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冬爷爷的图画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爷爷的图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冰。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并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有关冬天的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冬爷爷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让大地一片雪白,它还能在方方家里的玻璃上画画呢!大家信吗?

2、 板书课题冬爷爷的图画(齐读)。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 指名读生字,全班以各种形式认读。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三、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学生拼读。

2、给生字组词。

3、分析识记字形。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2、找出几幅你喜欢的图画。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 听写生字词。

二、 学习课文。

(一)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 说一说屋内和屋外有什么不同?(温差大)。

3、 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暖融融,呼呼呼地吼着。

(二) 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

1、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2、 同桌分角色朗读。

3、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

1、 自由朗读,思考:哪些词语看出方方想快点看到冬爷爷的画。

2、 冬爷爷在方方玻璃上画了什么?

3、 学习兰花后面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4、 冬爷爷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5、 指导朗读。

三、 总结。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3、 科学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收获许多知识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文。jAB88.com

板书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

撞到玻璃 越来越多

水蒸气 冰花 图案

盼着画 赞美画

扩展阅读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2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冬爷爷的图画》教案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冬爷爷的画》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特别适宜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读书实践中,自得自悟,主动建构,充分感知冬爷爷这个大画家,用神奇的笔在玻璃窗上绘就的美丽图画;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去探究和发现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成为建构知识,发现理趣、体验情感的“活”的主体。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意安排这两个环节:

一、延伸拓展

1.现在也是冬天,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却看不到冬爷爷的画,难道冬爷爷不爱在这里画画?

(课堂上我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顾,然后在班上交流。在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我适时加以引导、补充。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认识了南北在季节上的差异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冬爷爷的画什么时候消失,你是怎么想的,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这一环节的训练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的欲望。)

二、作业布置

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其中1-2题完成。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周围的小朋友听。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记在积累本上。

3、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冬爷爷还会画什么画?把你的发现画下来或写下来,讲给老师、同学们听。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针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文本内容的差异,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找眼前的冬天,看看冬爷爷为我们画下怎样的画?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认知了冬天的特点,体验大自然里到处都有美丽的画。

《冬爷爷的图画》知识点复习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爷爷的图画》知识点复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冬爷爷的图画》知识点复习

【原文】

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的。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大柳树被吹得摆来摆去。

“冬爷爷要画画儿了!”爸爸告诉方方。

“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方方问。

“那当然了,它要把画儿画在玻璃窗上。等明天天一亮,你就看见了。”

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啊!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盼着天快点亮。他使劲地盯着窗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呼呼呼,冬爷爷让北风使劲地吹着窗户,把玻璃吹得冰冷冰冷的。屋子里的水蒸气跑到窗前,撞到玻璃上,很快变成六角形的、漂亮的小冰花儿,一个挨一个,一层压一层,多得数也数不清。

第二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方方的小床上。方方醒了,拉开窗帘。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第一格上,画着一棵松树;

第二格上,画着一座大山;

第三格上,画着一枝兰花……

多漂亮的画儿呀,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

【字词学习】

字:滋、融、摆、画、盼、盯、吹、撞、压、透、洒、满

词:火炉、水壶、吼叫、玻璃、睡觉、使劲、蒸气、松树、漂亮

【重点句子】

1.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的。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着,大柳树被吹得摆来摆去。

2.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啊!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盼着天快点亮。他使劲地盯着窗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3.呼呼呼,冬爷爷让北风使劲地吹着窗户,把玻璃吹得冰冷冰冷的。屋子里的水蒸气跑到窗前,撞到玻璃上,很快变成六角形的、漂亮的小冰花儿,一个挨一个,一层压一层,多得数也数不清。

4.第二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方方的小床上。方方醒了,拉开窗帘。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主要内容】

《冬爷爷的图画》讲述了冬天到了,冬爷爷在窗户上画了很多画,冬爷爷的图画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àoqìhūhūdīnɡzhelánhuā

()()()()

二、用红色标出正确的读音。

玻璃(bēbō)压力(yàyā)

一幅(fǔfú)吼叫(hǒukǒnɡ)

三、加标点。

1、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__

3、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__

4、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呀__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àoqìhūhūdīnɡzhelánhuā

(冒气)(呼呼)(盯着)(兰花)

二、用红色标出正确的读音。

玻璃(bēbō)压力(yàyā)

一幅(fǔfú)吼叫(hǒukǒnɡ)

三、加标点。

1、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

3、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

4、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呀!

二年级语文上27冬爷爷的图画教案


教学

要求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冬爷爷的图画之美,进而主动地去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暖融融、吼叫、不知不觉”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冬爷爷的图画

火炉上,水壶滋滋地冒着汽,屋子里暖融融①的。[句导读:间接地写出了屋子里的水蒸气多。]窗外,北风呼呼地吼叫②着,大柳树被吹得摆来摆去。[句导读:“呼呼地”“摆来摆去”写屋外天寒地冻,北风怒号,与屋内的暖形成对比。]

段导读:描写了屋内和屋外的情况。

“冬爷爷要画画儿③了!”爸爸告诉④方方。[句导

读:写爸爸懂得大自然的美。]

“冬爷爷也会画画儿吗?”方方问。[句导读:要读出惊讶的语气。]

“那当然⑤了,它要把画儿画在玻璃窗上。等明天天一亮,你就看见了。”[句导读: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方方多想看看冬爷爷画的画儿啊![句导读:“多想”写出了方方充满了好奇。]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盼着天快点亮。他使劲⑥地盯着窗户,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句导读:“盼着”“使劲”写出了方方想亲眼目睹冬爷爷画的画儿。]

段导读:写方方想早点儿见到冬爷爷画的画儿。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爸爸告诉方方,冬爷爷要画画儿了。方方盼着天亮能看到冬爷爷的画儿。

