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17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17》,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学们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组、2.5V和6.3V小灯泡(带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投影仪.

学生3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Ω,10Ω,15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一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2.5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三:两节干电池和6.3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生]同样的两节电池,2.5V的灯比6.3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生]能不能知道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师]根据同学们对电阻、电压、电流的学习,你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生]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生]也许其中的两个相除或相乘会等于第三个.

[生]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可能电流乘以电阻能等于电压.

[生]同一个电灯泡,电压大时,电流就大,也可能电压除以电流等于电阻.

[生]…

[师]同学们能有根据地推测、猜想非常好,你已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选择面前的仪器设备,想办法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师]我们要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必须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生]首先要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一般的结论,最后进行评估和交流.

[师]大家还记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吗?

[生]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师]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使用吗?

[生](同学讨论后)仍然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就将电压表并联在谁的两端.

[师]同学们没有问题的话,可以开始实验.

要求探究过程中首先设计好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写出完整的探究报告,并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并逐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分析论证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大家进行交流.

[投影]

第一组探究报告

[题目]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

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jaB88.cOm

(一)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的猜测,现在已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值也是已知的,每节1.5V.把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知道电阻、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进行多次测量,就能得出电阻、电压、电流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三)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

1

2

3

4

5

6

(四)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

电池组、定值电阻(三个不同阻值)、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数据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合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测量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

1.第一、二、三次测量中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第四、五、六次测量中,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I,电阻R,电压U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评估]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实验过程中不太完美的是:

操作过程中读完数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打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变阻器和电池组电池时,也没有打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

[疑问]

测量过程中,电压表每次测量的值和电池组电压值几乎相同,是否可以不用电压表测量,直接由电源电压读出来?

[师]对同学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引导同学们对探究过程及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生]我们设计的电路是这样的(用投影展示),也能得出和他们相同的结果.

[生]我认为我们组设计的电路比他们的更好一些.(投影展示)

引起学生争论.

[生]我认为前面的那两种设计合理,可以不用电压表,直接由电池电压就能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省事.

[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更好的这组同学能不能说说你们的设计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老师怎么看见前两组同学还比你们少用了器材,不好吗?

[生]前面两组虽然少用了器材,但操作起来麻烦.每测一组数据,就得改变一次电源,就要重新连接一次电路,很容易出错.我们这样的连接虽然增加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多用了器材,但不用改变电源,利用滑动变阻器就可以方便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还能提高测量效率.

[师]同学们认为他分析的有道理吗?谁还有补充?

[生]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还要注意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的最大电流值.

[生]在实验中还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正确的接线柱,这样读出来的数才准确.我们是用“试触”的方法来选择量程的.

[生]电流、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了,否则会损坏电表.

[生]我认为也可以测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师]同学们认为可以吗?

[生]可以测滑动变阻器电压.不过实验探究的是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测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后,还得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定值电阻的电压.这样的话,电源电压必须先知道.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实验时电压表是必须并联在电阻两端,电流表一定要串联在电路中.但是有的是先用电流表和电阻串联,电压表接在电阻和电流表两端,有的是电压表先并联在电阻两端,电流表再串联.(教师可让学生画图说明)这样测出的结果没有差别吗?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对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先大胆猜测,在下节内容的探究实验中验证你的猜测.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自己的测量方法和其他组同学的完全一样吗?

[生](同学们经过相互交流)有的组先固定电压测电流,比较电流和电阻关系;有的组先固定电阻,测电压和电流,比较电流和电压关系…

[师]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限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限制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就叫“控制变量”法.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即使遇到更多的物理量,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样处理可以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单因素的问题来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许多的方便.

课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三、小结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通过实验探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留在第二课时结束后完成.

五、板书设计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生]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于电流.

[生]…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师]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0“!”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

[生]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

[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师]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请同学们观看下面的资料片.

[投影]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

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自制投影片.如果能做成相关的动画录像片,效果会更好.

[师]看了这段片子,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一个定律的发现,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包含着许多科学家的智慧.

[生]欧姆定律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而是经过了许多次的改进实验,克服了许多的缺点才得出的.

[生]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

[生]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坚韧不拔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下一部分内容.)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师]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投影]例题1.

以教材例题1作为简单电路的解题指导.

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利用欧姆定律求解.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训练学生基本的技能.

教师板演利用欧姆定律求解,讲明解题的规范性,然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做此题.

例1:

解:I==0.25×10-3A

0.25×10-3A=0.25mA

[投影]例题2

以教材例题2作为公式变形应用的解题指导.

让学生画出图、标出量、写出数,把公式变形,由I=得到R=.然后将电流的单位变成安培,进行计算,同时一名学生板演,师生讲评.

