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隋唐专项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隋唐专项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专题4隋唐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

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隋朝重要的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和隋的灭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贞观之治”及唐太宗的政绩;武则天的统治及其政绩;“开元盛世”及唐玄宗的政绩。

(2007年全国卷I.13)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C)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2010年全国Ⅰ.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受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6分)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14分)

答:(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4)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确立,三省六部的名称、职能及隶属关系,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科举制的进步作用;隋唐两代对府兵制的改革、调整及其作用、弊端,府兵制的崩溃和募兵制的形成、特点及其对封建统治的利弊;隋朝的租调制和纳绢代役,唐朝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内容和结果。

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时期依据实施原因主要特征科目或标准主要影响

察举制两汉品行才学统治者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加强统治由地方长官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孝廉、茂才、察廉、明经等使中央集权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门第望族察举、征辟制是人才流失通过对士人的考察,评价等级,按等授官家世、道德壮况、才能学识门阀士族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影响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隋唐到晚清考试成绩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需求,加强中央集权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五十多种扩宽了选拔人才的基础,对维持社会稳定、普及知识起了一定的作用;从明代开始不重实际学识,束缚读书人的思想、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007年全国Ⅱ.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D)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2010年全国Ⅱ.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受到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008年全国Ⅰ.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答: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答: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5分);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5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

答: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

答: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10分)。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统一的货币,市场较前代发达;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繁华城市。

(2009年全国Ⅰ.15)表2: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年代

地域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D)

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

(2009年全国Ⅱ.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B)

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

(2010年全国Ⅱ.13)唐高祖废汉代以来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是:(C)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

突厥汗国的建立和分裂;东突厥和西突厥与唐的关系;回纥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与唐的关系;南诏的崛起及与唐的关系;吐蕃的统一及与唐的关系。

(2011年全国卷.39)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度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分)

答: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

答: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洲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唐朝的对外交通、对外交流和国际大都会;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新罗、日本的影响;和东南亚国家的往来;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和波斯、大食、东罗马的往来。

(2010年全国Ⅱ.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期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4分)

答:汉代:张骞通西域(或者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2分)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或造纸术西传大食)(2分)

(6)隋唐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隋唐天文学和历法的成就,隋唐医学的发展,隋唐建筑的成熟;唐诗和李白、杜甫等著名的诗人;艺术宝库莫高窟,隋唐绘画和书法的大发展及著名的书、画家,隋唐乐舞。

(2009年全国Ⅰ.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

相关推荐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秦汉专项教案


专题2秦汉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

(2007年全国Ⅰ.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B)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

(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郡县。

(2007年全国Ⅱ.13)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C)

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

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秦汉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往来。秦汉时期的中日交往;中越经济文化联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汉朝与安息的交往;汉朝与大秦的交往。

(2010年全国Ⅱ.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期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4分)

答:汉代:张骞通西域(或者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2分)唐代:玄奘西行取经(或造纸术西传大食)(2分)

(5)秦汉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

秦汉文化的特点。太初历;张衡的科技成就;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九章算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西汉前期的纸;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影响。两汉时期哲学与宗教发展的基本特点;董仲舒及其思想与著作;王充的思想及其著作;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形成;早期道教的经典及早期道教的活动。司马迁与《史记》;《汉书》。赋与汉赋的代表作;乐府诗。秦汉陶塑艺术及其精品;秦汉铸铜艺术及其代表作;秦汉绘画艺术。

(2008年全国Ⅰ.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D)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2008年全国Ⅱ.1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A)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

(2009年全国Ⅰ.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B)

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世界格局的变化专项教案


专题27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东欧剧变的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一战后的俄国

时间

史实

1917年2月

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的沙皇王朝统治,成立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4月

《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1917年7月

七月事件:工人和士兵夺权,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而丧权。

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意义)推动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918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流通,取消商品贸易,生活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不得食”。

1921年

新经济政策: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流通,由产品交换变为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1922年

苏联成立。

1924年12月

工业化方针: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成就)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27年12月

农业集体化:联共(布)十五大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存在问题)

1936年

颁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基础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及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权利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和法制。(评价)

1935-1938年

肃反运动。(危害)

1939-1945年

二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8);德国突袭苏联(1942.6.22);莫斯科保卫战(1941.10);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2);德黑兰会议(1943.11),雅尔塔会议(1945.2);波茨坦会议(1945.7);

