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评价拿破仑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评价拿破仑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你如何评价拿破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中有一节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学生对此颇感兴趣,纷纷发表不同看法,我认为这正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的好时机。

一、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的观点,我将学生划分成四个小组。
第一组: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
第二组: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第三组:拿破仑是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
第四组:拿破仑是战争罪魁。
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在课堂上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二、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16岁从军校毕业,仅仅是一个无名的下级军官。然而,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各小组都在课下进行了认真准备,现在请各小组阐述本组的观点、看法。
第一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认为,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原因有三:
第一,拿破仑称帝,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论据略)
第二,拿破仑恢复了天主教的权威,把过去充当封建王朝支柱的教会转过来为其统治服务。(论据略)
第三,拿破仑恢复了贵族的统治,破坏了公民平等的原则。(论据略)
所以说,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
师: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指出了拿破仑的过失,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补充)拿破仑称帝后,再没有一个法国人像居住在维也纳的天才作曲家贝多芬那样具有大丈夫气概地提出抗议了。(论据略)
师:旁证有力。除了这些过失之外,拿破仑有没有功绩呢?请第二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不同意第一组的观点,纵观拿破仑的一生,固然有过失,但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措施略)这些措施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没有使法国回到封建社会,他是资产阶级的皇帝。因此,我们认为,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师:好,这是拿破仑的功绩,应该肯定,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生:(补充)拿破仑尤其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人才。(论据略)
生:(补充)在拿破仑用人方面,我也有个实例。(略)
(第三组同学举手请求发言)
师:第三组同学已急不可耐了,请第三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同意第二组的观点,并且我组还认为,拿破仑还是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法军所到之处,赶走贵族,宣传了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对欧洲起了进步作用。(论据略)所以,我们说拿破仑是一位英雄,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
师:第三组肯定了拿破仑战争的反封建作用,有没有不同意见?
(第四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反对第三组的意见。我组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给欧洲各国各民族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他是战争的罪魁。(论据略)
生:(补充)拿破仑战争也给法国本身带来了巨大灾难。(论据略)
师:真是针尖对麦芒啊!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讨论,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综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是,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助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JaB88.cOM/p>

相关阅读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历史: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围绕秦始皇,我重点讲以下的几个问题(以下不少观点在史学界仍有争论):

1、秦始皇的生父:公元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物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不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赵姬生下嬴政后,子楚就立赵姬为夫人。子楚回国继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如孔子和耶稣都是私生子。

2、秦始皇的长相:《史记秦始皇本记》有一段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据此,有人指出,秦始皇的相貌是无法恭维的,因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这四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所谓“挚鸟膺”,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鸡胸,这是软骨病的一种症状。“蜂准”应该就是马鞍鼻,鼻梁凹陷。“豺声”则表明秦始皇有气管炎。软骨病患者,骨的发育不正常,因而胸廓、鼻梁的形状都发生变异,胸、鼻的畸形,又造成气管炎的经常发作。至于“长目”,即“马目”,是眼球突出的病状。由于上述种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始皇不仅丝毫谈不上相貌堂堂,而且多病缠身,难怪他脾气那么暴躁。

3、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临潼骊山县骊山脚下。自197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国内外考古学者、历史学者以及广大旅游者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兵马俑坑建造规模宏大,埋藏的文物丰富、精湛,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布成军阵的陶人或着铠甲,或披战袍,手持矛、戈、戟等兵器,姿态神情各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身份、兵种、性格、可谓如生。由于兵马俑坑建造坑近于秦始皇陵,因此自发掘以来,国内外学者一般都认为,这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也就是说,这支装备齐全、威武雄壮的兵马俑队伍,是守护黄泉之下的秦始皇。……这些陶俑的数量如此巨大,仅被发掘出土的就近万个,且它们真实而规范,又带有不同的个性。兵马俑在流传至今的任何史书中都毫无记载,可以说是连蛛丝马迹都没有,实在很令史家惭愧。

