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新人教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新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课题

近似数

课时

班级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近似”的观念在小学数学知识里,有一个孕伏与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第一次出现了近似数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他们学过的精确数而言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比较大小和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挂图、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准备练习

二、新课教学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9961008

()()()

205306402

()()()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其实这样的游戏应用的也是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这样的猜数游戏。

(2)游戏规则:老师给你一个提示,比如这个数几千几百的数,然后就开始猜,老师提示手中的数比你猜的数大还是小。同学们再根据这个提示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

(3)进行第一轮猜数游戏。

[设计意图]此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

第六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4、5、6

三、课堂作业P808、9
四、课后任务P807

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苏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
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
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交流共享
1.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1)班有学生50人,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
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
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教学例9
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约等于。)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教学“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优化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16≈2000
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师问: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子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
课堂作业
第四单元课题:练习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及其组成,会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练习使学生的估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重点: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会根据要求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有0的读写,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前面一段时间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会比较万以内的数,能根据要求写出近似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这些知识。板书:练习四。
复习数位顺序表。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个数位?你能从右往左说一说吗?
指名学生回答后完成“练习四”第1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相邻数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2题。
我们在读写数的时候要从最高位想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读几千;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读几百;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读几十;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读几。遇到哪一个数位没有就写0,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完成“练习四”第6题。
对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考一考你们。
独立完成后提问:比较每一组的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完成“练习四”第3题。
出示后问:下面四个数都有一个“6”,这几个“6”有什么不同吗?表示的意义是?
完成“练习四”第4、5题。
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7题。
独立完成后师指名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完成“练习四”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师问:杉树可能栽了多少棵?说出你的理由。
完成“练习四”第9题。
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集体评价。
完成“练习四”第10题。
问:参观科学宫的人数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为什么?可小组里面讨论一下。
每天参观的人数各接近几千?
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近似数》教案分析

第六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4、5、6

三、课堂作业P808、9

四、课后任务P807

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9.日月潭》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7.3.7)

教材简析:

《日月潭》一文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的浏览顺序是: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美丽的风光景色;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了日月潭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本篇课文中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的字里行间都体现着景色的迷人和秀丽,洋溢着作者对于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会品析好词佳句的能力,还能够在课文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去过台湾参观过日月潭的人不多,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本文文字优美,结构简单,所以学生理解内容也不会太难,只要能够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能够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和想象理解日月潭的美景,学会通过句子来表达美丽的景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环、绕、茂、隐、筑、晰、朦、胧、境9个生词,学生会写12个生词。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清晰、朦胧、仙境、隐约”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体会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媒体辅助法、范读法、引导点拨法、提问法等。

学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自读自悟法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台湾地形图和日月潭风景图片)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台湾省的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这个湖就是——日月潭。

2.板书课题,指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写日月潭的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注意读准“绕”“筑”“朦”“胧”“境”几个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朦”“胧”“境”;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读记“环—坏”“境—镜”“绕—浇、烧”等字)

4.同学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给生字组词、造句。

6.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日月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朗读课文。

这次要求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流利。读完后同桌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再读质疑。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预设:

(1)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

(2)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胜古迹?

2.对问题进行评价,学习提问题。

五、积累词语。

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再请学生当小老师带着同学读词语。可以鼓励学生把喜欢的词语抄一抄。

六、指导书写。

1.学生看“我会写”中的生字词,说说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应该注意什么。如书写时容易多加点的:建、茂、绕。

“茂”:下面是“戊”不是“成”,斜钩写舒展,最后一点不能丢。

“盛”:上窄下宽,最长的一笔要写平直,使整个字平稳。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书写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昨天的“日月潭之旅”,大家准备好了吗?

2.这是一次特殊的旅行,需要大家发挥想象力,还要带上我们的生字朋友,先和他们热情地打个招呼,好吗?(复习词语)

二、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日月潭的位置?“台中”指什么?

思考下面问题:①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句话。②台湾省最大的湖是_______,位置在__________。③描写山多,树多的词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

3.看图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说说你能体会到什么?(日月潭很美)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我们知道,“日”是指太阳,“月”是指月亮,这个湖真是那么大吗?大得能装下太阳和月亮?

1.自由读这一段,找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句子: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过渡:日月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它像一个爱打扮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人想一想:这是描写什么时候的景色?

2.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时的景色,看图说说:湖面上笼罩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理解隐隐约约)

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一对反义词。(清晰——朦胧)

4.下雨时,日月潭会呈现什么景色呢?

(1)出示图片,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好像童话中的仙境。)

(2)拓展练习。

(出示图片)你们看这就是日月潭黄昏的美,你能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好像……)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用一个词语来说说你了解的日月潭。(美丽,秀美,风光秀丽)

三、拓展。

1.当导游,带着大家去日月潭观光游览。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抓住重点,准备做介绍。

(2)小导游注意要先做自我介绍,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3)学生边听介绍,边看日月潭景色画面,思考:导游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日月潭的?(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名字由来、景美、清晨、中午、下雨)

(4)同学对导游的介绍进行点评。

(5)大家推荐一位小导游做介绍。

2.通过小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日月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她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日月潭的美表现出来?(进行朗读擂台赛。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的,读出感情。配乐。)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课本上的学习伙伴知道台湾有美丽的阿里山,你还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五、布置作业。

扮演小导游将日月潭的风光介绍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清晨隐隐约约

中午清晰可见风光秀丽

雨中一片朦胧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题统计
课时1课时班级二(7、8)
一、教材内容分析
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题单及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一、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统计的重要性与生活性。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2、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3、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4、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5、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6、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
7、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1、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2、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1、讨论
2、活动、统计数据。
3、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
4、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讨论,巩固、深化知识的掌握。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收获。【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统计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同学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初步培养同学的判断、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同学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算盘等。

教学过程

一、辅垫孕伏

(一)口答:(投影出示)

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10个千是( )。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这些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463

9528

4000

2089

9030

8006

3507

2800

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61○56 45○47 100○98

(二)写出下面各数。(小黑板出示)

四千零五十

四千五百

四千零五

五千四百

五千零四十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学们观察:4050、4500、4005、5400、5040,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点?这些数虽然都是四位数,并且都是由2个0、一个4、一个5这些数字组成的,那么它们的大小一样吗?谁大谁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11(1)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板书:1230、965),师生在算盘上拨出1230和965两个数。

(1)提问:1230是几位数?965是几位数?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同学知道:1230是四位数,965是三位数,位数不同。(板书:位数不同)1230的最高位是千位,965的最高位是百位。1230超越了1 千,965不够1千,四位数比三位数多一位数,所以1230和965比较,1230比965大,也就是,1350>965。(板书:>)

(2)师生一起小结:1230是四位数,超越了1千,965是三位数不够1千,所以1230>965。

(3)反馈练习:在○里填上>或

635○1001 2527○934

练习后,同学们考虑:我们刚才比较了三组数的大小,那么位数不同的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引导同学说出: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例11(2)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板书:5640 8790)

①在算盘上拨出5640和8790两个数,观察两个数,发现了什么?