1945-1953年

战后初期:1646年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5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存在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暴露;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造成巨大损害。

1953-1964年

赫鲁晓夫改革:政治上召开苏共二十大(1956年,影响),提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反对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经济上重点从农业开始,取得一定成效,工业方面采取下放权利、精简机构的措施。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

在美苏争霸中:结束对奥地利占领,承认联邦德国,1959年访美;1961年支持修筑柏林墙,1962年制造古巴导弹危机。

1964-1982年

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改革重点转移到(重)工业。前期取得某些成效;中期军备力量大增,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只是对原有经济进行修补,没有实质性突破。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在亚非进行一系列的扩张活动:渗透、控制、出兵(1979年占领阿富汗)、威胁(中国)。

1985-1991年

戈尔巴乔夫执政:(在美苏争霸中)裁减军备;转向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改善同中国关系、放弃“势力范围”;放松对东欧的控制,以致最终退出。

(苏联解体)1988年在政治改革中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社会主义,人们思想混乱;1990年实行多党制,民族分裂活动严重,党内斗争尖锐和公开化;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21日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原因)根本是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直接和主要是戈巴改革,外因是和平演变。

1991-今

俄罗斯: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阶段特征

时间

史实

特征

19世纪中期

(工运)西欧三大工人运动,基本上是自发的,绝大多数是政治斗争,以暴力手段为主。

(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组织)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政权)1871年巴黎公社

西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工人运动开始由分散走向国际联合;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伟大尝试;尚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客观上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辅助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政党)布尔什维克成立。

(理论)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

(工运)1908年孟买工人大罢工、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

工人运动开始由西方向东方扩展,中印两国无产阶级先后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运动中心在俄国。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政权)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成立。

(组织)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连接了东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召开,号召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抗战。

(道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巨大,形成斯大林模式。

(理论)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建立;

工人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展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创新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战后初期

(政权)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多国,形成一种国际现象。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

20世纪中期以后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陷入困境。

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中国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国际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

德国的两次分裂与统一

第一次(1871年实现统一)

第二次(1990年实现统一)

分裂原因

中世纪以来德意志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美苏划分势力范围及“冷战”政策的结果

统一条件

(1)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2)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普鲁士积极发达、军事力量强大、民族成分单一、统治力量实力雄厚、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1)联邦德国的经济腾飞和两德经济差距的拉大;(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3)西方和平演变和东欧剧变的影响;(4)两德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统一过程

(1)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2)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3)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同盟。

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统一方式

王朝战争

和平方式

统一影响

(1)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2)消极: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进一步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2008年全国Ⅰ.22)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8月,图5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世界上各种力量新的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国的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的进展;《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重要调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趋势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前

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

背景

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形成标志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等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经济上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维护工具

国际联盟

联合国

评价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势;是战胜国之间暂时妥协的产物,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战后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扩张,第三世界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3)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之间的关系;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大经济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建立时间

1993年

1994年

1989年

成员

欧洲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

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体一体化

经济

经济

有无超国家的权力机构

有(欧洲议会)

其他

统一的货币欧元

以美元为主导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7年全国Ⅱ.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2008年全国Ⅱ.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2009年全国Ⅰ.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009年全国Ⅱ.23)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010年全国Ⅰ.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2011年全国卷.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专项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专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专题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明朝的建立,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中央和地方官制的调整;《大明律》,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设置;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营建北京。

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与职能

朝代

监察机构

职能

秦朝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两汉

刺史

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北宋

通判

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元朝

御史台

国家最高监察机关

明朝

提刑按察使司

负责地方监察和司法

厂卫特务机构

锦衣卫负责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司法部门管辖。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科举制的发展

时间

阶段

概况

隋朝

创立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

完善

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并实行“自荐求官”制度

开元时任用高官支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宋朝

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减少考试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取士名额。

王安石变法中废除明经诸科,重视经义、时务、律令和断案

明朝

弊端暴露

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走向极端

中国古代主要地方行政制度

名称

内容

影响

分封制

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的权利很大

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固统治有利,但导致了地方分裂割据等现象的产生

郡县制

在地方设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郡国并行制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兼有封国制。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直属朝廷

导致“七国之乱”等分裂割据现象的出现

编户齐民制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猛安谋克制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加快了金的社会发展和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行省制

在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有效地控制了地方,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司制

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民政和财政、监察、司法和军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

大权统归中央

土司制

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但他们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规律: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汉至宋朝实行郡县制,元朝以后实行行省制。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格。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

