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章-近代物理初步(6份打包有课件)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章-近代物理初步(6份打包有课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节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一、光电效应及其规律

1.光电效应现象

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

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3.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饱和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说

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

2.逸出功W0: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光电效应方程

(1)表达式:hν=Ek+W0或Ek=hν-W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2)要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4)光的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明显,但仍具有波动性.(√)

(5)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6)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7)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

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

解析:选C.发生光电效应时,有光电子从锌板中逸出,逸出光电子后的锌板带正电,对空气中的正离子有排斥作用,C正确.

3.(多选)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大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解析:选AC.金属逸出功只与极限频率有关,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不变,B错误,C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几乎同时,D错误.

4.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

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

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析:选D.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同属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A、B、C错误,D正确.

5.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及Ekm=eUc得Uc=hνe-W0e,故he=k,b=-W0e,得h=ek,W0=-eb.

答案:ek-eb

考点一光电效应的理解

1.光电效应中的几个概念比较

(1)光子与光电子

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

(2)光电子的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电子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的情况,才具有最大初动能.

(3)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

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4)光的强弱与饱和光电流

频率相同的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2.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

对应规律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关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原子核引力做功,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金属,逸出功W0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照射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积累的过程

光较强时饱和电流大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和电流较大

1.(20xx高考全国乙卷)(多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

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饱和光电流变大

C.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

D.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解析:选AC.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说法A正确.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说法B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法C正确.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如低于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没有光电流产生,说法D错误.

2.(20xx广东深圳模拟)(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物理过程中一定不同的是()

A.遏止电压B.饱和光电流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D.逸出功

解析:选ACD.同一束光照射不同的金属,一定相同的是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知,最大初动能不同,则遏止电压不同,选项A、C、D正确;同一束光照射,单位时间内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目相等,所以饱和光电流是相同的,选项B错误.

3.(20xx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模拟)(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A.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

B.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C.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D.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解析:选AB.由于用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发生了光电效应,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b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即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单位时间内逸出光电子的数量增加,则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因为b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即使增加b光的强度也不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子的方向是由d到c,所以电流方向是由c到d.选项A、B正确.

光电效应实质及发生条件

(1)光电效应的实质是金属中的电子获得能量后逸出金属表面,从而使金属带上正电.

(2)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是取决于光的频率.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该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照射光强弱,均能发生光电效应.

考点二光电效应方程及图象的理解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0

hν:光子的能量

W0: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原子核引力所做的功.

E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四类图象

图象名称图线形状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②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饱和光电流Im:电流的最大值

③最大初动能:Ekm=eUc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遏止电压Uc1、Uc2

②饱和光电流

③最大初动能Ek1=eUc1,Ek2=eUc2

=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

①截止频率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②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量的乘积,即h=ke.(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

[典例](20xx重庆万州二中模拟)(多选)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0

B.若已知电子电荷量e,就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h

C.遏止电压是确定的,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

D.入射光的频率为2ν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0

解析当遏止电压为零时,最大初动能为零,则入射光的能量等于逸出功,所以W0=hν0,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和-eUc=0-Ek得,Uc=heν-W0e,可知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呈线性关系,C错误;因为Uc=heν-W0e,知图线的斜率等于he,从图象上可以得出斜率的大小,已知电子电荷量e,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h,B正确;从图象上可知逸出功W0=hν0,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h2ν0-W0=hν0,D正确.

答案ABD

应用光电效应方程时的注意事项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光频率大于这个截止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2)截止频率是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对应着光的极限波长和金属的逸出功,即hν0=hcλ0=W0.

(3)应用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时,注意能量单位电子伏和焦耳的换算(1eV=1.6×10-19J).

相关知识

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5章-机械能(12份打包有课件)


