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 古雅的昆曲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 古雅的昆曲,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第1课 古雅的昆曲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从昆腔到昆曲

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顾坚;梁辰鱼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重大贡献。

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

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探究昆曲在“花部”与“雅部”竞争中落败的原因。

导读法

昆曲影视资料分析、欣赏法。

学唱实践体会法。

材料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

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是永葆艺术青春的唯一途径。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新剧作不断涌现;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深受群众欢迎。

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它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昆曲兴衰的原因。

难点

昆腔的特点。

本课从昆曲的形成、兴盛和衰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昆曲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对古老的昆曲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

本课引言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组成。文字材料指出:昆曲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它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三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昆曲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生对昆曲的关注。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四个重要概念,通过置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从昆腔到昆曲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产生的过程。昆曲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即昆腔的形成、昆腔的革新和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标志昆曲的诞生。教科书正是抓住这三个关键点说明昆曲是怎样产生的。

(1)昆腔的形成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种地方戏。

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昆腔的革新

元末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声腔,除昆腔外,还有产生于浙江海盐地区的海盐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地区的余姚腔和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戈阳腔。昆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四大声腔。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寓居江苏太仓的艺术家魏良辅,在善唱北曲的张野塘、苏州洞箫高手张梅谷、昆山竹笛名师谢井泉、苏州曲师过云适等艺术家的帮助下,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历时十年,获得成功,使昆腔跃居其他三种声腔之上,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徐渭谈论四大声腔时说:“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手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曲律》中说:“旧凡唱南曲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到万历末年达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地步。

魏良辅等艺术家对昆腔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曲调、唱法、乐队(乐器伴奏)等方面。曲唱(曲调和唱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必须对华夏—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音韵学、音乐学有相当高的造诣者方能掌握它。从而“曲唱”就成为中国一类特有的文士音乐。南曲来源于民间歌舞。民间艺人对声调、音韵、乐律不太讲究。北曲(北方戏曲)从古优发展到参军戏,再发展到宋元杂剧,受宫廷环境和文士音乐影响很深,所以它注重声调、音韵、乐律。顾坚创造的昆腔虽然有婉转悠扬的特征,但由于受民间艺人不讲究声调韵律的影响,仍旧存在着“平直无意致”的弊病。魏良辅革新昆腔,首先表现在曲调运用上,他借鉴北曲结构严谨的长处,从宫调、板眼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克服南曲的缺陷,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其次表现在唱法上,他吸收北曲行腔的高低起伏与平、上、去、入的字调相吻合的长处,强调要把每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准确无误地唱出来,演唱每个字的时候,还要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每个音又分为开口音、闭口音和鼻音。这样就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精细地步,当时人们称之为“水磨腔”。最后在乐队上,最初昆腔多半承袭古南戏,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后来昆腔采用箫、笛、笙管乐伴奏,魏良辅又增添了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革新的昆腔,在人物情感的表现上和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上,都已经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的声腔条件,但它依旧停留在清唱阶段,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3)昆腔登上戏曲舞台

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创作了传奇剧本《浣纱记》,并将它推上戏曲舞台演出。通常人们认为《浣纱记》是第一部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浣纱记》是一出极其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事。肩负国家重任的政治家范蠡与天姿国色的民间美女西施在明澈的溪流旁边遇合定情,却又不得不在沉重的政治风云中怅然分手。一缕洁白的轻纱,珍藏在情人的胸怀,也维系着国运的兴衰。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突时,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牲了爱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献身国家。范蠡伴随越王勾践去吴国为奴,苦等了三年,紧接着又是西施在吴王身边被蹂躏了三年。六年的相思之苦,换来了越国的胜利,但这对于花已残,心更苦的当事者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灵魂与血肉的大劫难。勇敢献身的爱国精神和极其崇高的政治品位,都是以爱情悲剧为前提而展开的。然而,为越国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范蠡,在胜利的时刻,接受了吴王临终关于兔死狗烹的警告,识破越王勾践在分一半天下与他的许诺中暗藏的杀机,毅然挂官归隐,携西施漫游五湖烟波。这又不能不说是一出令人深思的政治悲剧。《浣纱记》的演出,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大成功。从此,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革新的昆腔谱写传奇故事。昆腔传入京师,立即得到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宠爱,迅速取代活跃在京师剧坛上的弋阳腔,赢得“官腔”的称号。明末,昆腔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诞生了。

