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二)能力方面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探究实验:种子、幼苗,培养皿,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纸巾或纱布等;制作PPT课件、编写学案、探究报告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阅读本节教材“想一想,议一议”。
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例子?刚才同学们列举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都是真的吗?如何证实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阅读、思考并回答:通过实验证明。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指导学生分组,4-6人一组,选出组长,对小组的讨论活动进行记录。
2.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酸雨才能进一步探究其对生物的影响。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学案中的1~2题,并填写探究报告的探究问题和作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提示:模拟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学案所附的参考资料及教材的相关内容。讨论学案的第3~10题,并同时将本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形式等填写在探究报告上。
阅读、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及探究报告的部分内容。
通过阅读获取新知。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
通过学生的实验经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习如何书写探究报告。
合理地编写和使用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这个阶段的组织教学比较有挑战性。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将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幼苗等实验材料及用具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的初步操作
提示学生明确后续每天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内容,并进行分工,排好“值班表”。
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
明确操作、分工、排班。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还原科学探究实验的真实过程,体会选对实验材料和用具的重要;通过编排值班表,充分体现团队中每名成员的参与程度,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
教师应不断巡视,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引导学生解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设计探究实验,希望之后的一周时间里,大家坚持实验、观察和记录,并完成探究报告。一周以后,请将探究报告的内容制作成PPT,进行全班的交流和讨论。
倾听。
根据实验持续的时间及课时安排,教师应给出具体的上交时间及统一的文件名格式。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题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七年级下册生物《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酸雨或废电池的危害为例,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3.明白实验安排对照组和重复组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统计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通过完成探究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知道在实验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保护环境的做法,并能付诸于实践行动。
●教学重点
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2.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的方案。
设计对照组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资料。准备学生探究活动所需的用具(烧杯、培养皿、pH试纸等)和材料(已浸泡一昼夜的小麦种子),提前培育的长有三片幼叶的南瓜苗若干。
2.学生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探究计划。
(2)准备食醋、废电池浸出液等实验材料。
(3)设计一个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结合观察、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酸雨、重金属盐、农药化肥、温室效应等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学生:人类活动造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身经历?
学生:大部分资料是看电视、报纸知道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亲自动手探究一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介绍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
教师:课前对学生完成的实验方案进行检查摸底。课上选有代表性的小组阐述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代表: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并做简要介绍:
①配制模拟酸雨,把pH控制在4。
②将模拟酸雨放入一烧杯中,再放入三株南瓜幼苗。
③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幼苗生长的情况。
④记录每次观察的结果(写在提前设计好的表格中)。
⑤得出结论。
教师: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比较好。我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南瓜幼苗出现的症状一定是模拟酸雨造成的吗?
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一定是。会不会是南瓜苗本身有病,或者是温度太低导致的。
教师: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肯定是模拟酸雨起的作用?
学生:增加对照实验,进行比较。
教师:对!实验安排对照组的目的就是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这是实验设计要遵循的一个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肯定南瓜苗出现的症状是模拟酸雨所致,而不是南瓜苗本身有病或清水中有什么物质造成的。那么,我们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呢?
学生:再取一烧杯,里面不放模拟酸雨,放上清水,同样放入三株南瓜幼苗。
教师:设计得很好!如果我把这两组实验放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会怎样?如果放入的幼苗大小不一样会怎么样?再如果加入的模拟酸雨和清水不一样多,又会怎么样?
学生:认为没法比较。讨论后得出:应该放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观察。
二、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分发实验用具和材料。
学生:以小组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完成有关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模拟探究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
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模拟酸雨和废电池浸出液溅到皮肤上。
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各小组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结果有所差异。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只进行一次实验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有误差。
教师:那么,怎样做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呢?
学生: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教师:回答得很好。重复实验是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另一原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我们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做到既节约时间又体现了重复性,最终得到可靠的结果呢?
学生:讨论思考。能!把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教师:同学们很聪明。我们现在就一起统计各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尊重事实,提高环保意识
教师:现在同学们依据探究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酸雨对生物有害吗?具体表现有哪些?
(2)酸雨是怎么形成的?
(3)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区别?查查资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4)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6)你知道的清洁能源有哪些?
(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不烧煤,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呢?(燃烧含硫量低的煤,限制二氧化硫的排放,种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如柳杉等)
(8)你认为废电池真的对生物有害吗?表现症状是什么?
(9)粗略估算一下全班同学家中使用电池的情况,一年的废电池大约是多少?
(10)同学们都在消费电池,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废电池?对废电池的回收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1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避免模拟酸雨和废电池浸出液溅到皮肤上,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由此你会想到什么?
(12)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控制废电池的危害?
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人类活动确实造成了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改善这种现状。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亲眼看到了酸雨及废电池对生物造成的伤害,更激发了我们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初步学会了设计实验方案,明白了实验设计中安排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并能较好地设计对照组。
[巩固练习]
1.一般来说,酸雨的pH会__________5.6(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要求“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说明“模拟酸雨”的酸性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大(或:更强)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2.有的地方生态环境很好,没有产生酸雨的条件,但是,环保部门却监测到有时有酸雨出现。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
答案:外地的酸雨随气流飘到该地方。
3.小丁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制定方案:
(1)在一个花盆里播5粒大豆,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2)向食醋中加清水,做成“模拟酸雨”,用pH试纸测定它的pH4左右。
(3)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花盆中大豆幼苗都死亡了。
实验结论:酸雨对生物有影响。
小丁“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请你补上。实验这样做对不对?若不对,请指出错误的地方。
答案:要研究的问题:酸雨对生物有没有影响实验。这样做不对。错误在于:
①实验幼苗的数目太少,没有重复的实验组;②没有进行对比实验。
4.做“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如果不小心皮肤被废电池内容物溅到了,应该立即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还必须用肥皂__________。在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模拟探究时,要注意不要让模拟酸雨溅到__________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做实验要注意__________问题。
答案:用清水清洗洗手眼睛和皮肤安全
5.下面是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例,请你对其中会污染环境的例子提出改正措施。
事例改正措施
(1)随地吐痰、吐口香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污水和人粪尿直接由下水道排入江河流走(2)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麦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购买食品用一次性塑料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生活垃圾集中埋在一块地里(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探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原则:①对照性;②重复性。
●活动与探究
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吗?能否提出较好的改正措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14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