②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板书、位数相同)5640的最高位是千位,有5个千,8790的最高位是千位,有8个千。

③引导同学得出:5640和8790都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比较它们的最高位,5个千比8个千小,所以5640

④反馈练习:比较大小。

8006○9528 4000○3507

通过例11(2)的教学和练习,使同学明确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时,比较它们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教学例11(3)

第一辆汽车载了多少瓶汽水?(板书:3864)

第二辆汽车载了多少瓶汽水?(板书:3529)

哪辆汽车载的汽水多?

引导:

①同学们在自身的算盘上拨出这两个数。

②观察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最高位有什么特点?

(同学答后,教师在板书中3864、3529这两个数中3的下面加“.”)

③3864和3529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这样的数怎样比较呢?同学们自身试试看。教师巡回指导,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针对同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④师生一起小结: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时,也是从最高位比起,千位相同,看百位。3864的百位是8,3529的百位是5,8个百比5个百大,所以,3864>3529。(板书:8个百>5个百和3864与3529之间的“>”)。

⑤假如把3864改成3564,又如何比较3564和3529的大小呢? 3524与3529呢?

(3)提问:通过以上学习,谁来说一说位数相同的数怎样比较大小?

使同学认识到:比较两个四位数的大小,从最高位比起,千位相同,看百位,百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假如百位也相同,看十位……

(二)师生一起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指板书),谁来说一说位数不同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位数相同的数又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三)看书质疑

看书第33页内容,并把书中空白填好,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巩固发展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98○402 3940○5230 1020○999

同学自身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指名同学说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2.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用手势表示“>”或“

744○447

1000○999

3458○7005

2600○2599

499○2042

9437○9432

重点让同学说一说:3458○7005 9437○9432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填空:

(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3)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比四位数中的最小的数少( )。

4.找出下面一组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

463

9528

4000

2089

9030

8006

3507

2800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同学独立练习,同桌互相订正,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找到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

5.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排列的对吗?(投影出示)

(1)1001>941>914>893( )

(2)3050>3005>3049>3500( )

手势判断对错,并指名同学说出错误的原因,通过此题练习,教育同学做题要认真仔细,看清楚题目要求。

6.现在你会比较4050、4500、4005、5400、5040的大小了吗?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此题是课始的复习题,注意有两种排列方法,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都可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同学们想一想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有几种情况?你是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

五、安排作业:课本第34页练习九第5题。

六、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集体备课计划》,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强化教学教研工作,注重新、老教师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语文教研的集体智慧,浓厚语文教研的氛围。优化备课组活动,以研究课为中心,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工作目标:
1、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导处指导下,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先周集体备课。每课题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活动结束后,备课
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4、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

2017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教案(青岛版)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知道估算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4、增强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会进行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会读估算算式,认识“≈”
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具




程(一)新课导入:
1、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2、谈话引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3、提出问题:上节课小朋友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呢,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三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
(1)齐读问题
(2)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和近似数有关,要注意估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3)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二队和三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
生:二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
生:一队比三队大约多多少只蜜蜂?
……
设计意图:再一次回到整装待发的情境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入估算算式的学习,估算策略多样性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问题一:三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
(1)列式:86+103≈
(2)小组内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汇报:
①86≈100103≈100100+100=200所以86+103≈200
②86+103=189189≈200所以89+103≈200
③86≈90103≈10090+100=190所以86+103≈190
(4)估算方法优化
生:第一种方法是都看成整百数,估算出来是200.
生:第二站方法是先计算,根据结果进行估算是200.
生:第三种方法86看成了整十数,估算出来是190,
生:我喜欢看成整百数的,计算出来简单。
生:……
(5)向学生介绍估算的写法与读法:
86+103≈200“≈”约等号读作86+103约等于200
总结估算的作用:当我们不需要准确数时,可以使用估算确定大致的范围。
(三)巩固新知:
1.计算出下列算式的近似数:
296+103≈512-387≈786-412≈689+212≈
2.竖式计算
324+432=783-512=444+225=867-321=
个别学生上台做题,进行集体订正。
(四)达标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70—()=670680+()=780
430—()=130260+()=760
2、估算。
998—302≈503—121≈
288+513≈113+642≈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六)布置作业
一、填一填。
(1)115+109≈(),‘≈’读作()
(4)红星小学有学生996人,男生大约有600人,女生大约有()人。
二、想一想,估一估。
202+197≈()想:()+()=()
187+234≈()想:()+()=()
793—597≈()想:()+()=()
三、估算
789+589≈319—106≈106+589≈
398—288≈217+308≈309—107≈
四、生活中的数学。
食堂有142袋大米,吃了42袋,又运来118袋,现在有多少袋大授课人设计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2、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以及分析、对比和概括的能力。
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
难点十位上相加满十,十位上不够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教具课件,计数器




程(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新知
小蜜蜂飞到果园和花园,就开始采蜜了,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想)
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3、提出问题
小蜜蜂想知道什么?
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
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比多、比少问题: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
(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从家到花园比从家到果园近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我们先来帮小蜜蜂解决问题: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1)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
如图(花园)————(房子)————————(果园)
(2)根据图意,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592+384
(3)探究算法:
生可能估算:
592接近600,384接近380,600+380=980,592+374≈980
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让生边说边板演)
592
+384
976
从个位加起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8个十是17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向百位进1,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进位的1个百得9百,结果是976。
(4)算法优化: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
(5)全班小结:小组讨论做这样的笔算应注意什么?全班交流小结: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6)独立解决、交流解决及计算方法。518+227=745(只)。
518
+227
745
你有没有问题要问××同学?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进一而不是在百位上进一?答:个位8个一加7个一是15个一,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向十位进1。
2、解决问题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蜜蜂?
(1)谈话:我们学会了一次进位的加法,有没有信心,学习一次退位的减法(有)1、(2)课件出示问题:列出算式。
生:518-227
(3)探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生:可能估算:518≈500,227≈200,500-200=300,518-227≈300(只)
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
先拨518,再减227,个位8个一减7个一得1,十位1个十减2个十不够,到百位借1个百,10个十加1个十是11个十,11个十减2个十,得9个十,百位借走1个百还剩4个百,4个百减2个百还剩2个百,结果是291。
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边板书边讲)518
-227
291
个位8减7得1,十位上1减2不够,到百位借1,得11个十,11减2,得9,百位借走1个百,剩4,4减2得2,结果是291。
(4)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三)巩固新知:
1、直接写得数
430+560=742-210=390+203=
2、用竖式计算
526+358=623+194=359-178=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和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
生:我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对准数位。
生:我知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1
(五)布置作业
授课人设计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加减法法验算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
经历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难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探究发现加减法的
教具