第二目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兴盛的时期和兴盛的表现、昆曲的致命弱点、以及昆曲在“花雅之争”中无可奈何地败落。

(1)昆曲的兴盛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的兴盛时期。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像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李玉的《一捧雪》、朱素臣的《十五贯》、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二是角色分工越来越细,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在昆曲演出中,扮演剧中男主人公的生,又分为老生、正生(即小生);扮演剧中女主人公的旦,又分老旦、正旦(即青衣)、小旦(指闺门旦)等。南戏中有七角色之分,到昆曲时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的说法。角色的分工,有利于演员表演技艺的提高。元杂剧的装扮比较简单,只有净、末用白粉敷面,以墨勾花纹,正面人物有时加重眼眉。到明代戏剧,特别是昆曲中,已经用各种彩色图绘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像《千金记》中的韩信由生扮演,剧本注明要“面赤微须”,就是要求涂红脸,还要带髯口;项羽由净扮演,涂黑脸。在道具的使用上,表现得相当灵活,往往充分利用小道具代替实物,进行虚拟表演,逐渐形成许多程式化的东西。《千金记》第二十二出,写萧何追韩信,手扬马鞭,配合舞台动作,飞驰过场,表现出萧何追赶韩信的急切心理。鞭与马结成了象征性关系,观众对它们之间的物象转换也具有了联想经验。于是,这种表演程式就在舞台上长期延续下来,以至于今。三是折子戏的出现。最初的昆曲传奇大多上演全本,一本往往有几十出,要演三个晚上。这样拖沓会使观众厌烦。聪明的艺人就从传奇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折子戏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它能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将一出戏曲的精华奉献给观众,再一个是打破了传统上由正生、正旦为霸主的演出局面,为他们以外的角色单独施展本领开辟了天地。所以,从清代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这种折子戏的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2)昆曲的衰落

昆曲一登上戏剧舞台,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掌中玩物。《浣纱记》演出成功后,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昆腔谱写传奇。他们的作品,脱离生活实践,脱离舞台实践,戏词追求典雅深奥,唱腔讲究悠扬婉转。像《游园惊梦》唱了半天才哼出一个字,强调了音乐性,旋律是美了,可是听不出语气,再加上唱词艰深,运用典故太多,一般群众听不懂。所以,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昆曲脱离人民群众是它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多次下江南巡游,每次必到扬州。扬州大盐商想博取乾隆皇帝的欢心,就养起很多戏班,在运河两岸搭建数十座戏台,每逢龙船经过扬州,锣鼓喧天,戏曲争辉。这里面既有专门演唱昆曲的戏班,又有表演各种地方戏的剧团。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奉昆曲为正宗,又因昆曲唱词高雅,就称昆曲为“雅部”;而各种地方戏花“杂”,种类繁多,就统称“花部”。在接驾演出时,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同时,除扬州外,在京师、苏州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观众的竞争,这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经历了三次高潮。首先与昆曲较量的花部剧种是京腔。所谓京腔是弋阳腔传到北京后改用北方方言演唱的新剧种,因其唱腔高亢挺拔,又称“高腔”。乾隆前期,京腔已有力量与昆曲抗衡,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不久取得了压倒昆曲的优势。清朝统治者对京腔采取利用和规范的措施,使京腔逐步蜕变为宫廷演出的御用声腔,扼杀了它健康向上的生命力。接着,乾隆中期,秦腔走出关中,唱红全国各地。1779年,著名的四川省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入双庆班,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城,引得豪门士大夫心醉。从此,秦腔大盛,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昆曲同样受到巨大威胁。秦腔在京城风光三年,清政府为维护昆曲的“正声”地位,以正风俗、禁诲淫之戏为名,明令禁止秦腔戏班演出。魏长生被迫离开北京,到扬州谋生。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岁诞辰,浙江官员与富商以送戏祝寿为名,由著名徽班艺人高朗亭率领三庆班进京朝贺演出。看惯了昆曲和京腔的老皇帝,对耳目一新的徽班演出十分感兴趣。那热闹的场面、炽烈的武打,也深深地吸引着北京各阶层的观众。19世纪初,四喜、春台、和春三大徽班也相继进京。他们与三庆班一起同昆曲展开决战。那时,看昆曲演出者寥若晨星,而看徽班演出者则高朋满座。四大徽班已成为北京剧坛的新盟主。