第1节功功率
一、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
W=Flcosα,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F、l方向间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3.功的正负判断
夹角功的正负
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
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二、功率
1.定义: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做功的快慢.
3.公式
(1)P=Wt,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P=Fvcosα(α为F与v的夹角)
①v为平均速度,则P为平均功率.
②v为瞬时速度,则P为瞬时功率.
4.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动力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
(2)实际功率:动力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求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发生了位移,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3)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4)力始终垂直物体的运动方向,则该力对物体不做功.(√)
(5)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6)由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机车的牵引力与运行速度的大小成反比.(√)
(7)汽车上坡时换成低挡位,其目的是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2.(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s,如图所示,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物体m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m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m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m做正功
解析:选BCD.物体的受力及位移如图所示,支持力FN与位移x的夹角α90°,故支持力做正功,D正确;重力垂直位移,故重力不做功,A错误;摩擦力Ff与x夹角β90°,故摩擦力做负功,C正确;合力为零,合力不做功,B正确.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分别在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力F的作用下,向右移动相等的位移x,关于F对甲、乙、丙做功的大小W1、W2、W3判断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
C.W1=W2=W3D.W1W2W3
解析:选C.由功的公式可得,这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1=Fxcosα、W2=Fxcosα、W3=-Fxcosα,又因为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所以C正确.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水平拉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x,平均功率为P,如果将水平拉力增加为4F,使同一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x,则平均功率为()
A.2PB.4P
C.6PD.8P
解析:选D.设第一次运动时间为t,则其平均功率表达式为P=Fxt;第二次加速度为第一次的4倍,由x=12at2可知时间为t2,其平均功率为4Fxt2=8Fxt=8P,D正确.
考点一功的正负判断和计算
考向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
(1)恒力做功的判断: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
(2)曲线运动中功的判断: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F与v的方向夹角来判断.当0≤α90°时,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3)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此法常用于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判断.
1.(多选)如图所示,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P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关于木板对重物P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情况是()
A.摩擦力对重物不做功
B.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
C.支持力对重物不做功
D.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
解析:选AD.由做功的条件可知:只要有力,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位移,则力对物体做功.由受力分析知,支持力FN做正功,摩擦力Ff不做功,选项A、D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不做功
D.合力对物体做正功
解析:选AC.物体P匀速向上运动过程中,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沿皮带向上,对物体做正功,支持力垂直于皮带,做功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功也为零,故A、C正确,B、D错误.
考向2:恒力做功的计算
(1)单个力做的功:直接用W=Flcosα计算.
(2)合力做的功
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合=F合lcosα求功.
方法二: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力做的功.
3.(多选)如图所示,水平路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车厢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正用恒力F向前推车厢,在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行驶距离L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推力F做的功为FL
B.人对车做的功为maL
C.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为ma
D.车对人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
解析:选AD.由做功的定义可知选项A正确;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受重力以及车对人的力,合力的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左,故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应为ma2+mg2,选项C错误;上述过程重力不做功,合力对人做的功为maL,所以车对人做的功为maL,由相互作用力及人、车的位移相同可确定,人对车做的功为-maL,选项B错误;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f-F=ma,摩擦力做的功为(F+ma)L,选项D正确.
4.(20xx湖北武汉模拟)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在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率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设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
C.W1W3W2D.W1=W2W3
解析:选B.力F做的功等于每段恒力F与该段滑块运动的位移数值的乘积,滑块的位移即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第1s内,位移大小为一个小三角形面积S;第2s内,位移大小也为一个小三角形面积S;第3s内,位移大小为两个小三角形面积2S,故W1=S,W2=3S,W3=4S,所以W1W2W3,B正确.
考点二变力功的计算
方法一利用“微元法”求变力的功
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多个无穷小的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元功的代数和.此法在中学阶段,常应用于求解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
[典例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弧AB,槽道由半径分别为R2和R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大小恒为F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点沿滑槽道拉至B点,若拉力F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A.0B.FR
C.32πFRD.2πFR
解析虽然拉力方向时刻改变,但力与运动方向始终一致,用微元法,在很小的一段位移内可以看成恒力,小球的路程为πR+πR2,则拉力做的功为32πFR,故C正确.
答案C
方法二化变力的功为恒力的功
若通过转换研究的对象,有时可化为恒力做功,用W=Flcosα求解.此法常常应用于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的问题中.
[典例2]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图中AB=BC,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W1和W2的大小关系
解析绳子对滑块做的功为变力做功,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因绳子对滑块做的功等于拉力F对绳子做的功,而拉力F为恒力,W=FΔl,Δl为绳拉滑块过程中力F的作用点移动的位移,大小等于滑轮左侧绳长的缩短量,由图可知,ΔlAB>ΔlBC,故W1>W2,A正确.
答案A
方法三利用Fx图象求变力的功
在Fx图象中,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就表示力F在这段位移所做的功,且位于x轴上方的“面积”为正,位于x轴下方的“面积”为负,但此方法只适用于便于求图线所围面积的情况(如三角形、矩形、圆等规则的几何图形).
[典例3]如图甲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F做的总功为()
A.0B.12Fmx0
C.π4Fmx0D.π4x20
解析F为变力,根据Fx图象包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F做的总功来计算.图线为半圆,由图线可知在数值上Fm=12x0,故W=12πF2m=12πFm12x0=π4Fmx0.
答案C
方法四利用平均力求变力的功
在求解变力做功时,若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而大小随位移呈线性变化,即力均匀变化时,则可以认为物体受到一大小为F=F1+F22的恒力作用,F1、F2分别为物体初、末态所受到的力,然后用公式W=Flcosα求此力所做的功.
[典例4]把长为l的铁钉钉入木板中,每打击一次给予的能量为E0,已知钉子在木板中遇到的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问此钉子全部进入木板需要打击几次?
解析在把钉子打入木板的过程中,钉子把得到的能量用来克服阻力做功,而阻力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先求出阻力的平均值,便可求得阻力做的功.
钉子在整个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F=0+kl2=kl2
钉子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WF=Fl=12kl2
设全过程共打击n次,则给予钉子的总能量:
E总=nE0=12kl2,所以n=kl22E0
答案kl22E0
方法五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适用于求变力做功.使用动能定理可根据动能的变化来求功,是求变力做功的一种方法.
[典例5]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14mgRB.13mgR
C.12mgRD.π4mgR
解析在Q点质点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FN-mg=mv2R,FN=2mg,联立解得v=gR,下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Wf=12mv2,解得Wf=12mgR,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C正确.
答案C
考点三功率的计算
1.平均功率的计算
(1)利用P=Wt.
(2)利用P=Fvcosα,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瞬时功率的计算
(1)利用公式P=Fvcosα,其中v为t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
(2)利用公式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分速度.
(3)利用公式P=Fvv,其中Fv为物体受的外力F在速度v方向上的分力.
3.计算功率的3个注意
(1)要弄清楚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2)平均功率与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3)瞬时功率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的功率.求解瞬时功率时,如果F与v不同向,可用力F乘以F方向的分速度,或速度v乘以速度方向的分力求解.
1.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把其中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从F突然增大到3F,并保持其他力不变,则从这时开始到t秒末,该力的瞬时功率是()
A.3F2tmB.4F2tm
C.6F2tmD.9F2tm
解析:选C.物块受到的合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a,在合力作用下,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at,该力大小为3F,则该力的瞬时功率P=3Fv,解以上各式得P=6F2tm,C正确.
2.(多选)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3.0×104kg,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1.0×105N;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80m/s.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20%,则()
A.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1.1×106N
B.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1.1×108J
C.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8.8×107W
D.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32m/s2
解析:选ABD.对舰载机应用运动学公式v2-0=2ax,代入数据得加速度a=32m/s2,D正确;设总推力为F,对舰载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20%F=ma,得F=1.2×106N,而发动机的推力为1.0×105N,则弹射器的推力为F推=(1.2×106-1.0×105)N=1.1×106N,A正确;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W=F推l=1.1×108J,B正确;弹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va=8032s=2.5s,平均功率P=Wt=1.1×1082.5W=4.4×107W,C错误.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A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分别到达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
B.重力的平均功率PA=PB
C.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D.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解析:选D.根据功的定义可知重力对两物体做功相同即WA=WB,自由落体时满足h=12gt2B,沿斜面下滑时满足hsinθ=12gt2Asinθ,其中θ为斜面倾角,故tAtB,由P=Wt知PAPB,A、B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知落地时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重力的瞬时功率PA=mgvsinθ,PB=mgv,显然PAPB,故C错,D对.
求解功率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2)平均功率与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对应,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3)瞬时功率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的功率
考点四机车启动问题
考向1:以恒定功率启动
(1)运动过程分析
(2)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
1.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A.由Pt图象知:0~t1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1行驶,t1~t2内汽车以恒定功率P2行驶.设汽车所受牵引力为F,则由P=Fv得,当v增加时,F减小,由a=F-Ffm知a减小,又因速度不可能突变,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
2.(20xx山东济南模拟)(多选)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解析:选AD.到t1时刻功率立即减小一半,但速度减小有一个过程,不能直接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牵引力立即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公式P=Fv,之后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大,根据a=Ff-Fm,摩擦力恒定,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即vt图象的斜率减小,当加速度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D正确.
考向2: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1)运动过程分析
(2)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3.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发动机的牵引力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保持不变,在此过程中()
A.汽车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汽车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C.汽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D.汽车发动机做的功与时间成正比
解析:选A.由F-Ff=ma可知,因汽车牵引力F保持恒定,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由v=at可知,A正确;而x=12at2,故B错误;由WF=Fx=F12at2可知,D错误.
4.(20xx浙江舟山模拟)质量为1.0×103kg的汽车,沿倾角为30°的斜坡由静止开始运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恒为2000N,汽车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5.6×104W,开始时以a=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g=10m/s2).求: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3)若斜坡长143.5m,且认为汽车到达坡顶之前,已达到最大速率,则汽车从坡底到坡顶需多长时间?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30°-Ff=ma
设匀加速过程的末速度为v,则有P=Fv
v=at1
解得t1=7s
(2)当达到最大速度vm时,a=0,则有
P=(mgsin30°+Ff)vm
解得vm=8m/s
(3)汽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1=12at21
在后一阶段对汽车由动能定理得
Pt2-(mgsin30°+Ff)x2=12mv2m-12mv2
又有x=x1+x2
解得t2=15s
故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22s
答案:(1)7s(2)8m/s(3)22s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的4个注意
(1)机车启动的方式不同,运动的规律就不同,即其功率、速度、加速度、牵引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不同,分析图象时应注意坐标轴的意义及图象变化所描述的规律.
(2)在机车功率P=Fv中,F是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机车所受合力,正是基于此,牵引力与阻力平衡时达到最大运行速度,即P=Ffvm.
(3)恒定功率下的启动过程一定不是匀加速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不适用了,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可用W=Pt计算,不能用W=Fl计算(因为F为变力).
(4)以恒定牵引力加速时的功率一定不恒定,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常用W=Fl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功率P是变化的).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当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A.A所受的合外力对A不做功
B.B对A的弹力做正功
C.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
D.A对B做正功
解析:选C.AB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加速度为gsinθ.由于A速度增大,由动能定理,A所受的合外力对A做功,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B对A的弹力做负功,选项A、B错误C、正确.A对B不做功,选项D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悬线的长为L,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F阻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做功为mgL
B.绳的拉力做功为0
C.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mgL
D.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12F阻πL
解析:选ABD.小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L,A正确;绳的拉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拉力做功为0,B正确;空气阻力F阻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故空气阻力F阻做功为-F阻12πL,C错误,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B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A、B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则这对摩擦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都克服摩擦力做功
B.摩擦力对A不做功
C.摩擦力对B做负功
D.摩擦力对A、B都不做功
解析:选BC.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A在Ff2作用下没有位移,所以摩擦力对A不做功,故B正确;对物体B,Ff1与位移夹角为180°,做负功,故C正确,A、D错误.
4.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拉着质量为m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位移s,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此过程中F做的功为()
A.mgsB.μmgs
C.μmgscosθ+μsinθD.μmgs1+μtanθ
解析:选D.物体受力平衡,有Fsinθ+FN=mg,Fcosθ-μFN=0,在此过程中F做的功W=Fscosθ=μmgs1+μtanθ,D正确.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现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缓慢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A.FLcosθB.FLsinθ
C.FL(1-cosθ)D.mgL(1-cosθ)
解析:选D.用F缓慢地拉,则显然F为变力,只能用动能定理求解,由动能定理得WF-mgL(1-cosθ)=0,解得WF=mgL(1-cosθ),D正确.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垂直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则球落在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不计空气阻力)()
A.mgv0tanθB.mgv0tanθ
C.mgv0sinθD.mgv0cosθ
解析:选B.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y,而vytanθ=v0,所以P=mgv0tanθ,B正确.
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A.mgh-12mv2B.12mv2-mgh
C.-mghD.-(mgh+12mv2)
解析:选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由于支持力与位移始终垂直,则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WG+WF=0-12mv2,重力做功为WG=-mgh,则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为WF=mgh-12mv2,所以正确选项为A.
[综合应用题组]
8.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3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PmvB.2Pmv
C.3PmvD.4Pmv
解析:选B.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有f=F=Pv,根据P=F′v3,得F′=3P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fm=3Pv-Pvm=2Pmv,故B正确,A、C、D错误.
9.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m/s2
B.F的大小为21N
C.4s末F的功率大小为42W
D.4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2W
解析:选C.由图乙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0.5m/s2,由2F-mg=ma可得:F=10.5N,A、B均错误;4s末力F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vF=2×2m/s=4m/s,故4s末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FvF=42W,C正确;4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4m,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l=2h=8m,拉力F所做的功W=Fl=84J,4s内拉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Wt=21W,D错误.
10.当前我国“高铁”事业发展迅猛.假设一辆高速列车在机车牵引力和恒定阻力作用下,在水平轨道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0~t1时间内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1时刻达到额定功率P,此后保持功率P不变,在t3时刻达到最大速度v3,以后匀速运动.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从0至t3时间内,列车一直匀加速直线运动
B.t2时刻的加速度大于t1时刻的加速度
C.在t3时刻以后,机车的牵引力为零
D.该列车所受的恒定阻力大小为Pv3
解析:选D.0~t1时间内,列车匀加速运动,t1~t3时间内,加速度变小,故A、B错;t3以后列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故C错;匀速运动时f=F牵=Pv3,故D正确.
11.有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小车,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质量为m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的距离为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这段时间内()
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
C.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Pt
D.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fx+12mv2m
解析:选D.小车在运动方向上受牵引力F和阻力f,因为v增大,P不变,由P=Fv,F-f=ma,得出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当v=vm时,a=0,故A、B均错;合外力做的功W外=Pt-fx,由动能定理得Pt-fx=12mv2m,故C错误,D正确.
12.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内物体位移大小为36m
B.0~6s内拉力做的功为30J
C.合外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
D.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
解析:选C.由P=Fv,对应vt图象和Pt图象可得30=F6,10=f6,解得:F=5N,f=53N,D错误;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4+6)×6×12m=30m,A错误;0~6s内拉力做功W=Fx1+fx2=5×6×2×12J+53×6×4J=70J,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C正确.
13.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Pv2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mg
C.重物匀加速的末速度为Pmg
D.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Pmv1-g
解析:选D.加速过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钢绳拉力较大,匀速运动阶段钢绳的拉力为Pv2,故A错误;加速过程重物处于超重状态,钢绳拉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重物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不是运动的最大速度,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于其重力,故其速度小于Pmg,故C错误;重物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此时的拉力为F=Pv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F-mgm=Pmv1-g,故D正确.
14.(多选)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解析:选BD.设f=kR,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g-f=ma,而m=43πR3ρ,故a=g-k43πR2ρ,由m甲m乙、ρ甲=ρ乙可知a甲a乙,故C错误;因甲、乙位移相同,由v2=2ax可知,v甲v乙,B正确;由x=12at2可知,t甲t乙,A错误;由功的定义可知,W克服=fx,又f甲f乙,则W甲克服W乙克服,D正确.
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一、动能
1.公式:Ek=12mv2,式中v为瞬时速度,动能是状态量.
2.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3.动能的变化量:ΔEk=12mv22-12mv21.
4.动能的相对性
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则动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ΔEk=12mv22-12mv21.
3.功与动能的关系
(1)W0,物体的动能增加.
(2)W0,物体的动能减少.
(3)W=0,物体的动能不变.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时,动能一定变化.(×)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2.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变化量ΔEk为()
A.Δv=0B.Δv=12m/s
C.ΔEk=1.8JD.ΔEk=10.8J
解析:选B.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Δv=(-6-6)m/s=-12m/s,由于速度大小没变,动能不变,故动能变化量为0,故只有选项B正确.
3.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通过相同的位移l.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则在这一过程中()
A.A获得动能较大
B.B获得动能较大
C.A、B获得动能一样大
D.无法比较A、B获得动能大小
解析:选C.由动能定理可知恒力F做功W=Fl=12mv2-0,因为F、l相同,所以A、B的动能变化相同,C正确.
4.质量m=2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6m/s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F=8N、方向向北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t=2s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A.28JB.64J
C.32JD.36J
解析:选B.由于力F与速度v1垂直,物体做曲线运动,其两个分运动为向西的匀速运动和向北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匀加速运动有a=Fm=4m/s2,v2=at=8m/s.2s末物体的速度v=v21+v22=10m/s,2s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ΔEk=12mv2-12mv21=64J,故选项B正确.
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1.定理中“外力”的两点理解
(1)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2.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
3.应用动能定理的注意事项
(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明确各力做功的正、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借助草图理解物理过程和各量关系.
1.光滑斜面上有一个小球自高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抵达光滑水平面上的B点时速度大小为v0.光滑水平面上每隔相等的距离设置了一个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的活动阻挡条,如图所示,小球越过n条活动阻挡条后停下来.若让小球从h高处以初速度v0滚下,则小球能越过的活动阻挡条的条数是(设小球每次越过活动阻挡条时损失的动能相等)()
A.nB.2n
C.3nD.4n
解析:选B.设每条阻挡条对小球做的功为W,当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由动能定理得nW=0-12mv20,对第二次有NW=0-12mv22=0-12mv20+mgh,又因为12mv20=mgh,联立解得N=2n,选项B正确.
2.(多选)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
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
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解析:选BD.由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因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故两物体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也相同,又Wf=μmgx可知,质量越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x越小,故B、D选项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OP=L2,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求: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v0=3gL,则小球在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解析:(1)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v2BL2
解得vB=gL2
(2)若不计空气阻力,从A→B由动能定理得
-mgL+L2=12mv2B-12mv20
解得v0=7gL2
(3)当v0=3gL时,由动能定理得
-mgL+L2-WFf=12mv2B-12mv20
解得WFf=114mgL
答案:(1)gL2(2)7gL2(3)114mgL
(1)优先应用动能定理的问题
①不涉及加速度、时间的问题.
②有多个物理过程且不需要研究整个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问题.
③变力做功的问题.
④含有F、l、m、v、W、Ek等物理量的力学问题.
(2)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考点二动能定理与图象的综合问题
1.力学中图象所围“面积”的意义
(1)vt图:由公式x=vt可知,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2)at图:由公式Δv=at可知,a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3)Fx图:由公式W=Fx可知,F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
(4)Pt图:由公式W=Pt可知,P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
2.解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
(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象,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
[典例1]如图甲所示,一半径R=1m、圆心角等于143°的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与斜面相切于B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为M,斜面倾角θ=37°,t=0时刻有一物块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物块恰能到达M点,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经过M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
(3)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1)物块恰能到达M点则有mg=mv2MR
解得vM=gR=10m/s
(2)物块从B点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37°)=12mv2M-12mv2B
解得vB=46m/s
(3)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ΔvΔt=10m/s2,方向沿斜面向下,有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μ=0.5
答案(1)10m/s(2)46m/s(3)0.5
1.(20xx安徽合肥一模)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1、F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大小之比为1∶2
B.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2
C.A、B质量之比为2∶1
D.全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解析:选C.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两个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1∶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受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A、B的质量关系是2∶1,由速度与时间图象可知,A、B两物体加速与减速的位移相等,且匀加速运动位移之比1∶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2∶1,由动能定理可得:A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1x-f13x=0-0;B物体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F22x-f23x=0-0,因此可得:F1=3f1,F2=32f2,f1=f2,所以F1=2F2.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F1、F2对A、B做功大小相等.故A、B、D错误,C正确.
2.(20xx江西九江质检)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某同学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拉动绳端B,使物体从A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m=1kg,上升了1m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Ek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体上升到0.4m高度处F的瞬时功率;
(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20J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10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Ff与深度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
解析:(1)撤去F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F-mg)h=Ek-0
由题图乙得,斜率为k=F-mg=20N得
F=30N
又由题图乙得,h=0.4m时,Ek=8J,则v=4m/s
P=Fv=120W
(2)碰撞后,对钉子有-Ffx′=0-Ek′
已知Ek′=20J
Ff=k′x′2
又由题图丙得k′=105N/m
解得x′=0.02m
答案:(1)120W(2)0.02m
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问题的分析方法
(1)首先看清楚所给图象的种类(如vt图象、Ft图象、Ekx图象等).
(2)挖掘图象的隐含条件——求出所需要的物理量,如由vt图象所包围的“面积”求位移,由Fx图象所包围的“面积”求功等.
(3)分析有哪些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出相应的物理量.
考点三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1.运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研究过程能使问题得以简化.当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时,可以选择一个、几个或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
2.当选择全部子过程作为研究过程,涉及重力、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运用它们的功能特点:
(1)重力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典例2]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1=1.0m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0.8m,长L2=1.5m.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37°=0.6,cos37°=0.8)
(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最大距离xm.
解析(1)为使小物块下滑,应有
mgsinθ≥μ1mgcosθ①
θ满足的条件tanθ≥0.05②
即当θ=arctan0.05时物块恰好从斜面开始下滑.
(2)克服摩擦力做功
Wf=μ1mgL1cosθ+μ2mg(L2-L1cosθ)③
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θ-Wf=0④
代入数据得μ2=0.8⑤
(3)由动能定理得mgL1sinθ-Wf=12mv2⑥
结合③式并代入数据得v=1m/s⑦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H=12gt2,x1=vt
解得t=0.4s⑧
x1=0.4m⑨
xm=x1+L2=1.9m
答案(1)arctan0.05(2)0.8(3)1.9m
1.如图所示,相同材料制成的滑道ABC,其中AB段为曲面,BC段为水平面.现有质量为m的木块,从距离水平面h高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B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13mgh;木块通过B点后继续滑行2h距离后,在C点停下来,则木块与曲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为()
A.13B.23
C.16D.112
解析:选A.物体从A点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mgh-13mgh-μmg2h=0,解得μ=13,因为曲面和水平轨道是同种材料,所以木块与曲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13,选项A正确.
2.(20xx高考天津卷)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J,g取10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解析:(1)运动员在AB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的长度为x,
则有v2B=2ax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Hx-Ff=ma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Ff=144N③
(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h+W=12mv2C-12mv2B④
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v2CR⑤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R=12.5m
答案:(1)144N(2)12.5m
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的基本思路
(1)弄清物体的运动由哪些过程组成.
(2)分析每个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3)各个力做功有何特点,对动能的变化有无影响.
(4)从总体上把握全过程,表达出总功,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
(5)对所研究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方程.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
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
C.公式中的Ek2-E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
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
解析:选BC.公式W=Ek2-Ek1中的“W”为所有力所做的总功,A错误,B正确;若W>0,则Ek2>Ek1,若W<0,则Ek2<Ek1,C正确;动能定理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均适用,D错误.
2.如图所示,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对应的圆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落,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12μmgRB.12mgR
C.mgRD.(1-μ)mgR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mgR=WfAB+WfBC,WfBC=μmgR,所以WfAB=(1-μ)mgR,D正确.
3.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图所示,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A.16mv2B.14mv2
C.13mv2D.12mv2
解析:选B.在合力F的方向上,由动能定理得W=Fl=12mv2,某个分力的功为W1=F1lcos30°=F2cos30°lcos30°=12Fl=14mv2,B正确.
4.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B.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
解析:选B.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对A物体运用动能定理,则有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即B对;A对B的摩擦力与B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A在B上滑动,A、B对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相等,C错;对B应用动能定理,WF-Wf=ΔEkB,即WF=ΔEkB+Wf,就是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D错;由前述讨论知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的动能增量(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不等,故A错.
5.(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小环沿竖直放置的光滑圆环形轨道做圆周运动.小环从最高点A滑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环线速度大小的平方v2随下落高度h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解析:选AB.对小球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2-12mv20,则v2=2gh+v20,当v0=0时,B正确;当v0≠0时,A正确.
6.如图所示,半径R=2.5m的光滑半圆轨道ABC与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DC相切于C点,半圆轨道的直径AC与斜面垂直.质量m=1kg的小球从A点左上方距A点高h=0.45m的P点以某一速度v0水平抛出,刚好与半圆轨道的A点相切进入半圆轨道内侧,之后经半圆轨道沿斜面刚好滑到与抛出点等高的D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P点抛出时速度v0的大小;
(2)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
(3)小球从D点返回经过轨道最低点B,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解析:(1)在A点有:v2y=2gh
vyv0=tanθ
解得v0=4m/s
(2)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0-12mv20=-8J
(3)从D到B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Rcosθ+R)+W=12mv2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v2R
解得FN=43.2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N′=FN=43.2N
答案:(1)4m/s(2)-8J(3)43.2N
[综合应用题组]
7.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st2B.3s2t2
C.4st2D.8st2
解析:选A.由Ek=12mv2可知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设加速度为a,初速度为v,则末速度为3v.由速度公式vt=v0+at得3v=v+at,解得at=2v;由位移公式s=v0t+12at2得s=vt+12att=vt+122vt=2vt,进一步求得v=s2t;所以a=2vt=2ts2t=st2,A正确.
8.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是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A.0.50mB.0.25m
C.0.10mD.0
解析:选D.设小物块在BC段通过的总路程为s,由于只有水平面上存在摩擦力,则小物块从A点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μmgs,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0,代入数据可解得s=3m.由于d=0.50m,所以,小物块在BC段经过3次往复运动后,又回到B点.
9.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选C.从释放到最低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l=12mv2-0,可得v=2gl,因lPlQ,则vPvQ,故选项A错误;由EkQ=mQglQ,EkP=mPglP,而mPmQ,故两球动能大小无法比较,选项B错误;在最低点对两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向心力公式可知T-mg=mv2l=man,得T=3mg,an=2g,则TPTQ,aP=aQ,C正确,D错误.
10.用水平力F拉一物体,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时刻撤去拉力F,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t2时刻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且α>β,若拉力F做的功为W1,平均功率为P1;物体克服摩擦阻力Ff做的功为W2,平均功率为P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W1>W2,F=2FfB.W1=W2,F>2Ff
C.P1<P2,F>2FfD.P1=P2,F=2Ff
解析:选B.由动能定理可得W1-W2=0,解得W1=W2.由图象可知,撤去拉力F后运动时间大于水平力F作用时间,所以F>2Ff,选项A、D错误B正确;由于摩擦阻力作用时间一定大于水平力F作用时间,所以P1>P2,选项C错误.
11.(多选)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A.a=2mgR-WmRB.a=2mgR-WmR
C.N=3mgR-2WRD.N=2mgR-WR
解析:选AC.质点P下滑到底端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0,可得v2=2mgR-Wm,所以a=v2R=2mgR-WmR,A正确,B错误;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v2R,故N=mg+mv2R=mg+mR2mgR-Wm=3mgR-2WR,C正确,D错误.
12.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轨道ABCO,AB段水平放置,长为4m,BCO段弯曲且光滑;一质量为1.0kg、可视作质点的圆环套在轨道上,圆环与轨道AB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圆环在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作用下,从A(-7,2)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原点O时撤去恒力F,圆环从O(0,0)点水平飞出后经过D(6,3)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圆环到达O点时的速度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3)圆环在AB段运动的时间.
解析:(1)圆环从O到D过程中做平抛运动
x=v0t
y=12gt2
读图得x=6m,y=3m
v0=60m/s=7.75m/s.
(2)圆环从A到O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FxAO-μmgxAB-mgy′=12mv20
代入数据得F=10N.
(3)圆环从A到B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
xAB=12at2
代入数据得t=85s=1.26s.
答案:(1)7.75m/s(2)10N(3)1.26s
第3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
1.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2)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2.重力势能
(1)公式:Ep=mgh.
(2)特性:
①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是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上大还是小,这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不同.
②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共有的.
③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减少;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增加.
(2)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G=-(Ep2-Ep1)=-ΔEp.
二、弹性势能
1.大小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
2.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2)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3)守恒表达式:
守恒观点E1=E2,Ek1+Ep1=Ek2+Ep2
转化观点ΔEk=-ΔEp
转移观点ΔEA减=ΔEB增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取无关.(√)
(2)克服重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3)发生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
(4)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一定增加.(×)
(5)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6)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其机械能可能减小.(√)
(7)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2.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为()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解析:选A.下落过程,物体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A正确.
3.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D.合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解析:选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是在竖直平面内则机械能不守恒,A、B错误;合力做功不为零,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D错误,C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解析:选BD.整个过程中两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A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A球的动能,B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B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A球的动能大于B球的动能,所以B正确;在悬点正下方位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v2R,因为vAvB,所以A球受到的拉力较大,所以D正确.
考点一机械能守恒的理解和判断
1.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代数和为零.
(3)除重力外,只有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并且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那么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注意:并非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如与弹簧相连的小球下摆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2.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三种判断方法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若物体动能、势能之和不变,则机械能守恒.
(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虽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3)利用能量转化判断:若物体或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物体或系统内也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1.(多选)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A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守恒
B.乙图中,物体A固定,物体B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B的机械能守恒
C.丙图中,不计任何阻力和定滑轮质量时,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丁图中,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圆锥摆运动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CD.甲图中重力和弹力做功,物体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A机械能不守恒,A错.乙图中物体B除受重力外,还受到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弹力不做功,但摩擦力做负功,物体B的机械能不守恒,B错.丙图中绳子张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代数和为零,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对.丁图中小球的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守恒,D对.
2.(多选)如图所示,斜面置于光滑水平地面,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B.斜面的机械能不变
C.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不对物体做功
D.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AD.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过程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A正确;物体在下滑过程中,斜面做加速运动,其机械能增加,B错误;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既沿斜面向下运动,又随斜面向右运动,其合速度方向与弹力方向不垂直,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但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C错误;对物体与斜面组成的系统,只有物体的重力和物体与斜面间的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A和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A紧靠竖直墙壁,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B后留在其中,由子弹、弹簧和A、B所组成的系统在下列依次进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
B.物块B带着子弹向左运动,直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的过程
C.弹簧推着带子弹的物块B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
D.带着子弹的物块B因惯性继续向右运动,直到弹簧伸长量达最大的过程
解析:选BCD.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中,子弹和物块B组成的系统,由于要克服子弹与物块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所以机械能不守恒.在子弹与物块B获得了共同速度后一起向左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对于A、B、弹簧和子弹组成的系统,由于墙壁给A一个推力作用,系统的外力之和不为零,但这一过程中墙壁的弹力不做功,只有系统内的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发生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这一情形持续到弹簧恢复原长为止.当弹簧恢复原长后,整个系统将向右运动,墙壁不再有力作用在A上,这时物块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综上所述,B、C、D正确.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
(2)对于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情况,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3)对于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判断.
考点二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
(1)选取研究对象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内有弹簧
(2)受力分析和各力做功情况分析,确定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
(3)确定初末状态的机械能或运动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转化情况.
(4)选择合适的表达式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5)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和说明.
[典例1]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0.1kg的小球自水平平台右端O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飞离平台后由A点沿切线落入竖直光滑圆轨道ABC,并沿轨道恰好通过最高点C,圆轨道ABC的形状为半径R=2.5m的圆截去了左上角127°的圆弧,CB为其竖直直径(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小球经过C点速度vC的大小;
(2)小球运动到轨道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
(3)平台末端O点到A点的竖直高度H.
解析(1)小球恰好运动到C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mv2CR
解得vC=gR=5m/s
(2)从B点到C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2C+mg2R=12mv2B
在B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v2BR
联立解得vB=55m/s,FN=6.0N
(3)从A到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2A+mgR(1-cos53°)=12mv2B
所以vA=105m/s
在A点对小球进行速度的分解如图所示,
有vy=vAsin53°
所以H=v2y2g=3.36m
答案(1)5m/s(2)6.0N(3)3.36m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技巧
(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一种“能——能转化”关系,其守恒是有条件的,因此,应用时首先要对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做出判断.
(2)如果系统(除地球外)只有一个物体,用守恒式列方程较方便;对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系统,用转化式或转移式列方程较简便.
1.(20xx甘肃兰州一模)(多选)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光滑的34圆形导轨固定在一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正上方h高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恰好从N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当调整高度h,可使小球从轨道最高点M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N处
B.若h=2R,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为5mg
C.只有h大于等于2.5R时,小球才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M
D.若h=R,则小球能上升到圆轨道左侧离地高度为R的位置,该过程重力做功为mgR
解析:选BC.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至少应满足mg=mv2R,解得v=gR,小球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下落高度为R时,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vt=gR2Rg=2R,故A错误;从P到最低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mgR=12mv2,由向心力公式得FN-mg=mv2R,解得FN=5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5mg,故B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得mg(h-2R)=12mv2,代入v=gR,解得h=2.5R,故C正确;若h=R,则小球能上升到圆轨道左侧离地高度为R的位置,该过程重力做功为0,D错误.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一半径R=0.50m的光滑圆弧槽BCD,B点与圆心O等高,一水平面与圆弧槽相接于D点,质量m=0.10kg的小球从B点正上方H=0.95m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由B点进入圆弧轨道,从D点飞出后落在水平面上的Q点,DQ间的距离x=2.4m,球从D点飞出后的运动过程中相对水平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0.80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C点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FN;
(2)小球经过最高点P的速度大小vP;
(3)D点与圆心O的高度差hOD.
解析:(1)设经过C点时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有
mg(H+R)=12mv2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v21R
代入数据解得FN=6.8N
(2)P到Q做平抛运动有
h=12gt2,x2=vPt
代入数据解得vP=3.0m/s.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2P+mgh=mg(H+hOD),
代入数据,解得hOD=0.30m.
答案:(1)6.8N(2)3.0m/s(3)0.30m
考点三多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注意判断物体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2.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
3.列机械能守恒方程时,一般选用ΔEk=-ΔEp或ΔEA=-ΔEB的形式.
[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3m的小球A和小球B分别固定在由轻质杆构成的直角尺的两端,直角尺的定点O处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AO、BO的长分别为2L和L,开始时直角尺的AO杆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而B在O的正下方,让该系统由静止开始自由转动,求:
(1)当小球A到达最低点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和小球A对AO杆作用力的大小;
(2)小球A由初始位置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杆AO和杆BO分别对小球A和小球B所做的功;
(3)B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解析直角尺和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g2L=3mgL+122mv2+123mv22
解得v=8gL11
对A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mg=2mv22L
解得F=30mg11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球A对AO杆的作用力大小
F′=F=30mg11
(2)设杆AO和杆BO对小球A和小球B所做的功分别为WAO和WBO,则
2mg2L+WAO=12×2mv2
WBO-3mgL=12×3mv22
解得WAO=-36mgL11,WBO=36mgL11
(3)设B球上升到最高点时,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mg2Lcosθ=3mgL(1+sinθ)
解得sinθ=725
则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h=L(1+sinθ)=32L25
答案(1)8gL1130mg11(2)-36mgL1136mgL11(3)32L25
1.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3mgL
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选B.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中,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之和守恒,选项A、D错误;弹簧长度为2L时,圆环下落的高度h=3L,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ΔEp=mgh=3mgL,选项B正确;圆环释放后,圆环向下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不为零,选项C错误.
2.(20xx山东济南质检)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定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的高度h=0.2m,开始时让连着A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1=37°,由静止释放B,当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θ2=53°时,A的速度为多大?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所获得的最大速度为多大?(设B不会碰到水平杆,sin37°=0.6,sin53°=0.8,取g=10m/s2)
解析: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设θ2=53°时,A、B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A、vB,B下降的高度为h1,则有
mgh1=12mv2A+12mv2B
其中h1=hsinθ1-hsinθ2
vAcosθ2=vB
代入数据解得vA=1.1m/s
由于绳子的拉力对A做正功,使A加速,至左滑轮正下方时速度最大,此时B的速度为零,此过程B下降高度设为h2,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2=12mv2Am
其中h2=hsinθ1-h
代入数据解得vAm=1.6m/s
答案:1.1m/s1.6m/s
考点四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非质点问题
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像“链条”“液柱”类的物体,其在运动过程中将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相对物体也发生变化,因此这类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来处理.
物体虽然不能看成质点来处理,但因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整体机械能守恒.一般情况下,可将物体分段处理,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各部分的重心位置,根据初末状态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列式求解.
[典例3]如图所示,AB为光滑的水平面,BC是倾角为α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体固定不动.AB、BC间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轨道相连.一条长为L的均匀柔软链条开始时静止的放在ABC面上,其一端D至B的距离为L-a.现自由释放链条,则:
(1)链条下滑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简述理由;
(2)链条的D端滑到B点时,链条的速率为多大?
解析(1)链条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因为斜面BC和AB面均光滑,链条下滑时只有重力做功,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设链条质量为m,可以认为始末状态的重力势能变化是由L-a段下降引起的,
高度减少量h=a+L-a2sinα=L+a2sinα
该部分的质量为m′=mL(L-a)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L(L-a)gh=12mv2,
可解得:v=gLL2-a2sinα.
答案(1)见解析(2)gLL2-a2sinα
1.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开始时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管中液柱总长度为4h,后来让液体自由流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为()
A.18ghB.16gh
C.14ghD.12gh
解析:选A.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整个液体的动能,根据功能关系有18mg12h=12mv2,解得:v=18gh.
2.如图所示,长为L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且使长度的14垂在桌边,松手后链条从静止开始沿桌边下滑,则链条滑至刚刚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
A.32gLB.gL4
C.15gL4D.4gL
解析:选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ΔEp减=ΔEk增,即mgL2-14mgL8=12mv2,所以v=15gL4.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是只受重力
C.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选A.若只有重力做功,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A正确;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物体不一定是只受重力,也许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B错误;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除重力外,其他力做功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但是如果除重力外的其他力做功不为零,则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运动的物体中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起重机吊起物体匀速上升
B.物体做平抛运动
C.圆锥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D.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重物,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以物体和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
解析:选A.起重机吊起物体匀速上升,物体的动能不变而势能增加,故机械能不守恒,A正确;物体做平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错误;圆锥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没有力做功,机械能守恒,C错误;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重物,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下振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
3.在一次课外趣味游戏中,有四位同学分别将四个质量不同的光滑小球沿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的碗口内侧同时由静止释放,碗口水平,如图所示.他们分别记下了这四个小球下滑速率为v时的位置,则这些位置应该在同一个()
A.球面B.抛物面
C.水平面D.椭圆面
解析:选C.因半球形碗的内壁光滑,所以小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小球速率为v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2,因为速率v相等,所以高度相等,与小球的质量无关,即这些位置应该在同一个水平面上,C正确.
4.如图所示,在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B.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C.小球从抛出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仅与圆筒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解析:选A.小球从抛出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因此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12mv20=mgh+Ep,由此得到Ep<12mv20,选项A正确,B、C错误;斜上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上抛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2gh=v20sin2θ-0(θ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得v0=2ghsinθ,由此可知,选项D错误.
5.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
A.4v2gB.3v2g
C.2v23gD.4v23g
解析:选D.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滑块A和B沿绳伸长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有vAsin60°=vcos60°,解得vA=33v,滑块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滑块B下滑的高度为h,有mgh=12mv2A+12mv2,解得h=2v23g,由几何关系可知绳长L=2h=4v23g,故选项D正确.
6.离心轨道是研究机械能守恒和向心力效果的一套较好的器材.如图甲所示,某课外研究小组将一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轨道圆周部分的最低点B处,他们把一个钢球从轨道上的不同高处由静止释放.得到多组压力传感器示数F和对应的释放点的高度h的数据后,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不计各处摩擦,取g=10m/s2.
(1)求该研究小组用的离心轨道圆周部分的半径;
(2)当h=0.6m,小球到达圆周上最高点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多大?
解析:(1)小钢球从A点滚至B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B2
小钢球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v2BR
解得F=2mghR+mg
由题图乙可知:当h=0时,F=mg=4N;当h=0.6m时,F=28N,代入上式可得R=0.2m.
(2)小钢球从A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mgh=2mgR+mv2C2
小钢球在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mv2CR
解得FN=4N
答案:(1)0.2m(2)4N
[综合应用题组]
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m.两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整个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
B.整个下滑过程中B球机械能守恒
C.整个下滑过程中A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3J
D.整个下滑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3J
解析:选D.在下滑的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系统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在B球沿水平面滑行而A沿斜面滑行时,杆的弹力对A、B球做功,所以A、B球各自机械能不守恒,故A、B错误;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mAg(h+Lsinθ)+mBgh=12(mA+mB)v2,解得v=236m/s,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12mBv2-mBgh=23J,故D正确;A球的机械能减小,C错误.
8.(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机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解析:选BC.b球从水平位置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a球升至最高点,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机械能增加.由于a、b系统只有重力做功,则系统机械能守恒,既然a球机械能增加,b球机械能一定减少.可见,杆对a球做了正功,杆对b球做了负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C.(认为杆对小球的力沿杆的方向,对小球不做功,故两球机械能均守恒,从而错选A.)
9.(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光滑轨道ABC,AB部分为半径为R的14圆弧,BC部分水平,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固定在竖直轻杆的两端,轻杆长为R,不计小球大小.开始时a球处在圆弧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和轻杆,使其沿光滑轨道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B.a、b两球和轻杆组成的系统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a、b滑到水平轨道上时速度为2gR
D.从释放到a、b滑到水平轨道上,整个过程中轻杆对a球做的功为mgR2
解析:选BD.由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得,a球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A错误,B正确.对a、b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2mgR=2×12mv2,解得v=3gR,C错误.对a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解得W=mgR2,D正确.
10.(多选)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水平轴O,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2m的小球A和质量为m的物块B,由图示位置释放后,当小球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在水平轴O点,且此时物块B的速度刚好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B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小球A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大于gL
D.小球A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A与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CD.当小球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在水平轴O点,所以小球A下降的高度为L2,物块B会上升一定的高度h,由机械能守恒得122mv2=2mgL2-mgh,所以小球A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vgL,A错误,C正确;在整个过程中小球A与物块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错误,D正确.
11.(多选)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1m,bc=0.2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J
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J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J
D.整个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选BCD.以滑块和弹簧为系统,在滑块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只发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系统机械能守恒,D正确;滑块从a到c重力势能减小了mgacsin30°=6J,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A错误,B正确;从c到b弹簧恢复原长,通过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功,将6J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滑块的机械能,C正确.
12.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14圆周的轨道,O点为圆心,B为轨道上的一点,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轨道的左侧与一固定光滑平台相连,在平台上一轻质弹簧左端与竖直挡板相连,弹簧原长时右端在A点.现用一质量为m的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压缩弹簧至P点后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若小球恰能击中B点,求刚释放小球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试通过计算判断小球落到轨道时速度能否与圆弧垂直;
(3)改变释放点的位置,求小球落到轨道时动能的最小值.
解析:(1)小球离开O点做平抛运动,设初速度为v0,由
Rcos37°=v0t
Rsin37°=12gt2
解得:v0=815gR
由机械能守恒Ep=12mv20=415mgR.
(2)设落点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做平抛运动,
有Rcosθ=v0t,Rsinθ=12gt2
位移方向与圆弧垂直tanθ=12gt2v0t=gt2v0
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tanα=vyv0=gtv0=2tanθ
所以小球不能垂直击中圆弧.
(3)设落点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做平抛运动,
Rcosθ=v0tRsinθ=12gt2
由动能定理mgRsinθ=Ek-12mv20
解得Ek=mgR34sinθ+14sinθ
当sinθ=33时,取最小值Ek=32mgR.
答案:(1)415mgR(2)不能垂直击中圆弧(3)32mgR
第4节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一、功能关系
1.内容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而且能量的转化必须通过做功来实现.
2.做功对应变化的能量形式
(1)合外力的功影响物体的动能的变化.
(2)重力的功影响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
(3)弹簧弹力的功影响弹性势能的变化.
(4)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的力做功影响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5)滑动摩擦力的功影响系统内能的变化.
(6)电场力的功影响电势能的变化.
(7)分子力的功影响分子势能的变化.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应的一条规律.
3.表达式
(1)E初=E末,初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等于末状态各种能量的总和.
(2)ΔE增=ΔE减,增加的那些能量的增加量等于减少的那些能量的减少量.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就具有多少能.(×)
(2)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
(3)在物体机械能减少的过程中,动能有可能是增大的.(√)
(4)既然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故没有必要节约能源.(×)
(5)滑动摩擦力做功时,一定会引起机械能的转化.(√)
(6)一个物体的能量增加,必定有别的物体能量减少.(√)
2.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势能()
A.增大B.变小
C.不变D.不能确定
解析:选A.人推袋壁使它变形,对它做了功,由功能关系可得,水的重力势能增加,A正确.
3.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悬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机械能守恒
B.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能量正在消失
D.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解析:选B.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机械能减少,机械能不守恒,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总和不变,B正确.
4.足够长的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A由静止轻放于传送带上,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转化为内能的能量为()
A.mv2B.2mv2
C.14mv2D.12mv2
解析:选D.物体A被放于传送带上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μmgm=μg,匀加速过程前进的距离x1=v22a=v22μg,该时间内传送带前进的距离x2=vt=vvμg=v2μg,所以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距离Δx=x2-x1=v22μg,故产生的内能Q=μmgΔx=μmgv22μg=12mv2,D正确.
考点一功能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各种力做功对应能的变化定量的关系
合力的功动能变化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W合=Ek2-Ek1
重力的功重力势能变化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且WG=-ΔEp=Ep1-Ep2
弹簧弹力
的功弹性势能变化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且W弹=-ΔEp=Ep1-Ep2
只有重力、
弹簧弹力
的功不引起机
械能变化机械能守恒ΔE=0
非重力和
弹力的功机械能变化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做负功,机械能减少,且W其他=ΔE
电场力的
功电势能变化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且W电=-ΔEp
滑动摩擦
力的功内能变化滑动摩擦力做功引起系统内能增加ΔE内=Ffl相对
[典例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的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对轨道压力为mg2.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2mgR
B.合力做功34mgR
C.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
D.机械能减少2mgR
解析小球能通过B点,在B点速度v满足mg+12mg=mv2R,解得v=32gR,从P到B过程,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减小量为mgR,动能增加量为12mv2=34mgR,合力做功等于动能增加量34mgR,机械能减少量为mgR-34mgR=14mgR,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减少量14mgR,故只有B选项正确.
答案B
1.如图所示,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小木块质量为m,水平地面光滑,一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木块静止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将m拉至右端,则拉力F做功至少为()
A.12μmgLB.μmgL
C.μ(m+M)gLD.12μ(m+M)gL
解析:选B.缓慢拉动时,拉力F做功最少,根据功能关系,拉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所以W=μmgL,B正确.
2.(多选)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则()
A.物块B的质量满足m2gsinθ=kd
B.此时物块A的加速度为F-kdm1
C.此时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θ
D.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Fd-m1gdsinθ-12m1v2
解析:选BD.系统静止时,m1gsinθ=kx1,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m2gsinθ=kx2,F-m1gsinθ-kx2=m1aA,又d=x1+x2,可解得aA=F-kdm1,B正确,A错误;此时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Fv,C错误;设弹簧的弹性势能增量为ΔEp弹,由功能关系可得:Fd=ΔEp弹+m1gdsinθ+12m1v2,解得ΔEp弹=Fd-m1gdsinθ-12m1v2,D正确.
功能关系的选用原则
(1)在应用功能关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分析.
(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3)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4)只涉及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考点二摩擦力做功与能量的关系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内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果:
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3)摩擦生热的计算:Q=Ffx相对.其中x相对为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移.
[典例2]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多大?
解析(1)小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
vC=v0cos60°①
小物块由C到D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1-cos60°)=12mv2D-12mv2C②
代入数据解得vD=25m/s
小球在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v2DR③
代入数据解得FN=60N④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FN=60N,方向竖直向下.
(2)设小物块刚好滑到木板左端且达到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滑行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μmgm=μg⑤
a2=μmgM⑥
速度分别为v=vD-a1t,v=a2t⑦
对小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μmgL=12mv2D-12(m+M)v2⑧
解得L=2.5m⑨
答案(1)60N,方向竖直向下(2)2.5m
摩擦力做功的分析方法
(1)无论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计算做功时都是用力与对地位移的乘积.
(2)摩擦生热的计算:公式Q=Ffx相对中x相对为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若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时,则x相对为总的相对路程.
1.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小物块的动能为F(x+L)
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fx
C.这一过程中,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FfL
D.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f(L+x)
解析:选B.水平力对小物块做功F(x+L),此时其动能小于F(x+L),A错误;摩擦力Ff对小车做功Ffx,由动能定理可知,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fx,B正确;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L)-FfL,C错误;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fL,D错误.
2.如图所示为一种摆式动摩擦因数测量仪,其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和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摆锤的质量为m,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摆锤重心到O点距离为L.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O等高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摆锤摆到最低点附近时,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小段距离s(sL),之后继续摆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最高位置.若摆锤对地面的压力可视为大小为F的恒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摆锤在上述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在上述过程中摩擦力对摆锤所做的功;
(3)橡胶片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1)选从右侧最高点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进行研究.因为初、末状态动能为零,所以全程损失的机械能ΔE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
即:ΔE=mgLcosθ
(2)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WG+Wf=0①
WG=mgLcosθ②
由①②式得Wf=-WG=-mgLcosθ③
(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f=μF④
摩擦力做的功Wf=-Ffs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μ=mgLcosθFs
答案:(1)mgLcosθ(2)-mgLcosθ(3)mgLcosθFs
考点三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点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能量转化问题的解题思路
(1)当涉及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时,一般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解题时,首先确定初末状态,然后分析状态变化过程中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求出减少的能量总和ΔE减与增加的能量总和ΔE增,最后由ΔE减=ΔE增列式求解.
3.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能量转化方面,如果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2)如果系统内每个物体除弹簧弹力外所受合力为零,则当弹簧伸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典例3]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14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质量为m的滑块在曲面上距BC高度为2r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块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进入管口C端时与圆管恰好无作用力,通过CD后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求:
(1)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水平面BC的长度s;
(3)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的最大速度vm.
解析(1)滑块在曲面的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2r=12mv2B
解得vB=2gr
(2)在C点,滑块与圆管之间恰无作用力,则
mg=mv2Cr
解得vC=gr
滑块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2r-μmgs=12mv2C
解得s=3r
(3)设在压缩弹簧过程中速度最大时,滑块离D端的距离为x0,
此时kx0=mg
解得x0=mgk
滑块由C运动到距离D端x0处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得
mg(r+x0)=12mv2m-12mv2C+Ep
联立解得vm=3gr+2mg2k-2Epm
答案(1)2gr(2)3r(3)3gr+2mg2k-2Epm
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的解题方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能量变化上,如果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2)如果系统每个物体除弹簧弹力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当弹簧伸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3)当弹簧为自然状态时系统内某一端的物体具有最大速度.
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时的弹性势能
B.物块在O点时动能最大
C.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W-32μmga
D.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
解析:选AD.因物块由A到B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弹性势能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正确;当物块从A向B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kx-μmg=0,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故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W-μmg2xOA=EkO,xOA>a2,可得物块在O点的动能小于W-μmga,D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B=W-μmgxOA-μmga<W-32μmga,C错误.
2.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m=1kg的滑块压缩着一轻弹簧且锁定,但它们并不相连,滑块可视为质点.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在t1=0.1s时滑块已上滑s=0.2m的距离(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段对应的加速度a及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t2=0.3s和t3=0.4s时滑块的速度v1、v2的大小;
(3)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
解析:(1)在bc段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a=ΔvΔt=10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μ=0.5
(2)设t1=0.1s时速度大小为v0,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t2=0.3s时的速度大小
v1=v0-a(t2-t1)=0
在t2之后开始下滑,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a′=2m/s2
从t2到t3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t3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v3=a′(t3-t2)=0.2m/s
(3)从0到t1时间内,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p=mgssin37°+μmgscos37°+12mv2b
解得Ep=4J
答案:(1)10m/s20.5(2)00.2m/s(3)4J小,则物体将跟不上传送带的