呼呼呼,冬爷爷让北风使劲地吹着窗户,把玻璃吹得冰冷⑦冰冷的。[句导读:“呼呼呼”是写冬天北风吹的声音。]屋子里的水蒸气跑到窗前,撞到玻璃上,很快变成六角形的、漂亮⑧的小冰花儿,一个挨一个,一层压一层,多得数也数不清。[句导读:写水蒸气变成了小冰花儿。]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寒冷的夜晚,水蒸气撞到玻璃上,形成多得数不清的小冰花儿。

第二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⑨在方方的小床上。方方醒了,拉开窗帘。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⑩画儿。[句导读: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段导读:写冬爷爷在窗玻璃上画满了画儿。

第一格上,画着一棵松树;

第二格上,画着一座大山;

第三格上,画着一枝兰花……[句导读:“……”表示还有许多冬爷爷画的画儿。]

段导读:这几段具体写冬爷爷画的画儿的形状。

多漂亮的画儿呀,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句导读: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段导读:总结全文,发出感慨。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方方看到了冬爷爷画的美丽的画儿。

字词导读

①暖融融:暖烘烘,非常温暖。

②吼叫:在这里指风发出很大的响声。

③画画儿:画图画。

④告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例句)妈妈告诉我,上课要专心听讲。

⑤当然:表示肯定无疑。

⑥使劲:用力。

⑦冰冷:很冷。(例句)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愿意吃一些冰冷的食物。

⑧漂亮:样子或相貌美观。(例句)妈妈给我买了条漂亮的裙子。

⑩幅: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画”。注意“幅”读fú。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冬爷爷的图画的美,进而主动地去发现和体会大自然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生字卡片;与课文插图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入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是《冬爷爷的图画》。现在我们比比谁写的字最漂亮。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头脑里一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是哪些呢?

二学习生字

1.读一读。这篇课文的生字较多,老师已经把它们写在黑板上了(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先读一读,看能否读准它们的字音。

2.认一认。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拼音没有了,顺序也和刚才不一样了,你们还能把它们一一认清楚吗?

3.玩一玩。识字就像交朋友一样,见得次数多了,才能熟悉起来。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生字卡片,互相说一说,认一认。

4.议一议。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别人也能用上你的方法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

三再读品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逐层指读。

(1)(第1自然段)谁愿意读第1自然段?要读出感情,让别人能感觉到“窗里、窗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2)(第2~4自然段)爸爸和方方的对话比较难读,谁想先试一试?(①指名读;②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读好“画画儿”的不同停顿;③分角色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第5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看起来简单,可有几个字的读音有变化,所以要读好并不容易。谁来试试?

(4)(第6自然段)读好这一自然段,你就知道冬爷爷是怎样画画儿的了。大家先自己练练,特别是那些长句子,要注意停顿。

(5)(第7~10自然段)冬爷爷画的画儿美不美,就看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谁能读读这几个自然段,让人一听,眼前就能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儿?

(6)(第1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3.重点赏读。

读自己喜欢的那些段落,和同学比一比。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1.《冬爷爷的图画》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文章,特别适宜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2.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读书实践中,自得自悟,充分感知冬爷爷这个大画家,会用神奇的笔在玻璃窗上绘就美丽的图画。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

生字卡片。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相互评比。

二学写生字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对写好这些字,你有什么想法、建议?

2.重点指导。

(1)“冒”上面的“”要写得扁一点儿、宽一点儿,下面的两横左右不相连。

(2)“呼、格、盯”是左窄右宽的字。

(3)“床”要注意先写左上部分的“广”,“木”字的第一笔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

(4)“图”里面的“冬”的两点要写在横中线下面的竖中线上。

3.学生练写。

三自悟自得

1.好的文章,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大家想把课文再读一读吗?(想)

2.上节课,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不知这些问题大家是否已经解决,谁愿意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四合作研讨

1.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议论,有的同学说冬爷爷只画了三幅画儿,有的同学说冬爷爷画的画儿可多呢,这是怎么回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2.大家都认为冬爷爷的画儿不仅这三幅。那么,你们说说冬爷爷还可能会画出哪些画儿。(可让学生先画一画,说一说,再交流。)

3.冬爷爷的画儿这么美,请大家夸夸冬爷爷的画儿。

五延伸拓展

1.现在也是冬天,我们教室的玻璃窗上却看不到冬爷爷的画儿,难道冬爷爷不爱在这里画画儿?

2.冬爷爷的画儿什么时候消失?你是怎么想的?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2.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冬爷爷还会画什么画儿?把你的发现画下来或写下来,讲给老师或同学们听。

1.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冬爷爷到底画了几幅画”这个问题作重点探究,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去探究和发现无处不在的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成为建构知识、发现理趣、体验情感的“活”的主体。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尊遵)守(坐座)位兴高(采彩)烈

曲(折拆)形(状壮)波(涛滔)汹涌

2.排列句子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2)松树的主干很粗,枝叶非常茂密。

(4)可是我还是那么喜欢它,因为它冬夏常青。

(1)我家的楼下,有一棵清秀挺拔的松树。

(3)叶子很像绿色的钢针,扎在手上很疼。

3.你想对冬爷爷说些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冬季

秋春之间的季节为冬季,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共三个月。冬季在南北半球所处的时间不同。在南半球,冬季在6、7、8月份,在北半球,冬季在12、1、2月份。在中国,冬季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从气候学上讲,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10摄氏度算作冬季。冬季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选择冬眠,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越冬。

二年级语文上册《冬爷爷的画》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冬爷爷的画》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培养目标

1、辅导学生准确认识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的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的自然的情感,理解冬爷爷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漫天飞舞的雪花,蓝天映衬下的雾松,粉妆玉砌的景物,玻璃窗上丰富多彩的冰花,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冬爷爷的画。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2、归纳问题:冬爷爷的画是什么样子?冬爷爷画了哪些画?冬爷爷是怎样画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并在文中圈出本课要求认读和掌握的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识字。

3、出示识字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4、同桌互相认读,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1、找出最喜欢的一段话,反复练习朗读,直至读通顺,流畅为止。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并进行互相评价。

3、出示四个问题,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以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4、合作探究:

(1)玻璃窗上的画如此漂亮,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冬爷爷才会画画?