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从而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是它能够在花、雅之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从昆腔到昆曲”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第二自然段和“资料回放”,然后提问:昆山腔的创始人是谁?他怎样创造的昆山腔?昆山腔的表演形式在当时是怎样的?昆山腔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教师运用讲述法讲授本目第三、第四自然段内容,然后播放一段昆曲的音像资料,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并学唱一两句词曲,随后交流一下对昆曲演唱特点的体会。

关于“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分析归纳昆曲兴盛有哪些表现?(2)教师先讲清“花部”、“雅部”、“乱弹”名称的来历,再用投影仪将焦循《花部农谭》的两段资料(见教参原始资料部分)放映到屏幕上,让学生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昆曲存在什么弱点?花部存在什么优势?探究一下,“花、雅之争”,花胜雅败的原因何在?谈谈这段历史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从昆腔到昆曲”一目时,播放昆曲《游园惊梦》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学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一句,然后引导学生从昆曲的唱词、唱腔、节奏等方面分析昆曲的特点,并让学生试验一下,在不知道唱词内容的情况下是否能听懂演员演唱的是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对昆曲产生一些感性认识,为学生对昆曲形成理性认识打下一点基础。

案例二 在学习“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出示下列材料: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请学生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

相关推荐

第1课 古雅的昆曲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1课 古雅的昆曲”,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1课 古雅的昆曲

教学目标

识记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顾坚;梁辰鱼、魏良辅对昆腔的重大贡献,兴盛的具体表现。

理解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

重点

昆曲兴衰的原因。

难点

昆腔的特点。

教学设计:

关于“从昆腔到昆曲”一目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第二自然段和“资料回放”,然后提问:昆山腔的创始人是谁?他怎样创造的昆山腔?昆山腔的表演形式在当时是怎样的?昆山腔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种地方戏。

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教师运用讲述法讲授本目第三、第四自然段内容,然后播放一段昆曲的音像资料,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并学唱一两句词曲,随后交流一下对昆曲演唱特点的体会。

二、“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分析归纳昆曲兴盛有哪些表现?

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三是折子戏的出现。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多次下江南巡游,每次必到扬州。扬州大盐商想博取乾隆皇帝的欢心,就养起很多戏班,在运河两岸搭建数十座戏台,每逢龙船经过扬州,锣鼓喧天,戏曲争辉。这里面既有专门演唱昆曲的戏班,又有表演各种地方戏的剧团。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奉昆曲为正宗,又因昆曲唱词高雅,就称昆曲为“雅部”;而各种地方戏花“杂”,种类繁多,就统称“花部”。在接驾演出时,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同时,除扬州外,在京师、苏州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观众的竞争,这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

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出示下列材料: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请学生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探究一下,“花、雅之争”,花胜雅败的原因何在?

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从而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是它能够在花、雅之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问题解答

想一想,为什么有清朝统治者撑腰的昆曲,最终还是在“花部”与“雅部”的竞争中,而趋于败落了?

解题关键:政治干预不能最终改变艺术市场竞争的规律。

思路引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只有符合群众的意愿才能有生命力。

答案提示: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干预能够暂时压制一下花部,但却改变不了群众厌恶昆曲,欢迎乱弹的意愿。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脱离了人民大众,必然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

(一)本课测评

1.昆曲是怎样产生的?

解题关键:掌握昆曲产生的三大步骤。

思路引领:顾坚始创昆山腔;魏良辅革新昆山腔;梁辰鱼用昆山腔谱写传奇《浣纱记》演出成功。

答案提示:(1)顾坚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2)魏良辅革新昆山腔,使其具备登上舞台成为戏曲声腔的条件。(3)梁辰鱼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并获得成功。昆曲诞生了。

2.昆曲的特色是什么?

解题关键:注意从昆曲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回答。

思路引领:辩证地看待昆曲的特色。

昆曲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昆曲戏词文雅深奥,讲究运用典故。所以“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但是,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又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