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8章恒定电流(8份打包有课件)


第1节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
一、电流
1.形成的条件: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是标量,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两个表达式:①定义式:I=qt;②决定式:I=UR.
二、电阻、电阻定律
1.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达式为:R=UI.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表达式为:R=ρlS.
3.电阻率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三、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I=UR.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或半导体元件.
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
(1)比较电阻的大小:图线的斜率k=tanθ=IU=1R,图中R1>R2(填“>”、“<”或“=”).
(2)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
(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
四、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电路中电场力移动电荷做的功.表达式为W=qU=UIt.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表达式为P=Wt=UI.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
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表达式为P=Qt.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电流是矢量,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由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3)由ρ=RSl知,导体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4)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
(5)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6)公式W=UIt及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7)公式W=U2R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多选)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14R
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UI比值不变
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选BD.金属丝均匀拉长到原来的10倍,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10,由R=ρlS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00倍,A错误;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由R=ρlS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4,B正确;由于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加在金属丝两端的电压升高时,电阻R=UI将变大,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点与一个稳压直流电源相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一段距离时,哪一个电路中的电流表读数会变小()
解析:选B.选项A、C、D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有效部分为滑片P右侧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由欧姆定律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会增大,电流表读数会变大,故选项A、C、D错误;而选项B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有效部分为滑片P左侧部分,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将会减小,电流表读数会变小,选项B正确.
4.有一台标有“220V,50W”的电风扇,其线圈电阻为0.4Ω,在它正常工作时,下列求其每分钟产生的电热的四种解法中,正确的是()
A.I=PU=522A,Q=UIt=3000J
B.Q=Pt=3000J
C.I=PU=522A,Q=I2Rt=1.24J
D.Q=U2Rt=22020.4×60J=7.26×106J
解析:选C.电风扇是一种在消耗电能过程中既产生机械能,又产生内能的用电器,其功率P=IU,则I=PU=522A,而产生的热量只能根据Q=I2Rt进行计算.因此,选项C正确.
考点一对电流的理解和计算
1.应用I=qt计算时应注意:若导体为电解液,因为电解液里的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但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故q为正、负离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
2.电流的微观本质
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长为l,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AD导体中自由电荷总数N=nlS,总电荷量Q=Nq=nqlS,所用时间t=lv,所以导体AD中的电流I=Qt=nlSql/v=nqSv.
1.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设棒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的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vqB.qv
C.qvSD.qvS
解析:选A.在垂直棒的运动方向选取一横截面,设棒长为l,则棒上所有电荷通过这一横截面所用的时间t=lv,由电流的定义式I=Qt,可得I=lqlv=qv,A正确.
2.(20xx山东济南质检)有甲、乙两个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两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两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
B.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两倍
C.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两倍
D.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等
解析:选B.由I=ΔqΔt可知,I乙=2I甲,B正确,A错误;由I=nvSq可知,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导体,n相同,因S甲=2S乙,故有v甲∶v乙=1∶4,C、D错误.
3.(多选)截面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当这三个量中的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U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B.导线长度l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为原来的一半
C.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D.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解析:选ABC.电压U加倍时,由欧姆定律得知,电流加倍,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加倍,故A正确;导线长度l加倍,由电阻定律得知,电阻加倍,电流减半,则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减半,故B正确;导线横截面的直径d加倍,由S=πd24可知,截面积变为4倍,由电阻定律得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4,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得知,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v不变.故C正确,D错误.
考点二电阻电阻定律
1.两个公式对比

公式R=ρlS
R=UI

区别电阻的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和I有关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2.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导体电阻率与电阻阻值无直接关系,即电阻大,电阻率不一定大;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
1.一个内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源,给装满绝缘圆管的水银供电,通过水银的电流为0.1A.若把全部水银倒在一个内径大一倍的绝缘圆管内(恰好能装满圆管),那么通过水银的电流将是()
A.0.4AB.0.8A
C.1.6AD.3.2A
解析:选C.大圆管内径大一倍,即横截面积为原来的4倍,由于水银体积不变,故水银柱长度变为原来的14,则电阻变为原来的116,因所加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知电流变为原来的16倍.C正确.
2.用电器到发电场的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A.ρlRB.2ρlIU
C.UρlID.2UlIρ
解析:选B.输电线的总长为2l,由公式R=UI、R=ρlS得S=2ρlIU,故B正确.
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1∶4B.1∶8
C.1∶16D.16∶1
解析:选C.对于第一根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则其横截面积必然变为原来的12,由电阻定律可得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第二根导线对折后,长度变为原来的12,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故其电阻变为原来的14.给上述变化后的裸导线加上相同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得:I1=U4R,I2=UR/4=4UR,由I=q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荷量之比q1∶q2=I1∶I2=1∶16.
导体变形后电阻的分析方法
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
(1)导体的电阻率不变.
(2)导体的体积不变,由V=lS可知l与S成反比.
(3)在ρ、l、S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R=ρlS求解.
考点三伏安特性曲线
1.图甲为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乙为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aRb,图线c的电阻减小,图线d的电阻增大.
3.用IU(或UI)图线来描述导体和半导体的伏安特性时,曲线上每一点对应一组U、I值,UI为该状态下的电阻值,UI为该状态下的电功率.在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的倒数.
1.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在P点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1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U1I2-I1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面积
解析:选D.由图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为非线性关系,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所加电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选项A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应为R=U1I2,选项B、C错误;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P=U1I2,也就是图中矩形PQOM所围面积,选项D正确.
2.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电阻为12Ω
B.B点的电阻为40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Ω
解析:选B.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可以求出A、B两点的电阻分别为RA=30.1Ω=30Ω,RB=60.15Ω=40Ω,所以ΔR=RB-RA=10Ω,故B对,A、C、D错.
3.(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则此时()
A.L1上的电压为L2上电压的2倍
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C.L2的电阻为12Ω
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
解析:选BD.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A,L1中电流为0.25A,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为3.0V,L1消耗的电功率为P1=U1I1=0.75W,B正确;根据并联电路规律,L2中电流为0.125A,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电压大约为0.3V,L1的电压大约为L2电压的10倍,A错误;由欧姆定律,L2的电阻为R2=U2I2=0.30.125Ω=2.4Ω,C错误;L2消耗的电功率为P2=U2I2=0.3×0.125W=0.0375W,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D正确.
IU图线求电阻应注意的问题
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就是该状态下导体的电阻,即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倒数不是该状态的电阻,但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变小说明对应的电阻变大.
考点四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
1.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比较
(1)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实=P额.
(2)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不一定等于额定电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若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可能被烧坏.
[典例]有一个小型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电压为U1=0.2V的电路中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I1=0.4A;若把电动机接入U2=2.0V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I2=1.0A.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
(2)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大?
解析(1)U1=0.2V时,电动机不转,此时电动机为纯电阻,故电动机线圈内阻
r=U1I1=0.20.4Ω=0.5Ω
U2=2.0V时,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电动机为非纯电阻,则由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定义式得
P电=U2I2=2.0×1.0W=2W
P热=I22r=1.02×0.5W=0.5W
所以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出=P电-P热=2W-0.5W=1.5W
(2)此时若电动机突然被卡住,则电动机成为纯电阻,其热功率
P热′=U22r=2.020.5W=8W
答案(1)1.5W(2)8W
(1)在非纯电阻电路中,U2Rt既不能表示电功也不能表示电热,因为欧姆定律不再成立.
(2)不要认为有电动机的电路一定是非纯电阻电路,当电动机不转动时,仍为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仍适用,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只有在电动机转动时为非纯电阻电路,UIR,欧姆定律不再适用,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多选)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若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则()
自重40kg额定电压48V
载重75kg额定电流12A
最大行驶速度20km/h额定输出功率350W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76W
B.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Ω
C.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N
D.该车受到的阻力为63N
解析:选AD.由于U=48V,I=12A,则P=IU=576W,故选项A正确;因P入=P出+I2r,r=576-350122Ω=11372Ω,故选项B错;由P出=Fv=Ffv,F=Ff=63N,故选项C错,D正确.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电源内阻为1.0Ω,电路中的电阻R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的内阻为0.5Ω.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A.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W
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7.0V
C.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4.0W
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W
解析:选B.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电阻R0两端电压为U=IR0=3.0V,电源内电压为U内=Ir=2.0V,所以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机=E-U-U内=7.0V,B对;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和总功率分别为P热=I2r1=2W、P总=U机I=14W,C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热=12W,A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端I=20W,D错.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R=UI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ρ=RSl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
解析:选BD.R=UI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电阻由导体自身性质决定,与U、I无关,当导体两端电压U加倍时,导体内的电流I也加倍,但比值R仍不变,A错误、B正确;ρ=RSl是导体电阻率的定义式,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和温度决定,与R、S、l无关,C错误、D正确.
2.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mv22eLB.mv2Sne
C.ρnevD.ρevSL
解析:选C.由电流定义可知:I=qt=nvtSet=neSv,由欧姆定律可得:U=IR=neSvρLS=ρneLv,又E=UL,故E=ρnev,选项C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解析:选C.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为P=I2R,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A项错误;力作用在物体上,如果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作用时间再长,做功也为零,B项错误;由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因此电容器的带电量与两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C项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伸长量无关,D项错误.
4.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A、B是平行正对的金属板,等离子体(电离的气体,由自由电子和阳离子构成,整体呈电中性)从左侧进入,在t时间内有n个自由电子落在B板上,则关于R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I=net,从上向下B.I=2net,从上向下
C.I=net,从下向上D.I=2net,从下向上
解析:选A.由于自由电子落在B板上,则A板上落上阳离子,因此R中的电流方向为自上而下,电流大小I=qt=net.A项正确.
5.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型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的阻值最小的是()
解析:选A.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知RA=ρcab,RB=ρbac,RC=ρabc,RD=ρabc,结合a>b>c可得:RC=RD>RB>RA,故RA最小,A正确.
6.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R=ρb+a2πabB.R=ρb-a2πab
C.R=ρab2πb-aD.R=ρab2πb+a
解析:选B.根据R=ρlS,从单位上看,答案中,分子应是长度单位,而分母应是面积单位,只有A、B符合单位,C、D错误;再代入特殊值,若b=a,球壳无限薄,此时电阻为零,因此只有B正确,A错误.
7.(多选)我国已经于20xx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100W及以上的白炽灯,以后将逐步淘汰白炽灯.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象上A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A.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β
C.在A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0I0
D.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0I0
解析:选CD.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A错误;在A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0I0,不能表示为tanβ或tanα,故B错误,D正确;在A点,白炽灯的功率可表示为U0I0,C正确.
[综合应用题组]
8.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饭煲的电阻为44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Ω
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W
C.1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J
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解析:选C.由于电饭煲是纯电阻元件,所以R1=UI1=44Ω,P1=UI1=1100W,其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W1=UI1t=6.6×104J,洗衣机为非纯电阻元件,所以R2≠UI2,P2=UI2=110W,其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W2=UI2t=6.6×103J,其热功率P热≠P2,所以电饭煲发热功率不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9.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其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3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和电阻R1、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D、P1、P2,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P1=4PDB.PD=P4
C.PD=P2D.P1<4P2
解析:选D.由于电阻器D与两个标准电阻R1、R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源两端时,三者功率相同,则此时三者电阻相同.当三者按照题图乙所示电路连接时,电阻器D两端的电压小于U,由题图甲图象可知,电阻器D的电阻增大,则有RD>R1=R2,而RD与R2并联,电压相等,根据P=U2R,PD<P2,C错误;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ID<I2,又I1=I2+ID,根据P=I2R,P1>4PD,P1<4P2,A错误、D正确;由于电阻器D与电阻R2的并联电阻R<R1,所以D两端的电压小于U2,且D阻值变大,则PD<P4,B错误.
10.下图中的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2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解析:选C.白炽灯泡为纯电阻,其功率表达式为:P=U2R,而U越大,电阻越大,图象上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小,故选项C正确.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灯泡的IU图象,根据图象计算甲、乙两灯泡并联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实际发光的功率分别为()
A.15W30WB.30W40W
C.40W60WD.60W100W
解析:选C.两灯泡并联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则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220V,根据IU图象知:甲灯实际工作时的电流约为I甲=0.18A,乙灯实际工作时的电流为I乙=0.27A,所以功率分别为P甲=I甲U=0.18×220W≈40W;P乙=I乙U=0.27×220W≈60W,C正确.
12.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闭合开关S1、S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000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
B.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2103Ω
C.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000J
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000J
解析:选A.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消耗的功率为P=1000W-120W=880W,对电热丝,由P=U2R可得电热丝的电阻为R=U2P=2202880Ω=55Ω,选项A正确;由于不知道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所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无法计算,选项B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消耗的电能为880J,选项C错误;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20J,选项D错误.
13.(多选)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20Ω,电动机绕线电阻R2=1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1=0.5A,当开关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应是()
A.I=1.5AB.I1.5A
C.P=15WD.P15W
解析:选BD.当开关S断开时,由欧姆定律得U=I1R1=10V,当开关闭合后,通过R1的电流仍为0.5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2UR2=1A,故电流表示数I<0.5A+1A=1.5A,B正确;电路中电功率P=UI15W,D正确.
14.(多选)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击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1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解析:选AC.根据题意第一个闪击过程中转移电荷量Q=6C,时间约为t=60μs,故平均电流为I平=Qt=1×105A,闪击过程中的瞬时最大值一定大于平均值,故A对;第一次闪击过程中电功约为W=QU=6×109J,第一个闪击过程的平均功率P=Wt=1×1014W,由于一次闪电过程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但整个闪击过程中的时间远大于60μs,故B错;闪电前云与地之间的电场强度约为E=Ud=1×1091000V/m=1×106V/m,C对;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W=6×109J,D错.
第2节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电阻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流I=I1=I2=…=InI=I1+I2+…+In
电压U=U1+U2+…+UnU=U1=U2=…=Un
电阻R总=R1+R2+…+Rn1R总=1R1+1R2+…+1Rn

