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教学目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植物性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A:知道)。
教学难点
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用具
投影仪;脑模型。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投影片:神经纤维传导的投影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结合直观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中,我们学习过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现在大家先看四组画面。
(演示电脑动画。)
1.脊蛙的搔扒反射;2.马戏团的狗熊耍杂技;3.经过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4.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提问:哪组画面属于非条件反射?什么叫非条件反射?哪组画面属于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
(回答:略。)
提问:条件反射有什么意义呢?
(回答: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讲述:以上我们搞清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那么究竟什么叫反射呢?
(回答: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回答:略。)
讨论:就缩手反射的反射弧(针刺指尖)分析一下反射弧的五部分。
(由学生完成。教师小结,归纳板书要点。)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试想: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最终到达效应器呢?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演示反射弧模式图,并借助此图复习神经元结构的知识。(细胞体、突起、神经纤维,为兴奋传导打基础设伏笔。)]
(演示反射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电脑动画。)
提问:根据上述讲解、观察,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上传导时,有的在一个神经元内(主要在神经纤维上),有时需要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两种情况下的传导方式是否相同呢?
教师答:不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的传导方式。
我们先来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讲述:(出示神经纤维传导的模式图投影片。)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物理课中的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的膜发生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
提问:请同学们按照物理课的电学知识讨论一下将会出现哪些情形?
(回答:略。)
归纳: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位差,有了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
提问:电流方向如何呢?(要求回答:膜外电流从本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则相反。)
结论:在膜内外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可用示波器记录到其存在。
讲述: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依次进行下去,兴奋则不断向前传导,已兴奋部位又依次恢复原先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电流形式进行,但它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全过程的电脑动画,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提问: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如轴突)的末稍时,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也就是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兴奋是如何传递的呢?
讲述: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演示突触小体结构模式图。)
讲述:边指图边讲解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叫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突触由三部分构成: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联系生活实例加以分析说明)。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用电脑动画演示上述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细胞间传递部分”的倒数第二段内容,阅读后回答问题。
提问: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吗?为什么?
(回答:是单向的。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兴奋的传导为重点,整个过程连续起来可表示为: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膜电位变化。
大家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提问:我们知道,进食后食物要消化,食物消化的过程离不开胃肠蠕动。你能感觉到胃肠蠕动吗?为什么?
胃肠蠕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原来调节其活动的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什么叫植物性神经呢?植物性神经调节作用有何特点?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课外读“植物性神经调节”。(第二课时)
初中生物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提问: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回答:脑、脊髓。)
提问;中枢神经与神经中枢相同吗?
(回答:不相同。)
提问:人和高等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指什么?。
(回答:大脑皮层。)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脑皮层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无论在控制躯体运动、人类的语言活动和内脏活动方面都是如此。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出示脑模型,并找到中央前回。)
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第一运动区的机能有哪些特征呢?
当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时,倒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这不仅说明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而且二者位置关系倒置。即:中央前回从顶部→底部,正好与躯体代表区从下肢→头部相对应。
同学们看课本图4-14,并注意图下注释。
讲述:从图可以发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如人类最灵巧的手虽然在整个人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中所占的区域却很大;又如:我们的一张小巧的嘴,却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张开大口占据“地盘”;人体的躯干虽然占了人体的很大体积,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却只有很小一部分。因此,运动区的机理主要有上述两点特征。
讲述: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也有其特定代表区域,我们称之为言语区。
(看课本中图4—15。)
临床资料表明:当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讲话,不能用语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皮层额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则会出现病人会讲话、会书写,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讲话,这种情况叫做听觉性失语症。
注意两类“失语症”的核心分别为: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另外,临床资料表明,当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受损,还会造成失写症、失读症等。
下面请大家阅读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相关的两段内容(包括小字部分,了了解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以及下丘脑的重要调节作用。
小结:总之,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等共同调节作用下才得以协调进行。
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脑干中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脊髓灰质里有排便中枢、排尿中枢;通过对本册小字部分的阅读,我们也了解到,位于间脑的下丘脑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它们的活动都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这说明神经系统各部分的调节作用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正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协调统一,机体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研究结果还证实: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也存在类似特点,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如,左半球支配说话、写字,并在进行数学计算和抽象推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而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方面的能力则优于左半球。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有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
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一些新的知识。前面大家还学习过动物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就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上述这两种调节作用中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但是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因此,这两种调节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
(投影展示表4-2。表中只给比较项目,具体内容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的方式完成。)
小结: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调节功能也很多,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更表现出高度的协调统一,神经系统的调节还与激素调节相互配合,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畅有序地进行,以适应机体内部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板书设计二、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传导
(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
膜内——负电位
(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
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
(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2.细胞间的传递
(1)突触的定义
(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
(1)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
2.言语区
(1)运动性失语症
(2)听觉性失语症
3.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
4.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协调统一
(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素质教育目标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引 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调节。在动物中,产生了较植物生命活动更完美的调节机构来管理自身,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明确目标:
1.了解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甲状腺素、性激素、生长素等激素的分泌及其生理功能。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讲 述: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两种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设问: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什么?二者间的关系如何?