(二)学习延伸

古雅的昆曲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古雅的昆曲”,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古雅的昆曲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从昆腔到昆曲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顾坚;梁辰鱼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重大贡献。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
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探究昆曲在“花部”与“雅部”竞争中落败的原因。导读法
昆曲影视资料分析、欣赏法。
学唱实践体会法。
材料分析法。
问题探究法。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是永葆艺术青春的唯一途径。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新剧作不断涌现;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深受群众欢迎。
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它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昆曲兴衰的原因。
难点
昆腔的特点。
本课从昆曲的形成、兴盛和衰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昆曲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对古老的昆曲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
本课引言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组成。文字材料指出:昆曲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它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三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昆曲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生对昆曲的关注。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四个重要概念,通过置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从昆腔到昆曲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产生的过程。昆曲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即昆腔的形成、昆腔的革新和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标志昆曲的诞生。教科书正是抓住这三个关键点说明昆曲是怎样产生的。
(1)昆腔的形成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种地方戏。
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昆腔的革新
元末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声腔,除昆腔外,还有产生于浙江海盐地区的海盐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地区的余姚腔和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戈阳腔。昆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四大声腔。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寓居江苏太仓的艺术家魏良辅,在善唱北曲的张野塘、苏州洞箫高手张梅谷、昆山竹笛名师谢井泉、苏州曲师过云适等艺术家的帮助下,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历时十年,获得成功,使昆腔跃居其他三种声腔之上,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徐渭谈论四大声腔时说:“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手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曲律》中说:“旧凡唱南曲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到万历末年达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地步。
魏良辅等艺术家对昆腔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曲调、唱法、乐队(乐器伴奏)等方面。曲唱(曲调和唱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必须对华夏—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音韵学、音乐学有相当高的造诣者方能掌握它。从而“曲唱”就成为中国一类特有的文士音乐。南曲来源于民间歌舞。民间艺人对声调、音韵、乐律不太讲究。北曲(北方戏曲)从古优发展到参军戏,再发展到宋元杂剧,受宫廷环境和文士音乐影响很深,所以它注重声调、音韵、乐律。顾坚创造的昆腔虽然有婉转悠扬的特征,但由于受民间艺人不讲究声调韵律的影响,仍旧存在着“平直无意致”的弊病。魏良辅革新昆腔,首先表现在曲调运用上,他借鉴北曲结构严谨的长处,从宫调、板眼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克服南曲的缺陷,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其次表现在唱法上,他吸收北曲行腔的高低起伏与平、上、去、入的字调相吻合的长处,强调要把每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准确无误地唱出来,演唱每个字的时候,还要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每个音又分为开口音、闭口音和鼻音。这样就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精细地步,当时人们称之为“水磨腔”。最后在乐队上,最初昆腔多半承袭古南戏,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后来昆腔采用箫、笛、笙管乐伴奏,魏良辅又增添了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革新的昆腔,在人物情感的表现上和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上,都已经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的声腔条件,但它依旧停留在清唱阶段,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3)昆腔登上戏曲舞台
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创作了传奇剧本《浣纱记》,并将它推上戏曲舞台演出。通常人们认为《浣纱记》是第一部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浣纱记》是一出极其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事。肩负国家重任的政治家范蠡与天姿国色的民间美女西施在明澈的溪流旁边遇合定情,却又不得不在沉重的政治风云中怅然分手。一缕洁白的轻纱,珍藏在情人的胸怀,也维系着国运的兴衰。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突时,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牲了爱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屈辱、痛苦而豪壮的决定──献身国家。范蠡伴随越王勾践去吴国为奴,苦等了三年,紧接着又是西施在吴王身边被蹂躏了三年。六年的相思之苦,换来了越国的胜利,但这对于花已残,心更苦的当事者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场灵魂与血肉的大劫难。勇敢献身的爱国精神和极其崇高的政治品位,都是以爱情悲剧为前提而展开的。然而,为越国复兴作出巨大贡献的范蠡,在胜利的时刻,接受了吴王临终关于兔死狗烹的警告,识破越王勾践在分一半天下与他的许诺中暗藏的杀机,毅然挂官归隐,携西施漫游五湖烟波。这又不能不说是一出令人深思的政治悲剧。《浣纱记》的演出,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大成功。从此,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革新的昆腔谱写传奇故事。昆腔传入京师,立即得到统治者和文人墨客的宠爱,迅速取代活跃在京师剧坛上的弋阳腔,赢得“官腔”的称号。明末,昆腔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诞生了。