分压原理或分流原理U1∶U2∶…∶Un=R1∶R2∶…∶RnI1∶I2∶…∶In=1R1∶1R2∶…∶1Rn

功率分配P1∶P2∶…∶Pn=R1∶R2∶…∶RnP1∶P2∶…∶Pn=1R1∶1R2∶…∶1Rn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电源: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装置.
(2)电动势: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Wq.
(3)电动势的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三、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2)公式:I=ER+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其他表达形式
①电势降落表达式:E=U外+U内或E=U外+Ir.
②能量表达式:EI=UI+I2r.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一般情况U=IR=ER+rR=E1+rR,当R增大时,U增大

特殊情况①当外电路断路时,I=0,U=E
②当外电路短路时,I短=Er,U=0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2)电动势就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3)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小.(×)
(4)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5)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2.某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阻r=1Ω,外电路电阻R=5Ω,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3.0V,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等于()
A.3.0VB.3.6V
C.4.0VD.4.2V
解析:选B.由于电压表的示数为路端电压,而U=IR,则I=UR=0.6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I(R+r)=0.6×(5+1)V=3.6V,故选项B正确.
3.将一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池与外电路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R表示外电路电阻,I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U外=IR可知,外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B.由U内=Ir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C.由U=E-Ir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
D.由P=IU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选C.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知,外电路中电流I随外电阻R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选项A错误;U内=Ir是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压,不是电源两端的电压,选项B错误;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不变,由U=E-Ir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正确;当U不变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选项D错误.
考点一电阻的串并联
1.串、并联电路的几个常用结论
(1)当n个等值电阻R0串联或并联时,R串=nR0,R并=1nR0.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
(3)在电路中,某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则总电阻增大(或减小).
(4)某电路中无论电阻怎样连接,该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始终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2.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1.(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Ω,R2=12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解析:选AC.当cd端短路时,R2与R3并联再与R1串联,ab之间的等效电阻为40Ω,A正确;同理可得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R1、R3串联,R2无效,cd两端的电压就等于R3分得的电压,可以求得为80V,C正确;同理可得D错误.
2.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1∶R2∶R3是()
A.1∶1∶1B.4∶1∶1
C.1∶4∶4D.1∶2∶2
解析:选C.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知U2=U3,因P1=P2=P3,故R2=R3,又I1=I2+I3,故I1=2I2=2I3,根据P=I2R和P1=P2=P3得R1∶R2∶R3=1∶4∶4,C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D.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解析:选BC.由电表的改装原理可知,电流表应是G与R并联,改装后加在G两端的最大电压Ug=IgRg不变,所以并联电阻R越大,I=Ig+IR越小,即量程越小,B正确,A错误;对于电压表应是G与R串联,改装后量程U=IgRg+IgR,可知R越大,量程越大,C正确,D错误.
考点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考向1: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由P出与外电阻R的关系图象可以看出: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E24r.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④当P出<P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
1.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A和2.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A.32WB.44W
C.47WD.48W
解析:选A.电动机不转时相当于一个纯电阻,根据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电压为2V,可算出电动机内阻为4Ω.正常工作时,电动机消耗功率P=UI=48W,内阻发热消耗功率P热=I2r=16W,则输出功率为P出=P-P热=32W.
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3Ω,R0=1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Ω,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1时可使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时可使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输出功率为P0=2W),则R1和R2的值分别为()
A.2Ω,2ΩB.2Ω,1.5Ω
C.1.5Ω,1.5ΩD.1.5Ω,2Ω
解析:选B.因为题中甲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当外电阻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R1=2Ω;而乙电路是含电动机电路,欧姆定律不适用,电路的输出功率P=IU=I(E-Ir),当I=E2r=2A时,输出功率P有最大值,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2W,发热功率为P热=I2R0′=4W,所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入=P0+P热=6W,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M=P入I=3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R2=E-UM-Ir=3V,所以R2=UR2I=1.5Ω,选项B正确.
考向2: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
(1)故障特点
①断路特点:表现为路端电压不为零而电流为零.
②短路特点:用电器或电阻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但它两端电压为零.
(2)检查方法
①电压表检测:如果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可能在并联路段之外有断路,或并联路段短路.
②电流表检测: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电流值的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在运用电流表检测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和量程.
③欧姆表检测:当测量值很大时,表示该处断路,当测量值很小或为零时,表示该处短路.在运用欧姆表检测时,电路一定要切断电源.
④假设法: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推理.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的电压是Uab=6V,Uad=0V,Ucd=6V,由此可判定()
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
B.L1的灯丝烧断了
C.L2的灯丝烧断了
D.变阻器R断路
解析:选C.由Uab=6V可知,电源完好,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中出现断路故障,且在a、b之间.由Ucd=6V可知,灯泡L1与滑动变阻器R是接通的,断路故障出现在c、d之间,故灯L2断路,所以选项C正确.
4.(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A.R1短路B.R2断路
C.R3断路D.R4短路
解析:选BC.由于A灯串联于干路中,且故障发生后,A灯变暗,故知电路中总电流变小,即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此推知,故障应为某一电阻断路,排除选项A、D.假设R2断路,则其断路后,电路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A灯变暗,同时R2断路必引起与之并联的B灯中电流变大,使B灯变亮,推理结果与现象相符,故选项B正确.假设R3断路,则也引起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使A灯变暗,同时R3断路也必引起与之并联的电路(即R1所在支路)中电流增大,B灯中分得的电流也变大,B灯变亮,故选项C正确.
考点三电路的动态变化
考向1:不含电容器电路
(1)判定总电阻变化情况的规律
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
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
③在如图所示分压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可视为由两段电阻构成,其中一段R并与用电器并联,另一段R串与并联部分串联.A、B两端的总电阻与R串的变化趋势一致.
(2)分析思路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解析:选A.滑片向下滑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则总电阻减小,电路中总电流增大,电源内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路端电压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R1上的分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即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2.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
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
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
解析:选B.当S断开后,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加,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U=E-Ir增加,即的读数变大;由于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R3两端的电压增加,通过R3的电流增加,即的读数变大,选项B正确.
考向2:含电容器电路
(1)电路的简化
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所在的电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
(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
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其并联电器两端电压相等.(3)电压变化带来的电容器变化
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可由ΔQ=CΔU计算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变化量.
3.(20xx辽宁沈阳质检)如图所示,R1=R2=R3=R4=R,电键S闭合时,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C的正中间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键S断开时,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A.不动B.向上运动
C.向下运动D.不能确定
解析:选C.电键S断开,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干路电流减小,R4两端电压减小,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也减小,匀强电场的场强减小,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所以小球所受合力向下,C正确.
4.(20xx东北三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C1=6μF,C2=3μF,R1=3Ω,R2=6Ω,电源电动势E=18V,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2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解析:选BC.S断开时外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两电阻中无电流通过,电阻两端电势相等,由图知a点电势与电源负极电势相等,b点电势与电源正极电势相等,A错误;S断开时两电容器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动势,而C1>C2,由Q=CU知此时Q1>Q2,当S闭合时,稳定状态下C1与R1并联,C2与R2并联,电路中电流I=ER1+R2=2A,此时两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1=IR1=6V、U2=IR2=12V,则此时两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C1U1=3.6×10-5C、Q2′=C2U2=3.6×10-5C,对电容器C1来说,S闭合后其两端电压减小,所带电荷量也减小,B、C正确,D错误.
分析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E、r不变)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IR联合使用.
(2)局部电阻增则总电阻增,反之总电阻减;支路数量增则总电阻减,反之总电阻增.
(3)两个关系:外电压等于外电路上串联各分电压之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考点四两种UI图线的比较及应用

电源UI图象电阻UI图象
图形

物理意义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电阻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截距与纵轴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E,与横轴交点表示短路电流Er
过坐标轴原点,表示没有电压时电流为零
坐标的乘积UI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坐标的U、I比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不变
斜率的绝对值内电阻r电阻大小
[典例](多选)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B.电阻R的阻值为1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D.电源的效率为50%
解析由图线Ⅰ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为r=EI短=0.5Ω;由图线Ⅱ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1Ω,该电源与电阻R直接相连组成的闭合电路的电流为I=Er+R=2A,路端电压U=IR=2V(可由题图读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4W,电源的效率为η=UIEI×100%≈66.7%,故选项A、B、C正确,D错误.
答案ABC
电源的UI图线与电阻的UI图线的交点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电源的电流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等,故交点表示该电源单独对该用电器供电的电压和电流.
1.(20xx上海青浦质检)(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为电源a、b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a和rb,若将一定值电阻R0分别接到a、b两电源上,通过R0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
A.ra>rb
B.Ia>Ib
C.R0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的效率较低
D.R0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电源的效率较低
解析:选ABC.在电源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中斜率表示电源内阻,ra>rb,A正确;在图象中作出定值电阻R0的伏安特性曲线,与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交点表示电路工作点,Ia>Ib,B正确;R0接到a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的效率较低,R0接到b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但电源的效率较高,C正确,D错误.
2.(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电动势为50V
B.电源的内阻为253Ω
C.电流为2.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Ω
D.输出功率为120W时,输出电压是30V
解析:选ACD.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U=E-Ir,显然直线①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r,纵轴的截距为电源的电动势,从题图中看出E=50V,r=50-206-0Ω=5Ω,A正确,B错误;当电流为I1=2.5A时,由回路中电流I1=Er+R外,解得外电路的电阻R外=15Ω,C正确;当输出功率为120W时,由题图中PI关系图线看出对应干路电流为4A,再从UI图线读取对应的输出电压为30V,D正确.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A.1∶2B.2∶1
C.1∶4D.4∶1
解析:选B.由并联特点可知:R1R2=I2I1=21,又由串联电路特点可得:U1U2=R1R2=21,故B正确.
2.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变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如图所示,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探头的原理为电阻分压,ac间的电阻是cd间电阻的(n-1)倍,某次测量中输出端数字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输入端的电压为()
A.nUB.Un
C.(n-1)UD.Un-1
解析:选A.Rac与Rcd串联,电流I=UabRac+Rcd,对输出端电压Ucd=U=IRcd=UabRcdRac+Rcd=Uabn,即输入端电压为Uab=nU.
3.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因此()
A.电动势是一种非静电力
B.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C.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
D.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解析:选C.电动势E=Wq,它不属于力的范畴,A错误;电动势表征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B错误,C正确;电动势与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情况下,电动势大于闭合电路电源两端电压,D错误.
4.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右移时,两电表读数变化是()
A.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小
B.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大
C.电流表变大,电压表变小
D.电流表变小,电压表变大
解析:选D.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使电路中电阻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变小,则电源内电压及R0的分压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故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
B.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
D.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
解析:选AD.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端移动,使得RP变小,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内电压变大,R1所分电压变大,并联电路电压即电压表V1的读数变小.即R3两端电压变小,通过R3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由于总电流增大,所以经过另外一个支路即经过R2的电流变大,R2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对照选项A、D正确.
6.(多选)某一表头的满偏电流为Ig,满偏电压为Ug,内阻为Rg,改装成电流表后,电流量程为I,电压量程为U,内阻为R,则()
A.R=UgIB.U=IgRg
C.Ug<UD.I>UgR
解析:选AB.由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Ig<I,Ug=U,Rg>R,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知R=UI=UgI,Ug=IgRg=U,A、B正确,C、D错误.
7.(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小
B.灯光L变暗
C.电源消耗的功率增大
D.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
解析:选B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电阻R增大,流过R的电流减小,灯泡L变暗,故A错误,B正确;由P总=EI知电源消耗的功率减小,C错误;电容器C上电压为路端电压,由U路=E-Ir知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增大,D正确.
[综合应用题组]
8.如图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L1的UI图线的一部分,用该电源和小灯泡L1串联起来组成闭合回路时灯泡L1恰能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电源的内电阻为23Ω
B.灯泡L1的额定电压为3V,额定功率为6W
C.把灯泡L1换成阻值恒为1Ω的纯电阻,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小
D.由于小灯泡L1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所以灯泡发光过程中欧姆定律不适用
解析:选B.由图象知,电源的内阻为r=ΔUΔI=4-16Ω=0.5Ω,A错误;因为灯L1正常发光,故灯L1的额定电压为3V,额定功率为P=UI=3×2W=6W,B正确;正常工作时,灯L1的电阻为R1=UI=1.5Ω,换成R2=1Ω的纯电阻后,该电阻更接近电源内阻r,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将变大,C错误;虽然灯泡L1的UI图线是一条曲线,但由于小灯泡为纯电阻,所以欧姆定律仍适用,D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两个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移动时,关于两个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向a移动,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B.P向b移动,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C.P向a移动,V1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小于V2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D.P向b移动,V1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大于V2示数改变量的绝对值
解析:选AC.P向a移动,R2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并同串反”可知V2示数减小,V1示数增大,U内增大,A正确;同理,B错误;由E=U内+U外=U内+UV1+UV2,电源电动势不变可得:U内示数改变量绝对值与V1示数改变量绝对值之和等于V2示数改变量绝对值,C正确;同理,D错误.
10.某同学做电学实验(电源内阻r不能忽略),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同时变大,则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下图中的()
解析:选C.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同时变大,其电路一定是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是同一个固定电阻,他所连接的电路可能是C.
11.如图为某控制电路,由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电位器(滑动变阻器)R连接而成,L1、L2是两个指示灯.当电位器的触片由b端滑向a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L2都变亮B.L1、L2都变暗
C.L1变亮,L2变暗D.L1变暗,L2变亮
解析:选B.当滑片由b端向a端滑动时,R接入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则内电压减小,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R1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所以通过L1的电流变小,即L1变暗;L1两端电压减小,并联电压增大,所以R2两端的电压增大,所以通过R2电流增大,而通过L1的电流变小,所以通过L2电流变小,即L2变暗.故B正确.
12.(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内阻为r,现闭合开关S,将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灯泡L变亮
B.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流表读数变小
D.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增加
解析:选CD.滑片P向左移动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灯L变暗,故A错误,C正确;电压表读数为路端电压,由U路=E-Ir知U路增大,故B错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C=E-Ir-U灯可知UC增大,则C上电荷量增加,D正确.
13.(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
A.U先变大后变小
B.I先变小后变大
C.U与I比值先变大后变小
D.U变化量与I变化量比值等于R3
解析:选BC.因电源内阻不计,故路端电压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当滑片位于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有最大值,电流表所在电路的电流有最小值,所以B、C正确.
14.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25B.12
C.35D.23
解析:选C.由已知条件及电容定义式C=QU可得:Q1=U1C,Q2=U2C,则Q1Q2=U1U2.S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U1=RR+RR+R+RR+RR+RR+R+RE×12=15E;
S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U2=RRR+RR+RRR+RE=13E,则Q1Q2=U1U2=35,故C正确.
第3节电学实验基础
考点一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
(1)原理: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2)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2.游标卡尺的原理和读数
(1)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
(2)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3.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0.1V或0.1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即读到0.1V.
(3)对于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典例](1)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mm长10等分、19mm长20等分、49mm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____mm、________mm、________m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3)①如图甲所示的电表使用0.6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当使用3A量程时,对应刻度盘中每一小格代表________A,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A.
②如图乙所示的电表使用较小量程时,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的示数为________V.若使用的是较大量程,则这时表盘刻度每小格表示________V,图中表针示数为________V.
(4)旋钮式电阻箱如图所示,电流从接线柱A流入,从B流出,则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__Ω.今欲将接入电路的电阻改为20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则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最上面图读数:整毫米数是17mm,不足1毫米数是7×0.1mm=0.7mm,最后结果是17mm+0.7mm=17.7mm.
中间图读数:整毫米数是23mm,不足1毫米数是17×0.05mm=0.85mm,最后结果是23mm+0.85mm=23.85mm.
最下面图读数:整毫米数是10mm,不足1毫米数是23×0.02mm=0.46mm,最后结果是10mm+0.46mm=10.46mm.
(2)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刻度上读,其示数为15.0×0.01mm,最后的读数是2.0mm+15.0×0.01mm=2.150mm.
(3)①使用0.6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为0.02A,表针示数为0.440A;当使用3A量程时,每一小格为0.1A,表针示数为2.20A.
②电压表使用3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V,表针示数为1.70V;使用15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5V,表针示数为8.5V.
(4)电阻为19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先将“×1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9999Ω,用这样的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是2×9999Ω=19998Ω.故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值范围为0~19998Ω.
答案(1)17.723.8510.46(2)2.150
(3)①0.020.4400.12.20②0.11.700.58.5
(4)1987将“×1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0~19998Ω
1.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cm,高度为________mm.
解析:游标卡尺读数为d=12mm+4×120mm=12.20mm=1.220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h=6.5mm+36.1×0.01mm=6.861mm.
答案:1.2206.861
2.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如图所示:
①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
②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
③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A.
④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A.
答案:①1.88②9.4③0.82④0.16
考点二测量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1.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内接法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x+UA电压表分流I测=Ix+IV
电阻测量值R测=U测I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测=U测I测=RxRVRx+RV<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两种接法的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
Rx<RVR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x>RVR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实验试探法:按如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
(1)两种接法的比较
内容方式限流接法分压接法
两种接法电路图

