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必修3第1单元

考点2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前自主学习

一、宋明理学

1.背景:三教合一,儒学地位受到挑战。

2.概念:理学是北宋时候形成,融合了 佛 、 道 和儒三家新的儒学体系。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3.主要代表人物:

类别朝代人物主张影响

理学北宋程颢

程颐认为宇宙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

南宋朱熹天理是“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心学南宋陆九渊世界本原是“心”,可以通过反省内心知道天理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

明朝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为什么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指点迷津:

①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社会需要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②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秩序。

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历史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

(2)政治: 封建专制 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3)文化: 理学 束缚人们思想。

(4)外部:西学东渐。

2.主要的思想家:

思想家著作主张评价

李贽《焚书》、《藏书》(1)反对神化 孔子 

(2)批判 道学家 伪善

(3)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挑战正统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批判君主专制,提倡“ 天下为主 , 君为客 ”

(2)提倡“法治”,反对“人治”推动以后反专制斗争

思想家著作主张评价

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1)主张“ 经世致用 ”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开朴实学风先河

王夫之《船山遗书》(1)世界是 物质的 (2)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具有早期民主思想,能否说他们就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指点迷津:他们的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

课堂精讲精练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点对“理”的理解“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本原心外无佛,心即是佛

认识“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可得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点“理”的共同理解世界本原是“理”,“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本质用儒家的伦理纲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内在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2010浙江文综)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思想。题干材料中的甲方是陆九渊心学主张,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A项属于程朱理学主张,C项是王阳明心学观点,D项属于二程理学主张。陆九渊的主张“发明本心”。

答案:B

变式训练: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①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④都冲击了当时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是对理学与心学的分析比较的认识的考查。朱熹的观点是理学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观点是心学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者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心学实际上是理学发展的结果,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发展成熟与转型的表现,也是儒家思想走向极端的表现,谈不上带有民主色彩,排除②④。

答案:C

2.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1)可取之处:

①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⑤义利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2)不可取之处: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009山东基本能力)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析:①体现的是个人修养,没有体现出社会责任感,故排除。

答案:C

变式训练:宋明理学,成为宋代以后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特征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宋明理学的理解不准确的是()Jab88.CoM

A.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应该彻底否定

B.其思想有积极的一面

C.封建社会末期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障碍

D.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解析:宋明理学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其思想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讲“诚信”、“注重气节”、“奋发图强”等,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曾经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对待宋明理学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A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如何对儒学批判和继承的?

(1)对理学的批判:

①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②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③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2)对儒家的继承:

①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探索精神和倡导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10江苏卷)“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解析:“人人皆可以为圣”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了挑战。

答案:B

变式训练: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对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解析: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也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从本质上讲他们还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只有C项是符合题意的。

答案:C

特别提示

1.理学与心学是一脉相承的,但侧重点不同,理学侧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责任感,心学侧重个人内心的反省。

2.“五经”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确立,成为教科书。“四书”地位是通过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确立,元朝成为教科书。

3.明清之际的四位进步思想家本身是儒学家,他们在对传统儒学继承的同时也对儒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批驳,但他们的思想还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中国古代的辩证思想家有老子、庄子和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有荀子和王夫之。辩证思想不等同于唯物思想。

扩展阅读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3单元考点复习教案7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3单元考点复习教案7”,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必修1第3单元

考点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前自主学习

一、《大抗议书》

1.背景:

(1)英王推行反动政策,迫害人民,迫害清教徒。

(2)在 征税 问题上肆无忌惮。

(3)为镇压 苏格兰 起义企图召集议会讨论征税问题,国王与 议会 矛盾激化。

2.内容:

(1)列举了查理一世滥用王权的行为,谴责 封建暴政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揭露黑暗的政治现象。

(2)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如要求 工商业 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3.实质:体现了 资产阶级 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精神。

4.意义:勾画出了一幅 立宪君主制 的蓝图,标志着斗争已深入到 国家体制 改革领域。

5.影响:

(1) 议会 反对国王的斗争,声势日盛。

(2)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大抗议书》有何历史进步性?

