查自主识字情况
(1)离开小鱼你们还认识这些生字吗?出示卡片。
出示“弱”,指读,出示“弱小”认读,你们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师生合作,赏读课文
1、萨沙的一家到森林里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
2、是谁发现了野蔷薇花?假如你是萨沙,当时会是怎样心情?这句话是怎么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突然,雷声大作,天空中洒下雨点……(教师范读3自然段)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4、“是呀,为什么会这样?”萨沙也不解,我们从下面课文寻找答案吧!引读课文4-7自然段。
5、朗读指导,重点读好对话句子。萨沙也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你们是怎么知道吗?
(指名读,分角色读,读出萨沙的疑惑不解。)
6、请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8-9自然,朗读指导(对话句子)。
①萨沙现在是怎样问妈妈,该怎么读?
②妈妈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回答他呢?
7、同学们,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
四、小结课文,拓展交流
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知道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我相信你们也能和萨沙一样,你们也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关心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这篇课文真美,现在请你再边默读,边画出你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过一会儿我们再一起交流。
2、完成“我会填”交流
二、词语积累
1、学习“会读”认字。
2、学习“谁会看”看字结构及在字格中的位置。
3、学习“谁会写”,先看老师范写,再书空。
4、学习“谁写得好”,学生练写,评一评。
(三)写字指导
十、作业布置: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教学重点: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难点: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小黑板及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猫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可爱的小狗、小猫等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2)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小黑板出示本课词语)。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播放课件)
5.小结默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这位法国小姑娘蒂皮,今年12岁,她从小就生活在非洲的丛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希望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同学们也像小蒂皮一样热爱野生动物,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去营造一个美好的充满欢乐友爱的未来世界。
第二课时
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九、课后小结: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购物》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辨认人民币,能够清点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
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在购物活动中知道如何付钱,如何找钱,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2课时
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1课时
小小商店(学会付钱、找钱)1课时
第一课时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内容:P10、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养成教育训练点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孩子热爱人民币的意义。
教具: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
“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买文具)
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1.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学生自己认一认,把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并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人民币的。
教师引导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
2.认识元、角、分
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硬币和纸币,或按单位元、角、分。
兑换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3.付钱、找钱活动
(1)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2)用1元买1把8角的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应用1元=10角,并能统一单位后按要求正确计算。
(3)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感受1元钱的价值,让学生体会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练一练共3个题,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
四、本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应该如何爱护人民币?
板书设计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元=10角1角=10分
10-8=2(角)1元=100分
教学反思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第二课时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内容:P12、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商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一位新朋友——“多多”,她要去选几件新衣服,你们愿意和她一起去吗?(课件:出示衣服和价钱)买衣服需要什么?我们看看这些衣服的价格。
体会认识大面额人民币的必要性。
二、初步感知,获取新知
1.认一认。
出示大面额人民币,学生说一说如何认识,如何识别。(学生会说出通过颜色、数字、图案、数字、汉字等来进行识别.)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的左下脚有一些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了这些点,盲人朋友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多多想买一件T恤,价钱是31元,可以怎么付钱?
展示学生不同的付钱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的互换
练一练第3题,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2.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练一练第2题
3.购物活动
任务:自己选择好想买的商品之后,算出所需付的款数,并思考怎么付钱,准备好正好的钱数,谁先准备好先来付款就把这件商品给谁。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是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2.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然后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买衣服
100元50元20元10元
教学反思:
通过小姐合作学习,认识多种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想交流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我们在买东西时付款的多样性,什么方法都可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会使学生掌握到多种的办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课时小小商店
首案编写:牛月英
教学目标
1.在购物活动中,学会付钱、找钱,体验付钱方式的多样性。
2.通过购物活动,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购物经验。
教学重难点
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自带人民币
教学方法
自学法、小组交流、集中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解决问题。
1.情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丁当小商店正式营业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瞧瞧。
2.提出、解决问题。
生根据图片,找出数学信息,然后试着解决问题。
(1)笑笑买了1架飞机和1辆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2)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3)淘气想买1个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
(4)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
(5)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二、现场购物,体验成功。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有关购物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师可以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的售货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出的钱数。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三、汇报讨论,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
(1)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你原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判断一下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小结: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购物,而实际购物中会有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可要努力啊!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一共需要多少元?用加法
找回多少元?用减法
可以怎样付钱?凑钱数
教学反思:
创设分柜台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人人参与与简单的购物活动中,充分体验如何付钱,找钱,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同时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通过汇报,使学生深深的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
二年级语文下册《山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寨”的朦胧和美丽。
2、学人4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练习自学形声字。
3、通过朗读、背诵,学习句式“分明(明明)是……,怎么……”。
4、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
理解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彩色笔、山寨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聚居在山区,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掩映、绿树环绕。你们想去到那里拜访一下吗?今天我们就一期走进美丽的山寨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2、观看山寨图片。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文中再次感受山寨之美吧。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1)用爬山闯关游戏检测生字词:山寨、飘起、炊烟、七拐八弯、林遮树掩、青藤、、汪汪(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句: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试着用多亏说句话。
(2)指名读课文,正音纠错。
(3)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并感悟课文,进一步体会山寨之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请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山寨的句子。
2、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看到飘起的炊烟,使人以为山寨与我们相隔的距离怎样?第二句又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这一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看起来山寨近在眼前,却一走就是半天,这与山路的什么特点有关?