程(一)新课导入:
1、导入:小蜜蜂的故事还在继续,小蜜蜂的工作也在继续,我们一起看今天的小蜜蜂又在做些什么?
2、初步观察,弄清图意。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3、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
4、国王有令,让工蜂检查蜂蜜生产情况记录和蜂蜜使用情况记录,工蜂想知道怎样检查,我们和它一起想一想吧!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思考:生产情况记录和使用情况记录这两种表格的含义,引出数量关系:
(1)生产情况记录:一队的蜂蜜+二队的蜂蜜=合计573+318=891(克)
(2)使用情况记录:总量-用去的蜂蜜=剩下的蜂蜜891-264=627(克)
2、同学们真聪明,把小蜜蜂的表格看明白了,那表格对不对呢,怎样检查?
3、我们先算一遍,我们再算一下,看一下对不对,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我们数学上就是验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4、下面我们先研究加法的验算,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验算方法。
(1)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
生: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如:318
+573
891
生:和减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如:891
-318
573
生:有的会再算一遍,如:573
+318
891
(2)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那让我们一起评判一下,哪个方法不好?
加法常用的验算方法: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与原来的得数相同。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5、研究减法验算
(1)有了刚才的经验你能检查一下使用情况记录吗?自己检查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用差加减数的方法,如:627
+264
891
生:用被减数减差的方法,如:891
-627
264
生:也有的会再算一遍,如:891
-264
627
(2)归纳减法验算的方法:
①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②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3)巩固练习
(三)巩固新知:
1、429-154=678-169=
提问:为什么会出这么多错误呢?提问:如何就能避免错误的产生?
学生可能回答:要仔细认真,验算。
2、先竖式计算,再验算
808-436=483+12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五)布置作业课后自主练习
授课人设计

第五单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有观察物体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教材中让学生观察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的、结构简单的物体,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喜欢玩具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选取的素材取自山东民间手工艺品布老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强调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性。教材的选取都离不开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感性经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素材中的人文资源。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是俗雅共赏的民间手工艺品,他的主要产地在山东。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进行关于布老虎的民俗教育,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
2、为学生学习创设现实情境。
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情境图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一个素材,现实教学中应把布老虎或者其他的素材带到课堂中来,以小组形式展开观察活动。
3、采用实践性、操作性的评价方式。
评价时,可以在多种多样的实践观察活动中,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
陈新课题:观察物体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教具课件,布老虎




程(一)新课导入:
1、照片导入
(1)同学们照过相吗?先看老师拍的照片(课件出示照片)
(2)照片怎么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拍摄的位置不一样
生:看的角度不一样。
2、总结:对,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拍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1)想不想当摄影师?(想)下面我们就来当摄影师,听好要求
①四个人一组,布老虎放中间②。头不偏,手不动,认真观察③听老师口令:相机打开(手势模拟),拍照
(2)交流:你在布老虎的哪一边?你能看到布老虎的什么?
生:我在布老虎的前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五官,
生:我在布老虎的后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后背
生:我在布老虎的左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一侧胳膊、脸。
生:我在布老虎的左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一侧胳膊、脸。
(随着学生的描述,课件出示演示,教师板书:前面(正面),侧面(左面和右面),后面)
(3)总结:我们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
生:因为位置不同,所以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照片也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后面的知识。
2、换位观察
(1)下面我们转动一周都来为布老虎留下不一样的照片
要求:举例说明四个人一组怎样转动。口令:预备,打开相机,拍照
(2)交流,转动一圈,你的发现是什么?
生:我在正面全部五官都能看到,反面就没有。
生:我在反面看不到正面的器官
生:……
(3)总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换位观察,按照一定的要求变换座位,再次对布老虎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布老虎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的布老虎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一样及原因。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
3、小组观察
(1)师知道你们今天还带了了其他玩具,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观察自己的其他玩具,注意换位置,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2)小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提问个别学生的观察。
(3)交流
生:我在小狗的前面观察看到了小狗的五官。
生:我在小猫的后面,只看到小猫的尾巴。
生:……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对于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吧学习变成游戏的学习形式学生很感兴趣。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进一步明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布置作业

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练一练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观察物体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2


目标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教具




程(一)导入:
猜物品游戏
(1)老师也观察了一些物体,拍了照片,帮老师辨认一下
(选择难辨认的物体的一面)
生:我猜是
生:我猜是
生:……
(2)课件出示答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难以辨认?
生:老师只让我们看到了一面
(3)总结:观察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猜一猜,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的特点,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从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问题要全面。在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基础上,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方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二)巩固
1、请写出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练一练

答案:1、小鸟,小猫。2、第一张照片是女孩看到的,第二张照片是男孩看到的,第三张照片是小鸟看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题目,引导学生明确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照的照片不一样。
生:我观察物体要多角度。
生:不同的位置拍到的物体的美是不一样的。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练习
1、课下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观察身边的风景,从不同的角度。
2、谁看到的?连一连。

授课人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基础:一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二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教材的地位:本单元知识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终结和完善,是整数加减计算教学的最高阶段,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和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加法、和连续两次退位的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次进位和两次退位的算理
教具多媒体



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导课: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
[出示信息图]
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
2、把自己解决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1)估算:2)口算:3)笔算:说出算理及算法。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说明理由。
3、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4、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5、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1)估算:435≈440276≈280435-276≈160(棵)
2)用学具摆一摆
3)笔算:435-276=159(棵)
435
-276
159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2)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
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一.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做法,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二.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活动四: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重点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计数器、多媒体




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园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
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老鼠?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
(出示情境图)
这是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3、先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三.你会列算式吗?205-116
四.你想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回答:
估算;
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总结并板书。
5、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00-116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计算,进行巩固,教师指导。)
全班交流:
谁想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到展台前说出计算过程。)
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学生说出粗心出错的地方。)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像这样,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来解决?
学生可能回答: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
(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教师及时评价: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都应注意到这一点。)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题。
找4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5题。
3:火眼金睛辩对错。
要求学生先独立改正,再说一说错误的原因。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如:

以后在计算连续进、退位加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4、自主练习7:
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如:鸵鸟每分钟比袋鼠多跑多少千米?980-725=155(米)
鸵鸟每分钟比企鹅多跑多少千米?980-473=503(米)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每分钟跑多少米?
(猎豹每分钟大约是1680米)。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用万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教具多媒体