例2:

解:由I=得到

R==15Ω

这个未知电阻是15Ω.

[投影]例题3

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正常发光.要使其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以例题3作为另一种变形练习.

要求学生按解简单电学题目的一般规则解题.解题过程中注意物理量的单位不能丢掉,且单位必须是要求的国际单位,注意将公式变形后再代入数值.

解:由I=得到

U=IR=0.45A×6.3Ω=2.8V

要使灯正常发光,应加2.8V电压.

[师]同学们刚才的演算说明大家已能用欧姆定律解简单的电学应用题,通过解这些题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电流、电压、电阻的三个物理量中,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就可以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

[生]欧姆定律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指的是同一段电路.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欧姆定律不仅适用同一个电器、同一个导体,也适用几个用电器组成的同一段电路.现在,大家总结一下三个题中分别是怎样应用欧姆定律的.

[生]第一题是直接利用欧姆定律I=的.

[生]第二题应用的是由欧姆定律I=得到的变形公式R=.

[生]第三题应用的是欧姆定律I=的另一个变形公式U=IR.

[师]对R=,能否说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对U=IR,能否说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大家讨论.

[生]不能这样说.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流、电压无关.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和电流、电压也没有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对物理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

●公式R=,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这里要注意的是,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但要注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也成正比.

[师]同学们再来分析例题2,如果想知道某段导体的电阻,可以怎么做?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可以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来求解.

[师]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呢?

[生]可以测出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了.

[师]大家认为可以吗?(同学们肯定,教师进一步明确)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3.额定电压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只新灯泡上的铭牌.如下图

同学们谁能说明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灯泡的牌子是光明牌.

[生]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这样的灯是在家里常用的,上面也有220V,是不是说这个灯泡的电压是220V?

[师]同学们想得非常对.灯泡上的220V,表示这个灯泡正常工作的时候,它两端所需的电压是220V.

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类似的标志呢?

[生]实验室用的小灯泡上也有比如2.5V、3.8V、1.2V.

[生]还有一些用电的小电器或电动玩具上也标多少伏特.

[师]它们表示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生]意思是这些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值.

[板书]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师]为什么用电器上都要标明这些额定电压值呢?请同学们利用刚学过的欧姆定律分析其原因.

[生]电阻一般情况是不变的.根据欧姆定律,如果电压低,则电路中电流小,电器便不能正常工作;如果电压太高,则电路中电流会很大,有时还会损坏电器.

[师]所以我们要求用电器必须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一般电器都附带有说明书,说明书中都会给你介绍电器的额定电压值.同学家中买回新电器使用时要先看说明书,这样才能工作得安全、放心.

4.短路

[师]在上面的分析中,同学们已了解如果用电器两端电压太高超过额定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很大,甚至烧坏电器.现在请同学们推测:如果一根导线的两端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一定,导线的电阻很小,那电流一定会很大.

[师]同学们看书P13“小数据”(或利用投影).

●实验用小灯泡电阻5~50Ω.

●实验用的导线(每根)电阻0.01~0.1Ω.

●照明灯泡(工作时)电阻100~2000Ω.

●长1m、截面积1mm2的铜导线电阻为0.017Ω.

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数据分别计算在实验室和实际生活中,将用电器接入电路和不接用电器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端时的电流大小关系.(电路接入用电器时,导线的电阻可忽略)

实验室:假设电源电压是U1,则接小灯泡和不接小灯泡时的电流分别为:

I1=I1′=(假设用3根线)

实际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2=220V.假设所用灯泡电阻为R灯=500Ω,输电距离为

1000m,则:使用灯泡时电流:I2===0.44A

导线直接连接电源两端时电流

I2′===6.47A

实验室:×=166.7倍

实际电路:=15.16倍

[师]通过计算,同学们能得到什么结果?

[生]不接用电器时电路中的电流是接入用电器时电流的几十倍,甚至更高,这样是很危险的.

[师]所以,绝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将导线连接在电源两端.

[板书]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

[师]同学们可以根据短路的危害,讨论为什么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而电流表不允许.

[生]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直接连在电源两端组成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这样容易烧坏电流表,而电压表则不同.将电压表直接和电源相连时,不会烧坏电压表,电压表的电阻很大.

[师]以上的讨论和分析都用到了欧姆定律,可见欧姆定律对我们分析、解决与电学有关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能不能再利用欧姆定律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呢?

串联电路

引导同学们画出两个电阻的串联电路,写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

电压规律:U=U1+U2

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I=

欧姆定律适用于单个的用电器和由几个用电器组成的一段电路,所以

对R1:I1=;对R2:I2=

对R1与R2组成的串联电路有:I=.