(2)在读中寻求答案。

(3)讨论交流。

5、师生共同交流。冰花形成过程: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冰花。

6、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7、用不同的形式练习朗读。

8、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冬爷爷。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二、冬爷爷的画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候消失?

三、冬爷爷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你是怎样发现的?

四、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得端正、美观。

(2)重点指导:冒、床、图。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同桌互相评一评,议一议,哪个字写得漂亮?

从刘颖执教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看图画书教学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从刘颖执教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看图画书教学》,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这是一节什么课?

刘颖老师2006年4月在东南大学礼堂现代和经典教学观摩会上,代表亲近母语课题组执教《爷爷一定有办法》,很多听课的教师觉得很新奇,现场效果非常好。尽管在开展得很好的地区和学校,图画书已经成为老师们非常喜欢的童书,图画书教学也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但我相信当时在场的不少教师不仅是第一次看到《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个图画书,甚至他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图画书,当然也是第一次看到图画书教学。实际上,在此之前,除了在2006年4月2日在扬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方素珍老师、王一梅都执教了图画书,刘颖老师已经执教了这节课以外,我相信,在全国如此频繁的大规模的语文教学观摩课中,老师们也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课。课后凤凰网有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打分和评价,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的课排名第二,得分高达95分,不少同台的著名的特级教师被老师们排在她的后面。而且这不是一个人的意见,得到了听课教师的普遍认同。

这是一节什么课?这当然是一节中年级的图画书教学课。可是图画书教学又属于什么课呢?不少老师心里一定有这样的疑问。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上,特级教师们大多执教阅读课、作文课。阅读课的内容过去局限在教材中的课文,最近两年有所拓展,有些名师开始注意将一些课外的阅读资源带进课堂,但大多还只是作为教材中课文的补充,也有一些名师开始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教学,但大多还是在原来阅读教学的框架内。在公开的课堂上,周益民老师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突破,他前几年主要还是执教课内课文,在近年来多次观摩课活动中却大多执教了一些整本书中的片断,例如《乌丢丢的奇遇》中的《逆风的蝶》,《小王子》中的驯养,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的新装》。虽然《皇帝的新装》看上去也是一个单篇,但周老师明显是将这个作品放在一个比较广阔的背景上进行教学的。他执教的这些课广义上属于阅读课,更准确说属于读书课,或者叫班级读书会。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和儿童阅读推广的逐渐深入,语文课程越来越丰富,不仅仅是课内语文课,越来越多的课程形态开始出现,读书课是出现的一种最重要最丰富的课程形态。读书课的类型很多,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分为单篇的读书课、主题单元读书课、从片断导读整本书的读书课,整本书的读书会,经典诵读课、图画书读书课等等;也可以根据上课的形式分为大声读书会,阅读交流会、比较读书会、延伸读书会等等。

刘老师的这节课当然属于是一节图画书读书课,她教学的内容是一个整本书,而且是一个用图画和文字一起表达的图画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学生从没有看过这本书,学生在上课以前也不需要进行任何预习,从课程的定位来说,她应该是属于课外阅读或者是略读的范围,从教学目标来说,它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让学生从阅读绘本走向爱上阅读。当然,通常情况下,经典的绘本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些。

二、从教学进程看图画书教学的一些要素

我们来看看刘颖老师的教学进程和设计:

在我看来,除了课前谈话,她的教学大概可以分为四个程序:

1.从封面切入:激发阅读兴趣;

(1)封面:猜猜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2)老师介绍扉页和版权页。

从封面开始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指导。尤其是图画书,封面可以给我们丰富的信息:整本书基本的基调,主要的形象,文作者,图作者,译者,出版社等等。扉页、蝴蝶页介绍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本图画书特别重要的一个细节,在图画书中,扉页、蝴蝶页常常是用来营造气氛、发出讯息的,尤其是要注意扉页、蝴蝶页如何把你带进故事之中的。在这里,刘颖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蝴蝶页的图案,开始讲述故事,学生发现,原来蝴蝶页像星空一样的图案就是那块蓝色的布料的图案。版权页的介绍更多的是一个知识的说明,让学生了解图书的一个重要的元素。

2.讲述:不仅仅是听故事,更是阅读的指导;

这个教学环节是图画书教学的核心环节。讲述看来,既容易,又不容易。我们来分析一下刘老师的讲述。

她的讲述大概可以分析为:讲述故事和讲述以外的指导阅读部分。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她巧妙地运用了故事本身的节奏造成了讲述部分课堂的教学节奏。在第一次,第二次讲述爷爷为约瑟将破旧的毯子做成一件奇妙的外套,老师自己朗读,爷爷拿起,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第二次将外套改成一件奇妙的背心的时候,学生凝神再听老师的朗读和讲述,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已经不自觉地跟着老师一起开心地说,开心地做动作了。就像是音乐中的主旋律,不断的重复,不断地再现,在开心地说和做中,师生沉浸在对爷爷的赞叹、语言的节律中。

讲述故事以外的阅读指导也非常重要,应该指导些什么呢?

