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导读

一、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革命、改革、战争

学习本模块必须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二、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革命(暴力)

1、历史上重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大革命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中国的辛亥革命

(5)新民主义革命

革命是由暴力打造的,是用鲜血铸就的,它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用暴力来夺取国家政权,并且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

2、重大革命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结果。

3、根本目的:用暴力打碎了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

4、领导力量和方式:由下层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三、人类社会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社会改革(和平)

1、历史上重大改革: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10)中国的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

2、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

3、根本目的、实质: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领导力量和方式:

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四、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

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3.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4.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5.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6.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7.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8.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9.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

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5、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6、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10.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王朝初期:

①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

②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

③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

④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11.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艰巨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

多样性:

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三、重大改革简要回顾

中国

社会

历程

世界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

1.梭伦改革

背景:

①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

③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

措施内容影响

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评价:

积极性:①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①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②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③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所以,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特点:“中庸”(“折中”的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2.克里斯提尼改革

3.伯里克利改革

4.管仲改革

5.鲁国“初税亩”

梭伦改革与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都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但只是量变,没有达到质的变化,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发生。故都没有促使社会性质的转变。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①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割据混战。

②经济: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改革变法的潮流。

③军事:战争频繁。

④文化:百家争鸣

背景:

①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③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④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成功原因:

①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②商鞅变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地主阶级:变法保证了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特权;农民:奖励军功,有利于农民参与到政权中来,奖励耕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建立县制,且强调法治,使新法在地方得以顺利的贯彻执行。

④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⑤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⑥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导致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措施内容作用

前期

冯太后主持

重点

建新制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后期

孝文帝主持

重点

汉化迁都洛阳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成功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特点:

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影响:

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

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

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3.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王安石变法

4、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封建改革:埃及的阿里改革

5、中国近代清王朝的封建改革:洋务运动、清未“新政”和“预备立宪”

对封建主义改革的小结:

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

(1)欧洲的宗教改革

背景:

①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

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

思想文化领域:垄断教育、思想、文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社会生活:影响无处不在

②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天主教会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是各国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④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强大冲击,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⑤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原因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1517年开始

经过1、开始:“九十五条论纲”

时间:1517年

意义:揭开了宗教改革开始的序幕,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

2、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提出其改革主张

内容主张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使德国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

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时间1536年开始

内容主张评价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7、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8、建立政教合一政权(教会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使教会组织和国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作用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净化了社会风气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5、国际性影响广泛,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局限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发起者国王亨利八世

时间1532年开始,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实质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1、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

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结果:建立了不受罗马教会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历史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②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目的: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2.确立资本主义的改革

(1)农奴制改革

背景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从而引发农奴制的危机。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新思潮的涌动,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农奴制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出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促进人民的觉醒对俄国专制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原因)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客观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

目的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是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

内容二一九法令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需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结果成功外部力量的推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评价进步性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2、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3、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总之: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

表现: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佃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影响:1、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特别不是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

2、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

3、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农民暴动和起义不断

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表现影响

政治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本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要求改变现状,成为改革的主力和领导者

外交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而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幕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进步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影响

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

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3、更加暴露幕府腐朽、虚弱,使之成为众矢之

4、社会阶级结构进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5、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

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过程尊王攘夷运动结果失败

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倒幕运动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结果1、打败幕府

2、1868新政府改元“明治”。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明治维新政治-----废旧建新废藩置县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制定宪法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但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经济-----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改革土地制度内容: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改革地税内容: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作用: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殖产兴业”内容:

1、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2、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3、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措施:①政府把铁路和军工企业以外的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②政府通过补助金和优惠贷款等形式给予私人资本家资金支持。

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了解西方,宣扬启蒙思想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宣扬启蒙思想,代表人物福泽渝吉,以天赋人权为理念,宣扬平等自由

改革教育内容: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

作用: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局限: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洋才”

生活习俗西化采用西方历法,穿西服,喝牛奶,吃西餐,住洋房等

文明开化政策实质是西方资产阶级化

军事-----建立新军队措施:1、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2、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3、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

4、现代化军工企业

5、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局限: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作用: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结果1、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2、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性质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作用1、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始民主化,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4、社会面貌:打破旧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国际地位: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并逐步成为列强

局限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专制主义,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与朝鲜,侵略中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4)戊戌变法

历史根源社会背景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剧侵华

表现:1、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政治上: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直接产物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偿还借款,并加紧搜刮,各地的自然灾害等

经济、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

原因:

特点:

影响: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潮产生时间:产生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作用:局限:

指导思想维新思潮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过程开始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发展主要事件:

1、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湖南的改良派还办了《湘报》。

2、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后康又在上海组织了“强学会”,1898年4月康有为发起建立保国会

3、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4、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的作用;制造了舆论和组织了力量。在此基础上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维新运动勃然兴起。

高潮“百日维新”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作用局限

政治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

②裁撤冗员

③澄清吏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经济颁布新法:

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②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颁布新法:

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颁布新法:

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

改革旧制: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失败戊戌政变直接原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伊藤博文访华

过程:

原因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维新派不论在政治主张、方针策略,还是在组织程度上,都表现出软弱无力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发动广大群众,使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4、国际环境: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这就使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

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也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意义爱国性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后来,大名、将军,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群众基础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的进程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戊戌变法前没有经历政权的变动,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2)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1)帝国主义时期;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开始)

(2)美国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3.中国的改革开放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比较