4、秦始皇陵在今陕西省临潼县成城东五公里外,南靠骊山,北临渭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帝王陵墓。陵墓的朝向为坐西向东,这是一个奇特的布局。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以朝南的位置为尊,帝王即位常称“南面称孤”,这“南面”也就是面朝南的的意思。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愿意坐西向东呢?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生前派谴徐福东渡黄海,寻觅蓬莱、瀛洲诸仙境,又多次亲自出巡,对东海仙境十分向往。可惜徐福一去杳无音信,回归无期,使始皇帝亲临仙境的愿望如同泡影,这不能不成为秦始皇晚年的一大遗憾。即使生前得不到长生之药,死后也要面朝东方,以求神仙引渡而达天国。于是秦始皇建造了这坐西向东的陵墓。

5、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自己的功绩,是历史上的帝王不可比拟的。他认为品德超过三皇,功盖五帝的,自称皇帝。皇帝自称“朕”,下令称“诏”。崇尚黑色。

6、秦始皇迷信:他有一次因风水受阻而不能渡湘水,归罪湘君女神作崇,于是遣发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树木以资报复,可见得他在和超自然的力量作对,而不是震惑于超自然的力量。

7、秦始皇实施一系列的统一措施:

①建立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大权独揽,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三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建立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每一个郡有守(等于省长)、尉(等于边防区司令)和监(等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所谓“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中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已有分歧的趋势,自此以篆为标准。度量衡的单位也标准化,车轴的长度也随着划一。全国有声望的家室12万户,一律迁居于国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除了秦军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没收销毁,铸成12尊庞大的铜人,放置在皇宫之前。

③统一法律。据《史纪》《汉书》的记载,秦法仅死刑就分为戮、腰斩、车裂、坑(活埋)、凿颠(凿破头脑)、抽胁、枭首,并推行连坐法和族诛,实施严重的刑法,以镇压人民。

④“焚书”、“坑儒”,除了医药种树之书,其余尽行烧毁,焚书后引起儒生的不满,前212年,秦始皇又进行“坑儒”,活埋儒生460人。……秦始皇收养了许多占星学家和炼丹的术土,当中有两人有秦始皇聘任寻求长生药物,他们没有觅到药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燥急,不符合长寿的条件。皇帝大怒之下令卫士在都城里挨户搜索。上述两个人未寻获,可是被捕者460人,他们或是与这两人有交往,或是在卖弄相似的方式。最后这400多人全被活埋。

⑤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于前215年收复河套地区,设置44县。因怕匈奴在再次入侵,秦始皇征发农民,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近万里防御线,史称“万里长城。”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整理成文并用投影展示)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压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⑥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

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的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

最后我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评价古代政治家的功过时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思考:(引自宾华老师的《中学历史理论与能力测试》)

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

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千古一帝”秦始皇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初步掌握了有关评价历史人物的尺度:评价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具体的历史的全面考察。不但要分析他们是否提供了当时所需要的东西,更主要的是要分析他们是否比其前辈提供了新东西。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必将不断深化。

布置作业: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认识。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课前预习
班级:姓名: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向探究】所谓“评价”,是指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
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
【典例分析】
[例1](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
[例2](2008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试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必备知识】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
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二、答题要领
1、体悟要深入诗人写诗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感情、人生体验或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因此,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
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陷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又失公允的。
三、答题步骤
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
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一代雄师拿破仑》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代雄师拿破仑》”,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代雄师拿破仑》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的有关史实,认识这一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

了解拿破仑指挥法军粉碎第三至第七次反法同盟的有关史实,分析战争的性质及其胜败原因。

探讨拿破仑对欧洲政治格局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课外书籍、网站或观看影视片,并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历史信息中认识、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对学生表达的不同观点,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评价。

开展讨论课,或通过观看影视片和写影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来褒贬不一。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从而使学生理解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个性化规律。

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政权。它在捍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同时,许多方面又违背了大革命的精神。通过对这一时期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分析,认识战争的多重性、复杂性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

[教学难点]

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荒野雄师:

1、勇敢好胜

拿破仑出身贫困潦倒,却磨砺了他宁折不弯、奋发自强的个性

五年军校生涯,受人嘲笑,强化了他孤僻、好胜的性格和勃勃雄心

2、卢梭的学生(少年求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18世纪80年代是法国大革命的酝酿时期。他迷恋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卢梭等人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他产生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