刘老师着重指导了这几个方面:

(1)让学生去猜测情节的发展;

每一次约瑟拿着已经老旧的东西去找爷爷,爷爷一定有办法,可爷爷会把它做成什么呢?刘老师每次在这个地方都会让学生去猜一猜,做一个自己的设想,其目的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下面情节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让学生仔细去阅读画面;

图画书的很多的蕴涵往往是通过图画来表达的,而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往往不会注意,阅读只能是浅层次的。刘老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指导学生去关注图画书的细节,例如:

师: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

师:这幅图上,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宝宝,妈妈什么时候生了小宝宝啦?故事有没有告诉我们?(书翻到前面)

师:小妹妹手后边藏着什么?好像是一条毯子。这条毯子上有白云的图案,这是不是也是爷爷为她缝制的呢?

(1)补白:引导学生说话,让学生去体会故事以外的人物的情感。

图画书的语言很简洁,意蕴却很丰富,往往存在着很多语言和图画以外的空白点,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空白点,并很好的利用这些点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联系表达,那将是非常有效的,请看刘颖老师教学中的三处对空白点的补白教学:

师: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对面走过来的是约瑟的小朋友,他们会说什么?

师:那颗纽扣没有了,一家人都很难过。约瑟的小妹妹在说什么?

师:小妹妹手后边藏着什么?好像是一条毯子。这条毯子上有白云的图案,这是不是也是爷爷为她缝制的呢?这块毯子怎么不送给哥哥呢?还把它藏到身后。

3.讨论:深度阅读;

在完成故事的讲述后,刘老师还带着学生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讨论:

(1)为什么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

(2)妈妈怎么会变化的?

(3)那颗纽扣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想不想知道?

这三个问题的讨论的教学目标当然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指向这本书的主旨的,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说到了几个方面:因为这些东西是爷爷用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而且密密麻麻的缝进了爷爷的爱,因为这些东西记录了约瑟成长的过程和那么多快乐的童年时光。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很有讨论意义的话题,这本图画书中的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她的变化使这本书变得丰富而有趣味,有张力。讨论后,教师和学生们得出,是约瑟对纽扣的珍惜和他的紧张感染了妈妈,也让她理解了约瑟对爷爷的爱。读三个问题最有意思,它直接指向这本图画书蕴含着的另一个故事。这个提问让孩子们又回到了故事的阅读中,看到了温馨的老师一家的故事。真是意外的收获。

当然这三个故事还有着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引导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阅读,走向深入地阅读,细致的阅读,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观察,在阅读中思考。

4.延伸:阅读和生活

最后的教学环节,刘老师设计了从阅读到生活的延伸,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这也是常见的环节。

(1)那你的爷爷、你的外公对你的爱藏在哪里呢?

(2)你们有没有对爷爷表达过自己的爱?

(3)把对爷爷、对外公的爱写在卡片上。你准备怎样送给他?

这个设计体现了图画书阅读、课外阅读、略读的特质,要指向生活本身,和一般的课内课相比,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对经典精神和内涵的吸收和内化。这个环节的设计我特别欣赏刘老师的最后一个问题:你准备怎样把写好的卡片送给他?这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后一方面可以检测出孩子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观察,是否了解亲人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对亲人表达爱。

三、我们还应该做的:更多的方式,更多元的探索

刘老师的《爷爷一定有办法》一定而且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儿童阅读推广初期图画书教学广为人知而且有代表性的案例,但图画书的教学,儿童阅读推广在中国毕竟刚刚开始。大家都处在探索阶段。图画书教学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师的理解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刘老师的这节课更多在母语教育的补充课程的层面上,着重从儿童阅读文学,欣赏文学,学习阅读图画书的方法,发展语言,发展学生的情感等层面上进行教学,除了教师讲述故事,学生欣赏画面,就是讨论和表述,应该说还是具有语文课的味道和气息。

不同风格的教学风格已经在初步显现。有些教师更多地将图画书教学、读书课定位在放松心灵、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甚至动手能力、表演能力上。除了必要的讲述和讨论,他们可能在初步的阅读结束后,让学生通过多元智能活动,例如制作自己的图画书,演出图画书剧等等。

实践和探索永远是可贵的,我们期待着更多老师上出更精彩的图画书阅读课,不仅是图画书阅读,大陆的儿童阅读推广也一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秋天的图画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的图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3、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检查一下,该带的4样法宝(眼、口、耳、心)都带齐了吗?

(师)会学习的小朋友会带上自己的眼(生)仔细看,

(师)带上自己的耳(生)认真听

(师)带上自己的口(生)大声说

(师)最重要的是带上自己的心,去体会秋天的美丽,好啦,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们出发啦!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会飞的图画


一、认识邮票,激发兴趣。
1、猜谜语:小画片,镶边边,五颜六色真鲜艳。没长翅膀它会飞,天南海北都走遍。(邮票)
2、请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用课件展示多枚邮票,学生观察邮票,说说邮票的外形特点,师小结(一张方方纸,长着细牙齿,图画很美丽,上面印邮资)。老师相机简要介绍一些邮票常识(邮票的产生、作用、分类、基本特点),解决学生的疑惑,如:邮票真的会飞吗?为什么贴上邮票就可以把信寄出去?邮票是什么样的?
3、师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观察欣赏邮票。
你看到的邮票上有些什么图画?指名描述。
用“图画上有……有……还有……”说一说。
1980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童话邮票《童话——“咕咚”》,出示课件中的这套邮票,师生共同欣赏,请学生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受,体会邮票的美。
二、切入课文,感受“图画”。
1、过渡:小明也和我们一样正在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呢!看课件(课文插图)他看到了些什么?
2、学习句子:图画上有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有五彩的蝴蝶、多姿的小花,还有拖着长尾巴的哈雷彗星呢!(理解词语: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多姿的小花、哈雷彗星;进一步体会图画的美,指导朗读。)
3、小明从哪里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习生字。检查生字读音,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学生识记十六个要认的生字。
(小明是从爸爸来信的信封上发现的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他可真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可他还不明白这些图画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能告诉他吗?请几名学生对“小明”说说这些图画的名称和作用。
指名朗读“妈妈”的话和小明的话。指导读好小明的话,读出喜悦,读出恍然大悟。分角色读这两句话。
三、课中休息:将准备好的本课生字卡片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送信”的游戏。拍手念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收到“信”的学生带读生字。
四、想象延伸,设计邮票。
(1)、过渡:读到这里,你想对邮票说什么吗?
邮票上的图画使得它不但有实用性,还有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很多邮票还有纪念意义呢!所以有很多人喜欢“集邮”,小明也对神奇的邮票着了迷。出示第五自然段图文,齐读。
(2)你想自己设计邮票吗?动手画一画,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3)指名在全班讲,评选最佳设计、最漂亮的邮票、最佳口才。
五、小结。
小朋友和小明一起,通过对邮票的了解,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邮票成为好朋友。
六、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认读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8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3、学生书写生字,并口头组词。
七、作业。
收集邮票,写一两句话介绍你选的邮票,在班上开一个邮票展。

