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走进分子世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走进分子世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一、走进分子世界

[设计说明]

通过对引言及图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索物质世界的愿望。通过对常见物质的介绍,使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引入物质的结构,让学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模型法,并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建立物质结构模型的过程,能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课本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良好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

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6、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欲望,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物理、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具学具]

粉笔、放大镜、水、高锰酸钾、酒精、玻璃管、铅块、钩码、烧杯、实物投影仪、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片、模拟分子间作用力的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2、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课前研究(学习)的问题]

1、组织学生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分子运动的资料。

2、组织学生留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及能体现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

3、用放大镜看电视机的屏幕,记下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点评

一、导入

2分钟师: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5页,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首先看下导语,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门窗,我们用的课本、文具等等无一不是这样,那么物质世界的两极是指什么呢?

师:大到什么程度?

师:小到什么程度呢?

师: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

生:极大和极小

生:浩瀚的宇宙

生:微小的粒子

对语言不够准确的回答,请其他同学纠正,或教师引导。

二、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收集证据验证猜想的探究方法建立物质微观结构模型

15分钟

现象1: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师:我手里有一杯纯净的水,用放大镜看水面。

师:根据这两个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物质可能是由什么构成的?

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或者还有其他可能,那么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样做?

现象2: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请注意变化的过程。

师:我们来交流在这个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

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师:这个现象支持了上述哪个猜想?

师:结合现象解释一下

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间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

师:有没有反对意见?

师:看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还无法弄清物质的微观结构,争论在于液体究竟是连成一片的,还是之间有空隙?

现象3:下面我们继续看一个实验: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师:该现象支持了哪个猜想?

师:具体解释一下(请学生回答)

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师: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请学生回答)

生:粉笔颗粒靠在一起形成连续体。

生:水面连续光滑。

生:物质可能是由小颗粒组成的。

生甲:颗粒是紧密的靠在一起的。

生乙: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观看演示实验

生:水慢慢变成紫色。

生: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

生:整杯水都紫色。

生: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我们看到高锰酸钾颗粒进入了水的内部,也可以这样解释,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而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挤进了液体中。

生: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了。

生: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生:构成水的颗粒和构成酒精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两种颗粒在混合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果液体是连成一片的话,混合后这两种液体的总体积不会改变。

生:模型2

生: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选2。

如有其他说法,给予肯定和引导。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学生举手发言。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及时纠正。

请大家思考

请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

三、介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钟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这些微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打个比方,用喷水壶把水分成一滴一滴的,一滴水能否再分?能分到什么程度不能再分?分到什么时就不再是水了?

师: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上述三例只是其中的一些。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比如水,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保持水的性质了。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

四、利用显微镜收集到更多证据支持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观看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分子结构图

5分钟师:以上我们从宏观现象出发建立了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而实际上我们凭肉眼能看到物质的内部吗?

师:假如能看到,这个模型将更有说服力。

师:来看一些图片,这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植物细胞,细胞之间是有空隙的,细胞还不是最小的颗粒,要看到分子怎么办?

师:这是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的金属微观结构图。

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展示苯分子、蛋白质分子图片。

生:不能

生:利用放大设备

生:利用放大倍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对图片进行讲解

五、知道分子的直径,对分子大小有感性认识并建立分子模型

3分钟

师:由此可见,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氢气分子的直径是2.3×10-10m,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师:既然引入分子概念,我们从物质微观结构模型就可以得到分子模型请学生总结一下。

生: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总结得很好

六、收集分子永不停息运动的实验证据

8分钟师: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

师:结合实验现象解释一下

师: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呢?

师:樟脑丸为什么会变小?

师:继续举例。

师:气味分子怎么会跑进我们的鼻子里的?说明什么?

师:从以上这些例子得到什么结论?

生:分子是运动的

生:如果分子不运动,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就不会扩散,水就不会整杯变成紫色。

生:(事例1)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并且闻到了樟脑丸的味道。

生:樟脑丸里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跑到了空气中。

生:(事例2)放学回家闻到厨房传来的饭菜香味。

生:气味分子由于运动从厨房跑到我们鼻子里。

生: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中的分子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对语言不准确的表述及时纠正。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引导

七、收集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证据。

5分钟师:分子会运动,而分子间又有间隙,那物体有没有规则的形状呢?是不是物体今天是一个形状,明天又是个形状呢?