复述强化: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二者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
复习深入: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呢?动物体的各种机能、各个器官和各个系统活动之所以能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以及动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所以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神经系统的调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结构上,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内分泌系统配合神经系统使机体各部分的活动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内分泌系统是由大量的内分泌腺组成,如甲状腺、胰岛、垂体等,由于它们没有专门的导管,因此它们合成的分泌物直接进入组织液、血液、淋巴液,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它们的分泌物叫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随体液的循环作用于靶器官,产生特异性作用。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反应比较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的范围更广。反过来,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如:甲状腺激素及生长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时不仅影响机体的生长,也影响大脑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可见,两种调节之间在功能上既互相配合、互相联系、又相互影响。平常,激素被看管得很严,得不到命令不得轻举忘动,当这种管理机制失灵时,结果如何?请同学们对照表1(将本节课要用的表格都印在纸上发给学生)来学习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学生自学与讨论:10分钟。
学习指导:先分后合。
1.甲状腺激素
检查自学结果:结合上述表格项目,首先请两个学生回答。
评价反馈:分别复述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
重点学习:在甲状腺激素部分的教材中,为了确定甲状腺激素的机能,讲述3个重要的研究实验及其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下表2再看书。
学生回答:表中内容。
评价反馈:应如下表:(学生边回答,边在银幕上将答案逐项打出)。
补充性讲述:人们在实验中还发现,如果给上述实验2和3中的狗移植甲状腺可以消除切除的后果,代谢恢复正常。
复习巩固:同学们在初中生理卫生中学习过,现在请大家想想,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什么病?症状是什么?如果成人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什么病?症状又是什么?食物缺碘会引起什么病?
学生回答:
评价复述:前者:呆小症,症状是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后者:甲亢,症状是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体内物质分解加快,心跳、呼吸加快,神经兴奋性高,易激动等。食物缺碘会产生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思考:上述疾病该怎样治疗或预防?
从上面前两种病的示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激素(甲状腺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机能。
知识点总结:从上述的实验及分泌失常等证据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略)。
2.性激素
检查自学结果:结合自学时使用的表格项目回答。
评价归纳:应强调性激素的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或卵细胞的产生,二是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正常的性周期。视情况,应补充第一性征的知识。
验证实验:对照表3,师生互作完成。
问题释疑
①移植卵巢的公鸡会生蛋吗?启发:要形成蛋需要哪些条件?比如:产生卵细胞的卵巢,分泌蛋白、形成蛋壳的输卵管等。结论:不能,因为没有输卵管。同样的道理,移植精巢的母鸡能形成精子,产生雄性激素,但是不能排出精液。
②封建时代的太监都有哪些身体变化?启发讲述:由于雄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呈现出女性化特征,如声音、皮肤等。这是因为在男女性体内同时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只不过在男性体内雄性激素分泌量占优势,反之,女性体内雌性激素分泌量占优势。故当男性的精巢被阉割后两种性激素失衡,则出现所谓的“性逆转”现象。
③如果在人幼小时期性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会导致什么现象?分泌过多,会引起性早熟,分泌过少,称“性幼稚”。
提问:请同学们列举,阉割法在农业生产上都有哪些应用?
3.生长激素
检查自学结果:对照表格项目,抽查学生回答。
评价反馈:分泌部位是垂体,其功能主要是促进动物体的生长,还能影响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实验验证:
补充:①在人的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产生巨人症,患病的人一般寿命不长。告戒学生不可滥用激素。反之,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
②成年后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思考:如果给蝌蚪分别饲喂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其结果是什么?