第二目 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兴盛的时期和兴盛的表现、昆曲的致命弱点、以及昆曲在“花雅之争”中无可奈何地败落。
(1)昆曲的兴盛
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的兴盛时期。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精品层出不穷。像汤显祖的《牡丹亭》、高濂的《玉簪记》、周朝俊的《红梅记》、李玉的《一捧雪》、朱素臣的《十五贯》、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二是角色分工越来越细,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在昆曲演出中,扮演剧中男主人公的生,又分为老生、正生(即小生);扮演剧中女主人公的旦,又分老旦、正旦(即青衣)、小旦(指闺门旦)等。南戏中有七角色之分,到昆曲时有所谓“江湖十二角色”的说法。角色的分工,有利于演员表演技艺的提高。元杂剧的装扮比较简单,只有净、末用白粉敷面,以墨勾花纹,正面人物有时加重眼眉。到明代戏剧,特别是昆曲中,已经用各种彩色图绘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像《千金记》中的韩信由生扮演,剧本注明要“面赤微须”,就是要求涂红脸,还要带髯口;项羽由净扮演,涂黑脸。在道具的使用上,表现得相当灵活,往往充分利用小道具代替实物,进行虚拟表演,逐渐形成许多程式化的东西。《千金记》第二十二出,写萧何追韩信,手扬马鞭,配合舞台动作,飞驰过场,表现出萧何追赶韩信的急切心理。鞭与马结成了象征性关系,观众对它们之间的物象转换也具有了联想经验。于是,这种表演程式就在舞台上长期延续下来,以至于今。三是折子戏的出现。最初的昆曲传奇大多上演全本,一本往往有几十出,要演三个晚上。这样拖沓会使观众厌烦。聪明的艺人就从传奇中精选一出或几出戏,进一步加工、充实,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称为“折子戏”。折子戏生动、活泼,集中了表演艺术的精华,获得观众的欢迎。折子戏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它能在较短的时间集中将一出戏曲的精华奉献给观众,再一个是打破了传统上由正生、正旦为霸主的演出局面,为他们以外的角色单独施展本领开辟了天地。所以,从清代乾隆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这种折子戏的演出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
(2)昆曲的衰落
昆曲一登上戏剧舞台,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掌中玩物。《浣纱记》演出成功后,许多文人学士争相用昆腔谱写传奇。他们的作品,脱离生活实践,脱离舞台实践,戏词追求典雅深奥,唱腔讲究悠扬婉转。像《游园惊梦》唱了半天才哼出一个字,强调了音乐性,旋律是美了,可是听不出语气,再加上唱词艰深,运用典故太多,一般群众听不懂。所以,片面追求旋律和音乐的表现力,却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昆曲脱离人民群众是它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多次下江南巡游,每次必到扬州。扬州大盐商想博取乾隆皇帝的欢心,就养起很多戏班,在运河两岸搭建数十座戏台,每逢龙船经过扬州,锣鼓喧天,戏曲争辉。这里面既有专门演唱昆曲的戏班,又有表演各种地方戏的剧团。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奉昆曲为正宗,又因昆曲唱词高雅,就称昆曲为“雅部”;而各种地方戏花“杂”,种类繁多,就统称“花部”。在接驾演出时,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分激烈。与此同时,除扬州外,在京师、苏州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观众的竞争,这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经历了三次高潮。首先与昆曲较量的花部剧种是京腔。所谓京腔是弋阳腔传到北京后改用北方方言演唱的新剧种,因其唱腔高亢挺拔,又称“高腔”。乾隆前期,京腔已有力量与昆曲抗衡,出现“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的局面,不久取得了压倒昆曲的优势。清朝统治者对京腔采取利用和规范的措施,使京腔逐步蜕变为宫廷演出的御用声腔,扼杀了它健康向上的生命力。接着,乾隆中期,秦腔走出关中,唱红全国各地。1779年,著名的四川省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入双庆班,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城,引得豪门士大夫心醉。从此,秦腔大盛,京腔六大班几乎无人过问,昆曲同样受到巨大威胁。秦腔在京城风光三年,清政府为维护昆曲的“正声”地位,以正风俗、禁诲淫之戏为名,明令禁止秦腔戏班演出。魏长生被迫离开北京,到扬州谋生。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岁诞辰,浙江官员与富商以送戏祝寿为名,由著名徽班艺人高朗亭率领三庆班进京朝贺演出。看惯了昆曲和京腔的老皇帝,对耳目一新的徽班演出十分感兴趣。那热闹的场面、炽烈的武打,也深深地吸引着北京各阶层的观众。19世纪初,四喜、春台、和春三大徽班也相继进京。他们与三庆班一起同昆曲展开决战。那时,看昆曲演出者寥若晨星,而看徽班演出者则高朋满座。四大徽班已成为北京剧坛的新盟主。
花部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泼,唱词通俗易懂,从而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这是它能够在花、雅之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从昆腔到昆曲”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第二自然段和“资料回放”,然后提问:昆山腔的创始人是谁?他怎样创造的昆山腔?昆山腔的表演形式在当时是怎样的?昆山腔的名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2)教师运用讲述法讲授本目第三、第四自然段内容,然后播放一段昆曲的音像资料,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并学唱一两句词曲,随后交流一下对昆曲演唱特点的体会。
关于“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分析归纳昆曲兴盛有哪些表现?(2)教师先讲清“花部”、“雅部”、“乱弹”名称的来历,再用投影仪将焦循《花部农谭》的两段资料(见教参原始资料部分)放映到屏幕上,让学生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昆曲存在什么弱点?花部存在什么优势?探究一下,“花、雅之争”,花胜雅败的原因何在?谈谈这段历史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从昆腔到昆曲”一目时,播放昆曲《游园惊梦》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学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一句,然后引导学生从昆曲的唱词、唱腔、节奏等方面分析昆曲的特点,并让学生试验一下,在不知道唱词内容的情况下是否能听懂演员演唱的是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对昆曲产生一些感性认识,为学生对昆曲形成理性认识打下一点基础。
案例二 在学习“昆曲的兴盛与衰落”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出示下列材料: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其《琵琶》《杀狗》《邯郸梦》《一捧雪》十数本外,多男女猥亵,如《西楼》《红梨》之类,殊无足观。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清)焦循《花部农谭》
请学生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

