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八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战后经济的发展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中国的发展振兴。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东欧剧变②苏联解体③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④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各国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①1951年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后来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影响: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④随着欧共体的扩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随之发生变化。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外因:“冷战”爆发后,美国的大力扶植和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
内因:(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
③注意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贸易立国”
④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⑤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从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不结盟运动兴起。2.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3.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4.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5.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
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困难重重,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他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2.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以波兰为开端,东欧剧变,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1990年,苏联实行多党制。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剧烈。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解体。五、和平与动荡并存
1.原因:①“冷战”结束,一些地区和国家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2.表现:①科索沃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②国际恐怖主义也呈泛滥之势。2001年9.11事件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但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2.1992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1993年正式成立欧洲联盟。欧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其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3.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4.俄罗斯则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其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5.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6.至今为止,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1.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与摆脱美国的控制之间的关联
(1)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2)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于无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3)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1951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在法国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简称为《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动。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是A.增强西欧经济实力B.摆脱美国的控制C.加强自身政治安全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A本题学生会误选B或者C,主要原因在于对欧洲联合的原因理解不全面。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的恢复与发展,如何在两极格的局面下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成为欧洲许多国家政治家的愿望,因而增强欧洲经济实力成为欧洲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B、C也是目的之一,但从属于A,D说法明显错误。答案为A。
:A
2.对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作用和影响与理解
(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1955年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起来,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2)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3)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推动了国际政治力量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转化。不结盟运动所确立的不结盟、独立自主的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承认和支持,从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壮大。不结盟运动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强大而充满生气的政治力量,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普京在给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义等的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普京的话表明()
①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②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至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③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④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
A.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C学生易错选D,主要是对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宗旨、影响理解不到位。结合题干材料分析,由“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可知①②正确;由“寻求集体解决办法”可知④正确。寻求集体解决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要与某个国家或集团结成政治联盟,故③说法违背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故答案为C。
:C
3.全面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1)解体过程: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经济领域改革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进行政治改革,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思想的动乱。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多党制,造成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公开化;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表明“独联体”扩大,苏联完全解体。
(2)解体原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原创题)2008年6月11日,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等一行四人来华,在当代中国研究所作了题为“苏联解体的原因”的演讲,他指出:“苏联的解体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终结于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这一改革,特别是他推行的激进“政治改革”,摧毁了党和社会主义政权。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解体的主要原因B.赫鲁晓夫改革就开始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C.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D.西方反对势力和平演变是解体的主要原因:本题易错选B,错因主要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材料信息和苏联解体原因的主次性。解答此题,阅读材料可以得出信息强调了改革,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导致了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故C符合题意。D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C4.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关系问题
在学习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时,很多同学分辨不清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美苏争霸等几个重要历史概念之间的关系。错将两极格局等同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就是美苏争霸等。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二战后期雅尔塔等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二战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逐渐被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代替,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雅尔塔体制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集中体现;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产物。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美苏争霸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二战后,美苏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A.文化传统的竞争B.国家利益的斗争
C.军事力量的较量D.意识形态的对立
[易错警示]本题学生极易错选C、D。错因主要是不能全面把握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两极格局形成的本质。
:B逐项分析可知,A属于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C、D属于美苏对抗的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B项则反映了国际斗争的实质是捍卫国家利益。故B符合题意。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后初期开始出现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C.是美苏争霸的结果D.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答案]C