一、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二、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三、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比较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欧的影响

主观目的: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富国强兵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性质封建性质改革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内容鼓励工场购买农奴,强化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

相同点:

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

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

①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②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④结果不同:一败一成。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⑤内容部分相同,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

不同点:

①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③方式上,中国是在综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④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社会背景(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1)封建危机严重(2)中外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具体措施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思想文化传统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

③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

⑥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①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④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⑤内容不尽相同,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⑥影响不同,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不同之处: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社会主义改革比较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场改革的背景。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而展开。试从经济、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分析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悬殊较大。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③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忽略特殊国情,产生消极影响,前进步履维艰。

(2)内容:

①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提倡和平共处。

②改革经济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涉。典型事例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3)中苏改革成败原因

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时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时刻警惕和打击西方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发展,人民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苏联长期脱离实际,受教条主义影响,不能很好地对外开放和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西方和平演变进行有效的反渗透,而经济因改革失败而衰退,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4)启示: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并完善建设道路。

②坚强有力的集体领导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关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2.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基本思路: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其次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

5.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6.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①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②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7.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8、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

(1)古代改革的分类(按原因和性质)

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春秋管仲改革

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

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革

隋以庸代役,唐租庸调制及两税法,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的“推丁入亩”

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契丹、党项接受汉文化

(2)关于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作用之间的关系:

A、改革原因:一般情况下改革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

B、关系:原因决定目的目的决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决定作用

根本原因决定本质内容本质内容决定作用

9、了解改革与革命的关系

无论改革或是革命都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然而二者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两种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交替进行的.当然有的时候,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期,两种方式的实施都有一定的可能性,如中国晚清,改良与革命都有一定的条件和可能性.

以前史学界大多数人对改革与革命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以致于对革命和改革持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10、目标要求

A.深刻地了解历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条件,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关系,加深对历史趋势的认识.

B.了解和探究这些重大改革的内容、进程及其结果;

C.分析评价改革的成败,原因,了解改革的复杂性、多样性,深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史、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等)

①力量对比:即改革方与反对方实力的较量。

②措施本身:是否切合实际、能否针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某些环节进行、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否顺应民意、是否能贯彻执行。

③个人素质。如邓小平.

④外部因素。如中国的维新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埃及阿里改革,土耳其凯末尔的改革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解答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解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一)课中思考题和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课中思考题

1、想一想,这几段诗歌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主张?

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与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制定法律,管理国家。

课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提示:

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进行新的社会等级划分和权利分配标准是财产多寡,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因此,其所谓的“公平”是一种有条件的“公平”,是财产等级制而非所有公民的公平。 

解析与探究:

1、教育能使人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判断力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文化素质是行使政治权力的基础。)

2、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正直无私等。(梭伦不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品德。)

自我测评解答:

1、①梭伦改革前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民众的监督和有效制约,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②至公元前7世纪世纪末,农民大量失去土地,下层平民和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贵族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1)主要措施:

梭伦改革始于经济领域。①他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土地又回到平民手中。

②还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

③为了解决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

他改变了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此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只由他的财产资格来决定,而不再取决于他的出身。

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他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了两个新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2)基本特点

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利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3、积极作用:①梭伦的经济改革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②梭伦的政治改革同样倾向于平民,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①梭伦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并未完全转到雅典人民手中。

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课中思考题

1、想一想,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几个诸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壮大自身。

2、在井田制下,人们是怎样处理公田与私田关系的?

公田是土地国有制,私田耕种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人们一起在公田中劳作,先干完公田中的事情。

3、这是管仲赋税改革后齐国出现的劳作情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由于齐国管仲进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有数目征税,这一规定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

课后习题解答

解析与探究提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权力下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分封制趋于瓦解。

变化:当时的社会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意义:有利于新兴地主参与政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自我测评解答:

1、转型:面临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

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

目的:他们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在当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

与春秋时期相比,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了封建性质的国家。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课中思考题

1、南门徙木的举措起了什么作用?

商鞅通过南门取信于民,保证了变法的顺利执行。

2、这是《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的当时的人对秦国军队的评论,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秦国商鞅中明确规定奖励军攻。按军攻授官爵,这样增强了救死扶伤的勇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课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

“轻罪重刑”,以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只是措施过于严苛。

解析与探究提示:

商鞅变法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秦国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自我测评解答: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和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严格户藉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通推行县制;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令”。

历史意义:

(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4)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②商鞅的个人作用:商鞅敢于同旧的势力作斗争。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秦国实际的改革措施;变法过程中,又不畏强权,严惩了一些旧贵族,从而确保了新法的推行。

③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④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变法,这是重要因素。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课中思考题

1、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

课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提示: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

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我测评答案:

1、背景:(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2)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3)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4)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5)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2、主要内容有:(1)经济上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2)政治上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影响:(1)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4)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

课中思考题

1、阅读这些材料,你对青苗法怎么看?