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在田园里认识了菜园卫士和灭鼠能手这两位田园小卫士。今天我们再到田园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树说:哎吆,最近呀,我生病了,真难受哇。怎么办呢?)
多可怜的大树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还可以请谁来帮忙?对,请树林医生来帮忙。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指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请大家拿出白纸条,我们用白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多少只?(板书:146只)
2、如果用红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你来试一试,选一选?(摆出4根不同长度的纸条)
谁说你选的哪一条?(上来选择后拿起来)
为什么选这一条?(因为啄木鸟捉的虫子比黄鹂多。)
(拿另外一条长的)这条也比白纸条长,为什么你不选它?(他说多38只,是多一些。这条是多得多了。)
他说的有道理吗?你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
3、喜鹊捉的虫子比黄鹂多38只。这38只应该写在哪里?谁能上来指一指?
4、(指纸条)另一部分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写在哪里?
5、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看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能算出喜鹊捉虫的只数吗?
6、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指名板书:146+38=184(只))
为什么用加法?(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146与38合起来。)
7、146、38、184各表示什么?(上来指着板书说)
8、总结:你认为像这样的求多的数怎样求?
共同总结出:多的=少的+相差的
1、求啄木鸟捉虫的只数
1、你能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求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指名:一人摆,一人列式)
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求啄木鸟的只数也就是从146只里面去掉12只)
算式里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总结: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拍手游戏
过渡: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
(师拍2下)我拍了几下?
指名:你能拍的比我多3下吗?生拍
你怎么拍的?谁听出来了?它先拍了几下?又拍了几下?
再来试一试?(师拍4下)你们拍的比我多5下。(全班齐拍)
老师刚才和小朋友玩了一个拍手游戏,你们自已想玩吗?那么同位来合作吧。老师喊停你们就停下来,好吗?玩吧!
五、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64页。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回顾整理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


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熟练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题目的结构;过程与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合作,大胆交流。
重点掌握算理,理清解题思路。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
教具多媒体



程一、回忆呈现,查漏补缺
大屏幕出示:计算下面各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
(1)32+47(2)546+217(3)497+139
580-200912-804603-205
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估算、笔算或用拨计数器等方法算。
谈话:通过刚才计算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二、比较深化加深理解
谈话: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了计算,也发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大家用笔算计算下列各题并演算:
837—205329+182306—97
(指3名同学板演)
先让板演的三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
相同点:都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
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以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时间大约8分钟)
四、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66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
2.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
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⑴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⑵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
●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
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
●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学生口述算式。
2、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
用画线段图方法;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
五、拓展应用
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
2、作业:完成69页的我学会了吗。
授课人设计

第七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和图形的拼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及拼组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四、课时分配:2课时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以及验证和比较
教具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鸟巢模型,钉子板、彩色橡皮筋



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谈话: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认识多边形。
五.认识五边形。
谈话:你知道蓝色的鸟巢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操作交流,认识五边形)
2、认识六边形。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自主练习第3题。
一、基本练习
1.判断题。(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4)五边形有五个角、五条边。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自主练习第4题。
学生观察对比交流。
四、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图形的拼组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实际的情境(欣赏、拼摆、创作粘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以爱为主题,启发学生爱护小鸟升至珍爱一切生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重点发现并感知图形之间的变化及联系
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课件、用彩色卡纸剪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程课前谈话:
1、谈谈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肯定孩子的爱心)。
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活动一:欣赏壁画
2、导入新课:
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小鸟”,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
3、创设情境: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各种小动物都活跃起来了!小鸟也飞回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为了倡导大家都来爱护小鸟,小朋友们做了一幅画,咱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展示信息窗2画面)!
4、欣赏:
此时此景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现在再请你用奇妙的数学眼睛来观察能发现什么?
生交流。
4、揭示课题:看来这些美丽的图案都由刚学过的图形拼组成的!(出示课题:图形的拼组)
同学们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图案吗?
小组内交流。
每组一名学生介绍本组最感兴趣的图案。
活动二:玩七巧板
1、引入:壁画中用图形拼成的事物就在我们生活中,学具盒中有一种玩具也能拼出美丽的图案,它叫——七巧板。你们能用七巧板拼出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图案?
2、交流。
3、各自动手拼摆。
4、各组推荐一名有创意的同学上前展示。
5、展示与评价。
活动三:创作大赛
引入: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假如把你们的智慧团结起来会更了不起!想不想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来创作一幅画?咱们举办现场创作大赛。
1、出示比赛有关事宜
⑴材料:使用学具盒中各种图形的纸片。
⑵作品:美观而且有一定意义。
⑶展示时说明设计意图。
另外本次大赛设有:创意奖(三角形的)、文明奖(六边形的)、智慧奖(五边形的)、爱心奖(圆形的)。
2、小组讨论:准备用哪些图形创作一幅什么有意义的作品?
3、汇报交流。
4、(播放音乐)各组在优雅的音乐中动手创作。
5、展示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6、评价并颁奖:
⑴各组的作品已经展示完毕,各个奖项该花落谁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吧?
⑵师生交流评价,达成一致意见。
⑶颁奖:获奖小组说明该奖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活动四:课堂总结
1、学生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又熟悉了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时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有一颗善良而又智慧的心,希望在生活中能用你们的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一切生命,为它们撑起爱之伞!用你们的慧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是世界更加美丽授课人设计

第八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前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思维方法

难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思维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解决问题(一)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知识目标: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能力目标: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多媒体




程活动一:
师:同学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老人节那天你都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一家是怎么做的?
(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活动二:
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买三件衣服共用了多少元?
师:自己试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估算:112元、103元、88元都接近100元,所以大约用了300元。(2)列算式计算:112+103+88=215+88=303元(3)用竖式计算(4)用凑整十整百法计算。……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说明理由。
2、给姥姥买衣服比给姥爷买衣服多花多少元?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买三件衣服共用多少元?”的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给姥姥买衣服比给姥爷买衣服多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算法?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想法。
活动三:
1、变魔术
师:小红和哥哥来到姥姥家后,和姥爷一起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出示图片)
师:你们看,魔术图片上有6道算式,每算对一道,就会得到一张魔术卡片,大家赶快行动吧。
2、师: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领大家去养鸡场参观,你们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集体交流。)
3、开连环锁
师:到了农场,谁会开农场的连环锁呢?
(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比赛,完成练习题。)
4、参观农场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孵小鸡的知识,看一看小鸡们的表演吧。(出示第5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决。
活动四: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
活动五:
1、自主练习第8题
找到有用信息:成人的身体有206块骨头,婴儿比成人多99块.儿童比婴儿少88块骨头。
解决:儿童的身体有多少块骨头。要求把所有信息都列出来,然后进行计算。
集体交流纠正。206+99-88=217(块)
2、自主练习第9题
某家电商场销售空调情况
1、()月的销售量最多,()月的销售量最少。
2、前三个月一共销售多少台?
3、7月的销售量比5月、6月的总和多多少台?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七、补充练习
1、小裁判。(把错的改正过来)
400-(400+50)462-199+201388+122-122
=0+50=462-400=388+0
=50=62=388
2、请用526、738、482组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试一试,能组成多少道不同的算式。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
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
难点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教具多媒体