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的讨论各自发表的看法,你认为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B.“冷战”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冷战”不诉诸于战争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局面
D.“柏林墙”的出现是美苏对抗、“冷战”的产物
[误点警示]本题易错选A、B、C,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分清“冷战”与两极格局之间的关系和不能客观地评价二战后的“冷战”政策。
:D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是发出“冷战”信号的舆论造势,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才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而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冷战”之下,一方面世界出现动荡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C说法绝对化;“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抗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反映的国际关系特征是
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B.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
C.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D.两种社会制度的全面对抗
[答案]C
1.(2010·福建高考)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不结盟国家决心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但没有动摇美苏的霸权地位,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
2.(2010·浙江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起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通过图片中的战争双方,即英法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可判断出这是第二次中东战争。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响,排除A项。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中东战争,消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英法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答案:B3.(2010·北京高考)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C.③④D.①④
:这是一个情景题,设置的情景是1990年在意大利举行的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也算是“以旧考旧”吧。这是个组合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当然如果基本功扎实的话,也不反对──选择判断。首先1990年苏联是没有解体的,所以③必选,由此则可排除B、D两项,然后焦点在是有②还是④。
答案:A
4.(2009·安徽高考)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
: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
答案:D
5.(2008·江苏高考)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由“强加”(1946年)到“很好的倾听”(1972年),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的联合使欧洲的实力大大提升,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D
6.(2009·全国1高考)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全球一体化相关论述的理解。20世纪随着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解体,世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今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而且世界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本题难度不大,只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然后可以逐项排除。答案A是对材料的误解,题中并不是强调一体化令人担忧。答案B表述错误,国家之间的对抗应该是缓和。答案D也表述错误,世界某些地区民族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变得紧张。
答案:C
7.(2009·广东高考)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级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A、B选项与题中“经济力量是多极的”观点不相符,C选项与题中“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不相符。从军事、经济、政治不同的角度(维度)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选D。
答案:D
8.(2009·广东高考)(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
(1)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分)
(12分)(1)美国和苏联。(1分)两极格局。(2分)(2)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2分)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3分)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4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1)问考查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解答这一问关键是从材料中“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这句话推断出材料所述的事件应该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此一时期国际上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冷战格局。第(2)问的第一小问考查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相关的关键词语如材料一中“武装斗争”“沉重打击”、“粉碎”等看出是侧重于政治斗争。材料二中“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平”等侧重于经济发展。第二小问则要注意回答背景时要分别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着手,否则会失之片面。材料一,国内:左倾错误,文革动乱,国际;美苏争霸冷战,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等。材料二,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和平发展是主流,两极格局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强,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
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C欧洲共同体建立于1965年,后来演变成欧盟。两级瓦解是指苏联一极解体后瓦解的,后来出现了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由此排除2.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
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B欧洲的一体化过程中法德关系的和解是关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
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C美、欧、中、俄势均力敌表述不准确,美国仍是超级大国,但它的实力受到了制约。4.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A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对比和国家利益。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相互竞争、相互制约。5.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
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
:A注意对题中信息的把握,此国际组织独立于北约和华约组织之外,且又赞成和平共处原则,可知这一组织应为国际性的政治组织。从所给答案可直接判断A项为正确答案。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主要目的;C项成立于1995年,为世界性的统一大市场;D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由欧洲国家组织。6.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A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7.《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界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
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C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美苏冷战造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世界被分为两部分,朝鲜半岛局面的出现正是“冷战”的表现之一。8.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的这段话反映出
A.西欧实力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B.世界呈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多极格局
C.欧洲联盟成立,迫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
D.美苏争霸美国受挫,美国亟需调整对欧政策
:B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日本;C错在欧盟;D美苏争霸美国受挫。9.(2010·浙江省南马高中高三模拟)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
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C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注意从材料中的结论。约瑟夫·奈教授认为,从军事角度说,世界是“单极世界”;但从经济角度说,世界是“多极世界”。
10.(2010·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模拟)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
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D不结盟运动主张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原则,D项不符合不结盟运动倡导的原则。并且,不结盟运动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动的,这些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故D项也错误。11.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
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以上材料说明
A.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B.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D.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各国利益的新秩序
: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12.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