15会飞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邮票的作用以及邮票的画面上所承载的知识,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鼓励学生搜集邮票。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字,会写6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喜欢邮票的情感。
3.练习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
三、教学难点
1.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练习说话。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信封。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请学生们大胆地质疑,“会飞的图画是什么?”
指导读课题,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小声读文,标出自然段。
2.拼读会认字,读准字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2)自愿结合,把你认识的生字词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3)学生做小老师检查同学的字音掌握情况。采取抽读卡片的形式。
(4)自己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分段指名读文,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通过读文你解决了哪些疑问?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生练习读课文,解决疑问。
2.自己小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到问题的答案。
3.出示句式练习,指导学生朗读。
图画上有(),有(),还有()!
(1)指导朗读,读出图画上有什么。
(2)出示邮票,让学生感受邮票精致美观。
(3)再次朗读,读出对邮票的喜爱之情。
4.句式练习:
(1)花坛里有(),有(),还有()!
(2)()里有(),有(),还有()!
5.出示小资料,介绍邮票,指导明明说的话。
6.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爸爸为什么要写信?信上写了些什么?
7.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明明非常想念在外地工作的爸爸,爸爸终于来信了。此时明明是什么心情呢?应该怎么读呢?
8.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明明是怎么做的?
(四)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五)实践作业。
请学生与家长合作共同完成一封信,一起邮寄出去。
板书设计:
会飞的图画
邮票
长城、骏马、蝴蝶……
第二课时
(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复习生字,自主记忆。
1.教师课件演示:请学生带读生字词,指名认读生字。
2.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请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教学课件出示生字,小组合作学习:看看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字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最有效的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4.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们记住哪个字了。你是使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5.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如:用旧字记新字、猜谜语等方法。
6.指名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7.请学生说说认为哪个字最难记。
8.针对学生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想解决的办法。
9.教学课件演示:字宝宝回到课文中请学生再次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请学生找出认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1)每: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撇、横、撇折、横折钩、点、长横、点。)
(2)星:上面是扁日注意占格。
(3)许:提醒学生“午”字的竖不要出头,不要写成“牛”字。
2.请学生当堂进行写字练习:一个字写一遍,遇到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教师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做有针对性的个别同学的辅导。)
(四)作业。
1.认真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评析


黄利珊老师教学扎实严谨灵活。黄老师紧扣课题<会飞的图画>,抓住了邮票画面美丽和能够帮助寄信这样两个特点,时时处处让学生注意感受邮票的美丽与神奇。其中,美丽与“图画”对应,神奇与“会飞”对应,十分贴切到位。在教学中,她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毫不放松该有的语言训练。设计严谨而又不失灵活。从导入到识字到学文到作业,从理解到运用到积累,整个教学层层递进,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看似随意却体现了教师的匠心。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课一开始,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情境,以小明给班上的小朋友写的一封信这样一种新颖的又符合课文特点的方式导入课文。接下来的教学中,小明一直和学生们一起共同学习。如小明帮助提示学习要求,用小明的口吻来介绍邮票知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能有效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黄老师注重教学的优效,追求一种“立体”的效果。如,对词语的学习运用。对“盼望”一词的学习,对“四面八方”一词的学习,都不是就词学词,而是把词语的学习和文本的感悟和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就“四面八方”一词的学习,教者设计了一个动画:一封封贴上邮票的信飞向四面八方。这个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意,一方面也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邮票的神奇。

严霞老师的教学设计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侧重于体现邮票的图画美的特点。整个教学,紧扣课题中的的“图画”来作文章,从观赏邮票实物认识邮票,到通过课文感受图画,到自己动手动脑设计邮票,一切都围绕着“图画”:一开始让学生谈邮票,引导学生说手中的邮票的画面;接着,在课文学习中也重点抓邮票“画面美”这样一个特点让学生感受;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让学生画一画邮票,再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还是体现一个“画”字。她的设计比较粗放,注重语文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学从生活入手。先让学生通过谈手中的邮票来认识邮票,让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在观察交流中丰富学生对邮票的认识。补充的邮票知识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宽。教学注重自主开放。让学生自己谈对邮票的认识,让学生自己通过读文感受邮票的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邮票,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没有把自己局限于文本上,对文本有自己的取舍(如课文学习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抓住“图画”,重点学习了第三自然段),并且,在教学中,引进了大量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

李亮老师的教学则紧扣一个“情”字,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邮票“会飞”的功能。教学从感受亲情开始,进而让学生体会邮票有情,感悟邮票传情。整个的教学情意浓浓。教师教学中老师多次让学生以小明的角色进入课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去理解爸爸和小明之间的思念之情,小明见到爸爸来信后的喜悦之情,小明对邮票的喜爱之情,小明希望用邮票传递感情的美好心愿。为了体现课文之情,李老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爸爸来信了”的表演,交流各自邮票说邮票中的故事,夸夸邮票感谢邮票传情,通过说一说、做一做、递一递让邮票帮助传情。通过参与这些饶有趣味的活动,学生学习了语言,体验了感情。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


一、认识邮票,激发兴趣。

1、猜谜语:小画片,镶边边,五颜六色真鲜艳。没长翅膀它会飞,天南海北都走遍。(邮票)

2、请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用课件展示多枚邮票,学生观察邮票,说说邮票的外形特点,师小结(一张方方纸,长着细牙齿,图画很美丽,上面印邮资)。老师相机简要介绍一些邮票常识(邮票的产生、作用、分类、基本特点),解决学生的疑惑,如:邮票真的会飞吗?为什么贴上邮票就可以把信寄出去?邮票是什么样的?

