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二节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节第八课《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质,认识大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辛亥革命
(二)能力目标
1.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从各种因素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给出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的操作思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2.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巨大作用。
(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和历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重点,突出难点。
教学重点: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2、本课是承《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民主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了解20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百年,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在近代前期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在三个资产阶级救国方案和20世纪三次巨变中所处的地位,增强学生宏观的历史感。(几张图片循环播放)上课铃响,打出本课标题。
(二)导入:
通过欣赏大屏幕,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孙中山——辛亥革命。第二次,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邓小平——改革开放。今天,我们来学习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导入
(三)讲授新课
1、历史背景:通过一段历史材料,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由学生回答。国内矛盾,经济发展是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推动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革命的伟大力量
2、革命的酝酿: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近二十年的较长过程,进行历史时空的动态研究才是历史思维的高级形式。辛亥革命的酝酿从经济发展到阶级的强大、从思想理论的提出到组织的建立、从人民的斗争到革命党的起义,环环相扣,一度前行,节奏很快。一次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而辛亥革命的能量聚集正是从1894~1911年的过程,武昌起义是其能量的释放,在这之后的种种变化又在为新的革命聚集能量。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聚集了最大能量,一举荡涤了旧的尘埃,完成了对旧制度初步改造。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哲学化的思考来诠释历史,看看辛亥革命前有着怎样的积累能量之过程。在师生的活动中首先归纳出辛亥革命酝酿的三个方面,再提供图片使学生了解。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和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则要进行重点分析,对于武装起义,可运用《与妻书》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革命的爆发:由图片引入。从各省来看,湖北省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各省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武昌拉开革命的序幕,则可以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4、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资产阶级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重点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运用历史情景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归纳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的具体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这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
5、结局: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评价很易搞成生硬的一言堂形式,可以从多种角度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比如通过介绍学术争鸣、辛亥革命胜利说、失败说和有胜有败说,使学生能够既学会以史实支持观点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可以更深切地认识我们所说的历史是客观的真实和后人的主观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类所认识的历史只是客观历史的一个仿真品。因此,迷信任何一个固定不变的结论并不是尊重历史本身,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评论。还可以就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作革命前后的比较与思考,这样比干背条文要更易被学生吸纳。把马克思、列宁的有关革命最精彩的言论提供给学生,同时也适当介绍一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性认知的方法,如怎样理解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怎样认识事件的功绩与不足,怎样把握评价的标准等。评价是学生认知的最高层次,多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逐步提高学科能力。
(四)课堂知识巩固
四、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课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图示、图表、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经过本课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反思:
本节内容多,,如何在一节课完成本节教学,必须借助多媒体。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体现了一种新理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快速提取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能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事物发展过程,例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另一个亮点,运用历史情景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去。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多媒体技术,把握好多媒体与教材的关系,融进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但也不要泛泛使用,反而适得其反,浪费精力,效果不佳,而使历史教学走入另一种歧途。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要把握好课改方向,领会课标要求,关注教学效果,灵活处理教材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设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方能探讨出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
评课:
1.,师生互动,课堂组织,课堂气氛比较好,总的来说总体上市比较成功的课。
2.存在不足之处是,教材的理解要详略得当,上课要充满激情,要积极互动。
3.在对我国四大高原及其特点讲述时,要尽量采用合作探究方式效果更好!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转折民族的复兴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起因及结果。
2、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一、预习自测题
1.粉碎“”以后,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的错误。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年底,在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年,中共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6、年颁布了第四部《》这是新时期第一部比较的宪法。
二、知识梳理,完成知识结构。
1、党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背景
2、思想理论界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意义:。
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主与法制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加强颁布法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法指导
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对会议内容的学习不能满足于记忆上,要弄清哪些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要理解会议内容,在理解中分析会议的意义。
四、合作探究
1、党的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这两次会议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从两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入手分析)
五、课堂小结
简述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可参考巩固练习第二题)
六、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揭开了“文化大革命”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它使人们认识到()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在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B、“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论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3、(2006.宁夏)下列内容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是()
①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③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④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⑤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 D、③ ④⑤
4、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A、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B、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D、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
A、叶剑英B、邓小平C、华国锋D、胡耀邦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C.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几则资料,请将资料对应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1、会议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大转折()
2、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
3、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会议是()
4、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该会议是()
三、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中共一大会址图二:遵义会议会址图三: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1、图一会议宣告了什么?图二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
2、图三会议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责任制使我国农业得到大发展?
3、以上哪两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重大转折作用?
七、
收获
困惑
八、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1、B2、A、3、B、4、C5、B、6、D
二、1、D2、A3、B4、C
三、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66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