为什么到了寨边,又一户人家都不见呢?
怎么读出上山人这有点失望和感到奇怪的语气?(自由读,小组赛读)
(3)指名读第三段,提问:“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这两句说明了山寨的什么特点?
(4)观看图片,体会“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的感觉。
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怎么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自由读,指名读)
(5)学过这首小诗后,你能在书上的插图中画出诗里所写的山路吗?想一想,这样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合作,用铅笔试着画一画。
四、走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定很累了吧,想不想到山民家中去歇歇脚?
出示少数民族山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农家院落及屋内的特点
五、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六、拓展阅读与训练:
自读《盘山公路》畅谈学习体会,向别人介绍山寨。
板书设计:
山寨
拐弯垂亏狗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设计
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雷雨中:下雨雨大雨小(叶子、蝉)(树、蜘蛛)
后: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5、泉水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划出来,把课文读通读顺;
(2)、圈出不认识的字,拼读一遍,把你认为较难的生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说一说每个字的记字方法。
(4)、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自我检测
1、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检测。请做《生活》第9页第2题,同桌交换检查,做对的请划上一颗星。
2、读一读,我会加拼音。
()()()()()()()()
股缝塔脆鹃杜罐哦
3、读一读,看谁都会读。
股市门缝宝塔罐头杜鹃鸟
股份石缝灯塔罐子杜鹃花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易错问题,及时记录。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预习中的困难;
2、针对学生所提及时指导认读;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成课件):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4)、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5)、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6)、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五)课堂小结
你记住了哪个难记的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三、写字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二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本课生字(一个组一个字),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wǎyīɡǔquánshuǐtiānránjiéɡuǒɡàncuìshuǐtǎdùjuān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书写,师生评价指导,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怎样写。
2.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2.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本课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针对性作业:
1、读一读生字并口头组两个词,让爸爸妈妈听一听。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泉水还能帮人们做那些事?说说看。
3.我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幸福成长,我们也要去关心和帮助别人,想一想,你曾经帮助谁?把它写下来吧!