师:分析圆柱体的铅块为什么还能保持形状?

我们再看一个演示实验:把二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师:说明了什么?

师:如果我继续用劲往里压,能不能把铅块压短?

师:这说明什么?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生:两块铅块紧挤在一起。

生: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生:不能

生: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液体很难被压缩。

生:铁棒很难被拉长。

生:-----------

给予肯定的评价。

对不正确的例子及时纠正。

八、小结。

3分钟师:面对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我们是利用: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作为猜想,再搜集证据进行验证。

师:利用这种探究方法我们了解到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

师:利用分子的模型我们可以来解释有关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下面请学生读一读课本第28页的图片和文字。

师: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师:学习和了解物质的结构,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生活物理社会”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文中介绍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知识。

生: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学生阅读。

生:固体分子靠得很紧,它们有规律地排在一起,每个分子只能围绕某一点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地体积和形状。

液体中分子间距离较固体大,它们有规律的排在一起,每个分子除围绕某一点振动外还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气体中,分子离得比较远,分子间距离为液体中分子间距离的10倍以上,每个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学生阅读

生:1、纳米材料;

2、现已开发研制出的纳米产品。

师生共同完成。

对回答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正确及时纠正补充。

可以请几个同学一起完成。

九、布置作业。课本29页

[保留板书]

一、走进分子世界

分子模型: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和引力。

[教学评价]

1、本节课的知识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比较抽象,教师主要通过活动对物质结构的分析,利用排除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结构模型。

2、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模型后,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愿望,并能发现一些生活中有关的现象,顺势利导借助课件和实物,这样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学生对本节课了解清楚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以及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教学资源]

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及配套光盘、学习评价手册、物理学习指导用书等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教学反思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下册《走进分子世界》教学反思

《走进分子世界》是本章的第一节,由于这一章——《从粒子到宇宙》是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所以学生在感知这些知识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对学生微观分子模型的引导。学生对微观世界的了解可以说是匮乏的,涉及微观世界的知识知之甚少,手头有又缺乏这方面的书籍,了解渠道有限,想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这节内容难度较大。所以我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后陈述实验现象并采用探究方法猜想、设计实验、分析结果、论证猜想这样的实验探究顺序得出结论,再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来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总体上来说,今天这节课教学目标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学生掌握较好。整堂课流畅紧凑,细节突出。特别是引出分子模型之前的三个演示实验,效果较好。第一个是说明物质由微粒组成,微粒间有空隙。我是用放大展台把铅笔迹放大,同学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个的微粒,并且空隙也能够看的清楚。还有第二个是酒精与水的混合,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自己提出了关于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的猜想,我又用黄豆和大米混合举例,学生很容易就肯定了自己刚刚的实验猜想。我要求学生先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听别人的发言,完善自己的发言,最终起到锻炼每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我发现:小小的几个实验对同学们理解分子模型都非常重要,所以同学们一旦对分子模型有了一定印象之后,再后来的分子动理论就能较容易接受了。后来做的一个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也非常成功:把两铅块粘合在一起了效果很明显。

在得出分子动理论之后,刚好打下课铃,所以,本堂课任务基本完成,唯有遗憾是不能再用几个例题帮同学们加深理解。后面的关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以及其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和分子的作用力的实验现象都是很明显,联系知识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举例,学生的兴趣还是很浓的。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感觉时间比较紧张,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还可以下节课再进行拓展。

学习了这一节的知识后,学生对物质的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愿望,能够发现一些生活中的有关的现象,但对物质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排斥力不容易理解。只凭自己的处理不是很有效,最好能借助课件或事物进行。学生不太了解无规则运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语言的表达不到位。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比较抽象的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作为教师,在对自己语言的逻辑严密程度要求上我因为经验不足还比较欠缺,为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我应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方法上首先应注意引导的准确和环境的创设,还有就是问的问题学生能够答出来,但是不够严密的时候就应该直接指出问题所在,没必要纠缠不清等。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我都要时刻注意,始终要坚持在实验课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走进蚂蚁世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蚂蚁世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走进蚂蚁世界