第1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第1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一、教学目标
识记《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濒危世界遗产清单》、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丰富的遗产资源、拥有的世界遗产
理解《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和《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二、教学重点
《世界遗产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
三、教学难点
《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录标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指导学生观赏图片,结合文字的阅读,了解天坛建筑的特色,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说天坛是文化与环境协调一致的经典范例?
第一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
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北京圆明园图片,提问学生:它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再由此图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六大都城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分析它们遭受破坏的两大因素:一是自然的破坏(如开封古城,由于黄河的泛滥,已被掩埋在地下,现在的开封城,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所建);二是人为的破坏(如圆明园的被焚毁)。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只剩下北京城尚还保存完好。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门楼和城墙又被扒拆掉,整个城市的面貌也随之大变,难以再恢复历史的原貌。然后导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讲到《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目“《世界遗产名录》和登录标准”,
先讲《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录标准,再讲《世界遗产名录》先后公布的世界遗产数量,最后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定和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
讲述四项登录标准时,可选择五张分别代表一种突出的艺术成就(如长城);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平遥古城);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特殊的见证(如秦始皇陵);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如布达拉宫);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典范(如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图片,用计算机、投影仪或幻灯机打到屏幕上,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握各项标准的准确含义。由于文化遗产中的双重遗产涉及到自然遗产的登录标准,但它毕竟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历史纵横”栏目,不必细加讲解。
最后一目“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讲述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过程,再讲我国已申报成功的世界遗产数和准备申报的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可先提问学生: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资源丰富还是不丰富,为什么?你知道我国现在拥有哪些世界遗产?然后再讲述我国签署《世界遗产公约》和已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并指导学生阅读“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和“历史纵横”栏目的我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小结: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世界遗产公约》的通过标志着人类从惨重的历史教训中警醒,开始自觉地保护千百年来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亿万年来大自然创造的美妙景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共荣、文化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从而跨入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第1课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课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1课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识记佛罗伦萨的主要文化遗产、建筑特色、历史意义。

运用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的原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佛罗伦萨的原因。

理解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诞生的标志。

教学重点

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原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教学难点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以佛罗伦萨的地位作导入,如“鲜花之城”、“罗马的女儿”、“当代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人的自称)”、“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中心”、“文化之都”,均可以作为切入点导入本课。

第一目文艺复兴的摇篮佛罗伦萨

讲述:佛罗伦萨的历史:佛罗伦萨原为罗马帝国殖民地,962年起隶属神圣罗马帝国。1115年成为独立的城市公社。1187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1434年,美第奇家族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1494年法国侵入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被逐。1569年,美第奇家族依靠西班牙支持,建托斯卡纳大公国,以佛罗伦萨为首府,共和国历史结束。186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为什么12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

第一、政治上,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共和国,这既促进了佛罗伦萨经济的发展,也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前提。