【教材分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这是一首怀念雷锋、赞颂雷锋的儿童诗。
【教学目标】
1.认识“锋、叔”等12个生字。会写“冒、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前准备】
1.课前收集雷锋的爱心故事和相关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2分钟)
1.出示雷锋画像,讲述一个小故事,激起学生对雷锋的崇敬之情。
2.你对雷锋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说)
3.简介雷锋生平。
(他叫雷锋,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4.揭题: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划出来,把课文读通读顺;
2、圈出不认识的字,拼读一遍,把你认为较难的生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说一说每个字的记字方法。
4、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自我检测
1、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呢?我们来做个小检测。请做《生活》第11页第2题,同桌交换检查,全对的划上一颗星。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易错问题,及时记录。
(三)交流问题
1、学生说一说预习中的困难;
2、针对学生所提及时指导认读;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出课件)
⑴较难读通的句子: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⑵易错的生字:泞(易读出二声)曾(平舌音)又是多音字锋、莹都是后鼻音。
⑶记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宁——泞
熟字换偏旁:峰-锋摘—滴雪—雷
形近字比较:洒—酒
1、出示会认字,讲解未交流到的难点,生认读;
学习形式多样灵活:开火车、男女生比赛、拍手读等;
2、归类识字方法,并组词;
3、读一读不易读顺的句子。
(五)课堂小结
你记住了哪个难记的生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写好本课的要求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冒、雷、需、迈、迷、迹、叔、锋、滴、洒”,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出示拼音,学生写出生字。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投影展示部分同学书写,师生评价指导,重点指导雨字头、走之、三点水。
雨字头:“雷、需”,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出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走之:“迈、迷、迹”献血“万、米、亦”再写走之。
三点水:“滴、洒、泥、泞”,滴字右半部分不要写出商,“洒”不要写出酒。
4.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雨字头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针对性作业:
1、读一读生字并口头组两个词,让爸爸妈妈听一听。教一教爸爸爸妈妈怎样写好雨字头的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雷锋叔叔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2.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地感受这篇课文带给你的收获。
二、课堂预习
1、师:首先我们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
出示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
1、整理课前准备的雷锋资料,有意向的同学可以选择课上向同学们汇报;(自由选择)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
3、思考:雷锋叔叔生前是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的,文中通过几个小故事来说明?提示: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
2、学生开始预习,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可随时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关注的重点:⑴学生的预习状态;⑵学生是否会预习,包括划的句子和做的批注;⑶学生间交流是否热烈。可针对学生作批注的实际水平相机用投影指导。
三、自我检测
同桌间交流你所做的批注的收获。
四、交流问题和教师讲解
1、学生汇报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指名朗读。
2、交流雷锋做的好事,说一说可以看出雷锋是怎样的人?
品读关键词句:
a、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两个“你在哪里”表现了“我们”对雷锋怀念。
b、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冒着”“泥泞”表现了当时条件的恶劣。
C.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背着”“踏着”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朴实、善良的雷锋叔叔形象。
3、有感情读一读。
4、指名读第四小节。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结合课前收集的雷锋资料理解,体会雷锋时时处处关心人,帮助人的美好品质。
(2)带着对雷锋的怀念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课堂小结
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都留下了雷锋的痕迹。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呼唤热心助人的精神,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声中结束本课)
六、针对性作业
小练笔:说一说你身边像雷锋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
(四)教师讲解
出示课件中课前教师预估的问题部分以及巡视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
预估问题(做成课件):
1、注意区分“弱”“垂”“芬芳”“掀”“铃”“倾”等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
2、什么是铃兰花,野蔷薇?
3、萨沙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4、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一)课堂预习
1、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开动脑筋,写对写好本课的有球会写的字。请你来读一读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二
同桌合作,分别仔细观察“扑、托、摸”(一个组一个字),讨论写正确写漂亮的方法,并练习描一描,写一写;(时间5分钟)
2、学生预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我检测、交流问题
你写会了吗?
(三)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扑、托、摸”。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①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扑”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练习书写。
2.课件出示芬芳“儿子可以合起来知道,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3.课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4.全体同学根据提示认真书写纠正,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小结
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四、针对性作业
我们现在已经会认、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了,课下的巩固也很重要呢!今天的作业有:
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2.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字词。
2.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深入地感受这篇课文带给你的收获。
二、课堂预习
1、师:首先我们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
出示预习提示单
预习提示单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思考:“谁是最弱小的”
2、学生开始预习,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可随时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关注的重点:⑴学生的预习状态;⑵学生是否会预习,包括划的句子和做的批注;⑶学生间交流是否热烈。可针对学生作批注的实际水平相机用投影指导。
三、自我检测
同桌间交流你所做的批注,写下你的收获。
四、交流问题和教师讲解
1、默读,划下带有“弱小”的句子,思考分别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2、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4、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2、讨论:
(1)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a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句话。
b其实前面让雨衣的过程中就已经做了暗示。爸爸把雨衣让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中间跳过了一个人,托利亚。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而是给萨沙呢?仔细观察插图,思考托利亚是怎么对待的?C指导读第一组对话。
(2)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a分角色读,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儿。
b将妈妈说的话改为句号的句式。哪一种说法好?朗读比较感受这样说的好处。(语气更委婉)(3)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a萨沙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抓住萨沙的动作理解)
b想象被萨沙保护的蔷薇花会是什么样的呢?感受野蔷薇的“美”。
找出描写野蔷薇美的句子。带着喜爱之情读句子。
感受野蔷薇的“纤弱”。
找出描写野蔷薇纤弱的句子。带着感情读句子,读出野蔷薇的纤弱与娇嫩。
C萨沙为什么要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分角色朗读3——8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时光往往令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若干年后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六、针对性作业
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9.日月潭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同学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安排同学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同学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和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布置】
两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学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同学,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
(同学畅所欲言)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板书课题)
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根据同学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维护同学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出现在同学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二、课堂预习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预习提示单,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预习提示单一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薄雾、茂盛、朦胧”等字的读音。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2、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开始预习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三、检测。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志。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同学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3、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
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沛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四、交流问题,导学难点
1、默读课文,考虑:
自身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身提出的问题让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同学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解决预估问题:
1、日月潭的位置: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同学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⑵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同学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同学自身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⑶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①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②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同学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⑷引导同学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同学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效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同学会不时修正自身的认识与理解,使同学充沛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六、练习
1、背诵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
(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结合插图让同学用自身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七、书写
1、学习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同学练习书写,师生一起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认读词语卡片:
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身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同学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藏,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朗读
1、指导读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同学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四、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同学读最后一句话:
⑴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风光秀丽”)
⑵日月潭吸引了谁?