负载R上电压调节范围RER+R0≤U≤E
0≤U≤E
负载R上电流调节范围ER+R0≤I≤ER
0≤I≤ER

闭合S前触头位置b端a端
(2)两种接法的选择
①两种接法的一般适用条件
a.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
b.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
②必须采用分压法的三种情况
a.若采用限流式接法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若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电压),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b.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总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电路;
c.若实验中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则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③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
1.一只小灯泡,标有“3V0.6W”字样,现用下面给出的器材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Ω)、最大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内阻为1Ω)、电压表(内阻为10k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采用________(选填“内接”或“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_______(选填“分压式”或“限流式”)接法.
(2)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解析:(1)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Rx=U2P=15Ω,而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分别为1Ω和10kΩ,满足RVRx,电流表应外接;实验中因小灯泡两端电压只需3V,而电源电动势为12V,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2)如图所示.
答案:(1)外接分压式(2)见解析图
2.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30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为0.12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很大);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很大);
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0.2Ω);
定值电阻R(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滑动变阻器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1kΩ,允许最大电流0.5A);
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请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范围尽可能大)
(3)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
解析:(1)首先选取唯一性器材:电源E(电动势约为3V,内阻约为0.2Ω),定值电阻R(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电源电动势约为3V,所以电压表选择V1(量程0~3V,内阻很大);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30Ω,流过Rx的最大电流为3V30Ω=0.1A=100mA,如果电流表选择A2(量程0~3A,内阻约为0.12Ω),指针偏转很小,测量不准确,所以只能选择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太大,操作不便,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2)因为实验要求所测量范围尽可能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因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所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为了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超过其最大量程,即50mA,应给待测电阻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起保护作用.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
(3)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x=UI-R.
答案:(1)A1V1R1(2)图见解析(3)UI-R
考点三实验器材的选取与实物图连接
1.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选择电学实验器材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材,一般要考虑四方面因素:
(1)安全因素:通过电源、电阻和电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
(2)误差因素:选用电表量程应考虑尽可能减小测量值的相对误差,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时,其指针应偏转到满偏刻度的13以上;使用欧姆表时宜选用指针尽可能在中间刻度附近的倍率挡位.
(3)便于操作:选用滑动变阻器时应考虑对外供电电压的变化范围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便于调节.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使其大部分电阻线都用到.
(4)实验实际:除以上三个因素外,还应注重实验实际,如所用的电源与打点计时器的匹配问题等.
2.实物图连接的注意事项
(1)画线连接各元件,一般先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路原理图依次到开关,再到滑动变阻器,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中串联的元件依次串联起来;其次将要并联的元件再并联到电路中去.
(2)连线时要将导线接在接线柱上,两条导线不能交叉.
(3)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正、负接线柱,要使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1.为了测量一电阻的阻值Rx,现有以下器材:蓄电池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某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适,记下两表示数分别为I1、U1;
B.闭合S2,保持RP阻值不变,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2、U2.
(1)按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上连线.
(2)写出被测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用两电表的读数表示).
(3)由于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则被测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解析:(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由欧姆定律,第一次测量的电阻为电压表和RP的并联电阻,即U1I1=R并;第二次测量的电阻为电压表、Rx和RP的并联电阻,U2I2=RxR并Rx+R并,联立解得Rx=U1U2U1I2-U2I1.
(3)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不影响被测电阻的测量,故其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答案:(1)图见解析(2)U1U2U1I2-U2I1(3)等于
2.某同学为了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
(1)用多用电表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4个倍率,分别为×1k、×100、×10、×1.该同学选择“×100”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下列依次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0Ω处;
C.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测量结果是________.
(2)该同学用伏安法继续测定这只电阻的阻值,除被测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仪器:
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0~5V,内阻约为5kΩ)
C.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D.电流表A1(量程0~25mA,内阻约为1Ω)
E.电流表A2(量程0~250mA,内阻约为0.1Ω)
F.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20Ω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在上述仪器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V1”或“V2”),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A1”或“A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电表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解析:(1)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说明选择的倍率偏大,因此应选用较小的倍率,将“×100”换为“×10”;此时的读数为指针所指的刻度乘以倍率,即电阻为12×10Ω=120Ω.
(2)由于电源电动势只有3V,所以电压表选择量程为0~5V的电压表V1;因电路中最大电流约为Im=3V120Ω=25mA,所以选用量程0~25mA的电流表A1;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所以控制电路应选用分压接法,因待测电阻远大于电流表内阻,应选用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1)A.换用“×10”倍率C.120Ω
(2)V1A1图见解析
考点四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1.图象法:利用实验数据,将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图象法.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值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
2.解析法:通过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代入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得到结果的方法叫解析法.应用解析法的要求是:(1)明确实验测量的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式;(2)明确要研究的物理量和未知的物理量;(3)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进行计算.
1.理想电压表内阻无穷大,而实际电压表并非如此,现要测量一个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的电压表的阻值.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3kΩ
B.电压表V2:量程为0~6V、内阻约为6k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值20Ω、额定电流1A
D.定值电阻R0
E.电源:电动势6V,内阻约为1Ω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如图甲所示测量电路,请你按图示电路将图乙的实验仪器连接起来.
(2)请写出按该电路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不断地调节变阻器R1滑片位置,记录多组电压表V1、V2示数,作出U2-U1图线如图丙所示.若R0=1480Ω,由图线上的数据可得RV=________Ω.
解析:(2)由欧姆定律有U2-U1R0=U1RV,解得RV=U1U2-U1R0,其中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R0是定值电阻的阻值;
(3)由电路的电压关系可得U2=U11+R0RV,由U2-U1图象可知,斜率k=1+R0RV=1.5,若R0=1480Ω,则RV=2960Ω.
答案:(1)略(2)RV=U1U2-U1R0,其中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R0是定值电阻的阻值(3)2960
2.要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2Ω,额定电流为2A
B.电流表A1:量程为0.6A,内阻为r1=0.2Ω
C.电流表A2:量程为3.0A,内阻r2约为0.04Ω
D.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10Ω
E.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1kΩ
F.定值电阻R3=10Ω
G.定值电阻R4=100Ω
H.电源E:电动势E约为9V,内阻很小
I.单刀单掷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表、A2表的读数I1、I2,然后利用I1-I2图象求出线圈的电阻RL.
(1)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请填器材序号)
(2)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器材用适当的符号表示).
(3)由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I2-I1图象如图所示,则线圈的直流电阻值为________.
解析:(1)将内阻已知的电流表A1串联定值电阻改装为电压表,利用伏安法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值.控制电路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选用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1;由于电源电动势约为9V,改装电压表时使用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R3串联,测量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电路如图所示.
(3)开关均闭合时,利用并联电路知识可得I1(R3+r1)=(I2-I1)RL,解得I2=R3+r1+RLRLI1,即I2-I1图线的斜率k=R3+r1+RLRL=6,解得RL=2.04Ω.
答案:(1)FD(2)图见解析(3)2.04Ω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
解析: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时,读数应读到mm的下一位,即长度测量值为60.10cm;题图乙中游标卡尺为五十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主尺读数为4mm,游标尺第10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故游标尺读数为10×0.02mm=0.20mm,所以金属杆直径测量值为4.20mm.
答案:60.104.20
2.现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为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现用伏安法测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阻,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a和b所示.
(1)由上图读得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cm,长度为______cm.
(2)若流经圆柱体的电流为I,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压为U,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D、L,测得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ρ=________.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5mm+34.4×0.01mm=1.844mm(1.842~1.846范围内的均可);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mm+8×0.05mm=42.40mm=4.240cm;
(2)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S′=πD22,由电阻定律R=ρLS和欧姆定律R=UI可知,ρ=πD2U4IL.
答案:(1)0.18444.240(2)πD2U4IL
3.分别读出下表中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在表格中.
电表所选量程测量值
0~3V
0~15V
0~3A
0~0.6A

解析:0~3V的最小分度为0.1V,读数为2.17V;
0~15V的最小分度为0.5V,读数为10.8V;
0~3A的最小分度为0.1A,读数为0.80A;
0~0.6A的最小分度为0.02A,读数为0.16A.
答案:2.17(2.15~2.19均可)V10.8(10.6~10.9均可)V0.80(0.79~0.81均可)A0.16A
4.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图甲测得的数据是3.0V,3.0mA.用图乙测得的数据是2.9V,4.0mA.由此可知,用图________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________.
解析:对比两次测量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电压的变化量为原电压的130,电流的变化量为原电流的13,说明电压的变化量远小于电流的变化量.因此,电流表分压不明显,即电流表内阻RARx,所以采用图甲测量时误差较小,且Rx=UI=3.03.0×10-3Ω=1000Ω.
答案:甲1000Ω
[综合应用题组]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0kΩ,电流表的内阻约为10Ω,选择能够尽量减小误差的电路图接线进行实验,读得的各组数据用实心圆点标于坐标图上,如图所示.
(1)根据各点表示的数据描出IU图线,由此求得该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虚线框内画出“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部分电路图.
解析:(1)图线如图所示
Rx=ΔUΔI=2.4×103Ω(2.3×103~2.5×103Ω)
(2)因满足RxRA>RVRx,故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答案:见解析
6.为测量“12V,5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12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0~0.6A、0~3A,内阻约为0.2Ω;
电压表:量程0~3V、0~15V,内阻约为15kΩ;
滑动变阻器:0~20Ω,允许最大电流1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
(1)以下四个电路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是________.
(2)在本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可选________.
解析:(1)C与D电路图不符合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小灯泡的电阻RL=U2P=1225Ω=28.8Ω,RLRA=144,RVRL=520.8,由于RLRARVRL,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应选A.
(2)小灯泡的额定电流I=PU=512A≈0.4A,故电流表量程为0~0.6A.
答案:(1)A(2)0~0.6A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
3.学会利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由R=ρlS得ρ=RSl,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R=UI.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算出横截面积S.
3.将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ρ=RSl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三、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直径测定
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πd24.
2.电路连接
按如图所示的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长度测量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U、I测量
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
5.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1)用Rx=UI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2)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xSl=πd2U4lI.
六、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导线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用Rx=UI算出各次的测量值,再取平均值;第二种是用图象(UI图线)来求出.若采用图象法,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七、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考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__端(填“a”或“b”).
(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V.
(4)导线实际长度为________m(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3)中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30V可知,Rx和R0的总阻值约为4.60欧姆,若选用滑动变阻器R1,电源电压为6伏特,电流表的量程只有0.6A,会把电流表烧坏,故滑动变阻器应该选R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a端保证连入电阻最大.
(2)如图所示
(3)由于电压表量程0~3V,分度值为0.1V,故读数为2.30V.
(4)Rx的阻值为1.60欧姆,由Rx=ρlS可知,l=RxSρ=1.60×1.0×10-61.7×10-8m≈94m.
答案(1)R2a(2)见解析图
(3)2.30(2.29~2.31均正确)(4)94(93~95均正确)
实物图连线的技巧
(1)总的原则:先串后并,接线到柱,注意量程和正负.
(2)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伏安法”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3)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开关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头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注意滑动变阻器应调到使“伏安法”部分所接两点间阻值最小处.
考点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典例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67
U/V0.100.300.701.001.501.702.30
I/A0.0200.0600.1600.2200.3400.4600.520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中的______图(填“甲”或“乙”).
(3)图丙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丁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ΩmB.1×10-3Ωm
C.1×10-6ΩmD.1×10-8Ωm
(6)(多选)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mm+39.7×0.01mm=0.397mm
(2)通过给定的数据发现电压接近从零开始,故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即甲图.
(3)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连线时应使测量电路在开始时分到的电压为零,实物图如图1所示.
(4)如图2所示,图线应过原点,且使大多数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图线的斜率反映了金属丝的电阻,所以Rx=4.5Ω.
(5)由Rx=ρl/S,S=π(d/2)2,取d=4×10-4m、l=0.5m、Rx=4.5Ω,解得ρ=1×10-6Ωm.
(6)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A错误;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则可以消除系统误差,B错误,C正确;利用UI图象处理数据,相当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D正确.
答案(1)0.397(0.395~0.399均正确)(2)甲
(3)见解析图甲(4)见解析图乙4.5(4.3~4.7均正确)
(5)C(6)CD
(1)作图象时,应使大多数的点在直线或平滑的曲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误差较大的点舍去不用.
(2)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关系
①偶然误差: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或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减小偶然误差.
②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密,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通过校准仪器或改进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原理可减小误差.
考点三实验改进拓展创新
1.创新点分析
(1)基于教材中的电学实验,着重考查实验原理的改进、实验步骤、误差分析;
(2)重视电学的实验方法,问题设置结合科技、生产、生活的实际;
(3)基本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实验的器材选择、实际操作是考查的重点,设计型实验是考查的难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是考查的核心.
2.命题视角
视角1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如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电压表、电流表及多用电表的读数)
视角2实验仪器的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选择
视角3完善基本操作过程
视角4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器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典例3]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Rx,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1)若使用图甲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________点(选填“b”或“c”).
(2)测得电阻丝的UI图如图乙所示,则Rx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Rx随风速v(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Rx会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向________端调节(选填“M”或“N”).
(4)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其中R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Rx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V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端和“-”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__________点和__________点(在“a”“b”“c”“d”中选填).
解析(1)电流表内阻和电阻丝阻值相当,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当a端接到b点时,电流表的内阻对Rx两端电压的测量影响较大,故用外接法,即接在c点.
(2)直接利用图象斜率计算即可;
(3)根据图象,可知电阻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风速增加时,Rx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导致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变小,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M端调节;
(4)由(3)知,电阻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串联电路中分到的电压也减小,观察电路知中间支路的两个电阻一直平分电压,而左侧支路无风时两个电阻平分电压,有风时上半部分Rx分压多,下半部分Rx分压少,要求风速从零增加时,电压表示数从零开始增加,分析电路中的分压情况可知,只有b、d两点间的电压满足上述要求,故电压表应接在b、d之间,且b点电势高,因此电压表的“+”端接b,“-”端接d.
答案(1)c(2)4.1(4.0~4.2)(3)减小M(4)bd
1.图(a)是测量电阻Rx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cm.
(1)根据原理图连接图(b)的实物图.
(2)断开S2,合上S1;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为3.0V时,单位长度电阻丝的电压u=________V/cm.记录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
(3)保持S1闭合,合上S2;滑动c点改变ac的长度L,同时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与步骤(2)记录的值相同,记录长度L和A2的示数I.测量6组L和I值,测量数据已在图(c)中标出,写出Rx与L、I、u的关系式Rx=________;根据图(c)用作图法算出Rx=________Ω.
解析:(1)如图所示
(2)断开S2,合上S1,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3.0V,则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压为u=3.0V30cm=0.1V/cm.
(3)由于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因此ac段单位长度上的电压不变,Rx两端的电压为Lu,根据欧姆定律有Rx=LuI.L=RxuI,作出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的斜率求得Rx=6Ω.
答案:(1)见解析图(2)0.1(3)LuI6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为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2Ω);
电阻箱R(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1)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mm;
(2)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选填“A1”或“A2”);
(3)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4)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________影响(选填“有”或“无”).
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可得
d=0.5mm+0.232mm=0.732mm;
(2)根据题意,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电流为I=3V20Ω=0.15A=150mA,故电流表选择A1即可;
(3)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E=I(R+r+RA+R电阻丝)=IR+r+RA+ρ4Lπd2,联立解得R=EI-r-RA-4ρπd2L,由已知条件可知,k=R0L0=4ρπd2,解得ρ=πd2R04L0;
(4)由ρ=πd2R04L0可知,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无影响.
答案:(1)0.732(2)A1(3)πd2R04L0(4)无
高效演练跟踪检测
1.(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x,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解析:(1)由于螺旋测微器开始起点有误差,估读为0.007mm,测量后要去掉开始误差.
(2)将电表连入电路时注意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连接图如图所示.
答案:(1)0.0070.638(0.636mm~0.640mm)
(2)见解析图

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0章-电磁感应(10份打包有课件)


第1节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一、磁通量
1.概念: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
2.计算
(1)公式:Φ=BS.
(2)适用条件:①匀强磁场;②S是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
(3)单位:韦伯(Wb),1Wb=1_Tm2.
3.意义: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
4.标矢性: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二、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2.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条件
(1)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
无论回路是否闭合,只要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闭合.②磁通量变化.
三、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1.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垂直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右图所示.
2.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磁通量虽然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2)当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3)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4)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5)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6)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都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没什么区别.(×)
(7)回路不闭合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也会产生“阻碍”作用.(×)
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如图甲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B.如图乙所示,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C.如图丙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垂直的轴线AB转动
D.如图丁所示,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平行的轴线CD转动
解析:选C.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磁通量一直为零,故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选项A错误;保持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磁通量一直为零,故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选项B错误;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垂直的轴线AB转动,磁通量周期性地改变,故一定有感应电流,故选项C正确;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平行的轴线CD转动,磁通量一直为零,故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选项D错误.
3.如图,在一水平、固定的闭合导体圆环上方,有一条形磁铁(N极朝上,S极朝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磁铁从圆环中穿过且不与圆环接触,关于圆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是顺时针
B.总是逆时针
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解析:选C.磁铁从圆环中穿过且不与圆环接触,则导体环中,先是向上的磁通量增加,磁铁过中间以后,向上的磁通量减少,根据楞次定律,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AOC是光滑的金属导轨,电阻不计,AO沿竖直方向,OC沿水平方向;PQ是金属直杆,电阻为R,几乎竖直斜靠在导轨AO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P、Q端始终在金属导轨AOC上;空间存在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在PQ杆从开始滑动到P端滑到OC的过程中,PQ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A.始终是由P→Q
B.始终是由Q→P
C.先是由P→Q,后是由Q→P
D.先是由Q→P,后是由P→Q
解析:选C.在PQ杆滑动的过程中,△POQ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穿过△POQ的磁通量先增加后减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由P→Q,后是由Q→P,C正确.
考点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判断
1.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四种情况
(1)磁感应强度B不变,线圈面积S发生变化.
(2)线圈面积S不变,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
(3)线圈面积S变化,磁感应强度B也变化,它们的乘积BS发生变化.
(4)线圈面积S不变,磁感应强度B也不变,但二者之间夹角发生变化.
2.判断电磁感应现象能否发生的一般流程:
1.如图所示,一个U形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其上放有一个金属导体棒ab,有一个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斜向上穿过轨道平面,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下列各过程中,一定能在轨道回路里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ab向右运动,同时使θ减小
B.使磁感应强度B减小,θ角同时也减小
C.ab向左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
D.ab向右运动,同时增大磁感应强度B和θ角(0°θ90°)
解析:选A.本题中引起磁通量变化都有两个方面,面积的变化和夹角改变,向右运动的同时θ减小都会使磁通量变大,所以A项正确.
2.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A、线圈B、电流计及开关按如图所示连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线圈A插入或拔出都会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
B.线圈A插入线圈B中后,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均不会偏转
C.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匀速滑动,会使电流计指针静止在中央零刻度
D.开关闭合后,只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加速滑动,电流计指针才能偏转
解析:选A.只要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B错误;开关闭合后,只要滑片P滑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D错误.
3.(多选)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
解析:选AB.A.当圆盘转动时,圆盘的半径切割磁针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选项A正确;
B.如图所示,铜圆盘上存在许多小的闭合回路,当圆盘转动时,穿过小的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阻碍其相对运动,但抗拒不了相对运动,故磁针会随圆盘一起转动,但略有滞后,选项B正确;
C.在圆盘转动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选项C错误;
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的电流的磁场方向沿圆盘轴线方向,会使磁针沿轴线方向偏转,选项D错误.
确定磁通量变化的两种方法
(1)通过对穿过回路磁感线条数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磁通量是否变化.
(2)依据公式Φ=BSsinθ(θ是B与S的夹角)确定磁通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点二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楞次定律判断
方法二用右手定则判断
该方法适用于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判断时注意掌心、拇指、四指的方向:
(1)掌心——磁感线垂直穿入;
(2)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
(3)四指——指向感应电流的方向.
2.楞次定律推论的应用
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列表说明如下:

内容例证
阻碍原磁通量变化——“增反减同”

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使回路面积有扩大或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B减小,线圈扩张

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增反减同”