将I1、I2、I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

由于I=I1=I2,所以R=R1+R2.

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师]同学们还可以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投影]练习题

如图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U=27V,两电阻R1=6Ω,R2=3Ω,求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析]只要能求出通过R1、R2的电流,就能应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求出R1、R2两端的电压.题目给出了整个电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求出总电阻,就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总电流进而求得电阻两端电压.

解:根据串联电阻规律:R=R1+R2=6Ω+3Ω=9Ω

根据欧姆定律:I==3A

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I=I1=I2=3A

由I=可得:U1=I1R1=3A×6Ω=18V

U2=I2R2=3A×3Ω=9V

或者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出U1后,由U=U1+U2可知U2=U-U1,计算R2上的电压同理可先求出U2,再求U1.

说明:此练习题可以不在课堂上要求完成,课后经同学们充分讨论后,作为拓展的内容训练.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1)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2)对额定电压的理解.

(3)短路是电流过大的原因.

(4)利用欧姆定律推导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解析:据题意知:R=97Ω,U=220V,所以I==2.27A

答案:电流是2.27A

2.解析:由题知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不能将数值直接代入公式计算,要先将单位统一成国际单位制,再代入公式计算.

R=0.1kΩ=100ΩI=2.1A

根据I=可将公式变形为U=IR,所以U=IR=2.1A×100Ω=210V

答案:210V

3.解析:题中给出电流的单位是毫安,要先将单位变换,再进行计算.

U=2.2V,I=250mA=0.25A

根据公式I=可得:R===8.8Ω

答案:8.8Ω

4.解析:电炉丝的两端碰在一起,电流将不流过炉丝.由题意,此时电阻R=1Ω,接在U=220V的电路中,由I==220A.和第1题相比,其电流是正常工作时的97倍,所以发生短路非常危险,要尽力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

五、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变形公式

2.额定电压

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3.短路

精选阅读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器材
课件,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课件展示
电阻R电压U电流I
20Ω2V0.1A
4V0.2A
6V0.3A
电压U电阻R电流I
12V
40Ω0.3A
20Ω0.6A
10Ω1.2A
学生回答: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新课教学: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呢?
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师]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6“!”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
[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师]点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什么?
[师]思考:欧姆定律公式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的事项:
(1)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R=U/I,U=IR。
(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的一时刻的对应值。
(3).根据公式变形R=U/I,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这个式子只表明电阻R等于U与I的比值。
2.欧姆定律的应用。
[师]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利用课件展示:
例题1:我们已经知道试电笔内必须有一只很大的电阻,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只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根据题意,学生找到已知量。
R=880KΩ=8.8×103Ω
U=220V
解:I==0.25×10-3A
0.25×10-3A=0.25mA
答:使用这支测电笔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0.25mA。
利用课件展示:
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例题2: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解答:
解:由I=得,R=U/I=4.8V/0.32A=15Ω
答:这个未知电阻的阻值是15Ω。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3.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我们先来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I=U/R,怎样设计实验来得到结果呢?
学生讨论。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和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第二次灯泡的亮度小于第一次,说明第二次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大。
如果串联3个以至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够看到,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暗……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师]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二)探究电阻并联的问题
[师]怎样知道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并联起来与一个定值电阻R的大小关系呢?
学生回答:
利用课件展示:
演示: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入上述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相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后,灯泡比接儿一个电阻时更亮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小。
并联3个以至更多个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看到,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亮……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师]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2.欧姆定律的应用.
3.知道了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课本后动手动脑
五、板书设计:
1.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后记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自己也反思了课堂中的不足。
首先备课时我认真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针对欧姆定律反复的进行变式训练。把针对同一个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集中起来反复进行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这个知识点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从而集中注意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次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整个课堂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老师本人只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关键在于老师上了讲台之后总是放不开手,总觉得这个要讲,那个也得讲,总怕遗漏了哪个知识点。这节课,我虽然大胆的在尝试,可还是对学生的回答还有练习时的点评过于着急,没有听听其他学生的见解。比如,在课堂中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当电阻一定时,电压和电流成正比,让学生判断对错。当学生作出判断时,接着我又追问原因。她没有说出原因,在我的引导下她的回答也不够准确。然后我就急于给出正确的原因。在学生讲题的过程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解题步骤,而且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自己把解题要点又重述了一遍。其实这样既没有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自己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时间也浪费了。
最后调整好课堂节奏,问题的选择要精炼,有针对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

