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三年全国卷考题考点分析
题号20xx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xx年考点与题型分析20xx年考点与题型分析
14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车启动问题
15质谱仪应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应用弹簧弹力分析
16变压器问题分析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运动静电力的叠加
17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核能的计算电感感应的电荷计算
18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感应电流产生的判断动能定理的应用
19动态平衡问题磁场的理解及安培定则楞次定律
20电场性质的理解电场中的功能关系万有引力及双星问题
21速度图象理解和应用受力分析及动态平衡问题静电场中力能的综合应用
2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弹簧劲度系数
23含电容器的电器设计描述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阻的温度特性
24电磁感应中连接体的平衡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综合
25应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处理带电体在电场中多过程直线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
弹簧问题
33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应用布朗运动分子热运动分体实验理想气体状态分析
定律应用
34机械波、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波的干涉、折射定律与折射率折射率与机械波
35光电效应、动量定理
注:20xx年和20xx年将《选修3-5》作为必考模块,没有35题。
二、20xx全国卷物理命题特点
1.命题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整体的难度都比往年有所下降,选择题计算题变小,考察也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应用为主,实验题并没有出现表达式运算,考察以读取图表信息为主;计算题运算也少,且不会涉及太繁琐的数学分析。
2.考察知识点的灵活度上升
今年的选择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知识点应用的灵活度有所提升,比如第18、20、21题,考察情况都是平时熟悉的,但是条件有些差别,导致整个问题的分析与平时不尽相同,如果考生没有冷静分析,很容易就陷入思维定势;除此,今年的题目都倾向于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住的单物体多过程分析。
3.继续加强与数学分析的结合。
今年的考题继续加强了数学分析,从第一道选择题就开始渗透了数学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一直到后面的相似三角形,几何关系等,数学分析的普及面比以前都要广,这也是近几个全国卷的一大特点。
三、20xx全国1卷物理备考建议
1.一轮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技巧,初步建立模块间的知识体系;
2.二轮复习:纵深理解和感受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养成基本题型的分析思路,并延伸到相类似的模型;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3.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强化数学与物理的结合,掌握应试技巧。
延伸阅读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分析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分析
(一)板块运动
考点分析
板块运动在综合题中考查占2分;
14年30(2)考查:东非大裂谷成因;
13年29(3)考查: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重要性
板块运动的知识在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文字简述和图片较少,但涉及的知识点多,其中包括板块范围和分布、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火山地震带等。而且这些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同时,板块运动也涉及到很多动态性、过程性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最终的掌握情况也并不理想,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题重复训练来强化。
(二)地球运动
考点分析
地球运动在综合题中考查占10--12分;
14年27题考查:日出早晚问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
重要性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是地理高考复习中的重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成为体现地理高考试题难度的重要知识点。有关此内容的高考试题的总体特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出奇。在高考地理卷中出现了不少好题,尤其近年多和二十四节气结合考查。
(三)气候
考点分析
气候在综合题中考查占10--12分;
15年27题考查:气候类型判读,描述气候特征,比较降水差异,气温变化原因分析
14年28题考查:比较降水差异,气温变化原因分析,昼夜温差变化分析
13年30题(2)考查:气候特征原因分析
重要性
气候是高考高频点的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及分数可见其重要性。气候的考查方向一般为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的影响等方面。解题时注意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结合,分析各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以及分布规律,并推理出具体的分布地区。
(四)水
考点分析
水在综合题中考查占10--14分;
15年28题、29(2)考查:湖泊对河流的影响,溯源侵蚀,水利工程建设,水文特征;
14年30题(1)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
13年29题(2)、30(1)考查:洋流对航海的影响,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重要性
河流相关知识是历年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多以等高线、区域、与河流有关的数据和图表等资料切入,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天气系统
考点分析
天气系统在综合题中考查占10分;
13年28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数值大小和风向变化),天气系统名称和过境时特征,气流运动特征
重要性
天气系统既有事实性知识,也有原理性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高考侧重考查风向、降水位置、天气过程、天气系统的判断等。试题经常以等压线图、天气系统图为载体,考查解读信息能力、调用知识能力,以及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从试题类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但以选择题居多。
(六)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考点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在综合题中考查占8--10分;
15年26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通视条件,量算水平距离,方向的判读,山区交通线选线的原则;
14年26题考查:量算水平距离,计算相对高度,通视条件,地形部位的判读;
13年27题考查:描述地形、地势特征,河流流向判断,估算长度,描绘剖面图,山区发生的地质灾害;
重要性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来描述某地区地形起伏的地图,作为一种基础的、重要的地图类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线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读内容,主要包括高度计算、地形部位判读、坡度大小分析以及地形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自然带
考点分析
自然带在综合题中考查占4--6分;
15年29(3)考查:自然带分布特征及原因;
14年30(3)考查:自然带分布及地域分异规律;
13年29(1)考查:分析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2005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原创]
2005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
