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设计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设计”,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语:教案设计要以学生为目标,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接受,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人教版《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结构,了解的层次与脉络。

2.提高分析新闻结构的能力,学习新闻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的发展中的贡献,引导学生关系国家大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信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新闻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学会写作。

【教学方法】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则优秀的新闻报道。课文针对中国航天事业这样一个重大题材的报道,既记录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更着力揭示了几代航天人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凸显了国人的喜悦和自豪。在教学中材料分析和引导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能使直观而深刻地了解文章主旨和所包含的精神内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查阅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等资料,了解作者这篇新闻报道的写作背景。

(学生查询、师生交流、教师引导。)

二、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1.读完这篇新闻报道后你有什么感受?

2.这篇新闻报道在有什么写作特色?你能大概了解新闻报道写作的一些特点吗?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初步阅读感知的基础上梳理并掌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本则新闻报道的事件,回顾中国航天史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一般结构,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一、课文导入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二、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三、初读作品,畅谈感受

1.学生活动:请谈一谈你读完这则新闻报道后的感受。

自己的真实想法,畅所欲言)

2.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梳理总结学生感受。

参考资料:

一、什么是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飞船用了108分钟绕地球运行一圈后,在萨拉托夫附近安全返回。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1961年5月5日,美国第一位进行亚轨道飞行的航天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因此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二、课文第14节提到的“4位著名科学家”:

王大珩(héng),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王淦(gàn)昌,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

杨嘉墀(chí),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是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自动化学科、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四、扫清障碍,理清情节

1.识记字词

耸入云天翌日扭转乾坤横亘

2.整体感知文章

思考:

(1)新闻报道有几个要素?

点拨:事件、地点、人物、事件(联系中的这几个要素,让学生找出来)。

(2)你能读完课文后按时间的顺序列出中国航天史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吗?

点拨: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

1958年,毛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

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

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1986年,“863”计划出台;

1992年,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1999~2002年,“神舟系列(一至四号)”成功飞天;

2003年,“神五”成功飞天,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3)你能找出文章中的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吗?

点拨:

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

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

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干净利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锦上添花)

3.内容分析

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本则新闻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

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写到杨利伟以及描写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中国人在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激情澎湃,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这种描写式导语的写法容易起到引人入胜效果。

的第一部分即导语中,作者对这个航天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4~26段),主体。

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而展开或阐发这个新闻事实,则必须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和资料。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的过程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很好地驾驭了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事件。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

第5、6段,写背景。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这个消息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是中国人毫不示弱!这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计划,上天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JAb88.COm

第三部分(第27~30段),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五、细读作品,思考问题

1.最后一关,既然“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还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提示: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是极端粗略的,是表面的,真正研制的技术我们一无所知。

2.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提示:用数字列举法。如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如“神舟”一到五号的相继成功发射等,都有力地说明了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3.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另外,所引“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又紧扣文题。

4.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哪儿?为什么这么说?

提示:文章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最后一句:“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饱含感情,高度概括了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题。