程一、导入
同学们,小红星期天去参观了姥爷的花圃,我们也一起去参观参观。
二、新授课
出示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你能找到图中给我们的丰富信息吗?(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选择自己喜欢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同位互相说说各自的想法和算法。

全班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辅导。

三、共同解决

学生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有点困难的问题,比如“一共有多少朵花?山菊花和一串红共有多少朵?郁金香和月季一共有多少朵?一串红还剩多少朵?”等问题。

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列算式计算,注意计算结果。

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父子两个在量身高)。

根据父子两人的对话和前年、去年的身高记录,分别填上今年林文和爸爸的身高。

求出林文比去年长高多少厘米。

观察父子俩的身高记录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爸爸的身高是不变的,而林文的身高是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的成

长规律。

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授课人设计
第九单元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简单回答。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了有关分类统计和画“正”字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知识。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
学习材料生活化。
素材选取与学扼杀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运动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询问班级运动会获奖成绩是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如全班每个运动员的成绩如何,获得的名次如何、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多、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少、获奖人数最多的项目是什么等等。教材提供的这一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统计欲望,从而体验了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2、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1、分析数据,感受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分类统计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


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与统计数据。
教具课件,统计表,纸片



程(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生:我喜欢跳绳生:我喜欢踢毽子
师: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出示运动会学生比赛的照片)二年级一班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学生观察一下画面(课件展示情境图),
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运动项目有男子60cm生:运动项目有女子100cm
3、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获奖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生:我想知道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奖人数最少。
4、从这个获奖成绩表中,你们能一下找到这些答案吗?
生:不能
生:为什么呢?
生:信息很多,很乱
5、信息很乱,就需要整理一下,想一想,可以怎样来整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
设计意图:课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学校运动会的话题引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巩固,通过观看比赛照片,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探究新知:
1、交流分类方法:你打算怎样整理?把你的想法在同桌中交流,集体汇报:
生:我想按名次来整理
生:我想按参加的运动项目进行整理
生:我想按男生、女生进行分类整理
师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整理数据方法。像这样先分一分类来整理数据的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分类统计(板书课题:分类统计)
2、小组合作,统计数据:
(1)师:老师把大家刚才交流的分类方法整理了一下,制作了这些统计表。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它们自己不同的分类标准。仔细看统计表,你明白合计的意思吗?
(2)生:合计就是把分类的每一项都合起来,求的是一个总和。
(3)小组内完成自己的统计,教师提醒:统计一定要细心一下吧!
3、汇报交流:你的统计数据完成了吗?
生:我们是按获奖名次来统计的,第一名有7人,第二名有3人,第三名有5人,合计是15人。
生:我们是按获奖的项目进行统计的,赛跑的有6人,立定跳远的有4人,投球的有2人,跳绳的有3人,合计是15人。
生:我们是按性别来统计的,男生获奖的有8人,女生获奖的有7人,合计也是15人。
4、总结:仔细我们完成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合计都一样
生:分类的标准不同。
师总结:是的,在统计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但最后合计的数却是相同的。(师板书:分类不同,合计相同。)
5、学习统计方法:
(1)在你们统计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做了这样的标记(展示学生的标记),你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吗?
生:很好的进行统计
生:能保证统计的正确性
(2)你还有什么好的统计方法:
生:用不同的符号不好标记
生:统计时要小心
总结:我们一定要仔细地进行统计。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学会了分类统计。
生:我知道了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
(四)布置作业

1、

分一分,填一填
合计大货车面包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辆()辆()辆()辆

合计2个轮子的4个轮子的6个轮子的
(28)辆(8)辆(14)辆(6)辆
授课人设计

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
陈新课题: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2


目标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2、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他们养成有序观察,以及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重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难点体会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的方便
教具课件,统计表,纸片



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咱们班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开始了。
谁能当选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那我们就来现场来统计一下。
设计意图:直接点题,进行体育小明星的评选活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亲自经历了统计过程,才会更真实的统计结果。
(二)探究新知:
1、个人选举,组内收集。
2、师:现在各组的选票都已经收集完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把评选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生:用画O的方法。
生:用画√的方法
3、介绍用画正字的方法。
(1)我这是写的什么字?
生:正字
(2)你会写吗?
生:板书正字的书写方法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正”字。(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
(3)“正”字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每人的得票情况,谁愿意当记录员?(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分别记录票数。)
4、用各种方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的方法,所有学生一起完成。(选不同方法的代表上台板演)
生:我用√进行统计
生:我用正字方法进行统计
师:你发现正字方法有什么优点吗?
生:我发现正字比较方便
5、完成统计表。
师:选举谁的人最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6、汇报结果。
师指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汇报统计结果。
7、完成统计图。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一起进行记录,让学生自己发现“正”字统计的优点,学生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更好的思路,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最准确的,还是最有印象的。
(三)巩固新知:

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向全班汇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我“正”字统计方法
生:我会完成统计表,统计图。
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
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体育电视剧新闻
人数
(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授课人设计





第十单元单元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情境图——奥运在我心中,意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追求创新与超越,在孩子们心目中从小播下奥运的种子,长大为祖国争光。整个情境图可分为5个区域,呈现的信息和作用是这样的:看台上的座位数——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动员跑步、踢毽子——有余数的除法;足球场上同学的对话——图形与拼组;跳高的成绩——毫米、分米和千米;掷铅球——统计。第二部分是对全册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统计等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
2、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4课时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