文科综合测试卷(新课程卷)突出能力立意、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强调主干知识、培养开放创新意识等特征在今年的高考中可以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高考最后阶段如何准确掌握高考的新动向、科学高效地组织下阶段文科综合复习备考工作,是高考成败的关键,而地理又是文科综合的瓶颈,下面根据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结合有关的考试信息和对近两年文科综合试卷分析,谈一谈下阶段复习的策略。
一、钻研考试大纲,把握高考脉搏
一、《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处理好老教材与新教材的关系:
教师在复习时,首先应吃透《考试大纲》,分析其在能力要求与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教材内容上的差别,在复习时进行合理增减。今年考试说明的变化特点是:增加了一点、减少了一点、规范了一点。增加了部分新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如太阳系的概况,气温的日、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粮食问题及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等,这些内容是老教材的内容,我们平时复习时忽视了,应及时补上;减少的内容主要是指本届学生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可能学过如月相、企业的空间发展、中心地理论等知识,这些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没有(在最新版教材中已删除),因此复习时可大胆放弃或使用最新版教材;考试说明还对原来表述不准确或容易引起误解的内容在叙述方式上作了微调,这对考试内容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考试说明没有对初、高中地理以及高中地理必修与选修的分值比例作硬性规定,因此,对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选修课都应作系统复习。
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
为了备战200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各学校在本学期初就开始了。考生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第一轮的复习是关键,为使考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高效复习,现对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教育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点击下载://files.eduu.com/down.php?id=131898
09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海南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的说明--物理
I.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年版)(供海南省使用)》(以下简称《说明》)是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海南卷)命题的主要依据.《说明》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年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的要求并结合海南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而制定.
高考命题要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在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章来源://m.jab88.com/j/71290.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分析 2017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分析 (一)板块运动 考点分析 板块运动在综合题中考查占2分; 14年30(2)考查:东非大裂谷成因; 13年29(3)考查:冰岛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重要性 板块运动的知识... - 2005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原创] 2005年高考地理复习建议 文科综合测试卷(新课程卷)突出能力立意、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强调主干知识、培养开放创新意识等特征在今年的高考中可以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高考最后阶段如何准确掌握高考的新动... 高中优秀教案地理 01-28
- 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09年高考物理备考第一轮复习为了备...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12-12
- 09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海南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大纲的说明--物理 I.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09年版)(供海南省使用)》(以下简称《说明》)是2009年普通高校... 高中物理教案 01-25
最新更新
更多-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归纳: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第五课时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习题课 1.如图所示,让闭合线圈abcd从高h处下落后,进入匀强磁场中,在bc边开始进入磁场,到ab边刚进入磁场的这一段时间内,表示线圈运动的v-t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中哪几... - 高考物理恒定电流备考复习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课题回家路上一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02-18
-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白银四中物理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二节《汽化和液化》导学案 班级第组姓名: 课型:新授课课时:共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液化和汽化的概念。 2.记住并理解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液体汽化的两... 高中音乐丝竹相和教案 02-18
- 《认识时分》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丰小浦学贤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 认识小学教案 02-18
- 三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 高考物理备考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教案 直线运动复习学案 §1.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学习目标】 1、掌握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运动的规律 2、能熟练应用其规律解题 【自主学习】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2、运动性质:初速度为加... 高中地球的运动教案 02-18
-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高三物理《圆周运动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考点15圆周运动及其应用 考点名片 考点细研究:本考点是物理教材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的考点有:(1)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理解;(2)竖直... 高中圆周运动教案 02-18
- 董妍—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 02-18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熔化和凝固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学习的基础上,加之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观察... 小学美术二年级教案 02-18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 【使用说明】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11-16页,用红笔勾... 声音幼儿园教案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