青苗法是针对豪强兼并之家利用农民青黄不接之时放高利贷取利而制定的,其目的自然在于救农户之急,以达到抑兼并的目的,这一制度的实行啬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抑制了地主豪强的盘剥。

2、阅读材料,思考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

保甲法实行主要是能够有效地控制人民,维持治安,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节省军费开支。

课后习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

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理财。司马光的合理之处在于主张“节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乏问题。王安石主张“开源”,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忽视“节流”是不可取的。王安石变法企图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国家的收入,这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因此,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但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解析与探究

1、材料一体现了王安石敢于冲破世俗阻力,勇于改革的精神。(意志坚定、直率无讳、据理力争、百折不挠。)

2、当时的人和如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排挤忠臣,结交小人;后人对王安石变法有两种评价:一种观点极力诋毁王安石变法如赵翼批评王安石变法误国,导致靖康之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法的实施对革新北宋社会政治、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3、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其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由于改革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而失败。(比较同意材料三的观点,不可否认王安石变法对北宁王朝产生过一些消极影响。但这并非王安石的初衷和个人能力所能做到的,我们应该看到其积极的、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一面。)

自我测评

1、“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冗官”是由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冗兵”由于北宋极力扩充军队所致。“冗官”“冗兵”和对辽、西夏支付的战费与赔款,早成了“冗费”。由此,形成了北宋的“积贫”局面。“积弱”则由于北宋在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由于过分的分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的。

2、(1)主要内容: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主要有省兵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此外还改革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

(2)历史作用: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为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以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经过实施新法,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军队战斗力得以提高,国力有所增强,在实现富国强后方面是有一定成效的。

人民版对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

课中思考题:

1、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统治地位吗?

不能够,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

(随着新的饿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

(1)中世纪后期的英国是一个王权日趋强化的民族国家,那里的宗教改革首先是自上而下发起,从王室利益需要出发而进行的,其结果主要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都铎王朝的统治。(2)此外,英国没有像德国和法国那样发生宗教战争,也是由于有比较强大的国家力量起到了控制全局的作用。

3、耶稣教会为什么要不择手段进行传教?

(1)耶稣会成员绝对服从教皇和上级,他们深入宫廷权贵,开办医院和学校,运用一切方式为天主教服务。(2)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利益,从思想上控制人的精神世界。(3)在海外传教中,它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4、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

(1)在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宗教宽容。但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和其它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实现宗教宽容仍需时日。(2)“冷战”结束以后,宗教冲突更显突出,并且与民族冲突、政治冲突、经济冲突等交织在一起。提倡宗教宽容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析与探究

1、阅读以上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天主教会的区别?

原因:材料一表明教会要掠夺德意志人的钱财;材料二表明教会通过兜售赎罪券骗取德意志的钱财;材料三表明路德愤起揭穿教会的骗局,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

区别:教会主张通过教会赎罪和得救;路德主张真诚的悔过就可以得救,无须经过教会。

2、结合以上材料,探究“异端”一词的内涵,思考宽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异端”的本意指非传统的宗教派别,是一个宗教用词,在希腊文原文中,意思是“选择”或“选择的行为”;在《圣经》中引申为党派的意思,指一群信念相同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在基督教的历史中,总是在某一宗教斥责另一宗教时使用,故在基督教的语境下“异端”一词有负面含义。在教材给出的材料中,“异端”基本上符合上述本意,指的是非正统的或与某一教派、某一区域的宗教信仰不一样的人。进一步看,称别人为异端包含着排斥异己和思想文化专制的意思,违背宗教宽容的原则。

(2)现代社会中,宗教纷争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实现宗教宽容,有助于维护人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自我测评

1、结合历史背景,阐述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1)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在欧洲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控制着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利,占据大量的财富和经济资源,是欧洲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和主要支柱。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教会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必须打碎教会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桎梏。

(2)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的勾结与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极端腐化,都使得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上述这些矛盾在得意志尤为尖锐,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的首先发生。

2、结合马丁路德的主张,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路德初期的宗教改革主张可以归纳为:(1)“信仰得救”即“因信称义”的原则。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圣礼不是主要的,更不需要靠教士的监督和干预。(2)《圣经》高于一切,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3)建立廉洁教会,反对教阶制度和繁杂的礼拜仪式,主张神甫可以娶妻(4)政教分离。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1)欧洲宗教改革是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欧洲的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2)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积极响应,个别国君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3)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俭教会的要求。(4)它和文艺复兴运动并称为早期资产阶级的两大反封建斗争,为西欧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11课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课中思考题

1、比鲁人孔子和齐人管仲的思想差异

提示:孔子尊崇西周的礼制,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是法家思想的先驱。

2、从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政治风格、文化传统、施政方针等方面分析齐鲁风俗差异的原因

提示:生存环境及经济基础:(1)鲁国地处古黄土层地带,经济以农耕为主,民风淳朴守成;(2)齐处于沿海地带,有工商鱼盐之利,生活富足,民风奢侈开放。

政治格局和文化传统:(1)鲁国处于军事战略要地,为西周宗室,文化上充分体现了西周的礼制;(2)齐国地处偏远,为异姓诸侯,礼法控制相对松弛,在风俗上对周俗多有变革创新。

施政方针:(1)从孔子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实践来看,鲁国具有重视既有的秩序、反对改革政治传统的环境;(2)齐国则是春秋列国中较早进行改革并富有成效的诸侯国。

3、分析汉、匈风俗差异的原因。

提示:汉以农耕经济为主,生活环境和政治秩序相对比较稳定。匈奴为游牧经济,生活上迁徙频繁,政治上多战乱和动荡。

4、材料反映晚明社会风俗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提示:风俗变化的表现为:(1)拜金主义盛行;(2)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某些意义上的提高,绅士们出于金钱的考虑与他们交游通婚;(3)读书人的生活方式亦体现出一些奢华和市井的符号。

其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史背景方面:如张居正改革大力推广一条鞭法,不但促进了白银的使用而且加强了农民、农产品与市场的联系,在客观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把倡导贞节新风当作巩固政权、嘉保太平的重要保证?