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万以内数知识的运用
教具多媒体



程(一)新课导入:
1、谈话:2008年奥运会是在我国举行的,关于奥运会你都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
生:我喜欢奥运会中的跳水项目
生:……
2、有这样一群小学生,也在为参加奥运会做准备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情境图)
(学生自由畅谈)
3、上面的数学信息多不多,怎么看好呢?
生:从左往右依次看
生:按照上中下来找
生:按地方看台、跑道、足球场
……
4、小组内交流数学信息,看一下包含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生:有万以内数加减法
生:有余数的除法
生:长度单位
生:……
5、总结:是的,这个情境图蕴含了我们学过的所有知识,你们学的怎么样呢,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这么多的信息,让我们先来解决看台上蕴含的数学问题吧!
1、读信息:
生:A区有380座;B区有350座;C区有286座;D区282座。
生:全校共有学生1806人
生:一年级有376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62人
2、提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生:二年级有多少人?
生:二年级和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生:A区和B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生:A区比C区多多少个座位?
生:A区、B区和C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1)1806的组成是多少?
(2)A区、B区、C区和D区,哪个区的座位最多?哪个区的最少?
(3)C区和D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4、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口答:组成、数位、比较、估算
(2)小组汇报交流的解决问题的算式,教师及时板书,并分好类。
(3)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找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三种形式。
(4)总结: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万能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从个位减起,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新知:
基础练习:
(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板贴卡片)
1000四个千和八个一
560九百九十九
4008最小的四位数
999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
2070五百六十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汇报。
2、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1)我们学校有学生1952人,约人。
(2)滨海大桥长2052米,约米。
(3)一篇文章有8978个字,约个字。
(四)达标反馈
1、综合练习第6题:房子里可能住着哪些数字娃娃?
6()7>6573()49<3549789>()98
2、综合练习第7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六)布置作业
1、下面各数中的“6”各表示什么?
(1)623(2)567(3)986(4)6321
2、按要求数数
从八百七十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长度单位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


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经历数、画、量、算探究毫米、厘米、分米、米与千米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长度单位知识的系统及应用
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长度单位的灵活运用。
教具课件,米尺




程(一)新课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在看台部分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今天我们复习整理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板书课题,请看情境图)
2、找信息:你找到关于长度单位的信息了吗?
生:学校的跳高纪录是110厘米,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超过学校纪录2厘米
生:这个小朋友推铅球的成绩是15米
生:2205号运动员每天坚持跑步1千米
3、提出问题: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是多少?
生:图上小朋友的跳高成绩是多少分米?
生:……
4、老师的问题是这些长度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再一次回到“奥运”情境图,找信息——提问题,这里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说不到,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引导:我有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吗?给学生一个榜样,学生就会成为两个、三个……
(二)探究新知:
1、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大到小)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生:mm,cm,dm,m,km。
2、它们之间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
生:1厘米=10毫米
生:1分米=10厘米
生:1米=100厘米。
3、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生:学校的跳高纪录是110厘米,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超过学校纪录2厘米
生:这个小朋友推铅球的成绩是15米
生:2205号运动员每天坚持跑步1千米
3、提出问题: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是多少?
生:图上小朋友的推铅球成绩是多少分米?
生:……
4、老师的问题是这些长度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是怎样的?
(1)1米=10分米,15米=150分米,(2)1千米=1000米
(3)110+2=112厘米(4)1千米>15米>112厘米>110厘米
5、总结:长度单位之间一定要注意互相转化
(三)巩固新知:
巩固练习:
(1)5千米=()米3000米=()千米8分米=()厘米
60分米=()米()毫米=3厘米()分米=9米
()米=8千米()米=70分米7厘米=()毫米
单位间的互相转化,学生多说自己的理由。
(2)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2)画线段略。
(四)达标反馈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2)我的手掌的长度大约是1()。
(3)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六)布置作业
一、我会长度计算
(1)3千米-()米=1000米
(2)3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
(3)5千米=2000米+()米
(4)1分米-5厘米=()厘米=()毫米
二、把下面的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2dm、2m、2mm、2㎞、2cm
()﹥()﹥()﹥()﹥()
三、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的门高大约2()
(2)橡皮的厚度大约4()
(3)我步行15分钟大约行1()
四、有19米布,如果每2米做一条床单,最多可以做多少条床单?还剩多少米布?
五、长颈鹿身高610厘米,大象比长颈鹿矮370厘米,大象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有余数的除法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


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处理方法
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有余数除法知识的运用
教具多媒体



程一)新课导入:
1、复习:我会口算
8÷2=0÷6=35÷4=
27÷9=42÷7=19÷3
(1)仔细观察得数,有什么不一样?(有余数或没有余数)
(2)复习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3)下面的三个算式进行竖式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知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与有余数的除法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和整理有余数的除法)
2、导入在小学生“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上,孩子们也碰到和除法运算有关的问题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情境图)
3、找信息:在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
(1)小芳踢毽子1分钟踢了13个,小明踢毽子2分钟踢了18个,小红踢毽子1分钟踢了15个
(2)跑四百米的运动员有22人,每4人一组,
4、提问题: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跑四百米的运动员需要分成几组?
(2)小芳踢毽子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
(3)小明一分钟踢了多少个?
(4)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
(二)探究新知:
1、问题一:跑四百米的运动员需要分成几组?
生:22÷4=5(组)……2(人)答:需要分成5组。
生:剩下的2人也要进行比赛,所以需要分成6组进行比赛。
总结:这是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进一法,生活中这样的数学问题有很多,你记住了哪一个?
生:搭帐篷问题,剩下的人也需要一个帐篷
生:运东西问题,剩下的一点也需要再来一次。
生:租船问题,剩下的人也需要一条船……
举反例:那有没有不考虑余数的情况呢,举例说明
生:做衣服时,剩下的布不够一件了,就不能说成能做一件
生:拼图形,剩下的不够拼成一个了,也不能进一。
生:……
2、问题二:小芳踢毽子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
18÷2=9(个)13-9=4(个)综合算式:13-18÷2=9(个)
分析运算顺序:
生: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生:先乘除法,后加减法。
总结: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中,我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巩固新知:
1、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提出的其它毽子问题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22()×9﹤777×()﹤52()×8﹤66()×4﹤31
学生间说一下自己的根据是什么。
3、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7+16=54-12÷3=2×6÷4=34-72÷8=
(四)达标反馈
连一连,填一填。
(1)把14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

每盘放()个,还剩()个。
□○□=□(个)……□(个)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六)布置作业
1、火眼金眼辨对错。
(1)25÷5=5()
(2)18÷4=3……6()
(3)14÷3=4()
2、我会算
15÷2=26÷4=7×5=30÷6=

授课人设计




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
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


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的理解,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
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统计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具多媒体



程(一)新课导入:
1、谈话:经过前面的复习,我们把大单元的知识都整理了,在这册教材中还有几个小单元的知识点呢,你能猜到是谁吗?
生: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生:第七单元的图形与拼组
生:第九单元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也就是统计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及时板书)
2、真不错,在我们“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中,你能找到吗?试一下吧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物体
1、课件出示“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情境图,观察小朋友跳高部分,你发现了你说的哪些知识
生:我找到长方形了,
2、看这是我为海绵垫拍到的照片,这是谁看到的
生;这是带黄帽和蓝帽的小朋友看到的,
生:这是带灰帽的小朋友看到的
生:……
3、总结:为什么照片不一样?
生:站的位置不一样,拍到的角度也不一样
生:观察物体,要注意自己的观察角度。
(位置:正面、侧面、后面、上面、下面)
二、图形与拼组
1、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生: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生:五边形、六边形
2、下面用你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再一次研究他们的特点有什么?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3、汇报交流:
生: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
生: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相等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通过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
4、总结:
①长方形的名称:长边的长度叫长,短边的长度叫宽。②正方形的名称: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叫边长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
1、参加运动会的人这么多,怎样来统计一下呢?
生:按男生和女生进行统计
生:按年级进行统计
生:按参加项目进行统计
2、男女、年级、项目等这些都是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收集与整理就是分类统计,下面同学们一起完成这两个统计表吧(课件出示按项目统计、男女统计)
3、集体订正与总结:仔细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标准不一样,合计是相同的。
(三)巩固新知:
1、说出下面每种色块各是几边形?