指点迷津:矛头指向封建制度,明确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标志着议会与国王彻底决裂。

二、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英国内战:

(1)第一次内战:

①爆发:查理一世于1642年宣布讨伐议会,各地民兵组成 议会军 进行反抗。

②经过: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组成新模范军后力量增强,1645年在纳西比战役中给国王军队致命一击。

③结果: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第一次内战以议会方面的胜利告终。

(2)第二次内战:

①原因:国王逃跑,保王势力于1648年挑起了第二次内战。

②结果:议会军再次取得胜利,再擒查理一世,内战结束。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 克伦威尔 等掌握了国家政权。

3.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1)背景:克伦威尔镇压中下层人民运动;武力解散议会。

(2)实质: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 军事独裁 统治。

(3)专制统治:

①将全国分为十多个军区,实行军事管制。

②穷兵黩武,不断对外征服,造成财政紧张,引起政局混乱,民怨沸腾。

③言论遭禁止,民主思想受禁锢,社会生活中禁区重重。

(4)护国政体的结束: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混乱,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倒行逆施:

①恢复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②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③对参加过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

④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任命大批天主教徒为军官。

(2)后果:

①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②反对派使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③光荣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的 斯图亚特 王朝,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指点迷津:评价:“光荣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革命,但它更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种妥协是建立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之上的,是适应英国国情的行为,因而其积极的、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民主与专制斗争具有反复性、曲折性。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1640年至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议会权力的确立:

(1)《权利法案》的颁布:

①时间: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

②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 国王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③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为限制王权提供了 法律 保障,标志着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

近代史上英国国王何时“统而不治”?

指点迷津: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但国王仍掌握行政权。它使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8世纪末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议会取得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这样英国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的典型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1832年议会改革:

①背景:工业革命后, 工业资产阶级 兴起,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②结果:1832年,英国进行了选举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③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标志: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 责任制内阁 开始逐渐形成。

(2)内阁首相与议会之间的制约关系:

①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 多数党领袖 为首相,首相提名组成责任制内阁。

②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 决策者 和 领导者 。

③内阁名义上对 国王 负责,其实是对 议会 负责。

④首相掌握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3)结果:资产阶级 议会政党 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制君主制政体的国家,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

指点迷津:

(1)以责任内阁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3)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4)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5)实行分权原则。

四、美国《独立宣言》

1.发表背景:

(1)理论基础:欧洲 启蒙思想 中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等理论学说。

(2)思想动员:

①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实行普选制。

②杰斐逊:强调自由、平等,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潘恩:发表《 常识 》,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勇敢地走向战争。

(3)残酷统治:由于英国对北美独立战争进行了血腥镇压,殖民地人民和解的幻想破灭。

2.发表过程:

(1)提出:1776年6月初,弗吉尼亚的代表提出决议案,宣称各殖民地应是自由与独立的国家。

(2)草拟:大陆会议指派以 杰斐逊 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

(3)通过:1776年7月4日,经修改后通过,分送13州的议会签署及批准。

3.内容组成:

(1)第一部分:阐述宣言的目的。

(2)第二部分:高度概括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3)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人民的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忍无可忍,被迫反抗的。

(4)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4.体现的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

5.意义:

(1)宣告了 美利坚合众国 的诞生。

(2)第一次以 政治纲领 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3)宣布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4)促进了追求民主独立的斗争:

①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③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6.局限性:

(1)没有谴责奴隶制的内容。

(2)享有民主权利的人只占少数。

《独立宣言》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原因有哪些?

指点迷津:

(1)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共同领导了独立战争,宣言必然体现双方的利益。

(2)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从来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

(3)法律所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并不是立即兑现的,这些权利的取得与逐步扩大要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实现。

五、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1787年宪法:

(1)背景:

①前提条件: 1776 年,美国宣布独立;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②主要原因:松散的 邦联制 导致国家形势严峻。

③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 ”学说。

(2)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3)内容:

①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 联邦制 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

②三权分立:

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 立法权 。

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 行政大权 ;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免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 国会 的批准方可生效。

c. 最高法院 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4)宪法原则: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 原则、民主制原则。

(5)评价:

①特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②积极性:

a.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使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

