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总理衙门的建立及其作用。慈禧太后怎样发动政变的。汉族官僚势力为什么会扩大。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及评价。
(二)能力训练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评价洋务运动?”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总理衙门的建立,适应了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外交和内政。
2、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开始了她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总理衙门的建立。洋务运动。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问: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对于清政府来讲,当时外有侵略者的势力,内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可谓是内外交困。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却像一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统治没有垮下来。问:清王朝没有垮台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必然导致清朝政局的变化。清朝政局的变化,又导致了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次颇有声势的运动——洋务运动的兴起。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引起了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动,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板书)一、清朝政局的变动
1、总理衙门的建立
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内就有人主张承认外国侵略者的要求,换取外国的军事援助,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冬,清政府在北京设抚夷局,以后又感到这个名称不合时宜,于1861年改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由恭亲王奕 等充任办事大臣。奕 是咸丰的弟弟,因长期和洋人打交道,勾结外国侵略者,人们称为“鬼子六”。
总理衙门的设立,适应了外国侵略者侵略中国的需要,是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镇压人民革命的产物。总理衙门最初经营外交、通商、海关等对外事务,以后所管事务不断增多,职权不断扩大,凡涉及外国的一切事务,它都要管。对内,它是高于六部之上的权力机构,而在外国人眼中,它不过是一个为他们办事的机构,他们经常在总理衙门干涉和指责中国的内政外交,甚至稍不随意,就咆哮公堂,英国公使就曾做过这样的事。
〖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
——鲁迅《说面子》〗
这是多么绝妙的讽刺啊!
问:总理衙门建立的影响?
1901年,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
(板书)2、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1861年,在清朝的首都北京,发生了一场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政变。这场政变使慈禧太后上台垂帘听政,并把持中国朝政近半个世纪。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发动政变?她是怎样上台的?
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遗诏由肃顺等八位大臣辅佐六岁的载淳,执掌政权。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和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一同被尊为皇太后,也就是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权欲极大的慈禧太后想垂帘听政,遭到辅政大臣的反对,因而对八大臣极为不满。为了同辅政大臣争夺权力,实现自己掌权的野心,决定联合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政变后,慈禧太后宣布垂帘听政,任命奕为议政王,改组军机处,定年号为“同治”。慈安太后生性软弱,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实际落入慈禧一人手中。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一方面排除了肃顺等八大臣的势力,同时改组了中央机构,使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奕等人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另一方面,慈禧太后上台后即向外国侵略者表示愿意“借师助剿”,联合外国力量共同镇压太平天国,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起来。从此,慈禧太后开始了对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反动统治。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一方面加紧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对内更加倚重汉族官僚地主的力量。因此,这一时期,清朝政局变动的又一个方面是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板书)3、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封建统治的主要支柱——八旗兵和绿营军因腐化堕落而丧失了战斗力,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从1851年1月到1853年2月,清军四易统帅,仍未能扭转溃败的局面。1853年,当太平军从武汉沿江而下直逼南京之时,咸丰皇帝束手无策,在朝堂上与群臣相对而泣。此时,却有一批地位不高又极端仇视农民革命的汉族地主出来办团练,组织反革命武装,给太平军带来巨大威胁,逐渐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力。在此形势下,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就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不敢对汉族官员委以重任的惯例。于是,从咸丰帝起,经奕到慈禧太后,开始倚重汉族官僚地主。
前面我们学过了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都知道太平天国最凶悍的敌人就是曾国藩的湘军。慈禧上台以后,不仅曾国藩受重用,就连他所举荐的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汉族官僚也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是清朝政局变动的又一个表现。
(板书)二、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内外交困,面对着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在洋务派的推动下,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顽固派和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形成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两个不同的政治派别。顽固派以“天朝大国”自尊,对世界毫无了解,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国事物,反对一切变革,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最保守、最腐朽的一个集团。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这两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区别仅在于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且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问:“洋务”是什么意思?“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运动。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时,打出“自强”的旗号。其目的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即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的统治。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以看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维护清朝统治。“自强”是要强化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企业,请看课本第52页“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工矿企业表”。1861年曾国藩创建的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仿制样枪洋炮,用于镇压太平军。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即是今天我国造船业的基地——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前身。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马尾成立的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它能够建造排水量为2200吨的巡海快船。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采用新式技术的封建官办工业。这些工业由封建官僚控制,经费由国家拨充,生产的武器直接供给清朝的军队使用。因此,生产从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再加上管理不善,官员们层层贪污,资金时常短缺。同时,这些军事工业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从购买设备、安装运转、生产制造都依赖外国,而引进的技术,大多在西方已经过时,并不先进。军事工业的生产技术也多为外人垄断,甚至一部分管理权也落入外人之手。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便在继续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民用工业,想用民用工业获取的利润,来辅助军事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主要有: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88年张之洞在广东创办的织布官局,后迁到湖北武昌;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筹建的汉阳铁厂等。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比如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三支海军,舰船主要向英、德两国购买,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北洋海军实力最为雄厚,北洋舰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支海军舰队。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还举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还从中选派了几批留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深造。
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办了30年的洋务。洋务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呢?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集团中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为适应帝国主义和镇压农民革命的需要而推行的一场利用西方生产技术以挽救清朝封建统治的运动。洋务运动进行了30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70年代开始,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另外,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 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
一、清朝政局的变动
1、总理衙门的建立
2、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3、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
二、洋务运动