2、动手做
(1)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正方形,再在正方形纸上剪一刀,能剪出什么图形?
(2)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们剪出的图形一样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六)布置作业
授课人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1周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1周教案(新教材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体育东路小学(数学)学科第(1)周备课
主备人:杨晓荣备课范围页码:P2-6完成时间:
本周相关知识点列举、知识网络分析(知识的前后联系)【本周知识点列举】
【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材第一次安排统计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分类和统计”单元,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重点在于分类,为本册学习统计奠定了基础。本册教学则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做铺垫。

教材中新课和课后练习的分析新课分析:
例1主要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例2重点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此外,例1、例2以及课后的习题都注重了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并且较好地体现了数据分析的现实意义。
摘录教学参考书、课程标准、广州市评价标准中重要提示及分析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学段目标: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本周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
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
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情分析(已有基础和学习困难预设)一年级下册“分类和统计”单元中,学生已经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为本册学习统计奠定了基础,收集和整理数据可能问题不大。但是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由于二年级孩子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有限,可能描述和分析数据上会有困难。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孩子分析数据,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并注意体现问题的真实性。
多本学辅资料好题精选

以往相关知识点测试情况与分析、其他区测试题分析

每节课教学策略及建议第一节解决的知识点: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师: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6158
师:你看懂什么?
生答。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
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
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生:因为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
生: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师: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生: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解决的知识点:学习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教学策略:
一、情境引入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举行讲故事大赛。现在要从两位同学中挑选一名参赛。现在全班同学用投票的方法进行选举。
二、教学例2.
(1)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15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生自由说。
师小结:我们可以看到,用画“○”和打“√”的方法记录,数量多且计数的时候占用空间太大,不太方便。而用画“正”字记录的时候,每个“正”字代表5票,这样既省空间,又容易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还知道了用画“正”字的方法可以对投票结果进行清晰明了的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第三节解决的知识点:练习一第4—7题。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注:自制课件或学案、增补练习卷等可以附件形式与本文档一同打包上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导学案(新人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七单元学习计划

第7单元单元标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本单元知识

的前后联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方法谈话教学法,情景演示法,讲授法讨论与合作

单元内容及

课时安排约12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

第七单元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第1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数位的意义,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2、通过数米字格,正方体、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

学习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拐弯数。

课前准备:课件实物图片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预习教科书74、75页,你知道了什么?把它用直线有勾出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数学书上。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主题图提问: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更大的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认识计数单位“千”。

我们来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每一排是一百,可以一排一排地数。

这么多,怎么数呢?

9个百再添上1个百是10个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2、认识计数单位。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我知道了,当物体个数不太多时,可以一个一个或十个十个地数;当数更大的数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3、数数。

(1)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三百五十七、三百五十八、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一

(2)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你会吗?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九百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10个一百是一千。

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

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四:检测反馈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小结:小朋友们要认真读题,仔细思考。

(二)作业: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2)第2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认、读、写1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学习难点:能认、读、写1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课件圆片小棒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预习教科书76页,你知道了什么?把它用直线有勾出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数学书上。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

(一)填一填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二)数一数

1.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下面这些小正方体共有()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数的组成。

1、每列有10个,10列,10个10就是100,比100多。

2、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

3、还剩下三十五个圆点。图中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4、你会用小棒表示这个数吗?

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好,数数的时候可以先数出整百数,再与剩下的部分合起来。

5、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数的读写。

把二百三十五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写作:235

读作:二百三十五

谁来介绍一下计数器?

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百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百,千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千。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2个百就在百位上写2,3个十就在十位上写3,5个一就在个位上写5。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加深对1000的认识。

图中有多少个彩点?

你有什么发现?一百一百地圈,看看有多少个一百就行了

一千里有10个一百,每个一百里有10个十,10个10是100,所以一千里有100个十。

一千里有100个十。

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

(一)填一填

有()个百、()个十和()个一,这个数是()。

(二)涂一涂,画一画

1.给三百六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

2.读数,并在计数器上画珠子。

624、305、1000

(三)找规律,填一填

四:检测反馈

第80页练习十六,第6~9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用算盘表示数第3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会用算盘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2、通过对算盘的认识,加深对数的位值概念的学习,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在算盘上拨珠记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结合算盘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认识算盘,掌握算盘上记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及读写。

课前准备:课件算盘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算盘。

上珠

下珠

师讲解: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2、课件演示算盘。

3、用算盘数数、记数。

(1)先在算盘上确定好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让我们借助算盘一起来数数吧。(边拨数边读数)

(3)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用算盘数数的方法。那用算盘记数呢?

(4)怎样在算盘上拨出一个数?在算盘上拨出563。

先定位,再拨珠。

(5)课件演示怎样定位,怎样拨珠。

4、你知道吗?

人类记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知识应用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7、254、180、609、800、1000

2.说一说在算盘上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么不同。

3.写数,并读一读。

个位个位

要注意对齐数位。

四:检测反馈

作业: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第4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认、读、写1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学习难点:能认、读、写1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课件圆片小棒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基本练习

(一)填一填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二)数一数

1.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它的组成

17、254、180、609、800、1000

3、写数

999345870106

二、自主练习

1、练习十六14题

2、练习十六12题

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多少?

512305850

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四:检测反馈

第81页练习十六,第15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0以内数的认识第5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增强对万以内数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进一步明确数位顺序,会制作数位顺序表,能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体会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认识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以及数位顺序,能正确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位值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预习教科书82页,你知道了什么?把它用直线有勾出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数学书上。

教学预设修改

一、读数导入

南京长江大桥真壮观呀!

下面的数怎样读?

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万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万”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如果一千一千地数呢?

从一千开始,一千一千地数数。(学生数数)

9个一千再添上1个一千是一万。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

1、同学们一起来制作数位顺序表吧。

2、学生制作数位顺序表

说一说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位。

我们已经认识了五个数位。

(三)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2)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3)从八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三百。

(四)数的组成

1、图中有多少颗星星?

10个100就是1000,这些星星比1000多得多。

图中有二千四百五十八颗星星。

2、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这个数是由(2)个千、(4)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三、知识应用

1.下面是绘图纸的一部分。

(1)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里有多少个小方格?