提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其原因。

一:秦兴起于偏僻的西陲,被中原认为与戎狄同俗、不识礼义德行,故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就极力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这一过程有利于秦的强大和实现统一,当然也有利于巩固其统一。

二:关于会稽刻石,顾炎武认为,过去越地“欲民之多,而不复禁其淫,传至六国之末,而其风犹在,故始皇为之厉禁,而特著于刻石,以此与灭六王、并天下并提而论,且不著之燕齐,而独著之与越。然则秦之任刑虽过,而其坊民正俗之意,故未始于三王也”。

三: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控制,以稳固统治。

6、彼得大帝为什么要剃须易服?

提示:革除旧的风俗习惯,促进俄国风俗和文化的西化,推动俄国的改革。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的变化一般来说是一次全面的社会改革所必不可少的一环。

7、请思考,乾隆皇帝与彼得大帝在对待礼俗、礼仪,以及改革图强方面的态度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对清朝和俄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差异:彼得大帝是主动学习西方的礼俗、礼仪,这与他学习西方、改革图强的目标是一致的,也是他所极力推动的改革的一方面;乾隆皇帝固守传统的礼仪制度,妄自尊大,无视西方技术等比当时中国先进的东西。

影响:彼得大帝成功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8、孙中山为什么要革除前清官厅称呼?归纳辛亥革命至今称谓及交往礼仪的变化,说明移风易俗的社会内涵?

(1)逐渐消除旧时代的残余影响,体现社会平等。

(2)略。

第12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中思考题:

1、读过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那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有什么感受?

19世纪的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反专制、争自由、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文学的主旋律。如:

果戈里: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书中赞扬乌克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揭露封建主义和金钱势力的罪恶。。《米尔戈罗德》收入四篇小说,其中《塔拉斯布尔巴》是历史题材,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义精神。1842年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作品以俄国“病态历史”而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而其批判的深刻在俄国长篇小说中,果戈里是第一人,所以《死魂灵》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1855年发表著名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同年冬开始发表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系统探讨了俄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

普希金: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年);《致恰达耶夫》,(1818)年;《乡村》,(1819年),1820年,普希金创作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A、俄国工业发展较晚;

B、封建性(农奴制度残余)和依赖性(外国资本)较明显;

C、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其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当时俄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

E、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并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它仅仅局限于经济基础而未涉及上层建筑领域,沙皇专制的封建政治体制没有变更。所以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3、“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也随之逐渐消亡;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它们都是俄国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

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的话说明,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引起国内的革命或改革运动,即“战争引起革命”。俄国这方面的例证主要有:克里木战争引起了1861年的改革、日俄战争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了二月革命等。

5、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观效果来看,可以赞同这一说法。

(1)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和稳定沙皇政权,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或者说主观上想促进革命的爆发;(2)但其改革“扶强抑弱”,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改革没有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占有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失去了对沙荒的信任,在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阅读与思考:

欣赏下面这幅著名油画。谈谈你的感想。

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它以有力的造型和豪放的笔法,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涵在他们身边的力量;也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非常落后,内河航运主要靠纤夫拉帆船。

解析与探究:

想一想,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变革有何影响?

国际环境对国家变革起推动作用。国家如不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就会其他国家赶上,并破坏本国或所属殖民国家的经济,从而导致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

此时,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自我测评:

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

(2)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民生活贫困,俄国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与西欧国家;

(3)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又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里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2、简析“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A、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B、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过度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C、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获得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局限性:

A、改革不彻底:实质是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前提下进行,当农民“解放”后,实际上已一贫如洗。

B、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俄国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农民购买力底,国内市场也不能充分活跃,而且广大农民对改革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

3、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资金,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

第1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中思考题:

1、想一想,这些话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怎样的改革思想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

2、有的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他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县和乡、村。这样,中央到地方就连里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看法: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的统一,有利于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维护民族独立。但他效仿欧洲国家进行的政治改革,并没有采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而是集权利于自身,成为译名封建独裁者。

阅读与思考:

阅读上述材料,你认为以上分析有道理吗?

有道理。穆罕默德阿里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他主要在军事和建立近代工厂即军事工业为主这方面积极仿效西方,而在推进民主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做的很少。这种片面的改革无法使埃及成为真正的近代国家。

解析与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

(1)穆罕默德阿里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要地狱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心事军队。(2)他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埃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增强了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助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埃及,因而在客观上又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成长。(3)使埃及得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和主权,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殖民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4)虽然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存在许多缺陷,最终因若干错综复杂的内外因素而遭致失败,但其历史攻击和深远意义却是不容抹杀的。

自我测评:

1、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改革领域改革的具体内容改革目的

政治方面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个县和乡、村。为了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新体制,阿里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制度。以便形成一整套严密而完备的行政网络,以保证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的贯彻实施。

经济方面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行政手段命令各部门尽可能使用本国产品,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了实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强盛的大埃及帝国。

军事方面创办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招募士兵,加强训练;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大力发展海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建立一个称霸近东的大帝国。

教育方面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办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为自己的改革振兴计划提供专业技术干部。

2、简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作用。

进步性: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

政治上:他用极端的手段消灭了中世纪最反动、在埃及肆虐数百年的马木路克实力,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实现了国家家的统一和安宁。