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物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B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仍然存在,但是有所缓和13.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
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C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美国武力解决武器核查危机的议案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别国内政的强暴干涉;不属于联合国开展的维和行动,故排除③。14.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生局部战争的因素有
①历史遗留的领土纠纷②民族矛盾 ③宗教矛盾
④美、苏等国的干涉 ⑤地区霸权主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D局部战争的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②③④⑤都促使战争的爆发。
1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主宰世界。1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横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4分)
(2)材料二中的“柏林墙倒塌”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3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从美苏对峙到两极格局的瓦解以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线索。
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2分)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东西方对峙(或冷战、两极格局等)趋于瓦解(3分)
(3)俄罗斯的实力;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4分)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是基本的社会组织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2.进攻中原并曾对宋都东京造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和西夏B.契丹和女真C.西夏和女真D.女真和蒙古
3.下列事件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和宋金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况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5.辽和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积贫积弱B.政治腐败C.战略失误D.士气不振
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C.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B.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C.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8.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重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B.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C.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岳飞忠君爱国
9.宋金和议后,金迁都燕京主要是为了
A.进攻南宋B.统治黄河流域C.抵抗蒙古D.镇压北方义军
10.1141年宋金议和后,南宋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少数民族政权相邻
①西夏②蒙古③金④大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述怀(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
诗中的
(1)胡骑指什么?(1分)(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1分)
(3)中原指什么地方?(1分)(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3分)
3.(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史世宗纪》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衡《鲁斋遗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4.(07全国I)40.(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历史风云网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第五章第五节
金的建立和宋金和战(同步)
一、1.A2.B3.C4.D5.B6.D7.C8.C9.B10.B
1、B
2、答案:
(1)金兵(1分);(2)求和或投降(1分);(3)河南省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1分),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也可给分。(4)金兵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是主战派各1分,但本部分总计不超过3分。
3、答案: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4、答案要点:
(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奠定了基础.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精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考点搜索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和意义③日内瓦会议④万隆会议。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背景②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③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②新时期我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③新时期我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20世纪50年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第一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应用(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协作。二、打开外交新外局面(20世纪70年代):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2、中美关系正常化(外交局势转变的关键):原因:中美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进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三原则)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改善:原因:中美关系改善/日本国内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进程:1972田中角荣访华和中日建交1978《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党和政府改变了对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①战争的根源:霸权主义;②和平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③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重视维和(3)促进裁军(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2)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关系(如:1997年双方确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3)与欧盟保持良好关系(如:中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与欧盟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4)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2001年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具体方针。三者共同点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同一切愿遵守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三者在外交策略上又各有侧重。(1)“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解决的问题是对外战略问题。这使得我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历史地位,在国际上树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这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3)“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后斗争中不致处于于孤立。两者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本题易错选B,错因主要是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的内涵。解答此题要逐项分析三大政策的内涵,“另起炉灶”的含义即指“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这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故B符合题意。
:B
2.区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及其特点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基础上,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基本方针,以打破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孤立中国的政策。(2)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我国处理国家之间参与外交国际事务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中国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家声誉;1955年4月参加万隆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改编题)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里“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亚非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D.第26届联大
:本题易错选A,错因在于没有很好地理解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特点。1955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同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参加亚非会议的29个国家曾遭受殖民主义侵略,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任务,但有些国家受帝国主义的挑唆,对新中国存有误解和疑惧,使会议一度陷入僵局。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与会各国普遍接受,使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故B符合题意。DC、明显错误。
:D
3.解析中美的正式建交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同时,美国采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扼杀新中国。中美处于对抗阶段。(2)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的利益,主张逐步结束中美对抗的局面,着手调整对华政策;中国政府为了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减少解决台湾问题的障碍,也准备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美国改善关系。乒乓外交开启外交之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从此,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发表第二个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终止同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只同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这一历史事件开辟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