一、进入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载体,注重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显著特征,为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入问题情境:“提出你对蚂蚁感兴趣的问题”。由于蚂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动物,平时学生就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对此项调查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蚂蚁感兴趣的问题: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蚂蚁是不是和蜜蜂一样有“头领”?蚂蚁的触角剪掉后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蚂蚁为什么能驮动比自身体重大好多倍的物体?蚂蚁能游泳吗?蚂蚁有IQ吗?……经统计共有14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进行实践体验
1.搜集分析信息。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获得:咨询专家──东北三省著名昆虫学家张雨奇教授;上网下载;查阅书刊──《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蚂蚁的食用和药用》等;通过电视节目──“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科技博览”等。通过搜集信息资料,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学会了查找相关资料的快捷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学会了识别有用资料淘汰边缘资料。
2.观察和实验。在观察实验中有的小组观察不全面,如研究“蚂蚁是昆虫吗”的课题小组,只观察一种蚂蚁就得出蚂蚁是昆虫的结论。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多观察几种蚂蚁再得出结论。有的小组设计的实验具有科学性,如研究“蚂蚁最喜欢吃什么食物”的课题组采用了列表统计数据的方法计时观察蚂蚁取食每种食物的数量。研究“蚂蚁为什么要打仗”的课题小组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1)将同窝蚂蚁放在一起看它们是否打仗,将不同窝蚂蚁放在一起看他们是否打仗;(2)将正在咬杀的不同窝蚂蚁用清水洗去身上的气味观察是否打仗,将同窝蚂蚁喷洒香水看回窝后是否打仗。有的学生在观察中善于思考:许建同学发现蚂蚁往洞中搬运大块食物时不是推而是拉。通过观察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树立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撰写研究报告。通过讲座掌握课题报告的撰写方法,本次课题报告主要有两种形式:(1)实验报告:问题—方法—结果—分析—结论;(2)小论文:题目—引言—正文—结论。
三、研究成果交流
让课题组成员到前面介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台下的学生可针对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通过交流,学生分享了研究成果,在答辩过程中闪现出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灵感。
1.金点子。在研究蚂蚁的行为和蚂蚁洞的结构时需要挖开蚂蚁洞观察,但是他们不忍心破坏蚂蚁辛辛苦苦建起的家园,所以都取消了这个计划。王德浩认为到堤坝附近挖蚂蚁洞,既可以看到蚂蚁的地下宫殿,又可以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一想法不仅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而且体现了很可贵的同情心。魏雨利同学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蚂蚁喜欢往洞穴中搬运香肠,于是她想在香肠中放入一架微型摄像机,当蚂蚁将香肠运到洞穴里面的时候就可以拍到蚂蚁洞的结构,这一方法虽然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施,但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2.小发明。研究“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课题小组,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蚁穴观察盒”,用这个盒子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蚂蚁洞与洞之间的通道,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了蚂蚁排成队一个接一个地往外运沙砾的“壮观”场面。
四、感悟和体验
陆正:在观察蚂蚁取食时,我们看到蚂蚁发现食物时,不是自己独吞,而是招引同伴一起分享,我觉得蚂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人类学习。
张宝达:当一只蚂蚁搬不动大块食物时,立刻就有许多蚂蚁来帮忙,它们齐心协力共同将食物拖入洞中。这个情景让我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
王辰:为了寻找蚂蚁的卵,我们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每个双休日都到野外去找,常常累得筋疲力尽,多少次我都想放弃不找了,幸好小组同学相互鼓励。终于有一天我们看到了蚂蚁的卵,我们高兴地欢呼跳跃,想不到“艰辛后的成功更快乐”。
陈昊:通过课题研究,我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交流我学会了采纳他人的建议,学会了理解、欣赏他人,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这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大有帮助。
教师:半年的实践与探索,使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一个个“金点子”的产生,让我体验到了极大的惊喜与快乐,我感到学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关键看教师怎样去开发。我为有他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和自豪。