经济上: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了棉花等商品经济,培养和造就了第一批知识分子,因而长期停滞发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有所增加。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参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军事上:穆罕默德阿里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它使西方殖民国家不敢轻举忘动,使它的宗主国土耳其望而生畏,接连败退,所有这些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各观上是符合自己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的。

局限性:穆罕默德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因此,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第14日本近代化的起程——明治维新

课中思考题:

1、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贸易强大起来,这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

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的船入。

2、看一看,出岛设置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

设置了一条通路。

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于海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惟一的贸易港口,通路也只设置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

3、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

(2)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幕府的统治基础;(3)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

(4)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的势力。

4、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

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为政府投资,手工工场是民间投资。手工工场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当时,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1)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期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的局面;

(2)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由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

(3)提纲所列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统治。

(4)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

7、你认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

一方面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和民族主义膨胀导致的军国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即日本为本民族利益进行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阅读与思考:

下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找出文明开化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的变化?

交通方面:使用近代交通工具;衣着方面:穿着西式服装;

建筑方面:出现西式建筑;文化方面:西方的基督教得到传播。

解析与探究:

分析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对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态度,并结合课文总结出正确的应该怎样?

材料中反映出的态度有:

(1)积极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化;(2)盲目排斥外来文明;(3)彻底否定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4)为了政治需要而做出西方文化的姿态,迎合外国人习惯

正确态度:

(1)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改革自身文化中的落后因素,跟上时代潮流;(2)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民族的富强发展。

自我测评:

1、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1)废除藩国制度和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登记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推行殖民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为日本奠定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3)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习俗,发展近代教育;

(4)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2)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4)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1)明治理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经济方面: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政治方面: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文化方面: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

(2)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第15戊戌变法

课中思考题:

1、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1)其目的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寻求救国道理;(2)在顽固派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偶像低外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3)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2、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大意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棉队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

3、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

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主观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4、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那些人?为什么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

(1)维新派和帝党

(2)一种说法:是光绪帝当时陈述的新政方案对她刺激不大,且面临内忧外患,她也有心革新政治、加强国力,故同意变法。

另一种说法: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慈禧虽对光绪的夺权欲望、变法要求暴跳如雷,但她最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放手让光绪帝变法,在变法激起顽固派势力更大更普遍仇恨的时候,再下手解决。这种让权,也是慈禧被迫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给光绪帝设下一个新圈套。同时也说明光绪帝收回权利是有限的。当然光绪帝毕竟从慈禧口中得到可独自办事的承诺,并有第三者为证,又不能不对慈禧产生一种约束。

5、这些问题说明什么?

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总后台慈禧撑腰,光绪帝的权力有限,变法与反变法斗争异常激烈;也反映维新派急于求成,在变法进程上缺乏通盘考虑,应循序渐进。

6、“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人的献身精神?

二人的献身精神边县了维新志士为国家强盛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阅读与思考:

阅读以上材料,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解释?如果不同意,你的看法是什么?

不同意:

过快、过激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维新派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急于求成,缺乏通盘考虑,“除旧布新”与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并不矛盾。

同意:

(1)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维新派以追求完美至善的精神指定出纲领性的改革规划,但在种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归于失败。(2)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变法的失败结局来指责变法纲领,因为纲领本就是一个高于现实的远景计划,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等都是为现实纲领规划而采取的现实策略,不能把变法纲领的力度、强度、广度与现实策略的激进与否等而同之。

解析与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并思考这种差异与两国近代化之间的联系。

差异:(1)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大中小学教育体制,国民受教育的比例很高;(2)清政府自洋务运动以来功利性地兴办了一些专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3)维新运动期间兴建了一些新式学堂,但规模数量均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微乎其微。推行近代教育体制的时间比日本晚30年。

联系:(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日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教育兴国;(2)清政府不注意发展近代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自我测评:

1、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甲午战败造成的强烈冲击,使人们意识到救亡图存迫在眉睫;(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简述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主张:实行变法,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主要内容:

内容颁布的新法:改革旧制:作用局限性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没有涉及论战中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方面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文化方面普遍社论里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规模数量和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裁汰旧军。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御外来侵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3、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2)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掌握实际权力;(3)维新派在方针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

补充: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其它原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于无权的皇帝身上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脱离群众;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第16课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1、中日近代改革的共同之处

背景: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严重;

动因:资本主义发展,富国强兵的要求;

舆论、理论准备: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创办团体组织宣传发动改革,特别是运用西方的启蒙思想为思想武器;

内部、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经济形态落后,政治危机、社会矛盾激化,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有所发展。外部条件是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侵略的同时带劲西方文化。

领导力量:在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封建统治集团,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维新变法,后来还有由清政府实行的清末“新政”;日本是以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封建性浓厚的改革派领导,是以日本天皇为旗帜的;

主要内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对本国的政治体制有所改革,同时注意振兴工商业和发展新式教育。

2、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举办了一披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经济上: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军事:撒谎能够实行军事改革;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向西方

的内容中国的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未引进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日本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且还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强国。

不同结果的原因经济原因:中日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日本:

政治原因:两国统治者的阶级基础不同。中国: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封建地主阶级处于统治地位,特别是封建顽固势力掌握实权,并始终以维护封建专职制度为目标。日本:

3、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到幕末时,大名、将军,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群众基础领导力量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

进程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戊戌变法前没有经历政权的变动,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

环境(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2)列强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1)帝国主义时期;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结果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逐渐使日本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外反动势力更加紧密地勾结在一起,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课中思考题:

1、想一想,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军事力量不足造成的吗?