3、机遇垂青

①拥护雅各宾派,围攻土伦,暂露头角,由炮兵上尉晋升为准将、炮兵旅长;

②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督政府建立,拿破仑遭冷落;

③1795巴黎平叛,拿破仑成为共和国的救星,声名远扬。

——从此,拿破仑走上军事发展道路

☆关于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7.14革命爆发——1792.8推翻波旁封建王朝,建立第一共和国

(攻占巴士底狱)1792.8—1793.6吉伦特派(工商业资)

1793.6—1794.7雅各宾派(中小资)

1795—1799督政府(大资)

二、军事征程:

(一)从军显露:

1、1793年,围攻土伦;

2、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欧洲封建统治,

直接目的: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根本目的:英——维护欧洲霸权;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结果: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

拿破仑军事威望高

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为终身执政

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6、连克强敌;

①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②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发动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攻占柏林,迫使普割地赔款

④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割地赔款,公主嫁给拿破仑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

1)作战目的: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2)作战性质:正义战争

3)作战意义: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原因: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结果: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影响: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8、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即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原因:英俄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摆脱帝国统治,是“民族之战”

过程:莱比锡大会战,法军惨败

影响: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帝国开始瓦解(1804—1814)

波旁封建王朝复辟(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9、1815年,滑铁卢战役(即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过程: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

1)作战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作战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作战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四)综评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

一方面,它将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势力;同时,为了拿破仑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战争,又具有争霸性质;而且,拿破仑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侵略性质;这些都利用了大革命动员起来的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但它牺牲了法国的利益,也种下了失败的隐患。

三、拿破仑统治:

(一)上台执政——“雾月政变”——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1799年)

“雾月政变”是一次典型的利用武力威胁来控制政权,然后以合法的形式确认结果的军事政变。这一政变模式,以后在世界上不断被沿用。

(二)建立帝国(1804年)

1原因:战争中获胜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商人拥护拿破仑集权

拿破仑个人野心膨胀

2过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

4评价:帝国强盛,拿破仑的作为适应顺应潮流

(三)改造法国

1、目的:通过改革,稳定政权,强大国家

2、政策: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取消人民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

②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文化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但教会应为资产阶级服务

重视科学,鼓励教育,设立学校

④用人方面:用人唯贤,不问门第和财产“替人才开道”

鼓励重用人才

⑤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做法:政府向资本家征税,用以征集农民当兵)

(作用:贫苦农民获得收入,小农阶层成为拿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进行大规模军事征服(见上,主要是1804年以后的战事)

⑥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发典》

(内容: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否定封建特权,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

(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义势力;成为资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

⑦对外方面:大陆封锁

原因:为了孤立和击败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拿破仑军事上的胜利,使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作出狂妄的决策

过程:1806年——“大陆封锁令”

内容: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比较“闭关锁国政策”异同)

影响:既打败英国,也葬送法国(埋下失败的隐患)

3、影响:帝国的建立,是拿破仑以军事起家,又以军事来巩固统治的必然产物,也是革命曲折的反映。它虽然违背了人民要求的大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但暂时符合社会上层,尤其是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捍卫和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末日雄狮:

1、1806年,大陆封锁——埋下失败隐患;

2、1812年,东侵俄国——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3、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帝国开始瓦解;

4、1814年,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5、1815年,“百日政权”

建立原因:波旁王朝复辟后进行各种报复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

建立经过:1815年,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3月20日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次登上皇位。

百日而亡——滑铁卢战役失败。6月22日,拿破仑结束“百日”政权,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败亡原因:(内因——靠军事征战建立起来的国家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撑;封建反动势力依然强大;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战争使帝国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外因——被占区人民积极反抗;反法同盟的打击

直接原因——后期战争实力下降,不敌反法同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6、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

五、评价拿破仑:

1、功: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概括:拿破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外战争冲击了封建制度,除了掠夺和屠杀外,以血与火的形式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欧洲,传播了革命原理,宣传了自由、平等思想,革除了封建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复辟铺平了道路;不断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封建君主的倾向,但不失为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第4课拿破仑帝国


第4课拿破仑帝国

一、热月党人的统治1、统治建立(1)统治时间:1794年7月至1799年11月;(2)代表利益: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热月党人的性质:并非资产阶级政党,仅是发动热月政变的政治集团;2、统治政策(1)清除雅各宾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2)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