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皇帝不理朝政,奸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宦官专权和东林党的反宦官斗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陕北起义;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八旗制度;后金的建立及其与明朝的战争;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军机处的设立;清初的文字狱。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

名称

内容

影响

三公九卿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管理军事

三公九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使皇帝能够有效掌握中央和地方权力

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我国封建官僚制度趋于成熟

省台院制

中央设立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和宣政院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新发展

内阁六部制

明初设立内阁,由低级官员组成。清朝继承并进一步完善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军机大臣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理藩院制

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规律: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以加强君权为主要目的,皇权不断得到强化,而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受到牵制和制约。从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突出。明代废除了丞相,皇权空前强化。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秦朝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两汉

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制、刺史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唐后期大量设节度使

宋朝

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

设路州郡,置通判、转运使

元朝

设中书省

行省制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设三司

清朝前期

设军机处

趋势

中央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

地方权力日益集中于中央

(2007全国卷I.14)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D)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

一条鞭法;更名田;摊丁入亩与地丁银;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贸城市和市镇的蓬勃兴起;闭关政策。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或影响

备注

相地而

衰征

春秋齐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税。

承认土地私有。

初税亩

春秋鲁

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实际的田亩数收税。

承认土地私有。

农业税的开始

编户

齐民

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的多少承担国家的田租、人口税、兵役和徭役。(更赋)

我国完整的赋税制度开始形成。

编户的农民有四种负担。

租调制

北魏

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田租(谷物)和户税(帛或布)。

租庸

调制

隋唐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财政收入;巩固府兵制。

以庸代役(实物代替劳役)。

两税法

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制度;

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货币代替劳役)。

一条

鞭法

明后期

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相对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征收货币地租。

摊丁

入亩

清前期

把丁税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生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

废除了丁税。

1、中国古代赋役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或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的演变趋势

(1)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多少为主转变,如两税法;(2)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如一条鞭法;(3)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一条鞭法;(4)时间由不定时向定时转变,如两税法;(5)服役由必须服向可以拿钱物代替转变,如庸和募役法;(6)手续由繁杂向简单转变,如一条鞭法;(7)封建人身控制由紧到松弛直至废除人头税;(8)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

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内容特征分类

(1)以人丁为征收标准:编户齐民、租调制、租庸调制;

(2)以田亩为征收标准:初税亩、相地而衰征、方田均税法;

(3)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4)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中国古代农作物栽培、引进及推广

时期

表现

农作物品种

商朝

黍稷麦稻豆(五谷)

魏晋南北朝

品种增多,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产粮区

唐朝

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北宋

北方的粟麦等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从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

清朝

玉米、甘薯不断推广种植;棉花、桑蚕、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新品种的引进

西汉

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胡瓜、胡麻、胡豆等传入中原

唐朝

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的菠菜等传入中国

北宋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

明中后期

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间

表现

商朝

重视商业,以贝为货币;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成为“商人”

春秋战国

商业发展,各地产品互相交流,形成了中原市场

西汉

商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商业通道四通八达;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同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相当频繁

魏晋南北朝

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比较,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隋唐

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货币统一(开元通宝),市场发展(长安分为西市和东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唐后期农村定期举行草市)

北宋

大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农村中有些集市发展为固定的市镇;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

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2011年全国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2009年全国Ⅰ.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表4: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0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060

7.50

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一一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l4分)

答:特点: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答: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2010年全国Ⅰ.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潮州的锦、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增”,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高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方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动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答:(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2010年全国Ⅱ.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背景。(12分)

答: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6分)

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6分)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

答: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分)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强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6分)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答: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4分)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中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分)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

明朝与鞑靼、瓦剌的关系;明长城;俺答汗与明朝修好;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土尔扈特部归国;明朝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明朝的土司制度;明清的改土归流;清设置台湾府;清朝的疆域。

中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类型

表现

战争

反对民族掠夺的战争

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掠夺。匈奴与西汉之间,突厥、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两宋之间,蒙古与金明之间都曾发生过这类战争

民族征服战争

金灭辽、北宋,蒙古灭金,元灭南宋

维护统一的平叛战争

这是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而进行的战争。康熙平定葛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两宋时期的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