考向1:应用楞次定律判感应电流方向
[典例1]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质量为m、阻值为R的闭合矩形金属线框abcd用绝缘轻质细杆悬挂在O点,并可绕O点摆动.金属线框从右侧某一位置静止开始释放,在摆动到左侧最高点的过程中,细杆和金属线框平面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且垂直纸面.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A.a→b→c→d→a
B.d→c→b→a→d
C.先是d→c→b→a→d,后是a→b→c→d→a
D.先是a→b→c→d→a,后是d→c→b→a→d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在线框从右侧摆动到O点正下方的过程中,向上的磁通量在减小,故感应电流的方向沿d→c→b→a→d;同理,线框从O点正下方向左侧摆动的过程中,电流方向沿d→c→b→a→d,B正确.
答案B
考向2:右手定则判感应电流的方向
[典例2]如图所示,MN、GH为光滑的水平平行金属导轨,ab、cd为跨在导轨上的两根金属杆,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MN、GH所在的平面,则()
A.若固定ab,使cd向右滑动,则abdc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为a→b→d→c→a
B.若ab、cd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滑动,则abdc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为a→c→d→b→a
C.若ab向左、cd向右同时运动,则abdc回路中的电流为零
D.若ab、cd都向右运动,且两杆速度vcd>vab,则abdc回路有电流,电流方向为a→c→d→b→a
解析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A项做法使回路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A项错.若ab、cd同向运动且速度大小相同,ab、cd所围面积不变,磁通量不变,故不产生感应电流,故B项错.若ab向左,cd向右,则abdc回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C项错.若ab、cd都向右运动,且两杆速度vcd>vab,则ab、cd所围面积发生变化,磁通量也发生变化,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abdc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故D项正确.
答案D
考向3:“阻碍法”的应用
[典例3](20xx东北三省五校联考)如图,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减少
C.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N将增大
解析当滑片P向下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b的电流增大,从而判断出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增加,方向向下,选项B错误;根据楞次定律即可判断出线圈a中感应电流方向俯视应为逆时针,选项A错误;再根据楞次定律“阻碍”含义的推广,线圈a应有收缩或远离b的趋势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所以C错误,D正确.
答案D
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两点注意
(1)楞次定律可应用于磁通量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各种情况(包括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
(2)右手定则只适用于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是楞次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考点三“三定则、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三个定则、一个定律”的应用对比:
名称基本现象因果关系应用的定则或定律
电流的磁效应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因电生磁安培定则
洛伦兹力、安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力因电受力左手定则
电磁感应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动生电右手定则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因磁生电楞次定律
2.三个定则、一个定律”的相互联系:
(1)应用楞次定律时,一般要用到安培定则.
(2)研究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一般先用右手定则确定电流方向,再用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的方向,有时也可以直接应用楞次定律的推论确定.
1.(多选)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放有平行金属导轨,它与大线圈M相连接,要使小导线圈N获得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放在金属导轨上的金属棒ab的运动情况是(两线圈共面放置)()
A.向右匀速运动B.向左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D.向右加速运动
解析:选BC.欲使N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由楞次定律可知有两种情况:一是M中有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小的电流,使其在N中的磁场方向向里,且磁通量在减小;二是M中有逆时针方向逐渐增大的电流,使其在N中的磁场方向向外,且磁通量在增大.因此对前者应使ab向右减速运动;对于后者,则应使ab向左加速运动.
2.(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MN的左边有一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PQ在一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左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解析:选BC.MN向右运动,说明MN受到向右的安培力,因为ab在MN处的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左手定则MN中的感应电流由M→N――→安培定则L1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楞次定律L2中磁场方向向上减弱L2中磁场方向向下增强.若L2中磁场方向向上减弱――→安培定则PQ中电流为Q→P且减小――→右手定则向右减速运动;若L2中磁场方向向下增强――→安培定则PQ中电流为P→Q且增大――→右手定则向左加速运动.
3.(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上,线圈的绕向在图中已经标出.左线圈连着平行导轨M和N,导轨电阻不计,在导轨垂直方向上放着金属棒ab,金属棒处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金属棒ab向右匀速运动时,a点电势高于b点,c点电势高于d点
B.当金属棒ab向右匀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c点与d点等电势
C.当金属棒ab向右加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c点电势高于d点
D.当金属棒ab向右加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d点电势高于c点
解析:选BD.当金属棒向右匀速运动而切割磁感线时,金属棒产生恒定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由a→b.根据电流从电源(ab相当于电源)正极流出沿外电路回到电源负极的特点,可以判断b点电势高于a点.又左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恒定,则感应电流也恒定,所以穿过右线圈的磁通量保持不变,不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B正确.当ab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由右手定则可推断φbφa,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又由E=BLv可知ab导体两端的E不断增大,那么左边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不断增大,由安培定则可判断它在铁芯中的磁感线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的,并且场强不断增强,所以右边电路的线圈中的向上的磁通量不断增加.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右边电路的感应电流方向应沿逆时针,而在右线圈组成的电路中,感应电动势仅产生在绕在铁芯上的那部分线圈上.把这个线圈看作电源,由于电流是从c沿内电路(即右线圈)流向d,所以d点电势高于c点,C错误,D正确.
左、右手定则区分技巧
(1)抓住“因果关系”:“因动而电”——用右手;“因电而动”——用左手.
(2)形象记忆:把两个定则简单地总结为“通电受力用左手,运动生电用右手”.“力”的最后一笔“丿”方向向左,用左手;“电”的最后一笔“乚”方向向右,用右手.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解析:选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为:闭合回路内磁通量发生变化.A项中,线圈绕在磁铁上,磁通量未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错误.同理B错误.C项中,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的瞬间,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此时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流,但插入后磁通量不再变化,无感应电流,故到相邻房间观察时无示数,C错误.D项中,在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D正确.
2.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要使圆环中产生图中箭头方向的瞬时感应电流,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使匀强磁场均匀增大
B.使圆环绕水平轴ab如图转动30°
C.使圆环绕水平轴cd如图转动30°
D.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其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
解析:选A.根据右手定则,圆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竖直向下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根据楞次定律,说明圆环磁通量在增大.磁场增强则磁通量增大,A正确.使圆环绕水平轴ab或cd转动30°,圆环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减小,磁通量减小,只会产生与图示方向相反的感应电流,B、C错误.保持圆环水平并使其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环仍与磁场垂直,磁通量不变,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错误.
3.如图甲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个相互绝缘的金属圆环A、B,圆环A平分圆环B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当圆环A中的电流如图乙所示变化时,甲图中A环所示的电流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
B.B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B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D.B中先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后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解析:选B.由于圆环A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故圆环B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由楞次定律判定B中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选项B正确.
4.(多选)如图,两同心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B为均匀带负电绝缘环,A为导体环.当B绕轴心顺时针转动且转速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产生逆时针的感应电流
B.A中产生顺时针的感应电流
C.A具有收缩的趋势
D.A具有扩展的趋势
解析:选BD.由图可知,B为均匀带负电绝缘环,B中电流为逆时针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且逐渐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磁场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A错误,B正确;B环外的磁场的方向与B环内的磁场的方向相反,当B环内的磁场增强时,A环具有面积扩展的趋势,故C错误,D正确.
5.(多选)航母上飞机弹射起飞是利用电磁驱动来实现的.电磁驱动原理如图所示,当固定线圈上突然通过直流电流时,线圈端点的金属环被弹射出去.现在固定线圈左侧同一位置,先后放有分别用横截面积相等的铜和铝导线制成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闭合环,且电阻率ρ铜ρ铝.闭合开关S的瞬间()
A.从左侧看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B.铜环受到的安培力大于铝环受到的安培力
C.若将环放置在线圈右方,环将向左运动
D.电池正负极调换后,金属环不能向左弹射
解析:选AB.线圈中电流为右侧流入,磁场方向为向左,在闭合开关的过程中,磁场变强,则由楞次定律可知,环中感应电流由左侧看为顺时针,A正确.由于铜环的电阻较小,故铜环中感应电流较大,故铜环受到的安培力要大于铝环的,B正确.若将环放在线圈右方,根据“来拒去留”可得,环将向右运动,C错误.电池正负极调换后,金属环受力仍向左,故仍将向左弹出,D错误.
6.多年来物理学家一直设想用实验证实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磁单极子是指只有S极或只有N极的磁性物质,其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的实验就是用于检测磁单极子的实验之一,abcd为用超导材料围成的闭合回路.设想有一个N极磁单极子沿abcd轴线从左向右穿过超导回路,那么在回路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B.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bcda流向的感应电流
C.回路中形成持续的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D.回路中形成先abcda流向后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
解析:选C.N极磁单极子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由楞次定律知,回路中形成方向沿adcba流向的感应电流,由于回路为超导材料做成的,电阻为零,故感应电流不会消失,C项正确.
[综合应用题组]
7.(多选)如图所示,一接有电压表的矩形闭合线圈ABCD向右匀速穿过匀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有感应电流
B.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无感应电流
C.AB边两端有电压,且电压表有示数
D.AB边两端有电压,但电压表无示数
解析:选BD.由于通过回路的磁通量不变,故回路中无感应电流产生,A项错;由欧姆定律知电压表示数U=IRV=0,C项错;由于AB棒切割磁感线AB两端有电压,B、D项正确.
8.如图所示,在载流直导线近旁固定有两平行光滑导轨A、B,导轨与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在导轨上有两条可自由滑动的导体棒ab和cd,当载流直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强时,导体棒ab和cd的运动情况是()
A.一起向左运动
B.一起向右运动
C.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
D.ab和c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
解析:选C.电流增强时,电流在abdc回路中产生的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增强,回路中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回路要减小面积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因此,两导体棒要相向运动,相互靠近.选项C正确.
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下有一条沿东西方向铺设的水平直导线,导线中通有自东向西稳定、强度较大的直流电流.现用一闭合的检测线圈(线圈中串有灵敏电流计,图中未画出)检测此通电直导线的位置,若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在检测线圈位于水平面内,从距直导线很远处由北向南沿水平地面通过导线的上方并移至距直导线很远处的过程中,俯视检测线圈,其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A.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B.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然后再顺时针
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然后再逆时针
解析:选D.如图为地下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正视图,当线圈在通电直导线正上方的左侧时由楞次定律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同理在右侧也为逆时针,当线圈一部分在左侧一部分在右侧时为顺时针,故D正确.
10.(多选)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现施加一垂直穿过圆盘的有界匀强磁场,圆盘开始减速.在圆盘减速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磁场中的圆盘部分,靠近圆心处电势高
B.所加磁场越强越易使圆盘停止转动
C.若所加磁场反向,圆盘将加速转动
D.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将匀速转动
解析:选ABD.设想把金属圆盘切割成无数根导体棒,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靠近圆心处的电势高,选项A正确;根据E=BLv可知,所加磁场B越强,感应电动势E越大,感应电流越大,因F=BIL,所以安培力也越大,安培力对圆盘的转动阻碍作用越强,选项B正确;若所加磁场反向,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安培力阻碍圆盘的转动,故圆盘仍将减速运动,选项C错误;若所加磁场穿过整个圆盘,圆盘的半径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但圆盘内没有涡流,故没有安培力,不消耗机械能,所以圆盘匀速转动,选项D正确.
11.(多选)如图所示,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跟电源相连,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M和N并联后接在线圈B两端.图中所有元件均正常,则()
A.S闭合瞬间,A中有感应电动势
B.S断开瞬间,A中有感应电动势
C.S闭合瞬间,M亮一下,N不亮
D.S断开瞬间,M和N二者均不亮
解析:选ABC.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增加,线圈A中将产生自感电动势,故A正确.开关断开的瞬间,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减小,线圈A中将产生自感电动势,故B正确.闭合开关的瞬间,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增加,根据安培定则可知,A中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向上,穿过B的磁通量向上增大时,根据楞次定律可知,B中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向下,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向下,所以线圈下端的电势高,电流能通过二极管M,不能通过二极管N,故C正确.结合C的分析可知,S断开瞬间,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减小,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与C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能通过二极管N,不能通过二极管M,故D错误.
12.经过不懈的努力,法拉第终于在1831年8月29日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如图所示),一个线圈A连接电池与开关,另一线圈B闭合并在其中一段直导线附近平行放置小磁针.法拉第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当合上开关,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小磁针偏转一下,随即复原
B.只要A线圈中有电流,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C.A线圈接通后其电流越大,小磁针偏转角度也越大
D.当开关打开,A线圈电流中断瞬间,小磁针会出现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同的偏转
解析:选A.当合上开关,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穿过A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使得穿过B的磁通量也变化,所以在B中产生感生电流,电流稳定后穿过A、B的磁通量不再变化,所以B中不再有感应电流,即小磁针偏转一下,随即复原,选项A正确;A线圈中有电流,但是如果电流大小不变,则在B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即小磁针就不会发生偏转,选项B错误;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与A中电流的变化率有关,与A中电流大小无关,故C错误;当开关打开,A线圈电流中断瞬间,由于穿过B的磁通量减小,则在B中产生的电流方向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小磁针会出现与A线圈接通电流瞬间完全相反的偏转,选项D错误.
13.(多选)某同学将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转盘上,如图甲所示,磁铁可随转盘转动,另将一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固定在转盘旁边.当转盘(及磁铁)转动时,引起磁感应强度测量值周期性地变化,该变化的周期与转盘转动周期一致.经过操作,该同学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该同学猜测磁感应强度传感器内有一线圈,当测得磁感应强度最大时就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按照这种猜测()
A.在t=0.1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B.在t=0.15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C.在t=0.1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D.在t=0.15s时刻,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
解析:选AC.题图乙中斜率既能反映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变化,又能反映感应电流的大小变化.t=0.1s时刻,图线斜率最大,意味着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达到了最大值,t=0.1s时刻前后的图线斜率一正一负,说明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A、C正确;同理可知t=0.15s时刻,图线斜率不是最大值,且该时刻前后图线斜率全为负值,说明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没有变化,而且大小并未达到最大值,选项B、D错误.
14.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仅存在于边长为2l的正方形范围内,有一个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沿垂直于磁感线方向,以速度v匀速通过磁场,如图所示,从ab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到线框离开磁场为止.
(1)画出穿过线框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判断线框中有无感应电流.若有,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
解析:(1)当ab边进入磁场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均匀增加,在t1=lv时线框全部进入磁场,磁通量Φ=Bl2不变化;当在t2=2lv时,ab边离开磁场,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均匀减少到零,所以该过程的Φ-t图象如图所示.
(2)ab边进入磁场时有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判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ab边离开磁场时有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判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中间过程t1~t2磁通量不变化,没有感应电流.
答案:见解析
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和涡流
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nΔΦΔt,n为线圈匝数.
2.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形
(1)若B、l、v相互垂直,则E=Blv.
(2)E=Blvsinθ,θ为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的夹角.
(3)导体棒在磁场中转动: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匀速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E=Blv-=12Bl2ω平均速度取中点位置线速度12lω.
二、自感和涡流
1.自感现象:当导体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
2.自感电动势: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LΔIΔt,其中L叫自感系数,它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圈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自感系数的单位是亨利(H),1mH=10-3H,1μH=10-6H.
3.涡流
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它附近的任何导体中都会产生像水的漩涡状的感应电流.
(1)电磁阻尼: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会使导体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运动.
(2)电磁驱动:如果磁场相对于导体转动,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使导体运动起来.交流感应电动机就是利用电磁驱动的原理工作的.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2)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3)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4)线圈中的电流越大,自感系数也越大.(×)
(5)磁场相对导体棒运动时,导体棒中也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6)对于同一线圈,电流变化越快,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越大.(√)
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导体圆环a、b,磁场方向与圆环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两圆环半径之比为2∶1,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Ea和Eb.不考虑两圆环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B.Ea∶Eb=4∶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C.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逆时针方向
D.Ea∶Eb=2∶1,感应电流均沿顺时针方向
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ΔBΔt=k,导体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ΔΦΔt=ΔBΔtS=ΔBΔtπr2,因ra∶rb=2∶1,故Ea∶Eb=4∶1;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方向均沿顺时针方向,选项B正确.
3.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匀强磁场,一直金属棒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当它以速度v沿与棒和磁感应强度都垂直的方向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将此棒弯成两段长度相等且相互垂直的折线,置于与磁感应强度相垂直的平面内,当它沿两段折线夹角平分线的方向以速度v运动时,棒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则E′E等于()
A.12B.22
C.1D.2
解析:选B.设金属棒长度为l,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得E=Blv.金属棒弯折后,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有效长度变为22l,故E′=22Blv.因此E′E=22,B正确.
4.(20xx江苏盐城中学学情检测)(多选)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但其自身的电阻几乎为零.A和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开关S闭合瞬间,A、B两灯同时亮,最后B灯熄灭
B.当开关S断开瞬间,A、B两灯同时熄灭
C.当开关S断开瞬间,a点电势比b点电势低
D.当开关S断开瞬间,流经灯泡B的电流是由a到b
解析:选AD.开关S闭合瞬间,线圈L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则相当于灯泡A与B串联,因此同时亮,且亮度相同,稳定后B被短路熄灭,选项A正确;稳定后当开关S断开后,A马上熄灭,由于自感,线圈中的电流只能慢慢减小,其相当于电源,左端电势高,与灯泡B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流经灯泡B的电流是由a到b,B闪一下再熄灭,选项D正确,B、C错误.
考点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决定因素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和线圈的匝数共同决定,而与磁通量Φ、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当ΔΦ仅由B引起时,则E=nSΔBΔt;当ΔΦ仅由S引起时,则E=nBΔSΔt;当ΔΦ由B、S的变化同时引起,则E=nB2S2-B1S1Δt≠nΔBΔSΔt.
2.磁通量的变化率ΔΦΔt是Φ-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
3.应用E=nΔΦΔt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磁通量有正负之分,计算磁通量的变化时一定要规定磁通量的正方向.正向的磁通量增加与反向的磁通量减少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
(2)公式E=nΔΦΔt是求解回路某段时间内平均电动势的最佳选择.若ΔΦΔt为恒量,则平均电动势等于瞬时电动势.
(3)用公式E=nSΔBΔt求感应电动势时,S为线圈在磁场范围内垂直磁场方向的有效面积.
1.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B1均匀增加到B2,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和b之间的电势差φa-φb()
A.恒为nSB2-B1t2-t1
B.从0均匀变化到nSB2-B1t2-t1
C.恒为-nSB2-B1t2-t1
D.从0均匀变化到-nSB2-B1t2-t1
解析:选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感应电动势E=nΔΦΔt=nB2-B1St2-t1,由楞次定律和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因磁场均匀变化,所以感应电动势恒定,因此a、b两点电势差恒为φa-φb=-nB2-B1St2-t1,选项C正确.
2.(20xx湖南衡阳联考)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如图所示,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磁场以ΔBΔt的变化率增强时,不考虑磁场的变化对虚线右侧的影响,则()
A.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dbca
B.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E=ΔBΔtl2
C.线圈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线圈中b、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l2ΔB4Δt
解析:选D.处于磁场中的线圈面积不变,ΔBΔt增大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cbda方向,A项错;产生感应电动势的acb部分等效为电源,b端为等效电源的正极,电势高于a端,C项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ΔΦΔt=ΔBΔtl22,知B项错;adb部分等效为外电路,b、a两点间电势差为等效电路的路端电压,U=E2RR=E2=l2ΔB4Δt,D项正确.
3.A、B两闭合圆形导线环用相同规格的导线制成,它们的半径之比rA∶rB=2∶1,在两导线环包围的空间内存在一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线环所在的平面,如图所示.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导线环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B.A环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于B环内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C.流过A、B两导线环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之比为1∶4
D.流过A、B两导线环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之比为1∶1
解析:选A.某一时刻穿过A、B两导线环的磁通量均为穿过磁场所在区域面积上的磁通量,设磁场区域的面积为S,则Φ=BS,由E=ΔΦΔt=ΔBΔtS(S为磁场区域面积),对A、B两导线环,有EAEB=1,所以A正确,B错误;I=ER,R=ρlS1(S1为导线的横截面积),l=2πr,所以IAIB=EArBEBrA=12,C、D错误.
4.(20xx连云港质检)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1.0m、bc=0.5m,电阻r=2Ω.磁感应强度B在0~1s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2T.在1s~5s内从0.2T均匀变化到-0.2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
(1)0.5s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和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1s~5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解析:(1)感应电动势E1=NΔΦ1Δt1
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1=ΔB1S
解得E1=NΔB1SΔt1
代入数据得E1=10V
由楞次定律得,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
(2)同理可得在1s~5s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2=NΔB2SΔt2
感应电流I2=E2r
电荷量q=I2Δt2
解得q=NΔB2Sr
代入数据得q=10C
答案:(1)10Va→d→c→b→a(2)10C
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两点注意
(1)一般步骤:
①分析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②利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③灵活选择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列方程求解.
(2)一个结论: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q仅与n、ΔΦ和回路总电阻R总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q=IΔt=nΔΦΔtR总Δt=nΔΦR总.
考点二导体棒切割类电动势的计算
1.导体平动切割磁感线
(1)一般情况:运动速度v和磁感线方向夹角为θ,则E=Blvsinθ.
(2)常用情况:运动速度v和磁感线方向垂直,则E=Blv.
(3)若导体棒不是直的,则E=Blv中的l为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棒的有效长度.下图中,棒的有效长度均为ab间的距离.
2.导体转动切割磁感线
导体棒以端点为轴,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2Bωl2(导体棒的长度为l).
1.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aUc,金属框中无电流
B.UbUc,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沿abca
C.Ubc=-12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
D.Uac=12Bl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解析:选C.金属框abc平面与磁场平行,转动过程中磁通量始终为零,所以无感应电流产生,选项B、D错误.转动过程中bc边和ac边均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由右手定则判断UaUc,UbUc,选项A错误.由转动切割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公式得Ubc=-12Bl2ω,选项C正确.
2.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匚”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则()
A.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lvsinθ
B.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Bvsinθr
C.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B2lvsinθr
D.金属杆的热功率为B2lv2rsinθ
解析:选B.金属杆的运动方向与金属杆不垂直,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lv(l为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选项A错误;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ER=Blvlrsinθ=Bvsinθr,选项B正确;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BIl′=BBvsinθrlsinθ=B2lvr,选项C错误;金属杆的热功率为P=I2R=B2v2sin2θr2lrsinθ=B2lv2sinθr,选项D错误.
3.(20xx山东济南模拟)在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2T,有一水平放置的光滑框架,宽度L=0.4m,如图所示,框架上放置一质量m=0.05kg、电阻R=1Ω的金属杆cd,框架电阻不计.若杆cd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恒定加速度a=2m/s2,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变速运动,求:
(1)在5s内平均感应电动势E是多少?
(2)第5s末回路中的电流I多大?
(3)第5s末作用在杆cd上的水平外力F多大?
解析:(1)t=5s内金属杆的位移
x=12at2=25m
5s内的平均速度
v=xt=5m/s也可用v=0+v52求解
故平均感应电动势E=BLv=0.4V
(2)第5s末杆的速度v=at=10m/s
此时感应电动势E=BLv
则回路中的电流为I=ER=BLvR=0.8A
(3)杆cd匀加速运动,由左手定则判得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安=ma
杆cd所受安培力F安=BIL,
即F=BIL+ma=0.164N
答案:(1)0.4V(2)0.8A(3)0.164N
求解感应电动势常见情况与方法
情景图

研究对象回路(不一定闭合)一段直导线(或等效成直导线)绕一端转动的一段导体棒绕与B垂直且在导线框平面内的轴转动的导线框
表达式E=nΔΦΔt
E=BLvsinθE=12BL2ω
E=NBSωsin(ωt+φ0)

考点三自感现象的理解及应用
1.自感现象的四大特点
(1)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电流的变化.
(2)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只能缓慢变化.
(3)电流稳定时,自感线圈就相当于普通导体.
(4)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现象越明显,自感电动势只是延缓了过程的进行,但它不能使过程停止,更不能使过程反向.
2.自感中“闪亮”与“不闪亮”问题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与线圈并联的灯泡
电路图