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本题易错选B、D,错因在于没有区分好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1979年建交的意义和影响。“破冰之旅”指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表明了美国改变了对华敌对态度,不能说明美国放弃了压制中国的政策,即使在中美正式建交后仍然没有放弃,排除D。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排除B。C与材料明显不符。故答案为A
:A
1.(2010·全国1高考)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军事同盟条约1980年期满后没有再延长。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不结盟政策。A过于绝对化,回忆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没有影响签订军事同盟。B错误。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所以D更准确。
答案:D
2.(2010·福建高考)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图7反映的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情况,体现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图8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情况,也反映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为D。“睦邻友好”体现在图8中;“战略结盟”均未体现;“另起炉灶”为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外交方针。
答案:D3.(2010·浙江高考)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从表格中建交国家的数据分析,建交国家逐渐增多,从1969年的49个到1978年达到112个,说明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1969年到1971年,建交国家数没有大的突破,但文革后期到1978年,建交国家数却急剧增加,说明中国外交受到“文革”的影响,排除含有②的选项。1970年与中国建交数是54个,但到1971年和1972年迅速增至69个和87个,说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缓和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表格中的年份是1969至1978年,而中美正式建交时间是在1979年,无此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A4.(2010·上海高考)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复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
答案:A
5.(2010·广东高考)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航空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捷克转)
0.48
西欧各国(香港转)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答案D
6.(2009·广东高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外交方针的理解。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一边倒”,是指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答案:B
7.(2009·江苏高考)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C
8.(2009·海南高考)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中美关系好转D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和苏联政局动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邓小平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为了减少国际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答案:B
9.(2010·安徽高考)(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2分)
:本题以外交为切入点,时间跨度比较大,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本题的材料在解题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10.(2009·广东高考)(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问题:
(1)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
(2)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4分)
(3)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等。(6分)
(2)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分)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4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
1.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
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中可以提炼的中苏关系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B.中国外交的重点由意识形态转向国家利益方面C.中苏关系依然紧张,坚决拒绝苏联对华的攻击D.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战略方向调整:选A。本题旨在考查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中苏关系。解答本题要注意中国外交部声明的时间和背景,结合中苏关系演变的具体过程进行思考。
2.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
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选C。西方国家同中国因为意识形态不同,对华的敌视政策一直没变3.2009年6月25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建55周年,55年前的6月28日、29日,……三国领导人一
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双边关系。其中“三国”除中国、缅甸外,还有
A.越南B.朝鲜C.印度D.老挝
:选C。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确认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B项指废除国民政府时期的旧外交政策;C项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D项提出于1953年,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5.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APEC上海峰会③上海合作组织会议④中国部队索马里护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选D。注意题目要求“以联合国为中心”。APEC、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区域性合作组织,故可以排除。①④体现了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对以下三幅图片的“握手”,解读正确的有
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
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③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选D。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月1日。7.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选B。从右图可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呈上升趋势,而美国队中的出口贸易则呈现出曲折的过程。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8.20世纪7O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B③是50年代提出的
9.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外交方面的成就特别引人注目,以下是我
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照片,就每一时期的外交解读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和斯大林在一起②邓小平访问美国
③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大会④胡锦涛会见金正日
A.毛泽东时期的外交政策始终坚持一边倒原则,和苏联紧密结盟对抗资本主义国家
B.1979年初邓小平访问美国,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江泽民时期我国外交不仅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还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
D.胡锦涛时期一方面强化了同朝鲜等国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全面放弃韬光养晦政策,积极谋求我国在世界的应有地位
:选C。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包围封锁,我国实行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但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A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D项表述与事实不符。
10.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直
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美国国家战略的需要
:选D。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都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国家战略的需要)为转移的。
11.(2010·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模拟)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
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选D。根据题干所给时间1971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应该理解为联合国恢复中华
12.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
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选A。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关键,中国同很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3.(201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模拟)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C.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并重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选D。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因此,A、C两项可以排除;B项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政策,并不是外交的特点,与题意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项正确。
1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