(突出“中外游人”)
⑶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同学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同学带着自身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同学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五、背诵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局部。
六、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同学探究的兴趣,使同学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七、写字
1、同学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
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同学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同学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同学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沛发挥了同学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同学的写字能力。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日潭像太阳清晨隐隐约约倒影
名字的来历:月潭像月亮美景:中午清晰
雨天一片朦胧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北师大版)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2、借助辨认方向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
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出去玩迷路过吗?如果迷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学生1:可以找人问路;学生二:可以记住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根据它们找到路......
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那其实只要大家学会了辨认方向是不是就能找到路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西南北”一起来辨认方向。(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情境图,看看图中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来描述一下。
学生:老师在操场上给同学们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
师:也就是说老师在教大家辨认方向对吗?
师:那同学们,你们也想到操场上去认一认方向吗?
(组织学生去操场)
师:同学们看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是哪个方向呢?
学生:东方
师:对,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那你们能指一指东方吗?(老师和同学一起指向东方)
师:同学们真棒,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的规律这么快就辨认出了东方。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东面还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
师:嗯,同学的观察力真敏锐,这么快就把我们操场东面的事物都观察出来了。那大家知道除了东还有哪些方向吗?
学生: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还有西方
学生:大雁冬天的时候要飞向南方,春天飞回北方。还有南方和北方。
师:大家知道了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那其他几个方向怎么找呢
学生纷纷回答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首儿歌,帮助大家找一找其他三个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做游戏找方向。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左右的位置发生变化,东南西北的方向不变。
师:对,没错,一共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请同学们再分别观察一下我们操场的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有些什么呢,然后在教材附页1的图上记下来并标明方向。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并记录)
组织学生回教室
师:现在我们把各组的活动成功展示出来。
师:请你们观察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学生:记录的事物是相同的,但三张记录纸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他们画出来的图也不一样。
师:这名同学说的很好。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绘制地图时,有的上边是东,有的上边是西,有的上边是南,有的上边是北,行吗?
学生:不行,这样人们看地图就乱了。
师:生活我们对表示地图上的方向做了规定,可以概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图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师:你们现在能按上北下南的规定绘制地图了吗?请把你刚才在
操场上观察到的景物整理成地图,在书上第15页填一填。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会辨认方向了吗?(学生齐喊会)那我们就一起来实际操作下。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做
第二题,小组同学互相我说你做
第三题,自己做,指名回答
第四题作为家庭作业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第二课时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运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课件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七个方向,经历知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资助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方向?