通电时电流逐渐增大,灯泡逐渐变亮电流突然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达到稳定
断电时电流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电流方向不变电路中稳态电流为I1、I2:①若I2≤I1,灯泡逐渐变暗;②若I2>I1,灯泡闪亮后逐渐变暗.两种情况灯泡中电流方向均改变.
1.(多选)如图甲、乙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泡A的电阻,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A发光,则()
A.在电路甲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才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后,A将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S后,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才逐渐变暗
解析:选AD.题图甲所示电路中,灯A和线圈L串联,电流相同,断开S时,线圈上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减小,通过R、A形成回路,灯A逐渐变暗.题图乙所示电路中,电阻R和灯A串联,灯A和电阻R的总电阻大于线圈L的电阻,电流则小于线圈L中的电流,断开S时,电源不给灯供电,而线圈L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减小,通过R、A形成回路,灯A中电流比原来大,变得更亮,然后逐渐变暗.
2.(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A和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为零的电感线圈,C是电容很大的电容器.当S闭合与断开时,对A、B的发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S闭合时,A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B.S闭合时,B立即亮,然后逐渐熄灭
C.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B发光而A不发光
D.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立即熄灭而A逐渐熄灭
答案:AC.
3.(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为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达到稳定,t1时刻断开开关S.I1、I2分别表示通过电灯D1和D2中的电流,规定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电流正方向,以下各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选AC.当S闭合时,L的自感作用会阻碍其中的电流变大,电流从D1流过;当L的阻碍作用变小时,L中的电流变大,D1中的电流变小至零;D2中的电流为电路总电流,电流流过D1时,电路总电阻较大,电流较小,当D1中电流为零时,电流流过L与D2,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至稳定;当S再断开时,D2马上熄灭,D1与L组成回路,由于L的自感作用,D1慢慢熄灭,电流反向且减小;综上所述知选项A、C正确.
(1)对自感现象“阻碍”作用的理解
①流过线圈的电流增加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使其缓慢地增加;
②流过线圈的电流减小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原电流的减小,使其缓慢地减小.
(2)分析自感现象应注意
①通过自感线圈中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即通电过程中,电流逐渐变大,断电过程中,电流逐渐变小,此时线圈可等效为“电源”,该“电源”与其他电路元件形成回路;
②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是否“闪亮”的判断:若断电后通过灯泡的电流比原来强,则灯泡先闪亮,再慢慢熄灭.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多选)粗细均匀的导线绕成匝数为n、半径为r的圆形闭合线圈.线圈放在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为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I与匝数n成正比
B.电流I与线圈半径r成正比
C.电流I与线圈面积S成正比
D.电流I与导线横截面积S0成正比
解析:选BD.由题给条件可知感应电动势为E=nπr2ΔBΔt,电阻为R=ρn2πrS0,电流I=ER,联立以上各式得I=S0r2ρΔBΔt,则可知B、D项正确,A、C项错误.
2.(多选)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
B.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
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
解析:选AB.由右手定则知,圆盘按如题图所示的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选项B正确;由感应电动势E=12Bl2ω知,角速度恒定,则感应电动势恒定,电流大小恒定,选项A正确;角速度大小变化,感应电动势大小变化,但感应电流方向不变,选项C错误;若ω变为原来的2倍,则感应电动势变为原来的2倍,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由P=I2R知,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选项D错误.
3.(多选)一导线弯成如图所示的闭合线圈,以速度v向左匀速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线圈总电阻为R,从线圈进入磁场开始到完全进入磁场为止,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感应电流一直沿顺时针方向
B.线圈受到的安培力先增大,后减小
C.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Brv
D.穿过线圈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Br2+πr2R
解析:选AB.在闭合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一直沿顺时针方向,A正确;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先变长后变短,感应电流先变大后变小,安培力也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最大值为2r,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2Brv,C错误;穿过线圈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ΔΦR=Br2+π2r2R,D错误.
4.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恰与磁场边缘平齐.若第1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1向右匀速拉出,第2次以线速度v2让线框绕轴MN匀速转过90°,为使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
A.v1∶v2=2∶πB.v1∶v2=π∶2
C.v1∶v2=1∶2D.v1∶v2=2∶1
解析:选A.第1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1向右匀速拉出,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恒定,有E1=E1=BLv1.第2次以线速度v2让线框绕轴MN匀速转过90°,所需时间t=πr2v2=πL4v2,线框中的磁通量变化量ΔΦ=BLL2=12BL2,产生的平均电动势E2=ΔΦt=2BLv2π.由题意知E1=E2,可得v1∶v2=2∶π,A正确.
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E,线圈L的电阻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E
B.闭合S,稳定后,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
C.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
D.断开S的瞬间,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负电
解析:选C.由题意及自感现象规律可知,当开关S闭合且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与线圈L并联,由于线圈的直流电阻不计,所以电容器两端电压为零,故A、B项错误;断开S的瞬间,由自感规律可知,线圈中要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引起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的方向一致,因而电容器的a极板将带正电,故C项正确.
[综合应用题组]
6.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右图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y=x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A.mgbB.12mv2
C.mg(b-a)D.mg(b-a)+12mv2
解析:选D.金属块在进出磁场过程中要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要减少,上升的最大高度不断降低,最后刚好飞不出磁场,就往复运动永不停止,由能量守恒可得Q=ΔE=12mv2+mg(b-a).
7.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个边长为L、粗细均匀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其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的对角线与虚线框的对角线在一条直线上,导线框各边的电阻大小均为R.在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框进入磁场区域时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导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时间为2Lv
C.导线框的bd对角线有一半进入磁场时,整个导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2L2v4R
D.导线框的bd对角线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导线框a、c两点间的电压为2BLv4
解析:选D.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故由楞次定律判断出,导线框进入磁场区域时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故选项A错误;导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感应电流消失,导线框从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进入经历的时间为2Lv,穿出的时间也为2Lv,导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时间为t=2Lv×2,故选项B错误;导线框的bd对角线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导体的有效切割长度为2L2,感应电动势为2BLv2,由安培力公式可算出安培力为B2L2v8R,故选项C错误;导线框的bd对角线有一半进入磁场时,导线框a、c两点间的电压为电动势的一半,即2BLv4,故选项D正确.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与灯泡电阻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A灯逐渐变亮
B.电路接通稳定后,流过B灯的电流是流过C灯电流的32
C.电路接通稳定后,断开开关S,C灯立即熄灭
D.电路接通稳定后,断开开关S,A、B、C灯过一会儿才熄灭,且A灯亮度比B、C灯亮度高
解析:选D.画出等效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所有的灯都立即变亮,A错误;电路稳定后,线圈和灯泡A的并联电阻为R2,与B灯的串联电阻为3R2,C灯的电阻为R,根据并联电路分流与电阻成反比,故流过B灯的电流是流过C灯电流的23,B错误;断开开关S,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对三个灯泡供电,因此三个灯泡都过一会才熄灭,供电电路是B、C灯串联与A灯并联,因此A灯的亮度比B、C灯的亮度高,C错误,D正确.
9.如图所示,PQQ2P2是由两个正方形导线方格PQQ1P1、P1Q1Q2P2构成的网络电路.方格每边长度l=10cm.在x0的半空间分布有随时间t均匀增加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并指向纸内.今令网络电路PQQ2P2以恒定的速度v=5cm/s沿x轴正方向运动并进入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方格的边PQ始终与y轴平行.若取PQ与y轴重合的时刻为t=0,在以后任一时刻t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B0+bt,式中t的单位为s,B0、b为已知恒量.当t=2.5s时刻,方格PQQ1P1中的感应电动势是E1,方格P1Q1Q2P2中的感应电动势是E2.E1、E2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E1=B0lvB.E1=bl2
C.E2=bl24D.E2=(B0+bt)lv
解析:选B.经过2.5s,线框向右运动了12.5cm,此时右边的线框只有感生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1=bl2,B正确,A错误;此时左边的线框只有右边在磁场中,离磁场边界0.25l,线框中既有动生电动势又有感生电动势,故电动势的大小E2=(B0+2.5b)lv+0.25bl2,C、D错误.
10.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天平”,如图1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竖直边长H=0.3m,匝数为n1.线圈的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1.0T,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可在0~2.0A范围内调节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使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1)为使电磁天平的量程达到0.5kg,线圈的匝数n1至少为多少?
(2)进一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另选n2=100匝、形状相同的线圈,总电阻R=10Ω.不接外电流,两臂平衡.如图2所示,保持B0不变,在线圈上部另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变大,磁场区域宽度d=0.1m.当挂盘中放质量为0.01kg的物体时,天平平衡,求此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ΔBΔt.
解析:(1)线圈受到安培力F=n1B0IL
天平平衡mg=n1B0IL
代入数据得n1=25匝
(2)由电磁感应定律得E=n2ΔΦΔt
即E=n2ΔBΔtLd
由欧姆定律得I′=ER
线圈受到安培力F′=n2B0I′L
天平平衡m′g=n22B0ΔBΔtdL2R
代入数据可得ΔBΔt=0.1T/s
答案:(1)25匝(2)0.1T/s
11.(1)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导轨,间距L=0.3m,在导轨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5T.一根直金属杆MN以v=2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杆MN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杆MN的电阻r1=1Ω,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杆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
(2)如图乙所示,一个匝数n=100的圆形线圈,面积S1=0.4m2,电阻r2=1Ω.在线圈中存在面积S2=0.3m2垂直线圈平面(指向纸外)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圆形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
(3)有一个R=2Ω的电阻,将其两端a、b分别与图甲中的导轨和图乙中的圆形线圈相连接,b端接地.试判断以上两种情况中,哪种情况a端的电势较高?求这种情况中a端的电势φa.
解析:(1)杆MN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E1=B1Lv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1=0.3V.
(2)穿过圆形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E2=nΔB2ΔtS2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4.5V.
(3)当电阻R与题图甲中的导轨相连接时,a端的电势较高
通过电阻R的电流I=E1R+r1
电阻R两端的电势差φa-φb=IR
a端的电势φa=IR=0.2V.
答案:(1)0.3V(2)4.5V(3)与图甲中的导轨相连接a端电势高φa=0.2V
第3节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
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1.电源和电阻
2.电流方向
在外电路,电流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在内电路,电流由低电势流向高电势.
二、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图象类型①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B-t图象、Φ-t图象、E-t图象和I-t图象
②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E-x图象和I-x图象
问题类型①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判断或画出正确的图象
②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用图象)
应用知识左手定则、安培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函数图象等知识
三、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1.安培力的大小
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ER+r安培力公式:F=BIlF=B2l2vR+r
2.安培力的方向
(1)先用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方向,再用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方向.
(2)根据楞次定律,安培力方向一定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相反.
四、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1.能量的转化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流做功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实质
电磁感应现象的能量转化,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同样适用于电磁感应电路.(√)
(2)“相当于电源”的导体棒两端的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3)闭合电路中电流一定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
(4)在有安培力的作用下,导体棒不能做加速运动.(×)
(5)电磁感应中求焦耳热时,均可直接用公式Q=I2Rt.(×)
(6)电路中的电能增加,外力一定克服安培力做了功.(√)
2.如图所示,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粗金属环的电阻是细金属环电阻的一半,磁场垂直穿过粗金属环所在的区域,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时,在粗环内产生的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E2B.E3
C.2E3D.E
解析:选C.粗环相当于电源,细环相当于负载,ab间的电势差就是等效电路的路端电压.粗环电阻是细环电阻的一半,则路端电压是电动势的23,即Uab=2E3.
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有电阻R,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分布在导轨所在的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PQ垂直导轨放置.今使棒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运动,当其通过位置a、b时,速率分别为va、vb,到位置c时棒刚好静止,设导轨与棒的电阻均不计,a到b与b到c的间距相等,则金属棒在由a到b和由b到c的两个过程中()
A.回路中产生的内能相等
B.棒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C.安培力做功相等
D.通过棒横截面积的电荷量相等
解析:选D.棒由a到b再到c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根据E=Blv,E减小,故I减小,再根据F=IlB可知安培力减小,根据F=ma可知加速度减小,选项B错误.由于a到b与b到c的间距相等,故从a到b安培力做的功大于从b到c安培力做的功,故选项A、C错误.再根据平均感应电动势E=ΔΦΔt=BΔSΔt,平均感应电流I=ER=BΔSRΔt,通过棒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q=IΔt=BΔSR,故选项D正确.
4.如图,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在长直导线右侧,且其长边与长直导线平行.已知在t=0到t=t1的时间间隔内,长直导线中电流i发生某种变化,而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设电流i的正方向与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相同,则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解析:选A.因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离导线越近磁场越强,而线框中左右两边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相反,线框的左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线框的右边受到的安培力,所以合力与线框的左边受力的方向相同.因为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根据左手定则,线框处的磁场方向先垂直纸面向里,后垂直纸面向外,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导线中的电流先为正,后为负,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考点一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1.内电路和外电路
(1)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线圈都相当于电源.
(2)该部分导体的电阻或线圈的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阻,其余部分是外电阻.
2.电源电动势和路端电压
(1)电动势:E=Blv或E=nΔΦΔt.
(2)路端电压:U=IR=E-Ir=ER+rR.
1.(20xx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如图所示,用相同导线制成的边长为L或2L的4个单匝闭合回路,它们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垂直穿过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区域宽度大于2L,则进入磁场过程中,电流最大的回路是()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选C.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dv,根据电阻定律可知,线框的电阻R=ρLS,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ER,联立以上各式有I=BSvρdL,所以线框切割磁感线的边长d越长,总长度L越短,其感应电流越大,对照4种图形可知,C正确.
2.(20xx贵州七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l=1m,cd间、de间、cf间分别接阻值为R=10Ω的电阻.一阻值为R=10Ω的导体棒ab以速度v=4m/s匀速向左运动,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5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棒ab中电流的流向为由b到a
B.cd两端的电压为1V
C.de两端的电压为1V
D.fe两端的电压为1V
解析:选BD.由右手定则可判知A错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lv=0.5×1×4V=2V,Ucd=RR+RE=1V,B正确;由于de、cf间电阻没有电流流过,故Ude=Ucf=0,所以Ufe=Ucd=1V,C错误,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只存在于虚线框内,三个电阻阻值之比R1∶R2∶R3=1∶2∶3,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当S3断开,而S1、S2闭合时,回路中感应电流为I,当S1断开,而S2、S3闭合时,回路中感应电流为5I,当S2断开,而S1、S3闭合时,可判断()
A.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为4I
B.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为7I
C.R1、R3消耗的功率之比PR1∶PR3=3∶1
D.上下两部分磁场的面积之比S上∶S下=3∶25
解析:选BD.因R1∶R2∶R3=1∶2∶3,可以设R1=R,R2=2R,R3=3R.由题图可知,当S1、S2闭合S3断开时,电阻R1与R2组成闭合回路,设此时感应电动势是E1,由欧姆定律可得E1=3IR;当S2、S3闭合S1断开时,电阻R2与R3组成闭合回路,设感应电动势为E2,由欧姆定律可得E2=5I×5R=25IR;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阻R1与R3组成闭合回路,此时感应电动势E=E1+E2=28IR,则此时的电流I′=28IR4R=7I,A错误,B正确.
根据P=I2R可知,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各电阻的功率与电阻阻值成正比,故PR1∶PR3=1∶3,C错误.E1=3IR,E2=25IR,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SΔBΔt可知,上下两部分磁场的面积之比S上∶S下=3∶25,D正确.
4.(20xx湖北咸宁联考)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导轨的电阻不计,间距为l=0.5m,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R=3Ω的电阻连接,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L=6Ω的小灯泡L连接,在CDFE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一根阻值r=0.5Ω、质量m=0.2kg的金属棒在恒力F=2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经过t=1s刚好进入磁场区域.求金属棒刚进入磁场时:
(1)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
解析:(1)0~1s棒只受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金属棒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a=Fm=10m/s2.
设其刚要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v=at=10×1m/s=10m/s.
金属棒进入磁场时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E=Blv=0.2×0.5×10V=1V.
(2)小灯泡与电阻R并联,R并=RRLR+RL=2Ω,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I=ER并+r=0.4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E-Ir=1V-0.4×0.5V=0.8V.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A=BIl=0.2×0.4×0.5N=0.04N,由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1)1V(2)0.8V0.04N,方向水平向左
解决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三部曲
考点二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1.图象问题的求解类型
类型据电磁感应过程选图象据图象分析判断电磁感应过程
求解流程

2.解题关键
弄清初始条件、正负方向的对应变化范围、所研究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出磁场的转折点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解决图象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图象的种类,即是B-t图还是Φ-t图,或者E-t图、I-t图等;
(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
(3)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方向的对应关系;
(4)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写出函数关系式;
(5)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数学分析,如分析斜率的变化、截距等;
(6)画图象或判断图象.
考向1:据电磁感应过程选择图象
问题类型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正确的图象
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分析相关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分析物理过程中的转折点、明确“+、-”号的含义,结合数学知识做正确的判断
[典例1](20xx湖北宜昌模拟)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2L,高为L.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小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小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则图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解析bc边的位置坐标x在L~2L过程,线框bc边有效切割长度为l1=x-L,感应电动势为E=Bl1v=B(x-L)v,感应电流i1=ER=Bx-LvR,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a,为正值.x在2L~3L过程,ad边和bc边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为负值,有效切割长度为l2=L,感应电动势为E=Bl2v=BLv,感应电流i2=-BLvR.x在3L~4L过程,线框ad边有效切割长度为l3=L-(x-3L)=4L-x,感应电动势为E=Bl3v=B(4L-x)v,感应电流i3=B4L-xvR,根据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沿a→b→c→d→a,为正值.根据数学知识知道D正确.
答案D
考向2:据图象分析判断电磁感应过程
问题类型由电磁感应图象得出的物理量和规律分析求解动力学、电路等问题
解题关键第一个关键是破译,即解读图象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过程信息),另一个关键是转换,即有效地实现物理信息和数学信息的相互转换
[典例2](20xx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甲,在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两根相距L=20cm、相互平行的无电阻轨道P、Q,轨道一端固定一根电阻R=0.02Ω的导体棒a,轨道上横置一根质量m=40g、电阻可忽略不计的金属棒b,两棒相距也为L=20cm,该轨道平面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以调节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开始时,磁感应强度B0=0.1T.设棒与轨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若保持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不变,从t=0时刻开始,给b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它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b棒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及b棒与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
(2)若从t=0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图丙中图象所示的规律变化,求在金属棒b开始运动前,这个装置释放的热量.
解析(1)F安=B0IL①
E=B0Lv②
I=ER=B0LvR③
v=at④
所以F安=B20L2aRt
当b棒匀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F安=ma⑤
联立可得F-f-B20L2aRt=ma⑥
由图象可得:当t=0时,F=0.4N,当t=1s时,
F=0.5N.
代入⑥式,可解得a=5m/s2,f=0.2N.
(2)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闭合电路中有恒定的感应电流I,以b棒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的安培力逐渐增大,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当磁感应强度增大到b所受安培力F安′与最大静摩擦力f相等时开始滑动.
感应电动势E′=ΔBΔtL2=0.02V⑦
I′=E′R=1A⑧
棒b将要运动时,有F安′=BtI′L=f⑨
所以Bt=1T,根据Bt=B0+ΔBΔtt⑩
得t=1.8s.
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I′2Rt=0.036J.
答案(1)5m/s20.2N(2)0.036J
考向3:图象的描绘
问题类型由题目给出的电磁感应现象画出所求物理量的图象
解题关键由题目给出的电磁感应过程结合所学物理规律求出所求物理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在坐标系中做出相对应的图象
[典例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间距L=1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整个导轨处在竖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一端接阻值R=9Ω的电阻.导轨上有质量m=1kg、电阻r=1Ω、长度也为1m的导体棒,在外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沿平行导轨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v=2t,不计导轨电阻.求:
(1)t=4s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
(2)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电流平方与时间的关系(I2t)图象.
解析(1)4s时导体棒的速度
v=2t=4m/s
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ER+r
此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安=BIL=0.4N
(2)由(1)可得
I2=ER+r2=4BLR+r2t=0.04t
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0.4N(2)见解析图
(1)处理图象问题要做到“四明确、一理解”
(2)电磁感应中图象类选择题的两个常用方法
①排除法:定性地分析电磁感应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增大还是减小)、变化快慢(均匀变化还是非均匀变化),特别是分析物理量的正负,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②函数法: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定量地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由函数关系对图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考点三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
1.两种状态及处理方法
状态特征处理方法
平衡态加速度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
非平衡态加速度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态分析或结合功能关系进行分析
2.力学对象和电学对象的相互关系
3.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1)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2)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必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因此,要维持感应电流的存在,必须有“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外力”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3)当感应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能又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安培力做功的过程,或通过电阻发热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20xx安徽宿州一模)(多选)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竖直固定放置,顶端接一电阻R,导轨所在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将一金属棒与下端固定的轻弹簧的上端拴接,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金属棒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小于g
B.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当弹簧弹力等于金属棒的重力时,金属棒下落速度最大
D.金属棒在以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静止释放时的高度
解析:选AD.金属棒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假设没有磁场,金属棒运动到最低点时,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最低点的加速度等于刚释放时的加速度g,由于金属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感应电流,受到安培力,而安培力是阻力,则知金属棒下降的高度小于没有磁场时的高度,故金属棒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小于g.故A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知,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差,故B错误,金属棒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弹簧的弹力和安培力三个力作用,当三力平衡时,速度最大,即当弹簧弹力、安培力之和等于金属棒的重力时,金属棒下落速度最大,故C错误.由于产生内能,且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由能量守恒得知,金属棒在以后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静止释放时的高度,故D正确.
2.(20xx河北邯郸一模)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轨道,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上端与一电阻R相连,处于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从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下滑一段时间后,金属杆开始以速度v匀速运动直到轨道的底端.金属杆始终保持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轨道的电阻及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A.金属杆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2
B.金属杆加速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大于匀速运动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
C.当金属杆的速度为v/2时,它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2
D.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mgh-12mv2
解析:选C.对金属杆分析知,金属杆ab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轨道支持力和安培力作用,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因金属杆加速运动过程不是匀加速,故其平均速度不等于v2,A错误.当安培力等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即mgsinθ=B2l2vR时,杆ab开始匀速运动,此时v最大,F安最大,故匀速运动时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大,B错误;当金属杆速度为v2时,F安′=B2l2v2R=12mgsinθ,所以F合=mgsinθ-F安′=12mgsinθ=ma,得a=gsinθ2,C正确;由能量守恒可得mgh-12mv2=Qab+QR,即mgh-12mv2应等于电阻R和金属杆上产生的总焦耳热,D错误.