通过对本题的思考,让学生体会促进生长与促进发育的区别。
结论:前者迅速提前变态成小型青蛙,后者长成体型较大的蝌蚪,按正常时间变态。
(三)总结与扩展
填写并总结学生自学表格。
(四)布置作业
1.影响婴幼儿脑发育的激素主要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岛素
2.男性的两侧输精管结扎后,生理上将表现为 [ ]
A、不排出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不排出精子,第二性征不变
C、排出精子,第二性改变
D、排出精子,第二性征不变
3.填表:
答案:1、C2、B3、(见下表)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及其关系
两种方式: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主要方式:神经调节
关系: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二、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
1.甲状腺激素
2.性激素
3.生长激素
六、教学步骤
二、神经调节
教学目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识记)。
2.兴奋的传导、植物性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C:理解)。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A:知道)。
教学难点
1.兴奋的传导。
2.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教学用具
投影仪;脑模型。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作用。
投影片:神经纤维传导的投影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结合直观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引言:在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中,我们学习过神经调节的基础知识,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现在大家先看四组画面。
(演示电脑动画。)
1.脊蛙的搔扒反射;2.马戏团的狗熊耍杂技;3.经过训练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4.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提问:哪组画面属于非条件反射?什么叫非条件反射?哪组画面属于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
(回答:略。)
提问:条件反射有什么意义呢?
(回答: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讲述:以上我们搞清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那么究竟什么叫反射呢?
(回答: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回答:略。)
讨论:就缩手反射的反射孤(针刺指尖)分析一下反射弧的五部分。
(由学生完成。教师小结,归纳板书要点。)
讲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完整才能完成反射。试想: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最终到达效应器呢?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
[演示反射弧模式图,并借助此图复习神经元结构的知识。(细胞体、突起、神经纤维,为兴奋传导打基础设伏笔。)〕
(演示反射过程中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电脑动画。)
提问:根据上述讲解、观察,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上传导时,有的在一个神经元内(主要在神经纤维上),有时需要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这两种情况下的传导方式是否相同呢?
教师答:不相同。这是两种不同的传导方式。
我们先来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讲述:(出示神经纤维传导的模式图投影片。)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物理课中的电势)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的膜发生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
提问:请同学们按照物理课的电学知识讨论一下将会出现哪些情形?
(回答:略。)
归纳: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电位差,有了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
提问:电流方向如何呢?(要求回答:膜外电流从本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则相反。)结论:在膜内外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可用示波器记录到其存在。
讲述: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依次进行下去,兴奋则不断向前传导,已兴奋部位又依次恢复原先电位。
需要说明的是兴奋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电流形式进行,但它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全过程的电脑动画,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提问: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如轴突)的末稍时,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也就是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兴奋是如何传递的呢?讲述: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演示突触小体结构模式图。)
讲述:边指图边讲解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叫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突触由三部分构成: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联系生活实例加以分析说明)。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用电脑动画演示上述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细胞间传递部分”的倒数第二段内容,阅读后回答问题。
提问: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吗?为什么?
(回答:是单向的。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兴奋的传导为重点,整个过程连续起来可表示为: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小泡内递质释放——膜电位变化。
大家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提问:我们知道,进食后食物要消化,食物消化的过程离不开胃肠蠕动。你能感觉到胃肠蠕动吗?为什么?
胃肠蠕动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原来调节其活动的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什么叫植物性神经呢?植物性神经调节作用有何特点?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课下阅读课外读“植物性神经调节”。
初中生物课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人的大脑皮层中有神经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提问:中枢神经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回答:脑、脊髓。)
提问;中枢神经与神经中枢相同吗?
(回答:不相同。)
提问:人和高等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指什么?。
(回答:大脑皮层。)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脑皮层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无论在控制躯体运动、人类的语言活动和内脏活动方面都是如此。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出示脑模型,并找到中央前回。)
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它的代表区,第一运动区的机能有哪些特征呢?