(2)一横行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

两横行呢?……十横行呢?

2.有多少张明信片?做一做第一题。

3.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六千三百八十三千二百一十九二千三百零八

四:检测反馈

作业:第87页练习十七,第2~4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万以内数的读写第6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

2、通过具体数据的读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学习难点:万以内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和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进而学会对比归纳总结读法和写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形成读写一体的思想,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345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练习三第5题。

1.先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读出来。

想一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小结: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在计数器上拨数,再写出来。

一千三百四十二三千零六十九一千三百四十二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小结: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知识运用

1.读出下面各数。

柳河公园共有柳树560棵。读作:五百六十

这一年共有366天。读作:三百六十六

养鸡场一天约收鸡蛋2540个。读作:二千五百四十

2.写出下面各数。

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七千颗。写作:7000

图书馆有一千二百五十种杂志。写作:125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七千零六十二米。写作:7062

3.写一写,读一读。

(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2)9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3)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4.连一连。

5.用下面的四张卡片,摆一摆。

8020

(1)十位上是0的数()。

(2)中间和末尾都有零()。

(3)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4)摆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第88页练习十七,第5题、第7题、

第9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第7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数。

2、通过具体数据的读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重点:能认、读、写10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学习难点:能认、读、写10000以内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课前准备:课件圆片小棒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基本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5603662540

2.写出下面各数。

七千一千二百五十七千零六十二

3.写一写,读一读。

(1)4个千、8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2)9个千和2个一组成的数。

写作:读作:

二、自主练习

1、练习十七6题

2、练习十六9、10、11题

三、展示汇报,归纳提升。

1、练习十七13题

按规律填一填,在读一读。

2、第89页练习十七,第15题。

3、用3、4、6三个数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数的大小比较第8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有序的思考方法以及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

3、通过不断地追问,培养学生深入、细致思考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突出计数单位和数位个数在比较数大小时的作用。

学习难点:把学生原有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上升到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上。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预习教科书90页,你知道了什么?把它用直线有勾出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数学书上。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填一填。

(1)439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

(2)一千七百六十九写作(),它的百位上是()。

(3)9999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再添1是()。

2.比一比。

10099510965826845

二、探究新知

1

94018991350236518991350

你能把这四种电视机的价钱,按从小到大排一排吗?

试着总结一下,你是怎么比的。

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三、知识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205618034564003

9991000038653856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30508931001993500

3.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在下表中填入合适的交通工具。

1500人350人300人

4.从0~9这10张卡片中,每人翻4张,比一比谁组成的四位数大。

我翻出的卡片是0、6、3、5,组成的四位数是()。

我翻出的卡片是1、2、4、7,组成的四位数是(),比你的大

5.(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四:检测反馈

作业:第92页练习十八,第1题。

第94页练习十八,第10题、第11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准确数近似数第9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学习难点:合理地取近似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记忆大比拼。(给你20秒,逐个读一读这些数。)

16582984701220989805

250030001000040007400

2.数一数。

(1)29982999()()()

(2)60976098()()()

(3)()90009001()()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下面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学生大约1600人三年级有417人大约1000盆花

共有597台电脑综合类图书2912本

近似数:学生大约1600人大约1000盆花

准确数:三年级有417人约是()人

共有597台电脑约是()台

综合类图书2912本约是()本

三、知识运用

1.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2.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0502139008104

4005289770539008

3、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人。

收费站昨天通过7006辆汽车,约是()辆

果园有597棵苹果树,约是()棵。

4、一台计算机的价钱是2908元,约是()元。

可以看成整千数,约是()元。

也可以看成整百数,约是()元。

还能看成整十数,约是()元。

5.选一选。

(1)红星电影院有1948个座位,约是()个。

A.1000B.1500C.2000

(2)图书馆里新购买了一些故事类的图书,花了()元,大约是3000元。

A.1985B.3025C.3998

6.连一连。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1页“做一做”。

第93页练习十八,第7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练习课第10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5、1、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习重点: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学习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基本练习

1、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1502139008104

4005289770539008

2、比一比,填一填。

205618034564003

9991000038653856

3、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94130508931001993500

二、独立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八第10题。

学生完成在书上。师巡视。

2、完成练习十八第9题。

(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3、完成练习十八第11、12题。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3页练习十八,第9题、9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整十、整百、整千数

加减法第11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提出加减问题,能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的过程,使学生会用口算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重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口算

学习难点: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40+50=90-60=90+10=

80-50=60+30=100-70=

20+70=10+90=60-20=

2.填一填。

(1)80里面有()个十;150里面有()个十。

(2)500里面有()个百;1300里面有()个百。

(3)4000里面有()个千;10000里面有()个千。

(4)2000里面有()个千,2000里面有()个百。

二、探究新知

1、试着算一算

问:你是怎样算的,怎么想的?

用加法计算:1000+2000=3000(元)

想: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2、

问:你是怎样算的,怎么想的?

用减法计算:2000-1000=1000(元)

想:2个千减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

想加法:1000+()=2000

3、80+50=130-50=

问:这两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想加法:50+()=130

130-50=()

试一试:900+600=1500-600=

三、知识运用

1.计算。

200+400=3000+6000=

600-400=9000-3000=

70+50=800+900=

120-50=1700-900=

2.捉鼠竞赛。

书97页第1题

3.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4.桂林山水美,喜迎天下人。

(1)迎宾山庄和假日宾馆一共住了多少人?

(2)民俗度假村比假日宾馆多住了多少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7页练习十九,第3题。

第98页练习十九,第4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主备人使用人课题: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第12课时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策略。

学习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总结

预习准备:

教学预设修改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300+200=700-300=900+1000=

800-500=600+300=1500-700=

100+900=700+900=6600-600=

2.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棵。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组讨论。

4、汇报结果。

(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2)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5、课件演示: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知识运用

1.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问: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

如果900+900+900=2700,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

人数也够坐。

2.连一连。

请把纪念品放到相应的购物车里,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一套《经典故事书》258元(4套),一套《连环画》137元(3套)

一套《科学世界》304元(2套)

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1)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8页练习十九,第5题。

第99页练习十九,第7题、第8题。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合格、差),

愉悦指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教案

第六课时 近似数

教学目的: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猜数:教师或学生悄悄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主题图和近似数"约是1500人"。

请猜猜育英小学的准确数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问:你如何想到这个数的?

(2)比较1500和1506两数

指出:1506是一个准确数,1500是它的近似数,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唯一

出示主题图2 "新长镇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数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数哪个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准确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数来表示新长镇的人数?为什么?

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近似数的使用

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3、练习:P79 4、5、6

三、课堂作业P80 8、9

四、课后任务P80 7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新人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048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