秋千政策

人民群众

摇摆不定

封建势力

镇压

镇压

点拨:3、统治评价(1)热月党人统治的实质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2)热月党人的统治并不意味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历史的倒退,而是符合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的要求;4、统治机构:督政府(1)建立:1795年;(2)倒台时间:1799年11月,雾月政变;原因:①对内:无法稳定政局;②对外:不能抗拒欧洲反法联盟的干涉;二、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雾月政变①政变时间:1799年11月(共和历雾月);②成功之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强权者来稳定秩序;(2)执政府①时间:1799年11月至1804年12月;②首脑:执政官(拿破仑由第一执政官到终身执政官);(3)帝国建立(1)建立概况: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2)帝国称呼:法兰西第一帝国;(4)基本认识①宣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结束;(即共和制结束,军事帝制确立)②帝制取代共和的根源: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即法国尚缺乏与共和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③拿破仑帝国的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1)目的:稳定政局和发展资本主义;(2)措施项目内容备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经济方面①改革财政;推动了法国经济振兴发展;②创立法兰西银行;③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法制方面1804年颁布《民法典》(后称为《拿破仑法典》)……①法律上保障了小农土地所有制;(后来束缚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②以法律形式确定法国大革命成果;③最在作用在于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文教方面①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②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3)评价①使法国摆脱了督政府时期的困境;②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④推动了法国经济的振兴发展;⑤使拿破仑赢得了极大的声誉。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法国的对外战争☆开始时间:法国大革命发生后开始(1792年君主立宪派当政时期);

☆战争特点:战争持续,始终与法国大革命交织在一起;

☆持续之因:欧洲封建国家妄图扑灭法国革命,法国各派政权力图维护革命成果;(1)拿破仑战争的必要性:拿破仑战争实际是法国对外战报继续,只有以战争击败其他国家的干涉,才能维护法国革命的成果。(2)拿破仑战争概况评价:

阶段

认识

性质

备注

1800早期①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正义性和革命性法国与俄国的战争有三性:正义性、侵略性、争霸性;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利益所决定②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思想;(以武力和法典形式)③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推动了欧洲历史的发展;④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⑤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瓦解和农民的解放;1810帝国极盛,控制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侵略性后期①侵略西班牙、俄国等国,奴役欧洲他国人民;②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市场;争霸性1814③与俄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4、拿破仑帝国的覆亡(1)帝国覆灭①由盛转衰的转折: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②莱比锡战役☆时间地点:1813年,德意志的莱比锡;

☆交战双方:法军与欧洲反法联军;

☆基本认识:Ⅰ、是决定欧洲各民族命运的战役,誉为受法国奴役的各国人民的“民族之战”;Ⅱ、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瓦解;③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Ⅰ、1914年3月底,欧洲反法联军进入巴黎;Ⅱ、拿破仑流放地中海的厄尔巴岛;④百日王朝Ⅰ、拿破仑复出:1815年Ⅱ、滑铁卢之战:1815年6月;Ⅲ、拿破仑流放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2)覆灭之因①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②法国长期战争,经济困难,激化了国内矛盾;③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5、评价拿破仑(1)积极贡献①拿破仑前期顺应了历史潮流,以武力和法典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观念,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拿破仑的政治军事才能,适应了法国革命形势的需要,使他成为杰出的领袖;③拿破仑的执政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④拿破仑称帝、建立军事独裁政权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体现出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够充分;(2)消极局限:拿破仑后期侵略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了各国人民,必然导致失败。※归纳总结:资产阶级派别对法国确立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所起的作用:

政治派别

主要贡献

备注

君主立宪派①首要在于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各大政治派别的斗争说明:资产阶级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又推动法国历史的发展进程。②通过废除封建制度和特权的法令③发布《人权宣言》,否定等级制度;④颁布《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吉仑特派①废除了君主制;②建立了共和国;雅各宾派①摧毁了封建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②实行恐怖政策,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挽救了共和国;热月党人①维护了共和制;②保卫了革命成果;拿破仑集团①进行了财政改革;②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③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国家独立,巩固了革命成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99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