当刺激中央前回顶部时,可引起下肢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时,倒出现头部器官运动;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时,可以出现相应器官运动。这不仅说明躯体各部分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而且二者位置关系倒置。即:中央前回从顶部→底部,正好与躯体代表区从下肢→头部相对应。
同学们看课本图4—14,并注意图下注释。
讲述:从图可以发现,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只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而与躯体的大小无关。如人类最灵巧的手虽然在整个人体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中所占的区域却很大;又如:我们的一张小巧的嘴,却在大脑皮层代表区张开大口占据“地盘”;人体的躯干虽然占了人体的很大体积,但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却只有很小一部分。因此,运动区的机理主要有上述两点特征。讲述: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也有其特定代表区域,我们称之为言语区。
(看课本中图4—15。)
临床资料表明:当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即病人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讲话,不能用语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皮层额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则会出现病人会讲话、会书写,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讲话,这种情况叫做听觉性失语症。
注意两类“失语症”的核心分别为: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
另外,临床资料表明,当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受损,还会造成失写症、失读症等。
下面请大家阅读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相关的两段内容(包括小字部分,了了解大脑皮层与内脏活动的联系以及下丘脑的重要调节作用。
小结:总之,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的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各项生命活动一般都是在大脑皮层、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等共同调节作用下才得以协调进行。
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脑干中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脊髓灰质里有排便中枢、排尿中枢;通过对本册小字部分的阅读,我们也了解到,位于间脑的下丘脑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它们的活动都要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这说明神经系统各部分的调节作用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正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协调统一,机体才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研究结果还证实:大脑两半球的作用也存在类似特点,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如,左半球支配说话、写字,并在进行数学计算和抽象推理等方面起决定作用;而右半球在形象思维、认识空间、理解音乐和理解复杂关系方面的能力则优于左半球。二者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有助于人体的全面发展。
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神经调节的一些新的知识。前面大家还学习过动物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动物体内是同时存在的,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二者这两种调节作用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一方面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性激素的分泌就是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的;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就是大脑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在上述这两种调节作用中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
但是由于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因此,这两种调节方式各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比较一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
(投影展示表4-2。表中只给比较项目,具体内容采取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提问的方式完成。)
小结: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调节功能也很多,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更表现出高度的协调统一,神经系统的调节还与激素调节相互配合,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得以顺畅有序地进行,以适应机体内部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教学目的
1.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2.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A:知道)。
教学重点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
教学难点
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与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用具
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的导读思考题;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草履虫应激性实验;育雏的母鸡和小猫;大山雀偷饮牛奶;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归纳相结合。
讲述与谈话、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习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对动物个体的代谢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调节活动。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动物行为虽然是以动物个体为基础,但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为生理基础在同种个体之间(种群内部)或不同种个体之间的复杂生命活动。因此生命调节的含义就更加丰富。范畴就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有关动物行为的知识。
提问:初中学过哪些动物的行为?
(回答:略。)、
提问:根据行为的来源,可将这些行为分为几类?
(回答:两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提问:这些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哪些系统的直接参与?
(回答: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讲述: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动物行为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激素调节与行为”这部分内容,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出示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导读思考题。)
1.激素调节在动物的哪些行为中表现明显?
2.请用最简单的表述方法,总结一下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大部分同学阅读完时,组织学生回答问题1。)l
(甲回答:激素调节在动物的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表现明显)
(乙回答:激素调节在动物的繁殖行为方面表现明显。引导:两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乙同学的回答与教材表述有些不同,请你解释一下你是如何理解繁殖行为与性行为,以及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之间的关系的?
(回答: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可涵盖在繁殖行为中,因此,繁殖行为对性行为和对幼仔照顾行为来说是大概念。)
讲述:关于问题2请两位同学(该同学的选定应根据巡视掌握的情况定)上黑板写出自己总结的情况,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总结分析一下是否合理。
评价:甲和乙都总结得很好,概括性都很高,特别是乙。具体在这节内容中,主要讲述的是激素对繁殖行为的调控,因而甲的总结更贴近课本内容,但乙的总结概括了所有腺体激素在行为调控中的机理,可以说是激素对行为调节的通式。
讲述:下面我们来看问题3,请另外一些同学发表自己的见(甲回答:每年春天的夜间会听到雄猫和雌猫在墙沿或屋顶上“二重唱”,这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在猫体内作用的结果。)