3、师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观察欣赏邮票。

你看到的邮票上有些什么图画?指名描述。

用图画上有有还有说一说。

1980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童话邮票《童话咕咚》,出示课件中的这套邮票,师生共同欣赏,请学生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受,体会邮票的美。

二、切入课文,感受图画。

1、过渡:小明也和我们一样正在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呢!看课件(课文插图)他看到了些什么?

2、学习句子:图画上有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有五彩的蝴蝶、多姿的小花,还有拖着长尾巴的哈雷彗星呢!(理解词语: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多姿的小花、哈雷彗星;进一步体会图画的美,指导朗读。)

3、小明从哪里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习生字。检查生字读音,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学生识记十六个要认的生字。

(小明是从爸爸来信的信封上发现的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他可真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可他还不明白这些图画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能告诉他吗?请几名学生对小明说说这些图画的名称和作用。

指名朗读妈妈的话和小明的话。指导读好小明的话,读出喜悦,读出恍然大悟。分角色读这两句话。

三、课中休息:将准备好的本课生字卡片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送信的游戏。拍手念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收到信的学生带读生字。

四、想象延伸,设计邮票。

(1)、过渡:读到这里,你想对邮票说什么吗?

邮票上的图画使得它不但有实用性,还有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很多邮票还有纪念意义呢!所以有很多人喜欢集邮,小明也对神奇的邮票着了迷。出示第五自然段图文,齐读。

(2)你想自己设计邮票吗?动手画一画,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3)指名在全班讲,评选最佳设计、最漂亮的邮票、最佳口才。

五、小结。

小朋友和小明一起,通过对邮票的了解,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邮票成为好朋友。

六、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认读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8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3、学生书写生字,并口头组词。

七、作业。

收集邮票,写一两句话介绍你选的邮票,在班上开一个邮票展。

《江南的冬景》教案3


江南的冬景

学习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体会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学习方法:颂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投影学习目标(见上)

二、导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南国的冬景”吧。(投影标题)《江南的冬景》

三、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正音;解题

1.正音

煊羊肉(xuān)蛰居(zhé)乌桕(jiù)赭色(zhě)

槎桠(cháyā)给予(jǐyǔ)剥花生米(bāo)剥削(bō)

拿出纱衫来着(zhuó)用不着(zháo)夹衣(jiá)夹克(jiā)

泊船(bó)湖泊(pō)月晕(yùn)晕头转向(yūn)

搁笔(gē)搁不住(gé)

2.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

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快速浏览找出文眼。

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三)郁达夫是怎样来表现它的明朗的情调的?写了几幅画面?

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屋外曝背谈天图

午后冬郊图

农村冬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四、品味赏析

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其他同学听一下有没有读出意境?这几幅图都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呢?

(一)屋外曝背谈天

1.听朗读

2.写出了冬天的什么特点?

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春天,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二)你最喜欢哪幅画?

(三)农村冬雨图

1.为什么喜欢这幅画?它写出了怎样的意境?恬淡幽静

2.请同学朗读。学生评介有没有读出意境出来。没有就放录音。

采用怎样方法才能读出意境?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3.读《晨昏诺日朗》描写瀑布的一段。这是怎样的意境?该采用什么节奏和语调?

读时速度快一点,语调可不能平和,应该是激昂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作者行文的风格,才能表现瀑布的雄浑奔放。朗读时要把握好作者行文的节奏,处理好语调。

(四)午后冬郊图

1.如果叫你画一幅冬景图,你将画什么?

2.看看这里画了什么?听朗读

3.明确:这幅画中有哪些景?有哪些颜色?

4.总结: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5.给这幅画题句诗

这样的冬景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雪莱的诗句。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农村冬雨图都是如此,尤其是农村冬雨图,更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

(五)江南雪景图

1.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2.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

3.总结: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的嬉戏着,忽有一孩童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诗句。(暮雨潇潇江上村)“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六)旱冬闲步图

朱自清的《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优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严整的结构成为我们大家学写散文的楷范,确实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特别讲究结构的营造,他是用结构来一步步推动情感的发展的,而大家看一下郁达夫的文章。前面写过散步了,这里又在写了,这正反映了郁达夫散文的与众不同:笔随意转,他让结构随着情走,随着意走,文章到此,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郁达夫营造的那种优美的氛围中去,他带着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开笔,到湖上散步去了。写景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觉得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七)郁达夫的文章不拘于形,而重写意,写性灵,写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其实在文章中也是时时可见的。

举例:第8小节对景色不做细致的描写,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给他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写出景色的神韵来。品评诗歌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自己也知道这些诗歌不一定写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写景人不一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不管这些,他要的是诗句所体现出的正好和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种意境。

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觉地溶入了自己的个性。

(八)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

温润晴暖优美

(九)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什么手法?文章中还有比较的运用吗?目的分别是什么?