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的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志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选D。扬眉吐气是反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跨洋握手是指尼克松访华;冰释雪融是指中日邦交正常化。15.2009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37周年,当前,中日关系总体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局面,中日双方应该
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我国必须
(1)遵循“一边倒”政策(2)遵循“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3)遵循不结盟政策(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A(1)(2)B(3)(4)C(1)(3)D(2)(4):选B。题干考查的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是60年代的外交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二、非选择题:
16.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上左图为1971年某次国际会议的永恒瞬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何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畅笑?(2分)你认为出现此永恒瞬间的国际国内政治因素有哪些?(2分)
(2)观察上右图,请给这幅图片取个名字,(2分)然后写一个简短的说明(应包含时间、人物、事件及影响)。(2分)(3)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列举5个)(5分)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第(1)问主要通过图片提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原因。第(2)问是尼克松访华,结合教材组织答案。
第(3)问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
(1)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2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亚非拉国家的支持(或第三世界的支持)(2分)
(2)跨越大洋的握手;破冰之旅(其他答案有理即可)。(2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会见毛泽东等,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年的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3)建国以来外交重大成就有:1949年与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建交;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存同求异”方针;1971年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5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②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③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①宰相制度的废除
②内阁的出现
③军机处的设立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
①情况: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形成郡国并行制;
②危害:威胁中央集权的巩固。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情况: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特点:三省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③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3)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①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西、山东。
②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③影响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它是地方官制重大变革,成为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废丞相:明太祖朱无璋,正式废除;
②设内阁: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选翰林院官员入值,内阁制度正式确定;
③性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设置军机处:
①目的:最初是为了用兵西北,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时间:雍正时期;
③影响: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至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②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1.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则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这样,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下列对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B.“别黑白而定一尊”
C.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D.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
:本题易错选D,错因在于不能全面理解和客观地评价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答此题要结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分析各选项,A、B体现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独断性和随意性,虽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易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造成很多的消极影响,但却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贡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故C符合题意。
:C
2.对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的理解
[点析]
(1)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2)宋承唐制,但将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3)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
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本题易错选C,错因在于没有把握好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的地位和职能。解答此题注意分析比较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职能,然后逐项分析选项。A、C中关于唐代中书省的说法是符合唐代尚书省特点的,故排除A、C;D项说法属于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特点。唐代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代的中书省,取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故B说法符合题意。
:B
3.对军机处的职能认识和理解
[点析]
清代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但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清朝的军机处则纯粹是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只是提出建议、执行皇帝的决策,决策权都在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本题易错选B,这主要是对军机处的职能特点理解有误造成的。清代军机处具有临时性、慎密性和迅速性等特点,军机大臣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这表明了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解答此题结合材料中的“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等字样展示了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的特点。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D符合题意。
:D
1.(2010山东高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材料反映宋代原属宰相一职的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力相互分离,使之各自独立,三权都对皇帝负责,体现的是君权对相权的制约。A项与史实相背离;B项是清初军机处设置的影响;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动,D项与之无关。
答案:C
2.(2010广东高考)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
3.(2010江苏高考)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C.南北朝D.唐朝
: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D
4.(2010江苏高考)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5.(2010江苏高考)“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
:“土番”即吐蕃,也就是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答案:A
6.(2010福建高考)《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
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正确理解题中材料的含义,唐朝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分析各选项,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三省没有监察职能。
答案:B
7.(2010浙江高考)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8.(2010四川高考)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本题关键词是是“数千载发展,在宋元到达一个新高度”,只有②项是元朝的创新,不合题意。科举制从隋朝产生,到宋朝在程序上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实行糊名法防舞弊。“文化政治”是指儒家思想作统治思想及“文人治国”,从西汉武帝以来就有这种趋势。世俗文学是指从从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宋词等。
答案:C
9.(2010北京高考)图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读图可知,信息有“涿郡”、“广阳国”、“上谷郡”等等,便可知道“郡国并存”,继而判断应为汉朝。西周实行分封,诸国并立;秦朝实行郡县制;唐朝前期是道—府(州)—县,后期是道—节度使—府(州)—县制。
答案:C
10.(2010全国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有机联系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唐宋时儒学独尊的地位并没有丧失,故A说法错误;D项不能完全解释题干“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故排除D;依据所学,较容易排除C;题干中的《文选》是一部诗文总集,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唐朝时进士科考试增加诗赋内容,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故其流行的原因就在于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选B。
答案:B
11.(2009安徽高考)下列四图反应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通过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①是元朝②是唐朝③是西周④是秦朝