和平

和亲

西汉与匈奴、唐与吐蕃回纥

互市

汉匈的互市、北宋与辽夏的榷场贸易、明与鞑靼的互市

出使

两汉时派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会盟

唐和吐蕃的会盟、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

册封

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云南王)、清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清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中国历代边疆各族的发展及与中央的关系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藏族(P)7世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政权;贞观时,文成公主入藏;8世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唐蕃长庆会盟。

(P)[元]1246降元,设宣政院管辖。

(P)[明]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清]册封宗教首领(顺治)达赖喇嘛和(康熙)班禅额尔德尼;雍正设驻藏大臣;乾隆立金瓶掣签制度。

蒙古{西域}

(P)[西]张骞于前138和119年两次出使,“凿空”;前60年设西域都护。

[东]班超经营西域。(P)12世中后期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建立蒙古政权,灭西夏和金(1234年),招降吐蕃,征服大理;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6灭南宋,1279统一,1368灭亡。

(P)[明]初分鞑靼、瓦剌等部;永乐间,接受明封号;中期修长城;后期俺答汗与明修好。

(P)[清]初,分三部,“联蒙制汉”;1757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1771土尔扈特部归国。

靺鞨

女真

满族(P)7世中期黑水、粟末两部强大;7世末,粟末大祚荣建立政权,玄宗封其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8世纪前期,设黑水都督府。

(P)[北]中后期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114完颜阿骨打抗辽,1115建金,推行猛安谋克制,1125灭辽,1127灭北宋,1141绍兴和议,1234被蒙古灭。

(P112)[元]被视为汉人。

(P)[明]建州等部,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八旗制度,1616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满洲,1636改国号为清,1644顺治入关,1912被推翻。

回纥(P)太宗设瀚海都督府;8世中期骨力裴罗统一,玄宗封怀仁可汗;安史之乱助唐平叛;8世后期改名回鹘,9世中期瓦解。西迁新疆(维吾尔族)甘肃(裕固族)中亚。(P)1762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西南(P)7世前期,(彝族、白族)南诏强大建立政权;8世前期,皮罗阁统一六诏,玄宗封其为云南王。

(P)[宋]大理。[元]云南行省,设土知府和宣慰司管辖。

(P)[明]永乐间设贵州布政使司,始改土归流。

(P)[清]康熙平“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完成改土归流。

其他

匈奴

(P)[秦]冒顿单于统一北方,占河套;(P)蒙恬夺河套,筑长城。

(P)[西]初,和亲;武帝,卫青、霍去病三次反击;元帝,昭君出塞。

(P)[东]初,分为南北,南臣汉;前期,窦宪、窦固大败北匈奴。

突厥

(P)6世中期建立突厥汗国;隋初分为东西两部;贞观初灭东突厥,俘颉利可汗,设都督府;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契丹

(P6)10世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建立契丹国,耶律德光夺取幽云十六州,947国号为辽,1005澶渊之盟。

(P)[元]被视为汉人。

党项

(P)1038元昊建夏,1044宋夏和议。

中国历代中央与边疆的(管辖)关系

西藏

台湾

云贵

新疆

北方

华南

东北

秦(P)设九原(包头)、陇西(临洮)郡。

(P)设桂林、南海和象郡。

(P)设辽东郡。

汉(P)武帝设滇、夜郎郡,赐滇王、夜郎王印。

(P)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正式开始归属中央政权。

设河西四郡。

(P)设南海等九郡。

吴(P)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洲。

(P)贞观时文成公主入藏;8世纪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9世纪唐蕃长庆会盟。

流求。

(P)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P)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P)726年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这些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P)设宣政院管辖,标志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P)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P)设云南行省。设土知府和宣慰司管辖。(P)设甘肃行省和岭北行省。

(P)设江西和湖广行省。

(P)设辽阳行省。

(P)设乌思藏和朵甘都司;建立僧官制度。

(P)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P)设贵州布政使司。(P)设奴儿干都司。

(P)顺治赐“达赖喇嘛”,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雍正设驻藏大臣;乾隆建金瓶掣签制度。

(P)1662年郑成功收回台湾;(P137)1683年施琅败郑克塽,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P)康熙平“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改土归流。

(P)1672年设伊梨将军。

(P)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

(P)设广东和广西省。

(P)设黑龙江、吉林、盛京将军辖区。

(2007年全国Ⅱ.17)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金瓶掣签确定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D.达赖、班禅互相指定

(2009年全国Ⅱ.14)图3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剌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2008年全国Ⅰ.39)(60分)根据材料和图7(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史宇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回归租国大事年表