2.感受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扩展阅读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的国家
↓↓
立体感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②/③//④///⑤
(转折)(总分)(并列)(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解题规律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以及新闻在结构上的特点。
2、关心国家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
2、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钱学森讲“万户飞天”
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
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我国古代的万户,身绑土制火箭,要勇敢地飞向天空,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万户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尝试乘坐火箭升上天空的第一人,今天我们的航天人终于实现了飞天梦。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如今,科技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2003年,中国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新感受那份自豪与骄傲以及重温那段艰难的航天历程。(写出课文标题)请同学们看屏幕画面,以自豪的神情去回顾我国的航天历程。(放映幻灯片)
二、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前学过的新闻知识,把握文章的脉络即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1、标题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语(1—3段)2003年10月15日,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意义重大。
主体(4—26段)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1)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批示。
(2)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3)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
(4)1992年,中共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5)“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6)“神州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结尾(27—30段)(回到现实)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三、解决几个问题: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州五号”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的?请举例说明。用了大量的数字来体现真实性。
3、讨论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来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一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4、谈谈本文的结构特点。
一般的文章可以分为三种结构线形结构、网状结构和圆形结构。本文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两部分记录的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
四、作业结合本文,课外搜集资料编写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附: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05)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00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在课文第14节提到:“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四位科学家是:
王大珩(hng)[应用光学家。原籍江苏苏州,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王淦(gn)昌[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院士。]
杨嘉墀(ch)[我国著名的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是我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自动化学科、自动化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神八空间模拟对接初步成功
中新社上海十月一日电(宗晨亮)
随着“神七”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下一步进展备受关注。记者今天从上海航天局了解到,上海航天局目前已经着手“神舟”八号飞船的研制工作。这意味着中国航天“三步走”计划已迈出最后一步。作为“神八”核心试验任务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地面试验中已获得成功。
上海航天局介绍说,与“神七”一样,上海航天局将继续承担“神八”推进舱、推进系统、电源系统和通信、语音系统的研制工作,目前这些系统已经进入了调试阶段。“神八”发射前,将首先发射试验性质的小型空间站“天宫一号”,然后才发射“神八”飞船,两个航天器将在太空试验交会对接。两者在地面模拟环境中进行的交会对接试验已经成功。
据悉,目前正在研制的“神八”乃至于“神九”的核心任务是试验“空间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是建立空间站的基础性技术。交会对接指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轨道会合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它是实现太空装配、补给、维修、航天员交换等过程的先决条件,更是建立大型空间站的基础。
中国航天计划分为三步来实行,第一步是“神五”完成的从无人到载人飞行,第二步则是“神七”完成的航天员出舱太空行走试验。而“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则是,首先建立短期小型空间实验室,最终目标建立长期的大型空间站,以及建立航天员可以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的“空间往返系统”,进而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因此可以说,“神八”的研制,标志着中国航天工程已迈出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步。
社论:飞天路上的壮丽凯歌
——热烈祝贺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8年09月29日08:38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9月28日,我国航天员在顺利完成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后安全返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我们向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英雄的航天员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载人航天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也是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的宏伟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在短短16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无人到三人、从舱内到舱外的巨大跨越,成果举世瞩目,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凝结着航天战线无数科技人员、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的心血和智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几代航天人建立的历史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首次飞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技术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状态变化更多,对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了更高标准。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顾全大局的协作精神,成功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胜利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下一步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这次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巨大威力。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人自觉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着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自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把各参研参建参试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作为任务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着力确保各大系统、各个环节运转的高效有序;自觉坚持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培养作为任务实施的重要目标,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神舟七号任务的实施过程充分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加快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神舟七号飞行,太空迈出一小步,中国前进一大步。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改革发展任重道远。面对无垠的太空,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面对未来的征途,渴望发展的中国人民将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神七”完成四大科学任务创造中国航天四个第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负责人10月5日公布,神舟七号伴飞小卫星顺利完成前期空间观测任务,共下传1000多幅飞船多角度翱翔在太空的图像,均清晰完整(见上图)。至此,此次神舟七号飞船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出舱、舱外空间材料研究、伴飞小卫星以及中继试验卫星——天链一号的应用四大科学试验,创下了中国航天领域的四个第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神舟七号伴飞小卫星是中国第一次由一个航天器围绕另一个航天器在飞行。要搞空间站,这样的伴飞技术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宗文)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22日发射升空。
发射“月船1号”发射重量1.3吨,造价39亿卢比(约合8300万美元)。
当地时间10月22日6时22分(北京时间8时52分),搭载“月船1号”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在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飞离地面。
负责此次探测任务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说:“这是历史性时刻。我们已开始月球之旅。”奈尔说,一切跟踪数据表现正常,印度希望借此次探月任务“解开月球之谜”。
任务按计划,“月船1号”调整到绕月运行轨道后,将通过高精度遥感装置勘察月球表面,绘制月球成分地图和三维地理图,还将完成月球碰撞探测。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前首席助理斯科特佩斯说,人类虽已登月,却还未利用新近技术为月球绘制详细的“现代地图”,火星地图都比月球地图全面。他说,采用新技术的“月船1号”将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地图。“月船1号”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探明稀有同位素氦3在月球上的分布情况。氦3是可控核聚变原料,可能成为地球未来所需的重要能源,被认为在月球上储量丰富。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即便月球上存在大量氦3,开采难度也很大。此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说,“月船1号”还将释放一颗重约30千克的撞击探测器到月球表面。探测器内仪器将收集其着陆时扬起的“尘土”,展开分析。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学习提示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报道,作者以大量的翔实的材料叙述了中国人近半个世纪的飞天梦想。叙事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篇全在结局”之说。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曾说:“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的国家
↓↓
立体感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教材实例解析】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①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②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③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②/③//④///⑤
(转折)(总分)(并列)(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解题规律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16飞向太空的航程