学生回答
师:上节课我们学过的两个辨认方向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找两名同学到前面来用这两种方法辨别一下方向。
(指名活动)
二、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其他知识,辨认方向。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图,分别看一看体育馆在学校的__面,商场在学校的__面,医院在学校的__面,邮局在学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师: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北面
师:刚才说了体育馆在学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时候该怎么区分一下呢?其实只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方向是不够的,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来描述方向。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课件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个方向点,将北方向给出,让学生写出剩下的七个方向。
课件再次给出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剩余的四个建筑物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通过例题讲解确定观测点,让学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对性,确定方向时,首先要找准以谁为观测点,再根据观测点判断方向。
师:现在以自己为观测点,找一找自己的东西南北都是谁,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三、巩固提高
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回答
第二题,第三题学生做,指名汇报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下课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到操场上看一看,记录校园各个方向有什么,下课找同学汇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S版
5、程门立雪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根据自学提纲,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
指名学生背诵。
2、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杨时()
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
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立雪(),(),()。
(3)学生自由说。
“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
(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等
教学反思:
6、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根据自学提纲,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板书:
6、曹冲称象
官员曹冲(聪明)
造大秤、宰(曹冲秤象图)
直摇头曹操点点头
教学反思:
7、岩石书
学习目标
1.会认读“叔”等11个生字,会写“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岩石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根据自学提纲,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叔叔趴在岩石一册书化石但是
昆虫煤炭铁矿石富饶好像一座一层
b.去掉拼音读词语。
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
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
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二、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
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三、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检测反馈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
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像”“叔”“册”三个字。
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填一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词语花篮。
板书:7、岩石书
哪里有书?岩石就是书
有图画吗?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图片)
写着什么?大陆大海高山
有什么用?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8、自己试一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交流识字方法。
3、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
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指导书写。
5、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
(2)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C、此时此该伊伦娜会怎么想?第二天,伊伦娜又见到了那样科学家,引读:伊伦娜很不高兴地说———
(3)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读一读
1、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板书:8、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照样溢出
科学家==不正确
教学反思:
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
(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象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引入游戏,趣味识字
1.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
2.闯关夺旗游戏。
①第一关:读准字音我能行。
a、出示带拼音的字,让学生快速拼读。(结合正音)
b、出示词语,让学生当小老师领小组同学读。(结合正音)
c、各组派一名代表读。(结合评价)
②第二关:记字我有巧办法。
a、小组交流记字办法。(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字,请与小组的同学交流)
b、指名说出记字的巧办法。(让学生把识字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c、问一问,说一说。
如:你知道什么(轮)字是什么(车)旁吗?
d、结合前面学过的字词与书上的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轮,扩词为车轮、轮船、三轮车、齿轮、等词语,理解词意。
抢,扩词为抢夺、抢球、抢救等词语,理解词意。
③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去理解。
如:句子一:海面上有一艘大轮船,船舱里装满了鱼。
句子二:同学们在讨论问题多激烈呀!
句子三:在抢夺红旗比赛中,第一小组获得第一。
你还能用其它的词语说句子吗?(让学生说一说)
④第三关:寻找秘密大行动。
这些字包含很多秘密,你发现了吗?快来参加寻找秘密、争夺红旗大行动吧。
(学生寻找秘密,说出秘密。)
⑤第四关:巧排生字有理由。
“仓”、“枪”、“苍”、“抢”“轮”、“仑”,这些字你准备怎么排列,说说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有的以同音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结构为排列依据,有的以同偏旁为排列依据。一定让学生自由地排,再让学生说理由)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
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
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
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
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
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轮仓苍抢枪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
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
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展示交流,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
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
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
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
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
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写出带有指定声旁的字。
2.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3.仿例给人物的语言加提示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5、看图认真听故事、展开想象、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的方法,巩固汉字。
2、通过听、复述、想象、编写,培养听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读一读。
1、将字卡“工”,“良”贴在黑板上,教师:小小工字真奇妙,变换身体有绝招,你若不信别着急,看我把它变一变。(给“工”加“三点水”、“力字旁”;给“良”加三点水。
2、师生对口令(“工”字加三点水变呀变成江,其它字处理方法相同)
3、学生自己动手加一加,将“变”出来的新字填入书中。
4、小组合作,将自己填的字给同桌看。
5、拓展性练习,出示“青”“马”等字,让学生说说这几个字能加上哪些偏旁,变出哪些新字。
二、展示交流,读读比比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想一想,你还能说几组这样的词。
4、(如:喜欢、欢喜、彩色、色彩、爱心、心爱)
三、检测反馈,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1、出示句子,笋芽儿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2、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高声地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4、指名学生再读。
5、想一想哪一句更容易让人读出笋芽儿急切想出土的心情?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6、出示后面几句的练习,让学习小组合作读一读,讨论可以填上哪些合适的词语。
7、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读儿歌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愿望。
2、学生自由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流利、有感情。
3、指名读儿歌,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4、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说主图意。
5、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6、老师领读儿歌。
7、齐读儿歌。
8、仿照文章编一段。
二、能说会道
1、创设情境导入。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讲故事。
三、作业:把自己编的《聪明的小羊》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村居》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村居》是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设计理念
1.充分依托文本,在咬文嚼字中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2.倾听——描绘——诵读——吟唱,各环节循序渐进,对文本的理解梯次加深。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试着吟诵本诗。
2.在想象中理解诗词的意境。
3.懂得春天的美好及自己所处年级的美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多种形式理解诗歌意境。
难点:吟诵本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许多描写儿童的诗词,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的诗---《村居》,从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吗?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聚精会神学古诗
1.齐读古诗
2.作者高鼎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3.美读全诗,深化理解
(1)草长莺飞二月天
a.这句诗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时间?事物?草儿怎样生长?黄莺怎么在天上飞?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春的使者已经来到人间,它们在说什么呢?“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2)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A.什么是拂?你能做一下拂的动作吗?在这里是杨柳自己抚摸堤岸吗?是风。什么样的风?春天里的温暖的风。这里是把杨柳怎么化了?拟人化了!