不是。甲午战争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客观上在于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

2、材料二、三反映出中国和日本在改革过程中有哪些不同?如何评价双方的立场?

(1)中国只注重学习西方的军事、交通、电信等方面的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西方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固守原来的传统;

(2)日本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也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注重适时而变。

李鸿章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顽固地坚持旧的封建传统,具有保守性;

森有礼站在日本改革派的立场上,既尊重祖先,又保持学习外国的好的传统,坚持适时而变。

3、材料四反映出的情况与中、日两国的改革不同有什么关系?对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1)材料四说明中国的改革阻力重重,主要来自于统治者的腐朽与落后及各国的干涉;

(2)而对日本来说国际环境相对宽松,国内阻力较弱。

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17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课中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两个“凡是”?

这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两个“凡是”本身是绝对化和行而上学的,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以狭隘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其实质是在拥护毛主席的旗帜下,以行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反对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你对此有何看法?

遵义会议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依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妥善处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注意时期的遵义会议”。

3、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以小挤大,以土挤洋,以落后挤先进”。你怎样理解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开始出现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六业齐上”的兴旺局面,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4、试分析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有何异同?

同:都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其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区别。都有计划、有宏观、有政府指导。

易: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5、想一想,党的“十六大”在反腐问题上和以往有何异同

同:都坚持彻底的惩治腐败,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易:党的“十六大”要求把反腐问题制度化,上升到党的政治任务的高度。

阅读与思考:

想一想,市场经济如何能在更大程度上调控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在哪里?

市场经济能够通过供求关系调控资源配置,当某种产品供大与求时,价格下跌,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这种产品或转产。相反,当某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升,生产者或利增多,就回汲引其他微利或无利行业的生产者转移到这一产品上来,从而达到调控资源配置的效果。

区别:对资源的配置手段不同。宏观调控主要边县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主通过市场进行资源的配置。计划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国家的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来管理和调节。

自我测评: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何历史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依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何经验教训?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全国财政收入达到较高的水平。

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改革,我国政治体制开始从传统的集权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模式过渡。

经验教训:改革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政治上既要避免右的错误,更要防止“左”的错误。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选修一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纲明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考点1商鞅变法 1.历史背景

(1)政治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

(2)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4)思想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6)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2.主要措施

(1)经济

(2)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3)政治

(4)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5)思想文化:制定秦律,燔诗书明法令。

3.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考点2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2.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措施内容历史作用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限制了土地兼并,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整顿

吏治实行俸禄制,考核官吏政绩决定任期,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续表

措施内容历史作用迁都

洛阳公元493年,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革除

旧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社会危机严重:国家兵虚财匮,内忧外患,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经验教训和王安石的工作经验与无畏精神。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以巩固和加强统治。

3.主要内容与成效

富国主要措施内容成效均输法设置发运使,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就近采购和运输减轻了人民负担,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货时再卖出限制了豪商大贾们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工程保证了灌溉;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按土地肥瘠收取赋税限制了官僚地主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人民负担续表

主要措施内容成效强兵将兵法精简裁并军队,设专门操练军队的将官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保甲法将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兵民合一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增强了战斗力,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保马法农户代养官马,政府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保证了军事需要军器监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保证了军需育才科举改革改以经义策论取士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制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改革学校制度改组太学,撰注教科书《三经新义》4.评价

(2)局限性

规律总结 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的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1)王朝初期

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

(2)中后期

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1.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

①“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既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也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

②“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

③“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2)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合乎秦国国情。

②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重用、支持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③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正确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

④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斗争。

2.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类别比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支持者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个人命运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实质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不同点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不同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不同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续表

类别比较点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说明的问题(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对改革的原因、内容、评价的规律性认识

(1)原因

①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c.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d.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e.民族危机严重等。

(2)内容

①改革实质:对旧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局部调整或根本性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性质:梭伦改革:奴隶社会中缓解社会矛盾的改革;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北宋王安石变法:封建地主阶级改良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革。

(3)评价

①坚持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标准。

②坚持辩证的历史的标准。

③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④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⑤判断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真题典例1.[2015·课标全国卷Ⅱ]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中“入不敷出”“税外之税”“民变”等信息,从官俸、办公经费、社会矛盾等方面概括原因。第(2)问,据材料中的“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等信息,从提高官员收入、抑制腐败、减轻百姓负担等方面分析。

2.[2015·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解析 “变化”依据“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等分析作答;“关系”从新兴地主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商鞅变法的产生,商鞅变法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等角度回答。

,考向分析2017年高考命题中,题型、分值及难度将会保持稳定,古代改革仍可能是命题的重点。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①要关注与必修知识相关联的改革,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结合起来复习;②要重视对古代改革的规律性总结;③近年高考本讲考题多数并没有以教材内容为依托,而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备考时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仿真练习[2015·长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了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的政策。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有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有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 (1)主要途径:政府利用经济手段增加收入,用于养老;制定并落实养老政策。

(2)转变:从注重家庭养老向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向转变。

原因:工业化的发展;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养老问题。第(1)问,注意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不可照搬照抄原文。第(2)问,注意体会概括材料二体现的特点、趋势;分析原因时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归纳。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2016·遵义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的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材料二 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无常,长期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羁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1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及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13分)

