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圆的有关概念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有关概念”,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2.1圆的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
2、运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及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本章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方法:精讲——提问——思考——练习巩固相结合
教学过程:先安排学生讨论、复习5分钟(4人一组)
一、点和圆的关系
开场引入:提问——怎么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圆呢?
(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即要说出圆的两要素:圆心、半径)
一个圆将平面分成三部分(提问:圆将平面分成几个部分呢?)
圆的外部
圆上(教师画图说明)
圆的内部
因此,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三个(投影)
引入第一个概念:点和圆的关系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又有哪几个?(提问)
画图讲解(如图),判定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关系判定。归纳起来六字口诀:“找d”、“求d”、“判定”。
投影二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表
2、例题
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三个我们来复习一下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提问——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那么,怎么判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用圆心距OO1与两个圆的半径的关系判定)
投影三:位置关系(五个)
快速抢答:判断下列情况下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两圆没有交点2、两圆只有一个交点3、两圆有两个交点
4、两个同心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圆心距为多少?
5、两圆相交时为什么R-r<O1O2<R+r?
四、圆中有关弦、角的定理和性质
投影四: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2、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它所对的弧。(为什么加“不是直径”)
3、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三组量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其余各组量也相等。
注:1、第2定理中,为什么加“不是直径”?说明(画图)
2、有一残缺弧铁片:找弧的中点、找圆心、找一条直径、将弧四等分。
例题(投影四)
五、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1、提问: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几种情况?请分别画出。
2、那么,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投影)
3、例题(投影)
六、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提问:切线的性质是什么?怎样判定一条直线就是的⊙O切线?)
投影:1、判定、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直径。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分析一道题
七、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外接圆
1、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外接圆,引出内心、外心概念。
2、内心到距离相等,外心到距离相等。
3、已知O是△ABC的外心,∠A=80°,求∠BOC的度数。
I是△ABC的内心,∠A=80°,求∠BIC的度数。
八、布置作业、家庭作业

精选阅读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实.
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轻易混淆.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第1课时介绍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做例1和例2.第2课时介绍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做例3.第3课时是习题课,讲例4并做有关的练3.
(1)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实——应用”等学习,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第1课时:相交弦定理
教学目标: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会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证实和计算;
2.学会作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3.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过推论的推导,向学生渗透由一般到非凡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实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实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学习情境
1、图形变换:(利用电脑使AB与CD弦变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A=∠D,∠C=∠B.
②进一步得出:△APC∽△DPB.
.
③假如将图形做些变换,去掉AC和BD,图中线段PA,PB,PC,PO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并回答.
2、证实: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PB=PC·PD.
(A层学生要练习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实;B、C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证实略)
(二)定理及推论
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结合图形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那么PA·PB=PC·PD.
2、从一般到非凡,发现结论.
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相垂直如图,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
提问: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指出:PC2=PA·PB.
请学生用文字语言将这一结论叙述出来,假如叙述不完全、不准确.教师纠正,并板书.
推论假如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深刻理解推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上述结论又可叙述为:半圆上一点C向直径AB作垂线,垂足是P,则PC2=PA·PB.
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PB;AC2=AP·AB;CB2=BP·AB
(三)应用、反思
例1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
例2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c,使c2=ab.
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引导学生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这个作图是作两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的问题,可以当作基本作图加以应用.同时可启发学生考虑通过其它途径完成作图.
练习1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多少?
将条件隐化,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练习2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
练习3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交⊙O于C.求证:PC2=PA·PB
引导学生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长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证得PC=PD问题得证.
(四)小结
知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作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学习了由一般到非凡(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论的过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业
教材P132中9,10;P134中B组4(1).
第2课时切割线定理
教学目标:
1.把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实;
2.把握构造相似三角形证实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引出问题: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假如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1)
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如图2)时,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图中三条线段PT,PA,PB间的关系为PT2=PA·PB.
3、证实:
让学生根据图2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分析、证实猜想.
分析:要证PT2=PA·PB,可以证实,为此可证以PA·PT为边的三角形与以PT,BP为边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虑作辅助线TP,PB.(图3).轻易证实∠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问题可证.
4、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二)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1、再提出问题:当PB、PD为两条割线时,线段PA,PB,PC,PD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4,提出猜想:PA·PB=PC·PD.
2、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证实:
方法一:要证PA·PB=PC·PD,可证此可证以PA,PC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D,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C,BD,轻易证实∠PAC=∠D,∠P=∠P,因此△PAC∽△PDB.(如图4)
方法二:要证,还可考虑证实以PA,PD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C、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D、CB.轻易证实∠B=∠D,又∠P=∠P.因此△PAD∽△PCB.(如图5)
方法三: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2,立即会发现.PT2=PA·PB,同时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三)初步应用
例1已知:如图6,⊙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PO=10.9厘米,求⊙O的半径.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
(解略)教师示范解题.
例2已知如图7,线段AB和⊙O交于点C,D,AC=BD,AE,BF分别切⊙O于点E,F,
求证:AE=BF.
分析:要证实的两条线段AE,BF均与⊙O相切,且从A、B两点出发引的割线ACD和BDC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AD=BC.因此它们的积相等,问题得证.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时纠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AE2=AC·CD和BF2=BD·DC等.
巩固练习:P128练习1、2题
(四)小结
知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
能力:结合具体图形时,应能写出正确的等积式;
方法:在证实切割线定理和推论时,所用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应注重很好地把握.
(五)作业教材P132中,11、12题.
探究活动
最佳射门位置
国际足联规定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长105米,宽68米,足球门宽7.32米,高2.44米,试确定边锋最佳射门位置(精确到l米).
分析与解如图1所示.AB是足球门,点P是边锋所在的位置.最佳射门位置应是使球员对足球门视角最大的位置,即向P上方或下方移动,视角都变小,因此点P实际上是过A、B且与边线相切的圆的切点,如图1所示.即OP是圆的切线,而OB是圆的割线.
故,又,
OB=30.347.32=37.66.
OP=(米).
注:上述解法适用于更一般情形.如图2所示.△BOP可为任意角.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证题或计算中熟练应用和圆有关的比线段.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3、训练学生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学会分析一些基本图形的结构及其所具有的关系式;