B.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柳树的诗句?
(诗意: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
C.我们小孩子都不能喝酒,不能体会喝醉酒的感觉,大家见过喝醉的人吗?
是什么样子的?(模仿一下),这里为什么说杨柳醉春烟呢?
D.因为杨柳在春风中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了一样。你被什么陶醉过吗?那是什么样的感觉?这里描写醉的仅仅是柳树吗?还有谁?(诗人)
E.诗人看到这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自然也是陶醉其中。这里的点睛之笔就是“醉”字,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让我们陶醉在这两句诗中,再来读一遍。
(4)儿童散学归来早
散学:放学。
A.人物出现了,是谁?他们干什么去了?放学的时间如何?
(早)
B.所以这句的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回家要去干什么?(放风筝)
(5)忙趁东风放纸鸢
东风:春风纸鸢:鸢:老鹰。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A.忙是什么意思?(急忙,赶忙)
B.这句的意思是:赶忙趁着东风正起的时候放风筝。
C.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4.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5.你从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对春天来临时的喜悦和赞美,对儿童的喜爱与欣羡。)
三、五颜六色画古诗
1.多媒体展示提前拍摄的学生给古诗配的画作(配古典音乐)。
2.评比班级“金画笔”“银画笔”,并给予奖励
四、南腔北调吟古诗
1.吟诵
A.刚才我们知道诗中的孩子们上学去了,他们学习什么呢?四书、五经、三字经、弟子规以及一些诗词等。他们学这些东西的时候主要是吟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古人的与众不同的读书方式。
B.复习上节课学的吟诵方式
C.多媒体出示吟诵调子,按节奏朗读
D.在读的基础上跟老师一起吟诵
E.自己创作吟诵调子,班级展示
五、课堂小结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看到诗中儿童在春天的无限生机中放飞风筝,你有没有心动呢?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的纸鸢,在春天里自由徜徉!
六、板书设计
景勃勃生机的春天
村居
人儿童是希望,是憧憬
二年级下册《对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难点: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下册语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3.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不但要和大家交朋友,而且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小马图片)对,是一匹可爱的小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教师板书课题)齐声将课题读两遍。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小马准备过河,松鼠说水太深不能过,黄牛说水很浅可以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yuànyìmàiikètdiàomìn
愿意麦该刻突掉命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愿、意”是整体认读音节,“命”是后鼻音。
(课件出示)
tuómòfándnbóqinlitíjì
驮磨坊挡伯浅哩唉蹄既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浅”是前鼻音,“坊、挡”是后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小马想要驮着一袋子麦子到磨坊磨面,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不知该不该过去,后来亲自试试,就过去了。)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愿意麦该刻突掉命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原”加“心”,就是“愿”,“音”加“心”,就是“意”,“讠”加“亥”就是“该”,“亥”加“刂”就是“刻”,“扌”加“卓”就是“掉”。
B.猜谜语:“签订合同在节后”就是“命”;“大桥上下雨纷纷”就是“突”;“冬雪纷飞扬素絮”是“麦”。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麦、该、突”,(课件出示)
“麦”下面是“夊”,不是“攵”。
“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亥”。注意第第六笔是撇。
“突”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穴”,下面的“犬”,不要写成“大”。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
愿意小麦时刻应该突然要命掉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导入。
1.导入:
(出示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瞧,他是谁?(小马)小马想去做什么呢?(过河)咱们今天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2.检查生字词
愿意一匹麦子磨坊刚没小腿没想过
挡住昨天前蹄既不像……也不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思考:小马第一次没能过河,第二次终于过去了,这是为什么?