16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晖映(yìng)九霄(xiāo)奇迹(jī)不同凡响(fán)
B翌年(yù)酝酿(ràng)横亘(gèn)摘星揽月(lǎn)
C应用(yìng)苛刻(kē)扭转(niǎ)载人飞船(zǎi)
D着陆(zháo)耸入(sǒng)轨道(guī)可供借鉴(gō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B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沉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C他们都经过了进乎苛刻的各种身体测试。。
D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做气载人飞天。。
3.下面句子的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飞天路上的()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3)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4)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A振动重重制定竖立B震动重重制定竖立C震动重重制订竖立D震动重重制定树立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C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D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5、假如你是杨立伟,遨游太空时你会想到什么?
答:

二。课堂点击
6?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答:

7?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
答:

8中国的飞天梦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

三。选段在线(课文品读,瞄准重点、难点、常考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
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可能:
催化剂:
10最后一句“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新征程”。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用“又开始了”
答:

11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搞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政治上:

经济上:

科技上

四。延伸拓展(课外熏陶,训练语感、灵感、超越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上天不容易,落地更难。飞船的回收,是事关整个飞行成败的最后一个环节。回收着陆系统由结构、降落伞、着陆缓冲、程序控制、火工装置、伞舱排水和标位等7个子系统组成,主要任务是:利用降落伞稳定再入大气层的返回舱的运动姿态,减低其下降速度,最后通过着陆缓冲等手段保证航天员软着陆;为返回舱提供闪光和海水染色两种标位手段,研制防止海水侵入主伞舱的装置。
808所的葛玉君推算出一个数据:如果没有着陆缓冲系统,光靠降落伞把返回舱减速到2米/秒的速度,伞的面积必须达到14600平方米。这样大的降落伞,即使整个返回舱也装不下。
伞系统工作时,先打开引导伞;引导伞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180米/秒减至80米/秒,然后由引导伞拉出减速伞,再由减速伞带出主伞。主伞先开一个小口,慢慢地全部撑开,这时返回舱的下降速度由80米/秒逐渐减到15米/秒。但是,即便是这样,航天员落地也会被礅个半死,怎么办?在返回舱底部安装一个γ高度探测仪,当飞船距地面一定高度时,γ探测仪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的速度减到1~2米/秒。
γ高度探测仪具有精确测量的功能,它的抗干扰能力强,不论是雨天还是雾天,都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来准确测量距地面的高度。但γ高度探测仪也十分复杂。刚在返回舱上应用时,第一批试验下来,葛玉君和队员们全都傻眼了:不仅精度满足不了要求,而且测量趋势还不对。理论上,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高度探测仪工作时点火高度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可是γ高度探测仪的实际工作情况却相反。
这样的试验一连做了几个月。从夏天到了秋天,葛玉君等4人一直住在朱庄试验基地。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对比着做,可是这两种情况下,γ高度探测仪测出的数据就是不一致。原因何在?一次接一次地试验,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走投无路的葛玉君只好请来专家当外援。专家往试验场一站,几次对比试验下来,便提出疑问:是不是动态试验接头处的一麻袋棉花在作怪?对呀,怎么就没想到是它呢?原来,做动态试验时,怕接头掉下来砸到下面的返回舱大底,所以特意放了一袋棉花用来减震。而静态试验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对γ的反射性特别强,所以影响了测量的精度。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γ高度探测仪的脾气算是摸准了。
12对“γ高度探测仪”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根据向地面辐射的粒子数准确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
B.能发出信号,指挥飞船上的缓冲发动机点火。
C.能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把飞船落地速度减到1~2米/秒。
D.安装在返回舱底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精确测量功能。
13对文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
B.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γ探测仪指挥点火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就越低。
C.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小,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亦然。
D.在第一批试验中,γ探测仪实际工作情况是返回舱下降速度越大,而点火的高度越低,反之未必。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葛玉君等人试验内容的一项是()
A.返回舱下降速度不同,γ探测仪工作时点火的高度不同。
B.在静态与动态两种情况下,γ探测仪测出数据的对比。
C.在不同季节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D.在有减震棉花与无减震棉花的不同条件下,γ探测仪的测量精度。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是飞船发射成功的最终标志,我国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返回技术的难题。
B.保证航天员安然无恙地软着陆的飞船落地速度是1~2米/秒。
C.飞船回收着陆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气动力减速技术、控制技术、火工技术等领域。
D.在目前条件下,降落伞将返回舱减速必须逐步进行,在将来可能做到一步到位。
五。欣赏顿悟(在美文中得到感悟,从故事里读出人生)
第六颗钻石
楼一春编译
经过一道道严格的考试,我在理查森珠宝店当上了临时售货员,这是我第一次找到的工作,父母别提有多高兴了。
两星期下来,我听到部门经理麦哲伦先生对人说:“她是个好孩子,我打算建议留用她……”
然而,就在第15天,出事了。那天下午,有个衣衫不整的人,大概是个失业汉,老是在柜台边蹓跶。此刻,麦哲伦先生吩咐我取个玻璃盒。盒子放在高处,要爬上一架小小的扶梯才够得着。我拿到了,就在下来时衣袖挂在一个盛放钻石的托盘角上,我赶快伸手握住盘子,但还是有六颗钻石滚落在地。
麦哲伦先生走了过来。“快拾起来!”他说,“放回去。”
我四处找,终于从地上拾起了五颗钻石,并放了回去。但我找不到第六颗钻石!我找遍了墙角和柜底,就是找不到。“怎么办?”我焦躁不安,到处乱翻。蓦地,我想:“准是他拿了钻石。”因为那个穿脏衣服的人刚才站立的地方是钻石可能滚到的唯一地点。这时,他正打算离开。
“请留步。”我说。
他转过了身。“你想说什么?”他问。
我想说什么?由于他干的事(我肯定是他干的),灾祸可能降临到我头上!但是,我确实没有任何证据。
“你想说什么?”他又问了一遍。忽然我有了回答。母亲常对我说人们大都是善良的,我不认为这人打算伤害我。于是我看着他说:“这是我的第一个工作,现在工作很难找,是吗?”
“的确很难找到。但有一个好工作属于你,我能祝贺你吗?”他微笑了。
他伸出了手握住了我。略一停顿,他松手,推门离开了珠宝店。
当我伸开手掌,第六颗钻石正躺在手心。
[简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这句话潜在的哲理性体会得十分深刻。如何说话,如何说好话,说得得体,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的“我”是一个小女孩,面对一个因藏匿钻石而给自己带来生存威胁的陌生的大男人,不是恶语相加,而是婉词达意,最终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探究性学习(自主创造性探究,提倡学习的革命)
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中国的航天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追击:“神五”行动揭密