5、善于总结一些常见类型的题目的解法和常用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分析好题目,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将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结合原有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不到位,很容易对题目产生无从入手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现在我们将综合这一部分知识,结合原有知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成比例等问题中,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同切线长定理、弦切角定理一样重要.这两个定理并不难掌握,由于习题的综合性,故对于一些知识点较多、运用知识较灵活的习题中,大家证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因此除了复习好原有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搞好题目分析,这是证题关键.就本课P.129例4,指导学生搞好题目分析,并完成证明.

二、新课讲解:

P.129例4如图7-90,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AB切大圆于B,AC切小圆于C,交大圆于D、E.AB=12,AO=15,AD=8.

求:两圆的半径.

分析:题目要求的圆半径显然应该连结过切点的半径OB、OC.由切线的性质知∠ABO=∠ACO=Rt∠,因此OB,OC分别是Rt△的一边,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是最直接了当的了.(1)在Rt△ABO中,已知AB、AO,故BO可求.(2)OC在Rt△ACO中,仅知道AO的长,必须得求出AC,才可以求OC.

AC是大⊙O的割线ADE的一部分.AC=AD=DC,AD已知,只

所以应该先求AE.在大⊙O中,由切割线定理:AB2=AD·AE,AE可求,则DC可求,AC可求,从而OC可求.

解:连结OB、OC.

练习一,P.130中1、如图7-91,P为⊙O外一点,OP与⊙O交于点A,割线PBC与⊙O交于点B、C,且PB=BC.如图OA=7,PA=2,求PC的长.

此题中OP经过圆心O,属于切割线定理的一种基本图形.辅助线是延长PO交⊙O于D,由于半径OA已知,所以PD已知,而已知PB=BC,则由切割线定理的推论,可先求出PB,PC亦可求.

解:延长PO交⊙O于D.

PBC、PAD都是⊙O的割线

PB·2PB=2×16

PC=8

练习二,P.130中2.已知:如图7-92,⊙O和⊙O′都经过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PN2=NM·NQ.

观察图形,要证的数量关系中,线段属于不同的两圆,NP是⊙O的切线,NMQ是⊙O′的割线,能够把这两条线联系在一起的是两圆的公共割线NBA.具备了在两圆中运用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的条件.

练习三,如图7-93,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长7cm,CD=10cm,AD∶BC=1∶2,延长BA、CD相交于E,从E引圆的切线EF.求EF的长.

此题中EF是⊙O的切线,由切割线定理:EF2=ED·EC=EA·EB,故要求EF的长,须知ED或EA的长,而四边形ABCD内接于⊙O,可

EB长为2x,应用割线定理,可求得x,于是EF可求.

证明:四边形ABCD内接于⊙O

△EAD∽△ECB

EB=2x

x(x+10)=(2x-7)·2x

x=8

EF2=8×(8+10)

EF=12

答:EF长为12cm.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阅读P.129例4,并就本节内容总结出以下几点:

1.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习例题时,不要就题论题,而是注重研究思路、体会和掌握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学会分析一些基本图形的结构及所具有的基本关系式.

4.总结规律:本课练习3以方程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利用代数方法,即通过方程或方程组的求解解决所求问题,设未知数时,可直接或间接设,本题属于间接设.列方程或方程组时,寻求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而几何定理是列方程的根据.本题方程是根据割线定理列出.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33中12、13.2.P.133至P.134中1、2、3、4、5.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7.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一、课题§27.1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
1.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弧与等弦的关系.
2.垂径定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掌握垂径定理.
难点:垂径定理的应用.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张半透明的纸,在纸上分别画出半径相等的⊙O1,⊙O2及相等的两条弦AB,CD,把两张纸叠放在一起,使⊙O1,和⊙O2,固定圆心,将一张纸绕圆心旋转适当的角度,使弦AB和CD重合.

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到什么结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相等的弦所对的优弧和劣弧相等.
一起探究
将画有圆(如右图)的纸片对折,探究圆中的相等的线段、弧.

学生操作,交流

得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通过"大家谈谈"进而得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径定理的应用
例:课本第7页以赵州桥背景的题目.
(三)、小结
在同圆或等圆中,等弦和等弧的关系是将圆中的线段和弧建立了关系;垂径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要注意它的应用.
七、练习设计
P6练习和习题
八、教学后记
后备练习:
1.如图,已知⊙O的半径,弦的弦心距,那么______________.
2.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O是圆心,C是半圆上一点,E是弧AC的中点,OE交弦AC于D.若AC=8cm,DE=2cm,则OD的长为cm.
3.⊙O的半径为5cm,弦,,则和的距离是
A.7cmB.8cmC.7cm或1cmD.1cm
4.工人师傅为检测该厂生产的一种铁球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设计了一个如图8-1所示的工件槽,其中工件槽的两个底角均为,尺寸如图(单位:cm).
将形状规则的铁球放入槽内时,若同时具有图(1)所示的,,三个接触点,该球的大小就符合要求.
图(2)是过球心,,三点的截面示意图.已知⊙O的直径就是铁球的直径,,,,.请你结合图(1)中的数据,计算这种铁球的直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79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