教师出示材料:

它(指《正义法规》)还规定任何一个贵族杀死一个市民,都将被处死刑,并没收其财产,摧毁其房屋,假如罪犯本人未受到惩罚,他的近亲就将受到惩罚。贵族不能参加行会,因而不能担任长老,也不能参加市民武装的高级会议。任何一个家族,其成员在最近20年有是贵族骑士者,将根据公众意见宣告其为“权贵”。在这次革命中还组织和承认了9个小行会,准其配备武器,参加城市治安工作。……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是“长老会议”,由行会领袖抽签选举的6名长老(后增至9名)组成。长老会议和正义旗手(其职责主要是惩罚权贵)除总理国内政务和指导外交外,还有权拟定法律。候选人必须是30岁以上的佛罗伦萨公民,必须是行会成员,不是封建贵族,没有拖欠过税款,而且从未破产。

──《新世纪的曙光:文艺复兴》,

王挺之等著,第101页

教师提问:《正义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严格限制贵族;行会控制政权。

教师出示材料:

佛罗伦萨的大行会并不是一般的中世纪手工业行会,它源自商人公会,本是大商人大业主的组织,后来因从事银行、毛织等的商家专业化倾向益趋明显,遂按各自的行当而组成行会,但又要强调它们和普通行会不同,遂加一个“大”字……佛罗伦萨历史上始终保持其大行会称雄之制,它们是银行、毛织、舶来毛呢加工、丝织、毛皮、医药、律师七大行业。……直到1282年,当局才允许屠宰、制鞋、铁匠、瓦工、做衣等五业组织各自的行会。……这五个行会因有别于大行会,又较其他尚无权自组行会的贱业为高,故有“中等行会”之称。而其他小工小贩的贱业则要拖到1293年《正义法规》制定时,为争取广大群众,才获准让酒贩、油商等业组成九个小行会,于是大、中、小总共21个行会构成了佛罗伦萨工商业的有组织的整体,但实际上未包括进来的行业仍有不少,更有甚者,所有为雇主干活的职工都被排除在行会之外,自己更不能另组新行会。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朱龙华著第82-83页

1343年……决定首长会议按城内4区每区选2人之制共为8人,加上正义旗手使首长(也就是“长老”)达9人之数,而9个席位在大小行会间分摊,大行会(共有7个大行会)占2席,中行会(共有5个中行会)占3席,小行会(共有9个小行会)亦占3席,正义旗手则由大中小行会轮流担任。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朱龙华著第107页

师生互动:

教师提问:佛罗伦萨行会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资产阶级的组织。从加入行会的成员所从事的行业可以看得出来。而且,根据“所有为雇主干活的职工都被排除在行会之外”这句话可以推断出,参加行会的都是“雇主”,即资产阶级。

教师提问:综上所述,我们判断一下,佛罗伦萨政权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资产阶级政权。因为佛罗伦萨政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它镇压封建贵族的反抗,并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资产阶级政权在佛罗伦萨的建立,极大地刺激了佛罗伦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就为文艺复兴运动在佛罗伦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上,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这构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第三、第三、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之后,城市居民的生活在日益世俗化,他们希望能够尽情享受物质生活;与此相适应,他们的艺术欣赏旨趣也在日益世俗化,这就为文艺复兴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化的资助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使佛罗伦萨一举成为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总而言之,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和中心不是偶然的,而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之于意大利,正如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之于希腊。

第二目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讲述:

第一、建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时代背景和目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和其他许多同时期的建筑一样,是为了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13世纪末,行会从城市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后,决定把原来的主教堂拆除,新建一个可以反映佛罗伦萨现时大发展气魄的天下最壮观的教堂,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决议中指出:新教堂必须“具有人们能想象到的绝顶宏伟豪华之貌,其美丽壮观亦须穷尽人所能有的智力与创造”。这种豪言壮语倒也不仅是佛罗伦萨所特有,当时在托斯卡纳地区作为佛罗伦萨主要对手的西埃纳在修建大教堂的决议中就同样要求它的宏大富丽必居天下第一,据说当时西埃纳人甚至扬言:我们的教堂要造得那样宏伟,以至后代会把我们看作疯子!