(乙回答:每年春季,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衔泥做窝,产卵育雏,也是性激素对繁殖行为调节的例。)讲述:甲乙两位同学所举例子都很好,很贴切。现在我们学习下一个问题,神经调节与行为。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除课文最后一段),并注意用最简练的文字,填写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
(注:填写表格时需用到初中“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人类的神经调节”两节知识,因此课前教师需布置学生复习)
(教师巡视,待同学完成时,把投影片遮盖部分打开,显示答案。请同学们对照检查。并强调在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中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之间,印随、模仿、条件反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帮助同学真正理解上述概念,可举如下事例进行分析。)
事例1:(出示投影片:草履虫应激性实验)当草履虫培养液与清水滴连通时,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滴处;当在培养液滴边放一·粒食盐时,草履虫向清水滴处聚集。
(回答:草履虫的这一行为属于趋性。)事例2:用针轻轻地刺激蚯蚓身体的后部,可以看到它只是身体后部很快地发生反应,而身体的前部反应比较微弱。
(回答:该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事例3:(出示投影片: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两只失去母猫的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小猫也安然地接受母鸡的抚爱;跟随母鸡行走,把母鸡当作自己的猫妈妈。
(回答:母鸡的行为属于本能,小猫跟随母鸡的行为属于印随。)
事例4:(出示投影片:大山雀偷饮牛奶)若干年前在英格兰,人们发现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饮了牛奶,后来过了不久,其他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
(回答:大山雀的行为属于模仿。)
事例5:(出示投影片: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示意图)狗吃肉时分泌唾液;后来,人们在狗吃肉前先摇铃,经过若干次训练后,只要铃声响起,不给肉,狗也分泌唾液。
(回答:狗吃肉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响起,没有肉吃,仍分泌唾液属条件反射。)
讲述: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大家不仅对各种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还知道除单细胞动物外,其他动物的行为无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还是印随、模仿、条件反射,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越发达的动物,行为的表现也就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本课最后一段,注意弄清楚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提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略。)
小结:本节所学内容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是重点。课后,请同学们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附表:
项目
概念
举例
特点
异同点
先
天
性
行
为
趋性
动物对环境因素的
刺激所引起的最惭
单的定向反应。
臭虫趋热性。
鱼类趋光性。
从单细胞动物开
始出现。
①生来就有;
②遗传物质决定
①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非条件反射
动物身体某一部
分的运动反应。
膝跳反射。
眨眼反射。
从具有神经系统
的动物开始出现。
本能
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蜜蜂采蜜。
蜘蛛织网。
许多非条件反射的有机集合。
后
天
性
行
为
印
随
刚孵化的动物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能活动的较大
物体都能紧紧追随。
刚孵化的小天鹅,跟着母天鹅游水。
刚孵化的小鸡,紧随母鸡左右。
刚孵化出的动物具有此行为。
①根据后天经验生成;②环境决定
(也有先天的基因基础)
②与神经调节有关。除单细胞动物外,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模
仿
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幼
年动物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
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幼黑猩猩学从树洞取食白蚁。
幼年动物学习的主要形式。
条
件
反
射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体验新事物,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的反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听到铃声,狗分泌唾液。
吃过梅的人在看到或谈到梅时会分泌唾液。
幼年,成年动物都可建立,但需强化
七、参考资料
1.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比较
2.激素机能的研究方法 为了确定一个腺体的内分泌机能,一般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材料:
①切除这个腺体后出现特异性症候群——机能减退;
②切除腺体后再移植此腺体的组织或注射它的提取物则出现机能补偿,原有的由机能减退所引起的特性症候群消失了,这叫做替代疗法;
③在正常机体内移植此腺体或注射它的提取物引起机能亢进的特征性反应;
④决定性的证明是在流出这种腺体的静脉血中确证有这种激素的存在。
最后是分离提纯,确定它的结构,人工合成出这种激素用于治疗取得疗效,进一步肯定这种腺体的内分泌机能。
3.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 脑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及生长素均是多肽或蛋白质,其中生长素(人)是由191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含碘氨基酸,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T4,即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简称T3)。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二肽,其中A、B两条肽链分别由21和30个氨基酸组成,两链之间由两个二硫键相连接。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均属于甾醇类。
4.性别与性激素 雄激素与雌激素在机体中作用虽然很不相同,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很相似,两类性激素间可以相互转变。雄性激素在机体内可变为雌性激素,由尿排出;雌性激素也可变为雄性激素,由尿排出。人们已经知道,不论雄性还是雌性动物体内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雄激素和雌激素,雄性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及睾丸能产生雄激素,也能产生雌激素;雌性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及卵巢也能产生两类性激素,它们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定的平衡。雄性动物中,平衡偏向雄性激素方面,多余的雌激素经尿排出。而在雌性动物中,平衡偏向雌性激素,而多余的雄激素经尿排出体外。如果上述的两类激素中的某一种出现分泌障碍,平衡失衡,则会导致人们在动物中发现的“性逆转”现象,实际上是第二性征异性化。
5.生长与发育的区别 生长是指生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增加,是原生质和细胞数量增加的结果。发育是指在生物的生活史中,其构造或机能通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等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甲状腺激素在脊椎动物的发育和成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生长素协同作用促进生长。
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教学目的
1.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2.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A:知道)。
3.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A:知道)。
教学重点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
教学难点
先天性行为(包括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与后天性行为(包括印随、模仿、条件反射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用具
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的导读思考题;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草履虫应激性实验;育雏的母鸡和小猫;大山雀偷饮牛奶;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归纳相结合。
讲述与谈话、观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的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对动物个体的代谢活动、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调节活动。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动物行为虽然是以动物个体为基础,但很大程度上是表现为生理基础在同种个体之间(种群内部)或不同种个体之间的复杂生命活动。因此生命调节的含义就更加丰富。范畴就更大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学过的有关动物行为的知识。
提问:初中学过哪些动物的行为?