1.和北方的冬景相比较。

北方的冬天-----极寒冷——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人:躲两三个月蛰居

江南的冬天-----晴暖,湿润

树叶:不脱尽冷天:一两日灰云落叶晨霜太阳鸟雀泥地

老翁小孩:屋外曝背谈天

2.闽粤地区的冬景和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有什么区别?

闽粤地区的冬-----极和暖,无冬意——秋花:许多,品种多;着衣:不得不至多绝对

3.和北方的夏夜比较。北方的夏夜-----明朗

4.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A.散步是一项非常悠闲的活动,在什么样的冬天才有情趣到郊外去散步呢?(晴和)

B.从文中也可以找到答案的。第9小节。

作用:突出晴和;与下文形成了照应。

5.运用比较的手法也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手法。

举例:《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十)还有什么特点?

化用或者仿造古典诗句,使语言更典雅。“门对长桥,窗临远阜”“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到的”。

(十一)郁达夫散文特点:

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十二)从郁达夫散文中学习到散文的哪些写法?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运用比较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3.文章要溶进自己的个性。

4.行文节奏要和所写的意境相合。

五、探讨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曾用达、达夫、春江钓德等笔名。幼年丧父,1913年随兄赴日留学,毕业于九洲大学经济部。1921年以小说《沉沦》轰动文坛。他组织发起创造社,是重要成员。1923年到上海任《创造季刊》、《创造周刊》编辑。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大学执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入“左联”。抗战爆发后,辗转香港、南洋群岛从事抗日宣传,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十二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沉沦》、《迷羊》、《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散文集有《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江南的冬景》出自《闲书》。

(二)结合写作背景谈:

幼年丧父,和后来的饱受屈辱和歧视的留日生活都对他的思想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使他感伤、愤世,另一方面屈辱的异国生活也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曾经去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但是他强烈地不满反动军阀投机革命。他不满现实,心中是苦闷的。

1933年4月他举家移居杭州,修筑“风雨茅庐”,想在这里过隐士般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等,以山水力排心中苦闷,《江南的冬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写成的,在江南的冬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逍遥在山水之间的名士,其实这位名士的逍遥不过是在现实中受阻之后为自己设计的一条解脱之路罢了。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无论怎样郁达夫还是爱山水的,爱自然几乎成了他的本性,他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作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扬州的》(早晨、春天、秋天等)

附资料:

a.德国的冬天

欧洲诸国的地理位置都比较靠北。但实际上德国气候温暖,非常适合旅游。这里一年当中四季分明。无论哪个季节来访问,只要准备中国华北地区适用的服装就可以了。这里夏季干燥,冬季温湿多雨。因此夏季不管气温有多高,只要一走入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立刻就凉快了,这点跟北京差不多。夏天的夜晚有时比较凉快,带上毛衣最好。

北部的冬天令人意外的暖和。德国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岳地带、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部的平原地带分成三大块。与明朗温和的中南部相反,北部给人的感觉似乎总是寒冷阴暗。其实这未必正确。夏天北部的气温的确比南部低,但到了冬季受海洋的影响,天气其实要比南部暖和。夏天北部的日照时间短,多阴天天气,所以难免给人以阴暗伤感的感觉,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旅游的趣味吧。要不然,冬季到北部去看看如何?

b.德国人的散步

在德国散步

德国人很重视散步这项健身活动,而且是天天走,按时走。参加者自然以中老年居多。我注意窗外的行人,原来许多是散步者,往往是准时来到,风雨无阻。

德国人散步时很注意服装的整洁,衣冠楚楚,尤其到了星期日,老头老太手挽着手出来,更是穿得整整齐齐,即使是一套穿了多年的西服,也是熨得平平整整。德语里专门有一个词叫“星期日服装”,就反映了德国人的这种习惯。

一人散步太寂寞,故许多人散步或邀伴或牵条狗。据说狗从不在家里拉屎,故迫使主人每天都得带着它出来遛一圈,客观上对主人的散步起了督促作用。人狗散步,往往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狗的意志为转移。那狗对某一点发生了兴趣,滞留下来东嗅西嗅,那主人就耐心等待,实在不耐烦了,就过去同它“商量”,絮絮叨叨,和颜悦色,那狗好像也通灵性,经过一番“劝说”,也就怡然离开了。

到了休息日有较多的时间,我们到莱茵河对岸七峰山去散步。七峰山有七个山峰,是一个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专程开车到这里来散步的人,大都准备走较长的路程,这是更高档次的散步了,德国人称之为“徒步”。徒步需一定的装备,如厚底鞋,束腿裤,一根手杖,以及双肩背的包,包里装些饮料、小食品之类。路线的长短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体力自定。可以选择爬山的路线,也可只走平地。每到风和日丽的春秋两季,许多地方都组织“徒步日”,以鼓励居民到户外去活动。我曾参加过波恩《总汇报》举办的徒步日。手续很简单,只要按广告所指定的范围,到达指定地点即可,领一个证和一张图,选定走小圈、中圈还是大圈,然后就是随大流,快慢不限。沿途有许多站,每到一站就盖一个章,表明走完了这段路,抵达终点者有奖。像这种徒步活动,即使走小圈也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我急于照相和采访,只走了一段路就折回来了,但后来还是得到了奖品。

德国的地方当局都很重视这种大众健身活动,除了为居民区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外,还专门为散步者设置路牌,如我们居住的地方,有专门的栗色路牌,指示出散步路线,让人尽可能避开汽车,走幽静的小路。即使在七峰山这样的大片自然保护区,或城郊的大片森林里,也有刻在石上的路标,指明每条路通向何处,距离多少。地方当局还绘制、印刷详细的徒步地图,在书店出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买一份这样的图,也就对徒步区了如指掌了,不必担心走丢了。图上往往用绿、蓝、黄、红等颜色标明长短不同的路线,供人量力而行。在自然保护区里,也设有大牌子,把本地区的徒步路线图画在上面。