第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造的过程。大教堂从13世纪末决定建造;1418年对大圆顶进行招标;1471年最终完工。前后历时近200年。圣母亚玛利亚大教堂和洗礼堂、钟楼共同组成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凝聚了坎比奥(大教堂除圆顶外的部分)、布鲁内列斯奇(大教堂的圆顶)、乔托(钟楼)、基培尔蒂(洗礼堂大门青铜装饰)等人的智慧,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第三、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建筑成就。教材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大,可以同时容纳3万人同时从事宗教礼拜活动(当时佛罗伦萨城最多也就9万多人);二是高,高达107米,是佛罗伦萨城最高的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同四周山峰一样高,老天爷看了也会嫉妒”;三是创新,如不用支柱,椭圆形,建筑材料较轻,空心的内外两层,采光充分,等等。

师生互动: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潮是什么?这种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要求将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享受现世生活中的幸福;它强调个性,肯定自我,倡导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教师: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被后人称作是“新时代的报春花”,也就是说,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现在,我们看两组图片。

教师出示第一组图片:德国科隆大教堂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见本课教材第38页)。

教师:德国科隆大教堂属于中世纪非常流行的哥特式建筑,其双塔高达157米。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高107米。大家从外形上看,二者有何区别?

学生:科隆大教堂是尖顶,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圆顶。

教师:结合中世纪的情况,想想哥特式建筑为什么要设计成高耸入云的尖顶?

学生讨论并在教师引导下回答: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中世纪是神主宰一切而人的个性被泯灭的时代。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就是为了营造神秘氛围,使人匍匐在神的脚下。

教师: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既然教堂是神的栖息场所,自然与世间凡人的住所有所区别,所以就要建造得高耸入云、神秘莫测、弃绝尘寰。著名的德国诗人海涅在《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中曾经对科隆教堂的双塔作过这样的描述:“看啊,那个庞大的家伙,在那儿显现在月光里!那是科隆的大教堂,阴森森地高高耸起。”除此之外,哥特式建筑还大量使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这更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光怪陆离和神秘恐怖,非尘世的特殊效果,达到了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的。总之,哥特式建筑就是要制造一种神秘莫测、人神相殊的效果。

教师:和科隆大教堂的高矗神秘不一样,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设计了一个内径达43米的圆顶,展现给世人的是一种开阔明朗的风格,而且,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与周围的世俗建筑十分协调。这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

学生:人文主义精神。

教师:对。从这个事例我们应该能得到一种认识:对于历史上的重要建筑,不仅要欣赏其建筑风格,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们体现的思想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罗马万神殿(见人教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插图)和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见本课教材)。

教师:大家比较一下两个建筑的穹顶有何异同?

学生:同:都是圆顶。异:万神殿的穹顶是圆形,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穹顶是椭圆形;万神殿的穹顶在外观上半露半掩,后者的穹顶则通过鼓座全部展现出来。

教师:与古代罗马的万神殿和中世纪的科隆大教堂相比,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更接近哪一种建筑的风格?

学生:万神殿。

教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家们逐渐抛弃中世纪的传统,开始向古希腊、古罗马寻求灵感。

教师:的确如此,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古代文化的“再生”。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大穹顶和万神殿的穹顶的造型毕竟还有所不同,它在继承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诞生的标志,是新时代的报春花。

第三目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

帕拉蒂纳美术馆是皮提宫的组成部分。皮提宫最初是卢卡皮提的府邸,布鲁内列斯奇修建。后来,科西莫一世购买了皮提宫并予以改、扩建,将其作为府邸,也收藏艺术品。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椅中圣母》(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网上通过搜索找到)和《中世纪圣母像》(见北京出版社《历史》第5册第55页)。

师生互动:

教师: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和中世纪的圣母像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中世纪圣母像中,圣母和圣婴坐姿僵硬,神态严肃,形象呆板。圣婴的眼睛位于面部的三分之二处,不符合婴儿的特征,其脸庞是圣母脸庞的小型化。总的来说,圣婴给人以“小老头”的感觉。

文艺复兴时期圣母像中,圣母非常秀美,圣婴表情可爱。

教师:艺术家们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呢?

学生:前者是为了突出圣母和圣婴是“神”,与“人”不同。后者则强调圣母和圣婴与人无异。

教师:这两个作品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和中世纪艺术作品的不同。在中世纪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呆板僵化,静穆神秘,表现出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而文艺复兴时期则将神人性化,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乌菲齐美术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从而成为文艺复兴的独特见证

小结

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许多建筑或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或收藏了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艺术珍品,它们既是建筑史上的杰作,又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证,从而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79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