(回答:略。)、
提问:根据行为的来源,可将这些行为分为几类?
(回答:两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提问:这些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哪些系统的直接参与?
(回答: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讲述: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与动物行为的关系。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激素调节与行为”这部分内容,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出示投影片:“激素调节与行为”导读思考题。)
1.激素调节在动物的哪些行为中表现明显?
2.请用最简单的表述方法,总结一下激素调节的作用机理。
(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大部分同学阅读完时,组织学生回答问题1。)
(甲回答:激素调节在动物的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方面表现明显)
(乙回答:激素调节在动物的繁殖行为方面表现明显。
引导:两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乙同学的回答与教材表述有些不同,请你解释一下你是如何理解繁殖行为与性行为,以及对幼仔的照顾行为之间的关系的?
(回答: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性行为和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可涵盖在繁殖行为中,因此,繁殖行为对性行为和对幼仔照顾行为来说是大概念。)
讲述:关于问题2请两位同学(该同学的选定应根据巡视掌握的情况定)上黑板写出自己总结的情况,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总结分析一下是否合理。
(甲板书:见板书栏。)
(乙板书:见板书栏)
评价:甲和乙都总结得很好,概括性都很高,特别是乙。具体在这节内容中,主要讲述的是激素对繁殖行为的调控,因而甲的总结更贴近课本内容,但乙的总结概括了所有腺体激素在行为调控中的机理,可以说是激素对行为调节的通式。
讲述:下面我们来看问题3,请另外一些同学发表自己的见(甲回答:每年春天的夜间会听到雄猫和雌猫在墙沿或屋顶上“二重唱”,这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在猫体内作用的结果。)(乙回答:每年春季,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衔泥做窝,产卵育雏,也是性激素对繁殖行为调节的例。)讲述:甲乙两位同学所举例子都很好,很贴切。现在我们学习下一个问题,神经调节与行为。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除课文最后一段),并注意用最简练的文字,填写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遮覆式比较表格。)
类型
先天性行为
后天性行为
趋性
非条件发射
本能
印随
模仿
条件发射
概念
举例
特点
异同点
(注:填写表格时需用到初中“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生理基础”、“人类的神经调节”两节知识,因此课前教师需布置学生复习)
(教师巡视,待同学完成时,把投影片遮盖部分打开,显示答案。请同学们对照检查。并强调在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中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之间,印随、模仿、条件反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帮助同学真正理解上述概念,可举如下事例进行分析。)
事例1:(出示投影片:草履虫应激性实验)当草履虫培养液与清水滴连通时,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滴处;当在培养液滴边放一·粒食盐时,草履虫向清水滴处聚集。
(回答:草履虫的这一行为属于趋性。)
事例2:用针轻轻地刺激蚯蚓身体的后部,可以看到它只是身体后部很快地发生反应,而身体的前部反应比较微弱。
(回答:该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事例3:(出示投影片:育雏的母鸡和小猫)一只失去雏鸡的母鸡,会把两只失去母猫的小猫当成自己的雏鸡,对小猫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小猫也安然地接受母鸡的抚爱;跟随母鸡行走,把母鸡当作自己的猫妈妈。
(回答:母鸡的行为属于本能,小猫跟随母鸡的行为属于印随。)
事例4:(出示投影片:大山雀偷饮牛奶)若干年前在英格兰,人们发现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的盖,它偷饮了牛奶,后来过了不久,其他的大山雀也学会了偷饮牛奶。
(回答:大山雀的行为属于模仿。)
事例5:(出示投影片:狗吃肉分泌唾液和铃声引起狗分泌唾液示意图)狗吃肉时分泌唾液;后来,人们在狗吃肉前先摇铃,经过若干次训练后,只要铃声响起,不给肉,狗也分泌唾液。
(回答:狗吃肉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响起,没有肉吃,仍分泌唾液属条件反射。)
讲述: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大家不仅对各种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还知道除单细胞动物外,其他动物的行为无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还是印随、模仿、条件反射,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越发达的动物,行为的表现也就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本课最后一段,注意弄清楚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提问: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略。)
小结:本节所学内容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产生的联系是重点。课后,请同学们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附表:
项目
概念
举例
特点
异同点
先天
性行
为
趋性
动物对环境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最简单单的定向反应。
臭虫趋热性。
鱼类趋光性。
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出现。
①生来就有;
②遗传物质决定
①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
非条件反射
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运动反应。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从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开始出现。
本能
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
蜜蜂采蜜。蜘蛛织网。
许多非条件反射的有机集合。
后天
性行
为
印
随
刚孵化的动物对于第一次接触到的能活动的较大物体都能紧紧追随。
刚孵化的小天鹅,跟着母天鹅游水。
刚孵化的小鸡,紧随母鸡左右。
刚孵化出的动物具有此行为。
①根据后天经验生成;②环境决定(也有先天的基因基础)
②与神经调节有关。除单细胞动物外,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模
仿
是学习的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幼年动物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
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幼黑猩猩学从树洞取食白蚁。
幼年动物学习的主要形式。
条件