③局限性:

a.未给予民主力量更大的权力。

b.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2.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两党制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作用: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与地方选举。

(3)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4)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具体政策有别,根本立场一致。

1787年宪法如何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指点迷津:(1)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也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2)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1787年宪法,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践了三权分立学说,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建立起联邦政府,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政局的长期稳定。

课堂精讲精练

1.“光荣革命”的实质及意义。

(1)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的妥协,是英国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长期斗争的结果。用政变方式推翻复辟王朝,避免了社会动荡,是符合英国国情的明智之举。

(2)意义:①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010山东文综)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尔波尔,排除C项。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

答案:A

变式训练:(2009广东单科)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D.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代议制民主”,英国代议制民主的形式就是君主立宪制。

答案:D

2.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示意图。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D.平等原则

解析:题中材料反映了总统和议会之间的制衡关系。

答案:B

变式训练:右图是反映罗斯福新政的一幅漫画,画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A.国会B.州政府

C.大法官D.副总统

解析: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享国家权力。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可以制定国家的政策但是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才能实行。题目中,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罗斯福提出了很多经济提案,但都要得到国会批准,所以符合题目中的现象。

答案:A

3.比较美国和英国政体的不同。

项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总统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任期制终身制

政府首脑总统首相

政府的产生总统提名,

国会同意首相提名,

国王批准

国家权力中心总统议会

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立法机关与行

政机关制约与

平衡关系政府由议会产

生,对议会负

责,受议会监督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以下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国家最高元首

B.议会才是国家权力中心

C.都是最高行政首脑

D.都是“统而不治”

解析: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虽然一个无权一个有权,但都是国家的象征与代表,都是国家最高元首。

答案:A

变式训练: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

答案:A

特别提示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通过一系列法案确立的,1689年的《权利法案》是其中的关键一个。《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议会权力,而且还有许多关于民众权利的保障内容,“权利”指的是民众的权利,注意不是“权力”。但此时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制内阁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虽然也限制王权,其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不是近代民主的体现。

2.美国建立之初的政体是邦联。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近代的民主制来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制,但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民主的形式是代议制即间接民主制;美国的“驴象之争”在表面上看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竞选中的激烈角逐,实质上是美国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本质上是一致的。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1第1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必修1第1单元

考点2汉代至元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前自主学习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西汉初,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郡县、封国并存。

(2)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 七国之乱 ”的基础上,颁布“ 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 节度使 ,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后发展成为 割据 势力。

(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藩镇割据 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 禁军 ;行政上,由中央派 文官 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通判 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藩镇割据 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 行省 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省制 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设 宣慰司 进行管理。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指点迷津: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

(1)汉初: 丞相 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 相权 ,加强 皇权 。

2.魏晋南北朝:拥有实权的先是 尚书省 ,继而又有 中书省 、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在中央设 中书省 、 门下省 和尚书省,分别负责 决策 、审议和 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 宰相 ,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隋唐时在尚书省下设 六部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4.北宋:宋初设立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 参知政事 、 枢密使 和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加强了皇权。

5.元朝:设 中书省 ,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削弱了皇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区别。

指点迷津:

①设置目的: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皇权;三权分立制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和维护民主。

②分权内容:三省六部制是决策、审议、执行;三权分立是立法、行政、司法。

③分权部门:三省六部制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权分立分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④实质:三省六部制是封建社会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 察举制 ,汉武帝起 举孝廉 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选用官吏采取 九品中正制 。

3.隋唐:

(1)隋唐科举制的完善:隋文帝采用 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 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世家大族 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1)明初废 行中书省 ,设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扩大。

(2)根本原因:明太祖认为 丞相制度 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3)直接原因:丞相 胡惟庸 擅权专恣,骄横跋扈。

2.经过:

(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废除 中书省 和丞相,权分 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废除, 君主专制 达到新的高度。

五、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处理,政务繁多。

2.确立:

(1)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于是设 殿阁大学士 为侍从顾问。

(2)明成祖时,选 翰林院 官员参与机密事务决策,正式确立 内阁 制度。

3.发展:

(1)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批答奏章的 票拟权 。

(2)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 六部 几乎变成内阁下属。

4.评价:

(1)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 中央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2)是 君主专制 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与明清时期内阁制有何区别?