16飞向太空的航程
1.C答案简析:A奇迹:jī读音jìB酝酿:ràng读音nàngD着陆:zháo读音zhuó
2.A答案简析:B“沉封”为“尘封”C“进乎”为“近乎”D“一鼓做气”为“一鼓作气”
3.B答案简析: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重重:突出程度重种种:突出种类多。
制订:创制拟订。
制定:创制拟订的工作完成,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树立: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
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
4、B答案简析:A“神舟五号”应为“神舟”五号C句末句号去掉D“三号四号”应为“三号、四号”。
5、答案简析:从的角度考虑,一是过程的艰难,二是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的兴奋,三是观察地球美景的奇妙角度,四是对父母妻儿的牵挂等等,可参照课文和后文杨立伟的演讲辞。答案不求一律。
6?答案简析: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7?答案简析:“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8.答案简析:六个阶段。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六是“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9,答案简析:可能:“863计划”的批准,给科技界带来了春天,这是以往所没有的情况。
催化剂:形象说明“863计划”加快了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的进程。
10答案简析:原来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所以,中国又有了向太空进军的经济实力。
11答案简析: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基础。
12C答案简析:给飞船一个向上抬的力的是“缓冲发动机”。
13B答案简析:A“给飞船向上抬的力越大”错;C讲反了;D“反之未必”错。
14C答案简析:试验“从夏天到秋天”是因为测出的数据不一致,并非试验的内容。
15D答案简析:常识错误,减速一步到位宇航员将不能承受。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5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