2.思考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感受。
3.汇报交流:
(第一次过河时,老牛伯伯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回家问妈妈,也就没能过河;第二次过河时,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实践,终于过河了。)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小马与老牛的对话
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板书:很浅(刚没小腿)
怎样读好对话?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2.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小马与松鼠的对话
板书:很深(淹死过小伙伴)
分角色朗读小马和松鼠的对话。
3.同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小河、老牛、松鼠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师: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经过咱们的讨论知道了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小朋友们都动了脑筋,小马动脑筋了吗?小马怎么做的?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问话的?
4.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勾出老马的话。
(4)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5.学习第八自然段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他实践的结果是什么?
(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2)说说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小马身体正好在黄牛和松鼠之间。所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四)总结归纳,延伸中心
出示小马的话:小朋友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括《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二和口语交际、展示台几部分内容。
本单元除《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之外,其余都是新课文。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主要讲了助人为乐的一些故事,这些正好是3月份讲,恰逢文明月、学雷锋之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符合学校的大方向,易掀起做好事高潮。
当今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他们在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快乐生活,许多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但也要学会关爱别人,这是中华美德,不能丢。
主题相类似,但每篇课文又有其特点:
《泉水》重在创设一幅幅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在美景的熏陶下感受泉水的热情与助人为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在品味诗的同时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我不是最弱小的》虽然是一篇普通的记叙文,一个小故事,但重在让学生学习朗读问句、叹句的技巧,从而感受本文的主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较长,所以应注意如何实现“长课文短教” 是本课的重点。另外,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泉水》主要表现泉水的热情,《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于记述身边的小事,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就时时处处关心别人。《我不是最弱小的》侧重于讲要关心比自己更加弱小的。
下面,将逐一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分析:
5 泉 水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美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
4.学会关心别人,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教材说明
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共有四幅场景:
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
读四个场景时,要通过热情的话语表现泉水的助人为乐、关爱别人,关键抓住泉水的四次发言,表现出热情洋溢的口吻。
第一片段教师可以范读之后学生体会、模仿、自己揣摩泉水此时的心态与神情。从而可以体会到泉水的热情帮助别人的品质,使本是很平常的泉水流过赋予诗一般美丽的意境。
教师范读时,还可以让学生闭眼空想,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有一幅动人的美景,这也是学生理解课文、领会本文意图的途径之一。
全文的重点就是朗读技巧的处理,应多次变换、层层叠浪、抑扬顿挫,抓住了转换的关键点,就抓住了本文的内蕴了。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有关泉水的图片资料。
(2)找适合的声音及配乐,便于朗诵。
2.认字、写字(略)。
3.朗读、背诵。
(1)本文总体基调是欢快热情的,但要注意开头、结尾处“静” 的描写,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注意指导学生的表情转换。
(2)课后练习中注意疑问句的朗读要领。
(3)背诵是低年级学生积累词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体验以“人” 为本的教学精神,所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哪里需要献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4.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扬优良传统。
教材说明
本文是一首诗歌,全文以寻找雷锋叔叔为线索,展开对雷锋事迹的追述,最终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爱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雷锋的影子。
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是本文的重点,读时注意读出对雷锋叔叔的眷恋与怀念,要饱含深情地朗读,感情基调整低沉一些,到最后一小节,要读出胜利的喜悦,感情迅速升华,尤其要响亮地读出“啊!终于找到了”一句。
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于雷锋的故事。
(2)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2.认字、写字(略)。
3.朗读、背诵。
(1)抓住线索,理清脉络:问小溪——问小路——四处寻。
(2)注意反复的读法。
(3)注意感情基调的转变。
4.课外实践活动。
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
5.注意课外积累,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剪贴、摘抄、读、背。并养成习惯)。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12个字。
2.学会关心比自己弱小的更需要帮助的人。
3.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
4.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讲的是五岁的萨莎在暴雨中保护弱小的野蔷薇的故事。告诉大家,我们要学会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做个勇敢的小学生。
本课的重点是疑问句和感叹句的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理解本文的中心。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
2.读通课文,说出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得有趣。
3.联系生活,说说广告的用途。
4.自己试着写一则广告,尽量引人注目,标新立异。
教材说明
本文属于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性较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易于接受、读懂。
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来明白故事梗概,所以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首先注意既然是默读就不能发音,这样速度才能加快。第二,注意个别不重要的字可以一眼带过,不必追究它的标准发音。
学生默读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全体共同寻找本文的关键点,实现抓关键长课文短教,体现以人为本,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教学建议
学生默读之后,要说,要演。说什么呢?说其中的趣事,要讲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把两次广告的结局讲出来。通过想象,演出卡罗尔送别小猫时的表情及语言。
写广告词可能较难,但可以让学生搜集广告词,学习一下广告文化与广告艺术。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中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是把由两个或三个相同部件组成的字进行了归类。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寻找识字的规律,并在找的过程中掌握字形。