相关阅读

《洋务运动》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洋务运动》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老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知识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分钟)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的过程和内容

首先学生带着以下问题看总理衙门部分(2分钟)

看第一段和小字部分的“自强”的双重含义,思考洋务运动的含义

从李鸿章的奏折中找出相应历史信息,思考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条件;

从知识链接中从“夷务”到“洋务”的转变说明了些什么问题。

从对总理衙门的相关介绍找出其职能,影响和地位。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0分钟)

洋务运动的定义:

十九世纪后半期,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自强振兴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背景:1、西方军事力量的冲击

2、借师助剿中的认识

3、寓华西人的劝诱

4、外资的刺激

5、军购的失败:阿斯本事件

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

2、湘淮军的成立及地方士绅的支持

3、同治中兴,政局稳定。

夷务到洋务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洋人观念的改变,从不对等地位逐渐上升为平等的外交。

总理衙门的职能,地位和影响

职能:主管一切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

地位:准外交机构;洋务运动最高行政机构

影响: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以后逐渐成为清政府另一个综合性的中枢机构

学生继续带着问题看从“自强”到“求富”和京师同文馆(3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是什么,转变的原因

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工业的地理位置

思考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和和民用工业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老师问答学生上述问题,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和答案(15分钟)

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军事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地主阶级主导创办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一定程度抵御外国入侵,军事近代化开端

民用工业的性质和影响

官督商办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抵御外资入侵,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诱导民族工业诞生。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在培养人才方面措施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近代化

洋务企业分布的特征极其原因

三、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如何评价洋务运动(9分钟)

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这仅仅是军事方面原因吗?结合刚才学过的课本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请找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中体西用的制度

2、官办企业的问题

3、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

4、全球的军备竞赛

5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首进行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封建体制注定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四、纵横联系(课后思考)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定义

背景

内容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创建三只海军

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培养人才(新式学堂,留学生)