答案 (1)实质:以土官治土民。(或者回答:笼络控制。)

意义:维护边疆安全、国家的统一,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内地、边疆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2)原因:国家实力强大,西南地区土司统治残暴,战争频繁,阻断交流,不服中央,势力强大。

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1)从材料“承认各个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可以得出羁縻政策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或者回答:笼络控制),也可以得出羁縻政策的意义。(2)从材料“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对内残暴属民,对中央不服,骚扰接壤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可以归纳出明清改土归流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加强中央集权是明清改土归流的根本目的。

2.[2015·陕西八校联考](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煮盐者,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使仅、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故除盐铁家富者为吏。吏益多贾人矣。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皇帝问计于臣的背景。归纳辩论双方针对现实问题各自所提的改革方案。(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经济改革措施,并分析其特点。(12分)

答案 (1)背景:匈奴造成边患不断;国家财政空虚,无力应对匈奴侵扰;百姓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尖锐。

方案:“大夫”提出的方案是继续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和均输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以抵御外辱;“文学”提出的方案是废除盐铁官营政策和均输法,实行仁政,不战而屈人之兵。

(2)措施:采取强制手段把私营盐铁业收为国有;对私自经营盐铁行为严厉惩治;设专职官员来管理盐铁事务。

特点:带有国家垄断色彩;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官商一体,易滋生腐败。

解析 (1)依据材料“匈奴桀黠,擅恣入塞”“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概括背景。从“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可以看出大夫主张继续推行盐铁官营和均输。从“故以罢之为便也”可看出文学提出的方案是废除盐铁官营和均输,施仁政。(2)依据材料“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左趾,没入其器物”“置小铁官”可概括出措施。特点分析需注意从不同角度概括。

3.[2015·河南郑州二模](25分)材料一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革除诸路行用钞法之弊,诏统一印造交钞,以丝为本。十月,又以银为本,印造发行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面额分二贯文、一贯文、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十文、二十文、十文,共10种,法定银钞比价为钞两贯同白银一两。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废止南宋铜钱,以1∶50的比价收回南宋会子,换发中统钞,并发行“厘钞”二文、三文、五文作为辅币。1282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至元二十四年……印造发行“至元通行宝钞”(简称至元钞),从五文到二贯共11种面额,与中统钞并行,以中统钞五贯折至元钞一贯。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至正十年)下诏云:“以中统交钞壹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至元宝钞,通行如故。子母相权,新旧相济,上副世祖立法之初意。”十一年(1351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

——据《元史》卷九七《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的货币政策。(12分)

(2)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至正变钞”失败的原因及危害。(13分)

答案 (1)统一货币;采用银本位;货币分等;官府统一回收旧钞;禁止民间兑换货币。(任答三点即可)

(2)原因:币值混乱;社会动荡;以满足财政需求为目的;货币超发,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任答两点即可)

危害:通货膨胀;社会矛盾激化;金融秩序遭到破坏;商业发展受到限制;人民负担加重;财政紧张。(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统一印造交钞”“以银为本”“中统钞为唯一法定通货,通行全国。各路旧钞可到指定地点换用新钞”“1282年禁止金银私相交易,只可在各路官库兑换”等进行概括。(2)由材料信息可知,至正年间的变钞造成了币值的混乱,再结合材料中“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等信息分析“原因”。从币制改革造成通货膨胀、金融不稳、人民负担加重和财政紧张等方面回答“危害”。

4.[2015·湖北武汉四调](25分)材料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西晋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

三国时期,田地的占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封建国家所有,多以屯田的形式进行经营;一类为私人占有,多集中在世族门阀的手中。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已有,大量的屯田客沦为私家农奴……

……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一、占田制……《晋书·食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

二、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

三、品官占田荫客制……《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衣食客和佃客……不再负担国家徭役。

晋武帝司马炎……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晋书·食货志》曰: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1)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户调式改革的作用。(13分)

答案 (1)背景:三国时期屯田制遭破坏;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不断减少;统一完成,社会趋于稳定。(回答三点即可)

(2)作用:确定土地私有制度;安置流民,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保护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特权。(回答三点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统一中国”“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己有,大量的屯田客沦为私家农奴”等,联系当时社会状况回答。(2)从材料中户调式改革内容入手,分析其对土地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影响回答。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学案

第2讲 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纲明示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考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工人农民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了社会危机。

(5)危机面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选择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特别提醒 克里米亚战争只是加速了1861年改革,并不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2.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性质

(1)时间:1861年。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主要内容

(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3.改革的影响

(1)积极性

(2)局限性

特别提醒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改革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拓展深化 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近代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近代化历史浪潮的影响,因此,近代化在俄国出现是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

考点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2)外患:佩里叩关(“黑船来航”)

(3)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名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

2.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1)1868年新政府以天皇名义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向西方学习,改革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组织机构。

3.主要内容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

先是采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后又改为“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

4.历史影响

特别提醒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历史上也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日本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的标志,但是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缺乏民主宪政精神,为日后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基础。

考点3戊戌变法 1.背景

(1)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2)发展:办学堂、建团体、创报刊。

主要内容进步性局限性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冗员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经济提倡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军事裁汰绿营,西法训练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文教废八股、改书院、赴日留学等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新人才—(4)结果