第二部分:“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中又分为三个板块:(1)读读认认,主要是讲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就是把一个字作为一个构字部件,再加入一个偏旁,变成一个新的字。
(2)读读记记,这一部分是四字短语,要靠平常的积累,还要用在合适的地方,所以不仅要让学生读,还要让学生会造句,会使用,这是积累词语的最终目标。
(3)读读背背,这一部分共有四句话,是紧扣单元主题的四句格言。A.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告诉大家,我们生活在世间是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快乐时,你自己也会很高兴的。C.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告诉大家,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会把你对他的关心与帮助记在心上,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同样会无私地帮助你。D.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如果以诚相待,那么,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化。所以,我们要诚心实意地去对待别人。
第三部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 中《伸出我们的双手》这一题目是紧扣本单元主题的。而且恰好是在3月份学雷锋纪念日,学生一定有话可说。让学生自己发现周围的小事,从小事人手,不必要求轰轰烈烈,但需要细心观察,细心发现,许多人都需要帮忙,而这些事情往往是我们触手可及的,只要努力坚持下来,就是不简单的,小事虽小,贵在坚持。所以,关键是教育学生要时时处处注意观察,发现谁需要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交流完之后,教师总结时要注意上述这一点。
第四部分:展示台。
1.故事会。A.讲一讲雷锋的故事。这些故事早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流行。但是,传统的美德不能丢,助人为乐的精神要流芳百世。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讲、多了解。B.讲一讲身边的雷锋。主要讲学生发现的好人好事。
2.查字典擂台(略)。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课堂总结。
[NextPage]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总结。
第六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第七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2、指名汇报。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4、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第八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
3、汇报。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
(2)、怎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四、课堂总结。
第九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学习
1、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第十课时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第十一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3、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探索学习
1、单元知识整理。
(1)、通过这些新朋友,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
(2)、学生回忆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中结识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问题。
2、单元复习。
(1)、复习除法的意义。
出示第一题主题图:比较这三道算式,说明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指名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板书。
(2)、复习除法计算。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口算的。
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3)、复习除法应用题。
每位学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谁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P35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先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第3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并在小组中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游戏。
四、课堂总结。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声母表的读记;行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词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教学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
2.【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看看今天有什么课?
3.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你们俩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
wénshùxuéyīnyuè
文数学音乐
(1)自己练习拼读。
(2)指学生领读。
(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1)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开火车读,齐读。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课件出示儿歌】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小r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小r也是翘舌音,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连一连。
出示图片,师:你能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吗?
学生动笔连一连。
看看你连出了什么图案?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这是哪个声母?【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1)同学们,下面请小组内用自己的小小手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声母。
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游戏——“我摆你猜”:谁来摆?
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
báhédǎ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
hēchá、dúshū、chīxīguā、tuōdì、lǐfà、cāzhuō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5、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八个词语音节】
同学们,会读吗?自己练练。谁来拼读拼读?
这几个词语音节,你发现什么了呢?
这八个词语中,有三个词语表示水果,有五个词语是动物。
集体拼读。
设计意图:设计“帮拼音宝宝找队伍”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同学们,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课件出示:他、打、马、画】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谁来打打招呼?同学们,谁能拼出它们的音节?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同样的方法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同学们,你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课件出示词语:小鱼小鸡虫子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
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谁来说说图上有什么?
【课件演示:把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课件出示:三()小鱼两()小鸡一()虫子】同学们,会填吗?谁来试试?
同学们,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图上有什么?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同学们,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同学们,回家后去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77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