反射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体验新事物,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的反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听到铃声,狗分泌唾液。
吃过梅的人在看到或谈到梅时会分泌唾液。
幼年,成年动物都可建立,但需强化板书设计三、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一)激素调节与行为
(二)神经调节与行为
神经系统越发达,行为表现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
(三)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相互协调作用,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生物基础冲刺复习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一轮复习材料1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组织胺、CO2、H+等,主要是)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二)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内分泌腺激素名称本质生理作用分泌异常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
_______激素促进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多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激素在:
幼年分泌过多
幼年分泌过少
成人分泌过多:
促性腺激素蛋白质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促进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蛋白质促进生长,主要是合成和的生长
催乳素蛋白质催进乳腺的发育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的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两促进一提高)幼年分泌过少:成人分泌过少:
成人分泌过多: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胸腺:成年后逐渐萎缩胸腺素
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
胰
岛
A细胞
(外)
蛋白质升血糖(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细胞
(内)
蛋白质
降血糖(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转化为葡萄糖)高血糖
肾
上
腺皮质
(外)脂类促进(保Na+排K+)
髓质
(内)肾上腺素
脂类
升高;促进血糖分解、增加产热
性
腺
主要是
睾丸雄激素
脂质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还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
主要是
卵巢雌激素
卵巢孕激素促进乳腺和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和准备条件
(三)腺体的分类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都是,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进入血液而留在体内。如垂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由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某些细胞,如组成内分泌系统。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多种多样,分泌物经导管流向体外,如汗腺、皮脂腺、泪腺、各类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最大的外分泌腺、最大的消化腺)、肠腺、胰腺]
(四)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下丘脑:是神经系统控制的桥梁,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其中的神经分泌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还能分泌激素,即属于,又属于。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内分泌系统
于神经系统的体现。
胸腺: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经胸腺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因此,胸腺即属于,又属于。
外分泌部: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属于
胰腺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内分泌部(=胰岛):是内分泌腺
细胞:分泌胰岛素
性腺:分泌性激素,属于系统;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属于系统。
(五)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调节和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如图是负反馈调节,较为常见;
如果相关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合成相关激和分泌起促进作用,则为正反馈调节。
(六)相关激素间的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效应的结果。如: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共同作用,使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和肾上腺素共同作用,促进血糖浓度升高
甲状腺激素和共同作用,提高机体的兴奋性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胰岛素的降血糖
(七)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以CO2为例
1、当血液中CO2浓度升高时
体育运动
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
空气中CO2较多时
血液中CO2浓度下降加大,CO2大量排出
2、当血液中CO2浓度下降时
过度深呼吸
肺通气量大,CO2被大量排出血液中CO2浓度下降呼吸中枢
痛哭
维持正常呼吸血液中CO2浓度升高减弱,甚至呼吸暂停一次
(八)酶与激素的比较
激素酶
化学本质有些是,有些不是(固醇类)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产生部位内分泌(腺)细胞机体
作用部位
随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
(靶器官),调节其生理活动在,如消化道、血浆、组织液等,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作用条件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更易受等因素的制约
作用特点___________作用(低含量的激素能引起显著的生理效应)、特异性高效性,,受温度、pH的影响
(九)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临床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和不足的患者的症状表现。
2、切除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观察某种内分泌腺被切除后的生理变化,从而推断该腺体的正常功能。
如果切除的是性腺,特称为法。
3、移植法:切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植入该腺体组织。
4、注射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注射该腺体的提取物。