20xx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1章-交变电流、传感器(6份打包有课件)


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
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正弦交流电
(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2)中性面
①定义:与磁场垂直的平面.
②特点: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①电动势(e):e=Emsinωt.
②电压(u):u=Umsin_ωt.
③电流(i):i=Imsin_ωt.
(4)图象(如图所示)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
2.峰值和有效值
(1)峰值:交变电流的峰值是它能达到的最大值.
(2)有效值:让交变电流与恒定电流分别通过大小相同的电阻,如果在交流的一个周期内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恒定电流I、恒定电压U就是这个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3)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
I=Im2,U=Um2,E=Em2.
3.平均值:E=nΔΦΔt.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交变电流的主要特征是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2)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电流也叫交变电流.(×)
(3)线圈经过中性面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4)在一个周期内,正弦交流电的方向改变两次.(√)
(5)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2倍关系只适用于正弦(余弦)交流电.(√)
(6)交流电压表及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均为峰值.(×)
2.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的图示位置时()
A.线圈中的电动势为nBSω
B.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解析:选B.图示时刻线框的四边都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图示时刻线框与磁场垂直,磁通量最大,为Φ=BS,故选项C错误;图示位置线圈中的电动势为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0,故选项D错误.
3.(多选)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50sin100πt(V).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最大值是502VB.频率是100Hz
C.有效值是252VD.周期是0.02s
解析:选CD.由e=Emsinωt=50sin100πt(V)可知,Em=50V,E有效=Em2=252V,ω=100πrad/s,T=2πω=0.02s,f=50Hz,C、D正确.
4.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P2.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B.52V
C.10VD.102V
解析:选C.电热器接到直流电源上,由功率表达式P=U2R可知,P=U21R=100R.当其接到交流电源时,有P2=U22R,则U2=22U1,U2为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则此交流电的最大值Um=2U2=10V,C正确.
5.某手摇交流发电机,其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轴(位于线圈平面内)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该交变电流频率是0.4Hz
B.该交变电流有效值是0.8A
C.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是i=0.8sin(5πt)A
D.t=0.1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解析:选C.根据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4s,故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A错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0.8A,有效值为0.42A,B错误;把ω=2πT=5πrad/s代入正弦式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得i=0.8sin(5πt)A,C正确;t=0.1s时,电流最大,此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D错误.
考点一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与瞬时值表达式
1.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对应图象(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函数图象
磁通量Φ=Φmcosωt=BScosωt

电动势e=Emsinωt=nBSωsinωt

电压u=Umsinωt=REmR+rsinωt

电流i=Imsinωt=EmR+rsinωt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
(1)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B,Φ最大,ΔΦΔt=0,e=0,i=0,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B,Φ=0,ΔΦΔt最大,e最大,i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考向1: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
(1)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把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的具体位置与转动的时刻对应好,也就是电流的变化规律与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具体情境对应好.
(2)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典例1]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可以分别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P1和P2以相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当线圈平面转到与磁场方向平行时()
A.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流等于绕P2转动时的电流
B.线圈绕P1转动时的电动势小于绕P2转动时的电动势
C.线圈绕P1和P2转动时电流的方向相同,都是a→b→c→d→a
D.线圈绕P1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绕P2转动时dc边受到的安培力
解析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转动产生交变电流,产生的电流、电动势及线圈各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与转轴所在位置无关,故A对,B、D错;图示时刻产生电流的方向为a→d→c→b→a,故C错.
答案A
考向2:交变电流的图象
(1)由图象可读出交变电流的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进而利用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得到有效值.
(2)由图象可读出交变电流的变化周期T,然后计算得出角速度ω=2πT.
(3)根据最大值、角速度等信息可以写出交变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
[典例2](20xx湖南衡阳联考)(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ea=36sin25πtV
B.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最大值为28.8V
C.t=5×10-2s时,曲线a、b对应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之比为32∶2
D.t=6×10-2s时,曲线a对应线框的磁通量最大,曲线b对应线框的磁通量为0
解析由图乙可知,Ema=36V,ωa=2πTa=2π8×10-2rad/s=25πrad/s,则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ea=Emasinωat=36sin25πtV,故A正确;由图乙知曲线a、b表示的交变电流的周期之比为Ta∶Tb=(8×10-2)∶(12×10-2)=2∶3,由ω=2πT可知ωa∶ωb=Tb∶Ta=3∶2,所以曲线a、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之比Ema∶Emb=NBSωa∶NBSωb=ωa∶ωb=3∶2,又知Ema=36V,则Emb=24V,故B错误;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ea=36sin25πtV,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瞬时值eb=24sin2π12×10-2tV,将t=5×10-2s代入,得ea=-182V,eb=12V,|ea|∶eb=32∶2,故C正确;由图乙知t=6×10-2s时,a的电动势最大,对应线框的磁通量为0,b的电动势为0,对应线框的磁通量最大,故D错误.
答案AC
考向3:交变电流瞬时值的书写
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推导思路
(1)先求电动势的最大值Em=nBSω;
(2)求出角速度ω,ω=2πT;
(3)明确从哪一位置开始计时,从而确定是正弦函数还是余弦函数;
(4)写出瞬时值的表达式.
[典例3]图甲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圆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图乙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ab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的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φ0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丙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2的表达式.
解析(1)矩形线圈abcd在磁场中转动时,ab、cd切割磁感线,且转动的半径为r=L22,
转动时ab、cd的线速度v=ωr=ωL22,且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ωt,
所以,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2BL1vsinωt=BL1L2ωsinωt.
(2)当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φ0,则t时刻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ωt+φ0
故此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e2=2BL1vsin(ωt+φ0)=BL1L2ωsin(ωt+φ0)
答案(1)e1=BL1L2ωsinωt(2)e2=BL1L2ωsin(ωt+φ0)
(1)交变电流图象问题的三点注意
①只有当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才是正弦形式,其变化规律与线圈的形状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的位置无关.
②注意峰值公式Em=nBSω中的S为有效面积.
③在解决有关交变电流的图象问题时,应先把交变电流的图象与线圈的转动位置对应起来,再根据特殊位置求特征解.
(2)瞬时值书写的两关键
①确定正弦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或由公式Em=nBSω,求出相应峰值.
②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a.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Imsinωt,图象如图甲所示.
b.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余弦函数图象,函数式为i=Imcosωt.图象如图乙所示.
考点二交变电流有效值的计算
1.公式法
利用E=Em2、U=Um2、I=Im2计算,只适用于正(余)弦式交变电流.
2.利用有效值的定义计算(非正弦式电流)
计算时“相同时间”至少取一个周期或为周期的整数倍.
3.利用能量关系
当有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时,可利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求有效值.
1.通过一阻值R=100Ω的电阻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其周期为1s.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A.12VB.410V
C.15VD.85V
解析:选B.由题意结合有效值的定义可得I2RT=2I21R25T+I22R110T,将I1=0.1A,I2=0.2A代入可得流过电阻的电流的有效值I=1025A,故电阻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IR=410V,选项B正确.
2.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2AB.22A
C.5AD.3A
解析:选C.由图象可知此交变电流的周期是2s.设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I,周期为T,则I2RT=222RT2+422RT2,解得I=5A,故选C.
3.如图所示为一交变电流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半轴是正弦曲线的一个部分,则此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有效值是()
A.34VB.5V
C.522VD.3V
解析:选C.设其有效值为U,根据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定义和题图中电流特点可得,在一个周期内有U21Rt1+U22Rt2=U2Rt,即32V22×1R×0.01s+(4V)2×1R×0.01s=U2×1R×0.02s,解得U=522V,故C正确.
4.如图所示为一个经双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则现在电灯上电压的有效值为()
A.UmB.Um2
C.Um3D.Um2
解析:选D.由题给图象可知,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具有周期性,用电流热效应的等效法求解.设电灯的阻值为R,正弦式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是U=Um2,由于一个周期内半个周期有交流电压,一周期内交流电产生的热量为Q=Um22RT2=U2m2RT2,设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由电流热效应得Q=U2m2RT2=U2RT,所以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U=Um2,D正确.
有效值求解的三点注意
(1)计算有效值时要注意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抓住“三同”:“相同时间”内“相同电阻”上产生“相同热量”列式求解.
(2)利用两类公式Q=I2Rt和Q=U2Rt可分别求得电流有效值和电压有效值.
(3)若图象部分是正弦(或余弦)交流电,其中的从零(或最大值)开始的14周期整数倍的部分可直接应用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与最大值间的关系Im=2I、Um=2U求解.
考点三正弦交变电流的“四值”
物理含义重要关系适用情况
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e=Emsinωt
i=Imsinωt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
最大值最大的瞬时值Em=nBSω
Im=EmR+r
确定用电器的耐压值,如电容器、晶体管等的击穿电压
有效值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值对正(余)弦式交流电:
E=Em2
U=Um2
I=Im2
①计算与电流热效应相关的量,如功、功率、热量等;②交流电表的测量值;③电气设备所标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④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平均值交变电流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面积与时间的比值E=nΔΦΔt
I=ER+r
计算通过电路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It

1.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线圈绕OO′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A.峰值是e0
B.峰值是2e0
C.有效值是22Ne0
D.有效值是2Ne0
解析:选D.因每匝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都是e0,每匝中ab和cd串联,故每匝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e0.N匝线圈串联,整个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Ne0,因线圈中产生的是正弦交流电,则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E=2Ne0,故选项D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共N匝,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以竖直线OO′为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图示位置C与纸面共面,位置A与位置C成45°角.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电动势为22πNBSω
B.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q=22NBSR
C.在此转动过程中,外界对线圈做的总功为N2B2S2πω4R
D.在此转动过程中,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AC.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ΔΦ=2BScos45°=2BS,Δt=π2ω,根据E=NΔΦΔt,得E=22πNBSω,故A正确.根据E=NΔΦΔt,q=ERΔt=NΔΦR=2BSNR,故B错误.产生电动势的峰值Em=NBSω,则有效值E=Em2=NBSω2,则W=Q=E2RΔt=N2B2S2πω4R,故C正确.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方向改变,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电流方向不变,故D错误.
3.将阻值为100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1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让其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则可以判断()
A.t=0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
B.该线圈的转速为100πr/s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150πWb
D.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9.68J
解析:选D.t=0时刻产生的电动势为零,所以线圈应处于中性面即线圈与磁场垂直的位置,故A错误;据图乙可知,T=0.02s,据T=2πω可得ω=100πrad/s,所以转速为50r/s,故B错误;据Em=nBSω可知,BS=311110×100πWb=9×10-3Wb,故C错误;据峰值可知,E=0.707Em=220V,据焦耳定律可知,线圈转一周产生的热量Q=E2RT=9.68J,故D正确.
4.如图所示,N=50匝的矩形线圈abcd,ab边长l1=20cm,ad边长l2=25cm,放在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中,外力使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且通过线圈中线的OO′轴以n=300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线圈电阻r=1Ω,外电路电阻R=9Ω,t=0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ab边正转出纸外、cd边转入纸里.求:
(1)t=0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2)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3)线圈转一圈外力做的功;
(4)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
解析:(1)根据右手定则,线圈感应电流方向为adcba.
(2)线圈的角速度
ω=2πn=100πrad/s
图示位置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其大小为
Em=NBl1l2ω
代入数据得Em=314V
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e=Emcosωt=314cos(100πt)V.
(3)电动势的有效值E=Em2
线圈匀速转动的周期
T=2πω=0.02s
线圈匀速转动一圈,外力做功大小等于电功的大小,即
W=I2(R+r)T=E2R+rT
代入数据得W=98.6J.
(4)从t=0起转过90°过程中,Δt内流过R的电荷量:
q=NΔΦR+rΔtΔt=NBΔSR+r=NBl1l2R+r
代入数据得q=0.1C.
答案:(1)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2)e=314cos(100πt)V(3)98.6J(4)0.1C
交变电流“四值”应用的几点提醒
(1)在解答有关交变电流的问题时,要注意电路结构.
(2)注意区分交变电流的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最大值是瞬时值中的最大值,有效值是以电流的热效应来等效定义的.
(3)与电磁感应问题一样,求解与电能、电热相关的问题时,一定要用有效值;而求解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时,一定要用平均值.
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多选)关于中性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圈在转动中经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B.线圈在转动中经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C.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D.线圈每转动一周经过中性面一次,所以线圈每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解析:选AC.中性面是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线圈经过该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A项正确,B项错误;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但线圈每转一周时要经过中性面两次,所以每转一周,感应电流方向就改变两次,C项正确,D项错误.
2.某小型旋转电枢式发电机所产生的交流电电动势为110V、频率为60Hz,要使它产生的电动势变为220V、频率变为50Hz,需要调整线圈的转速n、匝数N或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下列调整合适的是()
A.使n变为原来的1.2倍,B变为原来的2倍,N变为原来的1.2倍
B.使n变为原来的56,B变为原来的56,N变为原来的2倍
C.使n变为原来的56,N变为原来的2倍,B不变
D.使n变为原来的56,N变为原来的2.4倍,B不变
解析:选D.因为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电动势110V指的是有效值,故其最大值为Em1=1102V,调整后为Em2=2202V,即Em1Em2=12,根据Em=NBSω和ω=2πn,可知,选项A中,Em2=1.2N×2B×S×1.2×2πn=2.88Em1,故选项A错误;B、C、D三个选项中的调整使频率均变为原来的56,即50Hz,只有D项中的调整可使最大感应电动势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项B、C错误,D正确.
3.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t=0.01s时刻,Φ的变化率最大
C.t=0.02s时刻,交流电动势达到最大
D.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解析:选B.由Φ-t图知,t=0时,Φ最大,即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此时e=0,故A、D两项错误;由图知T=0.04s,在t=0.01s时,Φ=0,ΔΦΔt最大,e最大,则B项正确;在t=0.02s时,Φ最大,ΔΦΔt=0,e=0,则C项错误.
4.(多选)如图,M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M、N在t=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B.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
C.在t=T8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解析:选BC.两导线框匀速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导线框的转动周期为T,则感应电流的周期也为T,选项B正确;在t=T8时,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相同,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选项C正确;M导线框中一直有感应电流,N导线框中只有一半时间内有感应电流,所以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不相等,选项D错误.
5.(多选)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rad/s
C.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解析:选AC.由题图乙知Im=102A,I=Im2=10A,A正确.T=2×10-2s,ω=2πT=100πrad/s,B错误.t=0.01s时,i=Im,此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C正确.由右手定则判定0.02s时电阻R中电流方向自左向右,D错误.
6.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则两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A.5∶4B.3∶2
C.2∶1D.2∶1
解析:选A.对甲有PA=I20RT2+I022RT2T=58I20R,对乙有PB=I022R=12I20R,则PA∶PB=5∶4,A正确,B、C、D错误.
7.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流发电机和交流电路模型.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阻R的阻值为2Ω,线圈转动角速度ω=100πrad/s.则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电阻R两端交变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A.u=2sin100πt(V)
B.u=2cos100πt(V)
C.u=22sin100πt(V)
D.u=22cos100πt(V)
解析:选D.图示位置为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的位置,因此线圈产生的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Imcosωt=2cos100πt(A),则电阻R两端的瞬时电压为u=iR=22cos100πt(V),D项正确.
8.(多选)100匝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1002sin100πt+π3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0V
B.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02V
C.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2πWb
D.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2100πWb
解析:选AD.由交流电的表达式可知,该交变电压的最大电动势为1002V,故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00V,选项A正确;角速度ω=100π,而Em=nBSω=nΦmω,所以Φm=Emnω=2100πWb,选项D正确.
[综合应用题组]
9.如图所示,正方形单匝线框abcd的边长为L,每边电阻均为r,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cd轴从图示位置开始匀速转动,转轴与磁感线垂直.一理想电压表用电刷接在线框的c、d两点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读数为22BωL2
B.电压表读数为28BωL2
C.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流过线框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BωL24rsinωt
D.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π2的过程中,流过cd边的电荷量为q=BL2r
解析:选B.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BL2ω,对应有效值为E=22Em=22BL2ω,电压表读数为E4=28BL2ω,B正确,A错误;图示位置线框磁通量为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最大值,则感应电流瞬时表达式为i=BωL24rcosωt,C错误;线框从题图所示位置处转过π2的过程中,流过cd的电荷量为q=ΔΦR=BL24r,D错误.
10.图甲是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发电机线圈的内阻不计,外接灯泡的电阻为12Ω.则()
A.在t=0.01s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电压表的示数为62V
C.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3W
D.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则线圈电动势的表达式e=122sin100πt(V)
解析:选C.在t=0.01s的时刻,电动势为0,则线圈位于中性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选项A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62V,电压表测量的为有效值,故示数为622V=6V,选项B错误;灯泡消耗的电功率P=E2R=6212W=3W,选项C正确;周期为0.02s,则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Emsin2πTt=62sin100πt(V),转速提高一倍后,最大值变成122V,ω=2πn,故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表达式应为e=122sin200πt(V),选项D错误.
11.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场地上做“摇绳发电实验”的示意图.他们将一铜芯线像甩跳绳一样匀速摇动,铜芯线的两端分别通过细铜线与灵敏交流电流计相连.摇绳的两位同学的连线与所在处的地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垂直.摇动时,铜芯线所围成半圆周的面积S=2m2,转动角速度ω=102rad/s,用电流计测得电路中电流I=40μA,电路总电阻R=10Ω,g取10m/s2,π2=2.25.
(1)求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从铜芯线所在平面与该处地磁场平行开始计时,求其转过四分之一周的过程中,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q;
(3)求铜芯线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
解析:(1)铜芯线中产生的是正弦交流电,则
Im=2I,
Em=ImR,
Em=BSω,
解得B=2×10-5T.
(2)从铜芯线与地面平行开始至铜芯线转动四分之一周的过程中,
E=ΔΦ/t,
E=IR,
q=It,
解得q=4×10-6C.
(3)铜芯线转动一周,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I2RT,
解得Q=7.2×10-9J.
答案:(1)2×10-5T(2)4×10-6C
(3)7.2×10-9J
12.如图所示,交变电流发电机的矩形框ab=dc=0.40m,bc=ad=0.20m,共有50匝线圈,其电阻r=1.0Ω,在磁感应强度B=0.20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对称轴OO′以100πr/s的转速匀速转动,向R=9.0Ω的电阻供电,求:
(1)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
(2)交变电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此发电机的功率.
解析:(1)线圈面积S=abad=0.4×0.2m2=0.08m2线圈旋转角速度
ω=2πn=100×2ππrad/s=200rad/s
Em=NBωS=50×0.2×200×0.08V=160V
(2)电压表示数(即路端电压示数)
U=ER+rR=162×9.0V=722V
电流表示数I=Im2=162A=82A
(3)发电机的功率
P=UI=E2R+r=160229.0+1.0W=1280W
答案:(1)160V
(2)U=722VI=82A
(3)P=1280W
第2节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一、变压器原理
1.构造和原理(如图所示)
(1)主要构造:由原线圈、副线圈和闭合铁芯组成.
(2)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
2.理解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P入=P出.
(2)电压关系:U1U2=n1n2,若n1n2,为降压变压器,若n1n2,为升压变压器.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I2=n2n1;有多个副线圈时,U1I1=U2I2+U3I3+…+UnIn.
二、远距离输电
1.电路损失
(1)功率损失:设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的电阻为R,则功率损失为ΔP=I2R.
(2)电压损失:ΔU=IR.
减小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都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
2.降低损耗的两个途径
(1)一个途径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由电阻定律R=ρlS可知,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减小电阻,应当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制造输电线.此外,还要尽可能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
(2)另一个途径是减小输电导线中的电流,由P=IU可知,当输送功率一定时,提高电压可以减小输电电流.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变压器不但可以改变交流电压,也可以改变直流电压.(×)
(2)变压器只能使交变电流的电压减小.(×)
(3)高压输电的目的是增大输电的电流.(×)
(4)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送过程中损失的功率越小.(×)
(5)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由副线圈中的电流决定.(√)
(6)高压输电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的电能损失,且输电线路上电压越高越好.(×)
2.(多选)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正弦交变电流的原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不变
B.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在任何时候都相等
C.穿过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使得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D.原线圈中的电流通过铁芯流到了副线圈
解析:选BC.理想变压器没有漏磁现象,故原、副线圈产生的磁通量任何时候都相等,且随时间而改变,使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而不是电流流到副线圈,综合上述选项B、C正确.
3.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交变电压改为110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200B.400
C.1600D.3200
解析:选B.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U1U2=n1n2,解得n2=U2U1n1=400,选项B正确.
4.(20xx辽宁抚顺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多选)为了监测变电站向外输电情况,要在变电站安装互感器,其接线如图所示.两变压器匝数分别为n1、n2和n3、n4,a和b是交流电表.则()
A.n1>n2
B.n3>n4
C.a为交流电流表,b为交流电压表
D.a为交流电压表,b为交流电流表
解析:选AD.电压互感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互感器串联在电路中,故a为交流电压表,b为交流电流表,选项C错误,D正确;含电压互感器电路中是强电压,通过变压器变成弱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因为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所以n1>n2,选项A正确;含电流互感器的电路中是强电流,通过变压器变成弱电流,用电流表测量,因为电流之比等于线圈匝数的倒数之比,所以n3<n4,选项B错误.
5.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2.则()
A.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
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21r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解析:选A.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I1U1=I2U2解得,U2=I1U1I2,选项A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U1,选项B错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U1,输电线的损失功率为I21r,选项C、D错误.
考点一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
1.理想变压器的基本特点
(1)无漏磁,故原、副线圈中的Φ、ΔΦΔt相同.
(2)线圈无电阻,因此无电压降,U=E=nΔΦΔt.
(3)根据Un=ΔΦΔt得,套在同一铁芯上的线圈,无论是原线圈,还是副线圈,该比例都成立,则有U1n1=U2n2=U3n3=…
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
功率关系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P入=P出
电压关系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即U1U2=n1n2,与副线圈的个数无关
电流关系①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I2=n2n1
②有多个副线圈时:由P入=P出得U1I1=U2I2+U3I3+…+UnIn或I1n1=I2n2+I3n3+…+Innn.
频率关系f1=f2,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

[典例](20xx高考全国丙卷)(多选)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1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9
C.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9∶1
D.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
解析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0,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灯泡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9U0,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9∶1,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9U0Ia=U0Ib得,流过b灯泡的电流是流过a灯泡电流的9倍,根据P=UI,a、b灯泡的电功率之比为1∶9,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AD
理想变压器问题三点应牢记
(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①U1U2=n1n2,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通过每匝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
(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
1.(20xx河南“五校”二联)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A.380V和5.3AB.380V和9.1A
C.240V和5.3AD.240V和9.1A
解析:选B.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由U1U2=n1n2得U2=n2n1U1=19001100×220V=380V,由P1=P2,P1=U1I1,P2=U2I2,得I1=P2U1=2000220A=9.1A,选项B正确.
2.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U=66V,k=19
B.U=22V,k=19
C.U=66V,k=13
D.U=22V,k=13
解析:选A.设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I1I2=n2n1=13,故k=I21RI22R=19.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则U1U=n1n2=31,故U1=3U,而原线圈上电阻分担的电压为13U,故U3+3U=220V,解得U=66V.选项A正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568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