答案:A
12.(2009江苏高考)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故C项正确。
答案:C
13.(2009北京高考)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A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B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C项是明朝坚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D
14.(2009浙江高考)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15.(2009浙江高考)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B。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A项错误。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B项说法正确。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项错误。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
答案:B
16.(2009广东高考)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在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是一对不断斗争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消弱,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因此明朝初期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限制。因此D项正确。
考点分析: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的内容。
答案:D
17.(20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③①④②⑤
:C。本题属于容易题,侧重于对文史基础知识的考查记忆。
答案:C
18.(2010上海高考)
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解析:⑴问根据所学知识作答。注意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填写。
⑵问通过分析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结构的异同来归纳。
答案:(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2);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
;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19.(2008全国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⑴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⑵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答:(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
一、选择题:
1.“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A.什五连坐B.郡县行政C.刺史监察D.皇权独尊
:选C。项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创立的。A、B、D在这之前早已有之。
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选A。关键词“百司商量,宰相筹划”集中体现了处理全国政事时的态度,符合材料意思的只有A。
2.宋太祖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作出的最主要贡献是
A.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B.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C.削夺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D.较好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选D。A项错,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并未完成国家的真正统一。B项也错,因为秦汉时期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监察制度。C是D的表现。
3.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
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选D。材料中的“通判”是北宋设立的。故答案为D。
4.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②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朝、汉朝B、汉朝、宋朝C、秦朝、唐朝D、唐朝、元朝
:选C。①是三公九卿制,②是三省六部制
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
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选D。注意提取材料信息“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思是对官吏无论是远近都要加强控制。
6.“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
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选D。根据材料“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可知,所评价制度为科举制。
7.某同学在读《元史》时发现一位理财“专家”阿合马,他曾任职于中书省,他想知道中书省的职能相
当于唐朝的
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户部
:选B。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故其职能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
8.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汉唐的宰相制度时说:汉宰相采用领袖制,而唐代宰相
则采用委员制。唐初到唐玄宗前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少时七八人,多时十七八人,但到了唐玄宗后期,却先后出现了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专权的局面。从唐初宰相实行委员制到唐玄宗后期出现的领袖制,反映的实质是
A.相权一定程度上得到强化,皇权有所削弱
B.皇权得到加强,相权遭到削弱
C.行政运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D.唐初皇权专制下的有限民主被终止
:选B。 唐朝初年三省宰相相互牵制,分工合作;唐末领袖制的出现反映出相
权的进一步削弱,皇权得到加强。
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选D。从秦到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这是常态。所谓特殊情况则是指受到限制或制衡。清代
议政王大臣会议集体决策,对皇权形成极大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
10.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选D。《封神榜》主要反映的是商朝、商周之交的历史,而烽火戏诸侯是西周时期的,故①错误;枢密使在北宋时期才出现,故②错误。内阁在明朝出现,故③错误。军机大臣在雍正帝时出现,故④错误。
11.考察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如果从社会形态来说,可以划分为奴隶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政治
制度;如果从政治体制来说,可以划分为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如郡县制);如果从权力系统来说,可以划分为血缘集权统治和政治集权统治。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王位世袭B.等级森严C.有浓厚血缘色彩D.中央高度集权
:选D。中国古代早期是指以夏商西周等朝代为代表的奴隶制时期。中央集权制是秦朝建立的,不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2.《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
之威灵。”这说明: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选C。②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13.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
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A.效率高B.机构干练C.保密性强D.决策权有限?
:选C。从材料看关于“不准”的许多规定可以反映出军机处保密性强。
14.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
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为此他开始设置了
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D.军机处
选C。依题意皇帝因事物繁忙而增设机构。A内阁是从殿阁大学士演变而来,不是开始设置的;B是清入关之前就已经设立;D是为用兵西北而设。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5.(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云:“今日学者已不再以(研究历史与气候变迁之间的关系)为笑谈。晚近历史学家与气象学家之研究,明示气温、气压与雨量曾不断变化,一遇变化辄影响及于树木、河流、冰川、海拔,以及稻米、玉米、橄榄、葡萄,以及人畜之生长。”
——布罗代尔《文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
材料二科学家竺可桢通过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之变化,指出中国16世纪后半叶趋于寒冷,至17世纪最冷。自天启6年(1626年)至崇祯13年(1640年),气候益转严厉,自然灾害频繁。
材料三明末各地灾情情况选登
崇祯元年(1628年)
自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霜杀稼,冬大雨雪、木冰,岁大饥。陕西饥,延巩民相聚为盗。
崇祯5~7年
京师饥,御史龚廷献绘饥民图以进
崇祯13年(1640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
——据(《明史》等资料汇编
材料四……内城陷。帝(崇祯)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日:“朕凉德藐躬,上千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明史》卷二十四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了布罗代尔怎样的史学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明朝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崇祯皇帝认为明朝灭亡与“天咎”相关,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政治观?(2分)
(4)自然灾害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试结合明朝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说明自然灾害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关系。(4分)
分析:(1)材料一主要涉及了环境变化(气温、气压与雨量)的影响;(2)根据材料信息可从造成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对阶级矛盾的影响、饥荒的出现等角度进行提炼;(3)注意与儒家思想的联系;(4)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腐败、经济上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1)肯定了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2)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4分)
(3)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分)
(4)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黑暗腐朽,不能有效抵御、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2分)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1分)。因此自然灾害导致了明朝社会矛盾激化,政局动荡。(1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02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