5、饲喂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在饲料中加入该腺体的提取物。
6、示踪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
二神经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细胞体和组成,前者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集中的地方称。位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称为。后者又分为和。
轴突和长的树突+髓鞘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称为。其外若包上膜称为。又可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前者又称。其末梢又叫。后者又叫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及附着的肌肉或腺体又称。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大脑、小脑、间脑、脑干)和脊髓组成,
神经系统其灰白质的分布为:在脊髓中是内外;在大小脑是内白外灰
(大小脑皮层即为灰质)、脑干中不规则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构成(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
3、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可分二类:
定义刺激物神经联系神经中枢其他
非条件
反射生来就有的、通过获得的先天性反射事物本身永久性
神经联系低级神经中枢
(以外)
条件
反射出生后,在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事物属性
(=信号)暂时性
神经联系高级神经中枢
()
形成后,容易消退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五个部分组成(如右图),其兴
奋传导方向的判断方法有:
①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
是单向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②神经节位于传入神经上
③脊髓的灰质,前角粗大、后角细长,
兴奋是沿着脊神经的后根脊髓灰
质的后角前角脊神经的前根
方向传导的
④兴奋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二)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末兴奋)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经刺激后,转变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这样就与两侧的末兴奋部位形成了一个电位差,产生了局部电流,使兴奋得以传导。
特点是向、快速。
2、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1)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由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过程:
神经纤维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引起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
(一个神经元)(另一个神经元)
(3)特点:①向,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神经元的,较神经纤维上速度
②中枢延搁(前膜递质释放,扩散,对后膜作用)
③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温度、PH、电刺激、压力)
④对某些药物敏感(麻醉)
(三)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1、神经中枢的类型
高级神经中枢:,控制条件反射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
神经
中枢低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脑干: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呼吸、心血管运动中枢
控制反射间脑中的下丘脑部分:调节中枢、调节中
枢、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脊髓:膝跳、排尿、排便中枢
2、躯体运动中枢(第一运动区)
A各代表区与躯体各部分位置呈“”关系。
B、各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而是与躯体运动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C、交叉支配身体对侧
3、语言中枢:S区(语言中枢)受损,失语症,表现:
H枢(语言中枢)受损,失语症,表现:
4、内脏活动中枢:位于大脑内侧面,控制内脏活动)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联系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区
别反应速度、准确比较
作用范围比较比较
作用时间时间时间
联
系以调节为主,为辅,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
如:①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丘脑分泌的促垂体激素释放激素)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既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又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非条件反射:大脑以外的中枢控制
人和动物神经调节:主导地位大脑皮层的非语言中枢控制人和动物共有
生命活动调节控影条件反射语言中枢控制:人特有
的基本形式制响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
体液调节
组织胺、CO2、H+的调节
三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一)结构和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系统运动行为
内分泌系统
因此,与动物行为的产生直接有关的系统是:系统、系统、系统
(二)激素调节与动物行为
1、激素调节对动物行为最显著的影响有:和对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2、影响性行为的激素促性腺激素
垂体分泌的激素催乳素: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照顾幼仔、促进鸽的嗉囊分泌鸽乳
在繁殖季节:发达,用于繁殖后代;繁殖期结束,性腺退化缩小
给幼鼠口服或注射,出生仅14天后就表现出行为
3、性腺与性行为摘除,则求偶行为消失
阉割后移入睾丸,又恢复
母鸡阉割后口服或注射睾丸酮,会出现公鸡的第二性征和求偶行为
(三)神经调节与动物行为
先天性行为:
1、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反应,如某些昆虫的趋光性、臭虫的趋热性、寄生昆虫的趋化性(动物叫趋性;植物叫向性,如向光性、向重力性等)
2、非条件反射:动物对具体刺激作出的反应,如吮吸反射
3、本能:由一系列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而构成,大多数比反射复杂,如采蜜、做巢、织网、迁徙、哺乳
后天性行为:
1、印随: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它(不一定是大天鹅)行走
2、模仿;幼年动物成年者的行为,如小鸡模仿母鸡用爪扒地索食
3、条件反射:是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判断、推理、学习)
例题: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266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