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9九年级历史下册《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新)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9九年级历史下册《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9九年级历史下册《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北师大版新)

第4课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

1、背景:一战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功绩)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苏代表维埃)并存的局面。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①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②地点:彼得格勒(冬宫);

③领导人及政党: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④胜利象征: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⑤、十月革命功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

2、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3、★历史意义:

①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②为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发展树立榜样(如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均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

③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打破了近代世界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进入到现代史,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区别: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苏俄: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三、★列宁在建设方面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②目的:巩固新政权,打退敌人的进攻。(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③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④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定形势下实行的非常经济措施。

★2、新经济政策(1921——1925年)

(1)时间:在列宁领导下,苏联在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2)内容:实行粮食税;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

(3)影响: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注: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4)、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5)、▲从政策调整中得到的启迪:

①政策要符合国情。

②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③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的利益。

④学习列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品质。

四、斯大林的探索:

(1)、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衣业集体化。

(2)、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措施:1928-1937年实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3)、农业集体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4)、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

(5)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6)、★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2)特点:高度集中。

(3)特征:

①政治上:党政不分,高度集权后果:民主与法制匮乏。

②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五、★评价斯大林模式:

(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作用:①政治上,党政不分,苏维埃变成徒有虚名的机构,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②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总而言之,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精选阅读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岳麓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1)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2)时间:1918年开始。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4)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1)背景原因: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新的经济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2)时间:1921年开始。

(3)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3.作用和意义: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二.苏联的成立: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自愿平等。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斯大林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工业化:

(1)1925年,联共(联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起,苏联实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2)成就表现: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农业集体化: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集体农庄。到1937年,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四.苏联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存在的弊端:

(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2)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复习知识点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复习知识点”,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1.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

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

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后习题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

答案:

(1)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

(2)答案提示:从领导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和以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社会制度为目标进行分析。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3)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发生在城市或以进攻城市为目标,就是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但起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形势,认识了国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2019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


2019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哪些主要原因?

(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2)的影响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2、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3、如何评价?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例题解析

1.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答案:D

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1917年前夕,正是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2.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就十月革命的条件而言,俄国比法国更成熟的是()

A.战争引起革命

B.人民反对战争

C.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D.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理解能力。十月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关键的主观因素是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这是巴黎公社所不具备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576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