1629年

漠西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部徒步仗尔加河

1632年

俄国政府派使者前往土尔扈特部活动

1640年

和鄂尔勒克返回准噶尔参加东西蒙古各部各王公会盟,制定《蒙古—卫拉持

法典》该法典成为各部蒙古共同遵守的的根本大法

1644年

土尔扈特部与俄国军队发生冲突,伤亡惨重,和鄂尔勒部阵亡

1645年

俄国要求土尔扈特部臣服,迫到拒绝,双方商定土尔扈特部游牧区域。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部征兵。

1655年

土尔扈特部同俄国谈判,同意听命于俄国沙皇。

1657年

土尔扈特部向清朝“贡驼马二百余。”

1672年

俄国指令土尔扈特部汗国派兵参加克里木战争。此后数十年间,俄国多次向土尔扈特部征兵。

1696年

土尔扈特部国阿玉奇汗派人向清朝入贡,庆贺清军击败葛尔丹

1712年

土尔扈特部使团抵达北京。康熙帝派遣使团士访土尔扈特部,途中为俄国所阻。

1714年

清朝使团抵达土尔扈特部国。阿玉奇表示“满洲,蒙古,大率相类,想起初必系同源”;蒙古“衣服帽式,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之国,难以相比。”

1731年

雍正帝派使团抵达土尔扈特部汗国。

1756年

土尔扈特部汗回使团到热河汗宫觐见乾隆帝。

1765年

土尔扈特汗国渥巴锡抗议俄国人对土尔扈特部的侵扰和掠夺。

1770年

俄国征调土尔扈特汗国二万余人参扣对土耳其的战争。,秋,渥巴锡从前线归来,秘密召开会议,决定东归祖国。

1771年

1月17日渥巴锡率领17万人踏上东归征程。2月7日,沙皇命令堵截东归的土尔扈特人。7月8日土尔扈特前抵伊犁河流域。16日清军总管会见渥巴锡等人。此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仅剩6万余人。10月15日渥巴锡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10月27日乾隆帝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碑,以资纪念。

——摘自马汝珩马大正《飘落异域的民族》等

(2)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12分)

答:土尔扈特与其他蒙古各部联系密切,遵守本民族的法典,保持其文化传统;与清朝政府保持往来,眷恋故土,对祖国有认同感(8分);沙皇俄国压迫和奴役土尔扈特人,让其充当炮灰,土尔扈特游牧区屡受侵扰和掠夺(4分)。

(4)如何理解土尔扈特的回归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大的叙事史诗”?(8分)

答:土尔扈特克服艰难险阻、回归祖国,表现了不畏强暴、心向祖国的优秀传统;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8分)。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时期

特点

原因

秦汉

(1)交通广:以陆上丝路为主,海上丝路开始开辟;(2)范围大:同朝鲜、日本、西亚往来密切;(3)形式多:既有使节往来,也有经济文化交流;(4)地位高: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2)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流的新纪元;(3)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同中亚、西亚、那样、南亚诸国的联系;(4)秦汉文明对世界各国有巨大的吸引力;(5)统治者开明的外交政策。

隋唐

(1)范围更广泛:和非洲有直接往来;(2)形式更多样:出现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3)政策更开放: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做官

(1)政治稳定;(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对外交通发达;(4)对外政策开放;(5)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城市,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明清

(1)对外政策有对外开放到闭关自守;(2)侵略与反侵略成为此时对外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3)出现“西学东渐”。

(1)明朝国力强盛和统治者开明是郑和下西洋的根本原因;(2)清朝为肃清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和防止欧洲殖民者的入侵而实行闭关政策;(3)欧洲殖民者为加强资本原始积累,利益有利时机侵略中国;(4)列强的野蛮行径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的抵抗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趋势:汉代以陆路为主;唐代海路并举;宋代以后以海路为主;明末清初,海路受到限制。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以官方贸易为主;对外贸易中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外贸易由开放到受到严格限制。

(7)明清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的著作成果;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明清小说;《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比较

著作

内容

地位

《齐民要术》

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储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杰出著作

《农政全书》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天工开物》

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比较角度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政治条件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方案,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

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概念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于战国李悝变法,商鞅规定奖励耿耕织,禁止弃农经商,汉文帝重视农业政策,清楚回复经济饿调整等。

一方面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表现

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强调民本意识;

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

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原因

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

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根本原因是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政治:维护封建统治;