14.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14.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B:技能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欧姆生平,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说学生
1.学生结构
本班有54名同学,男生28名,女生26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平衡的原则分成九个小组,成员角色有组长、副组长、操作手、记录员、发言人等,成员轮流担当。
2.知识基础: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力基础
经过几年的自主互助学习性课堂的实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几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
1.在学生前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3.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设疑,启发探究欲望。[时间3分钟]
复习: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这样通过简单回顾、分析,使学生很快回忆起三个量的有关概念,通过猜想使学生对这三个量关系的研究产生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节课。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时间35分钟]
1.根据上节探究数据的基础,让学生讨论,自主得出结论: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强调两个一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达成教学目标之二技能目标)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具体做法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欧姆定律应用之一
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1有老师集中讲解,例2、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老师点评:
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②I、U、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5.欧姆定律应用之二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①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暗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说明电阻变大了。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②学生分组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两个电阻并联起来时,灯泡的亮度变亮了,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了,说明电阻变小了。
实验反思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为什么串联后电阻变大?并联后电阻变小?从前面学习过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释。
结论:电阻串联,越串越长,所以越串越大;电阻并联,越并越粗,所以越并越小。
难点的突破
①采取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电阻的串并联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自主得出结论,能更好的证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
②在实验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大胆的猜想,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驳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当学生的猜想与实验结果相同时,他会在实验中体验到快乐与兴奋,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小结:[时间4分钟]
1.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2.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四)考点说明与作业[时间3分钟]
考点:中考中关于欧姆定律的考点很多,但主要是针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要结合前面学习过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本节刚刚学习的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及其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公式的综合运用。
作业:
1.熟记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2.课本P29动手动脑学物理4、5、6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同步达纲练习】

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式中各物理量分别是指,主单位分别是。

2.某导体两端电压是12V,每分钟通过的电量是24C,则通过导体电流是,导体电阻是,如果在3分钟内通过的电量增加到90C,那么导体中电流为,导体两端电压为,此时导体电阻为。

3.加在阻值为12Ω的电阻两端电压为6V,在5分钟通过电阻的电量是。

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若给它加上18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此时导线电阻为,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导线电阻为。

5.一只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0Ω,1A”字样,当沿片P处于正中位置时,这个变阻器两端加的最大电压为。

6.一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4V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2A,现将它对折后拧成一

股接在同一电源上,则通过它的电流为多大?

7.用伏安法测电阻采用如下左图两种电路连接,○里表示电流表、电压表和电灯的位置:(1)判定电灯和两电表在图中确切位置。

(2)若误将两表位置互相换错,合上开关后,会产生怎样后果?

8.如下右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AP=20Ω,PPB=40Ω,电源电压Uab=12V,恒定不

变,求(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移动滑片P,使PB段电阻减小20Ω,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9.有甲、乙两导体,甲导体电阻为2Ω,两端电压为2V,乙导体电阻是4Ω,两端电压为8V,某同学计算甲导体中电流I,列出I==4A,试分析错在何处?并正确计算流过甲、乙两导体中电流大小。

10.解释电流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电压表都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素质优化训练】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R1、R2的电阻,然后根据所得数据作出如下左图所示图像,试判断电阻R1、R2哪个大?

2.如下中图所示,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R=30Ω,R=10Ω,设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求I1:I2=?

3.如下右图所示,R是滑动变阻器,若A、B两端电压不变,当滑片P向a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将;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当滑片P向a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4.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电路中,它们两端电压之比U1:U2=2:3,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3:4,则它们电阻之比R1:R2=?

【生活实际运用】

1.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

不能大于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B.15VC.30VD.36V

2.电子手表里的氧化银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5V,通过电子手表的电流大约是1.5×

10-6A,问电子手表的电阻大约是多少?

3.有一灯泡,把它接在24V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4A,灯泡上标有最多可通过3A电流,现24V线路有故障,问能否将此灯临时改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知识验证实验】

某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他先保持不变,研究出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再保持不变,研究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最后分析归纳可得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选填I=或U=IR或R=)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I=;电流、电压、电阻;A,V,Ω2.0.4A,30Ω0.5A15V,30Ω3.150C4.12Ω1.5A12Ω,0,12Ω5.250V6.0.8A7.(1)①是电流表,②③其中一个是电压表,另一个为灯泡,⑤是电压表,④⑤其中一个是电流表,另一个是灯泡,(2)第一个图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测的是电源电压;第二个图相当于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电压上,造成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与电源会烧坏8.(l)0.2A,8V;(2)0.2A4V9.误将乙导体两端电压作为甲导体两端电压,I甲=1A,I乙=2A10.略

【素质优化训练】

1.R2电阻大2.4/33.变大,变大4.8/9

【知识验证实验】

电阻电压I=

【生活实际运用】

1.B

2.106Ω

3.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34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