一、设计理念
立足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资源分析
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学生平时就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他们对这个课题非常感兴趣。有关蚂蚁的资料在常见的科普读物、网站、媒体都有介绍,蚂蚁随处可见,观察材料易得。这些资源为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学情分析
1.优势。在学生刚刚学完有关的基础知识后,开展此项活动,学生已具备了研究蚂蚁的知识基础。初中学生热爱生活,求知欲强,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提升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2.弱势。探究性学习是开放性的,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超出了教师的视野范围,他们的活动有很大的流动性,不便管理。对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家长并不理解,他们反对孩子搞调查研究,所以不给孩子时间,这是致使研究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策略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避免探究性学习陷入盲目境地。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困难,鼓励学生尝试多种途径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既让课题顺利进行,又保证学生学习不受影响。当然,最关键的是做好家长的协调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搞课题研究。

1.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成为课改的新理念,基于这种认识,王雪梅老师开发、利用了如下课程资源:(1)学生原有的认知储备;(2)家长的经验;(3)专家的知识;(4)网络资源;(5)各种媒体;(6)科普读物。
2.凸显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3.教学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获得到研究结果的得出,都突破了原来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获得了亲身体验,提高了实践能力。
4.重视研究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有许多感受与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遇到了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也会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总之,“走进蚂蚁世界”的课程设计,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为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此课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走进图形世界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进图形世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
§5.1(1)
【课前预习】
1.D;2.曲,平面;3.圆柱,圆锥,球;4.3,形状大小;5.B;
【课堂重点】
1.长方体,三棱锥,圆柱,圆锥,球;2.略;3.平面,曲面;4.(1)相邻的两个面,相邻的两个侧面;(2)棱与棱的交点;(3)各侧棱的公共点;(4)相等,相同的,长方形,三角形.
【课后巩固】
1.线,点,点、线、面;2.(1)3,三角形;(2)6,12,8;3.5,8,5;4.略;5.C;6.C

§5.1(2)
【课前预习】
1.曲,平;2.8,3,12;3.5,2,1,略;4.略.
【课堂重点】

【课后巩固】6,10;2.5,6,9;6,8,12;7,10,15;n+2,2n,3n;3.略;4.略;5.7,9.
§5.2(1)
【课前预习】
1.线,面,面;2.C;3.A,D;4.略;
【课堂重点】
1.略;2.(1)圆
柱,(2)圆锥,(3)球;3.略.
【课后巩固】
1.略;2.D;3.C;4.2,1;5.球.
§5.2(2)
【课前预习】略
【课堂重点】略
【课后巩固】
1.P,Q,N;其余略

5.3(1)
【课前预习】
1.4,三角形;2.扇形,圆;3.长方形,圆;4.6,长方形;5.6,正方形;6.B.
【课堂重点】
1.长方体,五棱柱,正方体,圆柱;2.略;
【课后巩固】
1.略;2.A;3.略;4.四棱锥,三棱柱;5.略.

§5.3(2)
【课前预习】
1.C;2.略;3.5;4.三棱锥;
【课堂重点】
1.6,1,2;2.略;3.略;4.(1)长方体(2)12,标字母表示(略)(3)6,长方形略.
【课后巩固】
1.长方体,三棱柱,圆锥,圆柱;2.5,3;4.D;5.A;6.不能,略.

§5.4(1)
【课前预习】
1.主视图,左视图,上面;2.上面,正面,左面;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4.六棱柱.
【课堂重点】
1.略;2.略;3.略.
【课后巩固】
1.A;2.C;3.略;4.

§5.4(2)
【课前预习】
1.略;2.三棱柱,三棱锥,圆锥;3.略.
【课堂重点】
1.B;2.A;3.略;4.略;
【课后巩固】
1.三棱柱,三棱锥,圆锥;2.略;3.正方体;4.F,D,E;5.7,11.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达标测试
一、1.C;2.D;3.B;4.D;5.B;6.B;7.A;8.A.
二、9.6、12、8;10.球;11.圆柱体;12.5.
三、13.;14..
四、15.;16.最少5个,最多7个.

§5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
【课前预习】
1.I,F、N;2.D.3.略
【课堂重点】
1.3816cm2;2.3.4.5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巩固】
1.16;2.8.
3.给出几种方案,比较几种方案中容积的大小.

§5小结与思考
【课前预习】
1.A;2.B;3(1)五,五;(2)五,十五,十;4.略;
【课堂重点】
1.略;2.A;3.A;4.略;
【课后巩固】
1.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2.C;3.C;4.圆柱,圆锥,正方体,三棱柱,三棱锥;5.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19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