评价洋务运动

纵横联系

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概念。
3.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结果。
4.对洋务运动作出正确评价。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逐步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1.总括法。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节,首先应把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介绍给学生。
2.比较法。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可采用此法。
3.归纳法。对于洋务运动的概况,可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
4.逻辑推理法。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培养新式人才之间的关系,可用常理推导。
5.分析法。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用此法。
6.讲解法。这一节对于初学历史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不好理解的东西过多,需用讲解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常规教具、投影仪、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购买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震惊敌舰。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节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看投影打出的材料。
[投影显示]
“甲午战争中,日军一直把藏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视为进犯京津地区的最大障碍,把能否消灭这支舰队看成是能否在华取胜的关键。1895年1月,日本决定进攻威海卫,消灭困守在港内的北洋舰队,迫使清政府完全屈服。1月20日,日本陆军在联合舰队的掩护下,开始在山东荣城龙须岛成山头登陆,包抄威海卫后路。30日,日本海军占领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随即封锁东西港口。日军海陆一起发炮,集中火力对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进行攻击。北洋舰队广大将士奋力抵抗,曾在2月1日至6日连续击退敌舰。但北洋舰队在日舰炮火的轰炸下,多数船只被击沉。
随着威海卫形势的日益险恶,舰队中的外国顾问和教官开始勾结一些无耻将领,逼迫丁汝昌投降。丁宁死不降,先命令各舰冒死突围,后又命令炸毁舰只以防资敌。但一些将领拒绝执行命令。“定远”管带刘步蟾用炸药炸沉了搁浅的“定远号”,并在当天夜里愤然自杀,实践了自己在开战初立下的“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2月11日,日军炮火更加猛烈,陆援和突围的希望完全断绝,丁汝昌在绝望中自杀。丁死后,英国顾问浩威假托他的名义起草降书,缴出了残余舰廷十一艘和刘公岛炮台及军资器械,向日军投降。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并在刘公岛登陆。至此,威海卫基地完全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时,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破产的?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占的地位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它?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运动的背景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洋务运动的背景里,我们要掌握两个内容。一是近代化的含义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二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背景。所谓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从本单元4篇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演变。由此我们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此为一。第二,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结束。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他们认识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开始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渐地向西方靠拢。开始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下面我们来看洋务运动的概况。
[板书]2.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话,从中找出洋务派的形成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洋务派的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亲王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教师引导]在当时,与洋务派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顽固派。尽管咱们教材上没提这个概念,但从“顽固派”这三个字上,我们大致可以推出这个派别的特征。请同学们大胆发言。
[学生发言]发言一:顽固派面对西方的侵略,采取了猜忌防范的态度。思想上是保守的、不开通的。
发言二:顽固派应该是在思想上不开放的,看不惯外来的事物的一个派别。在对外上还是以封建的、原有的方法对待。
发言三:顽固派应是因循守旧、盲目排外的。
发言四:顽固派是与洋务派相对的,对外来事物是深恶痛绝的。
……
[教师讲解]顽固派是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惟祖宗之法是尊,惟古圣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幻想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对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等活动,认为是“用夷变夏”,深恶痛绝。他们的复古守旧思想,根植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与顽固派相对立的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他们是在长期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担任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获得了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六十年代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他们没有提出而且也不可能提出把学习西方的运动推向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洋务运动的概况看一下,然后归纳,内容应包括时间、旗号、主要内容、各条内容之间的联系等。
[板书]3.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学生回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主要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进行?
[学生回答]“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分为几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前后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为后期。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在前期,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注:学生如果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则可由教师讲解解决)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小结]从前面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概况一问题里,我们讲了①时间、②旗号、③主要内容几点,下面我们用板书表现出来。
[板书]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②旗号:“自强”“求富”
③主要内容: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创建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洋务企业的介绍迅速浏览一下。然后思考: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阅读]……
[教师指导]先请同学们在阅读内容中找出洋务企业的特点。
[学生回答](1)安庆内军械所生产的子弹供湘军自用,经费由军费中拔给。(2)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拔,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来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3)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后来福州船政局改变了这种状况。
[教师引导]那同学们想一想,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近代企业?
[学生回答]不属于。
[教师引导]那算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吗?
[学生回答]不算,近代化的机器生产,应有相对应的管理模式。洋务派用机器生产,但在管理、技术、资金方面都是旧的模式,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的企业模式。
[教师分析]关于洋务运动的概况,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清朝中央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手段,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一场运动。他们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李、左、张为代表,先后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且在70年代,由于东南海疆危机,清政府又开始筹划海防,在10年内建成了三支海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从1862年开始,洋务派不断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以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代表——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购买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该厂是当时“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够制造轮船及枪炮。他将这座铁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沪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规模大为扩充。沪局的生产主要由五项: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五是造船。从1869年后,沪局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来源,1874年到1894年间,每年经费最多时高达九十万零七千余两(1884年),最低时为三十五万三千余两(1877年),平均每年约六十六万两。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沪局经费充裕,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因而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下面我们对此来作一分析。
[板书]4.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原因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我们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所找的洋务企业的特点,来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回答二:洋人挟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帮助中国。
回答三:产品质量不过关,比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回答四:官吏贪污,中饱私囊。比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回答五: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的、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教师分析]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具体地把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一、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也不会、不可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二、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军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参加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督、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当时的福州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三、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力量分散,难成大势。再加上顽固派的阻挠,因此,进程举步维艰。
四、洋人挟技自居,唯利是图。从内部对洋务运动加以破坏。
五、除了上面四点之外,还应注意的是洋务运动中,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平衡”势力,利用顽固派压制洋务派,导致了洋务运动进展缓慢。另外,1891年后,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移作修颐和圆。削弱了北洋舰队的力量,甲午战败,不能说与此无关。
[教师过渡]同学们,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如何面对对洋务运动毁誉参半的评价呢?怎么样给它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应掌握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指导]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目中的内容,看一下教材的观点是什么?
[师生朗诵]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教师引导]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思考时可以看课本上所引的李鸿章反省的一段话。
[学生回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办了三十年,不管在客观上它有多少进步作用,总而言之,它在挽救清朝统治方面是没有达到目的。
[教师引导]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创办有那么多的军事工业,并没有使中国强大。创建有三支海军,也没有使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
[教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清朝的统治。但它没有达到目的,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我们讲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及其管理制度,经营方式方面的问题和外人的破坏,顽固派的阻挠等。其实,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必须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能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这两个因素增长的速度越快,封建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这是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第二个理由。
三、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还表现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这也是洋务派办洋务所没有想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故而在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器不变道”决定了洋务运动不会改变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使得这场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布置作业]
1.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D.福州船政局
答案:B
2.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
A.京师同文馆B.福建水师学堂
C.万木草堂D.北洋水师学堂
答案:A
3.下列人物属于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B.奕
C.奕山D.奕经
答案:B
4.下列企业属于张之洞创办的是
A.福州船政局B.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D.汉阳铁厂
答案:D
5.洋务派在洋务运动后期打的旗号是
A.自强B.求富C.制夷D.反帝
答案:B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实”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4.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原因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学案


第6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批判清政府祸国殃民的行径,对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认落后、愿意学习先进文化,才有摆脱落后的可能。[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学习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它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后期(19世纪70—90年代),它们各自的口号和内容有哪些?3.洋务运动的不足和作用各是什么?(二)、问题探究: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和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3、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三)、系统总结:

洋务运动的简表项目目的时间内容与口号前期后期口号内容评价作用不足(四)、目标检测

1.洋务运动的前期,打出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自夷B发展经济C自强D求富2.下列事件中,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3.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洋务运动的实质是()A以工厂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4.中国成立的最早的新式学堂是()A白鹿书院B万木草堂C京师同文馆D时务学堂5、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要()A、创办民用企业B、创办军事工业C、派遣留学生D、创办新式学校6、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C、清楚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D、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五)、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其他质疑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六)、作业布置

1、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88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