3.评价

(1)爱国: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政治运动。

(2)进步:是探索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3)启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4)结论:其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特别提醒 戊戌变法的特点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9世纪末发动的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运动。

(2)戊戌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领导的政府,它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戊戌变法昙花一现,但它是一场资产阶级进行社会制度变革的尝试,同时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1.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1)影响

①经济近代化

a.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②政治近代化

a.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c.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③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④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⑤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2)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从背景看,历史向前发展,改革是时代的必然,只能迎不可拒。

②从目的看,必须体现民生需求,获取人民的支持。

③从过程看,及时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从结果看,成功的改革必须把改革看成系统工程,有序、稳定、协调开展。

2.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

(1)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内容:洋务运动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以维护封建制度;而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对封建制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造。

(3)方式:洋务运动主要靠少数地方实力派主持;明治维新在天皇的主持下进行了比较全面、广泛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是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4)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留有大量封建残余。

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主体明治新政府无实权的光绪帝具体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思想文化积极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以接受新事物4.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1)相同点

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②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内容: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⑤影响: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不同点

①领导: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②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真题典例1.[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解析 第(1)问,提炼材料信息回答即可,如由材料一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自天皇以下”等可得出自上而下推行的结论,由“众人趋之若鹜”可得出国民竞相效仿的结论等。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信息“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可得出日本人认识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的结论;第二小问,前者原因可从摆脱民族危机和改变落后的现状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原因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信息“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虚饰了一国之文明”等回答实质。

2.[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俄国改革背景,从俄国与工业化强国英法的国力差距的角度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二评价俄国改革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俄国改革历史影响的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

考向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5年2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5年3考,在2017年备考中,我们要重视培养材料解读能力,关注无教材依托的改革的认识,总结改革规律。

仿真练习1.[2016·遵义航天高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统称为“百日维新”的改革法令。它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了以欧洲的学风为基础的新学校,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新的由应征者组成的军队,这些措施始终停在纸上,因为军队支持始终维护旧秩序的皇太后,这时,他废除了年轻的皇帝,宣布由她自己摄政;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出“百日维新”的措施。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 (1)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学校;鼓励机器大生产与发展工商业;建立西方式的新军。

(2)失败原因:军队不支持;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采取的方法与斗争策略不当(要求过急;幻想争取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支持);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的相关措施,根据材料信息,依次展开即可。主要涉及到政治上,即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即鼓励发展机器大生产与工商业;教育上,即建立新式学校;军事上,即建立西式军队。第(2)问考查的是“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失败的原因”:A.主观原因;B.客观原因;C.根本原因等。结合相关史实,依次展开认识,所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2016·包头九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答案 (1)①农奴依附地主,②地主占有并可以买卖(出租农奴),③农奴要无偿地为地主劳作,④农奴要给地主提交一定的费用,⑤地主对农奴负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⑥国家基本不干预地主与农奴之间的事务。

(2)理解: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符合史实(只是部分人对农奴解放的一种期望)。

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解析 (1)从材料中“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等信息分析地主与农奴的基本关系;从“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分析国家与农奴、地主的基本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有夸大之处。联系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变化等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因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并受到了村社的束缚。

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1.[2016·日照模拟](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10分)

(2)结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简要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15分)

答案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颁布了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参照西方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带有一定的民主化倾向。“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结合所学可得出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从对内对外两方面分析: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对外,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第(2)问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影响,“一张脸孔望着未来”即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政治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带有民主化倾向;“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即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2.[2015·石家庄一模](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

——《梁启超传》

材料二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认识。(16分)

答案 (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变法过急,缺乏成效;用人不当;失去改革时机。(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注重思想宣传、舆论鼓动;主张变法要迅速推行。(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一方面,梁启超的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迫切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愿望。但另一方面,他没有看到变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缺乏经济基础;忽视了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的现实;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法措施难以贯彻实施;仅限于上层,忽视民众力量。在变法过程中,不讲策略,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

解析 (1)从材料中“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入手,结合戊戌变法期间用人不当和顽固势力的反对等知识回答。(2)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注重思想宣传,主张变法应快速实行。分析梁启超主张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联系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等回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2015·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5分)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8年4月27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渝吉著)等。规定:“天下权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

材料二 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4分)

答案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概括要点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日本的政治体制不难答出是君主立宪制。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对一般平民公布了《五榜揭示》”并结合明治维新具体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信息来回答。第(3)问考查分析历史问题以及归纳材料的能力,结合明治维新的特点从开放与保守并存角度思考作答。

4.[2016·湖北八校联考](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的所谓“武功”“文治”。这一时期中国文士集团由于受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影响,忠君的士大夫在任何特定时期都不得不满足于清帝所给的回旋余地。经世派中的人物,凡是不能适应地主阶级所谓“治世”的新需要的,或是在适应地主阶级所谓“治世”的新需要中反应迟缓的,往往被罢官,不再叙用,或者是屡罢屡用,沉浮宦海。因此,官场中的领导者们奉行中庸之道,对内妥协,对外防守。

材料二 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治年间“武功”“文治”的具体表现。(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同治中兴”的进步性。(13分)

答案 (1)表现:“武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文治”:崇尚理学;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2)进步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防实力,并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成立总理衙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同治中兴”推动了中国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近代化,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解析 第(1)问,“具体表现”结合材料中同治年间的时间段限,回顾地主阶级在军事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即可。第(2)问,结合“同治中兴”在经济、教育、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进步性和对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回答即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40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