指点迷津:秦汉时期在宰相制度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但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本身并没有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职位,而是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是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了。

六、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沿用内阁,置六部,负责 奏章票拟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负责 军国机要 。

2.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 南书房 ,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时,为办理 西北军务 ,又设置 军机处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大臣,每日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他们完全听命于 皇帝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课堂精讲精练

1.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演变及作用。

(1)演变:①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②宋承唐制,但以中书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与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合称“二府”。同时,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这样削弱了宰相权力,强化了君权。

③元代只保留中书省,取代以前的三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官,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明初沿用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和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君主专制得以进一步加强。

(2)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隋唐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④三省六部官吏绝对听命于皇帝,虽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2010福建文综)《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它没有监察的作用。

答案:B

变式训练:(2009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此题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三省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答案:C

2.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社会元朝

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不同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政治统治

(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2010江苏单科)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B.西汉

C.南北朝D.唐朝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答案:B

变式训练: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元朝的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严格受中央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行省的性质;C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特点;D项表述与行省的作用相反。

答案:A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和启示。

(1)演变:我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和制度有世袭制、军功授爵、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度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2)启示:人才选拔制度的好坏事关国运的兴衰,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2010浙江文综)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答案:C

变式训练:(2010江苏单科)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

答案:C

特别提示

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由郡县制到行省制,则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变化。

3.宋太祖和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改变、分散地方机构的权力;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6单元考点复习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修3第6单元单元总结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决

问题民主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民族

复兴

模式走欧美式的道路从走俄国式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重大

理论

实践辛亥革命,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思想精髓爱国主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夺取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作用推翻了清政府,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醒过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标志性成就可概括为: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三个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社会主义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前两个转变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后一个转变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始的。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纵深发展,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基本道路和根本保证。

3.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

(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

(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为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热点关注

1.运用历史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不同的思想理论成果必定对现今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学习历史就是为了以史为镜,反省现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认识与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例如邓小平理论中改革开放的思想对中国走向国际社会,融入国际市场产生的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对台湾问题、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原则指导。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是我们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由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鲜明的阶段特征,由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相关的史实较多,以及相应的理论专著较多,识记较困难,需分时期分别记忆。从党的创立到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十年对峙时期: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必修3第5单元考点复习教案=

考点10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前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3)思想:袁世凯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

(2)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等。

(3)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 。

(4)指导思想:民主和 科学 。(前期)

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 愚昧 与 专制 。

(2)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

(3)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

4.评价: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 启蒙 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

①冲击了 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

②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消极影响:

①对 传统文化 的批判有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 民族文化 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犯绝对否定的错误)

②把一切 西方文化 都看做是进步的。(犯绝对肯定的错误)

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

指点迷津:①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②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③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与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主要原因: 十月革命 和 五四运动 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2.代表人物:李大钊是举起 社会主义 大旗的第一人,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传播的社团及刊物:北京创办了“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影响: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要性。

指点迷津:①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与科学的提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条件。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成为世界革命的潮流。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使得人们认识到其革命理论的价值。

⑤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课堂精讲精练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评价。

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是新文学的典范。

评价:(1)进步性: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对封建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是近代中国向西方探求真理的组成部分,属旧民主主义范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主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酝酿和准备。

后期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

(2)局限性:

①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②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

(2010江苏高考)“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解析:“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即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答案:D

变式训练: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

解析:“赛先生”的意思是“科学”,即指西方自然科学。

答案:C

2.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1)国际原因: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2)国内原因:

①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得以壮大。

②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③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屡次失败的教训。

影响:

(1)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一批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09四川文综)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1919年4月”、“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A、B项反映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态度变化,排除。D项须在1921年中共成立之后。

答案:C

变式训练: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提出革命纲领

解析: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答案:C

特别提示

1.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宣扬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和文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斗争的新阶段。

2.维新变法思想和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子和儒学的不同态度。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力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便在策略上减少变法的阻力。而新文化运动中则提出打倒“孔家店”,主要是针对儒家思想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复辟帝制的理论基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9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