经济: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重要:防止倭患,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

评价

积极(古代前期以积极为主):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

消极(古代后期以消极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抑制,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消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拉大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形式、成就、代表人物

时代背景

文学特色(风格特色)

先秦

《诗经》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丰富,内容古朴,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楚辞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的新体诗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

两汉

赋(司马相如《子虚赋》)

政治统一、经济发达,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盛行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李白(诗仙)

盛唐

具有盛唐浪漫主义风格

杜甫(诗圣)

唐由盛转衰

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炼

白居易

晚唐

大多批判社会黑暗

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求;“长短句”比诗歌更能灵活的表达情感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的抒发情感,可配乐演奏

曲: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不满。

通俗生动,有的反映社会现实,有的批判社会黑暗

明清

小说:“四大奇书”,“三言”“二拍”批判现实的作品

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对文学的需求增多;社会识字率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印刷术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评

数量繁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表达手法丰富;思想内容多变,既有歌颂商人、农民的作品,也有批判封建制度的力作;艺术水平高超,人物形象丰满

(2007年全国Ⅱ.1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2011年全国卷.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现代科学技术专项教案


专题28现代科学技术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条件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

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外市场。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市场:德、意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推动力:社会需要。

成就

珍妮纺纱机(1765);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

[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07);

[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火车(1814);

[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电力的广泛应用:[德]西门子发电机(1866);爱迪生发明电灯;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德]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贝尔发明电话,[意]马可尼发明电报;

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发明炸药。

以原子能(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用机器生产机器结束;

2、开始于轻工业部门(棉纺织),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际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1、科学迅速转化为生产技术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

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日)。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影响

1、生产力极大的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生产关系自由资本主义;

3、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6、思想变革: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1、生产力迅速发展,工厂制成为主流生产形式;

2、生产关系: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4、世界格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横性加剧,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5、思想变革:列宁主义。

1、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人类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7—2011年全国卷对各部分知识考查情况

知识板块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中国古代史

24

32

20

40

32

34

36

36

43

33.00

中国近现代史

34

32

38

16

30

30

28

28

33

29.89

世界近现代史

42

36

42

44

38

36

36

36

24

37.11

政治史

64

88

54

76

44

20

16

30

56

49.78

经济史

24

8

30

8

20

60

64

62

28

33.78

文化史

12

4

16

16

36

20

20

8

16

16.44

2007-2011年全国卷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考察情况

题目

考查知识范畴

分值

2007年

全国卷Ⅰ

23、18世纪中期欧洲社会生活原因

38、二战中美国政策的变化及原因(中立、援华)

工业革命

二战

36

2007年

全国卷Ⅱ

21、中途岛海战

2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3、整体史观认识历史

37、二战后政治经济发展

40、玉米传播背景,价值和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的后果及原因

二战

二战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42

2008年

全国卷Ⅰ

19、“幻想的”世界(工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0、儿童玩具(日本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1、奥斯汀张伯伦(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22、德国分裂与统一(大国对峙和国家统一)

23、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

37、英国选官制度与科举比较,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44

2008年

全国卷Ⅱ

18、马基雅维利君主制主张

19、巴黎街头(热月政变的影响)

20、19世纪上半期英国劳动力变化原因

21、一战中交战国攻防局势图

22、韩国政治体制变化原因

23、人类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37、英国使团来华背景

39、驼峰航线的必要性和作用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一战

亚洲经济发展工业革命

二战

42

2009年

全国卷Ⅰ

20、18世纪中期法国大臣的职责

21、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

22、19是中期英国工厂纪律严格

23、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39、欧洲三角贸易的背景和影响(新航路的开辟)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工业革命

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6

2009年

全国卷Ⅱ

16、18世纪前英国社会结构

17、美国联邦政府

18、印度教育经费(英对印度的统治)

19、德国民族特征显著(德意志统一)

20、帝国消失(资本主义扩张方式发生变化)

21、1951年旧金山会议

22、印度“社会主义”经济

23、现代化使共同之处增多

37、评析“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战

亚洲经济发展文艺复兴

38

2010年

全国卷Ⅰ

18、家庭加工(19世纪上半期法国经济)

19、英国发展(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20、葛底斯堡战役(美国内战)

21、俾斯麦(德意志统一)

22、中途岛海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对民族企业的冲击)

37、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二战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6

2010年

全国卷Ⅱ

20、查理一世(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21、家庭民族(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的建立)