德国是一个环境保护极好的国家,在清新的空气中去寻访绿色的大自然,实在是一种无上的享受,是一种不论贫富、人人可得的享受,因此,即使在这样的富裕国家,散步也仍然是最大众化的健身活动。

c.德国的气候很温和,冬天较为暖和;德国人喜欢散步。

d.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

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解说:

傍晚,在潇潇雨声中去井栏砂小村投宿,夜里遇到了久闻我诗名的绿林好汉。今后我不用隐名埋姓了,因为如今世上有那么多的绿林好汉。诗在幽默诙谐中包含着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对现实的感慨。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猜谜语:小画片,镶边边,五颜六色真鲜艳。没长翅膀它会飞,天南海北都走遍。(邮票)

2、请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用课件展示多枚邮票,学生观察邮票,说说邮票的外形特点,师小结(一张方方纸,长着细牙齿,图画很美丽,上面印邮资)。老师相机简要介绍一些邮票常识(邮票的产生、作用、分类、基本特点),解决学生的疑惑,如:邮票真的会飞吗?为什么贴上邮票就可以把信寄出去?邮票是什么样的?

3、师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观察欣赏邮票。

你看到的邮票上有些什么图画?指名描述。

用“图画上有……有……还有……”说一说。

1980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童话邮票《童话——“咕咚”》,出示课件中的这套邮票,师生共同欣赏,请学生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受,体会邮票的美。

二、切入课文,感受“图画”。

1、过渡:小明也和我们一样正在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呢!看课件(课文插图)他看到了些什么?

2、学习句子:图画上有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有五彩的蝴蝶、多姿的小花,还有拖着长尾巴的哈雷彗星呢!(理解词语: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多姿的小花、哈雷彗星;进一步体会图画的美,指导朗读。)

3、小明从哪里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习生字。检查生字读音,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学生识记十六个要认的生字。

(小明是从爸爸来信的信封上发现的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他可真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可他还不明白这些图画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能告诉他吗?请几名学生对“小明”说说这些图画的名称和作用。

指名朗读“妈妈”的话和小明的话。指导读好小明的话,读出喜悦,读出恍然大悟。分角色读这两句话。

三、课中休息:将准备好的本课生字卡片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送信”的游戏。拍手念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收到“信”的学生带读生字。

四、想象延伸,设计邮票。

(1)、过渡:读到这里,你想对邮票说什么吗?

邮票上的图画使得它不但有实用性,还有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很多邮票还有纪念意义呢!所以有很多人喜欢“集邮”,小明也对神奇的邮票着了迷。出示第五自然段图文,齐读。

(2)你想自己设计邮票吗?动手画一画,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3)指名在全班讲,评选最佳设计、最漂亮的邮票、最佳口才。

五、小结。

小朋友和小明一起,通过对邮票的了解,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邮票成为好朋友。

六、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认读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8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3、学生书写生字,并口头组词。

七、作业。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一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出示一个贴了邮票的信封)师:大家看,这是什么?(板:信)这个字就念信。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指着信上的邮票)你知道这叫什么吗?(板:邮票)指导学习邮票两字。

2.师:这是一个叫小明的小朋友写给大家的信。大家想知道内容吗?老师给大家念念。

出示课件:

亲爱的57班小朋友:

大家好!

我叫小明,是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孩子。我的爱好很多,我特别喜欢积攒邮票,

为什么会有这个爱好?大家学习了15课《会飞的邮票》后就知道了。

盼望和大家交上朋友的小明

2004年3月15日

3.师:小明的答案藏在课文中,小朋友你们能发现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播放课文录音)请小朋友认真听,听完后用手势表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

3.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发音。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引导评价朗读效果,重点评读音的准确。

5.自主认读生字。以邮递员送信的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6.师生互动,巩固生字。以编字谜的形式帮助记住生字字形。如:我出字谜你来猜:眼目分开看,左顾又右盼。(盼)一口加横爪,当中穿竖钩;家国天下事,事事记心头。(事)

三、再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感悟小明盼望收到爸爸来信的心理。

1.大屏幕出示卡通小明配画外音: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想爸爸的时候最盼望什么吗?读读一二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2.自由读。找到写小明想爸爸的语句。

3.理解“盼望”,指导说话。(大屏幕示文本)

(1)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

(2)我盼望()。

(3)()盼望()。

4.和老师比赛读,看谁最能读出小明盼望的心情。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感悟邮票画面的美丽和“会飞”的特点。

1.范读。读出邮票的美丽和神奇。

2.评价老师的朗读。师:老师读得好吗?请你评一评。

3.借助课件,感悟邮票画面之美和“会飞”的特点。(配小明的画外音。)

4.小结:一张张邮票,就是一幅幅的图画,既给我们美的享受,又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我们的知识。

5.品读三、四自然段。读出你的高兴、惊奇来。

(三)学习五自然段。引导想象,进一步体会邮票“会飞”。

1.过渡:邮票是多么神奇呀。你瞧,它带着小明的心愿飞向爸爸,飞向四面八方。(欣赏一封封贴上邮票的信飞向四面八方的动画。)

2.看了动画,你知道“四面八方”的意思吗?(板:四面八方)

3.拓思:想象一下收到小明的信,爸爸会怎么说?

4.齐读:让我们和小明一样,带着对邮票的喜爱美美地读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训练,指导背诵

1.引导想象。师:邮票飞向了四面八方,也飞到了小朋友的心里。学了课文,小明信中提的问题你找到了答案吗?你还有什么话想向小明说呢?

2.引导积累。师:邮票真神奇!真美丽!你们愿意把课文里美丽的句子储存在你的头脑中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吧!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2.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你能为北京奥运会设计一枚邮票吗?动手画画吧。

【板书设计】

15、会飞的图画

《冬爷爷的图画》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健康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15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