23、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37、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

39、苏联企业转移的特点及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经济区域集体化

美苏争霸

工业革命

二战

36

2011年

全国卷

18、西班牙价格高昂(殖民扩张的影响)

19、华盛顿建筑(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文化)

20、印度英文书籍畅销(英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21、二战中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22、苏联“完善”“改革”社会主义

23、邓小平对世界格局的看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美国独立战争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

24

从表可以看出,2007年来以来,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苏联经济发展;美苏争霸;亚洲经济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结构

工场手工业时期

(16世纪至18世纪)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917年至1945年)

两极格局下的东西方世界

(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后)

——

工业革命:条件5,成就5,法国(缓慢原因5),美国(有利条件5),德意志(阻碍因素),影响5。

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5,成就4,特点3,影响4;

垄断组织的形成:背景,途径,方式2,形式3,影响3。

十月革命:条件2,经过5,意义5;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2,政治;

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方针、特点、成就),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特征、评价、肃反运动)。

苏联:战后初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勃涅日列夫改革;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原因,性质,巩固,改革(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亚洲民主国家:蒙古,韩国,朝鲜,中国;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组成,作用,解体;

东欧剧变:实质,方式4,原因4;

苏联解体:过程,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4、过程5步、意义2;

法国大革命:背景4,过程3,意义。拿破仑帝国对内政策4、对外评价4;

美国的建立:背景6,过程5,意义3。联邦宪法(内容3、评价2)。

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3、内容2、性质、意义2;美国内战:背景6、过程4、意义2;德意志统一:背景2方面、方式、过程4、意义2;意大利统一:背景2方面、方式、过程4、意义2;日本明治维新:背景3、措施4、成因4、意义2。

美国:迅速原因5;

德国:迅速原因4;

英国:缓慢原因2;

法国:缓慢原因4;

俄国:快2慢3原因;

日本:快2慢3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原因3,表现4,特点3;影响2;

罗斯福新政:背景,特点,内容4,评价2;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背景,过程2,特点,内外政策;

日本法西斯转正的建立:背景,特点,过程3,内外政策;

美国:稳定发展,危机与滞胀,复苏与增长,加快繁荣;

西欧:原因4,表现3;

联邦德国:原因6,表现2;

日本:原因6,表现3;

矛盾与问题:3个。

经济全球化:原因,实质,问题,组织,

经济区域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原因,作用,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文艺复兴:原因3、指导思想、意大利的成就8、西欧诸国的成就4、科学成就5;

启蒙运动:背景3、指导思想、英国2人、法国4人、影响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4、诞生、内容2、意义;

第一国际:条件3、建立、意义2;

巴黎公社:背景2方面、措施2方面、败因7、意义3。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概况4;

第二国际:条件3、建立、特点、活动、发展趋势3;

列宁主义的诞生:条件3、建立、内容、评价。

巴黎和会:时间,地点,性质,各国态度;

《凡尔赛和约》:内容4,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宗旨,实质);

华盛顿会议:背景,目的,内容3,影响;

德意日法西斯结盟:背景,过程,影响。

慕尼黑阴谋:背景,概况,影响;

二战:爆发,扩大,转折,胜利,影响6。

战后初期世界形势:美国,苏联;

雅尔塔体系:概念,原则,内容,实质;

联合国:主要机构,宗旨;

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两极格局的形成:形成过程4,影响;

美苏争霸:3阶段。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基本特点,力量新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

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国际裁军进展和地区缓和:

新航路的开辟:原因3、条件2、过程4、影响3;

西葡殖民扩张:原因3、概况、特点2、影响3方面4。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背景2、方式,英国、法国、美日、俄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条件3、时间、影响3方4。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日本吞并朝鲜4步,世界殖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3,标志,性质,过程2阶段,影响4。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4、海地、西属拉美2阶段、葡属拉美、意义。

亚洲革命风暴:背景2方面,性质、主要事件5个、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概况、败因、意义4)。

亚洲的觉醒:重大事件5,特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背景3,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共产国际七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背景,各国态度,结果;

西班牙内战:背景,性质,各国态度,结果

亚洲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模式,缺点;新加坡:措施,结果;韩国:措施,结果;泰国、马来西亚:措施,结果;

印度:措施,阻碍因素;西亚:特点,历史状况,措施,结果。

科学技术革命:内容6,原因3,特点3,影响3。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97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